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跳舞教案

时间:2022-03-25 13:16:23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小班音乐跳舞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班音乐跳舞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音乐跳舞教案

小班音乐跳舞教案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舞蹈,激发幼儿对跳舞的兴趣。

  2、能按音乐节拍做动作,初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学习基本动作“踵趾步”。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活动准备:

  1、布置环境:小树林

  2、老虎头饰两个,音乐《两只老虎》。

  活动过程:

  一、幼儿学小鸟飞律动入室。

  二、练声曲:师生问好,要求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演唱。

  三、复习歌曲:小兔与狼,要求有表情地演唱,并大胆表演。

  四、幼儿学习舞蹈:两只老虎

  1、欣赏音乐,学唱歌曲。

  师:我们大家来听一首歌,看看你们有没有听过(播放歌曲)

  第一遍:幼儿听后,提问:这首歌里面唱到了谁?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

  第二遍:幼儿整首跟唱歌曲。

  2、以情景"两只老虎在树林里跳舞"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小树林)

  听说,这个树林里住着两只可爱的小老虎,我们来看看它们正在做什么?

  (1)播放音乐,"两只老虎"在跳舞、(由两名教师表演)

  (2)幼儿欣赏后,提问:你们刚才看到了两只老虎在干什么呀?(它们在跳舞)它们是怎样跳的?(幼儿自由模仿动作)

  3、教师有表情地示范舞蹈。

  师:老师也来学一学小老虎跳舞,小朋友们先坐着看看伍老师学得像不像,好吗?

  4、引导幼儿学习舞蹈。

  师:小朋友,老师跳得像不像啊?你们想不想也来学一学?那你们要先学会一脚的本领,先看老师做一遍。

  (1)教师示范基本动作--踵趾步。

  (2)幼儿练习,重点指导幼儿左脚脚跟点地,右脚膝盖弯曲,上身挺直。

  (3)教师清唱歌曲,引导幼儿完整跟跳舞蹈动作。

  (4)幼儿听音乐,有表情地完整跳一遍舞蹈。

  (5)分弟弟妹妹请幼儿表演舞蹈。

  (6)让幼儿邀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随音乐舞蹈。

  五、幼儿随音乐开火车律动出室。

  师: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开火车把老虎送回家吧!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小班音乐跳舞教案2

  活动目标:

  1.喜欢音乐活动,对音乐活动感兴趣。

  2.感受和体验木偶跳舞的特点。

  3.能根据图片,在音乐的伴奏下,较协调的做出相应的动作。

  4.知道与朋友互换,可以得到更多的本领。

  活动准备:

  人体图;不同姿态{可以互相调换}的木偶图若干;红.黄手腕套{与幼儿人数相等};彩色笔;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受木偶人跳舞是怎样的.

  1“老师最喜欢跳舞,现在老师跳给你看.”教师随音乐跳舞,“喜欢可以和我一起跳.“你有什么感觉?”

  2“刚才老师跳的舞和我们平时跳舞有什么不一样?”从动作上引导幼儿区分木偶和小朋友跳舞的不同。

  3“木偶人跳舞哪会动?”结合幼儿的发言,教师在人体图上作记录.并丰富幼儿的知识:骨头和骨头连接的地方叫关节。

  4“为什么木偶人只有关节在动?”告诉幼儿它没有生命,是用木头做的,而我们人有生命,挑起舞来就非常好看。

  5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跳,“除了刚才做的,你还想做什么?”鼓励幼儿做出不一样的动作来.感受木偶跳舞的动作特点。

  二、进一步体验木偶人跳舞,学习看图做出相应的动作。

  1“今天,我还请来了一位小客人,他哪里有些特别?”引导幼儿发现木偶身上有两种颜色,并请幼儿根据木偶的特点,给小木偶取名字。

  2“小木偶要求你们也象它一样,一边红,一边黄.”请幼儿自己戴上手腕套,并和小木偶对比,是否一样.并和老师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尝试看图做动作。

  3“你们的后面也有许多的小木偶,去找一个做好朋友吧.”请幼儿看自己的图片做动作,并互相学习。

  4“小木偶还会变身呢.”请幼儿和身边的小木偶变身,并做动作,告诉幼儿和更多的小朋友交换,可以学到更多的动作。

  三“小木偶累了,我们轻轻把它请下来,好吗?”幼儿再次和老师一起跳舞,离开活动室。

  活动后的反思:

  活动体现了学科的整合,它能给幼儿综合整体的知识,从“小木偶”动态的东西进入,把肢体语言,区分左右手,习惯的培养,非常自然的整合进去,体现了师生互动,克服了以往模仿和跟着老师做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愿意亲自尝试,帮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了成功的快乐。

小班音乐跳舞教案3

  设计意图:

  甜食是小班幼儿比较喜欢的,特别是对甜蜜蜜的糖果情有独钟,糖果的种类很多,有棒棒糖、口香糖、跳跳糖……跳跳糖吃在嘴里会跳会发出声音。

  更好的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会跳舞的跳跳糖》作为本节活动的内容,遵循了《纲要》中提出的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使他们在自然的、有趣的,生活化的情境中不断的探索,积极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用肢体表现跳跳糖的各种跳的方法,鼓励同伴间相互学习的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分享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舞蹈的快乐。

  2、能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现跳跳糖。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表达出吃跳跳糖的感受,能遵守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难点:

  幼儿能用身体动作随音乐表现跳跳糖。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不同口味的跳跳糖、果冻壳、童谣《跳跳糖》和歌曲《会跳舞的跳跳糖》的碟片、彩红伞。

  精神准备:师幼精神饱满、愉悦。

  活动过程:

  一、师幼共同表演《泡泡糖》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回顾生活经验,提问:小朋友你们曾经吃过什么糖?

  2、用猜谜的方式引出跳跳糖。

  (评析:这一环节,我们通过师幼儿共同表演《泡泡糖》的歌曲,将今天的主题引出,通过提问让他们回忆生活中所吃过的糖果,将他们带入到生活化的情境中,引起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二、看一看、尝一尝、说一说、学一学多种感官了解跳跳糖。

  1、教师将跳跳糖倒在透明的杯子里引导幼儿观察跳跳糖。

  2、教师把准备好的不同口味的跳跳糖发给幼儿品尝,体验跳跳糖在嘴里跳的感觉。

  提问:请幼儿说说自己吃的是什么味道的跳跳糖?吃到嘴里后听到了什么声音?有什么样的感觉?

  1、教师小结,并且引出歌曲,幼儿欣赏歌曲《会跳舞的跳跳糖》。

  2、引导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跳跳糖。

  3、随音乐模仿跳跳糖跳舞。

  (评析:小班幼儿由于年龄的特点,他们对吃的东西比较感兴趣,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将真实的跳跳糖发到了幼儿的手中,使他们的各种感官知觉都得到了很好的刺激,激发了他们想说敢说的欲望,使他们对吃跳跳糖的感受,从无组织未分化的知觉转变为有意义有结构的知觉重组,为下一步的想像、创造和表演做好铺垫。)

  三、师幼共同游戏,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用彩红伞来当巨人的大嘴巴,幼儿扮演跳跳糖。教师和部分幼儿示范游戏玩法。注意提醒幼儿要用各种跳的动作表现跳跳糖跳舞的姿态,听清音乐中跳跳糖什么时候跳进、跳出大嘴巴{幼儿听音乐当唱到“跳到嘴里”时幼儿跳进大嘴巴,当唱到“不见了”时幼儿跳出大嘴巴。}

  (评析: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通过不同的游戏,不断的重复和深入,让幼儿多次感受音乐,就如《纲要》中所提出的:要引导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在这个环节中,不但要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想出各种跳的方法,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同时还要更好的激发了幼儿的参与兴趣。)

  课后反思:

  根据小班爱吃糖果的特点,将跳跳糖作为本节活动的题材。符合了《纲要》中所提到的既要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我把跳跳糖代入课堂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了解跳跳糖。

  首先,用视觉观察跳跳糖的颜色、用听觉来聆听跳跳糖发出的声音、用味觉来品尝跳跳糖的味道,体验跳跳糖在嘴里跳动的感觉,让幼儿回顾各种感官经验用动作表现跳跳糖。

  本节课让幼儿重点体验游戏的快乐,老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最后我们还利用了彩虹伞,通过彩红伞将幼儿带入更加生活化的情境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游戏带来的无限乐趣。

小班音乐跳舞教案4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三拍子歌曲《小雨点跳舞》。

  2、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并在创编活动中体验歌唱带来的喜悦。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自制卡片式图谱、画笔画纸、大图片

  活动过程:

  一、学唱副歌部分,并理解三拍子歌曲的节奏特点。

  1、播放课件,请幼儿说说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幼儿观察彩虹是什么样子的。

  2、“彩虹真漂亮啊,它不但漂亮,还会唱歌呢,你们听——”教师范唱,并带幼儿唱练声部分,启发幼儿唱的像彩虹一样美、圆润、流畅。

  3、“小雨点听到彩虹这么美妙的歌声,不由自主的唱起歌来、跳起舞来,你们看——”出示小雨点,请幼儿说说小雨点是怎么唱歌跳舞的,并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

  4、请幼儿观察雨点的大小,引出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强-弱-弱。

  二、学唱歌曲,并用绘画的方式创编部分歌词。

  教师:小雨点在哪儿跳舞?

  1、出示图谱,教师范唱,幼儿学唱,并说说小雨点是在哪儿跳舞的。

  2、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小雨点会落在什么地方,并进行绘画,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只需画出简单的轮廓,并讲述自己画的小雨点在哪儿跳舞。

  3、教师将幼儿的画贴在图谱上,大家分享,唱出自己创编的歌词。

  三、变换不同的形式演唱歌曲,进一步熟悉歌曲。

  1、将幼儿分成两组,练习问答对唱。

  2、游戏——小雨点跳舞。

  请幼儿扮演小雨点,教师当小鸟,师幼对唱,并自编动作。

  教学反思:

  1、幼儿对三拍子的唱法掌握的还不够。

  2、创编环节幼儿兴趣很高,不过创编的歌词还不够丰富。

小班音乐跳舞教案5

  活动目标

  1、能随着音乐的节奏大胆地用身体表演,体验活动的快乐。

  2、对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及功能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重难点

  能根据音乐的节奏,速度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

  2、在活动室内贴上各种姿态的跳舞纸人。

  活动过程

  1、和幼儿一起玩游戏“小孩和熊”。

  2、引导幼儿观察、模仿墙面上各种跳舞纸人的姿势。

  3、组织幼儿讨论探索身体各部位还可以做哪些动作。

  4、鼓励幼儿随着音乐节奏用身体大胆表演。

  5、引导幼儿随着音乐节奏用身体各部位做动作或利用身体各部位配合节奏发出不同的声音。

  6、幼儿随音乐自由舞动身体,要求音乐停止时找一幼儿合作,头对头、肩对肩。

  7、播放音乐,带领幼儿做四肢运动。

  活动反思

  幼儿音乐活动是一种有声音、有情趣的艺术活动。通过让幼儿在唱一唱,跳一跳,玩一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去体验音乐,去感知音乐,去表现音乐,从而获得很大的快乐。

小班音乐跳舞教案6

  活动目标:

  1、 初步尝试音乐欣赏,感受进行曲明快的节奏。

  2、 培养幼儿注意倾听音乐的习惯,并能根据音乐想象简单的故事情节。

  3、 跟随音乐节奏和相关故事情节,做声势动作。

  4、 熟悉乐曲旋律,并用相应的动作进行表演。

  5、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土耳其进行曲》剪辑片、《快乐木偶》故事图片、红木偶和蓝木偶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开端导入,留下悬念:

  出示红、蓝木偶,讲述故事开端:在木偶王国里,住着许多许多的小木偶,有红木偶,还有蓝木偶,红木偶们和蓝木偶们是好朋友,有一天红木偶出来玩了,(出示相应故事图片)接下来要发生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留下悬念,引导幼儿仔细听音乐。)

  二、播放《土耳其进行曲》,幼儿欣赏音乐。

  1、倾听第1遍音乐,边倾听音乐边提出问题。

  第一段――师提示:红木偶出来玩了,他们迈着整齐步子走了出来。(指示图片)

  分别在第二、三、四段的时候提问:这时候,红木偶们在干什么?

  1、 分段倾听音乐,回答问题。 引导幼儿说出每段音乐表示的大致情节,并将该段落故事图片展示在黑板上。

  第一段――红木偶出来玩了,他们迈着整齐步子走了出来。

  第二段――红木偶开始跳起好看的舞蹈。

  第三段――这时,蓝木偶们也出来了!他们迈着轻轻的脚步。

  第四段――红木偶和蓝木偶一起快乐地跳起了舞!

  2、 再次倾听音乐。

  幼儿边倾听音乐,教师边指示图画,讲述简单的故事情节。

  三、跟随音乐、故事情节,有节奏地做声势动作。

  1、 教导幼儿做故事情节相对应的声势动作。

  走步――双脚跺脚;舞蹈――拍手;一起舞蹈――跺脚和拍手。

  2、 教师示范表演一次。

  3、 请幼儿跟随音乐节奏,在教师的带领下集体表演一次。

  四、集体表演

  幼儿集体表演,教师指示图画给予提示。

  活动反思:

  选材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爱好,通过让幼儿在操作、记录、表演、比较中进一步感知小木偶的动作特征,料投放充足(幼儿人手一个自制的小木偶),设计新颖,让幼儿百玩不厌。

小班音乐跳舞教案7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用笨拙与欢快的动作表现ABA结构,学习听间奏,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熊跳舞(优质课)。

  2.让幼儿创编动作自由的表现小熊跳舞的形象并体验游戏的快乐。

  3.学习自己找空间地方活动,不和他人发生碰撞。

  活动准备:图谱一幅;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引子,激发幼儿兴趣。

  熊妈妈有两个熊宝宝,一个叫熊大大,一个叫熊小小。大大长得很胖,走起路来很慢,活动起来不太方便,教案《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熊跳舞(优质课)》。小小很瘦,很可爱很活泼。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跟着音乐跳舞,听音乐响起来啦!它们要跟着跳舞啦!

  2.倾听音乐,按照音乐节奏指挂图。

  指图谱提问。

  (1)指图(一)提问:告诉我这是谁在跳舞?(大大)为什么?(因为音乐速度缓慢,听起来很笨拙。)

  (2)指图(二)提问:这是谁在跳舞?(小小)为什么?

  (3)指图(三)提问:现在又是谁在跳舞?(大大)

  小结:熊大大跳了两遍舞,因为他觉得自己有点胖,活动不太方便,想多活动要和小小一样灵活。小小跳了一遍舞。

  3.分段听音乐,布置听音乐任务。

  (1)听音乐A段。布置听音乐任务:大大和小小跳舞时的音乐一样吗?大大跳舞时的音乐是什么样的?(慢、重不欢快)

  (2)听音乐B段。布置听音乐任务:小小跳舞时的音乐是什么样的?(欢快、让小朋友听了也想跳舞)

  (3)用一个动作表示间奏是在休息。

  (4)听音乐A段。布置听音乐任务:大大跳了两遍舞,跳两遍舞时的音乐一样吗?(一样)

  小结:大大跳了两遍舞,而且音乐是一样的。音乐很慢、重不欢快。小小跳了一遍音乐欢快、活泼。

  4.创编动作。

  想象一下熊大大跳舞时是什么样的。熊小小跳舞是什么样的。

  5.分角色游戏。

  6.活动结束:大大和小小玩得真高兴,不过他们有些累了,想休息一下,我们下次再一块玩这个游戏好吗?

小班音乐跳舞教案8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欣赏音乐来感知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

  2.引导幼儿安静的倾听音乐,发展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

  3.幼儿初步尝试用笨拙与欢快的的动作表现乐曲,学习听前奏、间奏。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两只小熊、头饰

  活动重难点:

  重点:尝试创编小熊跳舞的动作,能够感知小熊跳舞的形象和愉快心情。

  难点:倾听音乐,用笨拙和欢快的动作表现乐曲,学习听前奏、间奏。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倾听的兴趣。

  熊妈妈有两个熊宝宝,一个叫熊大大,一个叫熊小小。大大长得很胖,走起路来很慢,活动起来不太方便。小小很瘦,很可爱很活泼。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跟着音乐跳舞,听音乐响起来啦!它们要跟着跳舞啦!他们藏在一首神奇的音乐中,音乐的名字叫《熊跳舞》。想不想把他们找出来?那要看你们的小耳朵灵不灵。

  二、展开

  1、播放音乐,引导幼儿仔细观看卡纸熊的表演。(引导幼儿听音乐看挂图。)

  2、提出问题,初步了解音乐结构。(鼓励幼儿进行动作模仿。)熊大大跳了几遍舞?熊小小跳了几遍?他们都是怎么跳的?

  小结:熊大大跳了两遍舞,因为他觉得自己有点胖,活动不太方便,想多活动要和小小一样灵活。小小跳了一遍舞。

  3、引导幼儿分段听音乐,布置听音乐任务。

  (1)听音乐A段。布置听音乐任务:这段是谁在跳舞?你是怎么知道的?大大跳舞时的音乐是什么样的?(慢、重不欢快)

(2)听音乐B段。布置听音乐任务:小小和大大跳舞是音乐一样吗?小小跳舞时的音乐是什么样的?(欢快、小朋友听了也想跳舞)

(3)启发幼儿在音乐间奏时用一个动作来表示。

  指导语:小熊跳完舞觉得有点累了,你猜它会做什么?

  (4)听音乐A段。布置听音乐任务:大大跳了两遍舞,跳两遍舞时的音乐一样吗?(一样)小结:大大跳了两遍舞,而且音乐是一样的。音乐很慢、重不欢快。小小跳了一遍音乐欢快、活泼。

  4、游戏。我们就用重重的脚步声把大大请出来。我们用欢快的拍手声把小小请出来。

  5、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创编动作并跟随音乐进行表演。初步尝试听音乐用动作表现大熊、小熊。笨重的大大熊是怎么样跳舞的?谁来学学?我们一起来学  三、结束:分角色表演,我们男孩子来做大大吧,女孩子来做小小吧。听到大大的音乐男孩子出来跳,听到小小的音乐,女孩子出来跳,大大和小小玩得真高兴,不过他们有些累了,想休息一下,我们下次再一块玩这个游戏好吗?

小班音乐跳舞教案9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图谱的提示下完整的演唱歌曲。

  2、能够根据自己对歌词的理解创编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歌曲。

  活动准备:图谱,伴奏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角色,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个客人,看看他们是谁?”幼儿:“鳄鱼和恐龙!”

  教师拿着鳄鱼和恐龙:“大二班小朋友你们好,猜猜我们来到大二班干什么的?”幼儿猜测……

  教师:“我们是来跳舞的!”出示“来跳舞”字条,教师和幼儿依字读“来跳舞!”

  二、新授歌曲《来跳舞》

  1、教师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前半段。

  (1)(伴奏)教师唱:“恐龙来跳扭扭舞。”教师:“恐龙跳的什么舞?”幼儿答:“扭扭舞。”

  教师:“猜猜恐龙会怎样跳扭扭舞?”幼儿创编各种动作。

  教师:“我们来看恐龙怎么跳的?”

  (伴奏)教师边唱边指图片。

  教师:“怎么跳的?”幼儿答

  教师:“用歌曲里的话来回答我?”(伴奏)

  (2)教师:“听听鳄鱼跳的什么舞?”(伴奏)教师演唱“鳄鱼来跳踢哒舞”。

  教师:“什么舞?”幼儿:“踢哒舞。”

  教师:“猜猜鳄鱼会怎样踢哒舞?”幼儿创编。

  教师:“我们来看看恐龙是怎样跳踢哒舞的?”(伴奏)教师边唱边指图片。

  教师:“怎么跳的?”幼儿答

  教师:“用歌曲里的话来唱着回答我?”(伴奏)

  2、教师运用图谱引导幼儿学习唱歌曲的后半段。

  出示图谱,教师:“图谱上都画了些什么?”幼儿:“手和很多嘴巴!”

  教师:“这些嘴巴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教师:“我们学学图上的嘴巴,看看能发出什么声音?”幼儿尝试。

  教师:“马上老师要唱四句声音,请小朋友按着老师唱的顺序来给歌词和图片配配对?”

  (伴奏)教师演唱:“哗哗,哈哈哈。噢噢,呵呵呵。”教师:“我刚才唱了些什么?”幼儿回答。

  教师:“请小朋友来根据老师唱的顺序来给图片排队。”

  教师引导幼儿用图片为拟声词配对。

  教师:“我们来唱一遍来看看他排的对不对?”

  (伴奏)我们看着图谱来一遍。

  3、(伴奏)教师完整的演唱歌曲。(边唱边出示图谱。)

  教师:“老师把这些关于恐龙和鳄鱼跳舞的图片,编成了一首歌。请听歌曲《来跳舞》”

  4、幼儿完整学习歌曲。

  (1)(伴奏)教师大声范唱,幼儿轻声跟唱。

  (2)(伴奏)幼儿尝试看图谱演唱。

  5、幼儿唱歌教师示范动作。

  “现在刘老师做鳄鱼和恐龙,请小朋友唱歌,老师来给你们伴舞。请小朋友认真看老师每句做的动作。”

  (伴奏)老师跳舞幼儿唱歌。

  (伴奏)“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做恐龙和鳄鱼,一起来跳舞吧?”

  (伴奏)“试试自己根据歌词创编不同的动作,我们边唱边跳舞吧?”

  三、和鳄鱼、恐龙道别。

小班音乐跳舞教案10

  活动目标:

  1.能用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跳跳糖。

  2.能创造性地表现出不同的跳姿。

  3.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会跳舞的跳跳糖"的音乐。

  2.拟人化的跳跳糖胸饰若干、实物跳跳糖若干。

  3.日常生活中可提醒孩子品尝跳跳糖,说说吃跳跳糖的感觉。

  活动过程:

  (一)好吃的跳跳糖。

  1.(出示跳跳糖让幼儿品尝)刚才小朋友吃了什么?

  2.你吃的时候是什么感觉?(跳到嘴里甜又香)你觉得跳跳糖在嘴巴里是怎样跳舞的?(提示幼儿可用身体动作表现)老师结合箭头练,向前跳、向后跳、跳得高、跳得低、转个圆圈。(可以在幼儿的腿上进行练)(配伴奏)3.后来嘴巴里还有跳跳糖吗?没有了,对呀,不见了。

  4.幼儿可跟着老师一起根据动作念歌词。

  (二)学唱跳跳糖。

  1.幼儿欣赏跳跳糖的歌曲。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跳跳糖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它是怎样跳的?最后它变成了什么?(欣赏老师唱)(如幼儿回答不出,教师再次范唱)2.幼儿学唱歌曲。

  (1)歌曲里的跳跳糖是怎么跳舞的?(根据幼儿的回答把相应的图片放入图谱),一起来唱一唱。

  (2)出示完整的谱子后,幼儿跟着谱子学唱。

  (3)一次拿掉几张图谱,幼儿学唱。

  3.幼儿一边唱一边在腿上练跳跳糖,跳舞的动作。(配音乐)4.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模仿跳跳糖跳舞。

  (三)有趣的跳跳糖游戏。

  教师:(出示"巨人"的大嘴巴)"巨人"的嘴巴好大呀,今天"巨人"要邀请跳跳糖到它的大嘴巴里做游戏,一定很好玩。

  1.教师带领幼儿在巨人的"大嘴巴"(事先已经画好一个圆圈)周围站好。跳跳糖先在什么地方跳舞?跳跳糖在唱到哪句的时候跳进大嘴巴呢?什么时候要跳出大嘴巴呢?那么跳跳糖什么时候跳进大嘴巴里?什么时候不见的呢?是在歌曲的前面还是后面呢?

  2.跳跳糖跳进嘴巴时怎样用身动作表示呢?

  3.跳跳糖跳出嘴巴不见时怎样用身动作表示呢?

  4.教师和部分幼儿示范游戏的玩法。注意提醒幼儿要用自己创造的动表现跳跳糖跳舞的姿态。并要听清音乐中跳跳糖什么时候跳进或跳出大嘴巴?

  5.幼儿游戏。一部分幼儿扮演跳跳糖,其余的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表示大嘴巴拍手唱歌,然后交换。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将磁带和胸饰投放在表演区供幼儿自由表演。

  2.日常活动: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会跳舞的跳跳糖。

  活动评析:

  整个活动中,教师主要采用味觉通道和动作通道的参与模式让幼儿参与活动。在活动一开始,我先让幼儿尝尝跳跳糖,让幼儿感受跳跳糖在舌头上的感觉,再用动作来表示。幼儿有了一定的经验后再新受歌曲,这样孩子们就比较容易记住。为了让幼儿积极参与活动,我还特意设计了游戏这一环节,一方面是巩固新受的歌曲,另一方面让幼儿在好玩、有趣的音乐游戏中感受乐曲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因此,我觉得此活动在多种体验方式在开展,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

  课后反思:

  根据小班爱吃糖果的特点,将跳跳糖作为本节活动的题材。符合了《纲要》中所提到的既要贴近幼儿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我把跳跳糖代入课堂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来了解跳跳糖。首先,用视觉观察跳跳糖的颜色、用听觉来聆听跳跳糖发出的声音、用味觉来品尝跳跳糖的味道,体验跳跳糖在嘴里跳动的感觉,让幼儿回顾各种感官经验用动作表现跳跳糖。

  本节课让幼儿重点体验游戏的快乐,老师在活动的过程中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最后我们还利用了彩虹伞,通过彩红伞将幼儿带入更加生活化的情境中,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游戏带来的无限乐趣。

小班音乐跳舞教案11

  活动目标

  1.能用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跳跳糖。

  2.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1.《会跳舞的的跳跳糖》音乐、课件。

  2.实物跳跳糖若干,杯子、小勺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热身。播放《快跳起来》音乐,老师和小朋友随音乐一起进入活动室。

  2.送礼物引出跳跳糖。

  师:小朋友们跳的真棒,老师非常喜欢你们,还为你们准备了礼物,你们想看看嘛?(想)一二三打开礼盒,每人选一个仔细观察。它有颜色吗?(有,红色的、橙色的、绿色的)我们现在闻一闻,(香香的,甜甜的)你能猜到是什么吗?现在我们来尝尝尝吧。咦,发生了什么奇妙的事情?(化了,有声音,在嘴巴里跳)它们就是跳跳糖,你的跳跳糖在嘴巴里是怎样跳的?幼儿用身体模仿。

  (二)播放《会跳舞的跳跳糖》音乐课件,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跳跳糖跳舞的姿态

  1.播放课件,激发孩子跳的欲望。

  师:跳跳糖真神奇,会在嘴巴里跳,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跳跳糖的歌曲,你想来听一听吗?我们听听歌曲里的跳跳糖是怎样跳的。

  播放后讨论:跳跳糖在大嘴巴里跳的高兴吗?他是怎样跳的,你来表演一下,谁还想试一下,我们一起随着音乐一起跳一下。

  2.设置难题,激发孩子创编的兴趣。

  师:宝贝们,现在跳跳糖遇到问题了,跳跳糖说,他就会一种跳法,想请小朋友想出更多的方法,你能帮助他吗?现在开动你的小脑筋仔细想一想吧。

  幼儿演示

  双脚跳、单脚跳、兔子跳、双手跳、耸耸肩、摇摇头,你们想的办法真多,真聪明,现在用你最棒的动作来跳一跳。

  播放音乐,幼儿自由跳。跳跳糖又来了。

  变成大跳跳糖。

  小朋友跳得真棒,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跳,怎样才能变成大跳跳糖呢?(牵手围成大圆圈)

  播放音乐随老师一起跳。

  变成长长的跳跳糖。

  现在我们变成一个长长的跳跳糖。最后一种选择小兔跳,跳到大嘴巴旁边。

  (三)游戏:开心跳跳糖

  带领幼儿来到贴有红色大嘴巴的场地,示范游戏玩法。提醒幼儿用各种跳的动作表现跳跳糖的舞姿。听清音乐中什么时候跳进、跳出。

  师:这里还有一张大嘴巴呢,你想到大嘴巴里跳一下吗?

  教师清唱,示范游戏规则。

  师:嘘,仔细观察,看看老师什么时候跳进去的,什么时候跳出来的。

  教师清唱,和幼儿一起跳。

  播放音乐,幼儿自由跳。

  (四)活动结束

  播放跳跳糖音乐,教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做舒缓动作离开。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小班音乐跳舞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操纵木偶表演,感受木偶动作的特征,引起对“关节”的兴趣。

  2、体验与木偶共舞的快乐。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自制木偶一个、小木偶的音乐磁带、纸、笔

  活动过程:

  一、木偶跳舞

  师:前几天,我们看了《小木偶历险记》的影片,里面的小木偶一开始不喜欢上学,后来呀,它渐渐地变了,变得聪明又机灵,今天,小木偶又来了,现在,请出我们的小木偶。

  1.听音乐,幼儿集体操纵木偶表演:小木偶

  师:小木偶表演的真棒,我们一起表扬表扬它

  2.提问:刚才你们看了小木偶的表演,你们发现木偶的动作和我们的有什么不一样?(体会木偶的动作是由许多不连贯的定格动作组成的。)

  3.师小结木偶动作的特征(大关节会动)

  4.我们人的各个小关节都能动,做的动作柔软、连贯(试着比较几个动作)

  二、幼儿学跳木偶舞

  1.幼儿听音乐,自己学跳木偶舞

  提问:小木偶除了会做这些动作外,还会做什么动作?

  2.幼儿自由讨论表演

  3.个别幼儿表演

  三、游戏“拷贝不走样”

  小木偶说我们的小朋友真聪明,学他们的动作真像。现在小木偶说要表演一个游戏给我们看看,今天他们玩的游戏是“拷贝不走样”,也就是说木偶老师跳什么动作,你们的小木偶也要学什么动作,看你们哪个木偶学得最像。

  1.师生共同做游戏

  2.幼儿自由结伴操纵木偶玩游戏

  四、记录木偶的舞蹈动作

  师:小木偶说虽然他们只有大关节能动,但是他们会做各种舞蹈动作,现在请小朋友把你小木偶会跳的不同动作记录下来

  1.师示范记录方法(用单线条)

  2.幼儿边摆放木偶边记录

  提醒幼儿先摆好木偶的动作,再记录。相同的动作不要重复记。

  五、展示交流

  互相交流:谁的木偶做的动作最多、最优美。(数一数、评一评、学一学记录的动作)

  六、听音乐,幼儿操纵木偶自由跳舞

  活动反思:

  1、选材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爱好,通过让幼儿在操作、记录、表演、比较中进一步感知小木偶的动作特征

  料投放充足(幼儿人手一个自制的小木偶),设计新颖,让幼儿百玩不厌。

  2、整个活动在学一学、共同游戏等环节中充分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充分体验到木偶和人动作之间的不同。了解到了各自动作的特殊性。

  3、幼儿能根据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记录,兴趣浓厚。最多的记录了二十几种。该部分可根据幼儿的记录速度和兴趣,可适当延长时间。

小班音乐跳舞教案13

  目标:

  1.尝试模仿学习视频中的舞蹈动作,丰富舞蹈动作语汇。

  2.感受眼随音乐舞动身体的乐趣。

  3.愿意和同伴共享活动空间。

  准备:

  从网络上或幼儿舞蹈碟片中选取适合3~4岁幼儿模仿学习的幼儿舞蹈片段4~5个,保存于u盘中,并通过“超链接”的方式制作电脑PPT节目菜单,以便幼儿点击相应图标播放视频。

  玩法说明:

  幼儿在教师的协助下用鼠标点击PPT节目菜单,播放自己喜欢的舞蹈视频,并跟随视频一起跳舞。

  指导要点:

  1.在活动初期,幼儿可能只观看视频,不跟随视频跳舞,教师要给幼儿时间充分欣赏、感受,当发现个别幼儿开始跟随视频学习舞蹈动作时,教师要及时表扬,并鼓励其他幼儿也一起跳舞。

  2.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想要观看、学习的舞蹈视频,当幼儿因意见不同发生争执时,教师可引导他们学习协商、轮流。

  3。在交流、分享环节,可以邀请几名当天参与该活动的幼儿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演,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

  小贴士:

  1.在制作PPT时,可在每个舞蹈视频的图标旁专门制作一个喇叭形图标,点击后可单独播放音乐而不显示视频画面。在幼儿通过反复学习熟悉了视频中的舞蹈动作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只播放音乐,一是为了保护幼儿视力,二是有利于幼儿自由表现。

  2.教师日常要注重收集一些适合3~4岁幼儿模仿学习的舞蹈视频,要求时间短,动作简单、重复。如,幼儿类综艺节目中出现的简短的舞蹈,适合低幼观看的动画片(如《天线宝宝》)中主人公跳的舞蹈等。

  3.可将收集的舞蹈视频每4~5个制作成一组节目,每组节目时长是8~10分钟,小班幼儿每次最多选择两组节目播放学习,即活动时间为15分钟左右,以防止幼儿因长时间活动而出现兴奋扩散的现象。

  4.随着幼儿能力的增强,教师可在鼠标左键上贴一个标记,以帮助幼儿明确点击哪个键,从而实现自主点播。

小班音乐跳舞教案1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简单的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螃蟹、海豚、小丑鱼走、跳、游的基本姿态。

  2、喜欢参与韵律活动,在“大带小”活动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3、感受音乐的欢快热烈的情绪。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过程:

  1、“参观海底世界”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观看海洋动物表演,初步学习用身体动作,表现螃蟹、海豚、小丑鱼走、跳、游的基本姿态。

  3、到海洋动物家里玩,以“大带小”的互动方式进一步学习螃蟹、海豚、小丑鱼走、跳、游的生动姿态。

  4、参加海洋动物狂欢节,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

  5、告别海底世界之旅,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本课整体上的效果还是不错,孩子们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享受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不足的地方是有的个别的幼儿有时做一些课堂小动作,影响教学,其次是幼儿的主动性有些欠缺应该设计一些合作交流的环节。教师要认真反思,从教学环节设计入手,争取减少走神的幼儿充分调动每个孩子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小班音乐跳舞教案15

  教案一学情分析:

  体态律动学是瑞士心理学家达尔克罗斯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小班音乐活动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小班幼儿最显著的特点是稳定性差、好动,无意注意占优势。我根据他们的特点,结合乐曲的内容,编排一些简单的律动,使音乐与体态韵律活动融为一体。然后通过情景游戏的方法,让幼儿感知、理解韵律动作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意义,培养小班幼儿的节奏感、韵律感,以及反应能力和手脚协调能力。同时,选择世界名曲作为活动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幼儿从小感受不同的世界名曲的特色,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并激发他们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能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韵律活动的快乐。

  2.使幼儿乐意用身体表现叮咬、飞舞和拍打动作。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幽默曲》的分段音乐、完整的《幽默曲》音乐、小蚊子跳舞音乐。

  活动过程:

  1.以“我和小蚊子跳舞”游戏作为开始

  (师做被蚊子叮咬状,并表现出非常痒的样子)“小朋友,我怎么了?我被小蚊子咬得好痒呀,你想不想来玩这个游戏呢?那请你去找你的好朋友一起来玩‘我和小蚊子跳舞’的游戏,好吗?”(幼儿玩游戏)

  “这个游戏好玩吗?我现在想让小朋友自己扮演小蚊子和自己玩游戏,应该怎样玩呢?”(幼儿尝试用另一只手来叮咬自己的身体)

  分析:在活动的开始部分加入教师的动作暗示,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幼儿继续参与活动的兴趣。

  2.引导幼儿理解乐曲第一段,并用身体动作表现

  “一只淘气的小蚊子飞在了我的手上,它咬了我一下,好痒呀!”(教师用一只手分别从手指、手腕、手臂、肩膀、耳朵、头硕等部位用五指轻轻敲过,并表现出特别痒的滑稽的表情)

  “小蚊子都咬我哪里了?”

  “小朋友想不想玩一玩?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玩一玩!”

  分析:此环节中教师采用分段教学的方式让幼儿理解乐曲的第一段所表现的音乐内容,并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蚊子叮咬的部位培养幼儿的顺序感。

  3.引导幼儿理解乐曲的第二段,并用身体动作表现

  “一只小蚊子飞来了,它要飞到哪里去呢?又一只小蚊子也飞来了,它看了看小朋友,心里想;‘我要飞到哪里去呢?’飞呀飞呀!小蚊子很高兴,在欢快地向小朋友们表演它们的飞行绝技。这只小蚊子落了下来,另一只小蚊子也落了下来。”

  “小朋友,你想不想来学一学小蚊子飞舞的动作?让我们跟着音乐来玩一玩!”

  分析:教师在这一环节用双手不断地交换,做出蚊子不停的飞舞的动作,并用动作提示幼儿:眼神要关注双手飞舞的状态。

  4.引导幼儿理解乐曲的第三段,并用身体动作表现

  “小朋友来听一听这段音乐,这段音乐表明小蚊子要干什么了?我们来表演一下。(第三段音乐与第一段音乐相同)小蚊子又飞来了,咬得我好痒,小蚊子可真调皮呀!”

  5.引导幼儿理解乐曲的第四段,并用身体动作表现

  “小蚊子咬了我后,我又痒又难受,我一定要抓住它,教训一下这些调皮的小东西。谁有好的办法来抓住这些调皮的小蚊子呢?”

  孩子们互相讨论。

  “我用手去抓。”

  “我做一个苍蝇拍来打蚊子。”

  “那我们怎样来扮演拍子呢?”(通过讨论,大家同意握紧双手来扮演拍子,不停地拍打蚊子)

  “小蚊子可真狡猾,跑掉了,这里面还有一只我们赶紧抓住它,相反的方向还有一只,我们要努力呀,终于抓住了。”

  “好玩吗?你想不想玩?让我们跟着音乐来玩一玩!”

  分析:在此环节中,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抓蚊子的方法,从而调动幼儿口头参与的积极性,并拓展幼儿想象力,激发幼儿继续参与活动的兴趣,从而使活动达到高潮。

  6.重复之前的动作,将音乐分段进行表现

  “孩子们,这个游戏好玩吗?我们再来玩一次好吗?”

  7.教师依据音乐讲解故事,并和幼儿共同随音乐进行表演

  “夏天来了,小蚊子们跑了出来,跑到了我的身上,它咬了我的手指、手腕、手臂、肩膀、脖子、头。好痒呀!”

  “好多调皮的小蚊子又飞了过来,它们在得意地表演自己的飞行绝技,慢慢地落了下来。”

  “调皮的小蚊子,把小朋友咬得这么痒,我们一定要抓住它,快,拿起拍子,用力地拍.这边有一只,那边还有一只。好累呀!休息一下。”

  分析:在此环节中,教师采用边讲述故事边表演的方法将整首乐曲的内容完整地表现在幼儿面前,将名曲律动更加游戏化,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氛围中参与律动活动,并主动地表演整首乐曲。

  8.活动结束

  将活动延伸到家庭中,以增进幼儿与父母共乐的情感。

  “小朋友今天玩得开心吗?你还可以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个游戏。”

  教案二活动目标:

  1.听懂AB两段音乐。

  2.能跟着不同的节奏做相应的动作。

  3.在游戏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

  活动过程:

  1.木头人游戏导入活动。

  山山山,山上有个木头人。

  你们现在是木头人了,可不能随便动哦,我是魔法师,我的魔法小棒碰到木头人的手,木头人的手就可以动了。

  游戏两次。

  2.感受音乐第1段。

  (1)这是什么声音?

  是蚊子的声音呀,蚊子什么样子的?

  夏天到了,蚊子都出来了,它们出来干什么呢?怎么叮人的?用小手跟着音乐来学一学呀。(叮手臂,换个地方,再换个地方,再换个地方)

  刚才小蚊子叮了几次?

  (2)我们学一学飞起来的蚊子呀。找到了才叮上去。

  3.感受第2段音乐。

  (1)被蚊子咬了会怎么办?

  (2)我们怎么擦止痒药膏?

  抹一抹,擦一擦。

  4.完整感受1、2段音乐。

  (1)又飞来了一只蚊子,会叮在哪些地方呢?

  被叮了要一下一下地擦止痒药膏哦。

  5.分角色游戏。

  (1)现在我是蚊子,你们在睡觉哦,我来叮你们,叮到哪儿,你们就哪儿会痒痒,要擦药膏。

  (2)找个好朋友,一个人做蚊子,一个人是木头人,蚊子跟着音乐叮人,木头人跟着音乐擦药膏。

  教案三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快慢节奏的变化,对伙伴的动作给予相应的反映。

  2、展开想象,创编蚊子飞、叮人、身体不同部位抓痒、打蚊子的动作。

  3、感受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大蚊子图片、蚊子叮人图片、宝宝抓痒图片、宝宝打蚊子图片、蚊子贴贴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有一天,宝宝们正在玩游戏,他们很开心,可是有一群坏家伙飞了过来……

  二、分析音乐,创编动作

  1、(1)出示大蚊子图片:这个坏家伙是谁?

  仔细观察蚊子的样子(如:大大的翅膀、嘴巴上面有一根尖尖长长的刺、细细的腿…..)

  (2)创编:大蚊子飞的动作。

  (3)配合音乐A段表演大蚊子飞。

  2、(1)出示蚊子叮人图片,观察蚊子叮人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2)看图学一学蚊子叮人的样子,创编动作。

  (3)配合音乐B段表演蚊子叮人。

  3、(1)出示宝宝抓痒图片,宝宝被蚊子叮了,身上很痒,他要干什么?(抓痒)

  (2)看图片学宝宝抓痒的样子并创编在身体不同部位抓痒的动作。

  (3)配合音乐C段表演宝宝抓痒。

  4、(1)出示宝宝打蚊子图片。

  (2)创编打蚊子的动作。

  (3)配合音乐D段表演打蚊子

  5、连贯的表演《我和小蚊子跳舞》

  三、角色扮演游戏

  幼儿分两组,一组幼儿贴蚊子贴贴扮演小蚊子,另一组幼儿扮演宝宝

  A段:蚊子围着宝宝飞飞。

  B段:蚊子做叮人动作

  宝宝对蚊子叮的地方做抓痒的反映

  C段:蚊子到处飞

  宝宝抓痒

  D段:宝宝打蚊子

  蚊子做逃跑状

  教案四:活动目标:

  1.通过倾听音乐并感受音乐的变化,能跟着老师做出相应的游戏动作。

  2.理解游戏规则尝试用不同动作表现音乐。

  3.在音乐游戏中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熟悉蚊子叫声,并知道蚊子会飞。

  材料准备:蚊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播放音效吸引幼儿注意力。

  1.播放音效,师:听,谁飞来啦?

  2.师:原来是小蚊子飞来啦!

  二、完整欣赏音乐并能根据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1.欣赏音乐感受蚊子飞的节奏,尝试做蚊子飞的动作。

  师:听了刚才的音乐,你觉得蚊子怎么飞的?

  你能学学蚊子会飞的动作吗?

  仔细听音乐,蚊子飞了几下?

  2.听音乐感受蚊子咬人的节奏,尝试做蚊子咬人的动作。

  师:蚊子飞来干什么?蚊子会咬哪里了?

  蚊子怎么咬的,用什么动作表示它长长的针?

  谁来做小蚊子学学咬人的动作。

  3.听音乐感受宝宝挠痒痒的节奏,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挠痒痒。

  师:刚才蚊子咬了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想怎么挠痒痒?

  蚊子咬在小脸上你怎么挠痒痒?咬在小腿上你怎么挠痒痒?

  能用舞蹈动作表现吗?还有谁的动作和他不一样?

  4.师扮演蚊子角色,小朋友做宝宝一起表演。

  师:你们的动作都很棒,现在老师是蚊子,小朋友做宝宝一起听音乐表演(音乐)

  5.老师和个别幼儿表演蚊子

  师:现在我要带蚊子宝宝出去玩了。

  三、幼儿完整进行游戏感受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跟随着音乐,完整地游戏。

  教学反思:

  《我和小蚊子跳舞》是俄国作曲家亚里多夫的管弦乐曲,俄罗斯民歌8首中的第四首,整篇乐曲篇幅虽小,但作家塑造的小蚊子形象却很生动,充满了富有生活气息的诙谐情趣。

  《我和小蚊子跳舞》游戏的设计配合音乐所表现的主题,将乐曲表现的内涵与游戏情节有机融合,通过“蚊子飞”、“蚊子叮”的动作体现富有情趣且幽默的情节,并游戏和音乐之间的联系,让幼儿在享受作品的同时,通过蚊子咬宝宝,宝宝挠痒痒逗引身体接触,体验同伴之间的共同游戏快乐。

  首先,我让孩子学会倾听音乐。以蚊子的声音引入今天的主题——蚊子来了。我就问:“蚊子怎么飞的了?它飞来几下?”让幼儿更认真的去听音乐,熟悉音乐。老师则在幼儿倾听音乐的过程中小幅度的做动作这样既有视觉的冲击也有听觉的游戏不仅给孩感应两者结合起来,幼儿对游戏更有兴趣。

  其次,让幼儿学一学蚊子叮人的动作,它长长的针用什么动作表现。再让幼儿表演小

  蚊子如何叮人?再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自己被蚊子咬过会有什么感觉呢!怎么挠痒痒呢?在此环节中,幼儿都能尝试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蚊子叮人”、“挠痒痒”的动作。

  孩子们都喜欢玩游戏,因为子们提供了情节而且充满了趣味性,并且培养了孩子音乐感受的能力。《纲要》指出,培养幼儿喜欢的艺术活动,并且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与同伴交流感情,建立对彼此的信任。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逐步出现游戏规则,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小班音乐跳舞教案】相关文章:

《会跳舞的叶子》音乐教案11-12

有关小班音乐教案四篇01-02

关于小班音乐教案汇编6篇03-24

有关小班音乐教案汇总六篇03-18

小班安全教案03-03

小班教案:房子11-29

小篱笆音乐教案01-28

小班社会教案03-08

《认识颜色》小班教案12-11

《动物猜谜歌》音乐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