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记[必备4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将结束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不如趁现在好好写一篇日记。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日记头疼,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日记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日记 篇1
我从小喜欢绘画,也曾经有过三次参加艺考的经历,它虽然让我饱尝了备考时的艰辛、考试时的紧张以及期待录取结果时倍受煎熬的那份焦虑,但是,我也真切地享受到了成功时的那份激动与喜悦。更为重要的是,参加艺考的过程,不仅使我逐渐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打下了扎实的专业基础,同时还具备了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面对考试失误时的那份自信,从而实现了自己童年的梦想。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喜讯,像一股暖流激荡着我心存已久的画家梦。当时,我中学刚毕业,在陕西西部一个偏避贫穷的山村小学当民办教师。由于没有专业老师的指导,我很少进行素描、色彩方面的写生训练,也难以读到一些专业理论书籍,只是照着画册上的作品反复的依葫芦画瓢,不求甚解,只求临摹的像、画的.好看。因此,第一次参加艺考,就以在西安美术学院的初试时名落孙山而告终。
后来,我得到了启蒙老师刘中立对我耐心细致地专业辅导,同时,我周围许多已经大龄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他们踊跃参加美术考试的热情也感染了我、激励着我。那时候,村子里没有通电,也没有自来水,寒冷的冬天是用燃烧废木块取暖。在繁忙的教学和班务工作之余,我每天晚上就在光线昏暗、油臭味刺鼻的煤油灯下做习题、画素描、画速写。我吸取了第一次考试失误的经验教训,注重了写生,更强调了写生过程中对客观对象的感受。写生时,我把观察理解对象的形体、比例、结构、空间、透视作为重点,并特别注意把对写生对象的感受、理解与临摹范画时汲取到的营养以及技法理论知识等,一起融汇到自己的写生练习中去,与此同时,合理安排了绘画练习与文化课复习的时间和次序。终于在1978年,我顺利通过了美术专业的初试、复试和文化课考试,以本县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被陕西省凤翔师范学校美术专业录取。
虽然说这只是圆了我一个小小的画家梦,但当时那激动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毕竟,那是我一年来努力的结果,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
1987年的时候,我已经是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已有数十幅版面作品在《中国青年报》、《美术教育》杂志、《陕西日报》、《西安晚报》等报刊发表并在省市美展获奖。这一年,我虽然是很仓促的临时上阵参加美术高考,却顺利地搭上了一趟美术高考的“末班车”幸运地被西安美术学院师范系录取。
也许是多年来一直在坚持版画创作,坚持画水彩、画素描和画速写的缘故吧,我比较轻松的通过了西安美院比较严格的专业初试和复试(全校招收120人,有近4千人报考)。值得一提的是,色彩静物考试几乎所有考生都在画水粉画,而我却画了自己平时喜欢的水彩画。创作考试的题目是《情趣》,我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凭借我平时搞版画创作的功底,很快审题构思,用木炭铅笔画了一幅黑白版画效果的创作试卷。画面上:在白雪皑皑的农家小院,一条细绳从农家的门缝伸出,连接着院子中间支撑小箩筐的木棍,几只麻雀在箩筐下觅食,绳子即将就要被藏在屋门后面的小孩拉动,静静的小院似乎马上就要出现一个欢呼雀跃的动人场景。我的这幅创作试卷,后来被当时的师范系主任胡明教授在创作辅导课中,多次作为创作构思的范例。
那年,由于我临时有了再参加美术高考的冲动,没想到专业考试还一路顺利的通过了,迫使我很仓促地开始了文化课的复习。在只有短短的不足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加班加点通读了与考试科目有关的所有课本,做了大量课后习题、模拟试题和往届的考试题,对重点内容举一反三。没想到,最后文化课成绩还超过了录取线6.1分。
这是我经历的第三次艺考,虽然是“临时抱佛脚”,却意外的达到了预期目的。我觉得在这偶然性的背后,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必然性。假如,没有我多年来一直坚持版画创作,坚持平时画水彩、画素描和画速写所打下的构思构图能力与造型基础的话,假如,没有合理科学的复习方法和我当了几年小学美术老师所形成的良好心理素质的话,或许现实就会变成另外一种结果。
三次参加艺考的足迹,烙印了我的甜酸苦辣。虽然它早已变成了播种的旧历,然而,不经意间的翻阅和凝视,生命的意义与生活的快乐,或许就在追求梦想的那个过程,就定格在尘封画面的每一个色块中,每一根线条里。
我的日记 篇2
我的生日快到了,妈妈带我到蛋糕店里去订蛋糕。我们来到蛋糕店里,那里的蛋糕各式各样,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左挑挑,右选选,拿不定主意。忽然,我眼睛一亮,一个水果巧克力欧式蛋糕印入我的'眼帘,我的选择有了决定。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请来了我的小伙伴跟我一起过生日。妈妈准备了很多好吃的东西,特别是妈妈新手下厨包的芹菜鲜虾饺。
晚饭时分,我们拿来蛋糕,点上蜡烛,围成一圈,唱起了生日歌,我默默地许了愿,吹灭了蜡烛,切开了蛋糕,那蛋糕的美味简直是无法形容,今天我真的好开心。
我的日记 篇3
小时候,我经常缠着老妈给我讲故事,讲了一个又一个,总是听不够。
渐渐地,我长大了,学会了拼音,认识了许多生字,我自己可以读书了。从看漫画到读了《三国演义》、《西游记》,我越来越爱看书了,它给我带来无穷的乐趣。二年级时,老妈给我在少儿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我如鱼得水,一有时间就到图书馆里,在书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当我读到《雾都孤儿》时,我为奥立弗的命运做过祈祷;当我读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爱丽丝的勇敢让我佩服;当我读到《三国演义》时,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让我钦佩不已。我深深地陶醉在书的海洋中。读书能让我们知道什么是好和坏,什么是对和错,读书使我获得了知识,获得了本领,获得了力量,还获得了乐趣。我读书,我收获。
我的日记 篇4
上了初中我才渐渐发现课外生活的时间短了,这中间的时光只化为点点追逐打闹的影子,学业的繁忙让这个影子来也无影去也无踪,我是一个下课孤言少语的女生。
下课铃响了,有些人起身向着走廊走去,有些人正埋头绞尽脑汁的'想上课不懂的问题,还有一些人跑到自己的好朋友那里诉说种种班级八卦事。但还有少部分人,我也是其中一个,但我又是与众不同的,那些少部分同学趴着睡觉就是拿着书在啃读,我则是呆呆的望着窗外的风景,有几个人还在我的眼前忽悠了一下,但我的没反应,有一人就说:“这人傻了!”其实我这时正在天马行空的想象中游历呢?
有一天,我依然坐在教室里,但我突然注意到了窗外对面住宅楼墙壁上的爬山虎,我看的出奇,那株爬山虎在我眼里分成了两半,它们互相交错着互相缠绕着向上攀爬去,可又好像两个亲侣正拥抱在一起,那爬山虎好似要悄悄的翻过整个楼,我想这应该是它近期的愿望。看那由红到绿的叶子,虽说是秋天了,事物的终极了,可他依然挺着向上伸长,焕发出枯红中的绿盈。从远处看这爬山虎像火焰,分外妖娆,从根部分叉多到顶部的短小。这个小生命正在为自己的生命长河做点缀,拼命的生长,而我们也应该和他一样努力,让自己的人生更美好,到头来不会因为自己没有付出而懊悔。
每一次的课外活动我总能发现一些“物外之趣”,就好像爱迪生他发明电灯或许也是看到天上的星星想到的吧!而发明直升飞机的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也是小时候玩竹蜻蜓想到人能不能飞。更别说文学家们了,沈复和我一样有情趣总能发现一些物外之趣。丰子恺,他如果没有通过细心观察就不可能写出那么栩栩如生的文章了。我也许和这些人一样爱想象,只要一点点付出我也能成为伟人。其实生活中处处有新奇之处就等着你去探索去开发。
【我的日记】相关文章:
我的日记08-08
(精选)我的日记09-12
我的日记(精选)09-15
[精选]我的日记09-22
我的日记(经典)09-17
我的日记(经典)09-22
我的日记【精选】11-24
(精选)我的日记10-03
我的日记[精选]10-12
【经典】我的日记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