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的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的作文 篇1
曾经到福利院慰问过先天残障的儿童,眼前总是抹不去他们或惊喜或木讷、或腼腆或痴愚的各种表情。他们不会表达自己,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年龄,不知道自己的现状和未来。在镁光灯的闪照下,在媒体的报道中,因为爱心捐款和慰问品的获得,他们是否真的会幸福起来,我不得而知。在残障儿童的眼里,健康、健全就是一种幸福,而这是难以给予又不可苛求的。
至今记得那个哭得一塌糊涂的小男孩,被爸爸抱在手上逛热闹的商场,妈妈一边安慰一边帮他擦眼泪:“快别哭!你看这么多人都在看着你呢!快别哭!”可小男孩还是肆意地哇哇直哭,特别的伤心委屈。哭声渐渐远去了。当我再次看到他们一家三口时,小男孩停止了哭,正被妈妈抱在怀里,等着下电梯。看着小男孩憨憨的虎头虎脑的模样,被妈妈搂在怀里的姿态——真的好幸福!小男孩根本不懂幸福的.概念,他哪里知道,不仅仅是福利院的孤残儿童,即便是对我们这些成年人来说,能在父母的怀里伤心痛哭,也是一种幸福啊!
礼拜天在家帮儿子叠被子整理房间,让老公帮忙把儿子的小床挪了挪位置,靠在窗口下,既通风透气,又可让冬日的阳光晒到。老公笑着调侃道:“嗨,小子!这下太阳可就要晒到你的屁股啦!”“怎么会?我从来都不趴下睡觉的呀!”我忍住笑,忽然觉得,童心的天真和简单是多么灿烂,那可是幸福的源泉!
有一种幸福是不可言说的感动。忧郁时被人想到,受伤了有人安抚,孤单时有人陪伴,累了有人呵护,冷了有人加衣都是幸福的。而此刻,坐在暖暖的窗前,写些风花雪月的文字,听任时过境迁一类的心灵絮语,浸漫一整个怀旧的午后,也是一种幸福。
幸福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心境,是清晨醒来,床头放着的一杯温开水,没有甜味,却有温度。
初中的作文 篇2
秋日的阳光,总是温和的让人觉得时间都似乎静止了,不愿多想,不愿走动,只想安安静静的坐在阳光下轻轻地闭上双眼睡去,如午后慵懒的小猫一样。
又是一日,我走进大奶奶的小院。依旧是厚厚的土墙,狭小的房间里,阴暗而略显潮湿,走进去有些阴凉。虽是与自己的儿子住在一个院子里,但属于她的那片天地,却有着别与其他角落的凄凉和萧瑟。看了,总会觉得这里只有她一个人。但她似乎并不在意这一切,浑身似乎散发着柔和的光圈,让人瞬间会忽略眼前看到的一切。
老年人似乎很喜欢阳光,喜欢温暖而光亮的地方。这天,她依然坐在阳光下,抱着小花猫,轻柔的抚摸着它,脸上只有淡淡的笑容,云淡风轻的。我总是看不厌她的白发,那似雪一样的白发,是一生荣耀的冠冕啊。我蹲在她的面前,和她一起逗着已经昏昏欲睡的小花猫,心里在那刻就那么突然地明白了素色的年华是什么样子的。
大奶奶突然把小花猫放下,拉起我的手慢慢地站起来,走进她的屋内,她笑着说:“孩子,给大奶奶把被子抱出去晒晒吧,我一个人有些吃力。”听着她说一个人有些吃力的时候,瞬间觉得鼻子酸涩的难受,眼圈一红,连连说“好好好。”
她什么时候一个人过,她有几个儿女?她什么时候孤单过,她膝下儿孙成群?她又什么时候无助过,她身边有那么多双手脚?可她就是孤单了,就是无助了,就是觉得自己一个人了。时光流转的再快,内心那份良善和孝心又怎可随着时光老去而泯灭;岁月再怎么无情,也无法将一位老人辛酸的一生就此淡忘忽略;事事再如何变迁,也不能将我们一颗赤诚之心磨灭。风烛残年的她,难道就该得到如此对待?青春年少的我们不该加倍呵护她吗?
每次我回家,我总是会对大奶奶说:“家里有一位老人,是一家人的福气,所以你要好好的活着,给大伯一家多添些福气哦。”她总是笑笑说:“不行了,大奶奶老喽,老喽。”语气中却尽是一派淡然,如风,似云。
看着我把被子搭在绳子上的时候,她佝偻着背挪着步子走过来,帮我一起理好被子。看着她轻轻地拍着被子,我依旧微笑着,阳光下的她,安详的'让人心生安静。那一头白发还是那么耀眼,真美,我发自内心的觉得美丽,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无法言语的敬意。
这样的时光,总让我回想起小的时候。每当妈妈晒被子的时候,我总是在被子里穿来穿去,自己跟自己躲猫猫,倒也觉得有趣的很。现如今我依旧想如此,但看着大奶奶安然的样子,我的心似乎也如她那般苍老了许多,却又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岁月给予她的那种安稳,沧桑而厚重,温和而又绵长。
我们祖孙二人,就这样站在小院里,她站在被子那边轻轻地拍着被子上的灰尘,我站在被子这边静静看着她的每一个细微的动作。秋风习习,吹乱了我的长发,也吹乱了她的一头白发。在秋日的暖阳里,她用对世间仅剩的真诚和温暖生出缕缕岁月的馨香,拒绝了所有浮世的喧嚣......
初中的作文 篇3
当蜜蜂翅上驮着薄薄的东风,当夕阳在地平线上痛苦地呻吟着,当我们英姿飒爽地站在操场上……此刻,我的心早已是乱成一团。吸了吸鼻子,不由地嗅到空气中那难以捕捉到的压抑。
感觉这一切都好像一场梦似的,我就这么开始了初三生活吗?我就这么开始了军训旅程吗?我就这么开始追寻自己的大学梦了吗?我准备好了吗?
一切的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军训是无聊的,是疲惫的,是讨厌的。而肩负着梦想的我又能奈它何呢?还不是一样头顶着火炉般的烈日,对教官的话言听计从?还不是一样和同学们挑战身体的极限,把动作做得标准统一?还不是一样重复着那一成不变的军姿站立?还不是一样用“坚强不屈”来书写着这刚刚开始的初三生活?还不是一样用“成熟自信”来粉刷着自己的.青春斗志?
教官是个严厉的“大哥”,在他的身上,更能体现出那一股成熟的气息。“立正”、“稍息”、“跨立”、“向右看齐”、“向前看”、“敬礼”、“齐步走”、“向左转”……这一个个的口令每天不知在我的耳畔轮回多少次!记得累了的自己总是会抬头看看天、看看云,看看飞翔的鸟儿。秋天的天空蓝得很特别,就像一块覆盖在大地上的蓝宝石,让我不禁踮起脚尖用力吮吸了一大口空气。这时,我想到了一个人,他现在肯定也跟我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他,就是我的爸爸。
顺着空气中那股想念的气息,我记起了小时候。那时的我跟个男孩子似的爱学拳脚功夫,爸爸也总是会抽空教我。依然清晰地记得,爸爸给我矫正站姿——教官矫正军姿的时候像极了这个。我与爸爸一起奔跑在炎炎夏日的那一幕也如同现在跟教官一起训练步伐的情形。我亲爱的爸爸,此刻的你在干些什么呢?我真的好想你!尤其是每天黄昏的时候,我知道,天空因为众树的拥抱碎掉了,而爸爸会不会因为女儿这份迟到的爱与思念原谅平日里与他顶撞的我呢?
教室里安静的学习氛围让我压抑得很,抬头望向那窗外的夜色,几颗少得可怜的星星与平日并没有什么不同,而我的心却波澜起伏。
对父母的想念是掩饰不了的,退缩和难过也正在心潮涌动。但当我注意到窗外那几棵挺直的杨树时,我告诉自己,我要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斗,去努力。嗯,我想,我已经准备好了。
出国作文栏目为大家带来最权威、种类最多的关于军训作文、军训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的作文 篇4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乌镇。
乌镇像许多江南小镇一样,有穿过小镇的狭窄河道,有傍水而筑的朴实民居,有乌蓬船悠悠地在小河上荡过……而不同于其他的江南小镇,乌镇少了一些商业气息,更多的,是一种文化气息,这源于那里的景,那里的人,那里的文化。
小桥。乌镇的桥不算多,但已足够独特。走过蜿蜒的石子路,绕过许多弯道,眼前出现了一座桥。看看桥头的石刻字,得知它叫“逢源双桥”。这是河道的第一座桥,所以叫逢源。这座桥就是江南古镇所特有的石拱桥,精心雕琢,显得立体的花纹使人心怡,站在石拱桥上,可以看到船夫摇着桨徜徉于碧水中,一脸泰然。乌镇如果没有这些桥,肯定没有这般精致,没有这般古朴,没有这番意境,就像一幅精美的画少了修饰。乌镇的桥不多,但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妙趣横生。
流水。水,永远是江南古镇的主题。悠悠流淌着的是傍河居民的生活主线,水承载着他们的希望,承载着他们的淳朴流向更远的地方。这里的水,碧绿碧绿,这里的人,清清澈澈。我们坐上了乌蓬船,船慢慢地游荡开来,船夫站在船尾,熟练地摆动着桨,荡开一阵阵涟漪,船左右摇摆着向前荡着,左右房舍似乎也在摇摆着,倚在扶手上,随着船摇摆着,突然感觉,好像一下子摆脱了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融入了一片安宁祥和的小镇生活中了,这里的一切,随着水流慢慢飘荡着,远方,成片的杨柳随风摇摆,是惬意,是安逸。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向往威尼斯,因为那里是水城,因为水给人以安逸,当水成为城市的主命脉的时候,人们就真的慢下步子来了,也许这是一种回归,生活方式的回归。乌镇的水,就是这样,这样的水,孕育出了水一样的人。
人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乌镇,养出了一方淳朴善良之人。穿过深深的弄堂,路过许多人家,他们似乎从不被游客们打扰,依然各自生活着,悠闲地生活着。有人敲着木鱼,说着些我们听不懂的话,也许是在祷告吧,有人则在自家园子里种菜,不时地,有小狗会跑到路当中,抓抓痒,作揖,或是,就呆在路当中,不走了。还有八哥见人就说“你好”,逗得游客不时称赞。这番生活情趣,不得不令人向往。我甚至想,这里,是不是许多中国文人被贬官之后的世外桃源呢。
文化。乌镇除了有秀美的风景,和蔼可亲的人,不可或缺的,是它的文化。文化始终是使一个古镇永远吸引人的力量,有了文化,古镇彩绘分外夺目,才会将其深邃展现在人们面前,才会让人们来读懂它。走进一个个小小的门洞,里面无不是一种精髓的文化。往前,便看到了保存尚好的当铺,推开有石狮子的大门,转过几个弯,就到了当铺,一个大大的`“当”字写在墙上。跨过高高的门槛,站在水泥地上,交换物品的窗口很高很高,窗口也很小,别的地方都用木条弄成小孔状,这样奇奇怪怪地结构听说是为了防止斗殴,以便公平交易。
于是,多元的文化,乌镇都保留了下来,并且,多年来,人们已经把这些文化与乌镇,这个江南古镇联系起来了。乌镇的文化是值得人们去寻觅的,因为这是我们的文化遗产。
走出乌镇,已经很晚了,让我不能忘却的,是这里的古色古香,是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更重要的,是这里不可替代的文化。
再见,乌镇。我还会来的。
【初中的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初中的作文09-13
初中的作文(经典)09-01
初中的作文(精选)09-10
初中的作文(精选)08-26
初中作文(经典)11-27
初中作文[精选]10-08
初中的作文【精选】10-10
[经典]初中的作文10-18
[精选]初中作文10-01
【精选】初中作文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