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3-18 10:05:15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5篇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

  2、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表示时间的关系。

  3、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实物钟表4块,幼儿人手一个钟表模具。

  2、录音机、磁带。

  3、太阳娃娃头饰、一教师扮太阳娃娃。

  4、彩笔、长布、小篮子。

  三、活动过程

  一、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幼儿尝试欲望。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到“天线宝宝乐园”去做客,你们高兴吗?(在《天线宝宝》音乐伴奏下幼儿做活动前的热身运动,激发幼儿兴趣,导入课题)

  (一教师戴太阳娃娃头饰,扮太阳娃娃)说: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好多礼物,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引出课题并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钟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二、观察活动:

  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师:观察一下钟面上都有什么?

  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12个数字是怎么排列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9、3、6)

  师: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的?(长短、粗细)短短粗粗的这根针我们叫它时针,长长细细的这根针我们叫它分针。(加深巩固)

  三、幼儿第一次尝试活动: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分针、时针与数字的关系。(观察时间为12点钟表)师:请小朋友看一看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指在哪一个数字上?(12上)

  师:请小朋友上来把分针拨1圈,看一看时针有什么变化?(时针走一格)

  师总结:

  当分针走1圈,时针走一个数字(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四、认识整点、半点,寻找和发现他们之间的规律,建立正确概念

  1、(对比时间为12点、1点钟表)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12)

  师总结:

  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2、(对比时间为12点半、1点半钟表)师: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分针都指向6)

  师总结:

  当时针指在两个数字中间,分针指在6上,就是半点。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总结出:分针指6,时针后面的数字是几,就是几点半。

  3、小朋友第二次尝试练习:玩游戏“我说你拨”。

  ①、结合日常生活作息时间拨出整点、半点,小组中的幼儿相互检查准确与否,并说一说时针、分针指向的数字。

  ②、每组推举1位代表进行比赛,看谁拨的又对又快。

  五、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1、师:小朋友,你们家里有钟表吗?你还在什么地方看见过钟表?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钟表呢?

  2、教师归纳:钟表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小朋友认识了钟,就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了。时间离开我们就不会回来了,小朋友,我们一定要珍惜时间、爱惜时间,你们记住了吗?

  六、延伸活动:尝试设计钟表。

  师:让我们来当小小设计师,自己尝试设计各种形状、不同时间的钟表。(幼儿在轻音乐伴奏下自由在布上设计钟表,画玩后展示给客人老师)

  师:今天太阳娃娃送给我们的礼物帮助我们学习认识了钟表,那我们把设计的钟表回赠给太阳娃娃好吗?

  太阳娃娃:谢谢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把它贴到外面的走廊里让其他的小朋友也来学习认识钟表好吗?跟我走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2

  价值取向:

  利用放面霜的正方体空盒子制作骰子,投放到数学区域中,供孩子们投掷,观察、讲述。发展幼儿目测、投准的能力,提高手部的精细动作。能根据画面列10以内的加减算式,寓教寓乐,使孩子们在玩乐的过程中对数学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材料设计:

  在数学区提供若干个放面霜的正方体空盒子,把空盒子的六面涂成红色或绿色,在空盒子的六面分别贴上10以内数字或10以内物体的图案也可以贴上10以内的点子,记录单若干份,记录笔。

  玩法提示:

  让幼儿选择两只相同图案的绿色骰子任意掷骰子,看看面朝上的是几和几,合起来是几,讲讲、说说、再算算然后在记录纸上列加法算式。

  让幼儿选择一只绿骰子和一只红骰子,任意掷骰子,看看面朝上的是几和几,比比谁多谁少,讲讲、说说、再算算然后在记录纸上列减法算式。

  指导要点:

  1、活动刚开始时,可由两位幼儿各持一骰子进行投掷,再共同观察、讲述,待熟悉后可由一位幼儿独立操作并记录。

  2、鼓励幼儿选择多种骰子进行投掷活动。

  3、在操作中,如果遇到不能确定的现象可向老师或同伴请教。

  4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七只小猴在哪里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加减,能根据花朵颜色的.不同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进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算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爱动脑筋,能积极参与加减运算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看图列组成式的经验,学习过6以内各数的加减和7的组成。

  2、物质准备: ,

  ――教具:图片一张(上面画7只猴子,其中1只小猴,6只大猴;2只猴子在树上,5只猴子在草地上;3只猴子在吃香蕉,4只在吃苹果。)

  ――学具:《幼儿用书》(P11、12、1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看猴子去。

  ――教师:还记得《7只小猴去旅行》的故事吗?小猴们旅行回来了,我们去看看它们吧。

  ――教师(出示图片):小猴在哪里?它们都在干什么?

  ――请幼儿说一说每个小猴子的位置,以及它们正在做什么?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

  ――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

  ――引导幼儿列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如:1+6=7

  表示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合起来是7只猴子。再如:7―1=6表示7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继续引发幼儿的思考:你还能列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2、幼儿操作活动。

  ――看图按特征标记列算式。请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实物有多少?它们的颜色和其它特征是怎样的?然后,列出7的第一组加法或减法算式。

  ――观察连续的三幅图,讲述图片的含义,列出加减算式。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幼儿用书》第12、13页,引导幼儿练习7的第二组、第三组加减运算。(也可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活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日常或区域中进行。)

  3、活动评价

  请幼儿介绍“看特征列算式”的活动,鼓励幼儿说出每道算式的意思,帮助幼儿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3

  活动目标:

  1、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主动探索、的兴趣。

  2、初步感知5的组成,发现将5个花片分成两份会有不同的'答案。

  3、能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撒花片的结果,并与同伴交流。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纸盒,内装有5个双色花片。

  2、空白记录单、铅笔、水彩笔。

  3、幼儿用书第28页《分分合合(一)》。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双色花片”。

  (1)请幼儿说一说花片特别的地方。

  (2)师幼一起数一数花片。

  2、游戏“撒花片”。

  (1)撒一撒。

  教师示范并介绍活动要求:把5个花片抓在手里,轻轻地撒在小筐里,看看有几个红色面向上,几个是绿(黄)面向下。提醒幼儿每次都要将5个花片抓在手里再撒。

  (2)记得清。

  引导幼儿拿出记录单,把刚才撒花片的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每人撒5次花片,每次都拿5个花片,撒一次,记录一次,记录的结果要与撒出的结果一样。

  (3)幼儿游戏,教师注意观察幼儿是否按要求进行活动。

  3、展示、交流。

  (1)展示幼儿的记录单,鼓励幼儿学习同伴清楚的记录方式。

  (2)集体观察2~3张记录单,找一找记录单上有哪些相同的记录,有哪些不同的记录。(初步感知5的组成)

  (3)教师小结。

  4、完成幼儿用书《分分合合(一)》。

  (1)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师幼共同评价操作结果。

  5、师幼共同小结撒5片双色花片有哪些结果,记录有哪些方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4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了解7的组成有6种分法。

  2、运用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让幼儿初步感知数的分合的有序性。

  活动准备:

  1、图片小猪7只(1只大的,6只小的;4只白色的,3只红色的;2只戴帽子的,5只不戴帽的; )

  2、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和一份记录表。

  3、礼物:大挂图,笔,磁铁。小数字1-7和分解条数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毛毛虫”复习6的组成 。

  “昨天我们学了6的组成,小朋友还记不记得呀?好,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复习6的组成分解)小朋友表现真棒!现在老师请你们来玩个毛毛虫的游戏。小朋友分成3组,看看自己身上的数字宝宝找到相对应组成6的数字宝宝,比一比看哪组速度最快又准确。(老师开音乐,游戏开始)

  二:学习7的组成

  今天小朋友玩游戏都表现非常棒,可是今天我们班上也来了几位小客人,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它是谁呀?”“那待会小客人来时小朋友要点数看看来了几位小客人?”教师依次请上小猪,让幼儿点数,并让幼儿瞧瞧这些小猪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幼儿按小猪的大小,颜色等来分,并引导幼儿找找还可以怎么分(反过来分)。最后幼儿和老师一起口述一次:7可以分成1和6,1和6合起来就是7;7可以分成2和5,2和5合起来就是7等。(得出的分解式:)同时把相应的.算式列出来让幼儿有所了解。

  三:游戏:

  “好!小朋友表现真棒!现在老师再来跟小朋友玩一个游戏,看看小朋友是不是真的那么厉害。”现在呢老师这里有很多数字宝宝,分别都是1、2、3、4、5、6,请小朋友听音乐找相对应7的分成的数字朋友。

  游戏2-3遍后,请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做亲子游戏。

  四:解拼图游戏

  “哇!小朋友今天表现真棒!小猪们都很开心,它们有一份礼物要送给小朋友,想知道是什么吗?”“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好!数3声睁开眼睛哦!”教师出示“礼物”“咦?礼物呢?哈哈!秘密就在里面。小朋友只要算对了这6道分解题,礼物就会自然出来啦!小朋友有没有信心闯关呀?好!加油哦!”其中,当幼儿答对一道分解题时,就翻开一角,等答完题时礼物就会出现了。激发幼儿探索的意识,让幼儿加深巩固7的组成。

  “ 原来小猪要邀请我们去它的农庄做客,好!小朋友现在我们就开火车出发到小猪的农庄吧!出发罗!!!”结束课程。

  五:亲子作业活动延伸:

  幼儿分成三组,每一组的桌子上都有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和记录纸,让幼儿在操作中掌握,在记录中巩固。其中每一个桌子上的记录材料都不同。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重点是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学习7的分成,在这教学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点非常浓,游戏参与率高。通过操作、游戏等活动让幼儿能了解7的组成有6种分法。并能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很好的掌握教学知识,达到我上课的一个教学效果。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5

  活动目标:

  1、学习16的加法,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

  2、学习运用数学,理解数学加法的实际意义。

  3、爱动脑筋,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并享受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天天超市”海报(贴有16张标着价钱的物品图片)

  2、黑板、粉笔、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将事先做好的“天天超市”海报贴到黑板上,然后分别画了一个草莓和一个苹果在黑板上,分别代表草莓组和苹果组)

  师:小镇上有家天天超市,小朋友们看,超市里呀有很多漂亮的小礼物。今天小猫的好朋友要过生日,猫妈妈给了小猫16块钱到天天超市买礼物,要小猫买两样东西送给它的.好朋友,加起来刚好16块钱,不剩零钱。

  二、超市购买

  ①讲明规则。

  师:老师要请草莓组和苹果组的小朋友们比赛,分别请小朋友上来用不同的方法买东西,加起来正好要是16块钱。

  ②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算式记下购买的方法,并且为两个组的小朋友计分。

  ③游戏结束,老师总结统计比赛结果。

  三、游戏环节

  1、“你说我说”游戏

  师:刚刚的比赛结束了,但没有分出真正的胜负,小朋友们还想不想玩游戏?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叫“16的你说我说”。(规则:一个组的小朋友们说:我说14,另一个组的小朋友说:我说2,然后全班的小朋友们一起说:加起来就是16)

  2、找朋友

  老师随机发给幼儿一张带有数字的卡片,幼儿齐唱儿歌《找朋友》然后拿着卡片找到与之相加等于16。

  四、活动结束

  师:小朋友喜不喜欢天天超市呀,要是喜欢老师就把这个超市送给大3班了。

  设计要点:

  1、重视对数学学习兴趣和情感的培养。

  幼儿园的数学不像小学一定要掌握多少知识,最重要的是培养学习数学活动的兴趣,所以我们为这个数学活动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材料、教具,并且结合故事、情景,运用游戏的方法进行数学活动。

  2、将数学活动生活化。

  这次“数学超市”的创意的要点就是要将数学活动和生活具体情境相结合,希望小朋友们参与到角色游戏中来以提高数学活动中的参与性和积极性,他们通过“买礼物”这一生活情景来学习16以内的加法。

  3、将数学活动游戏化。

  这次的数学课我们设计了三个不同的数学游戏,幼儿们整节课下来整体都比较轻松、愉快,在快乐的游戏中把平时算的很辛苦的数学题很轻松的做出来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6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在对称图形身上找出对称轴。

  2。通过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在操作中探索发现。

  3。感受周围事物的对称美,提高审美意识、体验创造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蝴蝶24,剪刀。

  2。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理解对称概念,初步感受对称美

  1。出示图片:蝴蝶,感知理解对称。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图片给小朋友看,你们想看吗?

  你觉得这些图片好看吗?你发现这些图片奇妙的地方了吗?

  (幼儿互相议论。)

  2。教师小结:原来,这些图案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模一样的,像这种左右两边形状、大小、颜色都一样的,我们就叫它“对称”。

  3。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演示图形对折。

  (1)教师:那么把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会怎么样呢?对折后一样齐的,我们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后,我们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线,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对称轴”

  4。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图片,感受对称美

  (1)出示蝴蝶风筝、、面具(脸谱)、飞机等感知对称,寻找对称轴。

  提问:它们对称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们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

  (2)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东西造成是对称的呢?看起来对称的东西怎么样?

  (平衡感、整齐、美观)

  二、寻找身边的对称物品,巩固理解对称含义。

  1。出示实物若干(望远镜、梳子、衣服、镜子等)

  提要求:选一件对称的`物品。

  2。幼儿介绍自己的物品,说说为什么自己觉得它是对称的?

  对称轴在哪里?

  (引导幼儿发现对折后能重合,即是对称)

  三、幼儿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

  1。出示作品(眼镜)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对称吗?

  你们知道还有什么是对称的吗?

  2。幼儿操作,探索用纸片折叠对称图形。

  四、结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认识了解了对称,还能自己动手折叠对称的图形,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对称的物品,今天我们也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7

  设计意图:

  本节课教学设计是在幼儿学习了10以内的数字后安排的一个新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来说这部分内容比较难理解,是抽象的数字概念。因此本节教学设计以游戏为主,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在“玩”中学,“趣”中练,“赛”中增勇气,“乐”中长才干。意在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把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使幼儿在玩中学,不知不觉掌握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道中心数比相邻两数多1和少1。通过本科教学帮助幼儿在“具体形象的思维”与“抽象概念的教学知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幼儿理解掌握概念、法规等知识,引导幼儿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活动目标:

  1.认识相邻数,初步探索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2.在游戏的情景中让幼儿能感知相邻数。

  3.进行朋友间团结友爱的教育。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圆片教具若、,磁性黑板、1--10的数字卡片(人手1套)、1——10的大数字卡片(人手一张)。

  2.幼儿已学会10以内的数字。

  活动过程:

  一、 通过语言引出主题:

  小朋友们,你们有朋友吗?你们的`朋友是谁呢?

  二、认识相邻数,初步探索并体验三个相邻数之间的关系。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贴出对应并置的两排圆片,数量分别是2和3.师:第一排圆片有几个?第二排圆片有几个?第一排圆片比第二排圆片怎样?第二排圆片比第一排圆片呢?我们可以说2比3少1,3比2多1。

  2、教师在3个圆片下面再贴出第三排4个圆片。

  师:第三排有几个圆片?第三排圆片比第二排圆片怎样?第二排圆片比第三排圆片怎样?我们可以说3比4少1,4比3多1.

  3、教师以中间一个数为参照,先与前面一个数比,再与后面一个数比。

  师:3比2怎样?3比4怎样?

  4、师小结:3比2多1,3比4少1,所以3的“好朋友”就是2和4.通常我们就把这排在一起的3个数叫相邻数。

  5、教师把2个圆片取下,在4个圆片的下面贴上5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4比3怎样?4比5怎样?所以4的相邻数是3和5.

  6、教师把3个圆片取下,在5个圆片下面贴上6个圆片,引导幼儿比较5和4怎样?5比6怎样?所以5的相邻数是4和6。

  7、教师直接说数字6、7、8、9,请幼儿说出它们的相邻数是谁和谁?启发幼儿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找它们的相邻数,幼儿回答后,师可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幼儿理解10以内的各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三、玩游戏“找朋友”,巩固对相邻数的认识。

  1、“找朋友”的游戏。

  将幼儿分为四组,每组幼儿胸前挂有1——10的数卡。教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朋友时,音乐开始,幼儿找本组的朋友时,音乐开始,幼儿找到本组的朋友,音乐停止,2、3、4的幼儿手拉手站一排。(先请10位幼儿演示,然后游戏继续。)

  2、卡片游戏。

  师事先发给幼儿1——10的数字卡片,教师说出一个数字,让幼儿找出该数的两个“朋友”,并将卡片举起。

  (通过游戏的形式巩固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和少1的关系。)

  四、结束部分。

  1、游戏后评价。

  2、师小结,教育幼儿要像数字宝宝一样,互相帮助,团结友爱。

  (设计意图:在数学活动中渗透友爱同伴的意识。)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流程安排合理清晰,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先是引出课题,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再衔接到数字朋友中去。整个活动老师通过讲述、幼儿玩找朋友的游戏、再用卡片操作、评价总结操作结果几个环节帮助幼儿知道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说出10以内各数的相邻数、理解10以内各相邻数间多1或少1的关系,几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达到了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孩子们情绪高涨,老师请幼儿找朋友时,孩子们的小手纷纷举起;老师问题刚提出,孩子们就争着回答;老师请小朋友们做“找朋友”的游戏时,活动气氛非常活跃。

  但在最后一个环节中,还有幼儿不能迅速地找出卡片,在活动后请家长回去利用扑克牌与幼儿巩固10以内的相邻数,在以后的游戏活动中再玩几次类似的游戏。

  小百科:朋友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 péng you,意思是指在任意条件下,双方的认知在一定层面上关联在一起,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符合双方的心理认知、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给予帮助。朋友之间可喻为雨中的伞、指路的灯。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8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教具:5、6、7、8、9、10的实物卡片共6张。

  学具:幼儿用书,铅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l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带领幼儿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是。

  (2)学习按群测数。

  教师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个x x?说一说: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快?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带领幼儿看5的实物卡片,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教师引导幼儿观察6——7的实物卡片,鼓励幼儿自己用这种办法说出总数。教师借助手势,启发幼儿用手画圈表示总数。

  2、操作活动。

  (1)看实物和圆点连线。(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和圆点的数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量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数字和相应的卡片。

  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再写上数字。

  (2)统计活动。

  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请你将同类的动物圈在一起。启发幼儿按标记在格子里写上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1)重点评价:“看图连线”和“按标记写数字”,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

  (2)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

  2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10以内的'单双数

  活动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游戏化的教学,让幼儿在操作中理解并区分10以内的单双数;

  2、培养幼儿从身边事物中发现单双数的能力;

  3、激发幼儿对单双数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2元超市场景、1——10的代用券,红色水彩笔每人一支、幼儿分组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起兴趣

  瞧!我们已经来到了2元超市,你们来猜一猜,它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购物游戏中体验、感知单双数

  1、教师讲解游戏规则。

  数一数,你有几元钱?圈一圈,你能买几样东西?

  2、幼儿进行购物游戏,提醒幼儿做一个文明小顾客。

  三、在交流与比较中理解单双数

  1、讨论:你有几元钱?买了几样东西?还有钱多吗?

  2、回收代用券:还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边,都用完的送到另一边。

  3、集体检验,解决问题:“1”该送哪边?

  4、教师小结:

  ①像1、3、5、7、9这样两个两个地数,总会剩下一个的数叫单数;2、4、6、8、10这样都能凑成2个2个的数叫双数。

  ②10以内有5个单数,也有5个双数。

  ③单数挨着双数,双数挨着单数,它们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戏与操作中区分单双数

  1、寻找身边的单双数

  2、分组操作

  准备4组操作材料,幼儿自由选择进行操作。

  ●圈一圈:两个两个地圈,区分单双数。

  ●分一分:在许多点卡和图卡中区分出单双数。

  ●转一转:转动转盘,当转盘停下时记录下指针所指的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共7页,当前第1页1234567

  ●扔一扔:扔骰子,记录下单双数并写出它的两个相邻数。

  3、集体游戏

  抱一抱:单数——自己抱自己;双数——找个朋友抱一抱。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9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学习10的分成幼儿能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幼儿能够相互交流自己的答案。

  2、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准备材料:

  幼儿分组(如:四组,准备40颗糖果,每组10颗)糖果可是手工制作的假糖果。

  小白兔卡片9张(每张分别有1,2,3,4,5,6,7,8,9只小白兔),胡萝卜卡片9张(每张分别有1,2,3,4,5,6,7,8,9根胡萝卜)故事导入:小熊妈妈给小熊10颗糖果,叫小熊把它们分成两份。

  师:有几种分法?怎么分?(分法糖果)我们大家分组跟小伙伴们说一说好不好?

  幼儿讨论完后,请每组幼儿的一位小朋友说他的分法。

  活动过程:

  师:我们大家都有自己的分法,那让我们看下小熊是怎么分的?

  PPT演示,并在演示过程中提问幼儿?

  师:大家说小熊分的对不对?

  幼:对!

  师:那我们奖励小熊吃糖果好不好?

  幼:好。

  师用PPT演示图片糖果。

  巩固过程:师:小朋友,小熊有糖果吃,你们想不想吃啊?

  幼:想。

  师:那老师待会给你们题目,答对的小朋友就奖励糖果。

  PPT出示题目,请个别幼儿回答,糖果统一下课发。

  结束:游戏:小白兔找萝卜请18名幼儿上来,9个拿不同数量的小白兔的卡片,9个拿不同数量的胡萝卜卡片。

  说明游戏规则:

  小白兔要去找能和自己合成10的胡萝卜。

  小白兔排一行,胡萝卜排一行。面对面站着,两行之间相距3米左右。让小白兔一个一个跳过去找和自己可以合成10的胡萝卜。一个找完之后问没有参与游戏的小朋友有没找对。

  总结:游戏结束,问幼儿今天学了什么?

  师:10可以分成……幼:1和9师:10可以分成……幼:2和8……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从幼儿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让幼儿通过摆一摆、记一记、说一说等生动有趣的活动,自主尝试探索,学习并掌握了10的9种分法,幼儿能用较为清楚的`语言表达分与合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发现和总结出10以内数的分解和组成规律。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又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不足的是在最后的游戏环节里,忙乱中忘了让幼儿自己去找“好朋友”;个别幼儿动手能力和参与意识较差,不愿与同伴交流,还需加强训练。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0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日历,学会看日历。

  2、了解日历在生活中的运用及作用。

  3、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多种不同的日历

  活动过程:

  一、出示日历,引起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多东西,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日历)

  1、和幼儿一起说说日历的样子

  2、引导幼儿观察日历

  师:日历里面有什么?(数字、文字等)

  二、深入认知

  老师这里有一本日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它有什么秘密?

  1、认识年份。

  师:这是哪一年的日历?

  2、认识月份。

  (1)一年的第一个月是几月?最后一个月是几月?12月过完后就表示一年结束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2)那一个月有多少天呢?这些小数字会告诉你。

  一年有12个月,有的一个月31天,有的30天,二月有28天。

  3、学习查找日期

  1、今天是几月几日?谁能从日历中找出来?(幼儿示范)

  2、老师的生日是11月7日,谁能找出来。

  3、国庆节是几月几日?谁能找出来?

  4、老师说节日,幼儿在日历上找出来,并进行评价。

  三、活动延伸

  小朋友之间互相提问、指认日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1

  设计意图:

  近期班级增加了自然测量的区角,孩子们利用树枝、树叶、石头等自然物对身边的事物进行了测量的活动,孩子们的测量兴趣十分的高。但是在孩子们测量探索的过程中发现多数孩子并没有掌握正确的测量方式,大多数孩子们在测量时均出现重叠、间断的现象。《数学核心概念》中提出,测量的核心经验之一是:比较必须是“均等的”,即计量单位的大小必须相等,且必须是不间断或没有重叠的。还有就是:计量单位的大小与测量出的单位数量之间是一种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当计量单位越小时,测量的'物体包含的单位数量就越多。这样一个复杂的数学概念,如何能让幼儿理解呢?因此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数学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就可以帮助孩子轻松理解这个难题。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收尾相连的方法测量物体的长度,初步了解测量工具和计量单位要有统一的标准。

  2.大胆尝试,体验用身体测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ppt、跳绳(若干)、桌子、椅子等物品、纸、笔。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引导语:最近我们增加了一个测量区,小朋友们都利用了哪些材料进行测量呢?除了可以用这些材料进行测量,还可以怎么来测量呢?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乐乐,她的妈妈有一种很特别的“尺子”,这把尺子可以测量很多东西,你们想不想知道?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身体也可以作为测量的工具及方法。

  引导语:乐乐长高了,衣服、裤子都短了,妈妈想要为乐乐做一件连衣裙,织一件合身的毛衣,除了毛线和织针,还需要什么?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尺子,妈妈是用什么来当的尺子?妈妈是怎么用手来测量的?请小朋友们也来试试看吧!

  重点提升: (1) 只手这么量:手伸直一柞,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小指按住不动哦。再来, 小指按住、大拇指接住它又一柞。

  引导语:除了小手可以当尺子,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当尺子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乐乐还用了什么来当尺子?用脚印来量到底是怎么个量法呢?谁能来试试?

  重点提升:人有两只脚,一个脚印量完了,后面一个脚印可以接过来,脚跟去靠脚尖。

  小结:原来我们的脚也这么管用,不但可以走路做运动,还可以做一把漂亮的尺子。

  3.初步使用首尾相连的方法进行测量。

  (1)幼儿探索测量,教师巡回观察。

  引导语:今天教室里有桌子、椅子、跳绳等物品,一会儿请小朋友们4人一组用刚刚我们学会用身体测量的方法去量一量这些物品的长度。

  幼儿进行测量,教师巡回观察,重点观察了解幼儿用手或脚测量时出现的问题,如:重叠、起点终点没有对齐、测量时测量物之间存在空隙等。

  (2)分享交流,梳理测量经验。

  引导语:刚刚小朋友们都尝试用自己的手或脚对绳子进行了测量,接下来我们请小朋友上来说说看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怎么测量的?谁来说说看?

  小结:在测量时,要从起点开始,一只手(或脚)接着另一只手(或脚)进行测量,测量时不能有空隙,也不能重叠,最后数一数一共量了几次就能知道绳子的长度了!

  4.掌握测量的正确方式方法。

  (1)幼儿再次探索测量,教师巡回观察。

  幼儿再次探索测量,教师巡回观察,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正确掌握测量的方法。

  引导语:现在请小朋友们再次用用身体测量的方法去量一量绳子的长度,并将你测量的方法和结果记录在纸上。

  (2)交流巩固,巩固测量经验。

  小结: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可以用尺子、自然物测量,今天我们发现原来我们的手和脚也一样可以测量,小朋友们回家后也可以请爸爸妈妈想一想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像尺子一样,去试一试,并把结果记录在纸上带回班级分享!

  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请家长在家与幼儿一起继续探索寻找我们的身体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像尺子一样进行测量及测量的方法。

  活动反思:

  故事选自数学绘本《我家漂亮的尺子》,绘本中融入的数学元素主要是自然测量,这个故事告诉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即使不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我们的身体也可以进行测量;许多标准化单位都源于人体,我们的身体具有数学价值,数学其实离我们很近。本次活动,我们预期幼儿能够获得的经验是“有学习用手及脚作为自然测量的工具参与测量活动的兴趣,体验身体真有用”。

  《我家漂亮的尺子》这个绘本很长,内容涉及比较多,在自然测量工具上,涉及了手柞量、脚印测量、步子测量、胳膊“庹”量、胳膊“抱”量等,下子将内容拓展给大班上学期的孩子,对孩子来说,要完全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将绘本的内容进行节选,通过引导幼儿知道原来我们身体的手和脚可以当做尺子一样测量物品,在绘本的后半部分我将以活动延伸的部分进行拓展延伸。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绘本学习了如何正确的用自己的身体进行测量后,大多数孩子们都学会了如何正确的用身体进行测量的方法。通过此活动发现孩子们对测量区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孩子们不仅用自己的身体进行测量,同时还寻找了很多生活中的自然物对自己的影子进行了测量,因此这个点上教师又将有了一个新的突破点,如何测量自己的影子?用哪些材料测量?等问题与幼儿一起探究。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2

  设计意图:

  超市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场所,而藏在超市中的数学比比皆是,如物品分类、物品统计、物品买卖等。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幼儿往往因为家长的陪同而忽略了这些,本次活动设置了一个宽松的生活情境,幼儿带着“开超市”为目的的`学习任务,尝试分类整理物品,并使用条形统计图来统计物品,这对于大班孩子来说是一种经验的提升,孩子在实际的动手操作过程中,一步步明白如何把物品按共同的用途进行分类、统计,鼓励幼儿大胆运用数学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中领略数学的价值和意义。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品的共同用途进行分类整理,进一步巩固用条形统计图统计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引导孩子在超市中选购物品,并作相应的记录。

  3、愿意和同伴合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货架4个,箩筐4个,玩具类、生活用品类、文具类、食品类若干。

  2、条形统计图若干张,油画棒4盒。

  3、幼儿每人一张购物记录单,铅笔一支。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师:今天老师要在我们大三班开个超市,你们愿不愿意啊?

  师:我买了好多物品可还来不及整理,你们愿意帮我一起把它们分分类,整理好吗?

  二、分类整理超市物品,并用条形统计图进行统计。

  (一)分类整理。

  1、讨论如何将物品进行分类摆放。

  师:想想这么多的物品我们应该怎样摆放更合理,让顾客一看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2、认识文具、玩具、食品、日常用品标志。

  3、提出分类要求:

  (1)物品的摆放要整齐合理。

  (2)要轻拿轻放,互相合作。

  4、引导幼儿按物品的用途进行分类摆放。

  5、组织幼儿观察超市,说说物品的摆放是否正确,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统计

  1、讨论统计方法。

  师:物品我们都分类整理好了,可是我不知道这些物品究竟有多少?怎么办呢?

  2、分组统计

  要求每一组统计一个货架,分工合作。

  3、集体检查统计结果。

  三、超市购物。

  1、第一次购物。

  (1)师:我们的超市已经分类整理好,你们想不想来逛逛呀?

  提出要求:a)只能买两样东西,价格不能超过10元。

  b)你买的两样东西分别是几元的,在相应的数字下面打上勾,一共花了几元钱用一道算式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

  (3)、集体检查记录结果。

  2、第二次购物

  (1)师:今天我假如给你10元钱,你买了两样东西后还有剩余的钱吗?如果有的小朋友可以再去购买,你算算看还剩下几元钱,还可以买些什么东西?也请你用一道算式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

  (3)、检查操作结果。

  四、结束活动:

  师:刚才老师让小朋友去逛了逛超市,还买了东西,结果发现你们都会玩了,所以我宣布我们大三班超市正式营业了,等会儿区域游戏时你们就可以先到银行取钱,然后就可以来超市买你需要的东西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3

  活动目标:

  1、习将数量是5的水果分成2份,探索分合的不同答案,分水果。

  2、按每次取5个苹果放成一排,分成2份的程序进行操作。

  活动准备:

  教具一块大磁性黑板,上面贴有爷爷、奶奶头像。

  学具人手一份(磁性板,25个苹果,人物头像2个),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小组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材料,激发;活动兴趣。

  “每位小朋友面前都放着什么?”“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给爷爷奶奶分苹果的游戏。”

  (2)交代活动规则要求。

  a每次取5个苹果拍成一排,燃后把5个苹果分成两份,一份给爷爷,一份给奶奶。

  b每次分给爷爷、奶奶的`苹果数量都不能相同。

  c分好后,说一说:第一次分给爷爷几个、奶奶几个,第二次分给爷爷几个、奶奶几个等。

  (3)幼儿操作活动,探索雪洗的组成。

  a先请幼儿每人从框子里拔个苹果在磁板上拍成一排,然后分成两份,做好一次后再接着往下做。

  b幼儿操作,教师迅速浏览全班幼儿活动的情况,虽没有按要求操作的幼儿及时提示,教师重点观察拿取得十否是个苹果,分成两份有无重复现象,又没有遗漏。

  2、集体活动。

  (1)学习按指示监查的分合结果。

  a请几位幼儿展示并将数自己分合苹果的结果,师生共同检查他的每排是否拜访了5个苹果,每次视否把5个苹果分成了不同的两份。

  b小朋友看一看分合的苹果数量又没有重复,想一想还可以怎么分。

  (2)让幼儿在此操作,探索不同的分法。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认真听清楚各项活动的规则, 用过的物品能归还原处。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材料准备:

  1、幼儿人手一本《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

  2、小黑板一块,粉笔若干、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发放《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幼儿人手一本。

  2、集体活动

  (1) 按数拍手。

  “我们来听数拍手,我报几你们就拍几下。”

  (2) 认识序数。

  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书画面。“有几张小椅子,椅子上有几个小朋友?第几张椅子是空着的?我们按顺序说说空着的小椅子的位置。”教师手指第三张空椅子。“这是第几张空椅子?谁会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张小椅子的位置?”“你在这里写上‘3’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平时还可以用‘3’来表示什么?”“现在你知道数字有几个用处了吗?”(表示物体的位置,表示物体的数量。)

  “能在每张空椅子上都写上一个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吗?”老师盖着第三第六第九张空椅子。“谁能说说,哪几张椅子不见了?你又是怎么发现的呢?谁帮助你一看就知道第几张椅子不见了?”

  3、分组活动。

  数数第几张椅子是空的。

  “说说范样上每张椅子的`位置,看看第几张椅子没人来,是空的,请你把能表示空椅子位置的数字写在书上,边做边讲,第几张椅子是空的,做完后说说哪几张椅子是 空的。”

  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5

  目标:

  1.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和并练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发展幼儿的逻辑能力,提高思维的敏锐性。

  准备:

  数字组成卡片,标有0-10的卡片多套(幼儿人数的1.5倍)

  过程:

  1.数字游戏《找朋友》----每个幼儿都分得一张0-10的数字卡片,贴于胸前。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如7,请幼儿找胸前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得数是7的另一幼儿做朋友。

  (1)首先两两找朋友,即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和为7.

  (2)再让找两个幼儿的数字之差为7的做朋友.

  (3)请找对朋友的幼儿手拉手站着,并能说出如4+3=7的等式。适时提醒:如果教师手中的数字为8,而有些幼儿胸前的数字为2,那么这些幼儿即可以和数字为6的幼儿做朋友,也可以和数字为10的幼儿做朋友,但只能选择其中一个做好朋友哦。

  2.游戏《翻得数》

  (1)两位教师示范游戏规则:把30张卡片打乱,游戏者轮流摸10张,剩余10张反扣在桌子中间。

  其中一游戏者先翻开桌面的任意一张卡片,此卡片上的数即表示得数。再从自己的手中找两个数字,这两个数字相加或者相减其得数与翻的牌一致,确认找对后就把着三张卡片整齐地放在自己的一旁。接着就轮到另一游戏者翻开桌面的一张卡片,依次类推。如果翻的卡片是5,而自己手中没有相加或者相减其得数等于5的,那么就把这张卡片拿到自己手中。桌子中间的卡片翻完后,手中牌少着为胜。

  (2)小组内幼儿两两轮流继续游戏。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2-19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03-18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台历06-08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15篇)03-18

大班数学教案02-25

幼儿园大班《糖果店的秘密》数学教案含反思06-22

大班数学教案15篇03-12

大班数学教案(15篇)03-14

大班数学教案合集15篇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