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景的作文4篇【必备】
- 相关推荐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景的作文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描写景的作文 篇1
我们的校园在高耸入云的南丹山脚下,如果你走进我们的校园一定会被优美的环境所吸引。
朝西的方向是餐厅,每到开饭时,就有许多同学到那儿去打饭吃。
餐厅前面是一棵雪松,这棵雪松四季长青非常茂盛。 雪松前面是花台,花台里种着小草,在花台的外圈种着冬青树,这种冬青树很可爱也很茂盛,当我第一眼看到它们时,我很好奇的去摸它。每当晚读时,同学们就拿着书到那里读。当我坐在花台上时,冬青树就像调皮的小朋友一样轻轻的摸我的头。
花台前面是旗台,每到星期一早上我们都要站在操场上升旗。
旗台上摆放着两盆杜鹃花,每当春天来临时,它总是第一个开放,这时我们低下头闻闻这花,还真香啊。顿时我陶醉在这花香里。摆放杜鹃花的.台阶下面是舞台,舞台的作用可大着呢!每到六一儿童节时,同学们上台表演节日,显示自己的才艺。这儿留下了同学们很多美好的记忆,许多精彩的瞬间。
舞台上还有两个圆形的花台,里面各栽着一棵桂花树,每到秋天桂花开时,我们在教室里读书都能闻到桂花的香气。一阵风吹来,桂花的香气更浓了,这时我们都会情不自禁的说:“真香啊!”
从舞台下几道台阶,就是操场,操场很大,上面有一个标准的篮球场。上体育课时,许多同学都在上面打篮球。
操场下有一段很长的台阶,下了台阶就到我们的教学楼,教学楼很高,有许多间教室。
我真喜欢我们的学校,我为有这所学校而骄傲。
描写景的作文 篇2
谈到滁州的美景,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琅琊山。
春天的琅琊山,山花烂漫。放眼望去,一片花海。樱花树上粉红色的花苞终于露出她的娇容了,粉红色花瓣中间几根细长的花蕊亭亭玉立,几只黄色的'小蜜蜂正停在上面采蜜呢。梨花也开了,雪白的花周围,几片浅绿的叶子陪衬着。
夏天,树木葱郁,蝉声不断。站在山顶向下看,清一色的树丛中点缀着几座矮矮的亭子。原本开得正艳的花不知什么时候已不见了,浓绿的树叶替代了它。小蝉儿叮在树干上“知了,知了“地叫着,蝉声连绵不断。
入秋了,天凉了。秋风飒飒,枯叶都被吹了下来,厚厚的树叶垫成一条小路,延伸到山中密林里。蝉儿销声匿迹,只留下蝉蜕在树上空挂着。天空中不时有鸟儿向南飞,它们要搬家了。山中游人稀少,十分静谧。
北风带来冬天的讯息,树上仅有的几片树叶也被无情地吹落。气温越来越低,终于,结冰了。山中那晶莹透亮的一池湖水也冻住了。孩子们在冰上快乐地玩耍,全然不顾寒冷的天气。雪花从天而降,把光秃秃的树妆扮一新。
这就是琅琊山的四季,真美。
描写景的作文 篇3
早就听说万绿湖是一个镜花水月般的人间仙境,一个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乐园,因处处是绿,四季皆绿而得名。这不,趁着假期,我们全家去了一趟万绿湖。
天上下着蒙蒙细雨,雾气弥漫,小岛若隐若现,给万绿湖罩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坐上船,站在甲板上,凉风习习,抚摸着肌肤的.每一处,舒服极了。远处是一座小岛,被碧绿的湖水环绕着,好似一位婷婷玉立的一位少女.再往前就是水月弯了,因为从上往下看,湖水犹如一轮弯月环绕着小岛.
不过万绿湖最美的就是水了.一望无际的湖水让人感觉置身浩翰的海洋,却没有海的张扬,静静的湖水轻轻荡漾,快艇飞驰而过激起两道白色的浪花,很快又恢复了平静,群山如画般的倒映在水中。湖水的颜色由近到远逐渐转淡,墨绿、深绿、浅绿、淡绿......细雨落在湖面上激起无数个小圆晕,它们调皮的你碰我,我挤你,可不一会儿又被后来的雨点打碎了。一阵风吹来,湖面涌起一层层波纹,美丽极了!
依依不舍告别了美丽的万绿湖,那水天一色的美景深深刻在脑海里,果然是名不虚传啊!希望你也能来这人间仙境走一走。
描写景的作文 篇4
雪,他是冬爷爷送给人们的礼物,他想白色的天使那样洁白无瑕,她是美的化身,从天空中纷纷落落,又像一只只小蝴蝶在空中飞落。
雪,想一个顽皮的小孩和我们在玩捉迷藏,有的一落下来化就成水,让我们找不到,他却在那偷笑。雪后银色的天堂,就成了“儿童乐园”。一些同学完起了打雪仗,你瞧!一些高年级同学正在互相发动“攻击”呢!还有这边,一个小学生拿这一个“大炮”,好像要对别人“猛击”。书上、楼顶到处是白雪,好像一个个卫士披着白色的披风,看到这里突然上课铃声响了,我只还回到座位上。
这就是我们学校,凭我去年冬天时的`记忆才把这一切写下来的。我的记忆还不错吧!拜拜!
【描写景的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窗外写景的作文_写景作文01-10
初中写景作文-初中写景作文04-05
描写景物的写景作文12-29
描写景色的写景作文09-04
写景的作文【精选】08-22
写景的作文【精选】10-19
写景的作文(精选)10-07
写景的作文(经典)10-22
写景的作文(经典)04-27
【精选】写景的作文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