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小学作文精选【7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节的小学作文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节的小学作文 篇1
“噼噼啪啪,噼噼啪啪……”日夜盼望的新年终于伴着阵阵的鞭炮声向我们走来。今天是农历正月初二,我与姐姐起了个大早,准备与爸爸妈妈到外婆家拜年。
一路上,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好不热闹。到了外婆家,“蹦,啪。蹦,啪。蹦,啪……”更是热闹非凡。一向怕打炮烟,又非常想打炮烟的我终于鼓起勇气拿了一根,可我还是不敢打,我叫外婆试一遍,姐姐也打了一根,最后我终于也打了一根。“哇,好痛快啊!”我先将右手把打火机打起来,左手拿起炮烟,小心翼翼地往火上点,“点着了,点着了。”我高兴地叫起来,同时,我马上将炮烟扔了出去。可我没用力,炮烟掉到了我的脚跟前,我吓得拼命逃,连打火机都扔到了河里去了。幸好我跑得快,跑得远,扔出去时火花马上就灭了,接着清烟飘了出来,然后一下子就“啪”的一声炸开,声音震耳欲聋。我虽然心里不怕,可还是一哆嗦。
通过了这次尝试,我的'胆子大了许多,现在我总算敢打炮烟了。这个春节我的收获真大呀!
春节的小学作文 篇2
大家好,我叫范晨阳,今年十二岁了。
寒假是小学生们最喜欢的假日了。寒假在寒冷的冬天里,春节也在寒冷的冬天里。理所当然,春节也在寒假里了。
在春节里小孩子不仅能放鞭炮,还能穿新衣,最重要的是能挣压岁钱。这几点就能把小孩子引得团团转了。
说到春节,又介绍过了我,那就说说我家乡的春节吧!
除夕是热闹的开始,所以我就从除夕开始说吧。
除夕那一天,有些小孩子们不顾家长的意见,拿着火机和炮,和小孩子们聚在一起玩耍。我可不像那些幼小的孩子们,只顾玩耍。我却在家里干活。我为什么要在这热闹的日子里干活,却不去玩耍呢?其一是想帮家长干些活;其二是想得到一些奖励。在除夕里,那一天是最忙的,贴对联、大扫除、做年夜饭菜等。我最喜欢的是做年夜饭菜,因为我馋吗!当每家都在做年夜饭菜的时候,你走在大街上,你就能闻到每家厨房里传出来的香味。那简直是十里飘香啊!
就在除夕那一天的下午,我们还得去坟。不过有一个规矩:只许男人去,不准女人去。所以女人们在家就做饺子等我们回来吃。这所谓的.去坟,就是去已经逝去的老人们的坟前,烧火、放炮、插住香。这就等于把他们的灵魂接到家里来过年了。
除夕夜里,家家门口都是红灯笼再亮,。烟花、鞭炮、孩子们欢呼的声音在我们耳边徘徊。
正月初一这一天,我们还得起五更。起来后,你看到的景色与除夕截然不同。昨夜门前堆放的爆纸还在那里堆着。不同的是,地上又多出了一些其它的爆纸。当天亮的时候,大人们就会领着孩子们去走亲戚。当我们还在为挣到钱而高兴时,时间便从我们的欢呼声中溜去。
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四,都在走亲戚。到了正月十五,那就是到元宵了。元宵那一天,过得并不怎么热闹,因为春节就要飞走了。我真想把时间停留在这,甚至把时间倒回去,可是时间不允许。哎——时间就是这样,来匆匆,去也匆匆,一去不返。在元宵节的下午,我们还得去坟,去送回那些已逝去老人们的灵魂。
一闭眼,一睁眼,春节过去了。大人们又开始工作了,学生们又开始上学了一切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我们家乡的春节虽然不如老北京那样热闹,但我的家乡的春节有我们独特的温馨、美好、隆重、喜庆。
春节的小学作文 篇3
“放鞭炮啦,放鞭炮啦”电视里传来一阵欢声笑语。我不禁想起了春节,想起过春节的美好时光。记忆里,春节给我带来了别样的快乐。
每到过春节时,我们全家齐动手,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布置得漂漂亮亮; 过春节时,我们全家围坐在火炉旁,一边欣赏着春节联欢晚会,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饺子;过春节时,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拜年,还可以和老家的小伙伴们一起放鞭炮,“砰!砰!”别提多高兴,多刺激了!
还记得我六岁那年过春节,妈妈说过年要贴对联,那时我正在练习写毛笔字,于是就自告奋勇地要求自己写对联。“你?行吗?”妈妈疑惑地看着我,我拍了拍胸脯,坚定地说:“一定没问题!”
我找来毛笔和红纸,挽起袖子,俨然一位大书法家的样子。我故意拖长音,朝妈妈喊:“笔墨伺候!”这下把妈妈也逗乐了。我摊开《对联大全》,找到一副不错的对联,蘸了蘸墨,便开始写了起来。“和顺一门生百福”,这是上联;“平安二字值千金”,这是下联;横批:“大吉大利”。我边念边专心致志的写着,不一会儿就完成了。我连忙让爸爸妈妈来欣赏我的`大作,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我把“福”这个字偏旁上多加了一点,怪不得刚才写这个字就觉得不对劲,这时,妈妈叹了口气:“你可真粗心!家里没有多的纸重写了,纸不是残缺不全就是被你写坏了,你说怎么办?”我一下子被难住了,便顽皮的打了打自己:“都怪我这个傻瓜,这个粗心鬼!”
“我有办法。”听到这句话,我顿时睁大双眼,好像在漆黑的夜晚看到了启明星!我直盯着说话的爸爸。爸爸一甩头:“用红纸贴在这个“福”字上,重新写一个不就行了吗?”我不好意思地看着爸爸,深深地为自己地粗心自责。爸爸倒是幽默:“这叫缝缝补补又一年!”我们全家都哈哈大笑起来……写好了“福”字,大功告成。一副对联贴在了我家大门上。看着爸爸妈妈对我翘起的大拇指,我开心极了,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滋滋的春节!我的快乐节日,我盼望着的春节快些到来!
春节的小学作文 篇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了,过年了!大家有的在放鞭炮,有的在看春晚,还有的在吃年糕。
我最喜欢的,就是看烟花了。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我立马跑出门外看烟花。天哪,刚才安静的广场已经沸腾起来;黑乎乎的天空已经变成了灿烂的大舞台。天空中铺满了一朵一朵的烟花,又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空中花园。
花园里的“花”颜色真美丽:有的红通通的,有的金灿灿的,有的黄橙橙的,五颜六色,五彩斑斓。
花园里的“花”品种也非常丰富:有的像一条条金色的带子,还在向上飞;有的一开始像一个红红的火箭向上窜,到了半空中,突然炸开来,射出无数道金光,金光在慢慢下降时,还一闪一闪地亮着,发出清脆的“噼里啪啦”声;还有的在天空中爆炸开,组成一个个由许多红的.绿的光点,组成的美丽图案,让人沉醉;更奇妙的是有一种烟花,“呯”的炸开后,金丝带像仙女的头发一样飘洒下来,里面还有一些小灯笼,红红的,小小的,纷纷扬扬地往下落。我情不自禁地跳起来,想用手去接灯笼,可是,风不知道把它们吹到了哪里。
美丽的烟花值得人细细欣赏,美好的生活值得人细细品味,欢乐和幸福,和着浓浓的年味,在空中弥漫开来……
春节的小学作文 篇5
除夕前一两天,大人们忙的手忙脚乱。买鸡呀,买鱼呀,买鸭呀……家家户户必须大扫除一次,把屋子和被子都清洗干净。
除夕夜家家户户热热闹闹。主妇们准备了一年中最丰富、最有意义的团圆饭。最快乐的`时候,莫过于放鞭炮。一整夜,鞭炮声连绵不断。除夕夜人人都不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没有除夕夜那么喜气洋洋。这一天,还不能扫地,应把扫帚藏起来,让垃圾积下。吃完饭,大家都会向亲戚家、朋友家拜年,然后还可以一起去酒楼谈笑风生呢!
初二初三,嫁出女纷纷回家拜年。女儿回家,通常都是大包小包,什么饼干、糖果、爪子呀等等。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正月十五闹花灯,大街小巷,处处张灯结彩。一个个精致的小灯笼,照亮了每个角落。
当爆竹响时,人们就开始了舞狮。狮子忽而翘头仰视,忽而回头低顾,忽而摇头摆尾,千姿百态,妙趣横生。
一转眼,春节悄悄过去了,大人和孩子们在这喜庆而热闹的日子里又迎来新的一年。
春节的小学作文 篇6
虽然中国有那么多节日,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春节。因为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而且还可以做好多好多喜庆的事情,迎接新的一年。每到过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燃放爆竹,喜庆极了!当然,我们一家也不例外。到了晚上,要做年夜饭了,爸爸妈妈着急来所有的亲人,非常热闹。我赶快过去帮忙做年夜饭,它还有个别名,叫团圆饭。怪不得妈妈要请这么多亲人来呢!姥姥给我分配了个任务:包饺子。我拿出皮,在皮里面包上一些适量的馅,内部就做好了。最后一步是最关键了,我把皮从两边合起来,一个完整的饺子就做好了,后来我又做了很多饺子。上菜了,有饺子、鸡鸭鱼肉….可丰盛了!开始吃饭了,尝到不同味道的菜,感觉真是不一样。但是我非常开心。
吃完了年夜饭,已经八九点了,我对家人们说:“我想守岁,可以吗?”,家人们为了让我高兴,就异口同声的'说:“可以!”。我高兴极了,为了不让自己睡着,一直在玩儿。终于到半夜十二点了,我让爸爸带我去放烟花。砰!砰!砰!别人家的烟花一个个飞了上来。有的像一条龙,飞快的在天空中窜来窜去。有的像一朵朵不同颜色的花在空中飞舞。还有一种肯定就是我们的烟花了,呲——砰!烟花突然飞了出去。各种各样的图案多的数不清。好漂亮啊!有各种小动物脸,有各种花,不管是什么样的,都代表着喜庆!
这个春节过得真难忘啊!
春节的小学作文 篇7
春节民俗,在全国各地大同小异。陕西民风古朴,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岁首。古代的“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者三十,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才把腊祭移至岁末。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的“年”叫作春节,因为春节—般都在“立春”后,因而称其为春节。
陕西人如今仍把春节叫作“过年”,并流传下来一个关于过年的故事。在远古时,有一种叫“年”的猛兽,每当寒冬将至新春来临的夜晚。出来食人,使得人们不得安宁。人们在与“年”的搏斗中,发现这种凶残的猛兽最怕火光和响声,于是人们想了个办法,一旦“年”出现时,便燃起大火,投入竹节,“年”一见熊熊大火,听见叭叭炸响的爆竹,就逃遁得无影无踪。后来,便逐渐形成了过年团聚。守岁、挂红灯、帖对联、放爆竹、吃年饭的风俗习惯。
陕西乡村腊月二十三即入年关,把过腊月二十三叫“过小年”。农村有些地方叫“祭灶”,即祭主宰吉凶祸福的.“灶王爷”,以求温饱。过罢小年,人们便为春节做准备了。一般农家,杀猪宰羊,碾米磨面,做点豆腐,购买蔬菜,吊挂粉条,准备好过年所需的一切食物。腊月二十七到二十九为关中人蒸馍时间。家家户均短几笼子馍馍,要吃到正月十五以后,有“正月十五以前不擀面”的习俗。妇女上街为老人和孩子添置衣裳鞋袜、老年人则购买红纸、年画、冥币、白麻纸等大年礼仪用品。
大年前两天,陕西不论关中、陕南、陕北,还是城市农村,要“扫舍”,城里人叫打扫卫生。家家房前屋后,窑里赛外,连拐角都要打扫得于于净净。窗房上重新糊上白纸,贴上大红窗花。年三十早,家家房户贴对联和门神,屋里挂上年画。年终于来临了。
进入腊月,人们便开始忙碌,一直忙到腊月三十日,过年便正式开始。大年三十晚饭前,家家户户必须把房子、院落、房前屋后打扫干净,收拾清整,贴好大红对联(有丧服的人家贴黄色或绿色对联)及门神、窗花等,大门及堂屋、卧室、灶房、牲畜圈等处都要贴相应的对联。一切准备就绪,便开始点腊烛、烧香、燃放爆竹、祭祀先祖。之后,全家大小便共聚一桌吃“团圆饭”,俗谓“团年”。晚上,各家灯火通明,炉火熊熊,老少彻夜不眠,围炉“守岁”,俗称“坐年根”。在守岁的同时,合家大小依次要洗澡,换新衣,包饺子,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待到子时(相当于今23时—1时),万家鞭炮齐鸣,意为“接天星”,“迎财神”,有的还摆上香案,行跪拜之礼。据说谁家鞭炮响得最先,财神就先光临谁家。然后,便是晚辈为长辈们磕头拜年,长辈们也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给孩子。同家分居的人,便开始相互奔走拜年,通宵达旦,直到初一早上。
安康人从初一到初十,还有以观看天气的好坏预测五谷六畜是否兴旺的习俗。相传每天天气都有预示。即:初一观鸡,初二观狗,初三观羊,初四观猪,初五观牛,初六观马,初七观人,初八观谷(庄稼),初九观果(果树),初十观菜。俗称“新春十日晴,丰年乐太平,新春十日阴,谷米贵如金”。
【春节的小学作文】相关文章:
春节的小学作文(经典)03-14
春节小学作文(经典)03-28
春节的小学作文11-23
春节的小学作文【精选】12-09
春节小学作文11-09
春节的小学作文10-21
春节小学作文10-09
【精选】春节小学作文10-18
春节小学作文(经典)12-28
【经典】春节小学作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