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作文300字【精华】
- 相关推荐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的作文300字4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的作文300字 篇1
唉!20年过去了,又回到了中秋节,看见繁华的大街上大人都陪着小孩快乐的玩耍,我才想起来:"中秋节是团圆的节日呀!"身在异乡的,我实在是太忙了,连回家的时间也没有了。今天正好放假,大名鼎鼎的画家―我,便开着太阳能小汽车回家去。
通往家乡的路,是一条坑坑洼洼的小路,很容易出交通事故,这点让我十分但心。没想到夕日那条泥泞的小路,已经改造成了全封闭式的高速公路,车开过去,平稳得让你一点感觉都没有。路上的景色就更别提有多美了,红的花,绿的草,往日那一棵棵小树苗已长成了参天大树。依依多情的杨柳,清澈见底的小河,五颜六色的小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来到我家门口时才发现更美的是我的家呀!各种各样的房子都飘在天上,美丽极了。可是该怎么上去呢?幸好我的汽车有飞行设备,立马就飞上了天。女儿你终于回来了!满头银发的爸爸妈妈连忙跑过来抱紧我。我激动的'说:爸爸、妈妈我好想你们。烟花、爆竹的声音纷纷响起。机器人管家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月饼。赏着月亮,吃着月饼,我们共同度过了这美好的夜晚。
家乡真美呀!美丽的烟花,美味的佳肴,还有我美丽的笑容。
小学的作文300字 篇2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心爱之物,而我的心爱之物是橙子,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
橙子的形状呈椭圆形,包泽鲜艳,颜色浅橙,像披上了一层金橙色的外衣,但没有橘子的颜色深。远远望去,像一个小小的皮球,又像一个小灯笼。当用手轻轻摸一下,会感觉坑坑洼洼,凹凸不平,让人感觉非常的'柔软。它在市场上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本地橙,另一类是进口橙。本地橙一般一斤可达8-12块钱,橙子的重量一般都是六十到一百二十克之间。
橙子里面的果肉像一个个饺子,又像一个个兄弟手牵着手,在开大会。橙子的肉就像鱼网状笼罩着里面,看着都让人眼馋。更别说味道了,吃一口让人感觉鲜嫩多汁,味道可口,吃一口让人连声称赞。
橙子的用途有很多,例如:可以补水,也可以补充维生素C,但它最大的特点还有两个,一是可以把橙子皮剥下来晒干泡茶喝,可以清热解毒;二是睡觉时可以把橙子放在旁边,它发出来的香气可助于睡眠。当你把橙子的皮剥下来时,它散发出的香气和其它的水果相比,它可是更胜一筹的,它的香味可以香飘十里,让人闻着特别舒服。
橙子虽小,可全身是宝,深受人们的喜爱,橙子,我爱你!我爱你美丽的外表,我爱你的营养丰富!
小学的作文300字 篇3
广州的秋天是特别的,是美丽的,是凉爽的,凉爽的秋风吹拂着我的脸蛋,好像告诉我:秋天来了。叶子从绿色变成有点枯萎的黄色,好像告诉我:秋天到了。
星期天,妈妈特地带我去人民公园体会广州的的秋天。我走进公园:啊!公园里真是人山人海,有小孩、成年人、老人……他们成群结队,有的唱歌,有的打太极拳,有的踢毽子,真是热闹极了。公园里还有许多树木:有热带树、榕树、红棉树、白杨树以及很多我不知道名字的树。当我走到公园的`人行道上时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只见人行道上铺满了许多黄色的叶片,似乎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的地毯。我好奇地向那“地毯”跑去,发出“沙沙”的声响,金黄色的叶子是那样惹人喜爱。一阵秋风吹过,枯黄的叶子从树上打着旋儿飘落下来,像仙子一样在空中翩翩起舞。原来,广州的秋天充满了迷人的色彩。
我叫妈妈帮我拍照,因为我想把这美丽的秋天留下。
小学的作文300字 篇4
每个人的爱好都不一样,有的喜欢体育运动,有的喜欢音乐美术,有的喜欢集邮……而我,却喜欢读书看报。
我的家里很多书,我一有空就会拿来看,简直爱不释手。当我看到《童话世界》的时候,我会沉醉在童话世界里面:想着自己能做白雪公主,美丽而善良;想着自己能做那丑小鸭,有一天能变成白天鹅,可以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想自己能变成小哪吒,扫尽天下不平事……当读《名人名事》的`时候,我敬佩张海迪那积极进取的精神;喜欢爱迪生那种不怕荆棘,勇往直前的斗志;仰慕为自己祖国奉献了自己一声的诺贝尔……
我读了中外名著,我知道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我读了名人传记,我也仿佛是在聆听他们的教诲、接受他们的教育。我还读一些科普类的书,我从中可以学到各方面的科学知识,启迪了我的智慧,帮助了我们插上了幻想的翅膀,去探索大自然奥秘。
书,让我开启了知识仓库的一道门书,让我打开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扇窗!书,可以让你增长知识,书,可以陶冶你的心灵。精彩的知识世界,我追求!
【小学的作文300字】相关文章:
小学的小学作文01-17
小学的作文11-06
小学的作文06-26
小学的作文06-26
小学的作文06-27
小学的作文06-27
小学的作文07-01
小学的作文07-14
小学的作文07-15
小学的作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