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

时间:2024-04-28 10:00:07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小班教案(合集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教案(合集10篇)

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回忆、模仿吹泡泡的游戏情景,尝试跟着节拍学唱歌曲。

  2、大胆参与歌唱活动,初步学习在休止处控制不唱。

  3、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玩乐情绪。

  活动准备:

  1、吹泡泡的工具和肥皂水。

  2、钢琴伴奏“泡泡不见了”

  活动过程:

  一、感受歌曲

  1、幼儿在歌曲旋律中和肥皂泡泡玩耍。

  2、在师幼互动中感受并学唱歌词,进行创编。

  (1)师生在一问一答中学习歌词的`第一句“吹呀吹泡泡”,并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吹泡泡的动作。

  (2)学习歌词的第二句“有大又有小”,鼓励幼儿创编大小泡泡的不同造型。

  (3)在动作表现中学习歌词第三四句“飞呀飞上天”。

  (4)看老师表演并学唱最后一句歌词。在休止处做出泡泡爆炸状“啪”,带领幼儿表演唱最后一句。

  二、学习歌曲

  1、教师随乐范唱歌曲。

  指导语:你们见过边吹泡泡边唱歌吗?

  2、引导幼儿随音乐节拍边唱歌曲边拍手,提醒幼儿在休止处控制不唱。

  3、鼓励幼儿跟着音乐一边唱歌一边游戏,教师用歌声、体态提示幼儿,并逐步退出,让幼儿快乐的自由表演。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幽默与夸张的特点。

  2.知道“跑、钻、吼、寂寞、满足”等词的意思

  3.大胆想象,创编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1.《每日一刻钟》中“轰隆隆”来了的图片。

  2.实物投影仪

  活动过程:

  1.由故事的`名字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有一个故事叫《轰隆隆来了》,谁能猜出来“轰隆隆”是谁呢?

  2.边看图片边欣赏故事

  提问:(1)为什么大家都叫这只恐龙轰隆隆呢?幼儿自由学一学轰隆隆的样子。

  (2)轰隆隆来到了马路上人们怎么样?来到田野上大家都怎么样?来到游乐场,大家都怎么样了?了解逃,钻的意思。

  (3)这时轰隆隆有什么样的感觉?了解寂寞的意思。

  (4)小兔子带轰隆隆参加游艺会,市长贼什么在发火呢?轰隆隆想个好办法?幼儿学一学它的吼声,知道“吼”的意思。

  (5)轰隆隆为什么会觉得幸福呢?了解满足的意思。

  3.创编故事情节

  (1)师:当轰隆隆再次来到马路、原野、游乐场、会场会有什么事呢?

  (2)幼儿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情节。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愿意随着音乐的变化想象创编小老鼠的动作。

  2、喜欢和老师、同伴一起游戏,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老鼠新家的创设2、音乐活动重难点:想象创编小老鼠的动作,随着音乐的变化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流程:

  律动导入--听音乐想象、创编小老鼠的动作--游戏《小老鼠和大花猫》--歌表演《小老鼠》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1、今天,我是鼠妈妈,你们来做我的鼠宝宝,好不好?宝宝们,妈妈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们要搬新家啦!你们高兴吗?瞧,我们的新家就在那儿呢?让我们一起出发吧!(放律动音乐)2、我们的新家到了,让我们一起进去参观一下吧!(你们看,新家里有我们全家福,还有我们心爱的玩具,你们喜欢吗?)3、请鼠宝宝们坐下来休息一下,妈妈给鼠宝宝们听一段好听的音乐吧!(音乐一)(第一遍)二、感受快节奏音乐,想象、创编小老鼠的动作1、听了这么好听的音乐,鼠宝宝们最想做什么事呀?(吃米、喝油、舔嘴巴、摸肚皮、伸懒腰、跳舞。。。。。)2、我们跟着音乐做你喜欢做的事(第二遍)3、观察后提问:小老鼠××(3-4位幼儿),你刚刚在干什么呀?做给大家看看,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其余幼儿模仿)4、小老鼠的本领真大,这次妈妈要看啦,哪只小老鼠走路时是轻轻的,没有撞到鼠弟弟和鼠妹妹们,好不好?(第三遍)小结:听了好听的音乐,做了那么多有趣的事情,我们大家在一起真开心!

  三、感受慢节奏音乐1、播放音乐二,听,这段音乐和刚才的音乐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2、好像谁要来了?(猫)3、那我们该怎么办呀?(躲起来不动)再次提示:猫来了,可以动吗?千万不要动,不然的话,会被(大花猫抓住抓住的),知道吗?

  4、在大花猫没来之前,让我们先练一练本领。(完整练习)5、发现问题,及时提出(不要躲在一起,要分开一点,不然的话很容易被大花猫发现的)并再次完整练习。

  5、请周老师扮演大花猫,游戏完整练习。

  四、音乐游戏《小老鼠》

  今天鼠宝宝们本领真大,一个也没有被大花猫抓到,让我们一起庆祝一下吧!歌表演《小老鼠》

  课后反思:

  整个活动还是比较完整的,由开始的音乐律动,中间的'新授,和最后的歌表演,各环节的目标指向比较明确,层次也比较清晰。

  能够给孩子创设一个比较温馨、宽松的音乐游戏情境。

  教师的上课状态比较饱满,能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活动结束前的歌表演《小老鼠》,是老师根据活动需要进行了对《小猪》进行创编,效果很不错。

  不足:活动中,教师靠得太前,把应该小朋友说得都说完了,例:在完整游戏前,师让幼儿说说听到快音乐时可以做各种开心的事,听到慢音乐时要躲起来,可是老师显得太急了,把游戏规则自己重审了一遍。

  教师的紧张导致在最后歌表演时把乐谱弹错了。

  在听第二段音乐前,老师没有把要求说清楚,应该让孩子说说两段音乐的不同之处,这样对后面的音乐游戏有帮助。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点数活动,大胆回应老师的提问。

  2.能边数边说数字,不漏数。

  3.学习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的数量物,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有点数4以内数量物的数学基础以及排序的概念。

  2.物质材料:小蛇头饰,故事《鸡妈妈孵蛋》课件,篓子;蛋宝宝人手10个,蛋蛋盘人手1个。

  3.环境准备:活动室有关于5以内数的点卡和玩具的区域设置。

  活动过程

  1.拍手共念《五指歌》,感知点数节律。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着,碰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一起数一数,一、二、三、四、五。”教师设置去追小松鼠的情景,带幼儿发现地上散落着很多蛋宝宝,引出活动。

  2.“捡蛋”——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的数量物。

  (1)自由捡蛋。要求:捡一个数一个。

  (2)放蛋入篓。要求:放一个数一个。

  (3)再次捡蛋。要求:声音响亮,边捡边数,并把蛋蛋盘的每个洞洞都填满。

  3.“数蛋”——学习有序点数5的数量物。

  (1)集中点数:盘里的`蛋有几个,一边点一边数。

  (2)引导思考:我也捡了很多蛋蛋,可是我数来数去,怎么也数不清,是先数这个,还是先数那个呢?到底该先数哪个呢?谁来帮帮我?

  (3)师幼讨论、交流,发现一排蛋蛋盘点数顺序——从最前面的开始数。

  (4)引导思考:我发现有的蛋蛋盘和我的不一样,这种两排的蛋蛋盘该怎么数呢?

  (5)师幼讨论交流,发现两排蛋蛋盘的点数顺序——一排一排地数。

  (6)幼幼互动,巩固点数:找个好朋友数一数,看看他盘子里有几个蛋。

  4.偷蛋——巩固5以内的点数。

  师幼共同玩游戏“小蛇偷蛋”。师:我是一条小花蛇,没事最爱偷吃蛋,“哧溜”一下偷走你的蛋,请你快快数数看。

  5.“孵蛋”——巩固点数,并说出总数。

  (1)欣赏故事课件《鸡妈妈孵蛋》,学习在点数的基础上说出总数。

  师:孵蛋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我们来听个故事解解闷吧。

  (2)教师边讲故事边提问,要求幼儿每次都能说出总数,如:鸭妈妈家有几个蛋?怎么数的?一起数一数,有几个?(5个)

  6.“剥蛋”——继续巩固5以内的点数,体验活动的乐趣。

  师:看看我们的宝宝孵出来没有,轻轻地,别伤着宝宝。看看是什么宝宝孵出来了(鸡、鸭、鸟、乌龟等),数一数你孵出来几个宝宝。噢,原来这些小动物都是蛋宝宝孵出来的。现在,我们把蛋宝宝送出去晒太阳哕!请宝宝把剥下来的蛋壳放到篓子里,收拾干净。

  活动结束

  1.科学活动:蛋宝宝找妈妈。

  2.生活活动:找一找,周围有什么物体数量是5。

  3.活动区活动:增设数学角的各种材料,数量在5以内的点卡、实物和图片。

小班教案 篇5

  今天我选的这个活动是“冬天到”主题活动中的一节音乐活动。“小青蛙打呼噜”这个活动中的青蛙是孩子们比较熟悉和喜爱的一个小动物形象,而歌曲中表现了青蛙冬眠的事情正好符合现在的季节特点,又丰富了孩子的科学常识。

  首先我对这个音乐做了修改,是因为在备这节活动的时候我发现“闭上眼睛打呼噜”这句最后一个字是2拍,然后紧接着就唱象声词“呼”了,比较赶,不太合适小班幼儿进行,所以我把这个字加了2拍,为4拍。试教结束后就发现歌曲唱的好象没有结束的感觉,原来整首歌曲成了单小节,所以就又加了一个“呼”,加强了歌曲的完整性。

  在今天的活动过程中我一共有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律动复习”是让孩子有个对音乐唤起的过程,通过听不同的快慢间奏,用自己的拍手点头动作和音乐一起玩游戏。

  第二个部分也就是活动的主要部分“学习歌曲”,在这部分里面,我采用的是直接范唱歌曲,让幼儿通过倾听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在范唱时我注意到了给孩子的第一次应该是清晰完整的,所以我采用了清唱的形式,让孩子听清楚歌曲里面唱了些什么?再通过孩子反馈歌词,我出示相应的图片,巩固熟悉歌词,也给孩子一个成功感的体验。学习方法对每个孩子都是收益的,于是我在学习歌曲这个部分中加了一个提取学习策略的环节,让孩子清楚的了解和知道自己或者同伴用的是什么样的方法来记忆歌词,学唱歌曲。在鼓励孩子一遍一遍进行演唱的时候,我用手去摸那些唱的、参加的.投入的孩子的头,加强和孩子之间的亲近,减少和孩子之间的距离。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

  在第三个部分“结束舞蹈”中,由于一节唱歌活动,孩子们一直坐在椅子上,所以我选择了孩子结伴舞蹈的形式,让孩子在活动中也有个放松。而“青蛙大嘴巴”这首歌曲又是孩子们熟悉和喜爱的,所以孩子的参与和积极性都充分的表现了出来。

小班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1、分辨白天,黑夜,早上,晚上的突出特征。

  2、理解简单时间先后发生的时序关系。

  活动内容:

  活动一:早上和晚上

  1、出示早上和晚上的图片,请孩子观察。

  2、 比较2张图片上的不同之处。

  3、表述联系:

  早上,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小朋友起床了!

  晚上,天黑了!月亮,星星出来了!小朋友睡觉了!

  提示:结合一日生活的具体细节给孩子进行相应的语言输入。

  活动二:我们的一天

  1、 结合家庭实际情况,把孩子和家人一天当中做的事情都记录下来(照片式的图片式的)例如:早晨---起床,洗漱,吃早餐,上幼儿园。

  白天---孩子上幼儿园,爸妈上班。

  晚上---回到家,吃完饭,看电视,做游戏,做家务,洗漱,准备睡觉。

  黑夜---天很黑,天上有月亮,星星,大家睡觉了。

  2、对话交流:

  早晨起床之后要做哪些事情?

  白天谁去上幼儿园?谁要上班?

  晚上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

  天黑了,大家都睡着了,这是什么时候?

  提示:可以根据孩子的理解水平,学习“先……然后/再……”,理解简单时间的`先后顺序,比如:“早上起床,我先穿衣服,然后再洗脸刷牙。”“我先洗洗手,然后再吃东西。”

  活动三:游戏

  1、成人说情景,让孩子判断是什么时间。(白天,晚上,早上,黑夜)

  如:天黑了,大家都睡觉了---黑夜

  小朋友在幼儿园做游戏---白天

  太阳出来了,小朋友坐在床上穿衣服---早上

  洗澡,准备睡觉----晚上

  2、成人准备不同时间的背景图,和孩子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

  活动要点: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活动帮助孩子理解时间的概念。

小班教案 篇7

  画画彩虹小班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欣赏彩虹的形状和色彩,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涂画彩虹的兴趣。

  2、学习用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彩涂画彩虹。

  3、学习耐心、有序地进行操作。培养细致的工作态度。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彩虹

  2、涂色:彩虹

  3、幼儿用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引发兴趣,启迪思维。

  1.欣赏有关彩虹的图片,说说在哪里见过彩虹,它是什么形状的.?

  2.引导幼儿想想彩虹有哪些颜色?

  请幼儿互相议论彩虹有些什么颜色。

  二、交代要求,幼儿涂画,教师指导。

  1.启发幼儿想想:

  离太阳近的用什么颜色?

  把色彩排列好,然后用一种颜色涂画一条色环。

  2.想想怎样可以把颜色涂得均匀,又尽量少涂出界外。

  3.鼓励幼儿做事要耐心、认真,有始有终。

  三、评价作品

  欣赏所有作品,请涂色好的幼儿介绍自已是怎么涂画的。

  (从方向、力度等方面引导)

  鼓励本次活动有进步和能耐心细致操作的幼儿。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属相,并选用相应的图标表示。

  2、能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属相的特征。

  3、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重难点:

  了解自己和家人的属相,并讲述部分属相的特征。

  活动准备:

  1、了解自己及家人的属相。

  2、属相图标。

  3、课件《我的属相》。

  活动过程:

  1、找属相。

  1)出示属相图片,让幼儿找出自己的属相图标。

  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黑板上有哪些小动物?(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师:哇,看到这么多小动物们都来了,你们开心吗?(真开心)

  师:小朋友们,你的属相是哪只小动物呢?(提醒幼儿说说自己属相,学说较完整地语句)

  2)比比班上哪种属相的人多。

  教师带领幼儿点数属鼠、属牛的幼儿的`人数,并在图标的下面用圆点来表示。

  3)让幼儿找出爸爸妈妈的属相图标。

  师:小朋友们,爸爸妈妈的属相你们知道吗?谁愿意来找一找、说一说呢?(请个别幼儿找一找,说一说)

  2、说属相。

  鼓励幼儿谈一谈自己的属相特征。

  师:小朋友们,你们能说出自己属相的特征吗?(例如:小老鼠机灵、老虎勇敢、兔子可爱等,引导幼儿大胆表述)

  3、猜属相。

  猜猜老师的属相,同时了解同属相的有大人还有小孩。

  师:你们猜猜看,老师的属相是哪只小动物?(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4、看属相的排列顺序

  师:小动物们来玩“排队”游戏啦,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看课件,听老师讲儿歌“十二生肖”,理解它们的排列顺序。

  教育建议:

  1、在日常活动中收集有关属相的故事。

  2、活动前,引导幼儿充当一次小记者,调查家中大人的属相,并记录下交给老师(课前准备)。

  小百科: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历代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歌、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除中国外,世界多国在春节期间发行生肖邮票,以此来表达对中国新年的祝福。

小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幼儿园通过自己的操作、探索等活动,初步掌握分类的概念和方法;

  2、幼儿有初步的探究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分类的含义及方法。

  难点:区分物体的特征(颜色、形状、大小、数量)

  活动准备:

  1、提供不同层次的印有不同数量、大小、颜色的图形卡片许多;

  2、提供不同层次的其他各类卡片(各种动物、水果等,具有大小、颜色、数量之分);

  3、小熊头饰一个,熊妈妈一个。”

  操作流程:

  创设情境——操作探索——讨论理解——巩固操作

  活动过程:

  1、师戴上小熊头饰做小熊,手捧大量卡片,边讲边进教室:唉,这么多卡片,乱七八糟的,怎么办?

  2、作思考状,并请幼儿一起思考

  大家想出多种办法,最后决定:分放好。

  3、怎么分呢?

  这么多卡片,放在这乱糟糟不行,怎么分放,以后看上去整齐,用起来又方便寻找。(幼儿纷纷表示要帮助想办法分)

  幼儿操作活动

  “大家都要帮助我,太好了!”

  1、教师按幼儿能力分发卡片,引导幼儿先观察

  看看,这些卡片上到底有什么?

  2、在观察过卡片后,幼儿进行操作。摆弄卡片,试图经过自己的操作、探索找到分的方法。

  *教师注意观察、随时注意指导;

  *鼓励个别胆小幼儿,大胆去尝试,去操作;

  *鼓励个别能力一般的幼儿找到一种分法后,再去寻找另一种分法;

  *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进行两维思维,按两种特征分卡片;

  讨论理解(在幼儿基本找到分的方法后,组织幼儿进行讨论理解)

  “太好了,我看到小朋友分的这么好,有的这样分,有的那样分,真开心!”

  1、先把自己分的告诉给旁边的小朋友听;

  幼儿轻声与人交谈、讲述,师巡回倾听

  2、太好了,这么多分法,几个幼儿告诉给大家听

  个别幼儿讲述,大家一起听,并适当进行讨论、理解。

  幼:我把红的放在这,黄的分在那,绿的又分在一起……

  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她是按什么分的?

  师总结:把颜色相同的分在一起是按颜色分的……

  幼:我把卡片上是5个的放在一起,4个的放在一起,3个的……

  [page_break]

  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她是按什么分的?

  师总结:把数量相同的'分在一起,数数有几个,一样多的放在一起按数量分的……

  幼:我把红A分在一起,绿的O分在一起,黄的口分在一起。

  师与幼儿一起讨论是按什么分的?

  师总结:按颜色形状分,把相同的分在一起。按两种特征分的,师与幼儿一起拍手鼓励。

  3、师与幼儿一起总结

  分的时候,把相同的分在——起,可按不同的特征来分,如大小、颜色、形状、数量等,把相同特征的分在一起,并告知幼儿,这样分的活动叫分类活动。

  四、巩固操作

  熊妈妈拿着又一叠卡片来了,“小熊,还有这么多卡片,你也要把它们理整齐。”

  妈妈走了,小熊与小朋友开始分卡片。

  l、一起观察,这些卡片与刚才不一样,刚才全是图形,现在是水果、动物等。

  2、幼儿分,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可把这些分在刚才一起,也可重新分类,幼儿自由分类。

  活动结束:

  妈妈回来了,表扬小熊和小朋友,夸大家分得好,按不同特征分好了卡片,分类的本领很大。

  妈妈放好卡片,带小熊与幼儿一起出去做游戏。

小班教案 篇10

  1、活动目标:

  1、学习并掌握简单的穿、脱衣服的方法和初步的生活技能。

  2、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2、活动准备:

  1、请家长给幼儿带一件和幼儿身上所穿衣服不同款式的衣服来幼儿园。

  3、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老师:喔喔喔,太阳出来啦,睡醒了,要起床了,我们要做些什么事情呢?

  (请幼儿举手来回答)

  老师:起床以后我们要先穿好衣服,鞋袜,然后刷牙、洗脸、女孩子还要梳头发,现在请小朋友跟着老师的琴声一起来做动作吧。

  (老师弹“生活模仿动作”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幼儿跟着老师一拍做一个动作,如:刷牙、洗脸、穿衣服等)

  二、基本部分。

  (引导幼儿发现衣服的不同样式,学习衣物的不同穿、脱方法。)

  老师:刚才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是用什么动作表示穿衣服的?原来刚才我们穿的是一件需要扣纽扣的衣服啊,其实在生活中有着各式各样的衣服,你们看看XX小朋友的衣服,再看看XX小朋友的衣服,不同的`衣服是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穿的。

  老师:现在老师要教小朋友们几种穿衣服的方法。

  (1)纽扣衣服:先穿两只袖子,然后将衣服穿到身上,从下往上扣扣子。

  (2)套头衣服:先穿两只袖子,在套头。

  (3)后面有拉链的衣服:先按套头衣服的方法穿好,再请老师帮忙拉后面的拉链。

  老师:小朋友们都长大了,所以自己的衣服都要自己穿,明白吗?

  三、幼儿判别对错。

  老师:现在老师讲一些发生在小朋友身上的事情,你们说说他们做的对不对?小琴早上起床,看见妈妈正在做早饭,她就自己将外套,裤子穿好,不要妈妈帮忙;成成的爸爸早上喊了好几次成成起床,可是他就是不起床,最后成成终于起来了,但是他要爸爸帮他穿衣服,弄得爸爸手忙脚乱的。

  老师:你们觉得谁做得好呢?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幼儿回答)

  老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我们要早点起床,自己穿脱衣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还要帮爸爸妈妈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活动结束。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08-13

小班游戏教案07-02

【精】小班教案12-31

小班教案【实用】12-11

小班《下雨了》教案12-11

小班教案【合集】12-13

小班《篮球》教案03-27

小班汤圆教案11-03

小班音乐教案11-19

小班体育教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