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和负数教案

时间:2024-11-04 10:30:58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和负数教案

  • 相关推荐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和负数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和负数教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和负数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的产生是生活、生产的需要;

  2、掌握正、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3、理解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含义;

  4、熟练地运用正、负数描述现实世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5、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正、负数的概念,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和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重点,正确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是难点。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是重点,正、负数概念的综合运用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负数的引入

  我们知道,数产生于人们实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投影1~3:图1.1-1]人们由记数、排序,产生了数1,2,3;为了表示“没有”、“空位”引进了数0;测量和分配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此产生了分数和小数。

  在生活、生产、科研中经常遇到数的表示与数的运算的问题。

  [投影]1.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温度为-3~3℃,它的确切含义是什么?这一天北京的温差是多少?

  2、有三个队参加的足球比赛中,红队胜黄队(4︰1),黄队胜蓝队(1︰0),蓝队胜红队(1︰0),三个队的净胜球分别是2,-2,0,如何确定排名顺序?

  3.20xx年我国产量比上年增长1.8%,油菜籽产量比上年增长-2.7%,这里的增长-2.7%代表什么意思?

  上面三个问题中,哪些数的形式与以前学习的数有区别?

  数-3、-2、-2.7%与以前学习的数有区别。-3表示零下3摄氏度,-2是由2-4得到的,表示净输2个球,-2.7%表示减少2.7%,而3表示零上3摄氏度,2表示净赢2个球,2.7%表示增长2.7%。

  像3、2、2.7%这样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像-3、-2、-2.7%这样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正)号,例如,+3、+2、+0.5、+1/3,?就是3、2、0.5、1/3,?。

  这样,一个数由两部分组成,数前面的“+”“-”号叫做它的符号,后面的部分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请你指出数-3.2,5,-2/3的符号和绝对值。

  二、对数“0”的重新认识

  大于零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前面加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数,那么0是什么数呢?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我们知道,0表示没有,它仅仅表示没有吗?实际上它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如今天气温是零度,是指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0表示海平面的平均高度。

  0的意义已不仅仅是表示“没有”,它还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量。

  三、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把0以外的数分为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正数和负数在许多方面被广泛应用。在地形图上表示某地高度时,需要以海平面为基准,通常用正数表示高于海平面的某地的海拔高度,负数表示低于海平面的某地的高度。例如: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155米。又如记录账目时,通常用正数表示收入款额,负数表示支出款额。

  请大家看课本第3面的图1.1-2、1.1-3。

  你能解释上面图中正数和负数的含义吗?

  图1.1-2中的4600表示A地高于海平面4600米,-100表示B地低于海平面100米;图1.1-3中的2300表示存入2300元,-1800表示支出1800元。

  你能再举一些用正负数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吗?

  通常用正数表示汽车向东行驶的路程,用负数表示汽车向西行驶的路程;用正数表示水位升高的高度,用负数表示水位下降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买进东西的数量,用负数表示卖出东西的数量,等等。

  四、巩固练习

  五、实际问题

  [投影]例(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公斤,小华体重减少1公斤,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2)20xx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20xx年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分析:首先我们来弄清楚增长-1是什么意思?增长-6.4%是什么意思?

  增长-1表示减少1;增长-6.4%表示减少6.4%。

  解:(1)这个月小明体重增长2公斤,小华体重增长-1公斤,小强体重增长0公斤。

  (2)六个国家20xx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美国-6.4%,德国1.3%,法国-2.4%,英国-3.5%,意大利0.2%,中国7.5%。

  注意: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投影3]例2“牛牛”饮料公司的一种瓶装饮料外包装上有“500±30(mL)”字样,请问“500±30(mL)”是什么含义?质检局对该产品抽查5瓶,容量分别为503mL,511mL,489mL,473mL,527mL,问抽查产品的容量是否合格?

  分析:“+30”是什么意思?“-30”是什么意思?

  解:“500±30(mL)”表示实际容量比500mL最多多30mL,最少少30mL,即在470~530之间。抽查产品的容量都在470~530之间,所以都合格。

  六、巩固练习

  [投影]补充题:某药品的说明书上标明保存温度是(20±2)℃,由此可知在℃~℃范围内保存才合适。

  七、课堂小结

  1、到目前为止,我们学习的数有正数、负数和零;零不仅仅表示没有,它还表示确定的量。

  2、正数和负数起源于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3、正、负数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和负数教案2

  学习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知道正负可以相互抵消。

  导学策略

  导学法、尝试法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邮政编码数据资料。

  导学流程设计:

  教师预设

  学 生活动

  一、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说说数字的作用。

  2、提问:你在现实生活中哪些数字?举例说明。

  二、揭题。

  今天我们来认识新的一种数字---负数

  三、出示例子。

  六(1)班和六(2)班比赛。看比赛记分办法。出示记分规则和记分办法。

  (1)、学生认识负数。

  (2)、说说负数和正数的关系。(重点是1和-1可以抵消。)

  (3)、说说各班的得分

  (4)、回答第(2)小题。

  (5)、教师小结。

  四、试一试

  1、请同学们看第73页第1小题的.问题,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结果,全班交流。

  2、加深认识看第70页第2小题的问题,请学生在书中完成题目。

  五、练一练

  先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交流。

  再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学生读例子。

  学生认识负数。

  同学们看第73页第1小题的问题,相互讨论一下,然后在全班交流一下。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问题的思考结果,全班交流。

  学生完成题目。

  学生练一练。

  先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小结。自己评价自己。

  教学反思

  达标情况分析:好

  教学心得体会: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较好。

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和负数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零”的意义的探讨,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能利用正负数正确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了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2.进一步体验正负数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深化对正负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和表示向指定方向变化的量.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知识回顾和理解

  通过对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存在着具有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为了区分它们,我们用正数和负数来分别表示它们.

  [问题1]:“零”为什么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呢?

  学生思考讨论,借助举例说明.

  参考例子:用正数、负数和零表示零上温度、零下温度和零度.

  思考“0”在实际问题中有什么意义?

  归纳“0”在实际问题中不仅表示“没有”的意思,它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如:水位不升不降时的水位变化,记作:0 m.

  [问题2]:引入负数后,数按照“具有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来分,可以分成几类?分别是什么?

  (二)深化理解,解决问题

  [问题3]:(课本P3例题)

  【例1】(1)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 kg,小华体重减少1kg,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增长值;

  【例2】(2)某年,下列国家的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德国增长1.3%,

  法国减少2.4%,英国减少3.5%,

  意大利增长0.2%,中国增长7.5%.

  写出这些国家这一年商品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

  解后语:在同一个问题中,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量具有相反的意义.写出体重的增长值和进出口的增长率就暗示着用正数来表示增长的量.类似的还有水位上升、收入上涨等等.我们要在解决问题时注意体会这些指明方向的量,正确地用正负数表示它们.

  巩固练习

  1.通过例题(2)提醒学生审题时要注意要求,题中求的是增长率,不是增长值.

  2.让学生再举出一些常见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1990~1995年下列国家年平均森林面积(单位:千米2)的变化情况是:

  中国减少866,印度增长72,

  韩国减少130,新西兰增长434,

  泰国减少3247,孟加拉减少88.

  (1)用正数和负数表示这六国1990~1995年平均森林面积的增长量;

  (2)如何表示森林面积减少量,所得结果与增长量有什么关系?

  (3)哪个国家森林面积减少最多?

  (4)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你想到了什么?

  阅读与思考

  (课本P6)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加工允许误差.

  问题:1.直径为30.032 mm和直径为29.97 mm的零件是否合格?

  2.你知道还有哪些事件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允许误差吗?请举例.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甲冷库的温度是-12℃,乙冷库的温度比甲冷库低5 ℃,则乙冷库的温度是.

  2.一种零件的内径尺寸在图纸上是9±0.05(单位:mm),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9 mm,加工要求不超过标准尺寸多少?最小不小于标准尺寸多少?

  3.摩托车厂本周计划每天生产250辆摩托车,由于工人实行轮休,每天上班的人数不一定相等,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的增减值如下表:

  星期一二三四

  增减-5 +7 -3 +4

  根据上面的记录,问:哪几天生产的摩托车比计划量多?星期几生产的摩托车最多,是多少辆?星期几生产的摩托车最少,是多少辆?

  类比例题,要求学生注意书写格式,体会正负数的应用.

  (四)课时小结(师生共同完成)

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和负数教案4

  学习目标:

  1、知识技能: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熟练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毛

  2、数学思考: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

  3、情感态度:师生合作,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学习习惯。

  重点:进一步理解正、负数及零表示的量的意义。

  难点:理解负数及零表示的量的'意义。

  课前准备

  卷尺或皮尺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1、复习正、负数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为进一步学习做好知识准备。

  活动2、活动安排 使学生进入问题情境,加深对负数的理解。

  活动3、举例说明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4、巩固练习 掌握正数和负数。

  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1

  1、 给出一组数,请学生说说哪些是正数、负数。

  2、 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师生行为及设计意图

  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让一组同学任意给出一组数,另一组同学找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正整数?负分数?复习正、负数的定义。

  活动2

  1、各组派一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按老师的指令表演,看哪一组获胜。

  2、分小组完成,用卷尺或皮尺量桌子的高度、桌面的长度和宽度,并将它们表示出来。(超出1米的部分用正数表示,不足1米的部分用负数表示。)

  师生行为

  1、老师说出指令:向前1步,向后3步,向前-2步,向后-2步。学生按老师的指令表演。

  2、各小组派一名同学汇报完成的情况。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活动3

  问题展示

  1、 一个月内,小明体重增加2千克,小华体重减少1千克,小强体重无变化,写出他们这个月的体重的增长值。

  2、 20xx年 商品进出口总额比上年的变化情况是:

  美国减少6.4%% , 德国增长1.3%,法国减少2.4% , 英国减少3.5%,意大利增长0.2 %, 中国增长7.5%,师生行为及设计意图

  在学生已初步掌握新知识的前提下,由问题1 、2提高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4

  1、 P6 练习

  2、 总结:这堂课我们学习了那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3、 作业 P7习题1 。1 4、7、8

  师生行为及设计意图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完成练习。对所学知识的巩固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的练习可以分散进行。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回忆、交流。教师和学生一起补充完善。教师要努力使学生自己回忆、总结、梳理所学的知识,将所学的知识与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紧密联结,完善认知结构。

  学生课后巩固、提高、发展。

【七年级数学上册正数和负数教案】相关文章:

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案01-26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总结06-24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数学教案04-22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03-12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06-12

七年级数学教案01-29

区别1和许多小班数学教案09-15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用数学》数学教案04-10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