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传》有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水浒传》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水浒传》有感 篇1
在名著《水浒传》中有一百单八将,其中遇事能忍的林冲,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
林冲是十八万禁军教头,本来与林娘子的生活过得幸福美满,不曾想一日高俅的义子高衙内看上了林娘子。因为林冲不认路,高俅派人把带着刀的他带入了白虎堂,并指控林冲想要行刺他,林冲被刺配沧州。对于这种无缘无故的罪行,换谁都会发怒,但是林冲忍了。在被刺配沧州途中,两个公差收了钱,折磨林冲。先用开水洗脚,再给他穿草鞋,磨的双脚都是血。这样的折磨,林冲也忍了。
忍人之所不能忍,方能为人所不能为。吴王夫差打败了越王勾践,让勾践给自己种田养马、放牛牧羊,还要给夫差尝大便来判断他有没有生病。在吴国受尽耻辱,历经三年后。勾践终于赢得夫差的信任,让夫差认为勾践不会再反抗了。越王勾践回国,为了不磨掉自己报仇的志气,每天枕着兵器,就着茅草睡觉。并且时不时,就舔一下挂在梁上的苦胆。以此告诉自己,不能忘记在吴国受的苦。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忍耐并不是胆小,只是为了日后的成功。淮阴有一个年轻的'屠夫,他侮辱韩信,说道:“你的个子比我高大,又喜欢带剑,但内心却是很懦弱的啊。”并靠他们的人多势众,侮辱他说:“假如你不怕死,那就刺死我;不然,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韩信注视他一会,俯下身子从对方的胯下爬过去。集市上的人都讥笑他,以为韩信的胆子真的很小。之后,韩信找到刘邦,把萧何给他的推荐信呈上去,最后当上了大将军;如果韩信当初杀死那个小混混,杀人偿命,韩信也不会当上大将军,更不会帮助刘邦攻打项羽,一统天下。
“忍”在职场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当在校园的时候,可以犯错,因为小错误老师可以袒护,即使出现严重错误时,学校可以承担;当在家里的时候,可以犯错,因为有父母为兜底,他们愿意遮风挡雨;当在企业上班的时候,还能有谁愿意承担错误?当把一个项目做失败后,公司还会再给的试错机会吗?离开这个企业后哪有那么多尝试的机会?但凡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就想着“回怼”,“辞职”,年轻人真的有考虑过这些问题吗?谁还不受些委屈呀,只要这委屈对未来的成长有帮助,那这点委屈就是值得的。
读《水浒传》有感 篇2
假期,爸爸带我去买书我选了一本《水浒传》。
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的打开看《水浒传》,我花了两天的时间把这本书读完。 《水浒传》,里面的`人物个个文武双全,但最后被迫投靠梁山,直到发展壮大。其中有许多人物让我佩服如智多星吴用,豹子头林冲他们都很厉害。
读《水浒传》有感 篇3
在暑假中,我初读了四大名著《水浒传》。它通过各种艺术手段,成功塑造了一系列经典人物形象,让我认识了梁山聚义一百零八位好汉。
在梁山聚义的一百零八位好汉都是被逼走的起义道路,这种逼迫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不堪忍忍恶势力的压迫而奋起反抗,二是在起义军的逼迫下加入梁山好汉的队伍。这部小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朝廷那种迂腐和黑暗的统治局面。我想作者之所以能将这部小说写的如此的生动形象,可能是作者对当时朝廷的黑暗统治深恶痛绝的原因吧。
我喜欢花和尚鲁智深的急中生智,他三拳打死郑屠,就在大祸临头之际,鲁智深一边骂着:你作死,酒家与你慢慢理会!一面大踏步的走了,假如把鲁智深换成我,我一定会傻站在原地,任别人把我抓走的.。
我这喜欢石秀的敢作敢为和临危不惧,卢俊义被绑上法场,刽子手举起屠刀,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前来打探消息的石秀大叫一声:梁山好汉全部在此。之后从楼上跳下来独自劫法场。而我却没有这种敢作敢为的精神,所以我应当以石秀为榜样。
我还喜欢号称《及时雨的》的宋江,宋江喝醉酒在墙上题反诗,表现了他的满腹经纶,壮志未酬的苦痛,他是借酒力来吐出心中的不快,也只有在这种酒后狂放的壮态中,他才能写出如此大胆的诗。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当时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激励了我,也让我从中学到了许多。《水浒传》的确是一本耐人寻味的好书。
读《水浒传》有感 篇4
《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忠,即为了君主尽心竭力。义,即为朋友两肋插刀。自古君王愿意招贤纳士,任用忠义之人,以此振兴邦国。一百单八将豪侠仗义,除暴安良,可是最终仍然是失败的结局,实在令我感到诧异。我想,起义失败原因就出在这“忠义”二字上。
从内容上看,梁山泊的好汉们,一部分推崇“义”,即哥们义气。比如李逵,可以为宋公民哥哥上刀山下火海在所不辞;一部分脑袋里有着根深蒂固的忠君思想,“被迫在此落草,渴望朝廷招安,为朝廷录用。”“博得个封妻荫子,也与祖宗争口气”便是极好的例子。只可惜,好汉们的义与忠君思想混杂在一起,终于不得偏向哪一头。他们们深深憎恨的是欺压剥削他们的贪官污吏,但却依然对这一大祸根子——至尊的皇权无比信任。在忠君思想的驱使下,他们宁愿相信那些刮民脂膏是个人道德问题,也不愿怀疑酷吏赃官是封建王权的病胎。因为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总有奸臣当道,犹如绚烂的泡泡被针尖刺破,顷刻间化为乌有。
从更深层次来看,《水浒传》选择了阶级斗争和权力压迫的黑暗生活为历史背景,以“忠”与“义”贯穿全文,塑造了一批性格鲜明,形象极富特点的人物,讲述了史上宏大的一次农民起义。本书中无时无刻不透露出作者对封建王朝的反对。几乎每一位逼上梁山的好汉都带着一段被压迫的惨痛经历,这充分体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说明了宋徽宗统治时期的`腐败和封建王朝必然覆灭的危机。要我说,当初初建梁山泊时,应当是本着建立“大碗喝酒,大口吃肉……都一般哥弟称呼,不分贵贱……”这种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的初衷。每次起义军本着先进的思想和万夫不当之勇挺起腰来,却又在“忠义”面前栽了个大跟头。
读《水浒传》有感 篇5
今天,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四大名著——《水浒传》,我读完后,心里却感触很深。
《水浒传》主要讲了晁盖、宋江、吴用、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花荣、石秀……等一百零八将,他们不甘受官府的压迫,奋起反抗,杀富济贫、除暴安良,开始了轰轰烈烈地农民起义,最后失败了。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武松打虎景阳冈》主要讲了武松喝醉了酒后,路过景阳冈时,把一只老虎给打死了。然后被人们封成了打虎英雄。我还喜欢《李逵沂岭杀四虎》主要讲了李逵背着他的妈妈去梁山时,他妈妈在路上口渴,李逵在帮他妈舀水时,被老虎给吃了,最后李逵一发怒把四只老虎给杀了。替他妈报了仇。
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吴用。为什么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吴用呢?是应为;吴用他足智多谋,攻打别处时,计谋非常地多,而且非常聪明。
我最喜欢看《水浒传》!更喜欢里面个个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
读《水浒传》有感 篇6
我最喜欢的书不是《三国演义》,不是《西游记》,也不是《鲁滨翅漂流记》,而是《水浒传》。
《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位好汉梁山起义,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
《水游传》是以农民起义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官迫民反的生动故事,揭示当时宋朝的社会矛盾,政府腐朽。表达了作者对政府的厌恶之情,体现了当时政府不丝进取、苟且偷安的丑态。
我最欢的108位中的山东及时雨宋江宋公明因为他重情义、爱打抱不平、讲义气。并且在晁盖死的时候周围明明没有人,明明可以说谎说晁盖死的时候说让坐梁山第一把教椅,而他却没有这样做,说明很记得晁盖的`遗言。并且宋江还很谦虚,很诚实。
所以,我们要向宋江一样城实,向108位一样讲义气、爱打抱不平、重情义、要官民美时就官迫民友。不要向强者届服,古人云:弱小并非股从恐具的里申。
所以,国家也不要像当时的宋朝那样,让老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国家的领导人要吸取北宋末期时的教训,不能再犯以前的错误,一个人不能在同一个地方跌到两次,也不能像关羽那样大意失荆州。
我喜欢这本书和书中的108位好汉,更是欣赏这本书和书中108位好汉。
读《水浒传》有感 篇7
今天我读了《水浒传》第一回,我受益匪浅。
在第一回里,主要是王进得罪了太尉高俅,高俅要加害于他,王进便带着母亲去投靠了吏公,为报答史太公,教了他的儿子吏进一身的本领。
我认为王进是一个知恩图报之人,吏太公在危难之时助了王进,而王进用自己的.本领报答了吏太公。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碰到许多这样的事。有一次,我借给了舞蹈班的一个女孩儿五元钱让她吃饭,而当有一天我没带钱的时候,她也同样借给了我。
是呀,我想如果人人都可以像王进和吏太公学习,世界将会变的更加美好。
读《水浒传》有感 篇8
《水浒传》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它是著名的施耐庵所写的。施耐庵(1296年——1371年)是著名的文学家,江苏兴化人,本命彦端。
《水浒传》主要讲了宋江宋公明,武松武二郎,黑旋风李逵等梁山好汉。花和尚倒拔垂杨柳林教头雪夜,景阳冈上武松打虎,宋公明用计降秦明,黑旋风接母惹风波,小旋风失陷高唐州。鲁达进了五台山当了和尚每次都会偷偷下山喝酒吃肉,喝醉了还打人,后来他去了东京大相国寺。王伦让林冲他三天之内杀死一个人,两天都没有收获,结果第三天外面在下雪终于来了个大汉,林冲二话没说跟那个大汉打了起来他们斗了四十多个回合,还没分出胜负。武松回去看哥哥武大郎,在酒店喝了十八碗酒,上了景阳冈后来他躺在一个石头上要睡着的'时候,突然草丛里窜出一只大老虎武松看见了吓了一跳,但是突然他的酒兴大发,凭着十八碗酒劲的力量打死了老虎。
水浒传讲的都是梁山好汉的勇敢、团结的英勇事迹,还让我明白了做什么事情都要勇敢还有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
读《水浒传》有感 篇9
《水浒传》一书讲述了一松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打破辽军,最终消灭叛党,却遭奸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脑海里仅有两个字:忠,义。
忠,即是对自我的祖国,对自我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对自我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林冲的妻子在林冲被逼上梁山后,对高球之子的侮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这也是忠。在当今这个社会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个“忠”字,可是,却很少有人能做到一个“义”字。
一个“义”字,包括了太多的资料。《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助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了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仅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此刻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能够做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
义,能够解释为正义。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人,就是一个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好汉,舍生取义。难道是他们不怕死吗他们为了正义为了只得用生命去奋斗。一个没有正义感的人,是不会理解这些的。因为他的正义感已被麻木所吞噬。
《水浒传》给了我很大的感触,让我明白“忠”和“义”,期望大家都去阅读这本书。
读《水浒传》有感 篇10
水浒传真实反映了农民起义的全过程。它由相对独立,完整的'个个故事联结成一个整体。120回的水浒传是由层次清楚,而又连贯统一的前,中,后三大段落组成。作者首先写了林冲,武松,鲁智深以及宋江等人的故事,一方面反映了各种形式的逼上梁山,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各路英雄逐渐聚集,梁山队伍由大到小,由弱到强的开展过程。
读《水浒传》有感 篇11
这个假期,我看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这本书是明朝的施耐庵写的。讲述了一个悲剧故事……
宋朝末年,一些好汉被迫落草为寇,在梁山聚义。他们在晁盖和宋江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形成了一支连朝廷都畏惧不安的队伍。朝廷派了许多厉害的大将来剿灭他们,但都没有成功。因为宋江人为人义气,这些朝廷派来的'大将,最后都成了宋江手下的兄弟。后来,朝廷用了招安的办法,让宋江带着这群好汉为朝廷打仗,很多好汉最后都战死沙场。结果,宋徽宗听信了无赖高俅的一番谗言,以为宋江正在招兵买马,想要再次打败朝廷,所以,在给剩下的这些好汉喝的御酒里下了毒,把他们毒死了。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是豹子头林冲。因为他武功很高,而且不粗鲁。
我想,如果宋江不是那么忠心耿耿,不选择招安这条路,那么在梁山108将聚齐的时候,是有可能打败朝廷,建立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朝代的,那也许之后的整个历史都会改变。宋江的优点是忠诚,缺点也是忠诚啊!
读《水浒传》有感 篇12
《水浒传》是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施耐庵,小说里有许多奇怪的人物,他们都有绰号,如:及时雨宋江,智多星吴用,浪里白条张顺,行者武松,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这些人都拥有不凡的经历,我最欣赏的是林冲。
林冲是《水浒传》里的上上人物,他是第一个被迫上梁山的,林冲被陷害误入白虎堂,高俅还安排人在路上杀他,幸亏林冲在被陷害之前就认识了鲁智深,在林冲要被两个差役拔刀杀害之时,鲁智深突然出现了,鲁智深要杀了两个差役,林冲上前阻拦说道:“他们也是被逼的,放了他们吧。”林冲的心地太善良,所以他被一路追杀,但他也很得到上天的眷顾,林冲才一次次免于幸难。
林冲不仅善良而且也很勇敢,他的'武功非常的棒,林冲的容忍,正直,交友的不慎差点害了他,之后他上梁山交了一些生死之交,林冲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水浒传》中的英雄个个是好汉,你们大概听说过鲁智深的一个故事吧,鲁智深大脑野猪林把林冲救了出来,一路护送他到自己认为安全的地带。
鲁智深在拳打镇关西中的性格急躁鲁莽,嫉恶如仇,他三拳打死镇关西之后,知道事情闹大了,于是假装发火,“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户道:“你诈死,洒家和你以后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便大步踏去了。郑屠户家去报了官,官差去抓鲁达,但鲁达早以跑了,之后就做了和尚,认识了林冲。
这本《水浒传》中的内容,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对朋友不要背信弃义;遇到不平事理应尽力为之;失败了没什么,关键是要善于总结,寻找新的对策……
读完此书我收获匪浅。
读《水浒传》有感 篇13
中国有四大名著,分别是曹雪芹的《红楼梦》,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其中,我最爱读的就数《水浒传》了。
《水浒传》塑造了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的形象。在这一百零八位好汉中,我最近敬佩的是“豹子头”——林冲。
林冲,这个名字大家肯定都很熟悉。我读过许多林冲的`故事:《林冲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误闯白虎堂》……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林冲棒打洪教头》。在洪教头挑衅林冲的时候,林冲明知自己的本领比洪教头高强,但也不想得罪别人,所以不愿意与洪教头比试。而洪教头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挑衅林冲,林冲一忍再忍,最后如洪教头所愿,与他比试了一番,并在三招之内就打败了洪教头。林冲的谦让有礼、武艺高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强者不以自己的强大欺负别人,而是谦虚地礼让,老师说,这是一种境界。我觉得,这是中国武者的风范。
谦让,是一种大家风范。林冲是武术大家,所以他不惧别人的挑衅。大家熟悉的爱因斯坦也是一个大家,也处处展现着他的谦让。爱因斯坦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超人,他没有任何傲慢的表现,他认为自己不是什么天才,只是一个真理的忠实而勤勉的追求者。因为他的谦虚,只要和他接触过的人,没有不为他的谦虚、平等待人而感动。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但很多时候我仍然在面对成功时忍不住骄傲了。记得一次考试,我考了全班第一名,大家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我,我也觉得自己挺不错的。看,那道难题,全班就我一个人做对了。带着这样的小心思,我偷偷地笑了。以后的课堂上,我觉得老师讲的内容我都会,自然听得也不认真了。可是,后来的一次考试成绩给了我一个响亮的巴掌——我只考了80几分。老师没有多批评我,只是让我看着那个鲜红的分数,找到自己的问题。此时我想到了林冲,我一下子认识到,自己还不是一个强者,真正的强者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一点点成绩而沾沾自喜,也不会骄傲自大。越强大的人,越是谦让。
一本小说——《水浒传》,一个人物——林冲,让我深受教育,是我无言的老师。
读《水浒传》有感 篇14
梁山一百余八好汉起义,打官军,受招安,征辽、征战四方,最后,却只落下一个悲剧。
世上本无梁山好汉。
若不是,众人怎会起义?各路英雄纷纷上梁山大聚义,共计一百零八个头领,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便此有了梁山的好汉子们。
一百零八个好汉性格各有特点。然而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宋江仗义疏财,扶危济困,广交天下豪杰;吴学究广纳贤才,知人善用。于是各路豪杰闻名而来。
若不是被奸人所害,若不是敌人在背后虎视眈眈,好汉们如何被逼上山?奸人得道,设计将好汉们欲逼上绝路。
反抗。反抗那些黑暗势力,反抗自己莫须有的罪名。于是他们起义了。而正是这么一张张充斥着反抗精神的面孔,令我感动了。
再想想,如果他们逆来顺受了,会怎么样?如果我们对命运同样的逆来顺受,又会如何?所以,我们需要站起来,来掌握自己的命运。
在困难面前,在挫折面前,我们是选择让它们成为自己的绊脚石,还是垫脚石呢?
不得不佩服好汉们的勇气。
我们自己,是不是面对任何事情,都有勇气去面对呢?这不得而知。
而我们的梁山好汉,在绝境面前,无所畏惧了。他们在绝境中成长,并且给予了敌人沉重的一击!
故事里,雨下的20名头领封了官。却封得那般沉重。一百零八好汉死的死伤的伤。四大奸臣用水银毒害了卢俊义,用毒药掺入御酒毒死了宋江,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在悲剧里结束。最后的最后,却因为奸臣当道,皇帝昏庸,令亡魂的`冤情不了了之。
可怜一百余八好汉。
社会的黑暗,往往是我们所想不到的,复杂的程度,也往往是我们意识不到的。
一百余八好汉值得我们学习,却也让我们警惕。
世上本无梁山好汉。世上再无梁山好汉。这个故事,从零到了零。
这是一个必然的悲剧么?
【读《水浒传》有感】相关文章:
读《水浒传》武松有感06-05
水浒传读书心得11-30
水浒传的读后感02-05
《水浒传》读后感07-31
《水浒传》读后感07-24
水浒传读后感07-27
【精】水浒传读后感08-11
水浒传读后感【荐】08-12
水浒传读后感【推荐】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