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幼儿园小班教案模板锦集六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通过对故事的讲述,让孩子们感受故事带来的乐趣,让他们在游戏中初步感受“人多力量大”的意思,体验同伴之间互相帮助的快乐,同时丰富孩子们的语言。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感受作品的语言美;
2、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学习简单的角色对话,丰富词汇“拉”、“拔”
3、“初步感受“人多力量大”的意思,体验同伴间相互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背景图及各角色图片各一张(可粘贴);
2、各角色的挂饰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听故事的愿望
出示萝卜的教具,“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萝卜是长在什么地方的?”等待孩子的回答。老师给予肯定回答。
二、教师利用道具完整讲述故事
1、生动地讲述故事;
2、提问“故事里的萝卜是怎么样的呀?”“老公公在拔萝卜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啊?”
三、利用教具,一边复述故事一边提问
1、老公公是怎么拔萝卜的?他一个人拔起来了吗?老公公找了谁来帮忙呀?
2、老公公和老婆婆两个人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
3、老公公、老婆婆和小姑娘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小姑娘是怎么叫小黄狗来帮忙的呀?小黄狗是怎么回答的'?
4、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小黄狗是怎么叫小花猫来帮忙的呀?小花猫是怎么回答的?
5、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黄狗、小花猫有没有把萝卜拔出来?他们请了谁来帮忙?小花猫是怎么叫小老鼠来帮忙的呀?小老鼠是怎么回答的?
6、大萝卜有没有拔出来?是被谁拔出来的呀?他们高不高兴呀?
7、为什么老公公一个人拔不动萝卜,很多人一起就把萝卜拔出来了呢?
四、表演故事
请小朋友表演故事。给小朋友们带上挂饰,设计情景。教师和小朋友一起讲述故事,再一次感受作品。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愿意和同伴一起参与歌唱活动,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特点。
2.学习简单的仿编并演唱大家听。
3.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物质准备:
1.立体“苹果树”(制作成粘贴式,可随时取放“苹果”)及苹果、西瓜、葡萄、香蕉等水果实物或图片。
2.幼儿已对这些水果有初步的认识。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
1.出示苹果实物或图片,引导幼儿讨论:苹果长在什么地方?
2.出示立体苹果树,教师边有节奏地朗诵歌词“树上许多红苹果,一个一个摘下来”,边演示把“苹果”一一摘下。
3.教师边朗诵“我们喜欢吃苹果,身体健康多快活”,边把摘下”的苹果“送给想要的幼儿,鼓励幼儿做出各种吃苹果的样子。
4.请个别幼儿摘“苹果“。期于幼儿拍手念歌词。
5.教师范唱,幼儿跟唱。
6.请幼儿轮流摘苹果,教师与其余幼儿为其配唱。
二、仿编歌曲。
1.你还喜欢吃什么水果?这种水果长在哪里?
2.鼓励幼儿把自己喜欢的水果名称编进歌曲中,唱给大家听。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课之前我们已学过歌曲《大西瓜》、《大苹果》,这类歌曲和水果有关。因为我们知道,托小班的孩子有部分很排斥吃水果,特别是苹果,此类歌曲活泼欢快,利用歌曲可以让幼儿亲近它们,达到喜欢吃苹果的`目的。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初步学会创编歌词,幼儿的阅历,生活经验相对缺乏,所以教师在课前就可做些铺垫,让幼儿知道西瓜长在什么地方,橘子长在什么地方等等。这样在创编环节上,幼儿不会说不出,对于创编环节就容易进行下去。
小百科:
苹果,是水果中的一种,是蔷薇科苹果亚科苹果属植物,其树为落叶乔木。苹果的果实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人们经常食用的水果之一。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等现象都有了一定的兴趣。但由于数学活动比较枯燥,所以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经常机械性的学习,学习不够主动。为了让幼儿能更主动的学习,更深入的掌握数的概念,我设计了《可爱的小瓢虫》这一个有情境性的数学游戏活动,利用了幼儿所喜欢的昆虫——小瓢虫吸引幼儿的眼球,使幼儿一开始就对活动能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按小瓢虫身上点的不同,让幼儿感知5以内的数量,初步获得数序知识。希望通过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可以在玩中学、学中玩,轻松的学习。
活动目标:
1、能排除多种干扰因素(颜色、大小、形状、排列),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 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
2 、发展有意注意,提高注意的稳定性和操作的熟练性。
3、在游戏的情境中体验学数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画有1个点、2个点、3个点、4个点、5个点的彩纸制瓢虫若干。
2、彩纸苹果若干。
3、自制大树5棵
4、1——5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点数小瓢虫身上的点子帮助幼儿复习点数5以内的'数量及初步认识数序。
(一)出示小瓢虫,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瓢虫身上的不同,激发其兴趣。
1、今天,李老师邀请了一群新朋友来我们班里,看看它们是谁呀?
2、哇,好多小瓢虫,那它们都长得一样吗?(小瓢虫身上的点数不同)
(此活动环节出示瓢虫,主要是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说出瓢虫点数不同的时候,引导幼儿一起数瓢虫身上的点数,以此来巩固对5以内数量的认识。并引导幼儿从少到多进行排序,从而认识数序。)
二、领养小瓢虫——引导幼儿不受大小、颜色因素的干扰点数小瓢虫身上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1、那么多小瓢虫,它们都想和我们交朋友,让我们来找个小瓢虫做朋友吧。(每位幼儿领养一只小瓢虫)
2、请个别幼儿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小瓢虫。引导语:你能介绍你的瓢虫朋友长得什么模样吗?还有谁和你的瓢虫朋友身上的点子数是一样的?
(此活动环节让幼儿领养小瓢虫主要是让幼儿能排除多种干扰因素(颜色、大小、形状、排列),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 以内的数,并说出总数。还有就是为了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让他们接触到小瓢虫,来调动课上的学习气氛。幼儿介绍小瓢虫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词语组织成一句话来形容该瓢虫,这样既能让幼儿理解又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摘苹果——引导幼儿不受干扰按照瓢虫身上的点数摘取苹果并说出总数。
1、师:这里有5棵大树,想请小朋友为它们挑选一些苹果。每只瓢虫选的苹果数量都是不一样的。小朋友要仔细看清小瓢虫身上有几个点数,再摘下和瓢虫点数一样的苹果数量,装到小篮里,找到座位坐好。(老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根据点数挑选苹果,特别关照能力弱的孩子)
2、检查幼儿操作情况——吃苹果
师:你摘了几个苹果?为什么?
四、送瓢虫回家——引导幼儿排除多种干扰因素,应用点数的方法,根据苹果树上的数字提示,插上相应数量的小瓢虫。
1、嘘!快听是谁在讲话,原来,天黑了,瓢虫妈妈叫孩子们快回家啦。我们把小瓢虫们送回家好不好?
2、引导幼儿认真听声音——分别出示数字1——5
请幼儿分组把小瓢虫送回家,想一想你的瓢虫朋友是住在哪棵树上,为什么?
3、检查操作情况,师小结。
4、师生齐唱摇篮曲,结束。
(此活动环节主要是让幼儿学会数与量相对应。)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思路:
该活动是由小班主题“动物的花花衣”中生成的。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本次活动时,着重从师幼互动的有效预设人手,通过情境的预设、游戏的预设,从而提高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性。
小班初期,幼儿仍处于绘画的涂鸦期,绘画的有意性明显缺乏。因此引导幼儿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感受绘画的快乐,激起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1.活动情景性。在本次活动中,蛋宝宝的形象、蛋宝宝的故事、蛋宝宝做游戏的情景始终贯穿整个活动,把幼儿带入一个情景,试图通过与蛋宝宝一起游戏,参与绘画活动。
2.活动游戏性。宝宝们在进行涂画时’设计了游戏的语言:“蛋宝宝’蛋宝宝,骨碌碌,蛋宝宝,蛋宝宝,圆圆的。蛋宝宝,蛋宝宝,骨碌碌,蛋宝宝,蛋宝宝,大大的。”以此来提示幼儿涂画一个大大的、圆圆的鸡蛋,形象的“骨碌碌”’提示幼儿用绕圈的方法进行绘画。
活动目标:
1.用涂鸦的方法,进行油画棒的涂画,尝试涂画圆。
2.在故事情景和绘画操作中,感受绘画的快乐。
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动准备:
油画棒、画纸等绘画工具(人手一份);围裙式故事背景与故事人物(一套)。
活动过程:
一、蛋宝宝不见了
(在此环节,教师直接导人情景,通过扮演鸡妈妈和鸡宝宝的角色,在’隋感上很快与幼儿形成积极互动,通过有效提问唤醒幼儿的原有经验,说说鸡蛋的形状、颜色等特征,为接下来的绘画活动进行铺垫。)
1.导人情景:鸡妈妈生了一窝蛋宝宝,可是粗心的鸡妈妈找不到自己的宝宝了,刚刚出生的宝宝长得什么样呢?(宝宝刚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的时候,是一个鸡蛋。)
2.动作模仿:蛋宝宝,蛋宝宝,骨碌碌。蛋宝宝,蛋宝宝,滚一滚。
小结:蛋宝宝是圆圆的,所以是会滚的。
二、蛋宝宝要长大
(在此环节,教师利用儿歌化的语言进行引导,鼓励幼儿用油画棒涂鸦的方法绘画蛋宝宝。儿歌化的语言在此环节成为教师与幼儿进行互动的主要手段。)
1.蛋宝宝不想长大。
导语:蛋宝宝不想长大,因为这样就可以一直让妈妈抱着。
提问:谁来告诉蛋宝宝,长大了有什么好处?
动作示范:当幼儿说出一个长大的优点,教师便用油画棒涂画一个蛋宝宝。(把幼儿在涂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用故事情景的语言加以解决,如:画得太小、画得不圆。)
小结:蛋宝宝,蛋宝宝,骨碌碌,蛋宝宝,蛋宝宝,圆圆的。蛋宝宝,蛋宝宝,骨碌碌,蛋宝宝,蛋宝宝,大大的。蛋宝宝。
三、蛋宝宝长大了
(在此环节,教师通过自己的演示与幼儿形成互动,让幼儿看到鸡蛋如何变小鸡,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参与涂鸦活动的兴趣。)
导语:长大了真好,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好像蛋宝宝们有动静,怎么了? (对蛋宝宝进行添画,蛋宝宝出壳变成了小鸡。)
动作模仿:蛋宝宝变小鸡。
四、延伸活动
用水彩笔绘画短线,使鸡蛋变成小鸡,用手指蘸颜料点画草地。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观察,让幼儿学说短句:小动物藏在X X地方,训练幼儿敏锐的观察力。
2.通过讲述,学习方位词,丰富幼儿的词汇,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二)情感目标
在游戏过程中让幼儿学习与人合作、交往。
(三)人格目标
鼓励幼儿大胆在集体面前讲述,培养自信心。
二、活动准备
(一)物质准备
制作一幅动物图片,画面内容为:大象藏在小山后面,露出长长的鼻子;鸭子藏在水中,露出扁扁的嘴巴;小兔子藏在草里,露出长长的耳朵;大公鸡藏在房子后面,露出红红的鸡冠;长颈鹿藏在大树后面,露出长长的脖子。
(二)环境准备
教师事先将各种立体小动物布置在活动室的各个地方。
(三)知识经验准备
1.了解动物特征。
2.玩捉迷藏游戏,体会不同的`方位。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扮成花仙子,引起幼儿兴趣:“小朋友,我是森林里的花仙子。今天,我约了几个小动物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小动物们早就到了,小朋友快来和我一起找找小动物藏在哪里。”
2.请幼儿观察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找到小动物藏在哪里了吗? 你怎么知道它藏在那儿呢?
3.请幼儿仔细观察,依次找出5种动物,说出:X X小动物藏在X X地方,如:大象藏在小山后面,并简单说出理由。(说出动物的主要特征)
4.幼儿讲述正确后,教师操作图片,让动物从隐蔽处走出来。
5.游戏:还有许多小动物藏在课室里的其他地方,请小朋友把它们找出来,并告诉“花仙子”小动物藏在什么地方。
6.请小朋友和小动物们跳舞,活动结束。
四、各领域渗透
科学:认识各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艺术:通过练声和律动,学习各种动物的叫声与动作。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6
目的;
1.体验身体运动及自由想像的乐趣。
2.发展手部及腿部动作,提高动作的灵敏性.协调性。
3.体验游戏中互相合作的快乐及获得成功的满足。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准备;
1.利用大可乐瓶制成的拖拉玩具人手一件[瓶内装有少许斗子,瓶口系一根绳子].
2.用木制线轴.保鲜膜芯.卫生纸芯.易拉罐.大透明胶带芯制成的拖拉玩具若干,上系较长的绳子.另悲装有少量水的可乐瓶拖拉玩具若干.
3一块较大的.安全的户外场地.
4每人自带一辆玩具汽车.
过程;
一.引导幼儿玩可口可乐瓶玩具.
1.幼儿手拿拖拉玩具,来到活动场所.
2.今天我们每人都有一只瓶子,它会发出好听的`声音,还会跟着你跑,跟着你走.不信,你们拉帮玩玩看.
3请幼儿自由寻找空地玩拖拉玩具,感受运动的快乐.鼓励幼儿边玩边跟拖拉玩具;对话;,如;快来追我'等.
4引导幼儿想出其它办法玩这种玩具.如模仿钓鱼动作[让可乐瓶直立在地,手持绳子一端上提].模仿洗衣及和面团动作[将嘴里发出;哼呀哼呀的声音.]模仿放鞭炮
动作等.鼓励幼儿大胆想像,注意安全.
二.鼓励幼儿自由探索其他拖拉玩.
1.请幼儿自由选玩其它拖拉玩具,体验它们与可乐瓶玩具有什么不同.
2.建议幼儿互换玩具,体验不同的感受.如;有的重[如装水的可乐瓶],有的轻;有的会滚动[如木制线轴],有的不会滚动;有的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有的不会,等等.
三.游戏;倒车请注意.
1,请每个幼儿将拖拉玩具汽车的尾部相连,边说'倒车请注意',边把长绳子回绕到圈轴上.
2.鼓励幼儿自由结伴游戏,比比谁先把车子倒回'车库'.
四.小结;因为小朋友喜欢拖拉玩具,使他们学习和生活变的更加开心,和小朋友相处更融洽.
五.活动平价;
1.小朋友能自己玩自己喜欢的拖拉玩具.
2.幼儿对汽车有着切身的感受,体验.
反思;
这个活动幼儿对汽车有切身的感受.体验,他们在乘车和玩车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幼儿乐意参与,表现.在活动中,幼儿的想像力,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形成相互学习的态度以及自我表现的意识.在活动中,教师鼓励每个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自己独特的想法,积极支持幼儿的创造性表现,创设了宽松的人人都能表现的大舞台.
【幼儿园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小班教案11-21
幼儿园小班健康教案06-14
幼儿园小班体育教案01-25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02-23
幼儿园小班小教案04-15
幼儿园小班教案下雪了09-25
幼儿园小班冬天教案04-17
幼儿园小班教案四篇06-28
幼儿园小班教案(15篇)06-20
幼儿园小班美术教案【推荐】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