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教案

时间:2025-04-04 10:01:29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精选《背影》教案3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背影》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背影》教案3篇

《背影》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关键性语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2、学习本文匠心独具的传情艺术和精巧的构思。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听读、朗读等方式从整体上充分感知,精读重点文段。

  2、渗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能把握关键语句体会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父子深情,激发孩子理解父母、热爱父母的思想感情。学习作文也学习做人。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感悟作者由聚焦点——背影抒发的真挚亲情。

  2、教学难点:感悟父子情深,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与感染,形成自己的.体验。

  三、方法指导

  先学后导、自主合作、以朗读法、圈点批注法、问题探讨法等学习方式为辅学习本文。

  四、教学资源的采用

  1、媒体资源

  2、学生查找有关朱自清及《背影》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

《背影》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狼藉”“踌躇”“蹒跚”“颓唐”“琐屑”等词语的音形义。

  2、领会本文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4、通过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体会语句所表达的感情。

  〖教学重点〗

  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的效果与作用

  〖难点〗

  体会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朗读训练

  2、词语训练

  3、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介绍作者及背景导入,学生阅读注解1。补充:朱自清宁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爱国者。

  二、检查预习(学生板演)

  1、预习提示中的字词的注音解释

  2、补充:栅 迂 不能自已 惦记

  三、朗读课文

  点拨:注意读出感情,以最后一段为示范

  四、默读课文,勾划以下表现以下内容的语句

  1、人物、事件、地点

  2、不能理解的词句

  3、自已认为感人的地方

  4、写背影的语句

  五、整体理解

  1、这篇文章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这篇文章主要写谁?我?父亲?我和父亲之间?我的家庭困难?

  3、文章总写的一句话是,为什么“最不能忘记”?

  4、文章一共写了几个背影?其中写得最详细的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见到的?

  5、给文章划分一下段落层次。

  点拨:

  1、明确主要事件与次要事件。

  2、明确主要人物,文题为背影,写的是父亲的爱子之情。这点学生很容易混淆。

  3、引导学生体会总写点题

  4、5初步理解学生对文章层次结构的把握。

  六、说话训练: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经过

  七、板书总结

  1、学习重点:字词、朗读

  2、文章主要内容与结构

  八、作业布置

  1、造句

  A、祸不单行

  B、晶莹

  C、踌躇

  2、描写父亲的一个背影

  九、板书设计

  背 影

  朱自清

  一、难忘“背影”,思念之情,总起点题(1)

  二、回忆往事(2-6)

  三、再现“背影”,照应开头

  十、教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重点语段阅读,感受理解父亲的爱子之情。

  2、揣摩文章朴实的饱含深情的语言。

  〖重点〗

  对第六段父亲买橘子的过程的描写

  〖难点〗

  朴实的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节课所学的`字词掌握的情况(听写)

  二、朗读、理解第六段

  讨论:

  1、这个背影是怎样的?

  2、口述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在这段文字中哪些词语富有表现力?

  点拨:动词、形容词的表意作用,引导学生重点体会“攀”“缩”“倾”等词的表达效果。

  3、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为什么“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为什么怕他看见?

  4、父亲为什么“心里感到很轻松似的”?

  5、送别过程中父亲共说了几句话,这几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三、阅读理解2、3、4、5段

  讨论:

  1、我看到父亲的背影就流下了眼泪,这仅仅是因为离别吗?是在一种什么情况下的离别?

  点拨:不同的背景下的事件具有不同的意义,因而人们的感觉也不一样。

  2、把2、3两段去掉行不行?为什么?

  3、4、5两段中的哪些事情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照,无微不至的关怀?

  四、重点语句理解

  1、“其实我那的已20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

《背影》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爱的深沉。

  2.学习文章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 珍爱亲情,增进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学习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诵读课文,在品词析句中,体会父爱的深沉。

  难点:学习文章抓住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 激情导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以上熟悉的文字来自于哪篇课文,你能把其余的部分背出来吗?

  学生回答,引入文题,走近作者。

  二、美读赏析,聚焦背影

  通过学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突出作品描写的重点,进行初步赏析。自读,提问,感知。

  1.文题为“背影”,那么文中几次写到了父亲的背影?“背影”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你认为最感人的是哪一次背影?

  3.文中描写普普通通的“背影”,为什么会如此感人?描写“背影”时主要刻画了哪些细节?(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现在,再读这幅文字描绘的画面,你又读出了哪些刚才你没读出的东西?(学生朗读,再次体会第二次背影)

  三、品词析句,读懂“橘情”

  通过主问题的挖掘,让学生体味出父亲买橘的不易以及生活的艰辛,在反复的揣摩中体会父爱的深沉。

  问题探究:父亲为什么给儿子“买橘”?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四、总结

  板书设计

  背影

  (四次)

  父亲朱自清

  动作艰难 生活艰辛感动流泪理解深情

  买橘

  祝福

  温暖关心(与冬之冷心情灰暗对比)

  一颗爱子之心

  父子情

【《背影》教案】相关文章:

背影语文教案12-08

《背影》教案范文合集7篇12-14

《背影》教案模板合集十篇10-08

关于《背影》教案模板汇编五篇12-02

雨中的背影03-20

背影叙事作文10-23

《背影》初中作文07-22

父亲的背影作文10-19

背影初中作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