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日记

时间:2023-04-06 12:54:55 日记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读书的日记模板锦集7篇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觉间结束了,我相信大家都是有收获的,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日记里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书的日记7篇,欢迎大家分享。

读书的日记模板锦集7篇

读书的日记 篇1

  午间读黄裳《笔祸史谈丛》。对于黄裳先生,一向喜欢他的文字而反感他的议论,但这部《笔祸史谈丛》是例外。卷末后记云:“因为笑骂皇帝而被迫害,这些都是属于诬陷罪,与政治思想并无关系,虽然在定罪时要拉扯一些大逆不道的字句来装点门面,但人们都明白,这些人死的是冤枉。感到孤独而空虚的统治者就要千方百计制造舆论,以传统的礼教为依据,把种种罪名都拉扯到‘离经叛道’上来,用以激起更多人的愤慨,扇起众怒,这样站在统治者身旁的人数就会大大增加”。譬如钱名世,连笑骂皇帝都够不上,不过是拍拍炙手可热的年大将军的马屁,间接开罪了翻脸无情的皇帝,被抓住作为典型,赐了一块“名教罪人”的牌匾,还要组织大批判,让天下的士子都来写诗骂这“行止不端,立身卑污”的知识分子,仿佛全天下拥护名教的正人君子都被钱先生得罪了。这种手腕,确实把传统专制君王的能量发挥到了极点,真是让人佩服。与钱一样成了君臣斗争牺牲品的是汪景祺,因为做年羹尧的亲信,被皇帝从所著的《西征随笔》中嗅到了大逆的味道。说是味道,是因为雍正的证据是“文稿中‘历代年号论’,指‘正’字有‘一止’之象”,这样的攀援构陷,实际上是毫无标准,一仍皇帝个人的喜好憎恶来决定。

  最可怜的是被鲁迅先生称之为与皇帝有隔膜的`读书人,盖后者有点儿像今天的愤青,脑袋一热,跑到皇帝面前说,主子,天下兴亡,俺也有份儿,我来给你出个主意提个建议罢,结果就招了皇帝的忌讳,稀里糊涂掉了脑袋,实在很可惜的。这种愤青,有时候简直是被诱引的,如著名的戴名世,就是因为错误估计形势,以为“近日方宽文字之禁”,要实行双百方针了,于是主动探头被揪出来的。在时兴瓜蔓钞的年代,一人得罪,全家遭殃。汪景祺伏诛后,妻子要“发黑龙江披甲人为奴”。“景祺之妻,巨室女也。遣发时,家人设危跳,欲其清波自尽,乃盘躃匍匐而渡”。躃是个生僻字,查字典是腿瘸的意思,大约从高处被推到水中的时候摔伤了腿,可是还能盘躃匍匐而渡,也真够难为她的。晚间大风稍稍停歇,读《希腊精神》二节。接通知,明日上午大会,又可有半日读书时光。

读书的日记 篇2

  20xx年5月11日星期一晴

  一想起这件事,我的脸上就发烧。

  昨天是星期天,老师要我们把《雷锋日记二则》读熟,让家长检查签字。吃过午饭,我就准备读书,书还没打开,就见好朋友陈峰兴冲冲跑进我家,说演马戏的来了,叫我一起去。我说:“还有书没读呢,再说还要家长签字!”陈峰却不以为然:“有啥读的,字我帮你签。”想到那精彩的马戏,我的`心动了,就让陈峰在课文后签上“王银香检查”几个字,然后,我俩便一溜烟儿跑了。

  今天早晨,组长检查时发现书上的字是陈峰签的,就告诉老师了。老师把我和陈峰叫到前而,先让我读《雷锋日记二则》,结果我结结巴巴好半天才读完,羞得真想钻到桌子下面去。接着,老师又问陈峰:“你为什么签字?”陈峰只得说出要看马戏。最后,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好朋友要互相帮助,不该一起欺骗老师。”这时,我觉得自己的脸烧得发烫,看看陈峰,他也是满脸通红。

  我真后悔这样做。

读书的日记 篇3

  早晨,我起了床就读书。

  我从书包里拿起了语文书。我心想为什么嘛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起了床就去学校,我为什么要读书呢?真让人伤脑筋,我伤心的拿起书,全神无力的读起书来。妈妈看见我这样还不大发雷霆不可。妈妈生气的`说:“怎么了是不是找打呀!”我说:“不是,只是没有精神而已。”之后,我这才大声地读起书来,这时妈妈才下楼洗衣服了。我心想:“哦呀!现在可以只有真正的休息了。”我便在床上休息起来,爸爸醒来了知道了,我听了妈妈的脚步立刻又认真读起书来。妈妈看见了夸了我,爸爸对妈妈说了我不好的事情把我打了一顿。

  我心想:“我以后再也不要不认真读书了。”

读书的日记 篇4

  “我读过很多书,每读一本都觉得很快乐。

  雷锋,可是家喻户晓了,《雷锋的故事》就是描写雷锋的书,雷锋的事迹有的我们知道,有的我们不知道,因为他帮人经常不留名就走了,做无名英雄。下面我来和你们讲一讲吧。

  有一次,雷锋乘列车回家时,他在车站、列车上扶老携幼,忙这忙那,找到座位总是让给别人坐,简直成了闲不住的义务列车人员呀!

  雷锋曾说过一句话,我来告诉你吧: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让我们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并要把这个精神发扬光大,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除了这本书,我还看了童话书《笑猫日记》。这是杨红樱写的,是《淘气包马小跳》的续集,杨红樱是国内有名的童话作家之一,这本书是围绕着笑猫和京巴狗地包天写的,我能感受到杨红樱对孩子们的喜爱。

  我喜欢读书,科普读物当然也不例外。

  《宇宙奥秘探索》能让我知道关于宇宙、天文的奥秘和知识。给我们足够的.线索,让我们去探索宇宙的更多奥秘,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要我们敢想,就一定办得到。《科学家的故事》就是典范,也为我们打开了知识之门,探索更多奥秘。

  读书使我很快乐,读书能让我学到课外知识,同学不懂的地方,我可以教他,我觉得很光荣。读童话、漫画里的情节不仅能让我哈哈大笑,还能让我学到知识、明白道理,增添对读书的兴趣和爱好。所以读书使我很快乐。

读书的日记 篇5

  书,像一杯浓茶,滋润着人们的心灵,将人们的心灵充实至出口成章的地步。书,这杯茶,带给我无穷的乐趣与收获。

  书像一片海,在其中,你可以发现爱与正义,虚假与邪恶。在《三国演义》中,我佩服黄忠“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我喜欢关羽的`忠肝义胆,宁死不降的气概;我讨厌吕布的有勇无谋,收钱卖命的本性。这本书的乐趣,大概就是告诉人们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吧!

  我上四年级时,开始读《孙子兵法》,读了一段时间后,已经可以运用其中的一些计谋了。有一次,我和同学下军棋,摆棋时,我将“司令”和“炸弹”等精兵强将放在左翼,将“师长”和其它“大块头”放在右翼,吸引敌方的火力,打了他个“声东击西”,当那位同学还在激战当中,我的“司令”已经在敌方内部开始了“大屠杀”,最后,以我的胜利告终。我想这大概就是读书的乐趣吧!

  有的同学问我,为什么你那么喜欢读书,我说,读书可以为自己带来无穷的乐趣。同学说,读书不是很枯燥吗?玩游戏多有意思呀!

  其实,读书的乐趣不是读的书多、死读硬读就能享受到的。书需要你慢慢的咀嚼,品味,自己发现乐趣。在书中,有一种很亲切的归属感,让人上瘾,就像有百益而无一害的“毒品”一样。

  读书,会让你被书香气所感染,其中的乐趣,会随着书香气,渗透进你的每一个细胞,让你享受乐趣。让我们拿起书,去享受、分享其中的快乐吧!

  指导老师:陈飞

  老师评语:书在你手,世界就在你手,腹有诗书气自华,才如湖海文如壮。爱读书的人有气场,自带光芒。作文写出了 真情实感,也让我们看到读书的无穷魅力和乐趣! 真棒,加油!

读书的日记 篇6

  周末下午在街上闲逛,见两三人蹲在一旧书摊前翻看,不禁勾起内心深处似曾相识的记忆。

  上个世纪80年代,那是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都尚未充裕的年代。我刚读初中。与现在相比,学习轻松许多;但可读之书,除了课本别无他物。饥渴的我们每天都在班上搜寻课外书,若某位师兄能拿出一本即使破旧的连环画或《故事会》之类,必定会被大家追逐,直到肩贴肩头碰头五六个人挤坐在一起开始阅读才停息。聚读之处,或是课桌旁,或是屋檐下,亦或是石阶上。中间那位当然是舒服地坐着,负责翻页,甚至朗读(因为靠得后一些的人看不到书的全貌,便要求读出来),俨然是阅读小组的头儿。其余“搭到看”过干瘾的(因为人多)或挨坐,或蹲,或站,或弓腰,表情雷同而姿态各异。待看到精彩的页面,挨得远的没能看得分明,中间那位却要翻过去了,因此,便时常有小纠纷、小吵闹,但迅即又归于平静,因为真的闹翻的话,书主人便会恼急地把书收将起来,道:“今天不看了,怎样?”害得大家心里如癞蛤蟆吃豇豆——悬吊吊的。

  镇上文化站有千把册书,对外租借,一本每天两角钱,但是要收押金。对于十来岁的我来说,偶尔有两三张角票是可能的,但要有块票作押金却是几无可能的。有一年正月里,连续给好多家亲戚拜了年,我的口袋里居然积了五元之巨,当下喜不自禁,径自奔到镇上,选了一本向往已久的完全版的《三国演义》,一路上边走边看地回家。家里人却叫我去看鹅。我拿着书到得田边,瞄了一下,见鹅的只数正常,活动也正常,便站着继续看诸葛亮布空城计,不觉入神,又在不知不觉中蹲身而读,好久都没挪窝。忽一人大呼:“猪跑出来了!”不禁惊诧,应声:“诸葛亮没出来!”扭头循声望去,方感膝盖酸麻,一时支撑不住,“腾”地跌坐在泥地里。起身之后,抬望眼,鹅已不知去向,免不得要去找。那邻居犹且叫:“帮我赶一下猪哇!”我说:“我要去找我。”邻居既惊且怪:“你要去找你呀?!”

  有一次逢场,在镇上逛,忽见一间店铺墙壁上挂满图书,店里摆着几条长凳,十余老少在里面看书,神态甚为享受。乃大喜,入内。方欲摘书观之,一老者近身道:“小朋友,两角钱!”原来这是一家“书吧”。我问:“可以看好久?”答:“可以看一天。”搜遍全身口袋,竟然找出两角。于是交钱看书,却苦于读者众而无凳可坐,只得行蹲读之法。

  平时未能完整阅读的几本连环画,此时此地终于得偿所愿了。纵情饱览之中,也不知过了多久。忽一转眼,见店内空旷,长凳上无有老少读者,而店主人正端着饭盒扒饭,方知时已至午,而自己的肚子也咕咕叫着可以为证。欲舍书而去,却又舍不得还有半天的钱没有看完,于是强忍饥饿,扑向精神食粮。

  连我自己也不知道看了多少本,一直看到店里的'读者来了又走了,多了又少了,眼见得店外光线昏暗,远处炊烟升起。店老板(那位老者)笑呵呵说:“别人两角钱都只看半天,你硬要看一天,我折惨了!”

  自此之后,一有机会就去那儿看书,也不拘何书。大约一个月后的一天,仍旧去,发现老板换了一位年轻的,也没空去注意观察他。交上两毛钱,摘下书照例要坐在凳子上,却被年轻的老板客气地挡住了:“坐位子要三毛。”啥?有这种事?这才察觉新老板的不同;但似乎又无理可讲,无法可想。然而,奈何?身上就是没有多余的一毛板凳钱!又担心与他理论耽误时间只会自己吃亏,只得将就站着看了,反正是练熟了此等姿势的。站了半小时左右,复摆蹲读之势,良久,脚踝酸痛,又立而读之,如此反复变换,居然坚持了四个小时的样子。经此一回,以后每看到别人上厕所就要拿书报,便会在脑中预先浮现其蹲着阅读的造型,且联想及己,哑然而笑。

  弹指一挥间,二十余载过矣。在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都无比丰富的今天,书之多之美之豪华且不论,阅读时之装备更可谓大升级了:午后阳光、沙滩凉椅、再加一杯馥郁的茶。故此,读书时便失去了从前狼吞虎咽的快感,而获得的是细细品味的从容。

读书的日记 篇7

  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了解了第一课的.作者没钱买书也会想尽一切办法读到书;第二课跟季羡林爷爷的对话中,爷爷告诉我们:一定要多看闲书,要多背古诗和古文,还要达到“古今贯通”“中西贯通”“文理贯通”;第三课的作者把书当做自己的朋友,不管读了多少次,总会发现新东西,也不觉得厌烦;第四课的作者指出:作文要与众不同,别出新裁才能打动人心,因为那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这些读书方法和精神,使我豁然开朗!

  我以前读书只注意故事情节,没有了解书里蕴含的道理,只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今后我一定要博览群书,认真学习,不辜负老师和父母对我的期望。

【读书的日记】相关文章:

读书的日记11-15

读书的日记07-04

关于读书的日记11-05

读书的日记【推荐】11-28

读书的日记【热门】04-12

有关读书的日记02-27

读书趣事日记05-02

关于读书日记08-29

初中读书日记08-22

我的读书日记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