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设计思路:区域工作时我班大部分孩子被纸杯吸引,他们把纸杯变成机器人,又把纸杯变成很多东西,我看到孩子们对纸杯变化那么感兴趣。所以设计这节活动,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想象进一步探索纸杯的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想象探索用各种方式或使用各种辅助材料是纸杯变化。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1、用纸杯接一杯水喝,问:我刚才干什么了?用什么喝的水?
2、纸杯除了喝水还能干什么呢?
3、幼儿操作,教师引导。
4、评析。
5、教师总结:“生活中有很多可变的东西,只要我们爱动脑子,一定会让更多可变得垃圾变得有用。
中班科学活动——会“走”的盒子
一、活动题目
会“走”的盒子
二、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制作会“走”的盒子,懂得废旧物品可以加工成有用的物品。
2、幼儿通过操作感知橡皮筋的弹性,学会简单制作玩具的技能。
3、幼儿通过实验记录,加深对实验过程的理解,养成关心科学、好奇、好问,乐于
尝试的好习惯。
三、适用对象
4~5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橡筋、小棒、橡皮泥、吸管、纸盒、绳子、曲别针、录音机、酸奶盒。
五、活动过程
引入:幼儿模仿各种小动物随意地走入教室。教师提问小动物是怎样走路的。幼儿讨论各种各样动物行走的样子。
教师出示一个会“走”的纸盒,提问:这个纸盒怎么会自己“走”呢?看一看,纸盒里有什么秘密?
(1)纸盒里有橡筋。
(2)纸盒里还有橡皮泥和曲别针。
做会“走”的纸盒。
选用橡筋一根,用橡皮泥裹住橡筋的中间,捏成一个小圆球,圆球表面要光滑。将带有橡皮泥的橡筋两端,分别穿入纸杯口两边的小孔里,分别用曲别针固定橡筋。用手转动橡皮泥将橡筋拧紧,放在地上,纸盒就会“走”起来了。
想一想,说一说。
(1)橡筋拧紧了,一松纸盒就走了。
(2)橡筋有弹性。
(3)像我的弹弓一样,一拉就将橡皮泥弹走了。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小流星
设计意图
在晴朗的夜空,孩子们会看见许多行星。在他们的眼里,星星是有生命的`,因为他们发现星星总在不断地眨眼睛。他们偶尔也会发现一颗流星从天边划过,留下长长的一道印痕。这些星星想干什么呢?此活动旨在让孩子们感受故事中的美好情感,拓展孩子们的想象空间。
活动目标
1、 了解有关流星、陨石的指示,理解故事内容。
2、 感受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3、 提高角色表演的能力。
活动准备
1、 观察夜空的流星。
2、 收集陨石的图片。
3、 故事挂图、配乐故事。
过程建议
1、 回忆对夜空及流星的观察,说说自己对夜空的想象。
2、 听配乐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 看图听故事,感受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小星星为什么想去地球?月亮婆婆和白云姐姐为什么不让他去?小星星是怎样做的?小星星到了地球上,他见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
4、 听故事,学习故事中的词、句。
月亮婆婆说,地球是个怎样的地方?
小星星想到地球上去生活,月亮婆婆是怎样说的?
小星星对白云姐姐说了什么?白云姐姐又是怎么说的呢?
5、 表演故事。
延伸提示
1、 绘画:小流星和他的朋友们。
2、 绘画:神秘的夜空。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一、 设计意图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幼儿熟悉的现象,它们蕴涵着深刻的科学道理。乒乓球和皮球一样可以滚动、可以拍,对幼儿来说它只是这种简单的玩玩罢了!而新《纲要》科学教学教育目标中强调:让幼儿“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要求教师“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于是我就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意创设操作环境,提供相应的材料,让孩子们通过眼、脑、手等感官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让孩子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二、活动目标
(1) 乐于探索生活中的现象,体验操作中的乐趣。
(2) 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利用多种方法使小球更容易站稳。
(3) 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三、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乒乓球,毛巾、盖子、纸张等若干
四、 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 | 设计想法 |
(一) 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1、幼儿自由玩球 (1)教师出示乒乓球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小客人,我们把它请出来吧!~你认识它吗?它是——乒乓球。什么形状的呢?[幼:(球体),你们愿意跟它做朋友吗?想跟它怎么玩呢?幼儿讲述。(滚球、转球、夹球跳、抛球等。)小朋友说了很多种方法。我们一人拿一个,找个空地方去玩,但要注意安全,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玩。 (2)幼儿自由玩耍,教师在旁观察。 | 这一环节: 1、主要是让幼儿在玩中进一步感知球的特性,——球体、光滑不易站稳,为后面的探索操作作准备打基础。 2、利用玩的方法(创造活动情景)引题更自然。 3、让孩子几个人一起玩,旨在初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
(二)幼儿将球放在桌上,引导幼儿发现小球在桌面容易滚动的现象。 1、师:小朋友们,小球玩的很累了,我们把它们放到老师的桌子上休息一下吧。(在放球的过程中,球会从桌上不停地掉下来,老师趁机说:哎呀,小球站不稳了,你们还是放到筐里吧) 2、提出问题,幼儿动手尝试,实践想法 (1)师提问:小朋友,刚才我们把小球放在桌上,很多小球都怎么啦?为什么会滚下来?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使它很快站稳吗? (2)幼儿动脑筋,表述自己的想法。 |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进行猜测,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
(三)、引导幼儿探索利用各种材料让小球站稳,并知道其中的道理。 (1)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种材料,想请小朋友去寻找、试一试哪些材料能让小球很快站稳?如果你的小球很快站稳的,你可以先给旁边的小朋友看,并跟他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2) 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 (3)展示成果, 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做法,并说明理由。 师:谁的小球站稳了,快来告诉大家,说说你的办法,幼儿讲述,大家一起观察小球是否很快的站稳了。成功的给予表扬。 (4)小结:把小球放在毛巾上或者把毛巾揉成一团再放上小球,把小球放在凹进去的盖子上都可以让小球站稳。 | 在此环节主要是让幼儿通过材料的亲手尝试、对比,得出其中的科学道理,在探索中寻找到答案。 |
四)加深难度进行探索 小朋友很快的借助材料一下子就让小球站稳了,现在老师要加深难度,如果单单是纸张,你们有办法让小球很快站稳吗? (1) 幼儿操作,师观察。鼓励幼儿动脑筋,想办法。 (2)幼儿讲述。展示作品,大家一起观察,小球是否容易站稳。 (3)小结:我们可以把纸折成飞机,或者把小球包起来、把纸揉成一团。再放上小球都可以让小球更容易站稳。 | 此环节目的在于对学得的经验加以提升,使孩子们能学以用之,知道使表面本来光滑的纸揉一下变得粗糙容易使小球站稳,或者用纸包住小球,使纸有力量挡住小球,不容易滑走等原因。 |
(五)、 延伸活动: 今天,小朋友都通过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我们遇到的困难,小朋友真棒!我们身边还有很多材料可以让小球很快的站稳,下课后我们再继续寻找吧。 | 进一步提升经验 |
《中班科学教案:“小球站稳了”》摘要:
1.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利用多种方法使小球更容易站稳。
2.能积极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3.活动准备 每人一个乒乓球,毛巾、盖子、纸张等若干
4.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 设计想法 游戏导入,发现现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试试,玩玩,做做中积累有关转动的经验,发现转动的很多有趣现象。
2、为自己和同伴的成功而高兴,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设计意图:
现实生活中转动的现象随处可见,风车的转动、电风扇的转动、车轮的转动……在成人看来是理应如此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却深深吸引着我们的孩子,转动的奥秘让孩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为了顺应孩子的心理,我选择了《旋转的物体》这一科学探索活动来帮助幼儿去发现探索转动、体验转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玩具车、陀螺、筷子、积木、圆片、吸管、牙签、碗、杯子、毛巾、硬币等 。
活动过程:
(一)通过操作,让幼儿初步获得有关转动的经验。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你来猜猜它是什么?说它是辆车,可它不是车,风儿一吹来,脑袋随风转。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幼儿探索操作,鼓励幼儿发现转动的各种有趣现象。
师:那除了风车能转,你觉得还有哪些东西是可以转的?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很多东西,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什么:玩具车、陀螺、硬币、纸片、吸管呼拉圈,它们能转吗?我们来试一试!
3、幼儿交流,鼓励幼儿将自己的发现大胆地告诉同伴,鼓励幼儿为同伴的成功而高兴。
师: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样让它转起来的?
小结:我们小朋友真棒,用嘴吹,用手转,有手推,想出了那么多转动的`方法,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二、)第二次操作,探索、引导幼儿用两种不一样的东西使其中的一样东西转起来。
1、今天我们班要开展一个“转转转”的展览会,老师还想让你们来玩一次,不过这次有点难度,你们怕不怕?
2、请大家用两种不一样的东西合作,使其中的一种东西能转动起来。
3、谁来说说你用了哪两样东西,是怎么玩的?
4、小结:中二班的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出了各种办法让桌子上的东西转动起来了,真棒!
(三)、延伸活动:游戏“迷迷转”,引出身体的转动。
1、老师为了表扬你们,我们一起来做“迷迷转”的游戏。“迷迷转,迷迷转,大风停了我不转。”“咦,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身体怎样了?”(哦,原来发现我们的身体也会转动的,真神奇。)
2、那请小朋友找一找在我们身上还有哪些地方,哪些部位也会转动起来的?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关于春天的天气,和基本的有关天气的表现图标.
培养孩子记录的能力
活动准备
① 天气记录纸(活动纸) ② 气象的网页 ③ 太阳, 云, 雨伞, 风等天气的'表现图标
■ 照片准备
观看气象的有关的照片.
■ 活动办法
① 进一步讨论
-今天天气怎样呢?
-天气能够提前知道吗?
② 对于表现天气的图标进行讲述.
-这个图片是什么呢 ? 雨伞是下雨的时候使用的,所以表示有雨.
③ 记录一下今天的天气情况.
■活动 tip
一周以内的天气情况.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6-02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0篇05-27
【推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3篇05-22
【推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5-18
有关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九篇04-26
有关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4-25
【推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三篇04-27
【精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3篇04-28
【精品】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