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时间:2024-11-15 11:28:11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精品】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7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品】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范文7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理解词汇:“聚精会神”、“头破血流”,并初步懂得寓意:做事情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

  2、通过提问和有序观察图片,理解图片中情节的发展变化。

  3、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要盲目跟别人学的道理。

  4、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尝试续编故事。

  5、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自制《小猫刮胡子》图片一套或根据寓言内容制作电脑动画。

  2、小猫(有胡须)手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谈话引出活动内容。

  1、教师出示小猫手偶:我是一只小花猫,我的胡须长又长。

  2、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小花猫的胡须有什么用吗?

  3、幼儿自由讨论后,教师巧妙地引出寓言故事。

  师:可是有一只小花猫把自己的胡子刮掉了,我们来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

  (二)教师出示教学图片,有表情地讲述寓言。

  1、教师出示图片,生动地讲述寓言《小猫刮胡子》。

  2、师:小猫刮胡子后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三)教师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图片,分段讲述故事。

  1、理解第一幅图片的内容:主人正在做什么?〈理解词汇:“聚精会神”〉小花猫在看什么?

  2、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有序地观察图片,理解寓言情节。

  3、师:小花猫刮胡子后,追捕老鼠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碰得头破血流?(理解词汇:“头破血流”)

  (四)教师和幼儿再次看图片,完整欣赏寓言,启发幼儿理解寓言。

  1、教师指图与幼儿共同讲述寓言。

  2、师:小花猫能刮胡子吗?

  3、教师小结:原来,胡子是猫用来探路的工具,它就像一把尺子,在钻洞时得用它来测量洞的大小。如果没有了这把尺子,猫就不知道自己能不能钻过去。

  (五)引导幼儿进行拓展谈话,启发幼儿懂得做事前要想一想,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

  师:小花猫的主人刮胡子对不对?

  师:为什么主人应该刮,小花猫却不能刮呢?(每个人是不一样的,不能看到什么就学什么)

  师:如果以后你也遇到了一只刮胡子的`小花猫,你会和它说什么?

  教学反思:

  我注重营造和谐气氛,引导学生去朗读。最后把重点放在感悟猫妈妈那席话中,让学生从多角度朗读感悟,或心疼,或担心,或生气的语气读读猫妈妈的话。通过学生的多角度的朗读明白猫妈妈说的话。然后考虑到学生个体的理解、朗读和喜好的差异,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切入口,要求学生想想该对妈妈说些什么?才能让妈妈放心?才会成为一只真正的捉老鼠高手呢?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理解感悟课文。这一教学过程,我几乎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讲解,仅仅引导学生读懂猫妈妈的话为重点,真正的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让他们自由阅读、自我体验、自主创造,同时,很好地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小百科:猫,属于猫科动物,分家猫、野猫,是全世界家庭中较为广泛的宠物。家猫的祖先据推测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猫,波斯的波斯猫,已经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样完全地被驯化)。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的情节和角色的特点,理解词语如"狡猾"、"陌生人"、"五颜六色"、"得意"等。

  2、知道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遇到危险时要镇定、机智,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二)活动准备:大公鸡嘟嘟、小袋鼠贝贝、小猪宝宝和大嘴狼的图片。语言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提问引出话题。

  教师:你遇到过陌生人吗?陌生人要给你东西吃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二、教师依次出示大公鸡嘟嘟、小袋鼠贝贝、小猪宝宝的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1、这三个小动物遇到了陌生人,让我们一起来想想他们会遇到什么危险?又是怎样动脑筋解决的?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猜测故事内容、

  三、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1、教师:三个小动物喝了什么东西以后变得晕乎乎的?谁绑架了他们?当三个小动物知道自己犯了错,都是怎样说的?(引导幼儿尽量用故事中的语句回答,理解"陌生人"的含义)

  2、教师讲述故事的第6段。

  教师:黑猫警长为什么去追那辆汽车?小动物们又是怎么办的?

  3、教师讲述故事第7段。

  教师:狡猾的大嘴狼甩掉黑猫警长后,它对小动物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理解"狡猾"的`含义)

  四、启发幼儿创编故事的结尾,揭示故事结局。

  1、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用较完整的语句进行讲述。

  教师:如果你是三个小动物中的一个,你有什么好办法开脱离危险?你们的办法都很好,我们来听听三个小动物想出的办法是什么?

  2.讲述故事的最后一段。

  五、教师播放语言磁带,让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

  活动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特点,理解词语:“狡猾”、“陌生人”、“五颜六色”、“得意”。

  2、通过有序观察和讲述,感知大嘴狼的狡猾和三个小动物的机智勇敢。

  3、知道不能吃陌生人的东西,遇到危险时要镇定、机智,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话题。

  1、师:“小朋友,你们遇到过陌生人吗?当陌生人要给你东西吃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2、“今天有三个朋友要到我们班来做客,他们是大公鸡嘟嘟、小袋鼠贝贝、小猪宝宝。三个小动物遇到了陌生人,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们到底遇到了什么危险?他们又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解决的?”

  二、师结合挂图讲述故事。

  1、出示图一,讲述故事第一段。

  “你在图中看到了哪些小动物?他们脸上有什么样的表情?为什么会这样?”

  2、“三个小动物是喝了什么东西后变的晕乎乎的?谁绑架了他们?当三个小动物知道自己犯了错,都是怎样说的?”

  引导幼儿尽量用故事中的话语回答,理解“陌生人”的含义。

  3、“三个小动物没有感到害怕,他们是怎么做的呢?”

  4、出示图二,讲述故事第二段。

  “你们仔细看看从汽车上飞出来的五颜六色的是什么?黑猫警长为什么要去追那辆汽车?小动物们有时怎么办的?”

  5、出示图三,讲述故事第三段。

  “狡猾的大嘴狼甩掉黑猫警长后,他对小动物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理解“狡猾”的含义)三个小动物急坏了,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6、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尝试用故事中的话语讲述。

  四、启发幼儿创编故事结尾,揭示故事结局。

  1、“如果你们是三个小动物中的一个,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脱离危险?”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较完整的语句进行讲述。

  3、“你们的办法都很好,我们来听听三个小动物想出来的办法是什么?”

  4、出示图四,讲述故事的最后部分。

  五、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注意配合运用形象化的动作。

  六、引导幼儿逐幅看图,并跟着老师一起讲述故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1、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身体中能动的部位。

  2、提高幼儿语言表达和动作反应的敏捷性。

  二、活动准备

  人体结构图、VCD片或磁带《大家来做广播操》。

  三、活动过程

  (一)、寻找身体中会动的部位:

  1、教师引出话题,幼儿自由寻找身体中会动的部位:

  提问:“你们知道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动?”“你找到的这些部位可以动吗?”

  2、幼儿交流观察、寻找的结果,教师聆听,并及时:

  问:“你找到了哪些部位会动?”

  (二)、幼儿观察图片:

  出示人体结构图,幼儿进行观察人体的各介部位:“身体的哪些地方会动?”

  (三)、展示会动的身体:

  1、提问:“你的'身体哪些地方可以动?”“请你跟着音乐把你会动的身体动起来。”

  2、放音乐,幼儿跟着音乐《大家来做广播操》的音乐做自己身体会动的地方表现出来。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4

  一、游戏目标

  1.通过活动,训练幼儿学说完整句,提高幼儿口语的流畅性。

  2.锻炼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3.学习选用适当的字词连成句,能正确使用一些常用词。

  二、游戏准备

  已掌握一定数量的词和词组。

  三、游戏方法

  玩法一:老师先说一句完整的话,请小朋友利用其中指定的`词或词组继续说出包含这个词或词组的许多句子。

  例如,师:小朋友认认真真地看图书。

  小朋友利用认认真真这个词组说一句完整的话。

  玩法二:学习对反句,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和思维能力。

  选用适当的词组和句子,让小朋友熟悉生活中常用的词句。

  例如:我们白天起床——我们晚上睡觉,我们出去——我们进来,老师说上句,小朋友答下句。

  四、游戏。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有趣的情节。

  2、在积极的语言情境中体会角色“开心一气愤一开心”的情感变化过程,并乐意用多种形式表达。

  活动准备

  将日常用的围裙装饰成故事背景,大木桶、小动物(小鸡、小鸭、小鹅、狐狸)贴绒教具若干,故事磁带。

  活动过程

  一、变脸游戏,导入课题

  1、教师微笑着问幼儿:你们觉得我心情怎样?(开心、高兴、愉快)你们什么时候很开心呢?

  2、教师变脸,很气愤的表情,提问:现在,你们觉得我心情怎样?(生气、气愤、愤怒)“气愤”是什么意思?做个气愤的表情给老师看看。你碰到什么事情的时候很气愤?

  3、我的一个朋友碰到了一件事。一开始它很开心,可是后来它觉得很气愤,再后来又变得很开心了。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听了故事就明白了。故事的名字叫《会滚的汽车》。

  (评析:本环节为感受故事中角色的心情变化做铺垫。)

  二、教师分段讲述故事

  (教师系上装饰有故事背景的围裙,边讲故事边将相关的贴绒教具贴到围裙上。)

  1、讲述故事至“乘车真快乐”,提问:

  (1)你知道“会滚的汽车”是谁呀?

  (2)大木桶听到小鸡小鸭的歌声,它的心情怎么样?

  (3)你听了心情怎样?

  2、继续讲述故事至“说完大摇大摆地走了”,提问:

  (1)现在你的心情怎样?你想说点什么?

  (2)大木桶怎么想的?

  (3)大木桶会用什么办法对付狐狸?

  3、继续讲述故事至结尾,提问:

  (1)现在你们开心吗?大木桶呢?

  (2)听了这个故事,你知道谁一开始很开心,后来又很气愤,最后又变得很开心了呢?为什么?

  (评析:我采用围裙剧的演示方式讲述故事,这个教具制作比较简单,但能通过教具的演示给孩子富有动感、具体直观的感受,调动了孩子倾听故事的兴趣,较好地帮助孩子理解了故事。在这个环节。我抓住故事中情节变化的地方引发孩子的思考。通过最开心和最气愤两个问题的.讨论,使孩子对故事的重点有了很好的把握。)

  三、说说做做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提问:你觉得故事什么地方最有趣?(重点和幼儿一起复述其中的一些情节和主要对话。)

  2、分角色表演,在表演中进一步体验角色的心情变化。

  (评析:幼儿参与角色表演,可以更进一步融入故事情境中,大胆用表情、动作等形式表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附故事:

  会滚的汽车

  一只大木桶在路上玩,它不停地滚啊滚……

  一只小鸡见了它,大声叫:“会滚的汽车,停一停!请你送我回家好吗?”

  “好呀。好呀!”大木桶停了下来说,“请上车吧!”

  小鸡真高兴,跳进了大木桶的肚皮里。大木桶又滚啊滚……

  一只小鸭见了它,大声喊:“会滚的汽车,停一停!请你送我回家好吗?”

  “好呀,好呀!”大木桶停了下来说,“请上车吧!”

  小鸭真高兴,钻进了大木桶的肚皮里。大木桶又滚啊滚……

  一只小鹅见了它,大声喊:“会滚的汽车。停一停!请你送我回家好吗?”

  “好呀,好呀!”大木桶停了下来说,“请上车吧!”

  小鸭真高兴,摇摇晃晃地跨进了大木桶的肚皮里。大木桶又滚啊滚,滚啊滚。小鸡、小鸭和小鹅快活地唱起了歌。

  “叽叽叽,乘车真开心!”

  “嘎嘎嘎,乘车真舒服!”

  “吭吭吭,乘车真快乐!”

  唱啊唱,唱了一遍又一遍,越唱越有劲。它们的歌声被一只狐狸听见了。狐狸爬上土坡一看,咦?马路上有辆滚着的汽车,再仔细一瞧,“嘿,汽车里装着那么多好吃的,嘻,嘻!”它馋得口水滴答滴答地淌了下来。狐狸急忙跳下了土坡,迎着大木桶把手一拦,又抱住肚子直嚷嚷:“哎哟。哎哟!疼死我啦!”

  “你怎么啦?”大木桶停下来问。“我肚子疼啊!”狐狸装着很痛苦的样子,大木桶很同情地说,“请上车吧!”

  狐狸眨眨小眼睛,一下子爬进了大木桶的肚皮里。大木桶又滚啊滚,滚啊滚。越滚越快……“医院到了。肚子疼的朋友快下车吧!”大木桶停下来喊。

  狐狸抱着圆鼓鼓的大肚子。慢吞吞地爬出了大木桶。挤挤小眼睛对大木桶说:“嘿嘿!你这个大傻瓜!谁要采医院呀?”

  “咦?”大木桶生气地问,“你刚才不是说肚子疼吗?”

  “哈哈!”狐狸指指圆鼓鼓的肚子说,“刚才我肚子饿呀。这会儿,我的肚子可饱呐!已经装着一只鸡、一只鸭,还有一只肥小鹅!”说完,它大摇大摆地往前走了。

  “啊!你……”大木桶气得说不出话来,“把小鸡、小鸭和小鹅给吃了?!哼!”它用力一滚,压住了狐狸的尾巴。狐狸痛得哇哇叫,张开了大嘴巴。“噗!”跳出了小鸡,“唰!”蹦出了小鸭。跟着伸出了小鹅的长脖子。

  小鸡和小鸭一齐抓住了小鹅的长脖子,“嘿哟,嘿哟”,拉呀拉,小鹅也被拉出来了。大木桶又用力一滚,把狐狸压扁了!

  小鸡、小鸭和小鹅又钻进了大禾桶的肚皮里。咕噜噜。大木桶又飞快地滚起来,从里面又传出了快乐的歌声。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诗歌《蹦蹦跳》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小诗,符合中班幼儿的理解水平。诗歌语言简练,富有节奏,通过简短的几句,把小动物的动作形象地描绘了出来。整首诗歌读来朗朗上口,从中可感受到生动的游戏

  趣味,带给幼儿一种活泼美好的精神感受。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感受并理解诗歌,并能用恰当的语言、动作表现自己的理解。

  2. 鼓励幼儿模仿诗歌句型说一名话,大胆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象。

  3. 培养幼儿乐意倾听别人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电脑

  课件

  《蹦蹦跳》

  课件

  说明:

  按“开始”按钮进入主画面,主画面四个按钮内容为:

  “蹦跳”钮:结合儿歌内容的相关动画。

  “儿歌”钮:与儿歌相关的四个动物,借此画面帮助幼儿记忆儿歌。

  “动物”钮:引导幼儿根据画面提供的各种动物进行儿歌仿编。

  “游泳”钮:以游泳为主要内容的动画。这是开放性内容,让幼儿模仿《蹦蹦跳》进行有关“游”的仿编学习。

  2、青蛙、白兔、袋鼠、麻雀头饰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谈话入课题。让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并介绍它形象的动作特征。

  师:“小朋友,听说你们都很喜欢小动物,是吗?那请你与好朋友交流交流,你都喜欢哪些小动物?它会做些什么动作?”

  二、欣赏诗歌。结合播放课件,让幼儿理解、感受诗歌。

  1、播放课件“蹦跳”中“青蛙捉虫”的一段。

  (1)看!谁来了?在干什么?它是怎样捉害虫的?

  (2)启发幼儿模仿青蛙蹦蹦跳动作,边学说“小青蛙,蹦蹦跳,捉害虫,吃个饱”。

  2、播放课件“蹦跳”中“小兔采蘑菇”的一段。

  (1)师:“小白兔,蹦蹦跳,在干什么呢?”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所观察到的情景。

  (2)让幼儿仔细观察,小白兔跳到山前干什么,跳到山后干什么?

  (3)师幼一起学做小白兔,边念边跳“小白兔,蹦蹦跳,跳到山前采蘑菇,跳到山后吃青草。”

  3、师:“看,还有谁也在蹦蹦跳,它们蹦蹦跳在做什么呀?”。播放课件“袋鼠、麻雀蹦蹦跳”的一段。

  (1) 唷,原来是谁在蹦蹦跳?

  (2) 教师模仿小袋鼠头一伸一缩,让幼儿说说大袋鼠袋袋里的小

  宝宝

  在干什么?

  然后模仿练习“大袋鼠,蹦蹦跳,袋袋里的小

  宝宝

  ,探头又探脑。”

  (3) 小麻雀,蹦蹦跳在干吗呢?请个别幼儿模仿练习“小麻雀,跳到枝头唱个歌,跳到地上做做操”的动作,然后集体模仿练习。

  4 、播放“儿歌”钮内容,借与儿歌相关的四个动物画面,帮助幼儿记忆儿歌。

  引导幼儿边看动画边同老师一起朗诵诗歌。

  三、儿歌表演。请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戴上,说到哪种动物,就请戴该头饰的幼儿进行表演。根据幼儿兴趣,可互换角色头饰再继续诗歌表演。

  四、仿编活动。

  1、会蹦蹦跳的动物还有好多好多,你知道还有谁也会蹦蹦跳呢?在幼儿讨论后,播放“动物”钮的内容,让幼儿观看。

  2、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以蹦蹦跳为线索,编一句与该动物有关的话。

  3、请幼儿自由组合四人合作,模仿所学《蹦蹦跳》仿编诗歌,并进行交流。

  四、开放活动。

  1、播放“游泳”钮的内容,让幼儿观看这些动物在干什么,是否可用蹦蹦跳来讲它们的动作,让幼儿思考该用啥恰当的话来描述它们的活动内容。

  2、请幼儿大胆说说自己仿编的有关游泳的诗歌,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五、延伸活动。激发幼儿继续进行仿编的`热情。

  大自然中的动物,它们有的会蹦蹦跳,有的会游呀游,有的会飞,有的会爬,小朋友们可要仔细观察,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动作,为它们编出好听的话,相信小朋友都是很能干的。

  活动评价:

  本次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把诗歌内容演释成形象生动的动画,使教学内容的声、情、意、色直接作用于幼儿视听器官,使儿歌内容变得直观、具体。它既符合幼儿喜好鲜艳动态画面的特点,吸引其注意,又符合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水平,便于幼儿理解和掌握了。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得轻松、愉快、积极,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该活动既具有领域的特色又突破了领域的局限,活动中“看看”、“说说”、“做做”自然相连,让幼儿在多种感官的互动中获取经验、理解诗歌,并用恰当的语言、动作表现自己的理解,模仿诗歌句型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象。从

  游戏化的趣味活动中,带给孩子们活泼、美好的精神感受。

  附:

  诗 歌 蹦蹦跳

  小青蛙,蹦蹦跳,捉害虫,吃个饱。

  大袋鼠,蹦蹦跳,袋袋里的小袋鼠,探头又探脑。

  小麻雀,蹦蹦跳,枝头跳跳唱个歌,地上跳跳做做操。

  小白兔,蹦蹦跳,跳到山前采蘑菇,跳到山后吃青草。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一)倾听故事,体验故事角色向往丰富多样的色彩的愿望。

  (二)运用多种色彩设计美丽的衣裳。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事先穿色彩丰富的衣服,教师示范画一幅。

  活动过程

  (一)红黄蓝绿分清楚(让幼儿通过观察,感受多种颜色的美)

  1.今天,我们都穿了颜色丰富的衣服,老师的衣服上有哪些颜色?请幼儿观察。

  2.你们的衣服上有哪些颜色?引导幼儿观察自己衣服上的颜色。

  3.有一个故事叫《彩色兔》。我们来听听故事里的小兔喜欢怎样的衣服?

  4.听故事1-5段,提问:兔妈妈为什么要让孩子穿上不同颜色的衣服?

  5.四个孩子分别叫什么名字?

  6.后来,小兔穿上颜色丰富的衣服了吗?

  (二)五颜六色好开心(倾听故事,了解原来多种颜色还有很多的作用)

  1.幼儿继续阅读画面,教师讲述故事第6段至结尾。

  2.小兔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了吗?他们喜欢这样的衣服吗?

  3.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小兔好像一个人。他们想让每天都是五颜六色的日子。

  (三)彩色衣服我喜欢(让幼儿通过想象,运用多种色彩设计美丽的衣裳)

  1.小兔喜欢五颜六色的衣服,你喜欢吗?

  2.出示示范画。这件衣服的颜色很丰富,非常漂亮。小朋友也来给自己画一件颜色丰富的衣服,好吗?

  3.在衣服形状上的画纸上,幼儿涂画丰富多样的色彩。

  4.幼儿分享作品,交流丰富色彩给人带来的美感。

  5.教师总结:现在,每个人都有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所以我们把今天叫作“彩色的日子”。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1-03

幼儿园中班语言活动教案03-27

【热】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1-23

【精】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1-25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热门】01-25

【推荐】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01-27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模板04-01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推荐】01-24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荐】01-29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热】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