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主人教案
- 相关推荐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黄河的主人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黄河的主人教案1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能说出自己最敬佩的也是征服某一事物的人
教学过程:
一千多年前,李白曾饮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王之涣亦赞曰:黄河远上白云间。刘禹锡更道出: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啊黄河,你滔滔的河水让人体会了多少磅礴。而于这万顷之上,竟有人轻盈驾驭,成为黄河的主人,他是谁?(导入)
出示第一节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胆战心惊”等词语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谁能读出黄河磅礴的。气势?艄公为什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
引导找出: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朗读体会。点出: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课文哪些地方体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特点?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学生放声读课文)
句子出示:
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
朗读体会。(智慧和机敏)
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朗读体会(特别体会“只有”“不粗不细”)
指导乘客从容的句子和羊皮筏子险的句子
请学生想象如果艄公不勇敢,不镇静,则会怎样?
再次体会艄公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艄公战胜了惊涛骇浪成为黄河的主人,你还能说出像艄公一样征服和改造一些事物的的事例吗?
滔滔的黄河水从远古流到了现在,更将从现在流向未来,黄河的主人用他特有的魅力征服了黄河,征服了我们所有的读者,我们是否也想做个如艄公般的人?把握现在,把握未来!
黄河的主人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科8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生动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通过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课文1和8自然段,感受小小羊皮筏子能在滚滚黄河中孤狼前进的不可思议。
教学过程
一、播放录像,感受黄河的气势
1、在我们的神州大地上,有一条母亲河呈己字形蜿蜒而下,它就是黄河。
播放录像
看到这幅画面,你的脑海中闪现出哪些词语?
(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惊涛骇浪……)
你有什么感受?
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2、可就在这滚滚的'黄河上,有人却如履平地,他们就是——黄河的主人。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黄河的主人”指的是谁?
2、检查自读情况
(1)认读新词
(2)指名读各个自然段
(3)交流:“黄河的主人”指艄公。
他们凭着什么成了“黄河的主人”?
齐读第8自然段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艄公的机智和勇敢,镇静和机敏?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三、作业
1、抄写新词
重点指导“滚”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朗读课文,从对羊皮筏子及艄公的描写中感受艄公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他们不愧为“黄河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齐读1、8自然段
二、自主悟读,感受艄公不愧为“黄河的主人”
1、自由读课文2—7自然段
从课文的哪些地方感受到艄公的机智和勇敢,镇静和机敏?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2、小小组交流
3、大组交流
(1)羊皮筏子
“正在汹涌的激流里孤狼前进”
“……那么小,那么轻……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看似那么险,都从侧面写出了艄公的勇敢、镇静)
练习朗读2—4自然段
观看制作羊皮筏子的录像
(2)艄公
“沉着”
“专心致志……小心地注视……破浪前行。”
练习朗读
(3)乘客
“……谈笑风生……指指点点……从容的神情……”
“听坐过……小心和大胆。……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
(从侧面衬托了艄公的机智和勇敢,镇静和机敏)
练习朗读
三、总结全文
朗读第8自然段
四、作业
朗读课文
黄河的主人教案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提心吊胆”、“尝试”造句。
3.准确找出最能体现本课中心思想的句子,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
4.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5.能结合课文内容,激发挑战大自然的豪迈气概。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与中心句之间的有机联系。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第三课时:完成作业
学情分析:
由于黄河与我们比较遥远,学生对于黄河的认识只是表面的、肤浅的,所以,要学好这篇课文,真正理解黄河的磅礴气势,真正感受黄河艄公的精神,必须要有充分的、全面的了解。所以,课前的收集资料相当重要。另外,形象的辅助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学准备:
1.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的特点。
2.收集黄河的图片,制作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黄河”,指名说说黄河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板书“羊皮筏子”,讲解“羊皮筏子”是什么样的东西。
3.教师讲解引导过渡:有一位艄公,他竟然用羊皮筏子载着六个人在黄河上行驶着,那是怎样的情景呢?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2.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
2.集体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
课文以羊皮筏子为线索,具体写了“初看羊皮筏子、细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
3.理清课文条理:
一(1-4)二(5-6)三(7-8)
五、质疑问难:
如果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如果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六、作业:
1.课作:A、朗读课文
B、写习字册
2.家作:A、抄写词语
B、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
板书:
17、黄河的主人
(1-4)初看
(5-6)细看羊皮筏子
(7-8)感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和理解下列词语:湍急、浏览、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惊涛骇浪、如履平地、胆战心惊、谈笑风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一、复习导入
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课文第一自然段就向我们展示了气势宏大、长流不息的黄河!
还记得同学们上节课感情充沛的朗读,读出了黄河那股磅礴的气势,令老师振奋不已!很想以你们精彩的朗读进入咱们今天的学习,好吗?
有感情齐读第一节。
二、紧扣中心句展开学习
(投影出示中心句)
1.上节课同学们找出了全文中心句,并抓住重点词“如履平地”等对该句作了初步理解,还记得吗?
(A.黄河水汹涌澎湃,令人生畏,十分危险。B.艄公凭着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在黄河上如履平地,所以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2.齐读。
三、交流学习第2-7节
1.全文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描写,处处扣人心弦!
建议同学们细细品读课文2-7节,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2.组织讨论(随机指导理解并读好句子)
现在咱们集体交流一下。
①课文描述羊皮筏子特点就是为了突出中心。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羊皮筏子的惊险,突出了艄公的本领!
谁能读出羊皮筏子的惊险?选择哪句最能表现?(从岸上远远望去……)
指名读挑战读齐读
②写羊皮筏子上乘客的神情——谈笑风生、指指点点、从容等,一方面说明乘客勇敢,其实更说明艄公的——,筏子撑得好。此处运用了什么手法?
师:能把写乘客从容的句子读一读吗?
指名读指导读齐读
③乘客的体会、感受衬托了人物形象。
④文中作者的所见所感也体现了中心。
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顺势:作者还有一个感受——不禁提心吊胆!
你能理解作者吗?(指导看插图)
生:羊皮筏子体积小,而装载的人和物却很重很重,要渡过湍急的黄河——很危险!所以作者不禁——提心吊胆!
你有过提心吊胆的感受吗?(指名造句)
而皮筏上的`艄公怎样?指名读
3.(投影出示)重点体会第6节1、2句。
A.找出关键词。(沉着、专心致志、小心、大胆)
能想出这些词的反义词吗?(惊慌、心不在焉、粗心、胆怯)
B.如果艄公惊慌……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齐读
4.(投影出示中心句)现在谁来总结一下,那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羊皮筏子又轻又小,上面又载满了人和物,听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连眼也不敢睁,可见其十分危险,而艄公却沉着、大胆地破浪前行,所以说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四、突出、巩固中心
我们再来读一读中心句。
相信理解了课文,现在朗读,感情一定更深、更真了!(齐读2遍,加深理解,读出情感)
五、学习第8节,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现在,老师请同学们读读第八自然段第一句话,读完告诉老师:从这句话你能知道什么?
(作者敬仰乘客和艄公,相比而言,更……)
认真读读最后一小节,然后联系全文,想一想理由。
(黄河惊涛骇浪,艄公的任务艰难,责任重大,而他就靠着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凭着优秀的品质和高超的技术,将筏子撑得很稳,保障了乘客的安全,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把滚滚黄河踩在脚下一般如履平地,成为了黄河的主人!)
让我们带着对艄公深深的敬仰和赞颂之情齐读最后一节。
师: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着中华民族五前年的文明。但母亲河不是一条平静的河,她惊涛骇浪,九曲回旋,只有勇敢的、充满智慧的人才能成为她的主人。
让我们赞颂他们(引导读题)
六、 拓展训练:
1.你想对黄河的艄公说些什么吗?
2.黄河上的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征服了黄河,成为黄河的主人!
请大家想一想,(投影) 凭着 成为的主人。
(杨利伟凭着一颗爱国心成为了太空的主人。……)
3.老师想说:今天很多同学凭着认真、专注、积极、主动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真高兴!希望你们记住这堂课,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扬主人翁精神!
七、 推荐阅读《大森林的主人》
1.简介故事梗概。(投影)2、讨论,交流: 凭着 成为的主人。
第三教时
一、划去句中不恰当的读音。
1.这六个人,就如在湍(tuān chuǎn )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2.艄公面对着险恶(è wù )的风浪,身系(xì jì )着乘客的安全。
3、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神情从(cōng cóng )容。
4.乘(chéng chèng )客们一点都不担心被巨浪吞没(mò méi)。
二、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专心( )( ) ( )心( )胆 浊浪( )( )
万马( )( ) 波浪( )( ) ( )浪前进
胆( )心( )
1.描绘人的心理的词语有:( )、( )。我还能写两个(忐忑不安)(心惊肉跳)。
2.描绘风浪的词语有:( )、( )、( )。我还能写两个:(白浪翻滚),(风平浪静)。
三、课文填空。
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 )。他站在( ),面对着( ),身系着( )手里只有那么一根( )。他凭着( ),( ),战胜了( ),在滚滚的黄河上( ),成为( )。
四、拓展练习。填写黄河的诗句。
1.君不见,( ),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3.白日依山尽,( )。 ——王之涣 《登鹳雀楼》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黄河的主人教案4
一、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23课
板书课题23、黄河的主人
齐读课题23、黄河的主人
2.“黄河的主人”,提到“黄河”,你对它了解多少?
学生说:
那这究竟是条怎样的河?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多媒体展示几幅黄河图。
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
(气势雄伟、波浪滔天、万马奔腾……)就是这样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河,谁会是它的主人?让我们来读课文。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文23课,自由朗读课文,听清楚老师的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明白了吗?开始吧。
2.检查生字
(1)出示本课生词
强磁力体积竹篙筏子凭借
黄河滚滚整个儿吞没浊浪排空
胆战心惊惊涛骇浪谈笑风生
a.自读
b.指名读
(2)出示多音字
我们再来看一组,这一组有点特殊,你会吗?
漂流身系着乘客的安全
a.指名读
b.用另外的读音组词
3.读了课文,我们知道谁是黄河的主人?
指名说(黄河的主人指的是艄公,他驾驶羊皮筏子成为了黄河的主人)
三、细读品悟
过渡:黄河上的艄公又是凭什么成为黄河的主人的呢?让我们走进文章的字里行间,细细地品读,找出有关的句子,我们来交流。
(一)学生自读课文
指说交流(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板书: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同学们见过羊皮筏吗?多媒休出示你体会到什么?
指名说
(二)再读课文,思考: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词句体会到的?说说具体的理由。
学生再读课文后,交流。
1.我不禁提心吊胆,而那艄公却很沉着。他专心致志地撑着篙,小心地注视着水势,大胆地破浪前行。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作者“提心吊胆”是因为“羊皮筏子”太小,乘客又多,而黄河浪太大,担心小船被吞没。乘客的“从容”是来自于艄公的“沉着”和胆大心细,还是乘客的“谈笑风生”,都从侧面衬托了艄公的机智勇敢,突出了他的沉着,大胆的品质。
2.听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第一次尝试,重要的就是小心和大胆。坐在吹满了气的羊皮筏子上,紧贴着脚的是波浪滔滔的黄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
坐羊皮筏子也需要“小心和大胆”,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是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乘客尚需如此,艄公就更需胆略和勇敢,这也是一种衬托的写法。
3.羊皮筏子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正因为有高超的驾驭小船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这样才能凭着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顺着水势,破浪前行,在黄河上“如履平地”。
4.也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上面却有五位乘客和一位艄公,而且在他们的身边还摆着两只装得满满的麻袋。
若不是“黄河的主人”,谁又敢在这样小的运输工具上,乘载六人再加二只“满满的麻袋”,这足以看出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
5.指导朗读:同学们谈得真好!你能将这种感受读出来吗?试一试。
学生自由练习
指读。
点评。
再读。
6、总结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一位艄公正迎流而上,他那坚定而沉着的表情让人更加深信----这就是黄河的主人!
(三)让我们再读课文,再次领略黄河的磅礴和黄河主人的伟大精神!
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延伸。
感受过黄河的气势,领悟了黄河主人的不屈精神,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学生思考后交流,表达对艄公的敬仰、赞颂之情。
“古来多少筏子客,空留白骨在河滩。”一代代筏子客或横波穿行或顺流无渡,又有几个能逃胶葬身鱼腹的厄运,然而,正是这些不屈不挠的黄河主人,一代又一代,一次又一次,战胜风险,成为黄河的主人,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机智、勇敢、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学生再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黄河的交通运输发生了哪些变化?“黄河的主人”-----艄公现在又是怎样的命运?请同学们回家搜集相关资料,下节课我们进行交流,比比谁是黄河的“小主人”。
板书设计
勇敢和智慧
23.黄河的主人
万马奔腾艄公镇静和机敏
黄河的主人教案5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和理解下列词语:湍急、浏览、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惊涛骇浪、如履平地、胆战心惊、谈笑风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初步感受黄河的壮美。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感受黄河那磅礴的气势,领略黄河的主人动人的风采。
请同学们自由快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用一个词语或几个词语说出黄河和艄公给你留下的印象。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评价。
同学们,古人云:语不惊人誓不休,要想语惊人,首先要注意积累。课堂是我们积累好词佳句的主阵地。今后每节课我们都要比一比,谁的好词佳句多。
二、多管齐下,深入感受黄河的壮美。
1、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节内容。
指名感情朗读,齐读。
学生点评,教师相机点拨。
2、播放黄河万马奔腾、滚滚东流的录像。
教师朗诵: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母亲河,这就是九曲迴肠、奔流不息的黄河!此时此刻,你就伫立在黄河边上,听着黄河的咆哮,你心潮起伏,感情激荡
再次感情朗读课文第一节。
3、小组合作学习:除了用朗读来表现黄河的气势之外,你还能用哪些方式来表现呢?
三、读写访结合,领略艄公的风采。
(一)读
1、激发、体验情感:如果是你在这黄河的羊皮筏子上,你的感受如何?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呢?细读课文2~6节。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节练读,把作者的心情读出来,让别人能充分感受到。
2、黄河的主人又是怎样的风采?练读第6节。说说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二)写
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项练写:
1、围绕专心致志展开想象,把艄公驾驶筏子破浪前行写具体。
2、围绕谈笑风生展开想象,把乘客的表现用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写具体。
体会以上两项之间的联系。
(三)访
1、自由读课文78节。
假如艄公来到了我们的课堂里,你对他进行现场采访,你会问什么问题?把你的问题写下来。
2、现场采访艄公。
教师扮演艄公,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进行现场采访。采访过程中,教师注意凸现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的特点。
四、延伸拓展,升华主旨。
刚才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黄河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定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学生自主选择:
1、黄河,我想对你说
2、艄公,我想对你说
3、同学,我想对你说
4、我想对自己说
5、我想对××说
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黄河惊涛拍岸、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领略了黄河的主人智慧、机敏的风采,而且领悟了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我相信,只要努力拼搏,不畏艰险,我们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事业的主人!
附板书:
黄河的主人
↓
艄公
勇敢
智慧
镇静
机敏
黄河的主人教案6
设计理念:
我们的教育教学要为学生的终生打下基础的,所以要激起他们主动学习的热情,只有唤醒他们生命中的原始动力和潜藏着的生命意识,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中的主人。
教学中,守住语文的一亩三分地,在个性朗读中读出语文味来,在品味语言中品出语文味来,在情动辞发中写出语文味来。让他们能透过文字感悟黄河的凶险、敬佩黄河主人的机智勇敢,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语境理解语词的含义,让朗读感受语词的情感,用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
2.通过朗读、品味、想象、评价等方式,感受艄公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懂得只要不畏艰险,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就能战胜任何困难的道理,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
3.领会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用“我看到()的黄河”、“艄公,我想对你说……”的句式等表达。
教学重点:
凭借生动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河波涛汹涌的.气势,领悟“黄河的主人”的机智勇敢及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不屈精神。
教学设计:
一、出示词串一,设置情景,感受黄河气势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黄河的主人》。
2、首先让我们去感受一下黄河。黄河咆哮,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这就是在黄土地上咆哮了千万年的巨人——黄河。面对这样的黄河,你想说些什么呢?你能用自己的话赞美黄河吗?
3、课文中出现了不少描写黄河的词语,请你想象画面用朗读表达你对词语的理解吗?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词语: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惊涛骇浪、湍急的黄河、险恶的风浪、汹涌的激流
评价读。
二、出示词串二,整体感知课文,初识艄公风采
1、气势磅礴的黄河在眼前,面对着她,人们的表现各不相同,请同学们再看一组词。
黑板出示:提心吊胆、谈笑风生、从容、沉着、镇静
这些词都是描写人的心理、神态的,你能把人们不同的心理读出来吗?
2、面对着滔滔的河水提心吊胆的是谁?从容、谈笑风生的是谁?沉着、镇静的又是谁?而在这万顷之上,轻盈驾驭,成为黄河的主人,又会是谁呢?
请大家大声朗读课文,到文章中寻找答案。
3、交流板书:
胆战心惊提心吊胆“我”
谈笑风生从容乘客
沉着镇静艄公
4、艄公凭什么就成了黄河的主人呢?
知道什么叫“如履平地”吗?在波浪滔天的黄河上如履平地,真不愧是黄河的主人!让我们一起用肯定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
三、体会“我”的感受,反衬艄公风采
1、艄公在黄河上是如履平地,而我呢,站在岸边却提心吊胆,为什么呢?下面我们来认识以下黄河上最古老的交通工具。请大家默读课文2~5小节,画出描写羊皮筏子的句子,圈划出重点词语,从中体会到什么。
2、交流:
(1)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
体会小、轻,看一看这些图片,然后再来读这句话,读出你自己的感觉。(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羊皮筏子的图片)
(2)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a、先理解“贴”,感受险。
b、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一节中的标点符号,看一看作者在这一节中用了几种标点符号?听老师读一读,揣揣摩摩,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些标点符号,从中你体会出什么?
(3)也只有十只……满满的麻袋。
体会筏子载人多、载物重。
3、黄河那令人胆战心惊的气势,羊皮筏子那令人提心吊胆的惊险,无不衬托出艄公的——勇敢、镇静机敏,是他战胜了惊涛骇浪,在黄河上如履平地,他是黄河的主人。让我们一起来赞美他!(出示课文一起朗读: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四、看“乘客”的表现,凸显艄公风采
1、面对波涛汹涌的黄河,“我”胆战心惊,提心吊胆。而在黄河中漂流的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却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假如你就是那乘客,你会朝岸上看到什么,指点什么?兴奋地喊出来。(身临情境,想象说话)
2、现在老师要采访你们了,脚下是波浪滔滔的黄河水,坐的是小而轻的羊皮法子,怎么那么放心啊?(因为相信艄公)
3、值得依赖的艄公啊,有了你,“管它波涛汹涌,我自岿不动”,一起来赞美艄公。(出示课文一起朗读: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五、直面艄公,领略艄公风采
1、艄公为什么值得信赖?他是怎样驾驶羊皮筏子的?请同学门默读第6小节,找出直接描写艄公的句子,2、引导:用“小心”和“大胆”同时来形容艄公,是否矛盾呢?。全班争论。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想象,遇到各种危险,艄公会怎样面对,从而体会艄公的胆大心细,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和机敏,并读好这句话。
3、波涛汹涌,方显英雄本色是的,凭着你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以及熟练的技术,带领我们在黄河上如履平地,你是真正的黄河的主人,你们敬佩他们吗?全体起立,一起用敬佩的感情赞美艄公。读——(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六、说写结合,赞美艄公的风采
1、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2、滔滔的江水从远古流到了现在,更将从现在流向未来,黄河的主人用他特有的魅力征服了黄河,征服了我们所有的读者。此时此刻,你肯定有许多话要想对艄公说,请大家拿出纸笔,写出你想说的话。
“艄公啊,我想对你说……”
3、上台真情朗读自己写的话。
七、总结延伸
今天,你们勇敢地走到了台上,说出了自己的心神;今天,你们大胆地发言,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你们们是这个舞台的主人,你们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齐读)撑起自信的竹篙,扬起希望的风帆,努力拼搏,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
八、作业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黄河的主人
胆战心惊提心吊胆“我”
侧面描写
谈笑风生从容乘客
黄河的主人教案7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黄土地上奔腾、咆哮,以其无与伦比的壮美气势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今天,我们就通过课文去了解一下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故事吧。
课前预习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艄公、履”等的读音)
2、再读课文,在文中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重点词语:浊浪排空、汹涌、湍急、惊涛骇浪)
3、细读课文,思考:课文向我们介绍的“黄河的主人”是谁?
4、看书或上网,查找有关黄河的资料。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重点)
2、朗读课文,抓住文中的有关词句,体会课文蕴涵的情感和道理。(重点)
3、理解课文中所体现出的人物精神。结合生活实际,知道还有哪些人凭着自己的本领和智慧成为某一方面的主人。(难点)
作者介绍
简介:袁鹰,当代著名作家、诗人、散文家。原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苏淮安县人。作品以散文影响最大。
代表作品:《第一个火花》《红河南北》《天涯》《悲欢》等。
背景资料
黄河
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四川、甘肃、宁夏、山东等省区,在山东北部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黄河中上游多峡谷,水能资源丰富。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含沙量增大。下游进入平原,水流缓慢,泥沙淤积,部分河段形成了地上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如果把我国比做昂首挺立的雄鸡,那么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
我会解词语
浊浪排空(zhuó làng pái kōng):浑浊的`浪涌向天空。排空,凌空,冲向天空。
万马奔腾(wàn mǎ bēn téng):形容声势浩大,场面壮观。(举例)黄河以万马奔腾之势滚滚向前。
胆战心惊(dǎn zhàn xīn jīng):形容十分害怕。战,发抖。
汹涌(xiōng yǒng):水猛烈翻腾上涌的样子。
湍急(tuān jí):水流急速。
提心吊胆(tí xīn diào dǎn):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专心致志(zhuān xīn zhìzhì):一心一意;精神集中。(举例)实验室中,同学们在专心致志地做着实验。
谈笑风生(tán xiào fēng shēng):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举例)尽管外面风雨大作,屋里的人仍谈笑风生。
浏览(liú lǎn):粗略地看。
赞颂(zàn sòng):称赞颂扬。
惊涛骇浪(jīng tāo hài làng):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如履平地(rú lǚ píng dì):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
多音字组词
好
hǎo(好看)
hào(好胜)
乘
chéng(乘胜)
shèng(千乘)
近义词
从容—镇定赞颂—赞美敬仰—敬重漂流—漂泊吞没—淹没
胆战心惊—提心吊胆
反义词
湍急—平缓勇敢—胆怯智慧—愚蠢胆战心惊—镇定自若
专心致志—心不在焉
例句:在这危急的时刻,大多数人都是胆战心惊的,只有他仍镇定自若。
近义词辨析
词语相同点不同点例句吞没都表示"漫过或盖过",都是动词可用于洪水,也可用于大火,多指具体事物,具有形象色彩;还指占有别人或者公家的财物火势迅速蔓延,很快就吞没了整栋大楼。淹没多用于洪水、流沙,不能用于大火,但可以用来形容声音等事物洪水淹没了整个村庄。
词语听写
浊浪排空汹涌湍急筏子浏览赞颂凭着惊涛骇浪如履平地
黄河的主人教案8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散文,作者袁鹰。课文通过描述黄河艄公撑着羊皮筏子载客在黄河上行进的情形,赞颂了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成了黄河的主人。学习本课,应引导学生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和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部分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并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课题入手,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尝试自己读懂问题。
4、初读感知全文,感受黄河的壮美。
教学重难点:
初读感知全文,感受黄河的壮美。
教学过程 :
一、音乐导入:
1、欣赏音乐。[投影出示一幅黄河画面。播放《黄河船夫曲》]。 这首就是非常有名的《黄河船夫曲》,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板书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黄河的主人是谁?为什么称他为黄河的主人?)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
1、带着以上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
2、检查初读情况:
(1)检查词语[投影出示]
竹篙 体积 凭着
磁力 吞没 整个儿
黄河滚滚浊浪排空
(2)文中四字词语
万马奔腾 浊浪排空
波浪滔滔 惊涛骇浪
胆战心惊 提心吊胆
谈笑风生 专心致志
鼓浪前进 如履平地
(3)读含有多音字的两个句子,认识多音字“系”“漂”。(相机正音) 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身系着乘客的安全,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
3、理清课文脉络
默读课文,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知道黄河的主人是谁吗?
板书:艄公。
艄公是干什么的呢?黄河上艄公撑的不是船,而是? 板书“羊皮筏子”。羊皮筏子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三、速文初探
1、过渡:那么艄公是凭什么成为黄河的主人的呢?文中有答案,请你找一找,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把它画下来。
2、交流,指名说。[以雄浑的黄河为背景,投影出示句子:]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1)齐读
(2)艄公凭借的是什么呢?
过渡:是呀,在滚滚黄河,惊涛骇浪之中方显英雄本色,让我们来看看那奔腾不息的黄河吧。
四、细读感悟
1、感受黄河之壮美
(1)作者眼前的黄河是怎样的呢?(出示第1小节,指名读,其他孩子边听边想,黄河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哪些词语让你有这样的感觉?
(2)同学们,一个词语就是一个画面,看着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带着你看到的、听到的,自已先读一读这一段。生自由练读。 (指名读)
(3)让我们跟随作者袁鹰来到黄河岸边去感受一下吧!(视频演示:
黄河奔流的情景)
(4)看着这样的画面,你能用哪些词来形容黄河呢?你又有怎样的心情呢?
[投影出示:]我看到了()的黄河! 我感到()! 指导朗读有感情朗读。
(5)看到这样的黄河,感觉如何?“胆战心惊”是什么意思?(胆在颤抖着,心在害怕着)。“战”是什么意思?颤抖。
2、总结:作者初次见到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是胆战心惊的,黄河上的艄公凭着他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那么他的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具体体现在哪里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黄河的主人
艄公
“我” 胆战心惊
作业布置: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描写黄河诗歌或谚语
黄河的主人教案9
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在品读中想象感知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
2、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间的有机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 黄河录像 羊皮筏子图 艄公撑船录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黄河的主人”指的是谁?学生回答后,板书:艄公。课文主要讲了他怎样的'一件事?
二、学习第1自然段。
过渡:这件事,是作者亲眼看到的。今天,让我们跟着他一起来到黄河边,看一看艄公操纵羊皮筏子的情景,体会他当时的思想感情。作者站在黄河边,首先看到怎样的情景呢?
1、大屏幕出示课文的第1自然段,齐读。
2、放录像。
三、学习2-4自然段。
过渡:正当作者看着黄河里浊浪排空,胆战心惊(板书)的时候,突然,他在河心发现了一个小东西!这小东西是什么?请大家打开课本,读读课文2-4自然段。
1、默读。
2、交流讨论。
(1) 这小东西是什么?学生答后,板书:羊皮筏子。
(2)作者当时看到这“小东西”时,心情怎么样?范读,提问。品读有关的词、句。(板书:好奇、惊奇)
3、指导朗读。
四、学习第5—6自然段。
过渡:羊皮筏子越来越近了。作者终于看清了,看清了什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1、自由朗读。
2、交流讨论。
(1)看清了羊皮筏子。①找出句子:“只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的体积吧!” “很小,很轻”。②出示羊皮筏子的图。③朗读。
(2)看清了艄公。①找出句子:“他专心致志……”②品读重要的词语。③指名朗读。
(3)看清了羊皮筏子上的乘客。①“……谈笑风生……”②品读重要的词语。③指名朗读。
3、齐读。
五、学习第7自然段。
过渡:“我”看着艄公驾着羊皮筏子,战胜了惊涛骇浪,把乘客安全地渡过了黄河。乘客们平安地上岸来了。“我”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于是,“我”采访了上岸的乘客。乘客们讲了些什么呢?
1、自由朗读。
2、交流讨论。(第一次乘坐要大胆和小心。)
3、指名朗读。
六、学习第8自然段。
过渡:“我”听了乘客的话,站在那里想了些什么呢?
1、多媒体出示(最后1段话),指名朗读。
2、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理解第一句话中的“更”字。体会到作者——“我”当时不仅敬佩乘客的大胆,但是更敬佩艄公。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赞颂艄公的句子,重点要理解“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的含义。学生回答后,板书: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3、齐读.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写一个令你敬佩的敢于挑战大自然的人。
黄河的主人教案10
一、说教材
《黄河的主人》是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黄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才能,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的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
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了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铺垫。接着,文章再写羊皮筏子小,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的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可它却能贴浪前进,如履平地,而且还载着人和物,这更突出了人对自然的征服和驾驭。最后,写艄公的品格时,写了羊皮筏子上乘客谈笑风生,指指点点,从容等,更是为了渲染艄公驾筏的高超才能。
全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全文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描写,情节生动,扣人心弦。
二、说教法、学法
这篇课文意蕴深刻,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富有激情,应该引导学生在读中体味。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浑然一体的课文搞得支离破碎,把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变得索然无味。因此,我避免了一味分析讲解,让朗读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在多种形式的阅读中,让学生揣摩作者表达的感情。
1.借助媒体,创设情境。
课文第一段描写了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为让学生从声、形两方面体会黄河的气势,我借助媒体,把黄河这种波浪滔天的场面展示给同学们,同时从声音中体会胆战心惊的感受。学生通过观看录像片断,体会这一小节朗读的要领,从朗读中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
2.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黄河上的羊皮筏子。作者按由远到近的顺序描写了自己看到的羊皮筏子,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感受由疑惑到惊讶到赞叹的变化。这一段内容,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读句子,分析句子,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弄清羊皮筏子的特点,以及作者看到羊皮筏子时内心感受的变化等。
3.赏析词句,揭示中心
课文最后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理解重点的关键是放手让学生去精读这一部分。我采用了赏析评点精彩的词句、片断的方式,帮助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创设的情境,展开想象,感知艄公驾驭羊皮筏子在汹涌的激流里鼓浪前进的惊心动魄的景象。体会艄公劳动环境的险恶,肩负责任的重大,以及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惊涛骇浪,在滚滚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主人的可贵精神。学生通过反反复复、扎扎实实的朗读,细细体会,对艄公肃然起敬的感情就会油然而生。[
4.拓展思维,升华主题
羊皮筏子上的乘客在急流中谈笑风生,勇敢大胆,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稳健,从容不迫的气质深深震撼了作者的心灵,震撼了我们读者的心,让我们感受到人类的伟大与不平凡。学生体会到这一点,从而拓展思维,从这篇课文中领悟到:只要具有沉着、勇敢、机敏的品质,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从领悟中升华本文主题。
黄河的主人教案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提心吊胆”、“尝试”造句。
3.准确找出最能体现本课中心思想的句子,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
4.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5.能结合课文内容,激发挑战大自然的豪迈气概。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与中心句之间的有机联系。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第二课时: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第三课时:完成作业学情分析:由于黄河与我们比较遥远,学生对于黄河的认识只是表面的、肤浅的,所以,要学好这篇课文,真正理解黄河的磅礴气势,真正感受黄河艄公的精神,必须要有充分的、全面的了解。所以,课前的收集资料相当重要。另外,形象的辅助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准备:
1.通过上网或查阅资料,了解黄河的特点。
2.收集黄河的图片,制作课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黄河”,指名说说黄河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板书“羊皮筏子”,讲解“羊皮筏子”是什么样的东西。
3.教师讲解引导过渡:有一位艄公,他竟然用羊皮筏子载着六个人在黄河上行驶着,那是怎样的情景呢?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2.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
2.集体交流:你读明白了什么?
课文以羊皮筏子为线索,具体写了“初看羊皮筏子、细看羊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
3.理清课文条理:
一(1-4)二(5-6)三(7-8)
五、质疑问难:
如果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如果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六、作业:
1.课作:a、朗读课文
b、写习字册
2.家作:a、抄写词语
b、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
板书:
17、黄河的主人
(1-4)初看
(5-6)细看羊皮筏子
(7-8)感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和理解下列词语:湍急、浏览、万马奔腾、浊浪排空、惊涛骇浪、如履平地、胆战心惊、谈笑风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
一、复习导入
李白诗曰: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课文第一自然段就向我们展示了气势宏大、长流不息的黄河!
还记得同学们上节课感情充沛的朗读,读出了黄河那股磅礴的气势,令老师振奋不已!很想以你们精彩的朗读进入咱们今天的学习,好吗?
有感情齐读第一节。
二、紧扣中心句展开学习
(投影出示中心句)
1.上节课同学们找出了全文中心句,并抓住重点词“如履平地”等对该句作了初步理解,还记得吗?
(a.黄河水汹涌澎湃,令人生畏,十分危险。b.艄公凭着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在黄河上如履平地,所以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
2.齐读。
三、交流学习第2-7节
1.全文紧紧围绕中心展开描写,处处扣人心弦!
建议同学们细细品读课文2-7节,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2.组织讨论(随机指导理解并读好句子)
现在咱们集体交流一下。
①课文描述羊皮筏子特点就是为了突出中心。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羊皮筏子的惊险,突出了艄公的本领!
谁能读出羊皮筏子的惊险?选择哪句最能表现?(从岸上远远望去……)
指名读挑战读齐读
②写羊皮筏子上乘客的神情——谈笑风生、指指点点、从容等,一方面说明乘客勇敢,其实更说明艄公的——,筏子撑得好。此处运用了什么手法?
师:能把写乘客从容的句子读一读吗?
指名读指导读齐读
③乘客的体会、感受衬托了人物形象。
④文中作者的所见所感也体现了中心。
指名读自由读齐读
顺势:作者还有一个感受——不禁提心吊胆!
你能理解作者吗?(指导看插图)
生:羊皮筏子体积小,而装载的人和物却很重很重,要渡过湍急的黄河——很危险!所以作者不禁——提心吊胆!
你有过提心吊胆的感受吗?(指名造句)
而皮筏上的艄公怎样?指名读
3.(投影出示)重点体会第6节1、2句。
a.找出关键词。(沉着、专心致志、小心、大胆)
能想出这些词的反义词吗?(惊慌、心不在焉、粗心、胆怯)
b.如果艄公惊慌……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齐读
4.(投影出示中心句)现在谁来总结一下,那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羊皮筏子又轻又小,上面又载满了人和物,听坐过羊皮筏子的人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连眼也不敢睁,可见其十分危险,而艄公却沉着、大胆地破浪前行,所以说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四、突出、巩固中心
我们再来读一读中心句。
相信理解了课文,现在朗读,感情一定更深、更真了!(齐读2遍,加深理解,读出情感)
五、学习第8节,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现在,老师请同学们读读第八自然段第一句话,读完告诉老师:从这句话你能知道什么?
(作者敬仰乘客和艄公,相比而言,更……)
认真读读最后一小节,然后联系全文,想一想理由。
(黄河惊涛骇浪,艄公的任务艰难,责任重大,而他就靠着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凭着优秀的品质和高超的技术,将筏子撑得很稳,保障了乘客的安全,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把滚滚黄河踩在脚下一般如履平地,成为了黄河的`主人!)
让我们带着对艄公深深的敬仰和赞颂之情齐读最后一节。
师: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孕育着中华民族五前年的文明。但母亲河不是一条平静的河,她惊涛骇浪,九曲回旋,只有勇敢的、充满智慧的人才能成为她的主人。
让我们赞颂他们(引导读题)
六、拓展训练:
1.你想对黄河的艄公说些什么吗?
2.黄河上的艄公凭着勇敢和智慧,征服了黄河,成为黄河的主人!
请大家想一想,(投影)凭着成为的主人。
(杨利伟凭着一颗爱国心成为了太空的主人。……)
3.老师想说:今天很多同学凭着认真、专注、积极、主动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真高兴!希望你们记住这堂课,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发扬主人翁精神!
七、推荐阅读《大森林的主人》
1.简介故事梗概。(投影)2、讨论,交流:凭着成为的主人。
第三教时一、划去句中不恰当的读音。1.这六个人,就如在湍(tuān chuǎn)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2.艄公面对着险恶(è wù)的风浪,身系(xì jì)着乘客的安全。3、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神情从(cōng cóng)容。4.乘(chéng chèng)客们一点都不担心被巨浪吞没(mò méi)。二、将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专心()()()心()胆浊浪()()万马()()波浪()()()浪前进胆()心()1.描绘人的心理的词语有:()、()。我还能写两个(忐忑不安)(心惊肉跳)。2.描绘风浪的词语有:()、()、()。我还能写两个:(白浪翻滚),(风平浪静)。三、课文填空。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他站在(),面对着(),身系着()手里只有那么一根()。他凭着(),(),战胜了(),在滚滚的黄河上(),成为()。四、拓展练习。填写黄河的诗句。1.君不见,(),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3.白日依山尽,()。 ——王之涣《登鹳雀楼》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黄河的主人教案12
一、导入新课
1.谈话。
同学们,你们见过黄河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看一看。看,这就是黄河!(播放录像)
站在黄河边,你有什么感觉呀?
2.出示句子。
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这儿也有一段描写黄河的句子。谁来读?(请两位学生读。你读出了它的气势;你把刚才我们感受到的读出来了。)齐读。
3.是啊,这万马奔腾的黄河,真是让人害怕。但有一种人,他们不害怕黄河,能够让黄河乖乖地听他们的话。他们是黄河的主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一起来读课题。
4.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黄河的主人”指谁?他为什么能成为“黄河的主人”?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有价值,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把生字读准,句子读顺。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这8位同学基本上能够达到刚才提出的要求,有些同学已经读得很流利了。
三、讲读课文
(一)课文2-5节
1.现在你们知道“黄河的主人”是谁了吧?
板书:艄公(“艄”字怎么写?左右结构,左边一个舟,右边是肖)
艄公是干什么的?(撑船的人)
那他现在撑的是什么?(板书: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是什么样的呢?自己读读课文。找到的同学举手。
2.交流筏子的体积(第5节)
(1)请一学生说。
(2)读读相关的句子。
(3)同学们看这就是羊皮筏子!(出示图片)
3.交流筏子上有人(第3节)
刚才讲到了羊皮筏子上有人,那作者是怎么看见的?
(1)一学生读第3节。
(2)你也说得很好,这一节告诉我们筏子上有人,而且是六个人,这六个人怎么样?给你的感觉怎么样?
(3)请你读好这一段。
4.交流筏子轻、小(第2节)
刚才我们近看了羊皮筏子,它有十只到十二只羊那么大,可当它行驶在黄河里,作者远看时它又怎么样呢?
(1)一学生说。(板书:小轻)
(2)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读读相关的句子。
(3)你能把它的小、轻读出来吗?
(4)齐读。
5.作者在黄河边看到这么小、这么轻的羊皮筏子,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
(1)一学生说。(兴奋、新奇、惊异)
(2)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3)学生读相关的句子。具体说说从哪些词语上体会到的?
(4)你能把作者的这种心情读出来吗?
(二)课文(6、7节)
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在黄河里行驶的又小又轻的羊皮筏子,假如让你去乘坐这羊皮筏子,你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由发言)让我们来听听羊皮筏子上的乘客第一次坐羊皮筏子的感受吧!齐读第7节。
那现在作者看到的羊皮筏子上的乘客怎么样呢?找找相关的句子。
1.请一学生读。
2.他们给你的感觉怎么样?(不害怕黄河)
3.他们在干什么?(谈笑风生、指指点点)
4.他们为什么那么从容?除了他们小心和大胆外,更重要的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他们相信艄公,信任艄公)
5.那艄公此时表现得怎么样呢?读读相关的句子。
(1)一学生读相关的句子。
(2)你来评价评价艄公,你觉得他怎么样?(很勇敢)
(3)从哪些词语上体会到的?
专心致志:思想、注意力集中。
为什么要小心地注视?大胆地前行?(要顺着水势走才安全,所以要小心地注视水势;看准了水势就要大胆地前行)
(4)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读出艄公的沉着、勇敢来。
(5)齐读这句话。
(6)齐读第六节。
(三)课文第8节
是啊,就是靠艄公的沉着才带来乘客的安全,所以作者这样称赞——
1.出示第8节。
2.谁来说说“敬仰”是什么意思?“赞颂”是什么意思?
3.你敬仰艄公什么?赞颂艄公什么?自己读读这一节。
4.交流。
(1)艄公的任务艰难、责任重大,他只有一个小小的筏子和和一根不粗不细的竹篙,说明他的渡河条件又少又差。但他敢于担当这个任务,这是值得我们敬仰的。
(2)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值得我们赞颂。(板书:勇敢、智慧、镇静、机敏)
(3)那艄公的勇敢、智慧、镇静、机敏表现在哪里呢?你能联系第6节说说吗?
5.小结:是啊,正是这样,因为他勇敢,不畏惧黄河的惊涛骇浪;因为他的智慧,想出办法克服困难;因为他镇静,在危险面前毫不慌张;因为他的机敏,他才能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他不就是黄河的主人吗?
6.齐读这一段。
7.我们从艄公身上可以学到哪些优秀的品质?
8.齐读6、7、8节。
四、总结课文
1.刚才我们感受到了滔滔黄河的雄姿,领略了沉稳艄公的风采,他不愧被人们成为黄河的主人。谁再来把课题读一下?读出了自己的感受。再次齐读课题。
2.同学们在生活中还听到过什么样的主人?(……,学习的主人是指谁?)
祝大家在茫茫学海中,在生活的海洋中,撑起自信的竹篙,扬起理想的风帆,做学习的主人,做生活的主人,做一位名副其实的黄河的主人!
五、布置作业
1.摘录课文中你比较欣赏的词句。
2.按课文填写,然后用上加点的词语写话。
黄河的主人教案13
一、教材分析
《黄河的主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意蕴深刻、震撼人心的优美散文。
这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和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
课文依照人们观察事物、了解事物的规律,依循“初看羊皮筏子→细看羊
皮筏子→感受羊皮筏子”的顺序来结构全文。
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和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铺垫。
汹涌奔腾的黄河足以让作者惊叹不已,然而更使作者惊讶的是在湍急的黄河上还有羊皮筏子贴浪前进,如履平地,而且还载着六七个人,文章到此,局面惊心动魄,行文跌宕起伏,处处充溢惊奇,扣人心弦,易于引起读者的高度注意。
羊皮筏子的乘客在急流中谈笑风生,勇敢大胆,羊皮筏子的艄公冷静稳健、从容不迫的气质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灵,震撼了读者的心,让人感到人类的伟大与不平凡。因而作者由衷地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
综观全文,课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同学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即“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教学的难点是协助同学弄清课文各局部和中心之间的有机联系。
二、基本理念
强化理念淡化理论,是我在语文教学研究与实践中一以贯之的做法。作为一名在语文教学第一线跌打滚爬了十八年的教坛老兵,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理念,是我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融合教与学的长期实践经验,概括提炼的具有浓郁个人风格的'东西,它们贯穿于我的每一节课堂教学。可能有失偏颇,就教于在座的诸位专家。
1、语文观:语文是同学自身学会的,不是老师教会的;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十字经”课课要念。
2、质量观: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差别发展、可持续发展。
3、角色观:蹲下来看小朋友;师生是一起的研究者;走近同学,走进同学(让师生的心灵在课堂上呼应起来);鼓足教育期待的风帆(它是催化剂,催化创新的意识;它是播种机,播种的希望越大,收获的果实越多;它是童话的圣殿,将课堂变成同学的精神家园)。
4、教学观: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方法、重情趣。
5、设计观:目标与智能的多元化,内容与方式的选择化,结构的模块化(变线性结构为模块结构),节奏的弹性化(与同学的学习情绪谐振)。
6、评价观:评价是激励的艺术。在我的课堂上,不只有老师对同学的评价,同学的自评和互评,而且有同学对老师的评价,这种多元性、多主体的评价,形成了一种强力“思维场”,让同学的思维在强力碰撞中迸发美丽的火花。
三、优秀教案
共分四个模块。
第一模块:整体感知,初步感受黄河。
自由快速(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后用一个词语(最好是成语)说出黄河给你留下的印象。
第二模块:“多管齐下”,深入感受黄河。
1、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一节内容。指名感情朗读,齐读。
2、小组合作学习:除了用朗读来表示黄河的气势之外,你还能用哪些方式来表示呢?
3、多媒体出示“巨石被推入黄河中,推出几十米远”的动画演示。
4、播放黄河万马奔腾、滚滚东流的录像。看后再次感情朗读。
第三模块:读写结合,内化精神。
(一)读
1、激发、体验情感:假如是你在这黄河的羊皮筏子上,你的感受如何?作者的心情又是怎样呢?细读课文2~6节。
2、黄河的主人又是怎样的风采?练读第6节。说说你觉得应该怎样读。
(二)写
同学自主选择其中一项练写:
1、围绕“专心致志”展开想象,把“艄公驾驶筏子破浪前行”写具体。
2、围绕谈笑风生展开想象,把乘客的表示用“有的……有的……有的……”的排比句写具体。
体会以上两项之间的联系。
第四模块:延伸拓展,升华主旨。
刚才我们充沛感受到了黄河惊涛骇浪、浊浪排空的气势,领略了黄河主人勇敢镇定的风采,此时,你想说些什么?
同学自主选择:
1、黄河,我想对你说……
2、艄公,我想对你说……
3、同学,我想对你说……
4、我想对自身说……
黄河的主人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漂”、“系”两个多音字的用法。会用“提心吊胆”、“尝试”。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悟只要沉着勇敢、智慧机敏,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二。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黄河吗?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说的是人们用特殊的交通工具渡过黄河的事。
(2)揭示课题,解题。
1.板书课题。
2.解释题意:“黄河的主人”意思是能够让黄河乖乖听话的人。那么这主人到底是指谁?读了课文就会知道了。
(3)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2.生字正音。
羊皮筏子艄公竹篙滔滔惊涛骇浪如履平地漂流系着
3.解词。
羊皮筏子艄公竹篙滔滔惊涛骇浪如履平地漂流浊浪排空胆战心惊
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5.齐读课文。
(4)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5)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准确找出最能体现课文中心的句子,理解“他凭借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这句话的含义。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让学生领会只要沉着勇敢就能战胜艰难险阻的道理。
(6)教学过程:
(7)指名朗读课文。
(8)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
2.你看到了一条什么样的黄河?从哪里看出来的?
3.你能用朗读把黄河的气势读出来吗?
4.试读,指名读,齐读。
(9)学习第二段。
(10)指名读。
3.第二自然段说了什么?这里的'“强磁力”是什么东西发出的,究吸引了谁?谁能把这句话说成一句简单的话?
4.如果你看到了这个小筏子,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5.请你在感情地读一读第2节。
6.第三自然段说了什么?“人如贴着水面漂流”这反映了这个底部有什么特点?
7.请齐读第4自然段。为什么这句话用了感叹号?
8.第5自然段说了什么?
9.小结。
10.齐读第2_5自然段。
(11)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
2.默读第6自然段,说说这一段写了什么。“提心吊胆”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不禁提心吊胆?
3.但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怎么样?艄公的“沉着”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要小心地注视着水面,大胆地破浪前进?
4.那么羊皮筏子上的乘客有什么样的表现呢?乘客们的表现和艄公有什么样的关系呢?难道所有羊皮筏子上的乘客都是这样的吗?
5.默读第七自然段,这一段补充说明了什么?
(12)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13)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第三段。
2.总结全文。
(14)教学过程:
(15)继续学习课文第三段。
1.学习第八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主要说了什么?
3.“羊皮筏子上的艄公,更值得敬仰和赞颂”。他为什么值得敬仰和赞颂?从哪里看出艄公的任务艰难,责任重大?从哪里看出艄公只有简单的渡河工具?从哪里看出艄公完成任务十分出色?他到底凭什么来战胜黄河,出色地完成任务的呢?
4.齐读第八自然段。
5.小结。
(16)总结全文。
1.总结课文内容。
2.课文中黄河的主人是谁?他为什么会成为黄河的主人?
3.读了这篇课文,你领悟到什么道理?
教后记:
黄河的主人教案15
一、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了解黄河吗?生交流资料,师板书:黄河。是啊,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哺育了中华民族,养育了中华儿女。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赞颂过她。我们一起诵读李白笔下的黄河。齐读诗句。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现代著名作家袁鹰的《黄河的主人》,齐读课题。能读得再气势点更好,再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说什么?你提的问题很有价值,我们通过读课文一起来探究。
二、初读感知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看清字形,读准字音,不熟悉或容易出错的地方,标出来,多读几遍。
2、同学们的读书习惯可真好。有需要提示或帮助的地方吗?(1)出示易读错的词:指名读、同位互读,有错及时纠正。强调多音字,说出另一个读音。齐读。(2)这儿有一组优美的词,我们一起来读,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不同颜色的词分别写什么的?写人物的这四个词,你知道课文中写谁吗?板书:“我”乘客艄公
3、谁是黄河的主人?凭什么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浏览课文,找到句子画出来。
三、精读感悟
1、跟他意见一致的?同学们真会读书。出示句子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
(1)在这句话中,你理解了哪个词?理解“如履平地”“惊涛骇浪”。
2、同学们,课文中有个段落写了黄河的“惊涛骇浪”,请看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自己读读这段文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你能读出黄河的气势吗?注意“顿号”,在朗读时它的停顿比逗号还短,用在这两个词之间,读起来快,听起来更有气势。男生读试试。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想看看吗?播放视频。面对着我们的母亲河,我们一起来读出心中的感受。
小结:艄公就在这样的黄河上“战胜了惊涛骇浪”,你觉得艄公如何?——勇敢。真不愧是黄河的主人!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艄公吧。
3、同学们,艄公是做什么的?对,艄公就是撑船的,文中的船指的是?——羊皮筏子。哪些句子写了羊皮筏子?请找出来,抓住关键字词,说说羊皮筏子的特点。学生交流:
(1)“从岸上远远望去,那么小,那么轻,浮在水面上,好像只要一个小小浪头,就能把它整个儿吞没。”“再定睛一瞧,啊,那上面还有人哩!还有一个……一、二、三、四、五、六,一共六个人!这六个人,就如在湍急的黄河上贴着水面漂流。”
体会小、轻,看一看文中插图,然后再来读这句话,读出你自己的感觉。(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羊皮筏子的图片)体会到筏子虽小,但载人载物很重,在黄河上漂流很险。指导有感情朗读。
小结引读: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载人载物又那么多,在汹涌的激流里时隐时现,艄公是多么勇敢啊。怎能不让人赞叹?齐读“他凭着……他是黄河的主人”
4、看到这小而轻的羊皮筏子,载着人在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黄河上漂流着,作者“我不禁提心吊胆……”艄公、乘客又是怎样的表现呢?同学们默读第六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词语。然后小组交流。
(指着黑板提示) “我”、艄公和乘客分别是怎样的表现?生交流师相机板书:提心吊胆、专心致志、谈笑风生。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三个词吗?对,可以采取找近义词的方法。
A筏子上的乘客不害怕吗?对,当遇到大浪时,艄公——“小心地注视着水势”;风浪过后他开始——“大胆地破浪前行”。从这里足以看出艄公的镇静和机敏。跟这样的艄公在一起乘风破浪,你害怕吗?你对艄公很信赖。你看筏子上的乘客还不停地向岸上指指点点呢。
B练习写话。此时,你就是那乘客,你看到什么,指点什么?会兴奋地说什么?出示文图写话(身临情境,想象说话):皮筏上的乘客谈笑风生,他们向岸上指指点点,有的说,有的`,还有的。那从容的神情,就如同坐在公共汽车上浏览窗外的景色。
学生交流。你们的指指点点把我也带入了黄河,不再提心吊胆。
小结:更值得敬仰和赞颂的是艄公面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齐读最后一段。黄河的主人不属于他还会属于谁呢?请同学们全体起立,一起发自内心地赞美艄公。读——(“他凭着……”。)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赞颂这机智勇敢,勇于与大自然抗衡的黄河主人们!起——“他凭着……”
四、说写结合,赞美艄公的风采
1、同学们,滔滔的黄河水从远古流到了现在,更将从现在流向未来,黄河的主人用他特有的魅力征服了黄河,征服了我们所有读者。此时此刻,你肯定有许多话要对艄公说,请大家拿出纸、笔,写出你想说的话。“我想对艄公说……”2、真情朗读自己写的话。
五、总结延伸
今天,你们勇敢地站起来,说出了自己的心声;今天,你们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你们就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齐读)撑起自信的竹篙,扬起希望的风帆,努力拼搏,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
六、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 “我” 提心吊胆
黄河的主人 艄公 镇静勇敢
乘客 谈笑风生
【黄河的主人教案】相关文章:
《黄河颂》教案12-02
《黄河颂》教案优秀11-30
做自己的主人叙事作文11-26
关于黄河的日记01-29
做自己的主人作文初一09-28
做自己的主人叙事作文11篇11-27
“保护黄河”倡议书12-28
保护黄河的倡议书06-16
保护黄河倡议书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