玉兰初中作文

时间:2021-08-14 09:22:47 初中作文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玉兰初中作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玉兰初中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玉兰初中作文

玉兰初中作文1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玉兰树可谓是“首当其冲”,还未来得及长叶儿,就开出了芬芳馥郁的花朵。

  清晨,还未走下楼,就透过窗望见了那十几株开得正艳的玉兰。它们就如同那高贵的女神,手擎着或洁白或艳红的花朵,给人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感觉。

  放学了,我迎着灿烂的夕阳,踏着清凉的晚风,再一次邂逅了玉兰。此时的玉兰已不再是清晨那个含苞欲放的少女了,它开得奔放,开得热烈,开得忘乎所有……这时的我才有机会慢慢地走近它,轻轻地抚摸它光滑细腻的树皮,抬起头,仰望它那如玉般的花朵儿。它的花瓣很大,有二分之一个手掌那样大小。颜色很奇妙,想说是纯白的,又不像,白中带黄;但要算成米色的也不对,这颜色远比米色淡。看完了这花瓣,我不禁对这“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花蕊好奇起来。可是,玉兰树长得那么高,花形又是朝上的,怎么看得见呢?于是,我攀上了近旁的假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瞧见了花蕊。嗬,这花蕊原来是嫩绿色的,有一簇一簇的雌蕊,小小的,静静地躺在那儿,像是熟睡的花仙子正躺在柔软、雪白的花瓣大床上休息!风吹来了,它顽皮地拉着玉兰的手,邀她跳一曲《春之舞》……

  玉兰,高洁,美丽,冰清玉洁……望着因逆光而变得仿佛透明得薄如蝉翼的玉兰花瓣,我的脑中竟然跳出了这样一个词:“灼灼其华,滟滟其芳!”

玉兰初中作文2

  我的脚步不自觉地停了下来。

  她们竟是如此迷人。就像是一只只洁白无瑕的鸟儿,站立在枝头。微风轻拂,枝丫摇晃,这几位身穿洁白连衣裙的少女随风轻舞。洁白的绸缎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是夏天湖面上的微波粼粼,又像是秋夜里深蓝色夜幕中的闪闪繁星,凑近了看,才知道那是每朵玉兰中的花梢,在与阳光互相打闹。

  昨夜的露珠还停留在花瓣中,几只蜜蜂飞过时,身于也不由得潮湿了。

  她们高傲地站立在枝头,眺望着远方,使我不得不仰起头来看她们。枝干中已经抽出了些许嫩芽,小小的,绿绿的。点缀着这些盛开的玉兰花,把地衬映得更加洁白无瑕了,她们就如一缕乳白色的泉水,流进了我的心底。

  忽记起初次见面,还是在一座小城市中,那是我住的地方,当时我在读四年级,偶然中发现你蜷缩在一片开得正旺的梅花中,你的技干光秃秃的,只有几片枯黄的叶子为你增添了一丝活力。身旁的梅花开得那样鲜艳,仿佛在向你炫耀一般。后来,你离开了我们,而那片土地也改种了其它的'花,我心里不由得一阵失落,觉得以后可能见不到你了。

  如今,我来到这座大城市中。又与你相遇,你开得那得旺,那样高傲,洁白的花瓣如绸缎一般,紧紧裹住了我的心。

  其实你我都一样,在以前,你得不到园丁每天早上送来的泉水,但在这里,你向人们展示了你的圣洁,你独一无二的美牵动着我的心。

  汽车的轰鸣将我的思绪拉回,我最后看了一眼这树玉兰,不知下次见面,会是怎样?

玉兰初中作文3

  如果不是亲身体验,很难相信在六楼能伸手可摘玉兰花。

  我还记得三、四年级时经常跑下三楼去和伙伴玩。那时她家的阳台几乎全被那棵玉兰树所掩盖。只要往阳台一望,仿佛全世界都是绿色的,而且还能经常看到玉兰花,如果把花苞小巧精致,含羞的静待开放;盛开的精神抖擞,尽情伸展枝腰,花瓣在接近花蕊的地方染着特别的白色,玲珑地缀在枝头,有些故意躲藏在层层叠叠的绿叶丛中。花蕊很小,以至于看不清它究竟长什么样子,但我遐想里面定是一个灵动的世界。

  过了好几年,现在的玉兰树长到了六楼我家阳台前。透过重重绿叶的遮盖,我窥到了它的主干。主干很直,上面包裹着的树皮好像一点也不粗糙,仿佛人摸上去光滑细腻。而这个主干与其他树有些不同,因为它显得有些细,但是它支撑着一棵高大魁梧的树,于是我在想它是如何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台风的扑打与暴雨的洗礼依旧长的郁郁葱葱,每一片叶子都昂首挺立,没有一片耷拉着头脑无精打采,就连新叶也毫不示弱,长在枝桠的顶部,“仿佛目标就是天上”,这令我诧异。

  在第一次仔细地观察了一棵树后,我在心中默默地赋予它一些特殊的意义。即使它在别人眼中显得那么平凡,但我仍然无比敬佩它,因为它经历过大自然对他的无数次考验依然伫立在那,拼命奋发向上地生长。并给人带来淡淡的清香,纵使有人埋怨它遮住了阳光,它也依然俊俏挺拔,原因也许很简单——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玉兰初中作文】相关文章:

树初中作文03-18

想念初中作文03-18

黄昏初中作文03-17

江南初中作文03-16

流星初中作文03-16

雨夜初中作文03-16

月初中作文03-16

心事初中作文03-15

海初中作文03-08

照亮初中作文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