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读后感
- 相关推荐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如何写好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如何写好读后感1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观后感。
小学阶段最早的观后感出现在四年级。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能写好自身感受就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了,那么以议论为表现形式的感,在这个年龄段是很难做到的。既然很难做到,那么我们就变通一个形式,做以表达“感受”为主的观后感作文。
写好观后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重点是“感”:
电影的内容以高度概括为主,如需要特别就那一个情节进行描述,那么字数也要限制在50字以内。因为一旦叙述了太多“观”的内容,那么文章的主题必然偏离。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克服以叙述故事为主的毛病了,不仅突出“感”字,而且读后能感人。
切忌:“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写偏了,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
2、离开“观”的“感”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我看过的另一种比较多的失败的后感,是只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是洋洋洒洒的大篇幅的个人感想,给人感觉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没有实际意义,让读者感觉不到到底哪里让人感动?合格的观后感,需要让要让“观”和“感”相吻合。只有恰到好处地把观写清楚,才能让“感”的内容有的放矢,才能使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
3、“感”而有物,切忌空谈。
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当然要看孩子的年龄和认知基础)。这里的.实际是你个人能够把握的实际,即:真情实感。有些文章不能得到高分的原因,就是因为让评卷老师看了觉得不着边际,不切实际。一个小小年纪的孩子的感受就该表现出孩子的年龄特征,感受不在多么高深,也不在于多么高远。只要是孩子自己真实的感受,都可以成为“感”的一部分。家长们不要过于求成,以成人的眼光代替孩子的思维,过分的包办代替,只能让孩子越来越不会写,越来越没有“感”。孩子不会说儿童语言,那么作文也就没有什么看头了!
孩子可以用日记记录,而大人就可以用手机用相机记录。平时出门,手机是大人的必备物品了,而智能机改变的不仅仅是大人的生活,也该和孩子有关。随手拍下孩子的一个小举动,随手录下孩子的一些童言童语,随手留下爸妈们对孩子经历的点滴描述,这些在日后都将成为孩子写作的素材!还有爸妈们要不定时地根孩子梳理孩子的感动点。
孩子年龄小,对生活中的感动缺少积累,写作就会缺乏源源不断的素材。爸妈总是困惑孩子平时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啊,为啥一到写作就没了头绪呢!其实,根本原因就在于平时积累自己的生活感受积累得少。爸妈们就要做一个“资料管理员”,帮孩子不断地积累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活瞬间,日久天长,这些积累就是一笔可观的宝贵的财富了!
如何写好读后感2
读后感写作技巧及如何写好读后感?
读后感怎么写?读后感的写作技巧有哪些?怎样写好一篇读后感作文?
读后感是指自己读了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之后的感受。当你读一篇文章,里面的某一句精妙的话,或某一段内容,或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等,总会有些触动,或得到一些启发,把这些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坚持写读后感,不仅可以加深对原作的理解程度,提高阅读能力,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写读后感要注意几个要领:
第一、要精读原文。
“读后感",重点在于“感”,但是也离不开“读”,要以“读”为基础,要做一道好菜,如果没有原料,多高的厨艺也无济于事。因此,我们要精读,要透彻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要表达了思想感情,还要分析作品的写作手法,谋篇布局。阅读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它的“神"是什么?即中心思想是什么?为了突出这中心,作者选择了哪些材料?寄托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阅读小说,小说的主题是什么?人物形象有什么社会意义?文中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哪一部分写得最精彩?阅读议论文,它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是什么?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总之,每一篇文章都要弄清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文中的亮点之处。
如果仅仅是囫囵吞枣地读,根本没办法读得透彻,读得深刻。你连文章讲什么,中心是什么都不能全面把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
第二、选择感悟最深一点展开写。
读后感的重点是“感",但是,一般来说,很多人读了一篇文章或一部作品,他的感悟是很多的。我们不要面面俱到。如果是这样的,文章就没有重点,没有中心。无论写哪类文章,就算读后感,都只能是一个中心。因此,我们要抓住自己感悟最深的一点来写。
第三、感悟离不开“叙”。
读后感的`“叙”包含两种。第一种是对原文的叙述,就是你有所感悟的原材料。例如,原文哪一段,哪件事,哪个人物等等有所感悟,你要简单的把这个内容叙述清楚。
第二种是联系生活实际或结合历史事件叙述。无论是哪一种,这“叙”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一般的记叙文,要把某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写清楚。而读后感的叙,是为了引出你的感悟,和证明你所感悟的正确性和深刻性。因此这叙要简洁、明了。
读后感内容要写好几个模块:
模块一、引用原文。(引)
就是引起你感悟最深的原文。可以是一句话,某个人物,某个片段,某一件事……总之,引用的原文要简明、扼要。
模块二、发表议论,也就是你的感悟。(议)
这如议论文中,你从你所引的材料里提出什么看法?为什么?用什么方法论证?
模块三、联系生活实际。(联)
联系生活实际,列举与你引用的原材料相似的,或相反的例子,可以是过去,也可以是现在。突出这感悟对你有深刻的启示。
模块四、小结。(结)
提出看法,总结全文。
归纳起来就是引、议、联、结。
克服常犯的毛病:
1、重点不突出
读后感,重点写“感”,有些同学花太多笔墨复述文章内容,写的感悟却很少。
2、中心太多。
任何一篇文章,都仅有一个中心。阅读一篇文章,有很多感悟,稍不注意,就会写多个感悟。中心不明确,泛泛而谈。
3、不懂得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感受。
读后感要做到真情实感,认识深刻,一定要联系到我们的生活实际来谈感受。读后感重点在于感,只有精通文章,勤于思考,才会有感而发。平时要多读书,勤写读后感,既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能力,提高写作水平,更能锻炼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如何写好读后感】相关文章:
如何写好日记的开头及格式02-03
老物件周记怎么写好看02-21
小升初作文写作基础:写好日记的四要素06-08
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初中 作文写作口诀01-17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的读后感06-13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05-01
如何办理委托书公证?11-08
描写春天的日记如何写01-17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书心得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