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班音乐教案模板锦集7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音乐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通过扮演各种动物角色,有兴趣地学唱歌曲。
2、初步尝试仿编歌曲。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小动物头饰,歌曲录音《谁饿了》
活动重难点:
仿编歌词
活动过程:
一、扮演小动物
1、律动《走走跑跑》
(1)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幼儿扮演小动物,走走跑跑到草地上玩。
(2)你是谁呀?你会什么?
我是小狗,我会跑跑
2、《我爱我的小动物》
老师唱: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唱?幼唱: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喵。
二、欣赏歌曲:
“小狗唱得有点饿了,怎么办呀?突然,它看见了一样好吃的东西,你们猜是什么?
1、教师范唱歌曲“小狗肚子饿得厉害吗?你从歌里的什么地方听出来的?”
2、“小狗看见了什么?小狗怎么啃肉骨头的'?”
3、再次范唱歌曲
(1)有节奏地念歌词。
(2)演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
1、教师演唱歌曲,幼儿表演。
2、幼儿跟着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学唱。
3、幼儿扮演小狗,学唱歌曲。
四、仿编歌曲:
1、教师带猫头饰,扮演小猫:“喵喵喵,谁来了?”
2、“一只小猫出来玩,肚子饿得咕咕叫,怎么办呢?”
“你们能不能把小猫找东西吃的事情编到歌曲中去?”教师先引导幼儿创编歌词,进行语言节奏训练。
(1)请个别幼儿尝试仿编歌曲。
(2)集体学唱新编的歌。
(3)幼儿自由选择动物,分组演唱歌曲。
“谁的肚子也饿了,它会找什么好吃东西?”
三、小动物回家
1、听音乐回家,讲清规则:
第一次,音乐停,动物要手拉手站到房子里。
第二次,回家的路上别碰到其他小动物,房子里站4只动物。
第三次,房子里住5只动物,动物不一样,站错了集体送它回家。
2、教师简单小结幼儿游戏表现,听抒情的音乐整理收拾。
活动反思: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音乐活动,由于小班幼儿认知有限,我设计这个既短小,内容有重复的歌舞活动,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起他们学习的愿望。在活动过程中,让孩子带着问题听音乐,听不出没关系,再听一遍,并不断激励、表扬孩子长了一双会听音乐的耳朵,鼓励他们表达听后的感受。引导幼儿在反复的活动中体验歌舞活动的快乐使幼儿喜欢歌舞活动,并在活动中积累一些简单的技能技巧。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初步分析音的高低,并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2、 通过游戏产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高人矮人图片、磁带、铃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小朋友为客人老师表演歌曲《小花、小树》。通过小树长高了引出主题。
二、进行部分:
1、 教师出视高人矮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图片上是谁,有几个人,他们有什么不一样?他们还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了礼物,一会儿老师就帮他们把礼物送给你们。”
2、 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进入主题。“高人和矮人是一对好朋友,他们每天都要一起到树林里散步,可是今天他们来到树林时发现以前散步时的`音乐被换了,他们不知道哪一段音乐是高人散步时用的,哪一段是矮人散步时用的音乐。小朋友你们能帮助他们吗?”
3、 初步分析高低音。“我们这里有他们散步时的音乐,仔细听听现在是谁在散步,是高人在散步,仔细听听这是谁在散步,是矮人在散步。高人走路的声音很高,矮人走路的声音很低。”
4、 幼儿和老师共同来创编高人与矮人的动作。“我们一起来学高人矮人走路。”
5、 教师为小朋友发礼物——铃鼓。全体小朋友起立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安顺时针方向,听音乐学高人矮人走路,边走边拍打铃鼓。
三、 结束部分
教师和幼儿一起跳健康操。“高人矮人今天特别高兴他们想请小朋友和客人老师一起跳健康操,你们愿不愿意?”大家一起跳健康操结束本次活动。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体验摇篮曲宁静、轻柔的特点。
2、乐意随着音乐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重点:愿意在同伴面前大胆的`表演。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磁带。
2、娃娃家场景布置(有娃娃小床),布娃娃每人一个。
活动过程:
1、观察场景,引出话题:
—“这是什么地方?娃娃家里有些什么?”
(1)提醒幼儿用普通话命名家具等物品。
(2)教师扮演妈妈,抱起娃娃。
—“天黑了,妈妈在干什么?”
2、欣赏教师有表情地演唱《安睡歌》:
—“你听到妈妈在干什么?娃娃在干什么?”
“你听到妈妈唱了些什么?”
告诉幼儿歌曲的名称。
当幼儿表述时,教师哼唱歌曲,以加深幼儿对歌词内容及曲调的记忆。
3、感受摇篮曲的特点:
—“听着妈妈唱这首歌,你想干什么?”
“这首歌听上去是快快的还是慢慢的?”
教师可以用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摇篮曲的特点。
再次完整欣赏歌曲,鼓励幼儿边听边做动作。
4、表现歌曲内容:
(1)幼儿人手一个娃娃,边听乐曲边学着哄娃娃睡觉。
(2)启发幼儿哄娃娃的动作要轻柔、让娃娃舒服。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教学理论依据
法国教育家卢梭强调教育应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上进行。游戏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因此,本活动始终以一个游戏贯穿到整个活动中,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主动性。周志英的《幼儿艺术整合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中提出根据音乐活动特有的艺术性,可以将音乐的优美旋律、变化的节奏和不同的音色与幼儿生活情境有机整合,最大限度地让音乐材料“说话”。所以我大胆创新内容,将音乐设计成了快慢不同的节奏,最大限度的启发幼儿的兴趣。
实施策略
本次活动主要运用了图谱直观法、表演法、游戏法、情境法等教学方法。
活动目标
1、用动作表现歌曲跳跃、欢快的情绪,产生跳起来的愿望。
2、区分音乐的快慢变化,跟随节奏做动作。
活动重点
用动作表现歌曲跳跃、欢快的情绪。
活动难点
区分音乐的快慢变化,跟随节奏做动作。
活动目标
1、用动作表现歌曲跳跃、欢快的情绪,产生跳起来的愿望。
2、区分音乐的快慢变化,跟随节奏做动作。
活动重点
用动作表现歌曲跳跃、欢快的情绪。
活动难点
区分音乐的快慢变化,跟随节奏做动作。
活动准备
歌曲、灰太狼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导入:引导幼儿听音乐模仿小动物自由表演动作。
创设“灰太狼抓小动物”的情境,引导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动作跟随音乐上场。
2、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并用语言和动作表现对音乐的感受。
(1)欣赏无歌词音乐,引导幼儿自由想象并用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
请幼儿欣赏无歌词的音乐,设计提问:你听音乐时想到了什么?幼儿大胆想象,并将自己所想的跟随音乐自由表演出来。
(2)完整欣赏歌曲,感受歌曲跳跃、欢快的情绪,并引导幼儿跳起来。
请幼儿欣赏带歌词的音乐,知道音乐里出现了哪些小动物要和灰太狼做游戏。出示图谱,请幼儿练习唱歌曲,熟悉音乐,并自由做动作来表演歌曲。
3、引导幼儿分辨节奏的快慢,并用动作表现。
请幼儿听辨快慢不同节奏的音乐,并根据节奏的`不同变换动作。
4、游戏活动:灰太狼抓小动物,引导幼儿根据歌曲节奏的快慢变化做出不同的动作反应。
引导幼儿玩游戏,根据游戏中音乐节奏的变化做出不同动作,快节奏时灰太狼来抓小动物,小动物要快快的跳,慢节奏时灰太狼回家睡觉了,小动物可以慢慢的跳出来玩。跟据音乐节奏的变化做出不同的反应。
5、结束活动:伴随舒缓的音乐放松休息,回家。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欢乐情绪。
2.学习用身体动作合拍的表现乐曲的节奏。
3.鼓励幼儿创编不同的'小狗动作,并尝试合着音乐大胆表现。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5.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1.小狗树林的图片
2.小狗录音,乐曲《小狗与口哨》
3.图谱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瞧!今天,有位小客人来到我们班,一起和它打个招呼录音:狗宝宝,你们好,我是小狗旺旺,我也有一个小主人,我的小主人可好了,他经常带我去小树林散步,一边走一边还会吹着好听的口哨呢?
完整欣赏乐曲。
二、分段欣赏
提问:好听吗?你再乐曲里听到什么声音了?你会吹口哨吗?一起来学一学,小狗散步的时候可高兴了,瞧!它一边走一边还留下了小脚印呢?
欣赏第一段:
请幼儿按着图谱学一学小狗走路(注意按音乐的节奏踏步走)请幼儿按不同的要求:
①不放音乐,看图走,和老师一起走。
②集体听音乐,一起看图走。
③幼儿自己听音乐律动。
④请幼儿有感情,高兴的学小狗走路。
欣赏第二段:
师:小狗来到了树林会干什么呢?
幼儿学习按节奏用各种身体动作表现音乐(吃骨头、摇耳朵、打滚、点头……)先一种动作,然后加深难度两种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欣赏第三段:
太阳下山了,我们一起回家吧!
请幼儿自己听音乐,按音乐的节奏踏步回家。
三、完整表现狗宝宝,音乐好听吗?这首音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口哨与小狗》,我们再来听一遍。
(1)再次完整欣赏音乐。
(2)请幼儿跟着音乐,完整的表现小狗和小主人散步的情节。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和表现音乐的不同性质,并随着音乐的变化交换动作。
2、探索散步动作,并用相应的表情和体态表现对打雷、下雨等天气的反应。
3、遵守游戏规则,并在散步时注意寻找合适的空间,不与同伴相撞。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感受音乐节奏,乐意参与音乐游戏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朋友散步》的磁带。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我们小朋友从开学到现在已经学会了好多好多的歌曲,今天我们就来用好听的声音唱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好吗?
二、谈话引出主题。
今天老师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好听的音乐,你们想不想听呀?
提问:你听了这段音乐你觉得怎么样?
三、感受乐曲性质。
1、接下来老师又要请小朋友仔细地来听一听这段音乐有几段?每一段是不是一样的?
提问:你听出来有几段?
2、请你们再听一听前后两段有什么不一样?
提问:前后两段是不是一样的?
四、探索散步动作。
1、老师先请小朋友来听听第一段慢的'音乐,你听了这段音乐想干什么?
提问:你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做什么事情呢?
2、有的小朋友听了这段音乐想去散步,好的,那谁来做做散步的动作?你还可以和谁一起去散步呢?
3、我们来听着音乐做散步的动作,看到漂亮的花儿可以向花点点头,问好等。
4、小朋友在散步时突然天气有变化了,小朋友听听是什么声音?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打雷了、下雨了小朋友心里怎么样?你会想什么办法呢?
5、我们来听着音乐做打伞、跑回家的动作。
五、完整游戏。
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听着音乐来完整表演了,散步时和小朋友保持距离,不碰撞。
六、和家长同台表演。
接下来小朋友来请你们的爸爸或妈妈上来听着音乐一起来散步好吗?
小班音乐教案 篇7
一、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尝试用自己喜欢的身体动作来自由表现各种水草、大石头的动作。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体验在音乐活动中探索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已熟悉小鱼游音乐;小鱼、鲨鱼的头饰。布置一个海底场景。
三、活动过程:
1、师生听小鱼游音乐进场。幼儿各自创编鱼游的'动作,老师帮助幼儿整理脚下的碎步动作。
2、新教音乐游戏《小鱼和大鲨鱼》
放小鱼和大鲨鱼的音乐,让幼儿分辨小鱼和大鲨鱼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让幼儿思考:大鲨鱼来时,小鱼该怎样做才能不被大鲨鱼发现?
引导幼儿创编各种水草和大石头不动或蹲下的姿态。
老师讲解游戏规则:即小鱼在水中游水、吐泡泡,当听到大鲨鱼来到时,立即模仿水草或大石头的姿态隐藏起来。
3、幼儿玩音乐游戏根据游戏的情况作一下小结。
幼儿熟悉音乐和游戏规则后,可请个别幼儿和老师扮演大鲨鱼。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开始和停止01-17
实用的小班音乐教案范文六篇04-15
【实用】小班音乐教案合集八篇12-26
【热门】小班音乐教案汇编八篇05-24
实用的小班音乐教案汇编六篇05-14
《小兔和狼》小班音乐活动教案01-25
小班音乐教案范文汇总6篇06-11
小班音乐教案模板锦集9篇05-05
【精华】小班音乐教案模板合集五篇05-06
实用的小班音乐教案锦集5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