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11-10 18:46:29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实用】美术教案模板集合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美术教案模板集合10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恐龙的特点,认识它们的外形结构、色泽花纹、表情动态、习性环境,学习抓特征画恐龙想象画的方法。

  能综合利用信息资源解决学习问题,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发明性的描绘表示恐龙世界。

  在学习活动中表示出喜爱自然和动物、关注自然环境和生物生存的情感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生认识恐龙的外形结构、色泽花纹、表情动态、习性环境,学习抓特征与再造想象表示事物的方法,发明性地画出恐龙,集体组拼成一幅恐龙世界的想象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搜索知识:

  1、恐龙知识大搜索:

  这节课让我们发挥无穷的探究精神和想象力走进精彩的恐龙世界。”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提纲:“恐龙是生活在什么年代的动物?”“曾经称霸地球一亿六千五百年之久的恐龙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恐龙的种类有哪些?是如何命名的?”

  2、学生从课本和课外读物中寻找、讨论、汇报

  3、教师归纳。

  二、创作方法、示范指导:

  1、交流尝试:“怎样让恐龙显得更生动呢?”师生讨论,得出结论:画好表情动态和习性、环境使恐龙更生动。

  2、师生一起构思、合作交流,在黑板上演示画一只生动有趣、特征突出的恐龙。解析特征、示范方法步骤:构图、画轮廓、添加花纹、涂色。

  3、提取花纹:“说一说,看一看,点一点,找一找恐龙的花纹的组织规律。”出示几只花纹色泽明显的恐龙,与自然界可见到的.动物比较,分析花纹样式和色彩深浅和分布等规律,表示粗糙皮肤等特点。

  4、出示不同染色方法和不同姿态恐龙的创作形式,开阔思路。

  三、创设情景、指导创作

  1、活动情境:出示课前为恐龙世界绘制的环境背景大幅图版——有草原树林,高山湖泊,广阔天空,“你想画一只恐龙生活在这儿吗?”

  2、活动要求:想象画出一只有创意、生动形象的恐龙。然后剪下来,在顶部贴上学号,送到“大峡谷”来生活,我们一起发明一个精彩、美好的恐龙世界。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巡辅展示:老师在学生创作的过程进行个别辅导,协调组织学生,将恐龙粘贴到图板上组合成集体作业,展示出来。

  四、开放谈论、欣赏评价

  评价:组织先完成贴上去了的同学,“你想对几号作品作出评价?他的恐龙画得怎么样?发表你的意见或者建议。你也可以发表自身的创作意图。再看看他人对你的画有些什么评价,你觉得对你的画评价最中肯的是哪一句?”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我们都知道真正的恐龙世界早已成为永远的历史,那么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人类又应该怎样吸取恐龙灭绝教训呢?相信同学们下课以后还会去探究。

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

  2、学习漫画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增进对漫画艺术的了解(出自:WwW.HNNscy.Com:漫画与生活美术教案)与喜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在抓住任务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大胆的夸张与变形。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

  1、师说出几个名人画像,同学说出他们的特征。

  师:上课之前,老师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觉得自己脸上最有特点的是什么地方?和别的同学长得最不一样的是哪里?

  接下来介绍姚明、周杰伦、范伟、小沈阳外貌特征。这是谁?为什么你一眼就能看出是他呢?他的长相有哪些特点呢?看了这些人物图片后给你什么感觉?(想笑,并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让我们想笑的人物肖像就叫做漫画像,我们今天也要来给自己画一张漫画像(板书漫画像)

  (二)、课题探索

  (1)师:接下来欣赏著名的画家梵高的自画像。请同学们观察他面部有什么特征?

  生:(耳大,眼小,面瘦,~~~)

  师:老师还在网上收集一些其他画家的自画像作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1、漫画肖像和我们平时画的人像有什么区别?

  2、漫画肖像运用了那些艺术表现手法?

  3、漫画肖像主要抓住了人物那些特征进行夸张、变形?

  小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一小组)

  指生回答问题(板书:诙谐幽默夸张、变形人物形象(脸型,发型,五官,表情),神态,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课件总结,学生齐读)

  漫画肖像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是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突出人物的形象和神态特征。

  ⑵师生一起探索漫画的观察方法和绘画表现方法。

  师提问: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还有几方面需要我们了解,人物的.脸型和面部表情,那位同学能说几种脸型?(圆形方形三角形)(出示课件)

  脸型:人物的脸型有很多种,我国很多画家把人物脸型概括成六种,如:国

  字脸、甲字脸、申字脸、由字脸、田字脸、目字脸等,在动手画之前,要仔细观

  察自己属于什么脸型,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不同的特征,在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刻画五官。

  人物的表情有哪些?(喜、怒、哀、乐、惊)(出示课件)

  表情:人物的表情十分丰富,我们都体验过“喜、怒、哀、乐、惊”等情感所表现出的人物表情。

  师:知道了这么多的漫画知识后,那就让我们画一幅漫画来体验一下?(请一位同学当模特)我们从几方面观察?

  (师可在在黑板示范)

  生:(脸型,发型,五官,表情)

  师:谁来对他的脸型,五官做一番描述?根据特征来为这位同学画一幅漫画像?(指生上台示范)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谁来试一试?哪一幅更有趣,为什么?

  师提示:(漫化”不等于“丑化”——夸张变形后的形象既要给人以艺术的美感,又有漫画的趣味。)

  (3)下面我们欣赏学生的漫画作品(出示课件)

  (三)、创作实践

  师: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画一幅漫画像。师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比较突出的特征,可请学生对着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型、五官特征、表情等,也可以同学间相互寻找特点,并结合个人性格特点、服饰特点、爱好等进行表现,如某位学生喜欢笑,可以突出表现他的笑容;某位学生酷爱足球,可以把自己的眼睛画成足球的样子等。

  (四)、创作提示(出示课件)

  创作提示:我们在画漫画像时,要抓住一个人的面部特征,并加以大胆的夸张,脸胖就画的更胖,瘦就画得更瘦,五官大就画得更大小就画得更小。这样才够滑稽有趣。

  (五)、作品展示:

  选几名学生上讲台展示漫画作品,并对比真人作一评价(生师评)。你认为那位同学画的好?好在哪儿?你有什么建议?

  (六)、课堂总结

  刚才老师到下面看了同学们的漫画作品,你们的作品都很棒,都可以称作小小漫画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那些知识?你学会了什么?今天这节课有趣吗?下节课更有趣,让我们共同期待下节课的漫画与生活。(欣赏动态漫画)下课。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风铃的外观、造型特点及作用。

  2.学习用剪贴的方法制作一个小风铃,体会制作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风铃的制作方法和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制作形式新颖的小挂饰。

  教学方法:

  实践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1. 教具:各种风铃、彩色卡纸、剪子、胶水

  2. 学具:剪子、胶水、彩色卡纸、小球

  教学过程:

  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

  一.各组介绍自己的纸风铃

  二.制作纸风铃

  三.展示自己制作的纸风铃

  四.大家一齐动手装饰教室

  五.表演节目

  组织学生介绍:

  1纸风铃什么形状?什么形式?

  2纸风铃可以摆在家里的什么位置?装饰哪儿?

  巡视指导

  帮助学生出注意想办法

  指导学生进行评价

  教室和学生一齐动手装饰教室、美化环境。

  组织学生表演体会制作的快乐

  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

  一边介绍一边互相补充

  学生制作:

  1设计纸风铃的外形。

  2装饰纸风铃学生个别制作或者小组合作

  观看

  自由提问题

  还想了解有关纸风铃的什么事情?

  学生动手装饰教室

  大家一起唱歌、跳舞

  设计图

  学生制作的纸风铃

  纸风铃

美术教案 篇4

  课时: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卡通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能根据卡通画的内容编一个故事,大胆尝试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人文情感目标:

  通地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卡通艺术的表现魅力,并尝试用卡通画手法表现故事或某个故事情节,以此来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综合表现能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点

  1、卡通画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

  2、能根据卡通画的内容编一个故事并尝试进行表演。

  3、尝试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

  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第一节有趣的卡通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卡通画的特点和特有的表现语言。

  教学难点:卡通画表现各种事物形态的特殊手法―――夸张。

  教学准备:《米老鼠和唐老鸭》VCD、常见的卡通人物或主角图片若干、人物表情图片若干、各种特殊场面画若干(夜晚、紧张、热闹、冷清等)(以上资料以课件的形式表现)、弹弓、木棍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学生回答问题:你们最喜欢的卡通画、卡通片或者卡通人物是什么?

  2、教师: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卡通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是我们很多人喜爱的卡通片,下面我就来欣赏其中的一个片断。(播放《米老鼠和唐老鸭》VCD)

  3、学生回答问题:《米老鼠和唐老鸭》有哪些特点最吸引我们?

  教师点评:

  我们喜欢它是因为米老鼠和唐老鸭造型夸张、可爱、幽默,故事情节充满了智慧。

  4、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卡通画的造型方法,请同学们欣赏第六页的范画。

  三、新课教学

  1、板书课题:有趣的卡通

  2、引导学生欣赏第六页的范画(课件演示作品简介)

  3、结合作品欣赏讲解卡通的主要特点:造型夸张幽默、色彩鲜艳、表现语言简洁、生动幽默。教师展示并简要点评补充范画。

  ①造型夸张幽默、表现语言简洁生动

  ②色彩鲜艳

  4、课堂任务

  三、课堂总结

美术教案 篇5

  【课标要求】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过程与方法: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同学们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形状,以合理的搭配去美化生活。

  【教学重点】

  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以古老的文字演变形状。

  【教学准备】

  教科书、课件、绘画工具。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圆圆的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给老师笑一下。咦!你们桌子上都摆积木了,喜欢玩吗?能说说你手中的积木是什么形状吗?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师:(出示三棱柱)这个物体有点特别,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生:三棱柱。

  师:这些都是立体图形。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探究新知

  1、师: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当当当??),他们就在这个机器人的身上,请大家来找一找,分分类,看看有几种图形。拆分机器人,(贴一个,板书一个名称)

  (板书:有趣的图形)

  2、师:我们每天放学回到家中,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享受家的温暖,这些

  新朋友的家住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到哪儿去找它们呢?

  师:(手拿长方体,用手摸着它的面),请看这个长方体,这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摸一摸你刚才找到的'几个面,说说摸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生:平平的、滑滑的。

  3、师:这些图形有点着急了,我们赶快从立体图形中把他们请出来吧!自己选一个积木画一画,(注意:左手按紧积木不动,右手来画。)

  师:好多同学的笔上功夫还要加油。

  4、师:请同学们放亮眼睛,记住新朋友的样子。

  师:请闭上眼睛,老师说四种图形的名字,你用手比划它的样子。师:你能很快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试试看)

  生:长方体、

  正方体(同学们兴趣盎然)。

  活动二、寻找生活中的图形

  1、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图形呢?(可以离开座位)

  生:①桌子的面是长方形②黑板的面是长方形③电灯开关盒的面是正方形④钟表的面是圆形⑤红领巾是三角形

  师:生活真奇妙,这么多的地方用了不同的图形,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2、请你仔细观察,说出交通标志牌的形状。认识吗?说说看。

  师: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对吗?

  三、基本练习

  师:这些图形宝宝今天和大家交朋友了,特开心,他们尽情地玩,连自己的家都找不到了,我们帮忙找找吧!打开练习纸。(生答完后)

  师:你们很会思考。

  对了的给自己画上一个喜欢的图形宝宝。

  四、拓展练习

  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图形的装扮,用这些图形,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请看:(出示图片)

  老师把这间房子的窗户放大了些,看看,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长方形?师:你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回家后,把你的收获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板书设计】

  第七课有趣的图形

  交通图形图形的装扮

  【教学反思】

美术教案 篇6

  激趣导人

  1.CAI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像什么。(水壶的半张图片)

  2.教师点击课件出现另一半后,学生看像什么。(水壶)

  3.揭示课题——记忆大比拼。

  CAI画面出示水壶半张图片,或利用教材。

  CAI画面呈现水壶整张 图片,或利用教材。

  尝试表现 探究方法

  1.请同学把桌上的作业添画完整。(已准备好的只有一半的火锅图片)

  2.分析学生作品,指导矫正作业中常见的问题:线条教案频道 /jiaoan/是否流畅?

  3.引导学生观察火锅外形结构特点。教师小结: 火锅由炉筒、锅身(锅盖)、底座三部分组成。

  4.添画方法:首先根据记忆画出其外轮廓线,再添加其内部结构线。

  CAI画面出示火锅半张图片,点击后线条慢慢 勾出其外轮廓线,再勾 出内部结构线。再出示 火锅各部位的文字说明。

  游戏解难

  1.游戏——大家来找茬

  (1)分组讨论,课件出示游戏内容。游戏内容:

  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这些图片里面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怎样添画更合理?

  (2)每组请一个代表上台分析图片。(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不合理的地方如何添画合理。)

  学生每发现一处错误就及时分析如何添画,课件可点击添画过程,并归纳不同外形的不同特征。

  方形物体的特征:对边平行。垂直于地平线的线永远垂直。

  圆柱形物体的特征:顶部和底部圆形的变化。

  出示透视缩形学具进行说明。

  不规则物体:根据记忆和想像添画。

  2.教师小结。

  CAI画面出示游戏内容。

  CAI画面出示8张规则 和不规则的图片,不合 理的图片点击教案频道 /jiaoan/可出现合 理的结构线。并出现不 同物体不同特征的.文字说明。(或直接用图片)

  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1.优秀学生作品赏析。欣赏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描绘的线描作业。

  2.课件出示作业要求:请仔细观察教材中的3张图片,把这些物体添画完整。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CAI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或板书)

  展示交流

  1.学生将自己的画贴在教室周围的展板上。

  2.自由欣赏,相互评价。

  3.教师总结。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了解、体验、感受绘画的多种媒材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集体作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分析多种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

  合作画一幅大画,并讲讲画中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 小组共同研究讨论课本图片:

  1、 些作品各使用什么工具材料画的?

  2、 你还知道哪些绘画的工具材料?

  3、 你看到小朋友画了些什么内容?

  4、 你觉得这些画美吗?说说你的感受?

  二、 创作前的准备:

  1、 小组讨论要画一幅什么内容的画?

  2、 用什么材料、工具?

  3、 如何分工?

  4、 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构思,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三、 划分各小组活动范围,分组进行创作活动。教师辅导。

  四、 评价活动

  1、 组织学生参观各组作品。

  2、小组代表讲画的故事。并进行自评。

  3、评出合作奖、创意奖、故事奖、创作奖。

  五、 教师进行小结。

  六、 课后拓展:

  回家后参考书上其他绘画形式,进一步尝试其他绘画形式。

美术教案 篇8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准备情况,师生问好。

  (二)导入 新课(1分钟)

  上课伊始请各组根据课前预习,从老师预先放置的盒子中,集体讨论后选出属于民间美术作品。

  师:他们的理由是对还是错,让我们看完书本后再评价。请大家看书本75页。1、2、3、段(板书中国民间美术)

  (三)讲授新课

  师:请每组讨论一下,推荐一位评委。[上讲台评价](4分钟)。

  生:①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的,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这些伤口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所以应该是民间美术。

  [师强调民间美术定义]

  生:②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祭祀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美的观念。

  生:③所谓民间美术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

  生:④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风俗有密切联系,但它不是迷信。

  师:以上就是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讲了这么多谁能来概括讲一下民间美术大体有哪些种类?

  生: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泥塑等。

  师:同学们知道自己家乡有些什么民间美术吗?

  生:我是江苏苏州的,我的家乡有刺绣、桃花坞年画、苏扇。

  1.年画(12分钟)

  师: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盛,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备出,曾有过文征明、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杰出的文人墨客,其文化底蕴、积淀深厚,年画深受其影响,追溯起来千年历史。明代时,出现了木刻年画,清,雍,乾里,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作品不但远播海内外,还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时,山塘街一带毁于战火,年画铺纷纷迁至唐伯虎居桃花坞一带,遂以桃花坞年画命名之,[师边介绍桃花坞年画,边放桃花坞年画从古至今的社址变迁片断],随着国外石印年画向我国的倾销,桃花坞年画深受威胁,历经坎坷,几起几落,解放后,桃花坞年画重获新生,成立了年画社,新社址在苏州观前街宫巷艺石斋内。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制作方法独树一帜。年画作品多次到日、美、意、卢森堡等地展出,被誉为“东方百艺之花”。

  [欣赏桃花坞年画的制作过程]

  师:请看,这是《一团和气》或称《各气吉祥》,[展示作品]

  [生看完后谈自己的感想]

  师:这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极深,流传很广的传统代表作画面呈圆型。中央是头戴红花,扎羊角发髻,活泼天真,憨态可掬有似稚童,又似老妪的.笑脸,身穿锦团服饰,颈佩长命富贵银锁,手棒《各气吉祥》卷轴,给人喜气洋洋,富足堂皇的感觉。在构图形象塑造上特意呈圆型,寓意“团圆”“圆满”,表达了人们在新春佳节中盼望家庭和睦,生活幸福,诸事顺道的良好的愿望。

  桃花坞年画题材内容相当丰富,除了一些吉祥喜庆之作外,还有小说戏剧类、祈福避灾类、风俗时事类,比如这一幅《上海火车站》就是反映当时新事物的一幅风俗画。同学们以为怎么样?

  [生看完后,通过解释和互相提问等方法上讲台介绍作品]

  生:除了苏州的桃花坞,还有河南朱仙镇天津的杨柳青年画,素有南桃北柳之称。

  2.刺绣(9分钟)

  师:看过了年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各地的刺绣,同学们对于刺绣都有哪些了解呢?

  生:有四大名绣,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 生:我是苏州渚,我们那儿大人、小孩都会绣(简介作刺绣情况)

  师:说起苏绣,它可是有着三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了,如果把苏绣比作皇冠,那双面绣可称是皇冠上的明珠。

  什么是双面绣呢?[播放一段介绍苏绣的片子]大家看,这幅白猫绣品正反一致,绣工精细,针法灵活,形象生动,这小猫哪象是绣出来的,仿佛是真如站着一只小猫,令人赞不绝口。[同学们互相交流感受]

  [生上前示范刺绣的制作]

  3.风筝(1分钟)

  师:放风筝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集运动、娱乐于一体的活动,同学们放过吗?今天我们来看看北京的风筝,请大家看书本第5段,讨论北京风筝的艺术。

  [生介绍自己看过的风筝。及放风筝的感受]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海绵笔点画雪花,尝试点画出大小不一的雪花。

  2.在点点画画中体验和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海绵点画雪花。

  难点:能用不同方法点画大小不一的雪花。

  活动准备:

  1.已经观看过雪花飘落的美景。

  2.蓝色卡纸(六张,粘在桌子上),白色的颜料,海绵笔每人一支,雪人六个。

  活动过程:

  一、激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支笔,你看是什么笔?

  2.师:其实它是支海绵笔,你能用海绵笔让天空中变出雪花吗?(请个别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画雪花。)

  二、讨论画雪花的方法

  1.师:刚才他是怎么把雪花变出来的?(请其他幼儿讲述。)

  2.教师小结:他先拿着海绵笔在白色的颜料里面蘸一蘸,然后和天空亲一亲,一朵一朵,雪花飘起来了,可别让它们挤在一起了。(教师一边小结一边示范。)

  3.师:唉,怎么样让雪花变的更大一些呢?(请幼儿尝试画更大块的雪花。)你是用什么方法让雪花变大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画法。)

  4.教师示范:他的办法真好,我也来试试。要让雪花变得更大,可以用力的点。还可以把它们一点一点的.围在一起,一点、两点变成了一朵大雪花。(示范时可以画更多的方法,如用三点、五点等。)

  5.师:你们看,那里还有好多地方还没下雪呢,我们让那里也飘满有大有小的雪花。

  三、幼儿绘画

  1.指导幼儿点画雪花的方法,雪花不要都挤在一起,提醒幼儿作画时应用力点。

  2.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点画大小不一的雪花,点与点之间靠的紧点。

  四、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雪花飘飘的美景。

  1.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雪景。师:雪下的真大啊,雪娃娃也来了。

  2.师:你觉得哪里的雪下的最漂亮?为什么呢?

  3.师:雪下的真漂亮,我们拍照吧。

  反思:

  本次活动,我还是将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示范讲解法”放到了幼儿尝试后,采用了“幼儿尝试在前、教师示范在后”的方法,主要是为了体现“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在教具的准备上运用了新的材料——海绵笔,让孩子们掌握一个握笔的方式,也增加了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整个活动的环节,层次比较清晰,环节紧扣。活动评价时,让孩子们尝试自己讲评,指出不足之处,并讲解下次作画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但我发现自己组织本次活动的积极性不怎么高,导致孩子们在活动中参与的时候也不怎么投入。讲评时没有合理利用“雪娃娃”这一道具,讲评环节比较散乱,如何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讲评有待深思。

美术教案 篇10

  好大的爸爸

  目标:

  用夸张的手法画出小朋友穿着爸爸衣服的

  美术—好大的爸爸

  目标:

  用夸张的手法画出小朋友穿着爸爸衣服的滑稽形象,体现出爸爸高大的形象。

  准备:

  爸爸的衣服一件,范画一张、蜡笔、勾线笔若干。过程:

  一、出课题。(请一名幼儿穿着爸爸的大毛衣进活动室)XX小朋友今天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衣服不是他的,很大)

  你穿的是谁的衣服?(爸爸)

  你们看,爸爸的衣服穿在小朋友身上是怎么样?(很大、肥肥的)

  为什么?(爸爸的个子很高,爸爸身体胖胖的)

  二、讲解示范。

  你们想不想穿一穿爸爸的衣服,(想)教室里没有爸爸的衣服,我们来画一件爸爸的大衣服。(示范画爸爸的大衣服)

  我们来穿一穿爸爸的大衣服。(添画上幼儿的头、脚)

  三、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要把爸爸的衣服画的大大的,显示出爸爸高大的形象。

  四、结束。

  让我们穿上爸爸的衣服到外面去。

  课后反思:

  幼儿的学习是非常情绪化的,与兴趣有极大的关系。要使幼儿对学习保持稳定的兴趣,所选教材必须新颖,毫无新奇的学习内容会使他们感到厌烦。怎样使幼儿对美术活动—《好大的爸爸》感兴趣,我反复地思考决定用“我穿爸爸的衣服真滑稽”这一形式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活动一开始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谢沐杨小朋友穿上一件大毛衣到活动室,让幼儿观察谢沐阳小朋友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看到谢沐阳这一滑稽的样子,小朋友都很开心地笑了,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孩子们很好奇,很想知道谢沐阳为什么要穿上这件大毛衣到活动室。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我对幼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谢沐阳小朋友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能接着我的话题马上回答:“衣服太大了。”“手看不见了。”“肚子也看不见了。”……“对,那沐阳你告诉小朋友你穿的是谁的衣服?”沐阳大声地说:“是我爸爸的。”哦,原来是爸爸的毛衣,孩子们恍然大悟。在这一环节里,幼儿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同爸爸相比,“爸爸个子很高,自己个子很矮”。在第二个环节里,我是

  这样设计地,请小朋友画一件爸爸的大毛衣,让自己穿一穿,感受一下自己穿上爸爸的毛衣的样子。孩子们的兴趣很浓,一个个都很快地描绘出这样一副画:爸爸的毛衣大大的,自己的头会变得很小,手会藏起来看不见,衣服下面只能看见自己的一双小脚。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穿上爸爸的毛衣真滑稽。

  在整个活动中,我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舒适地学习环境,使他们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出小朋友穿着爸爸衣服的滑稽形象,体现出爸爸高大的形象。,体现出爸爸高大的形象。

  准备:

  爸爸的衣服一件,范画一张、蜡笔、勾线笔若干。过程:

  一、出课题。(请一名幼儿穿着爸爸的大毛衣进活动室)XX小朋友今天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衣服不是他的,很大)

  你穿的是谁的衣服?(爸爸)

  你们看,爸爸的衣服穿在小朋友身上是怎么样?(很大、肥肥的)

  为什么?(爸爸的个子很高,爸爸身体胖胖的)

  二、讲解示范。

  你们想不想穿一穿爸爸的衣服,(想)教室里没有爸爸的.衣服,我们来画一件爸爸的大衣服。(示范画爸爸的大衣服)

  我们来穿一穿爸爸的大衣服。(添画上幼儿的头、脚)

  三、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要把爸爸的衣服画的大大的,显示出爸爸高大的形象。

  四、结束。

  让我们穿上爸爸的衣服到外面去。

  课后反思:

  幼儿的学习是非常情绪化的,与兴趣有极大的关系。要使幼儿对学习保持稳定的兴趣,所选教材必须新颖,毫无新奇的学习内容会使他们感到厌烦。怎样使幼儿对美术活动—《好大的爸爸》感兴趣,我反复地思考决定用“我穿爸爸的衣服真滑稽”这一形式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活动一开始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谢沐杨小朋友穿上一件大毛衣到活动室,让幼儿观察谢沐阳小朋友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看到谢沐阳这一滑稽的样子,小朋友都很开心地笑了,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孩子们很好奇,很想知道谢沐阳为什么要穿上这件大毛衣到活动室。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我对幼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谢沐阳小朋友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能接着我的话题马上回答:“衣服太大了。”“手看不见了。”“肚子也看不见了。”……

  “对,那沐阳你告诉小朋友你穿的是谁的衣服?”沐阳大声地说:“是我爸爸的。”哦,原来是爸爸的毛衣,孩子们恍然大悟。在这一环节里,幼儿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同爸爸相比,“爸爸个子很高,自己个子很矮”。在第二个环节里,我是这样设计地,请小朋友画一件爸爸的大毛衣,让自己穿一穿,感受一下自己穿上爸爸的毛衣的样子。孩子们的兴趣很浓,一个个都很快地描绘出这样一副画:爸爸的毛衣大大的,自己的头会变得很小,手会藏起来看不见,衣服下面只能看见自己的一双小脚。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穿上爸爸的毛衣真滑稽。

  在整个活动中,我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舒适地学习环境,使他们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出小朋友穿着爸爸衣服的滑稽形象,体现出爸爸高大的形象。准备:

  爸爸的衣服一件,范画一张、蜡笔、勾线笔若干。过程:

  一、出课题。(请一名幼儿穿着爸爸的大毛衣进活动室)XX小朋友今天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衣服不是他的,很大)

  你穿的是谁的衣服?(爸爸)

  你们看,爸爸的衣服穿在小朋友身上是怎么样?(很大、肥肥的)

《【实用】美术教案模板集合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7-25

创意美术教案11-05

【精品】美术教案08-20

美术教案(热)07-30

小班美术教案11-24

《冰淇淋》美术教案05-16

(通用)美术教案11-19

荷花的美术教案02-01

小学美术教案10-17

小学美术教案10-03

【实用】美术教案模板集合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美术教案模板集合10篇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了解各种恐龙的特点,认识它们的外形结构、色泽花纹、表情动态、习性环境,学习抓特征画恐龙想象画的方法。

  能综合利用信息资源解决学习问题,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发明性的描绘表示恐龙世界。

  在学习活动中表示出喜爱自然和动物、关注自然环境和生物生存的情感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生认识恐龙的外形结构、色泽花纹、表情动态、习性环境,学习抓特征与再造想象表示事物的方法,发明性地画出恐龙,集体组拼成一幅恐龙世界的想象画。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搜索知识:

  1、恐龙知识大搜索:

  这节课让我们发挥无穷的探究精神和想象力走进精彩的恐龙世界。”板书课题。

  出示学习提纲:“恐龙是生活在什么年代的动物?”“曾经称霸地球一亿六千五百年之久的恐龙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恐龙的种类有哪些?是如何命名的?”

  2、学生从课本和课外读物中寻找、讨论、汇报

  3、教师归纳。

  二、创作方法、示范指导:

  1、交流尝试:“怎样让恐龙显得更生动呢?”师生讨论,得出结论:画好表情动态和习性、环境使恐龙更生动。

  2、师生一起构思、合作交流,在黑板上演示画一只生动有趣、特征突出的恐龙。解析特征、示范方法步骤:构图、画轮廓、添加花纹、涂色。

  3、提取花纹:“说一说,看一看,点一点,找一找恐龙的花纹的组织规律。”出示几只花纹色泽明显的恐龙,与自然界可见到的.动物比较,分析花纹样式和色彩深浅和分布等规律,表示粗糙皮肤等特点。

  4、出示不同染色方法和不同姿态恐龙的创作形式,开阔思路。

  三、创设情景、指导创作

  1、活动情境:出示课前为恐龙世界绘制的环境背景大幅图版——有草原树林,高山湖泊,广阔天空,“你想画一只恐龙生活在这儿吗?”

  2、活动要求:想象画出一只有创意、生动形象的恐龙。然后剪下来,在顶部贴上学号,送到“大峡谷”来生活,我们一起发明一个精彩、美好的恐龙世界。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4、巡辅展示:老师在学生创作的过程进行个别辅导,协调组织学生,将恐龙粘贴到图板上组合成集体作业,展示出来。

  四、开放谈论、欣赏评价

  评价:组织先完成贴上去了的同学,“你想对几号作品作出评价?他的恐龙画得怎么样?发表你的意见或者建议。你也可以发表自身的创作意图。再看看他人对你的画有些什么评价,你觉得对你的画评价最中肯的是哪一句?”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我们都知道真正的恐龙世界早已成为永远的历史,那么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人类又应该怎样吸取恐龙灭绝教训呢?相信同学们下课以后还会去探究。

美术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

  2、学习漫画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增进对漫画艺术的了解(出自:WwW.HNNscy.Com:漫画与生活美术教案)与喜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在抓住任务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大胆的夸张与变形。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

  1、师说出几个名人画像,同学说出他们的特征。

  师:上课之前,老师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觉得自己脸上最有特点的是什么地方?和别的同学长得最不一样的是哪里?

  接下来介绍姚明、周杰伦、范伟、小沈阳外貌特征。这是谁?为什么你一眼就能看出是他呢?他的长相有哪些特点呢?看了这些人物图片后给你什么感觉?(想笑,并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让我们想笑的人物肖像就叫做漫画像,我们今天也要来给自己画一张漫画像(板书漫画像)

  (二)、课题探索

  (1)师:接下来欣赏著名的画家梵高的自画像。请同学们观察他面部有什么特征?

  生:(耳大,眼小,面瘦,~~~)

  师:老师还在网上收集一些其他画家的自画像作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1、漫画肖像和我们平时画的人像有什么区别?

  2、漫画肖像运用了那些艺术表现手法?

  3、漫画肖像主要抓住了人物那些特征进行夸张、变形?

  小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一小组)

  指生回答问题(板书:诙谐幽默夸张、变形人物形象(脸型,发型,五官,表情),神态,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课件总结,学生齐读)

  漫画肖像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是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突出人物的形象和神态特征。

  ⑵师生一起探索漫画的观察方法和绘画表现方法。

  师提问: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还有几方面需要我们了解,人物的.脸型和面部表情,那位同学能说几种脸型?(圆形方形三角形)(出示课件)

  脸型:人物的脸型有很多种,我国很多画家把人物脸型概括成六种,如:国

  字脸、甲字脸、申字脸、由字脸、田字脸、目字脸等,在动手画之前,要仔细观

  察自己属于什么脸型,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不同的特征,在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刻画五官。

  人物的表情有哪些?(喜、怒、哀、乐、惊)(出示课件)

  表情:人物的表情十分丰富,我们都体验过“喜、怒、哀、乐、惊”等情感所表现出的人物表情。

  师:知道了这么多的漫画知识后,那就让我们画一幅漫画来体验一下?(请一位同学当模特)我们从几方面观察?

  (师可在在黑板示范)

  生:(脸型,发型,五官,表情)

  师:谁来对他的脸型,五官做一番描述?根据特征来为这位同学画一幅漫画像?(指生上台示范)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谁来试一试?哪一幅更有趣,为什么?

  师提示:(漫化”不等于“丑化”——夸张变形后的形象既要给人以艺术的美感,又有漫画的趣味。)

  (3)下面我们欣赏学生的漫画作品(出示课件)

  (三)、创作实践

  师: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画一幅漫画像。师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比较突出的特征,可请学生对着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型、五官特征、表情等,也可以同学间相互寻找特点,并结合个人性格特点、服饰特点、爱好等进行表现,如某位学生喜欢笑,可以突出表现他的笑容;某位学生酷爱足球,可以把自己的眼睛画成足球的样子等。

  (四)、创作提示(出示课件)

  创作提示:我们在画漫画像时,要抓住一个人的面部特征,并加以大胆的夸张,脸胖就画的更胖,瘦就画得更瘦,五官大就画得更大小就画得更小。这样才够滑稽有趣。

  (五)、作品展示:

  选几名学生上讲台展示漫画作品,并对比真人作一评价(生师评)。你认为那位同学画的好?好在哪儿?你有什么建议?

  (六)、课堂总结

  刚才老师到下面看了同学们的漫画作品,你们的作品都很棒,都可以称作小小漫画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那些知识?你学会了什么?今天这节课有趣吗?下节课更有趣,让我们共同期待下节课的漫画与生活。(欣赏动态漫画)下课。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风铃的外观、造型特点及作用。

  2.学习用剪贴的方法制作一个小风铃,体会制作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风铃的制作方法和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

  制作形式新颖的小挂饰。

  教学方法:

  实践法、探究法

  教学准备:

  1. 教具:各种风铃、彩色卡纸、剪子、胶水

  2. 学具:剪子、胶水、彩色卡纸、小球

  教学过程:

  目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

  一.各组介绍自己的纸风铃

  二.制作纸风铃

  三.展示自己制作的纸风铃

  四.大家一齐动手装饰教室

  五.表演节目

  组织学生介绍:

  1纸风铃什么形状?什么形式?

  2纸风铃可以摆在家里的什么位置?装饰哪儿?

  巡视指导

  帮助学生出注意想办法

  指导学生进行评价

  教室和学生一齐动手装饰教室、美化环境。

  组织学生表演体会制作的快乐

  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

  一边介绍一边互相补充

  学生制作:

  1设计纸风铃的外形。

  2装饰纸风铃学生个别制作或者小组合作

  观看

  自由提问题

  还想了解有关纸风铃的什么事情?

  学生动手装饰教室

  大家一起唱歌、跳舞

  设计图

  学生制作的纸风铃

  纸风铃

美术教案 篇4

  课时: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卡通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能根据卡通画的内容编一个故事,大胆尝试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人文情感目标:

  通地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卡通艺术的表现魅力,并尝试用卡通画手法表现故事或某个故事情节,以此来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综合表现能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重点

  1、卡通画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

  2、能根据卡通画的内容编一个故事并尝试进行表演。

  3、尝试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

  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第一节有趣的卡通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卡通画的特点和特有的表现语言。

  教学难点:卡通画表现各种事物形态的特殊手法―――夸张。

  教学准备:《米老鼠和唐老鸭》VCD、常见的卡通人物或主角图片若干、人物表情图片若干、各种特殊场面画若干(夜晚、紧张、热闹、冷清等)(以上资料以课件的形式表现)、弹弓、木棍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学生回答问题:你们最喜欢的卡通画、卡通片或者卡通人物是什么?

  2、教师: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的卡通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是我们很多人喜爱的卡通片,下面我就来欣赏其中的一个片断。(播放《米老鼠和唐老鸭》VCD)

  3、学生回答问题:《米老鼠和唐老鸭》有哪些特点最吸引我们?

  教师点评:

  我们喜欢它是因为米老鼠和唐老鸭造型夸张、可爱、幽默,故事情节充满了智慧。

  4、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卡通画的造型方法,请同学们欣赏第六页的范画。

  三、新课教学

  1、板书课题:有趣的卡通

  2、引导学生欣赏第六页的范画(课件演示作品简介)

  3、结合作品欣赏讲解卡通的主要特点:造型夸张幽默、色彩鲜艳、表现语言简洁、生动幽默。教师展示并简要点评补充范画。

  ①造型夸张幽默、表现语言简洁生动

  ②色彩鲜艳

  4、课堂任务

  三、课堂总结

美术教案 篇5

  【课标要求】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过程与方法:通过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同学们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形状,以合理的搭配去美化生活。

  【教学重点】

  会辨认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这四种图形。

  【教学难点】

  以古老的文字演变形状。

  【教学准备】

  教科书、课件、绘画工具。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圆圆的脸上露出甜甜的微笑,给老师笑一下。咦!你们桌子上都摆积木了,喜欢玩吗?能说说你手中的积木是什么形状吗?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师:(出示三棱柱)这个物体有点特别,你知道它的名字吗?

  生:三棱柱。

  师:这些都是立体图形。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探究新知

  1、师:今天我们还要认识几位新朋友,(当当当??),他们就在这个机器人的身上,请大家来找一找,分分类,看看有几种图形。拆分机器人,(贴一个,板书一个名称)

  (板书:有趣的图形)

  2、师:我们每天放学回到家中,依偎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享受家的温暖,这些

  新朋友的家住在什么地方呢?我们到哪儿去找它们呢?

  师:(手拿长方体,用手摸着它的面),请看这个长方体,这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生:长方形。

  师:摸一摸你刚才找到的'几个面,说说摸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生:平平的、滑滑的。

  3、师:这些图形有点着急了,我们赶快从立体图形中把他们请出来吧!自己选一个积木画一画,(注意:左手按紧积木不动,右手来画。)

  师:好多同学的笔上功夫还要加油。

  4、师:请同学们放亮眼睛,记住新朋友的样子。

  师:请闭上眼睛,老师说四种图形的名字,你用手比划它的样子。师:你能很快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试试看)

  生:长方体、

  正方体(同学们兴趣盎然)。

  活动二、寻找生活中的图形

  1、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图形呢?(可以离开座位)

  生:①桌子的面是长方形②黑板的面是长方形③电灯开关盒的面是正方形④钟表的面是圆形⑤红领巾是三角形

  师:生活真奇妙,这么多的地方用了不同的图形,使我们的生活更丰富多彩。

  2、请你仔细观察,说出交通标志牌的形状。认识吗?说说看。

  师:老师相信我们班的小朋友都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对吗?

  三、基本练习

  师:这些图形宝宝今天和大家交朋友了,特开心,他们尽情地玩,连自己的家都找不到了,我们帮忙找找吧!打开练习纸。(生答完后)

  师:你们很会思考。

  对了的给自己画上一个喜欢的图形宝宝。

  四、拓展练习

  师: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图形的装扮,用这些图形,可以拼成漂亮的图画,请看:(出示图片)

  老师把这间房子的窗户放大了些,看看,有几个正方形?有几个长方形?师:你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回家后,把你的收获说给爸爸妈妈听,好吗?

  【板书设计】

  第七课有趣的图形

  交通图形图形的装扮

  【教学反思】

美术教案 篇6

  激趣导人

  1.CAI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猜猜像什么。(水壶的半张图片)

  2.教师点击课件出现另一半后,学生看像什么。(水壶)

  3.揭示课题——记忆大比拼。

  CAI画面出示水壶半张图片,或利用教材。

  CAI画面呈现水壶整张 图片,或利用教材。

  尝试表现 探究方法

  1.请同学把桌上的作业添画完整。(已准备好的只有一半的火锅图片)

  2.分析学生作品,指导矫正作业中常见的问题:线条教案频道 /jiaoan/是否流畅?

  3.引导学生观察火锅外形结构特点。教师小结: 火锅由炉筒、锅身(锅盖)、底座三部分组成。

  4.添画方法:首先根据记忆画出其外轮廓线,再添加其内部结构线。

  CAI画面出示火锅半张图片,点击后线条慢慢 勾出其外轮廓线,再勾 出内部结构线。再出示 火锅各部位的文字说明。

  游戏解难

  1.游戏——大家来找茬

  (1)分组讨论,课件出示游戏内容。游戏内容:

  以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出问题:这些图片里面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怎样添画更合理?

  (2)每组请一个代表上台分析图片。(重点引导学生说说不合理的地方如何添画合理。)

  学生每发现一处错误就及时分析如何添画,课件可点击添画过程,并归纳不同外形的不同特征。

  方形物体的特征:对边平行。垂直于地平线的线永远垂直。

  圆柱形物体的特征:顶部和底部圆形的变化。

  出示透视缩形学具进行说明。

  不规则物体:根据记忆和想像添画。

  2.教师小结。

  CAI画面出示游戏内容。

  CAI画面出示8张规则 和不规则的图片,不合 理的图片点击教案频道 /jiaoan/可出现合 理的结构线。并出现不 同物体不同特征的.文字说明。(或直接用图片)

  学生作业 教师指导

  1.优秀学生作品赏析。欣赏同一物体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描绘的线描作业。

  2.课件出示作业要求:请仔细观察教材中的3张图片,把这些物体添画完整。

  3.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CAI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或板书)

  展示交流

  1.学生将自己的画贴在教室周围的展板上。

  2.自由欣赏,相互评价。

  3.教师总结。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 了解、体验、感受绘画的多种媒材的特点。

  2、 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通过集体作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分析多种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

  合作画一幅大画,并讲讲画中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 小组共同研究讨论课本图片:

  1、 些作品各使用什么工具材料画的?

  2、 你还知道哪些绘画的工具材料?

  3、 你看到小朋友画了些什么内容?

  4、 你觉得这些画美吗?说说你的感受?

  二、 创作前的准备:

  1、 小组讨论要画一幅什么内容的画?

  2、 用什么材料、工具?

  3、 如何分工?

  4、 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构思,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创作。

  三、 划分各小组活动范围,分组进行创作活动。教师辅导。

  四、 评价活动

  1、 组织学生参观各组作品。

  2、小组代表讲画的故事。并进行自评。

  3、评出合作奖、创意奖、故事奖、创作奖。

  五、 教师进行小结。

  六、 课后拓展:

  回家后参考书上其他绘画形式,进一步尝试其他绘画形式。

美术教案 篇8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准备情况,师生问好。

  (二)导入 新课(1分钟)

  上课伊始请各组根据课前预习,从老师预先放置的盒子中,集体讨论后选出属于民间美术作品。

  师:他们的理由是对还是错,让我们看完书本后再评价。请大家看书本75页。1、2、3、段(板书中国民间美术)

  (三)讲授新课

  师:请每组讨论一下,推荐一位评委。[上讲台评价](4分钟)。

  生:①民间美术是相对于专业而言的,它们的创作基本上是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这些伤口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所以应该是民间美术。

  [师强调民间美术定义]

  生:②民间美术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节日活动、祭祀活动中,反映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美的观念。

  生:③所谓民间美术是强烈体现着民族性和地方性的。

  生:④它的创作和流传方式是集体的,它与宗教、风俗有密切联系,但它不是迷信。

  师:以上就是民间美术的基本特点,讲了这么多谁能来概括讲一下民间美术大体有哪些种类?

  生:年画、剪纸、刺绣、风筝、编织、泥塑等。

  师:同学们知道自己家乡有些什么民间美术吗?

  生:我是江苏苏州的,我的家乡有刺绣、桃花坞年画、苏扇。

  1.年画(12分钟)

  师:我国历史名城苏州,物产丰富,文化茂盛,手工艺美冠天下,名家备出,曾有过文征明、唐伯虎、仇英等一大批杰出的文人墨客,其文化底蕴、积淀深厚,年画深受其影响,追溯起来千年历史。明代时,出现了木刻年画,清,雍,乾里,山塘街及桃花坞一带作坊达50多家,盛极一时。作品不但远播海内外,还对日本“浮世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平天国时,山塘街一带毁于战火,年画铺纷纷迁至唐伯虎居桃花坞一带,遂以桃花坞年画命名之,[师边介绍桃花坞年画,边放桃花坞年画从古至今的社址变迁片断],随着国外石印年画向我国的倾销,桃花坞年画深受威胁,历经坎坷,几起几落,解放后,桃花坞年画重获新生,成立了年画社,新社址在苏州观前街宫巷艺石斋内。桃花坞年画的文化内涵及独特的制作方法独树一帜。年画作品多次到日、美、意、卢森堡等地展出,被誉为“东方百艺之花”。

  [欣赏桃花坞年画的制作过程]

  师:请看,这是《一团和气》或称《各气吉祥》,[展示作品]

  [生看完后谈自己的感想]

  师:这是桃花坞年画中影响极深,流传很广的传统代表作画面呈圆型。中央是头戴红花,扎羊角发髻,活泼天真,憨态可掬有似稚童,又似老妪的.笑脸,身穿锦团服饰,颈佩长命富贵银锁,手棒《各气吉祥》卷轴,给人喜气洋洋,富足堂皇的感觉。在构图形象塑造上特意呈圆型,寓意“团圆”“圆满”,表达了人们在新春佳节中盼望家庭和睦,生活幸福,诸事顺道的良好的愿望。

  桃花坞年画题材内容相当丰富,除了一些吉祥喜庆之作外,还有小说戏剧类、祈福避灾类、风俗时事类,比如这一幅《上海火车站》就是反映当时新事物的一幅风俗画。同学们以为怎么样?

  [生看完后,通过解释和互相提问等方法上讲台介绍作品]

  生:除了苏州的桃花坞,还有河南朱仙镇天津的杨柳青年画,素有南桃北柳之称。

  2.刺绣(9分钟)

  师:看过了年画,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各地的刺绣,同学们对于刺绣都有哪些了解呢?

  生:有四大名绣,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 生:我是苏州渚,我们那儿大人、小孩都会绣(简介作刺绣情况)

  师:说起苏绣,它可是有着三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了,如果把苏绣比作皇冠,那双面绣可称是皇冠上的明珠。

  什么是双面绣呢?[播放一段介绍苏绣的片子]大家看,这幅白猫绣品正反一致,绣工精细,针法灵活,形象生动,这小猫哪象是绣出来的,仿佛是真如站着一只小猫,令人赞不绝口。[同学们互相交流感受]

  [生上前示范刺绣的制作]

  3.风筝(1分钟)

  师:放风筝是男女老少都喜欢的集运动、娱乐于一体的活动,同学们放过吗?今天我们来看看北京的风筝,请大家看书本第5段,讨论北京风筝的艺术。

  [生介绍自己看过的风筝。及放风筝的感受]

美术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海绵笔点画雪花,尝试点画出大小不一的雪花。

  2.在点点画画中体验和同伴一起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海绵点画雪花。

  难点:能用不同方法点画大小不一的雪花。

  活动准备:

  1.已经观看过雪花飘落的美景。

  2.蓝色卡纸(六张,粘在桌子上),白色的颜料,海绵笔每人一支,雪人六个。

  活动过程:

  一、激起幼儿作画的兴趣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支笔,你看是什么笔?

  2.师:其实它是支海绵笔,你能用海绵笔让天空中变出雪花吗?(请个别幼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画雪花。)

  二、讨论画雪花的方法

  1.师:刚才他是怎么把雪花变出来的?(请其他幼儿讲述。)

  2.教师小结:他先拿着海绵笔在白色的颜料里面蘸一蘸,然后和天空亲一亲,一朵一朵,雪花飘起来了,可别让它们挤在一起了。(教师一边小结一边示范。)

  3.师:唉,怎么样让雪花变的更大一些呢?(请幼儿尝试画更大块的雪花。)你是用什么方法让雪花变大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画法。)

  4.教师示范:他的办法真好,我也来试试。要让雪花变得更大,可以用力的点。还可以把它们一点一点的.围在一起,一点、两点变成了一朵大雪花。(示范时可以画更多的方法,如用三点、五点等。)

  5.师:你们看,那里还有好多地方还没下雪呢,我们让那里也飘满有大有小的雪花。

  三、幼儿绘画

  1.指导幼儿点画雪花的方法,雪花不要都挤在一起,提醒幼儿作画时应用力点。

  2.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法点画大小不一的雪花,点与点之间靠的紧点。

  四、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雪花飘飘的美景。

  1.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雪景。师:雪下的真大啊,雪娃娃也来了。

  2.师:你觉得哪里的雪下的最漂亮?为什么呢?

  3.师:雪下的真漂亮,我们拍照吧。

  反思:

  本次活动,我还是将美术活动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示范讲解法”放到了幼儿尝试后,采用了“幼儿尝试在前、教师示范在后”的方法,主要是为了体现“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在教具的准备上运用了新的材料——海绵笔,让孩子们掌握一个握笔的方式,也增加了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整个活动的环节,层次比较清晰,环节紧扣。活动评价时,让孩子们尝试自己讲评,指出不足之处,并讲解下次作画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但我发现自己组织本次活动的积极性不怎么高,导致孩子们在活动中参与的时候也不怎么投入。讲评时没有合理利用“雪娃娃”这一道具,讲评环节比较散乱,如何让孩子们积极参与讲评有待深思。

美术教案 篇10

  好大的爸爸

  目标:

  用夸张的手法画出小朋友穿着爸爸衣服的

  美术—好大的爸爸

  目标:

  用夸张的手法画出小朋友穿着爸爸衣服的滑稽形象,体现出爸爸高大的形象。

  准备:

  爸爸的衣服一件,范画一张、蜡笔、勾线笔若干。过程:

  一、出课题。(请一名幼儿穿着爸爸的大毛衣进活动室)XX小朋友今天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衣服不是他的,很大)

  你穿的是谁的衣服?(爸爸)

  你们看,爸爸的衣服穿在小朋友身上是怎么样?(很大、肥肥的)

  为什么?(爸爸的个子很高,爸爸身体胖胖的)

  二、讲解示范。

  你们想不想穿一穿爸爸的衣服,(想)教室里没有爸爸的衣服,我们来画一件爸爸的大衣服。(示范画爸爸的大衣服)

  我们来穿一穿爸爸的大衣服。(添画上幼儿的头、脚)

  三、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要把爸爸的衣服画的大大的,显示出爸爸高大的形象。

  四、结束。

  让我们穿上爸爸的衣服到外面去。

  课后反思:

  幼儿的学习是非常情绪化的,与兴趣有极大的关系。要使幼儿对学习保持稳定的兴趣,所选教材必须新颖,毫无新奇的学习内容会使他们感到厌烦。怎样使幼儿对美术活动—《好大的爸爸》感兴趣,我反复地思考决定用“我穿爸爸的衣服真滑稽”这一形式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活动一开始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谢沐杨小朋友穿上一件大毛衣到活动室,让幼儿观察谢沐阳小朋友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看到谢沐阳这一滑稽的样子,小朋友都很开心地笑了,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孩子们很好奇,很想知道谢沐阳为什么要穿上这件大毛衣到活动室。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我对幼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谢沐阳小朋友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能接着我的话题马上回答:“衣服太大了。”“手看不见了。”“肚子也看不见了。”……“对,那沐阳你告诉小朋友你穿的是谁的衣服?”沐阳大声地说:“是我爸爸的。”哦,原来是爸爸的毛衣,孩子们恍然大悟。在这一环节里,幼儿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同爸爸相比,“爸爸个子很高,自己个子很矮”。在第二个环节里,我是

  这样设计地,请小朋友画一件爸爸的大毛衣,让自己穿一穿,感受一下自己穿上爸爸的毛衣的样子。孩子们的兴趣很浓,一个个都很快地描绘出这样一副画:爸爸的毛衣大大的,自己的头会变得很小,手会藏起来看不见,衣服下面只能看见自己的一双小脚。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穿上爸爸的毛衣真滑稽。

  在整个活动中,我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舒适地学习环境,使他们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出小朋友穿着爸爸衣服的滑稽形象,体现出爸爸高大的形象。,体现出爸爸高大的形象。

  准备:

  爸爸的衣服一件,范画一张、蜡笔、勾线笔若干。过程:

  一、出课题。(请一名幼儿穿着爸爸的大毛衣进活动室)XX小朋友今天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衣服不是他的,很大)

  你穿的是谁的衣服?(爸爸)

  你们看,爸爸的衣服穿在小朋友身上是怎么样?(很大、肥肥的)

  为什么?(爸爸的个子很高,爸爸身体胖胖的)

  二、讲解示范。

  你们想不想穿一穿爸爸的衣服,(想)教室里没有爸爸的.衣服,我们来画一件爸爸的大衣服。(示范画爸爸的大衣服)

  我们来穿一穿爸爸的大衣服。(添画上幼儿的头、脚)

  三、幼儿作画,老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要把爸爸的衣服画的大大的,显示出爸爸高大的形象。

  四、结束。

  让我们穿上爸爸的衣服到外面去。

  课后反思:

  幼儿的学习是非常情绪化的,与兴趣有极大的关系。要使幼儿对学习保持稳定的兴趣,所选教材必须新颖,毫无新奇的学习内容会使他们感到厌烦。怎样使幼儿对美术活动—《好大的爸爸》感兴趣,我反复地思考决定用“我穿爸爸的衣服真滑稽”这一形式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我在活动一开始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让谢沐杨小朋友穿上一件大毛衣到活动室,让幼儿观察谢沐阳小朋友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看到谢沐阳这一滑稽的样子,小朋友都很开心地笑了,学习的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来,孩子们很好奇,很想知道谢沐阳为什么要穿上这件大毛衣到活动室。在这样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我对幼儿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谢沐阳小朋友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能接着我的话题马上回答:“衣服太大了。”“手看不见了。”“肚子也看不见了。”……

  “对,那沐阳你告诉小朋友你穿的是谁的衣服?”沐阳大声地说:“是我爸爸的。”哦,原来是爸爸的毛衣,孩子们恍然大悟。在这一环节里,幼儿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同爸爸相比,“爸爸个子很高,自己个子很矮”。在第二个环节里,我是这样设计地,请小朋友画一件爸爸的大毛衣,让自己穿一穿,感受一下自己穿上爸爸的毛衣的样子。孩子们的兴趣很浓,一个个都很快地描绘出这样一副画:爸爸的毛衣大大的,自己的头会变得很小,手会藏起来看不见,衣服下面只能看见自己的一双小脚。使幼儿感受到自己穿上爸爸的毛衣真滑稽。

  在整个活动中,我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舒适地学习环境,使他们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会运用夸张的手法来描绘出小朋友穿着爸爸衣服的滑稽形象,体现出爸爸高大的形象。准备:

  爸爸的衣服一件,范画一张、蜡笔、勾线笔若干。过程:

  一、出课题。(请一名幼儿穿着爸爸的大毛衣进活动室)XX小朋友今天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衣服不是他的,很大)

  你穿的是谁的衣服?(爸爸)

  你们看,爸爸的衣服穿在小朋友身上是怎么样?(很大、肥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