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5-02-21 09:27:10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小班教案4篇【热】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教案4篇【热】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喜欢书、爱看书、爱护书的良好习惯。

  2.培养友好合作及交往能力。

  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的来源是由于教师发现在我们班级里竟然会有一半以上孩子的家庭里没有图书,而从孩子拿到幼儿园的玩具来看,家长对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视大大的不够,所以近阶段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开始对图书产生了兴趣,但是由于家长的不重视,孩子看图书的认识、习惯不好,有的甚至把图书当作玩具耍着玩,于是教师预设了本次教学活动。

  在活动中,教师通过告诉幼儿“书宝宝”的秘密为一条线索,引导幼儿对图书的认识。在活动中教师还有意识的让孩子利用同伴的影响使幼儿对图书产生兴趣。在活动中,还较注重对幼儿爱护书宝宝美好情感的培养。

  活动过程:

  1.介绍自己的书。

  教师说明书和小朋友一样都有一个名字。

  请幼儿来介绍自己的书的名字。

  2.认识封面和封底。

  教师介绍书宝宝有封面和封底。

  看看封面上有什么?

  3.阅读书宝宝。

  幼儿集体看自己的书宝宝。

  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书宝宝的内容。说说自己做喜欢书宝宝的`哪一页?上面画了些什么?说出这个画面的意思。

  师:小朋友学会了看书就能知道很多的事,会变得更聪明。

  4.互相交换书宝宝。

  某某小朋友的书真好看?你想看吗?那你想个什么办法呢?

  老师肯定互相交换的方法。

  建议小朋友回到教室后互相交换书宝宝看。

  5.爱护书

  以伤心的书宝宝引出,书宝宝怎么会这样的?

  讨论:怎么样是对书宝宝好?

  教师:看书的时候要一页一页的翻,轻轻拿轻轻翻,别把书宝宝弄坏、弄脏了。

小班教案 篇2

  大家都听说过一句名言:“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大家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不知道没关系,大家记住下一句名言就好:“世界上不是缺少数学,而是缺少发现数学的眼睛——李老师语录”,那这个著名的李老师是谁呢?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不要太惊讶,想要签名的下课来找我就行。

  好,那我们接下来就用发现数学的眼睛来看一看,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都有哪些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水杯,篮球,冰激凌,金字塔,黑板擦。分别对应圆柱,球,圆锥,棱锥,棱柱。其中长方体,正方体是特殊的棱柱。

  好了,几何体我们都了解了,面对这些杂乱无章的几何体是不是感觉很乱,接下来我们就给几何体分分类:

  一、常见几何体分类

  1、 按照柱、锥、球分类

  圆柱

  柱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球 棱柱:三棱柱、四棱柱(长方体、正方体)、五棱柱。

  锥圆锥

  棱锥

  2、 按照有无顶点分类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3、 按照有无曲面分类

  二、棱柱(直)

  1、 基本概念

  (1)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的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

  (2) 侧棱:在棱柱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2、 特征

  (1) 棱柱的所有侧棱长相等。

  (2) 棱柱的上下底面完全相同且都是多边形。

  (3) 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

  (4)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3、 分类

  按照底面多边形的边数分类,底面几边形就是几棱柱。

  三、图形的构成元素

  点:线与线橡胶的地方就是点。

  1 线:面与面相交的地方就是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

  2、联系

  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展开与折叠

  一、正方体的展开图(11种)

  1-4-1型:(6种)

  2-3-1型(3种)

  2-2-2型(1种)

  3-3型(

  1种)

  二、正方体的折叠

  展开图中不出现一字型、田字形、凹字形,2-4型,若有此形状的展开图则折不成正方体。

  三、总结规律:

  一线不过四,

  田凹应弃之;

  相间、Z端是对面,

  间二、拐角邻面知。

  四、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

  三、截一个几何体

  一、正方体的截面

  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可能出现的:锐角三角型、等边、等腰三角形, 正方形、矩形、非矩形的平行四边形、 非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五边形、六边形、正六边形

  不可能出现: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直角梯形、正五边形、七边形或更多边形

  二、常见几何体截面

  四、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一、三视图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二、联系

  主俯长对正,主左高平齐,俯左宽相等。

  三、画法

  一看,二画,三查(尺寸,虚实)

小班教案 篇3

  一、设计意图。

  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美丽的金秋十月如约而至。田野里,金黄的稻子快要成熟了,可孩子们却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稻田里多了一样东西——戴着草帽,拿着扇子的稻草人。稻草人是用什么做的?它有什么用?它和庄稼有什么关系……于是,儿歌《稻草人》因运而生了。

  二、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大胆朗诵儿歌。

  2、知道稻草人的用处,激发幼儿爱护农作物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1、课前带幼儿到田野去观察稻草人。

  2、自制稻草人一个(并加以打扮)稻草人课件 小鸟头饰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出示稻草人,谈话引出课题:

  1、认识稻草人

  提问:这是什么?稻草人是用什么做的?我们看看它头戴什么?手上拿着什么?

  2、小朋友还在什么地方见过稻草人?

  幼儿说一说,师出示稻草人在不同地方的图片

  3、幼儿讨论:

  在庄稼地里放稻草人,到底有什么用?

  4、教师小结:稻草人能保护庄稼,它能吓跑偷吃庄稼的动物。

  (二)学习儿歌《稻草人》:

  1、稻草人是怎么赶走小动物的`呢?我们一起来听儿歌《稻草人》:

  观看课件《稻草人》

  2、学习儿歌《稻草人》

  (1)动画片里说什么了呀?幼儿学说儿歌内容。

  (2)幼儿跟念儿歌。

  3) 幼儿边做动作边大声朗诵儿歌

  (三)情感教育:

  小朋友喜欢稻草人吗?为什么?

  师幼小结:稻草人能保护庄稼,它能吓跑偷吃庄稼的小动物。

  (四)游戏“麻雀与稻草人”。

  1、师交代游戏玩法:

  开始,“小麻雀”到谷场啄粮吃,“稻草人”蹲在谷场中央。“稻草人”“小麻雀”念儿歌:“稻草人,戴草帽,手中扇子随风摇。”当念到“摇”时,“稻草人”立即站起,四处追捉谷场上的“小麻雀”,“小麻雀”赶快飞回到“树”上,师幼边念儿歌边游戏。(反复几次)

  游戏规则:

  (1)“稻草人”只能捉在谷场上的“小麻雀”,被“稻草人”拍到就算被捉住。

  (2)师幼玩游戏。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节奏游戏“小狗吃骨头”感知固定拍,并用捏拳的方式表现休止符。

  2.学唱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稳定固定拍。

  3.复习、巩固木质乐器打击方法,分组为歌曲伴奏。

  活动准备:

  小狗、小猫、小羊、小牛图片、四张骨头图片、图谱一张、手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师幼互动、打招呼。

  1.师幼用身体动作打招呼。(头、肩膀、手、膝盖、小脚)

  T:小(三)班的小朋友很有礼貌哦!咱们一起来打打招呼吧!

  2.师幼无声打招呼。

  T:老师想用心跟小朋友打招呼,你们看好哦!

  (二)节奏游戏“小狗吃骨头”。

  T: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小动物(出示小狗图片),它肚子饿了,好想吃东西啊!它喜欢吃什么呢?(骨头)

  T:它在路边走呀走呀!闻到了骨头的香味。你看!这儿有四间房子,每间房子里都有一个骨头。这只小狗馋的口水都流下来了!它来到第一个骨头这儿,汪就把骨头吞下去了!(重复三次)

  T:第二天,这只小狗又要找东西吃了,在空白处用捏拳的方式表现。(教师随意更换休止符的位置,幼儿练习)

  (三)出示图谱,歌曲学唱,加入动作练习。

  T:小狗吃饱了,它高兴的往前走,遇到了小猫,小猫在唱歌呢!小朋友们想听吗?(我爱我的小猫,小猫怎样叫?喵喵!)你猜有几只小猫啊?(2只)教师问,幼儿答。

  T:小狗觉得好好听啊!于是它也唱起来了(我爱我的小狗,小狗怎样叫?汪汪!)有几只小狗(2只)。教师问,幼儿答。

  小羊、小牛同上。

  T:老师来唱小手的地方,小朋友学做动物叫好吗?

  (四)再次介绍图谱,幼儿身体动作表示(※代表小手)

  1.幼儿分组唱

  T:现在老师把小朋友分成两组,这一组小朋友唱小手的地方,另外一组唱小动物的地方。

  2.幼儿在小手处拍手,小动物处跺脚

  T:请这小朋友在小手的地方拍一拍,在小动物地方跺两下脚。

  3.幼儿分组拍手、跺脚并交换

  T:老师要加大难度了哦!请这一组小朋友来拍手,另外一组小朋友来跺脚。(教师示范;请幼儿个别示范)

  (五)幼儿分组演奏(拍手组响棒,跺脚组单响筒)

  T:老师今天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乐器宝宝,响棒和单响筒。摸到头的小朋友到老师这里来拿响棒;摸到小脸的小朋友来拿单响筒。

  T:乐器放头上;乐器放肩膀;乐器放在肚子上;乐器放在膝盖上;乐器放在小脚上。

  T:小朋友看着我的.手哦!当老师的小手举起来时,小朋友就让乐器宝宝响起来,老师的小手慢慢的放下来,乐器的声音就越来越轻,当老师捏起拳头的时候,乐器宝宝可不可以有声音?

  T:让我们跟着音乐来敲一次吧!(交换)

  (六)结束活动

  T:小朋友今天跟老师一起和小动物、乐器宝宝做游戏了,你们开心吗?让我们一起唱再见歌吧!(小朋友们,我们下次再相见!小朋友再见,老师再见!)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08-09

小班教案《浇水》03-10

小班教案范文07-23

小班过节了教案11-08

小班汤圆教案08-21

小班音乐教案11-06

小班美术教案11-24

小班安全教案12-27

小班《篮球》教案03-27

雪花小班教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