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日记

时间:2024-05-27 13:18:39 日记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六年级数学日记15篇(经典)

  不知不觉中一天又要结束了,今天我们都做了什么了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日记了。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六年级数学日记,欢迎大家分享。

六年级数学日记15篇(经典)

六年级数学日记1

  5月20日 星期六 晴

  今天,妈妈交给我一个“重任”——去市场买鱼。

  市场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我挤到鱼类区,刚好看见马大叔在卖鱼,马大叔的鱼都是活鱼,很新鲜,所以被买走了很多,但还剩一些鲫鱼,与虽少,不过条条都活蹦乱跳,想要挣脱盆的约束。

  我说:“马大叔,我是你这的常客,这些鱼全卖给我,便宜点。”

  马大叔一听,哈哈一笑,说:“小小年纪就会讨价还价了,行,给你个机会!”只见他拿起称连同筐子称了一下,说:“这筐鱼原来连筐重28千克,有一家饭店一次买走了一半,然后又来了一位顾客,买走了剩下的一半,现在连筐重14千克,你能算出现在还剩多少千克鱼,我就以最低价卖给你!”

  我可是个倔强、不轻易服输的人,他开动脑筋思考了起来:“38千克和14千克里都包含了鱼筐的重量,用38—14可以求出卖掉了24千克。然后倒过来想,把现在剩下的鱼看作一份,那位顾客来之前还有2份,于是就可以知道在顾客来之前还有两份,那家饭店买走的鱼就是2份,因此筐里的'鱼原来就是4份,一共卖出了三份。”

  想到这里,我高兴的说:“我算出来了,现在筐里还剩24÷3=8(千克),这个鱼筐重2千克!”

  马大叔竖起大拇指表扬道:“我真厉害,好,我兑现刚才的诺言!”

六年级数学日记2

  分数的学习

  上个星期,我们学习了分数。分数有分子、分母和分数线,比如:1/3,3是分母,1是分子,中间一横是分数线。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分数,比如:一本书有三十页,每一页是一本书的1/30。分数还可以用来加减呢!比如:二分之一加二分之一等于二分之二,也就是1。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一个饼把它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饼的1/2,再把这两份拼起来,就是有2个1/2,刚好是一个饼。分数在加减时,如果分母都是一样的,就不管分母,把分子相加就可以了。而2/2的分子和分母都一样,就是1了。

  我还学会了比分数的大小,老师教了我们口诀:分子相同比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小,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母相同比分子,分子大的分数大,分子小的分数小。

  老师还提醒我们,写分数时,一般先写分数线,表示平均分的意思,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

  数学小实验

  今天中午,为了能把筷子体积测得更准确,我叫爸爸从化学室拿了一个细长的量筒,刻度单位更小,每个单位只有1立方厘米。此时,我似乎感觉到了胜利在向我招手,真可谓万事具备,只差动手实验了。

  首先,我用铅笔在一次性筷子上划了一道分界线,将筷子平均分成两段,并用水浸泡,以免筷子在测定过程中洗水。随后,将筷子插入量筒中,并用滴管将水滴入量筒中,让量筒内的水涨到筷子的分界线上,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8毫升)后,将筷子从量筒内取出,再记下量筒内的水位刻度(34.5毫升),前后两次水位刻度之差就是这一部分筷子的体积,即3.5立方厘米。用同样的方法,我又测量了筷子另一部分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两次测定结果相加得到这双筷子的体积为 8.5立方厘米。当我得到这个结果时,我兴奋地叫了,此时的我是多么自豪、多么骄傲啊!

  接着,我又按每人一天使用3双计算出了我们学校(1500人)及全国(12亿)一年消耗的一次性筷子量,分别是13.96立方米和11169000立方米。结果使我大吃一惊,每年竟有这么多的木料做成一次性筷子被浪费了,真是太可惜!在此,我呼吁在校的同学,不!是全国人民,也不!应该是全世界的每个人都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了,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森林资源,使我们共有的地球环境更加美好,让地球上的每一个人呼吸到干净、清新的'空气。

  六年级的数学

  在小学生活的六年里,我学过许多科目,诸如: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但我最喜欢的科目还是数学。

  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班的新数学老师——刘老师便带领我们班以及二班一些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创办了各班的数学小组。

  经过老师的挑选,我们班的数学小组终于成立了。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班的裴祺、王思宇、张天成、诸正一、朱子棋、迟雪健、李梦雅和魏博维,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讨论。

  从开始活动的第一周开始,所有组员便开始积极地参加了活动。每个星期都由一位组员出一份试题,并在周五把它发给每位组员,作为周末的作业。并在第二周,由出题的同学把所有同学做的试卷收上来进行批改。同时在周五的中午,由他对试卷进行讲评。如此循环,我们的数学小组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一个暑假,我们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当中。这个学期,我们的学习任务非常重,因为,我们即将毕业,踏进中学的校门。由于,数学小组的组员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每位组员都想考上一个重点中学。然而,在大部分重点中学考试时,总是以数学为主,所以,我们必须再多做一些数学题。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还与二班的数学小组在一起学习,在一起讨论。从此以后的每一个周末,我们班和二班便开始轮流出题。以后的每一张试卷,都有相当大的难度,如果不去认真思考、试验是很难做出来的。所有组员们对数学小组都有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在这里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的知识,做很多的练习题,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所以,我们每次积极参加活动,认证完成每周的试卷。这样,我们的数学小组又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这个学期,我们迎来了一个月的假期。以往的每个假期的数学作业都是把数学书上的题再做一遍,然而这个假期,数学刘老师认为我们数学小组的同学做书上的题太简单了,便给我数学小组的同学出了一份特殊的作业——数学寒假B级作业。这套作业汇集了清华同方杯的考题、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考试样题……所有组员都在寒假中认真地完成了这项作业。

  回到学校以后,我们便对数学寒假B级作业进行讨论。如果有的题大家的答案都一致,我们一代而过;如果有的题的答案有争议,我们便开始了激烈的讨论,直到得出一个正确结果。

  在小学的六年生活中,在数学小组的活动里学会了许多知识,会做了许多题,为未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在数学比赛中拿到名次,回报给我的老师,我的父母,我的数学小组……

六年级数学日记3

  以前,我一直都对自己的数学成绩不稳定而烦恼。因为每次考试我总不能如愿拿到100分。每次考得不好,回家总是要遭到对我数学要求很高的爸爸的质问,而我却找不出理由解释。因为错的题目都不是难题。可见,我是败在“粗心”上啦!所以,我一直都在苦苦的寻找着克服“粗心”毛病的好方法,我可不想每次都遭爸爸的.拷问。

  我不敢相信,我找了将近一年多的方法竟然在一次数学考试后找到啦!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在今天数学期中考试中,曹老师在考前一再提醒我们,每个题都要要打打草稿再写到试卷上去,检查时也得在草稿纸上再算一次。开始考了,我认真的答着题,当然,也不忘老师的提醒,在草稿纸上一笔一划的写着算式,还不时请尺子来帮忙。我把每一道题都在草稿纸上算两三遍,再验算一次。为了保险,每一道应用题,我都把过程写了下来,每写一步,先想想理由,再写下一步。为了使自己看得清草稿,我一改往日的乱写乱画,草稿纸上的字也写得工工整整的。我时而闭眼冥思,时而低头默想。哈!终于顺利答完了试卷!我长吁了一口气!一看时间,还有15分钟,我觉得应该再检查一遍,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嘛。我又拿起尺子和铅笔,又慢慢地琢磨起每一题来。收完卷,老师又收了草稿纸。只听曹老师一个劲的表扬我,说我的草稿书写得很工整,考得应该不错!我有点胜利在望的感觉!

  试卷发下来了,我的数学果然考了100分!我内心一阵狂喜!看样子打好草稿真是一种克服粗心的好办法!后来我总结了经验,以后做题,每写一步,都要认真思考,一步三回头,发现错误,就会立即改正。不然,当你走完全程时,再回过头来找错误,可就难得多了,而且更重要的是,草稿不仅要写,而且要认真写,这样你的心也会随之静下来。如果你的草稿乱写乱画,那你可能啥都看不清,就算看得清,也要费很长时间去辨别。有了这把金钥匙,我再也不用担心“粗心”这个“大敌人”啦!

六年级数学日记4

  学会从多种角度思考解决问题

  最近学习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课堂上讲解例题时,我将每道题的多种方法都让孩子做为了解,增强孩子的思维。

  例如:每个方阵有8行 , 每行10人,3个方阵一共多少人?

  讨论:同桌之间说说如何求解?

  交流:

  生1:8×10×3

  =80×3

  =240(人)

  师:8×10表示?

  生1:一个方阵的人数

  师:再乘3?

  生:就变成3个方阵的人数。

  师:对。我们在一起看看他的方法。要求3个方阵的人数,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生:先求一个方阵的人数,再乘3就是3个方阵的人数。

  师:谁的方法和他一样?

  生:我用分步和他的方法一样。

  8×10=80(人) 80×3=240(人)

  师:分步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单位名称。还有吗?

  生:我写的是带小括号。 3×(8×10)

  师:你的.方法也很好,和大家说说先算什么?

  生: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

  师:对,小括号有优先的权力,先算小括号里的,8×10=80,也就是一个方阵的人数,再乘3,就是3个方阵的总人数。

  带小括号的和上面都是同一种方法,只是不同的形式。你们可真厉害,一种方法列出了多种算式。还有其他的不同方法吗?

  生2:8×3×10

  师:给大家讲讲你列的算式?

  生:8×3=24,求的是3个方阵一共有几行。然后每个方阵有10行,也就是24个10。

  8×3×10

  =24×10

  =240(人)

  师:谁的方法和他一样,但是形式不同。

  生:分步:8×3=24(人) 24×10=240(人)

  师:你们认为他写的对吗?(孩子们没有发现)

  8×3求的是什么?

  生:3个方阵有几行?

  师:对,那么第一个算式的单位应该用“行”,而不是“人”。一定要根据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来选择合适的单位。

  生: 10×(8×3)

  师:很好,但是这个怎么计算?说说运算顺序。

  生:有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师:方法二中同样有三种不同形式的算式,但是思路是一样的。还有和前两种思路不同的方法吗?(此时举手的很少,有个孩子唯唯诺诺的举着小手,似乎又要放下,我立刻叫他来说说)。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 3×10×8

  师:能说说你怎么想的。

  (孩子笑笑,没有回答,我想可能是蒙出来的,或是觉得反正得数和前面一样,应该对,但自己并不懂)

  师:那我们一起想想这道题这样列式可以吗?

  3×10×8,3×10表示什么?我在黑板上画了第一个方阵的第一行:10人,接着又画了第2个方阵的第一行:10人,又画第3个方阵的第一行:10人,问孩子们这是什么?

  生:(有些孩子似乎明白),3个10,

  师:3个10代表哪的人?

  生:3个方阵的第一行的总人数。

  师:对,是3个方阵第一行的总人数,每行人数一样吗?

  生:一样。

  师:对,接着怎么办?

  生:有8行,再乘8.

  师:对,那同桌之间在说说这个算式每一步的含义。

  孩子交流完

  师:这个思路可以吗?

  生:可以。

  师:这个思考不太容易想,我们一起看看我们想出来的方法。

  生:有好多。

  师: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你能多动脑筋,从多方面来思考,就能找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课堂上我花很长时间和孩子一起来解决这一道题,我觉得是值得的,因为可以让孩子感知数学神奇,让孩子感受其实数学并不难,碰到不会的题试着从不同角度来思考,一定会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六年级数学日记5

  一个世纪有100年;一年有365—366天;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28—31天;一天有24小时;一小时有60分钟;一分钟有60秒;一秒有100毫秒。现在的时间是:21世纪20xx年3月21日13时25分30秒49毫秒。这个时间我能记录下来,可是我不能让它停下来不动。

六年级数学日记6

  寒假期间我们一家三口去香港旅游,去之前要买飞机票,爸爸妈妈的往返机票是全价,每张20xx元,我的机票是半价,每张1000元,我们三人来回共计花费20xx*2+1000=5000元,我们在网上订住的酒店,住一个晚上需800元,住了3个晚上,共计花费2400元,购买东西花了2600元,吃饭花了20xx元,这次出行我们全家共花5000+2400+2600+20xx=12000元,平均每人4000元。

  我们此次旅行,行程约1500公里,去时飞机是顺风航速,每小时约500公里,3小时到达,回来时飞行是逆风航速,由于大风天气,风的阻力使我们用去的时间比去时长0.5小时,飞行时间3.5小时,平均每小时才飞行400公里,这样就造成了回来比去时用的时间长,而每小时平均飞行速度比来时慢。我说风的阻力怎么这么大啊,我长大后一定要研究出能减少风阻力的飞机,去什么地方都要走时和回来时一样

  寒假的一天,我与妈妈去看望一位病人,那是妈妈的同学。 病床上躺着一位阿姨,见我们来了,她的女儿立刻跑去给我们倒水,显得十分礼貌,我问阿姨:“您的女儿我大了”?阿姨笑笑说:“今年我的年龄是她的6倍,再过4年,我的年龄是她的4倍,你猜

  她今年多少岁?

  今年母亲与女儿的年龄比是:6:1=18:3

  4年后母亲与女儿的年龄比是:4:1=20:5

  4÷(5-3)×3=6(岁)

  我回答那位阿姨:“她今年6岁,对吗?”阿姨笑了“对!”

  今天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玩了一个有趣的数学游戏,“24点”。规则如下:

  看到连妈妈都算了出来,我也不想躲了,便信心满满地抽了4张牌,分别是2,5,7,9.“这个......'转眼间,一分钟过去了,我还是没想出来。妈妈笑着取笑我说“看来还是我比较聪明呀。”我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蔫了下来。

  但我仍旧不甘心,质疑的问:“这四张牌不能得出24吧。”爸爸哈哈一笑,说:“怎么不能?5乘7-【9+2】,是不是等于二十四呢?”

  我和妈妈都心服口服,向爸爸竖起了大拇指。

  妈妈和我一起到超市买洗发水,在一个柜子上,堆满同一牌子的'大、小两种瓶子,妈妈说:“咱们家里用,买这个大瓶家庭装的合适。”

  我仔细看了看说:“大瓶500ML,27元,小瓶有优惠,300ML,14元,两小瓶600ML,28元,多1元就多100ML,买两瓶小的划算!”妈妈高兴地说:“好!就听你的!”

  我、妈妈、夏阿姨一起去吃螃蟹。一共9只,三人一人3只,我吃了自己的,又吃了妈妈和夏阿姨各1只,夏阿姨问我:“你一共吃了几分之几?还有几分之几?”“我吃了5/9,还剩4/9没吃。”我说,夏阿姨说:“真棒!”。

  今天我去买菜,买了2斤土豆,5斤火龙果,土豆5元,火龙果15元,一共20元,我交了钱心里嘀咕:火龙果也太贵了,一共才3个,回到家,妈妈听我说完对我说:“你上当了,一个火龙果市面上最高价才2元一个,你买的划5元一个。”我恍然大悟。

  我的姑父在北京卖鞋,我们一家到了北京玩,住在姑姑家,中午去姑父的鞋店,其中:老款运动鞋有14双,新款运动鞋有100双,其中童鞋21双,女鞋32双,男鞋47双,第二天新款又进了17%,而老鞋一双也未进,我问姑父:“您一天能卖多少双鞋呀?”姑父说:“每天晚上新款是100双,女鞋占32%,童鞋卖5双,男鞋卖童鞋的

  2倍,你说各需进多少双?”“童鞋5双,男鞋卖10双,进了17双鞋,女鞋卖了2双。老款一双未卖。”我得意地说;姑父笑着说:“你真聪明!”

  爸爸给我出了一道题,说:古代一位尚书叫杨损,他考核两个官吏的聪明才智,出了一道数学题:有人在林中散步,无意中听到几个盗贼在商讨如何分赃,他们说,若每人分6匹布,则余5匹,若每人分7匹,则少1匹,问:至少几个盗贼?几匹布?六年级下册数学日记180

  6X+5=7X-1; X=6(个);,

  6X6+5=41(匹)

  我说:“我知道了,6个盗贼,41匹布。”“回答的非常对。”老爸哈哈大笑起来。

  过年后我得到了很多压岁钱,妈妈让我存起来。存款有两种存法:一种是本金1000元,5年,先存一年,利率是2.25%,到期后取回本金和利息再和一起存,重复存5次;另一种是一次性存5年,利率3.6%,哪种划算?

  1、1000×3.6%×5=180元

  2、1000×2.25%=22.5元

  1022.5×2.25%=23元

  1045.5×2.25%=23.52元 1069.02×2.25%=24.05元 1093.07×2.25%=24.59元 1093.07+24.59=1117.66元 利息共:117.66元<180元 所以,第一种方案划算。 妈妈说:“很棒。”

六年级数学日记7

  在日常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离不开数学,可见数学与我们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暑假里我跟爸妈到表姐家玩,路上口渴了,爸爸只好到附近杂货店买矿泉水喝。杂货店有个规定:买3瓶矿泉水能够换一瓶矿泉水,一瓶矿泉水卖价1元钱,爸爸见了掏出10元钱给杂货店老板,说:“老板买10瓶水”,水拿到了,我如饥似渴的喝了起来,一会儿就喝掉了二瓶。还没等我回过神,已经有好几个空瓶了。爸爸问我:“灵灵,我们用10元钱能换多少瓶矿泉水?”我想:10瓶水喝完,拿9个空瓶子换了3瓶矿泉水,3个空瓶又换了1瓶矿泉水……还剩下两个空瓶子。我开心地对爸爸说:“爸爸,我算出来了,是14瓶矿泉水,还余下2个空瓶子。”爸爸笑了,说:“你再想一想!”我若有所思:“我们能够再向杂货店老板借一个空瓶子,喝完后再把空瓶还给老板,噢!我们能够喝15瓶矿泉水。”爸爸点头称赞。

  数学就是要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唯有掌握了数学知识,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所以我们要学好数学,让数学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好帮手。

六年级数学日记8

  在小学生活的六年里,我学过许多科目,诸如:语文、数学、英语、自然、音乐……但我最喜欢的科目还是数学。

  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班的新数学老师——刘老师便带领我们班以及二班一些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创办了各班的数学小组。

  经过老师的挑选,我们班的数学小组最后成立了。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班的裴祺、王思宇、张天成、诸正一、朱子棋、迟雪健、李梦雅和魏博维,在一齐学习,在一齐讨论。

  从开始活动的第一周开始,所有组员便开始用心地参加了活动。每个星期都由一位组员出一份试题,并在周五把它发给每位组员,作为周末的作业。并在第二周,由出题的同学把所有同学做的试卷收上来进行批改。同时在周五的中午,由他对试卷进行讲评。如此循环,我们的数学小组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一个暑假,我们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学习当中。这个学期,我们的学习任务十分重,因为,我们即将毕业,踏进中学的校门。由于,数学小组的组员都是班里的尖子生,每位组员都想考上一个重点中学。然而,在大部分重点中学考试时,总是以数学为主,所以,我们务必再多做一些数学题。在组长陈俊峰的带领下,我们还与二班的'数学小组在一齐学习,在一齐讨论。从此以后的每一个周末,我们班和二班便开始轮流出题。以后的每一张试卷,都有相当大的难度,如果不去认真思考、试验是很难做出来的。所有组员们对数学小组都有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在那里我们能够学到很多的知识,做很多的练习题,提高自我的数学水平。所以,我们每一次用心的参加活动,认真完成了每周的试卷。这样,我们的数学小组又活动了半年。

  度过了这一个学期,我们迎来了一个月的假期。以往的每一个假期的数学作业都是把数学书上的题再做一遍,然而这个假期,数学刘老师认为我们数学小组的同学做书上的题太简单了,便给我数学小组的同学出了一份特殊的作业——数学寒假B级作业。这套作业汇集了清华同方杯的考题、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考试样题……所有组员都在寒假中认真地完成了这项作业。

  回到学校以后,我们便对数学寒假B级作业进行讨论。如果有的题大家的答案都一致,我们一代而过;如果有的题的答案有争议,我们便开始了激烈的讨论,直到得出一个正确结果。

  在小学的六年生活中,在数学小组的活动里学会了许多知识,会做了许多题,为未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在数学比赛中拿到名次,回报给我的老师,我的父母,我的数学小组……

六年级数学日记9

  一把金钥匙,它可以帮助你在新题面前举一反三;在难题面前镇定自若;在做过的题前不再出错。而我就拥有这样一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以前的我,就害怕数学。数学几乎成了我的压力,每见到那些难题,都会让我紧张不已。

  那是在五年级上半学期。一天上数学课,老师把我们昨天做的作业发了下来,随后老师开始讲解我们错得较多的题:“两个图形组合起来,有两个面是重复的,所以不要算重复的那个面。”老师说罢,我恍然大悟,发现我一直认为是对的一道题错在了什么地方。老师让我们自己订正,在我们订正时,老师说道:“以后要学会作业一发下来,就要自己订正错误,光靠老师讲是记得不牢的,一定要自己思考,当然不懂时可以随时问我。”

  起初,我只是把订正作业当成老师布置的一个任务来完成。每天的作业发下来,我第一件事就是订正错误的'题目,先自己思考,不懂就问老师、同学,然后再写新的练习。久而久之,我养成了这“及时订正作业”的习惯。

  一天考试,考到了与我作业本上做错过的相似的题,我拿起笔,很顺利地答完了这道题。试卷发下来,我惊喜的发现那道题我得了满分,这次考试我也拿到了较高的分数,很多同学都是那道题失分了。我为此感到喜出望外,深刻地领会到了老师说的话的真正含义。

  从此,我将“及时认真订正作业”这一个重要的事情摆在了第一位,改变了“对订正作业当成完成任务”的想法,而是把它当做又小小的练习,从而牢牢掌握好每一种类型的题目,避免下次犯下同样的错误,丢不该丢掉的分。

  现在,我不再再怕数学难题,不再害怕学习数学了,因为我拥有了一把金钥匙——及时认真订正作业。我会用这把闪光的金钥匙,打开了那一扇扇知识的窗,一道道智慧的门……

六年级数学日记10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又离不开数学知识。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金钥匙。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数学。

  寒假里的一天,我和妈妈一同去菜市场买菜。菜市场里的菜可多啦!我和妈妈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卖卤菜的地方。我说:“妈妈,我想吃鸡爪。”这时卖鸡爪的`阿姨说:“今天有特价哦,鸡爪论个卖2元/个,买5个鸡爪送1个。论斤卖20元/斤,买1斤送1个。”我纳闷了,怎么买才划算呢?妈妈对我说:“动动你的小脑袋,想一想,怎么买我们花的钱少,买的鸡爪多。我仔细想了想,我突然问:“阿姨,这1斤鸡爪有几个呀?”阿姨笑着说:“1斤大约10个。”“10个呀,我来算算,我胸有成竹的告诉妈妈,就论个卖划算。”妈妈问为什么呀?我说:“20元/斤的大约10个,送一个也就11个;论个买的话20元可以买12个,而且我还要挑大个的买。”阿姨摸摸我的头说:“真是个机灵的孩子哟!阿姨在送你一个。”我兴奋地跳了起来。

  回家的路上我们去了苏果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人可真多,个个喜气洋洋,都在为春节大购物呢!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我们买了一瓶洗洁精4.60元,一瓶海飞丝洗发精59.70元,一瓶英雄墨水5.30元和2包我最爱吃的薯片共4.68元。妈妈说:“我们比一比看谁算得快,看看我们这大约要花多少钱?”妈妈口算特别厉害,我才算两个呢,妈妈就说“大约70元。”看来,我还要继续努力啊!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许许多多的数学知识,只要你去探索,去发现你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六年级数学日记11

  7月25日 数学日记 星期四

  早上,我和妈妈去买菜,到了菜巿场。妈妈问我:“我们要买3元的冬瓜、10元的'猪肉和1斤6元的鸡蛋,一共要几元钱?”我想了想,3元加10元再加6元等于19元。

  是19元对吗?”妈妈给了钱,说:“对!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老板说:“算得真快,给你要的东西”。我和妈妈一边买菜一边说话,觉得又可以跟妈妈聊天又可以学到知识。

六年级数学日记12

  20xx年X月X日晴天

  在体育队中,如果从大排头起,我排在第10个,如果从小排头起,我排在第3个。在放学路队中,如果我上管理班的话,就排在第2个,如果我不上管理班的`话,就排在第4个。在班里,我的座位排在第3组的第4个。

六年级数学日记13

  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事事也离不开数学,我从一上学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测量和计算,在姥爷的指导下,我不但学会了计算三角形和多变形的面积,还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我想:规则物体的'体积用数学公式计算并不难,如果是不规则物体,它的体积该怎样计算呢?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姥爷,姥爷给我找了两块不规则的鹅卵石和一个脸盆,让我自己想办法用学到的知识计算出鹅卵石的体积。我想来想去,突然灵机一动,想起了水,对呀!用水测量,于是,我用脸盆接了半盆水,把鹅卵石放入水中,使鹅卵石被水淹没,待水面平静后,在水面处做上记号,拿出鹅卵石,称出水盆(包括水)的重量是1520克,然后,再往脸盆里加水,一直加到放鹅卵石时水面的记号处,再称出脸盆(包括水)

六年级数学日记14

  5月6日 星期四 晴

  开学已经3周了,咱们已经把第一单元――比例的知识学完了。经过这3周的学习,我明白了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明白了图上:实际=比例尺;明白了求比例中的未知数叫做比例;明白了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必须,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明白了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比值必须,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学习了比例的资料,我觉的很搞笑。

六年级数学日记15

  要说数学,对我们日常生活联系的太紧密了,不可缺少,贯穿着我们生活的全部。因此,掌握数学非常实用,学好数学非常必要。

  比如:做买卖的人需要学会数学,不会数学就不会结算价钱;做家务也要懂数学,做饭多少量米,要加多少量水,微波炉加热要定时多少,洗衣机洗各种衣物需要定多少时间比较合理,空调打多少度、多长时间比较合适等等,都需要有个数字概念。所以,学好数学对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平时的工作是必不可缺的。它能使我们的生活安排的更科学、更准确,避免盲目性。

  数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特别是现在和将来,高新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的

  时候,各种各样的.高科技商品进入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如果没有很好的数学知识,不会准确地去操作运用,就会造成严重的事故发生。如果没有很好的数学基础,不去使用先进的产品,那你永远停留在原始的生活中。

  让我们努力学习数学吧!,在老师的指导下,扎扎实实地练好数学基本功,一步一步的去接受着奇妙的数学知识,去探索奥妙无穷的数学世界。

【六年级数学日记】相关文章:

数学日记六年级上册05-06

六年级数学日记02-06

数学的日记11-06

精选六年级数学日记3篇03-23

【精华】六年级数学日记三篇03-03

【精品】六年级数学日记4篇02-28

有关六年级数学日记三篇03-23

【实用】六年级数学日记3篇03-02

【精华】六年级数学日记四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