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游记作文(荐)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写景游记作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写景游记作文1
我向有古镇情结,紧盼的五一终来,与友人相约踏上去绍兴的路。我很少起这样大早,五点就急急动身赶坐七点发车的长途巴士。久违的节,出行人甚多,高速上堵,堵得心烦、情急,恨不得飞去那梦中的水乡古镇。实在不易,晚点两个钟头才到,心情却未减,还是那般兴奋。幸好我们在网上订的仓桥老街的鉴湖恋客栈还在,坐车来到客栈,却见美的如它名样雅致的屋舍,友人直夸赞我的眼光。走入木质格调的客栈,雕花木门,硬木带着檀香味道的古色长廊,店里的摆设和建筑搭配得也极贴合,沉香木雕,红木的桌椅,有民国的风味,古朴且雅致。
店主带我们去看房间,屋内的陈设相当简陋,不单房间小,两张床也小,翻身就要落地。最让人难堪的是卫生间在房间外,靠楼梯且不分男女的公用,幸好房间整理得还干净,否则我们宁愿流落街头也万不能住。友人见了这金玉其外的房间也不再夸我,各各默默放下行李。
行李落下,似乎旅途颠簸与房间的粗陋也放下,整个人都格外轻松。扶住阳台的栏杆看远处的古镇景致,心情舒畅与抒怀。远景看罢再看近景,发现自己亦身在景中,于是心情大好忽然来了诗人的心境,想吟又怕朋友们笑,端了张小凳仔细地坐着看景。
满目都是,夕阳早来,点起天边的云,云又映照河水,碧绿加上些醉红,其美色任再好的画师也调配不出,河水上精致的小桥,一如桥上的江南女子,身姿婀娜面容婉约,远近的景色连成一片,像一幅纯净绝美的水乡画卷。友人递来一杯香茗,正巧河面上有乌篷船来,划过河面扬起一阵河水的清香,与茶香一道让我惬意得如堕云中。
我来绍兴,看景要得,尝美食更要得。到晚饭时间,古镇里到处是甜甜的饭香,闻到这淡淡的香味儿我们肚里的馋虫早按捺不住。出客栈,不远处就开了家“咸亨酒店”,老板热情地向我们介绍这里是绍兴最正宗的一家,据说鲁迅书里的孔乙己真来过。小咸亨的太雕确实不错,不过是看着好,菜的口味却差些,美食之美在于味道,但千里迢迢跑来百年咸亨,即使坐在长条的凳上,那意境就让人回味,菜如何倒在其次了。
次日清早,我们按商量好的路线去此次游览的第一站“鲁迅故里”。鲁迅故里在步行街,这儿的空气里可没有我们想象中的书卷油墨的香,反倒是扑鼻的臭,浓浓的臭豆腐的香臭。
鲁先生家道中落,屋却有五进,我只走马观花的看,直走到儿时记忆中的百草园。如今的百草园与儿时读到鲁先生书中描绘的充满生气的园子可大不同,非但蟋蟀云雀没了踪迹,还有几只倒胃口的蛤蟆冲游人微笑。也许园子本就是这样,“山不在高”的古语中鲁迅先生就是这园子“灵气”的所在吧。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儿时的一段记忆到另一端记忆,却从旁的一条小径连通。我幼时不喜文史,更未深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以至印象模糊,连三味书屋的`轮廓都稀松了。只觉这书屋原来这般小,更感慨来回几步的陋室里竟诞生出这样一位对后世文人影响甚重的人物来。
出三味书屋到沈园可以走桥,也可以坐船,连船老大只能坐四个人的乌篷小舟。绍兴的桥出名,不是伟岸也不是雕琢精致,一律的矮,矮得出名。像我这样身高的小女子坐在船上时常低头,稍微大意些就撞到。低头并未减少我第一次坐乌篷船的兴奋,只遗憾时间太短,若不是五分钟五十分钟才过瘾。
随着历史的足印我们踏上沈园,踏上这座曾经发生过一段凄美爱情故事的园子。故事中那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陆游,那个倾国倾城的奇女子唐婉,似乎还在仅存的断壁残垣间,让我这个异乡的游客依稀感受到二人耳鬓厮磨时化不开的浓情万种。
出沈园,到东湖,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初见东湖,就觉山石奇特,导游介绍这山原为青石山,汉时采石,日久竟凿成湖泊。东湖有名,非此原因,乃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文中之龙陶渊明先生在。东湖也许就是诗人理想中的“桃花源”吧,不闻鸡犬,闹中取静,好一处悠闲的居所。想这桃花源也要阔绰者才能消受,否则我等这样整日为柴米浇愁的人,哪里悠闲起来?天热,没有诗人的闲雅,和友人赞了一番好便离去。
去绍兴当去兰亭,最后去实在对它敬仰得很。兰亭乃是一处古典园林,茂林修竹,幽静自然,“卧薪尝胆,闻鸡起舞”的越王勾践先生国难当头,仍不堪舍在这里种植兰花的雅兴。后晋王羲之在这里写就文采书法冠天下的《兰亭集序》,“书圣”之称谓亦从此为天下知尔。转过一片竹林,看到一个小池塘,七八只白鹅,或在池中自得戏水引吭高歌,或在塘边孤芳自赏织补羽裳,旁一处古树,枝繁叶茂,下面凉亭里树一块大碑,写就“鹅池”。上方的“鹅”字是王羲之真迹,下面的“池”字乃其子献之所书。再往前走,就是“流斛亭”了。亭前在岩石间有水渠绕着一簇簇竹林流转,当初也就是在这里王羲之遍邀当朝名士,意气风发,于水流间泼墨,随溪流而下,汇成一部《兰亭集序》。在曲水流觞处驻足,感受王羲之与友人在此饮酒作诗时的情景,其意境亦极深远。进厅往里走,院落一处六角亭下是一块大的石碑,碑前是清康熙帝留下的题词,碑后是帝孙乾隆留下的墨迹。历代中国碑文,二帝同书实乃罕见。亭下是供游客即兴练字的地方,方案水缸,毫墨在旁。一个黑的石碑前大大的白色“太”字。“宝刀锋从磨砺出”,书圣父子与十八缸水的故事正印此古语,凡事当要坚持。出兰亭,出绍兴,意犹未尽。
古镇绍兴,水清,清不过漓江;林园,不比苏州;古致,不及乌镇。绍兴之美在于人物,王羲之,陆游,陶潜,鲁迅,哪一个不是清流正派领时代风尚之先的人杰?哪一个不是通贯古今遗下笔墨丹青博导众生的先生?又有哪一个不是先天下忧为苍生乞谋福利的爱国关民之士?中国古镇人物之美尽在绍兴,一屋,一园,一湖,一林尔。
写景游记作文2
近日,我们边界文学社一行十多人,踏着朦胧的暮色,迎着熹微的晨光,在一阵欣喜与慌乱中踏上了“和谐号”列车,开始了赴苏大的“联谊之旅”。
在火车上,随手拿起一本书漫无目的地翻起来,偶尔从书边探出眼眸看看一路的同伴,递上一个甜甜的微笑,一会儿就到了火车站。下站伊始,一股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苏州城的子民尽量保留事物的原样,还自然一份真实,纯净朴实的外表下面体现着文化的积淀与历史的传承,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存。对于这一点,最有感触的要数“山塘之行”!
在几位苏州朋友的指引下,我们来到山塘之行的首站——虎丘。说到虎丘,不由得想到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诗句“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早就听说虎丘乃吴王阖闾离宫所在地,其死后三日金精化为白虎蹲于其上,故名“虎丘”。单就这一传说就让我心生神往,想身临其境,一饱眼福。今日夙愿成真,甚感愉悦!
最引人注目的是虎丘塔,在一片碧绿葱郁之中挺立,像一位慈祥的老人正饱含温情的凝视着苏州的子民,传递着安康祥和的福音。微微倾斜的塔身,让人联想翩浮,是站立的时间太久了想弯弯腰活动一下筋骨,抑或由于太激动了想向前来观看的人们躬身以示最隆重的欢迎?
好一个“东方的比萨斜塔”,单一个姿势就让人们为之折服!
过虎丘,便入山塘街。俗话说,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的确有几分真意。
伴着清风拂起垂柳,晨光满撒河面,我们踏着古朴的青石板,在街上尽情的徜徉。街道一旁是青瓦白墙的古房,古房的缝隙里还生长着不知名的小树,那昂起的头彰显生命的顽强与朝气。另一旁则是碧绿的山塘河,河水很清澈,可以看见青荇游游地在水底招摇,波光里闪烁着艳影,让人想做一个彩虹似的梦!还不时有游鱼探出水面,轻拨着小嘴,献上一个深情的吻,尔后又害羞似的`跑开。有幸看见野鸭成群结队的游过,时有兴奋的小家伙拍打着翅膀,发出一阵欣喜的鸣叫,溅得满身是水后才得意的离去。
河上每隔一段路程便立一座小桥,成拱形,满身的青砖与红色的桥名相映生趣。不时有人停住脚步在上观望,感受一份人在画中游的胜境。另一边河畔的长石上,有人迅疾的从水中捞起洗净的衣裳,使劲一扭,豆大的水珠滴落而下,敲打着河面,哗哗作响,活像一只快活的小曲。
我陶醉在这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之景中,脚步止住了很久,回过神来才发现同游的人群已经走远。我连忙一声喊叫:“喂,等等我,等等我。”接着引来同伴一阵阵欢笑,大街上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一会儿,几个赫然的大字吸引了我们的目光。“五人墓”,看到这几个大字便又熟悉了起来,心里也产生了几分亲切感。因为明人张溥的《五人墓碑记》这篇课文高中时学过,而且我甚是喜欢,被几位义士的壮举所深深打动。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踏入墓园内,园子很静,石径上黄叶遍地,墓上的小树虽只剩下光秃秃的枝干,仍顽强的挺立着。墓砖上的青苔静静的呆在那儿,好像在细细品读什么。尽管五个人的墓是连在一起的,也才十来平方米,显得十分狭小,但在我心中产生的震颤却是剧烈的。在一阵“匹夫之有重于社稷者也”的回味与凝望中,我们又继续前进了。
街上人很多,川流不息。来不及躲闪的人儿常常被自行车(或电动车)的铃声提醒,然后在一声“对不起”或相视而笑中各自又缓缓地前行。街上的各种小吃,以及珍珠、古玩、绸缎等商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更值得一提的是,街上少了几阵喧闹的叫卖声,更多的是店内静候光临的微笑。
走着走着,一阵香气袭来,我们闻声寻去,欢呼着来到一家小摊前。经过一番打听,我们才知道原来是卖梅花糕和海棠糕的。熟练的师傅在呈奇特花瓣状的炉具上洒下糕点,在经过一番加工,一朵娇羞花朵般的糕点变呈现在眼前。菊黄的底色是糕点的色彩,中间两颗鲜红的,像小圆豆,向上鼓起,整个糕面上又点缀一层晶莹透亮的芝麻,真可谓色香味俱全。难怪,同伴一连吃了三个之后,还把手伸向钱袋,被我一番苦劝才微微移开手,走时还一个劲儿向后张望又张望······
据老板说,梅花糕是古时穷人吃的点心,而海棠糕则是深闺小姐吃的,这回可真长见识!
转眼太阳都快到头顶了,深秋的太阳尽管少了几分夏日的酷热与毒辣,也保留几分温度与热量。同伴们仍旧忙得不亦乐乎,即使额头上渗出了汗珠也全然不顾,有的干脆脱下毛衣,顺手递给我,转眼又不见身影。逛绸缎店,撑油纸伞,探首饰店,赏珍珠坊,好像该玩的怎么也玩不够,该看的怎么也看不完。
实在玩的太累了,便找了一个亭子坐下。我微微地抬起头,“古戏台”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映入眼帘。这难道就是表演昆曲的古戏台?一想到那非同凡响的《十五贯》,我就心潮澎湃。顾不上满心的劳累,静静登上戏台,轻轻闭上眼,那经典的腔调又在耳边响起,终于又可感受一下“百戏之祖”的魅力!
后来,我们参观了山塘的酒吧、茶坊、还有红酒楼,尝试着在一份古韵中感受现代的气息!
伴着中午的钟声敲响,我们的脚踏离了青石板,但心好久才从那儿回来。最后描述一下当时的心情吧:七里山塘,悠悠长长,满眼风光,流连忘返!
【写景游记作文】相关文章:
游记写景作文11-01
写景游记作文05-23
写景游记作文黄山07-12
写景游记作文【优秀】11-13
写景游记作文(通用15篇)07-19
【实用】写景游记作文15篇11-12
初二写景作文:东方明珠游记06-16
关于窗外写景的作文_写景作文01-10
初中写景作文-初中写景作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