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4-07-09 13:20:15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生本教育的心得体会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要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生本教育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与收藏。

生本教育的心得体会

生本教育的心得体会1

  迄今为止,我已经在教育领域工作了十多年。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越来越感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以教导。他们对我所教的内容毫无兴趣,而且他们在学习上也缺乏动力和能力。面对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最近,我有幸了解到了“生本教育”这一理念。通过阅读相关书籍、查找资料并结合我的实践经验,我想简单分享一下我的学习体会。

  在学习过程中,有两方面我的体会颇深,其中一方面通过学习郭思乐的生本教育,我了解到“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而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以往我们的课堂是教师在上面讲的声嘶力竭,学生在下面似听非听。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学生连听课都不愿意,认为学习是被迫的,是为家长学、为老师学,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自然课堂效率低。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前置性学习经验,然后放手让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辨。他们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去掌握已经学会的知识,并通过创造性的机会来学习那些他们目前还无法掌握的知识。我们真正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而不是限制他们。因此,在课堂上,我们应该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和互相质疑。在这个合作、交流和质疑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学习并培养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获得的知识会让孩子们有成就感和自信心,从而更加对课堂学习产生兴趣。

  另一方面,有时,在低年级课堂上,我们一节课的内容并不是很多,往往表面上所有的学生都已经掌握了学习内容。一节课上完后,真正掌握新授知识的学生寥寥无几。学生在学习中会频频犯错,对待学生的错误我们也总是以批评、训斥为主。但他们所犯的错误还是会出现。通过学习,我了解到郭思乐教授的.“新错误观”—“评研”的理论基础。他说:“儿童获得的东西,有许多是在他们自己的探索之下获得的。这种探索需要一个过程,当然也会犯不少错误。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就激发了思考。正是在克服错误的过程中,儿童获得了真知。”他提到“传统上,我们总要求学生的认识‘一次性完成',这并不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生本'的学生,我们给他这样的机会,使他们的认识,可以通过多次或长期地反复式提高来完成。我们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逐步地去感悟。”我也有孩子,我发现,我的孩子在小时我很有耐心,对于他所犯的一些错误也会宽容地对待,然而,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我反而变得越来越急躁,失去了原有的耐心,一旦他学习出了差错,就大声地斥责,让孩子心惊胆颤!这可能十多年教学的职业病吧,自己的孩子都是如此对待,何况是其他孩子呢!

  “评研”,这个方法充分尊重了儿童学习人格,为他们提供了犯错和改正的机会。在未来的生活和教学中,我觉得我应该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对我的孩子和学生都要更理解、宽容和耐心,允许他们犯错误,而且可以多次犯错。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引导他们自己探索和发现,在不断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快乐地成长,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生本教育的心得体会2

  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还没有去广州之前,我已经接触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只是不太清楚是谁提出这一思想。但当我到了广州后,第一天的培训就让我见到了真正的奠基人,那就是郭思乐教授。他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让学生学好,真正把时间、主动权、思考能力和成功机会留给学生”的理念。郭教授强调生本教育的核心在于学生“自己学、自己做”。他特别推崇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方法,主张将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带入课堂和小组讨论或争论,让学生自己找到解决方法。在生本课堂中,学习小组成为核心,活动交流成为主要形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改变了原有的被动学习态度,培养了良好的合作精神。第二天的培训安排我们去香江中学和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现场听课,亲身体验生本教育的真实内涵。在听了几天的讲座后,我心中充满了疑问:生本教育是否真的有那么神奇呢?

  听了生本教育,心里还有许多疑惑:

  1、前置性作业大多要求学生自学,要求学生查阅大量的资料,这样做会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2、如何调控各科的前置性作业?如何检查?

  3、怎样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如何培训小组长?

  4、如何避免不同小组讨论结果的重复性?如果在课堂上不同小组展示了相同的内容,这将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并减少了课堂容量。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提前规划:在安排小组讨论任务时,老师可以提前规划并分配不同主题或角度给每个小组,以确保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具有差异性。2.分享交流: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设置一段时间,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和观点。通过这种方式,其他小组可以了解到他们的进展,并且可以互相学习和补充。3.合作共享:老师可以鼓励不同小组之间进行合作和共享,以避免重复。例如,可以设立一个平台或论坛,让小组成员在课后发布和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这样其他小组就可以借鉴和参考,避免重复。4.评估与反馈:老师可以定期评估和反馈各小组的讨论结果,提供指导和建议。通过及时的反馈,小组可以更好地调整和改进他们的讨论内容,避免与其他小组重复。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避免不同小组之间讨论结果的重复性,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和提高课堂容量。

  5、在现代教育中,高度尊重学生的理念极为重要。当学生违反课堂秩序或学校规定时,教师需要寻找一种方法,既能充分尊重学生的尊严,又能达到教育目的。首先,教师应该保持冷静和理性。他们应该避免情绪化地对待学生的行为,而是以平和的态度来解决问题。这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使学生能够更容易接受教育者的指导和建议。其次,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私下的交流。他们可以安排与学生单独会谈,了解学生的动机和原因,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建议。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需求和挑战,并帮助他们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案。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他们可以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和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这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特殊的机会和挑战。这可以包括参加额外的学习项目、参与实践活动或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责任和自主权,教师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并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总之,在教育中,尊重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当学生违反课堂秩序或学校规定时,教师应该通过冷静理性的态度、私下交流、启发式教育以及提供特殊机会等方式,既充分尊重学生,又达到教育目的。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学生进步并实现全面的发展。

  6、如何提高生本课堂的学习效率?

  7、最重要的是生本教育在职高部如何施行?

  在这次为期4天的学习和参观中,尽管我没有找到所有疑惑的答案,但却让我有了深刻的感悟。其中,对于生本教育的课堂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种“和谐、开放、合作、交流”的氛围让我受益匪浅。

  在第一天的讲座结束后,我决定第二天亲自去两所学校,亲身感受真实的生本课堂。这样我才能更全面地了解生本教育的教学模式。通过观察和体验,我发现生本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课前布置前置性小研究和课堂教学。首先是课前布置前置性小研究。在这一环节,老师会提前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或问题,要求他们在上课前进行调研、阅读或思考。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欲望,培养他们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其次是课堂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展示和分享。通过交流和合作,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巩固所学内容。同时,老师会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改进学习方法。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总体而言,生本教育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互动,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1、课前一分钟。

  2、引入新课。

  3交流课前小研究。

  4、课堂练习。

  5、课堂小结。

  6、课后思考。

  第二天的现场生本课堂学习,我个人觉得,上午的三节生本课堂总体就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和讨论。首先是英语课,每个小组都演示了课本中的小情景剧。每个组的表现差不多,每个小组展示完后就差不多下课了。(英语不是我的专业领域,以下是我对此课堂的简单描述。)接下来是数学课,老师通过一个前置性作业开启了这节课。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函数的图形。上课开始时,先进行了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复习,然后小组整理前置性作业,代表逐个上台介绍他们的成果。其他小组在讲述过程中可以提出意见。但是我感觉当时的重点知识点...

【生本教育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小学生本教育学习心得体会05-20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07-06

教育走向生本读书心得范文 03-31

阅读一本好书的心得体会12-26

师范生教育实习总结06-12

一本日记本作文03-30

继续教育教育心得体会06-10

师范生教育实习总结范文06-03

【热门】师范生教育实习总结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