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顿动物记》读后感
- 《西顿动物记》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西顿动物记》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顿动物记》读后感1
华普是一只友善的熊,在森林里它没有一个家人,因为它的家人在和人类发生冲突中死掉了。
勇敢的华普一个人克服了好多的困难,成为了密兹谷的霸主。它一般不攻击人类,只在人类攻击它的时候才进行防卫。但是华普一天一天的老去,其他的`动物,比如狼群将华普敢出了华普生活的森林。
华普向往的大家能在森林里和平相处,包括和人类,最终还是没能实现!
《西顿动物记》读后感2
《永远的领袖银斑》这本书讲的是,乌鸦队长银斑儿很伟大,它带领着乌鸦群,飞来飞去,飞了二十年。有时候乌鸦队长会带着它的鸭群在天空中找回家的路,遇见了一只老鹰,幸好它们躲避了老鹰的追捕。银斑儿和它的妻子找到了一个很旧的老鹰窝,它们幸福的生活。有时,银斑儿会发出一些警告,是不同的'鸣叫,好保证它带领着的鸭群的安全,银班儿真的好伟大!
《西顿动物记》读后感3
《田野主人豁豁耳》讲得是:小兔子从小长到大,遇到了很多敌人,有毒蛇,狐狸,猎狗,老鹰,大兔子,但是聪明妈妈告诉他很多方法,保护自己安全的长大。但等他长大了,妈妈就死了。他也有了自己的孩子,他把聪明生存下去的.方法又教给他的孩子们。
这个故事告诉我,要坚强勇敢,还要聪明想办法去对付敌人。
《西顿动物记》读后感4
今天,我读完了西顿动物记2(春田狐的爱)这本书。这本书让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这本书非常感人。
这本书讲的是:有一个幸福的春田狐家庭生下了4个春田狐小宝宝。这些小宝宝爱吃鸡,所以他们妈妈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去农场偷鸡。可是他的爸爸却经常反对:“你不能去,要是你不在了,你想想后果到底有多严重!”可是他么的妈妈却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不会的,我一定会好好保护自己的,你就照看孩孩子们吧,我会没事的。再说了,也不能让孩子而肚子吧?你看看她们的.可怜样,你忍心吗?”春田狐爸爸被她的这一句话说得哑口无言。有一天,农夫悄悄地用枪打死了他们的父亲,母亲独自带他的孩子们。有一次,他们又打死了三只宝宝,带走了最后一只。他的妈妈想方设法的救宝宝,可是都不成功。最后,他的妈妈意识到,他的宝宝在这里也是活不了的,就找到了农场主给的毒饵——毒鸡头,她狠下了心,给他的宝宝喂,宝宝被毒死了。从此,他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
这个故事里,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春田狐妈妈,因为他对孩子有一种精神,就是:就算自己死了一万次,也要留下自己宝宝的生命。我想,我们大家的爸爸、妈妈,也是这样的吧?
《西顿动物记》读后感5
大家知道棉尾兔吗?棉尾兔是兔子的一种,在北美洲的中西部数量众多。为什么叫棉尾兔呢,那是由于它的尾巴短而且蓬松,环绕起来像一个棉花球。这种兔子的耳朵很长,眼睛很大,而且眼睛是棕色的。我想,这样的大眼睛是用来更好地观察敌情的吧。鹰、狐狸、狼甚至人类都是棉尾兔的天敌。因为棉尾兔的皮毛可以做衣料,肉可以食用,这就导致了每年有85%的成兔和幼兔被猎杀,大多数的棉尾兔在自然条件下的存活期一般不会超过一年。
豁豁耳,是棉尾兔中的一只乖巧聪明的公兔。说起它名字的来历,那可是相当惊险的.一幕——一只大蟒蛇咬住了它的耳朵,要不是妈妈毛丽与大蟒蛇斗智斗勇,豁豁耳也许就不可能化险为夷了。但是耳朵上的伤口却成了它的名字——豁豁耳。妈妈毛丽与豁豁耳这对母子俩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
经历了大蟒蛇的事件后,豁豁耳不再像以前那么顽皮了。它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妈妈教给它的所有生存技巧,理解了大自然对弱小动物的无情。经历了种种困难的豁豁耳已经变得成熟了,不但学会了保护自己,还在危急的时刻能够智斗兔子大块头,挺身而出保护妈妈。但是不幸的事情终于还是发生了——在狐狸的一次追赶中,妈妈毛丽为了保护豁豁耳,跳进了冰冷的湖水中,再也没能游上来。
这本书给我的心灵带来了深深地震撼,对母亲这个角色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毫无保留地传授着自己的生活经验,深怕孩子在现实中吃亏,这是做母亲的本性;在一次次面对生命威胁的时候,母亲总会选择把危险留给自己,把生存的希望留给自己的孩子,这是做母亲的本能。这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选择,这是一种毫不犹豫的选择,这是每个做母亲的必然选择!母亲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人类如此,动物之间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母爱,如同温暖的阳光洒到孩子身上,拥有母爱就会拥有坚强,拥有幸福;拥有母爱便会没有黑暗,没有恐惧!母爱至高无上!
《西顿动物记》读后感6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套书,名为《西顿动物记》。其中,我最喜欢《超越生死的友谊》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讲了小狼威尼和男孩吉姆之间的深厚友谊。小狼威尼的妈妈和哥哥姐姐都丧生于猎人的枪口之下,它则被猎人卖给了酒馆的老板,在酒馆里过着地狱般的生活。在这里,客人们常常拿它取乐,镇上的狗也经常欺负它,只有酒馆老板的儿子吉姆可怜它,照顾它。
吉姆是个不幸的孩子,他和威尼一样孤单。两颗孤独的心很快就靠在了一起,他们成了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他们沉浸在这份友谊带来的快乐时,死神悄悄地降临,吉姆因病离开了人世。威尼怀着对吉姆无尽的思念,一直守候在吉姆的墓前。为了生存,它不得不晚上去镇上寻找食物。小时候噩梦般的经历给威尼留下了无法抹去的伤痛,它痛恨醉汉的狗,总是忍不住攻击他们,这最终给它带来了杀生之祸。
这个故事令我十分感动,当我看到小男孩死后,小狼经常去墓前看他时,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小狼很感恩,男孩很善良,我希望世界没有猎人这个职业!
《西顿动物记》读后感7
寒假期间,我读了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写的《西顿动物记》十本书,我非常喜欢书中的故事。其中《孤熊华普的一生》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让人潸然泪下。
华普是一头生活在森林里的灰熊,因为和人类之间发生了冲突,它永远的失去了妈妈和四个弟弟,从小孤零零地生活着,没有任何人帮助它。我觉得它非常可怜,一开始弱小的獾都把它不放在眼里,和它抢草根吃,还经常被捕猎器夹得直流血,受到了巨大的痛苦和悲伤。每当它遇到危险时就会想到妈妈,华普就变得很勇敢,它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最后成为密兹谷地的.霸主。 其实华普很善良,它渴望同伴,渴望和大家一起在大自然中自由快乐地生活。
和华普相比,我是多么的幸福,有爸妈的疼爱和呵护。在家里从来没有做过什么事,妈妈已经做好一切事情,在外面也不用担心受到别人的欺负,我要好好珍惜所拥有的。只有在学习中会遇到一些难题,就措手不及,不像华普熊那样勇敢,不愿思考问题,常常避而远之。从这一刻起,我要好好学习,平时认真思考问题,不懂就问老师,一向不爱发言的我要敢于积极举手。
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我要学会勇敢、坚强。
《西顿动物记》读后感8
只有再风雨中能为彼此付出生命的情感才能算是真正的友谊。
——题记
《西顿动物记》的作者是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书中每一篇文章都感人肺腑,其中有一篇令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小狼威尼的妈妈和哥哥姐姐都丧生于猎人的枪口之下,它则被卖给了酒店的老板,在酒馆的院子里过着地狱般的生活。在这里,客人们经常那它取乐,镇上的狗也总是欺负它,只有酒馆老板的儿子吉姆可怜它、照顾它。吉姆是一个不幸的孩子,他和威尼一样孤单。两颗孤独的心很快就靠在了一起,他们成了亲密无间的朋友。然而,好景不长,吉姆因病离开了人世。威尼怀着对吉姆无尽的思念,一直守在吉姆的墓前。小时候噩梦般的经历给威尼留下了无法抹去的伤痛,它痛恨醉汉和狗,总是忍不住攻击他们,它终究没有逃脱跟自己亲人一样的命运,也死在了猎人的枪口之下。
我闭目沉思。威尼有错吗?为什么猎人们要用尽千方百计来杀害这只比人还要重感情的狼呢?没错,我承认威尼攻击过醉汉和狗。但,那是因为他们总是伤害威尼。
我很喜欢这只重感情的小狼。它用自己的`方式安慰吉姆,逗吉姆开心。吉姆死后,它没有离开这给它留下了无数悲伤的小镇和树林,而是默默地守在吉姆的墓前。这一点就算人也未必能做到呢。在吉姆生病的那一段时间里,威尼因见不到吉姆而不安。有一天,吉姆冒着会被父亲训斥的风险,乞求父亲让自己与威尼相见,见到威尼的吉姆似乎健康了许多。
我认为,一对真正的朋友不但要互帮互助,而且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对方。吉姆和威尼正是一对合格的朋友。他们没有因为长期没见到对方而将对方从记忆中抹去。
我们常说,×××和×××是一对很好的朋友,可真正的朋友又有多少呢?又有多少友谊能和这超越生死的友谊相提并论呢?友谊不是一幕短暂的烟火,而是一幅真心的画卷;友谊不是一段长久的相识,而是一份交心的相和。
《西顿动物记》告诉我,友谊,就好比一条简单的线。无论你在什么地方,发生什么事情,它都会把你从沼泽地里拉出来。这线,是坚固的,除非是你亲自剪断它。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西顿动物记》读后感9
今天我阅读了《小兔子豁豁耳》绘本故事,书里的兔妈妈给小兔子豁豁耳教会了很多本领,等小兔子长大后,它也能照顾和保护妈妈,它们生活在美丽的沼泽地附近,有花有草,还有很多好伙伴,生生不息,快乐地生活着。
《西顿动物记》读后感10
这几天,我读完了《春田狐的爱》这本书,这本书很感人,就下来就有我把大家带进这个狐狸爱子的故事吧!
由于大森林里缺乏食物,狐狸妈妈维克森偷偷地来到了农场想要偷鸡给孩子们吃,农场里的这些鸡就是他的目标,等到鸡一到栅栏边就扑上去咬住鸡的脖子,他做的这一切惹怒了农场主,这让维克森一家遭到了无情的追捕,狐狸妈妈维克森为了保护孩子鼓起勇气自己跑了出去,想把猎人引开,可是聪明的猎人识破了维克森的'诡计,选择了去追小狐狸和他的丈夫疤脸,此刻间,维克森失去了丈夫和三个孩子,还有一个孩子也被猎人用铁链拴起来了,维克森试着把铁链用沙子盖住……维克森下决心想尽一切的办法都要把小狐狸救出来,可是贴脸还是牢牢地拴在小狐狸的脖子上,最终维克森含着泪决定把猎人给它们设计的陷阱给小狐狸吃,维克森心想:“你吃了这块肉就能和爸爸还有自己的兄弟待在一起了!”想到这里维克森跑出了猎人的家。
通过这个故事我懂得了,虽然在我们眼里狐狸不是很善意的动物,但是它也知道保护孩子和家人,关键时候挺身而出,可最终还是失去的自己的家人,让它悲痛欲绝。这个故事还让我觉得人类还是挺残忍的。
《西顿动物记》读后感11
这个故事讲了松鸡红颈环的一生。
红颈环小时候就生活在妈妈身边,妈妈用爪子挖出蚂蚁卵、草根和种子给宝宝们吃,喝树林里小溪清凉的水。红颈环长大以后,离开了妈妈,和他的妻子布罗尼生活在一起。后来,布罗尼生了12只孩子,他们很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可是,可恶的猎人来了,打死了布罗尼和六只孩子,剩下了六只孩子和红颈环。还有一次两只孩子看见猎狗,以为是狐狸,就想跟他玩把戏,结果被狗咬死了,就剩下四个小家伙。有一个孩子住在梧桐树上,晚上被猫头鹰吃了。还有两只小家伙被饿死了,只剩一只,被可恶的猎人拿枪打死了。红颈环被锁链栓住了,晚上被猫头鹰给叼住了,吃掉了。
红颈环的`童年额青年过得很快乐,后面的日子,猎人毁了他们的幸福,人类要保护动物,不能随便杀害动物。
《西顿动物记》读后感12
这个周末我读完了《西顿动物记——勇敢的爸爸》这本书。
书中的主人公是野猪泡泡,它在很小的时候,妈妈为了保护他们和大黑熊战斗死掉了,它的兄弟姐妹也都被大黑熊打死了,只有泡泡幸运的活了下来。泡泡被农场主普兰迪收养了,并且和农场主的女儿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泡泡有一天遇见了母猪灰灰,他们组成了家庭,有了很多的儿女。泡泡的两个孩子被大黑熊打死了,但是它并没有直接和大黑熊战斗,因为它知道它现在还没有能力打败大黑熊。等到有一天,泡泡真正的长大了,它打败了大黑熊,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读完这个故事,我想,如果泡泡的妈妈也能像泡泡一样,认真思考自己的能力,泡泡就不会失去妈妈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想好了再去做,不要像野猪妈妈一样一开始就发起进攻,最后白白浪费了生命。
《西顿动物记》读后感13
《西顿动物记》从两个方面来写:一个方面写出了小动物们的天真可爱和它们的勇敢,另一方面写出了人们的残忍并且讽刺了哪些残忍的人们……人和动物的命运应是平等的,但为什么他们的待遇会不同呢?
人类不停地向动物索取,但再回头想想,我们给了它们什么呢?唉!如果继续这个样子,终有一天世界上的动物将彻底灭绝。到了那时,动物都没了,人们高兴吗?答案当然是不。那么现在还要这样做吗?等到以后,想回头就晚了!我们可以适当地索取,也要适当地付出。
就如同书里让我十分感动的一篇故事:《樱花树下的爱》。故事讲述的是作者家养了许多猫,但他最喜爱的就是阿宝,因为它是一只善解人意的`一只小黑猫,在主人最伤心难过时它总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安慰他。作者在它离开时把它再在了一棵樱花树下。我相信这棵樱花树下一定蕴含了作者与阿宝的爱。作者对阿宝做了很一点,阿宝却为了作者付出了很多。有时候人需要动物在身边陪伴,动物也需要人在身边照顾,互相安抚不是更好吗?有时人和动物之间相处久了以后就有了一种特殊情感,让大家快乐地在一起生活!
对动物好一点,关爱动物,它们心中也一定会感激你的!
《西顿动物记》读后感14
这个寒假,我看了一套《西顿动物记》。
在书中,我认识了帅气的骏马飞毛腿,认真负责的乌鸦银斑儿,带领着大角羊们走向胜利的头羊库拉格……
让我震惊的是,在书中,这些动物不断地遭受到人类的捕杀。人类和动物难道不是好朋友吗?
难道从树上掉下的小鸟不是人类送回鸟巢里的吗?难道流浪的小猫小狗不是人类收留的吗?难道人类没有真正设立动物保护区吗?难道捕杀国家保护动物不是犯法的`吗?为什么书中的人类,要这么残忍的对待这些可怜的动物呢?我又一次翻开《西顿动物记》这套书,认真阅读关于那些人类的描写。
原来人类不断地捕杀动物的原因是为了自己的欲望。比如:人们为了美味的松鸡肉而去捕杀松鸡;为了得到奖金而去捕杀狼群;为了得到优秀的坐骑而成群结队的到草原上去抓骏马……
我觉得人类这样不断捕杀动物的做法是不对的。人类和动物都是地球这个大家庭的居民,我们应该爱护小动物。如果不断地捕杀动物,总有一天,动物会全部消失,地球上就只剩下人类了。那我们多孤单呀!
动物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我们必须爱护动物,不应该猎杀它们!
《西顿动物记》读后感15
本来《西顿动物记》是我给上一届四年级的推荐读物,这几天没有书给纯熙讲了,看着这套书也还算有些图,就试着给她讲一讲。没想过她特别喜欢听,比对歪歪兔那一套的兴趣明显更加浓厚。
讲完第一部分之后,磨着让我给讲第二部分。而且我从她的反应来看,的确是听得懂。
首先是评价。“妈妈,那个管牛的(她大概是记不肯特中校这个名称)真坏,他可以告诉那个熊妈妈以后不要再伤害他的牛了,为什么要打死她呢,剩下小熊们多可怜呀!”这个感情投入还是比较多的,看到华普被捕猎器夹伤的地方她还捂着眼睛,不忍看图。
其次是提问。“妈妈,越传越广就是越传越远吗?”“差不多,就是意思这件事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妈妈,性格是什么意思?”“性格就是一个人的脾气性格,比如说有的人活泼一点,有的人安静一点,有的人爱发火,有的'人不爱。”薛法根老师对词语的关注的确是很精准的,孩子们对于词语的不理解是阅读的一个很大的障碍,词汇量丰富可以提高阅读能力。
再次是质疑。“妈妈,为什么枪打在华普身上他就没事,为什么熊妈妈和熊弟弟中了枪就死了?”“因为熊妈妈她们被打中的是要害,比如心脏和脑袋,而华普被打中的是腿和肩膀,这是不一样的。你看见过有的人胳膊腿没有了还能活着,肯定没见过脑袋掉了还能活着的吧?”我很高兴宝宝能提出这样的疑问,因为这两件事相隔比较远(一件在第一章,一件在第三章),宝宝能联系在一起思考,就说明她的思维有了深度,还试图去抓书里逻辑上的漏洞。
通过纯熙读《西顿动物记》,我更加明确的一点是,面对某些书单明确规定几年级读什么书,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对待。有的孩子阅读能力发展得好,就一定比书单读得要快,要多。像好多书单都认为四年级读《绿野仙踪》,可是我在一年级就给孩子们读了,孩子们不仅读得懂,而且很喜欢。我们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去猜测孩子一定喜欢短的,根据我的观察并不是这样。越长的故事它越生动越具体,孩子是更喜欢的当然这跟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有关系,如果从未进行过阅读的孩子突然读一个特别长的,恐怕他的脑子无法进行这样的深度思维,会感到疲惫,从而伤害阅读兴趣。
这几天我学习《小学生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其中提到——小学儿童,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我就在想,给孩子讲故事,或者说孩子自己进行阅读一定可以促进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为文字符号不同于图像,它是需要孩子的脑力劳动的。纯熙处于一个学前的阶段,我之前发现她不太喜欢图少字多的读物,可能是她需要借助图画来构建这个故事所营造的情境。而这一次,西顿动物记,图并不多,字却不少,她能喜欢,所以我很欣喜她的阅读能力更上一层楼了。
另外一点,我还是觉得要给孩子读经典的东西,经典的东西经过多少人的检验,经过时间的洗礼,真的是有它的过人之处的。这一点,我从纯熙和学生的反映,以及个人感受来看,的确是如此。
一点感想,记在这里,与大家共享。教学育儿不分家,我们一起努力!
【《西顿动物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西顿动物记》读后感11-16
写动物的周记11-11
动物周记范文05-15
观察动物的周记01-28
观察小动物的周记02-21
昆虫记读后感 读昆虫记读后感优秀06-24
《动物世界》读后感12-26
昆虫记读后感11-21
《小窗幽记》读后感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