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叙事作文

时间:2024-11-27 23:09:28 叙事作文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年味叙事作文汇编1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年味叙事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年味叙事作文汇编15篇

年味叙事作文1

  又是一年除夕将至,我回到了阔别已久故乡。

  刚到老家,爷爷忙起来了。他带我去商店买了“福”字。经过爷爷一番叮嘱,我们开始认真贴“福”。爷爷说“福”字是带来吉祥幸福,能祈祷在新一年过上幸福日子,所以要用心贴,我们一听,干得不亦乐乎。我拿来一张金“福”字,往上贴时,爷爷说该把“福”字倒着贴,才能“福到”。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贴“福”字也讲究呢,怪不得我常常看到人家门上倒着贴“福”!

  除夕这天,奶奶忙了起来。她把磨好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红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原料。爷爷早已在灶前把火烧得旺旺,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会功夫,热气腾腾咖啡色松糕出锅了。我看得眼花,来不及欢呼,奶奶又娴熟地撒上芝麻﹑红枣。在一旁我早已馋了,赶紧切下一块尝了尝,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软,好地道家乡民间口味!

  中午,奶奶用红薯粉做了红薯饺,馅是萝卜﹑瘦肉﹑豆腐﹑乌贼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传统调料。一段时间后,奶奶把一个个红薯饺放入蒸笼,过了一会,蒸笼周围散发出阵阵香气!出笼后,只见个个晶莹剔透红薯饺冲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为快,夹一个放入口中大嚼起来,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满头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慈祥地对我笑了笑说:“孙子,多吃点,这可是家乡特产,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过年,我们家都会收到寿桃,这是50﹑60﹑70﹑80﹑90甚至100岁老人子女把寿桃送遍整个村子,他们送来时脸上洋溢着笑容,能让人感受到真心付出,由衷祝福。分寿桃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长寿”。今年是奶奶70大寿,爸爸和爷爷挨家挨户地送寿桃,增进了邻里之间亲情友情。家乡过年味儿就是也不一样越!

  初八,祠堂里又开始唱戏了。祠堂里楼上楼下是人满为患,笑声不断传来。我看了一会就不看了,因为我看不懂,也许是我没耐心,只能看热闹。最后只剩下妈妈和奶奶看。走出祠堂,锣鼓声、二胡声还能传出来很远。整个祠堂则五彩缤纷,台上戏子演得惟妙惟肖,赢得观众们阵阵掌声……

  初九,我们全家又踏上了回常州旅途。可家乡热闹情景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眼前——老家年味最浓!

年味叙事作文2

  快要过年了。老人们都按照习俗操办一些年货。今天,我和妈妈去帮姥姥,姥爷做麻花。

  做麻花主要就是搓和炸。姥爷让姥姥搓,自己去炸。可姥姥去不同意。原因是怕姥爷炸糊或是不熟。最后,姥爷同意了。于是,我,妈妈,姥爷三人负责搓麻花。姥姥自己负责炸麻花。姥姥给我们端来一盆面。姥爷把它们切成了一条一条,妈妈和姥爷开始搓麻花了。我看着她们搓出来麻花心里真是急啊。我边看边问姥爷怎么做。姥姥耐心地说:“把小块面搓成细长条,握住面两头,向相反方向搓。然后,提起两头面条会自然卷到一起,形成麻花拧劲状。”我边做边看姥爷做。姥爷也一次次耐心教我。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次实验。我终于成功学会了。我把搓好麻花小心放在手心里给姥爷看。姥爷乐呵呵表扬我:“哦,哦,真不错,有点传统麻花意思了。我外孙真聪明啊!”妈妈也复合“是啊,是啊,真不错啊!”终于学会了,我兴奋拿着自己搓小麻花坐在沙发上。开始漫不经心为自己小麻花编了首歌谣:“都说麻花儿香,香里带着甜,都说麻花甜,甜里透着香……”我歌声引来姥爷赞许声和笑声。

  我忽然感觉姥姥一个人在厨房挺孤单。就拿着搓好麻花。去找姥姥了。看着姥姥熟练把麻花放油锅里,那小麻花在油锅里上下翻滚。一会就变成金黄色。我心里痒痒。就问姥姥能不能让我也炸上一根姥姥开始说不行。因为怕我被油烫,说要过年了。可姥姥哪能经起我软磨硬泡。最后,姥姥教我:“要贴着锅边慢慢放进去,一定不要往里用力扔。那样会溅起油花。”我按着姥姥方法。慢慢将一根麻花放进油里。我继续往里放。放了几根之后,姥姥叫我停下了。说不能放一子放太多。一会我放麻花就飘了起来。一会就变黄了。等它一出锅。我就拿出姥爷和妈妈尝尝。看着姥爷和妈妈都十分高兴。我也特别高兴。我看搓成长条面,真像长胡子。就将它贴在了鼻子下面。做成了白胡子。大家被我幼稚举动笑前仰后合。连平时沉默寡言姥爷,此时也荡漾着无尽笑容。最后,连我自己都被逗乐了……

  这次帮姥姥炸麻花。我学会了好多东西。我决定去建意奶奶也炸麻花。因为,这麻花炸出了欢乐。炸出了知识。炸出了团圆。

年味叙事作文3

  “5、4、3、2、1!”随着那熟悉而富有意义的钟声,新的一年正式开始了。在那一刻,旧的20xx向我们挥手告别,而新的20xx正踏着整齐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每到过年,各户人家都吃着香喷喷的汤圆,一边看着春晚,一边迎接新的一年。说实话,每到那个晚上,我都无比怀念往年发生的事情,千丝万缕的思绪一下子化作洪水涌上心头,真是既不舍又难堪。

  过年,鞭炮的声音永远是少不了的。因为在我老家,鞭炮的声响就像刺耳的铃铛,时刻警醒着人们:过去的.早已化作尘埃过去了,在新的一年,我们要重新开始新的生活,迎接新的挑战,让日子更加长长久久!

  当然,仪式是必不可少的,但谁也阻挡不了孩子们的天性。我和哥哥刚一出门,就被那直冲云霄的烟花挡住了去路。只看见各色各样的鞭炮被小孩们点燃,随后大声附和一句:“快跑啊!”真是无忧无虑。烟花把天空装扮得五彩缤纷,那微弱的火光就像七色花一样绽放着,最后在天空中慢慢变淡,变淡,直至烟消云散。不过这震耳欲聋的响声也足以给20xx增添许多喜庆了。

  今年过年依旧是吃“大桌菜”,就是一大桌子的人,配上一大桌子的菜,吃着一大桌子的幸福和圆满。今年也是吃的够呛,我和弟弟挨在一起,桌上的菜也挨在一起,夹也夹不到,闻也闻不到,真是辜负了我们这一肚子的食欲和口水。

  在我们那边啊,不存在收红包这一说,只存在没“交换红包”这一说。人家亲戚给了你红包,你沾沾自喜。没想到自己的爸妈也要给他红包,这简直跟交换没两样。不过,收红包的喜悦也会让人感到一丝丝欣慰,至少别人有这份心,而这份心却包含了太多太多。

  过年只有那点时光才能让我们喜悦无比,我们是多么珍惜,又是多么不舍。欢笑与泪水全都深深地包含在年味里头!而在爆竹声中,春节早已过去,但年味却保留在心头,因为它给了人们无尽的欢笑。

年味叙事作文4

  过年是每个人都期待的事情。

  过年的时候,小孩是最无忧无虑的。这个时候不会被家长要求写作业看书,这个时候就算犯错也不会有很大的惩罚,这个时候就只要尽情的玩和收钱就可以了。

  过年的时候,最受欢迎的当然就是鞭炮啦!每当拿着刚得到的压岁钱去买鞭炮的时候我都特别的兴奋,因为买了再分给小伙伴我都特别的自豪,我可以说这是我买的,不用受之于人。抱着鞭炮跑到坪子上迫不及待的先划开一个鞭炮,将它丢的远远的,这就是一个提示。小伙伴们就会闻声而来,当然这个时候就会毫不吝啬的分给他们,而遇到你不喜欢的人也可以理直气壮的不给他,让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你玩。人多了燃放鞭炮的引子就不够了,但这并不能难到我们。我们会去偷香,香真的'可谓是放鞭炮必不可少的利器。有了香我们就不局限于只是放一个啦!我们会比赛给你一盒鞭炮看谁一次性燃放得最多,这是考验胆量和速度的时候了,赢了你就离这一届的孩子王不远啦!在这个时候你放鞭炮一定要有技巧尽量的围成一个圈这样你把香一放鞭炮就可以立刻燃起来。当然不止这一种方法,我们还可以将鞭炮里的硝拆出来用来当引子这样可以燃放得更多,拆了的是不算数的,而鞭炮只有一盒这时候你要把握好量。

  孩子王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后面还有一局。那就是去河边炸鱼,那么小的鞭炮真的能炸到鱼吗?当然不能,这是考验运气的时候啦!孩子王可不止是智慧和速度就可以的了,没有运气怎么在新的一年中带着我们捣乱呢!运气不好会被抓的。鞭炮遇水一般是不能响的,但是在手上拿一会再丢下去就可以啦!有时候控制不好有可能会炸到手,这是个很危险的事情。但是谁小时候没疯狂过呢!在手上拿的越久炸的水越高这也是可以加分的。

  小孩子是单纯的,最讲义气愿意参加这次比赛的都会遵守规矩。然而参加了这次比赛却不遵守的人就不会有人再跟他玩了。新晋的孩子王好处多多谁都想当,所以有很多小朋友。这就是过年我最期待的环节,也是我觉得最具有年味的。当然,过年不止这么一点项目,还有很多。

年味叙事作文5

  20xx年2月某日晚,透过窗看着外面飘洒的纷纷白雪如同柳絮般的落下落下。草地上,树上,车上&&铺上了一层洁白的婚纱。看着这如此诗意的美景我不禁回忆起那逝去但又难忘的年味。 零食和烟花 童年时过年的年味是吃不完的零食和美丽灿烂的烟花。那时小小的我常常看着墙上的日历一天一天翻着,盼着过年的日子早早到来。终于过年了,我和附近的小盆友们都在家前的广场集合,身上能装东西的口袋里都装满糖果、瓜子、花生。每个人的脸都跟大花猫似的,鼻涕忽上忽下的;大人们也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烟花,冲到门外,高高兴兴地点燃了引线。扑地一声,烟花向一只轻盈的蝴蝶,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最后啪的`一声,分成了许多个火花,在天空中慢慢地,轻轻地,飘落到地上。我又拿出一个金玉满堂,拿在手上,砰、砰,十声炮响,响彻夜空,大街小巷早已经成了儿童的世界。 祝福与饺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上了学,过年的年味则成为一句句吉祥的祝福和一碗热腾腾的饺子。 过年了,早早来到爷爷奶奶家,并送上一句吉祥的话:祝您,春节快乐!祝福顿时温暖了你我他。晚上奶奶把我和爸爸唤进屋去。一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三鲜陷饺子,欣赏着丰富多彩的春节晚会节目。爷爷,老叔还有爸爸举杯畅饮,奶奶笑眯眯的双眼变成了两条缝,一家人都是满面春风,其乐融融。 思念 岁月无情,光阴飞逝,爷爷奶奶也禁不住时间的考验,随那年寒冬大雪也与我们阴阳相隔了。正是那年也让我知道过年的年味是对亲人牵肠挂肚的思念。想着和爷爷吃年夜饭饭的情景,我的眼睛已被泪水模糊了。 那一年爸爸刚贴完春联,就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我坐在饭桌旁,看着这些美味家肴,垂涎三尺。终于开饭了,我狼吞虎咽,好不费力气就把一碗饭消灭了,轮到我敬酒,我端起酒杯对爷爷说祝您福如东海长流水。接着我又祝奶奶寿比南山不老松。然后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喝一口,咂砸嘴,好酒好酒。爷爷笑呵呵地说:我们的小乖孙子长大了,会用对联了。奶奶脸上笑得乐开了花,说:祝我们的小孙子学习进步,天天向上。爷爷奶奶虽然走了,但他们仍留在我心中。我相信他们在那边也是开开心心。 在飘飘落落雪中,年虽早已过去了,但年味儿仍旧是挥之不去,仍给了我无尽的回味。高三:无言的草

年味叙事作文6

  舆竹依青盖,灯笼闪绛纱:

  炊烟绸绸,人烟却稀稀。逾年关的长沙似乎清冷了不少,道路一望去,高楼肃穆,行人渺渺,就连汽车也只依依稀稀地排开。却未有丝毫的消减,这年味便从火红的灯笼中溢了出来,漫延进了家家户户……

  厨房里爸妈、外公的劳作一直没有停息,望着他们起起伏伏,左右蹿动的身影,我也闲不住了,陪着外婆一起酿豆腐。房子里灯光隐绰温和,一大家子,忙的不亦乐乎。我倏地想起尚有一些“福”字与小灯笼未将各个房门装饰好,心中一阵迫不及待。

  圆润的灯笼,艳红的外表,精致的边角,充斥着喜庆的美满,将小灯笼挂在门把上,寄予的`是我对新年的祝愿与对全家人的祝福。灯笼之所以是圆润饱满的,是因为它承载着最珍贵的东西—传统的积淀与亲情的盛放。

  刚刚完工又听见一声呼喊:“羽暄,下来帮我挂灯笼!”

  我听得是外公的声音便很快地踱步下楼。只见他拄着一根长棍,棍头上有一根钉进去的钉子,想必是用来挂灯笼的吧!我望着外公轻巧地勾起一个灯笼,倾身一递长棍,灯笼便稳稳地闪烁在树上了。我瞧着便兴奋不已,待外公一停罢我便跃跃欲试也伸手去夺棍。

  哪知,灯笼一往树枝上递便滚也似的落了下来,我一惊长棍差点脱手。不服输的倔强在家人的纷纷鼓励之下我又试着将灯笼挂上树枝,真是“灯笼欲上,柳上梢头,屡试已至黄昏后”。夕阳的透射让灯笼的色彩经起一片波澜,待挂上第一个灯笼,那番艰难可真要“泪湿春衫袖”了,灯笼在后院中摇摇摆摆,我们一家人的祝福与团圆尽在其中。

  除夕夜,桌上大鱼大肉难以数尽,美味菜肴各展其色,真似群芳斗艳一般,饮尽酒,食尽佳肴,我们一大家子紧紧挨挨地坐于客厅之中,我倚在窗边,享着那月光普洒,后院坚韧青翠的竹枝上正挂着火红的灯笼,一派美景甚是迷人,灯笼与竹丛的反衬,灯笼愈加红艳,喜庆之极,而那竹枝更是醉烟流淌一般。年味皆蕴藏于灯笼之中了。

年味叙事作文7

  门外,吹来寒冷刺骨的冬风,世间万物都已早早地入土冬眠,而那盛开在腊月的梅花却仍屹立在雪中,默默地,它与雪作伴,与风为友。突然间,我看见它伸了伸腰,抖起了精神哦,原来它也在等待年的到来呢!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这个年多姿多彩,这个年喜气洋洋,这个年忙忙碌碌,这个年烟花漫天,这个年充满了年味

  冬雪迎年雪,淡淡的,淡淡的落了下来。像鹅毛一般,轻盈。轻轻的,轻轻的,随风飘动。像淘气的孩子一样,在路上贪玩,与伙伴谈话。就这样,落了下来。带着自己的梦想准备迎接新年。雪是极佳的舞者。没有伴奏,没有欢呼。她穿着白色的舞裙,翩翩起舞,有时会拉着伙伴一起,跳着《小天鹅舞曲》不知是谁那么细心,为了衬托雪窈窕的身材,把舞台的背景选为红色,还在舞台上铺设了红色的地毯,把彩灯设为激情似火的红色。

  购物热快过年了,大家走街串巷,忙着办年货。街上货物琳琅满目,购物者是多之又多,你看,一些女士们正在商店选购新年礼服呢,周围围着一群可爱的小天使,笑嘻嘻地吵着闹着要买新衣服、新玩具。这些妈妈被吵得没办法,只好放下手中已看好的衣物,先带宝贝们一阵狂购后,再来为自己添置。对不起,不好意思,把你的衣服弄脏了。这时突然传来一句道歉。怎么回事?原来一位大伯刚买完鱼出来,不小心将正在购买年画的几位小姑娘的衣服弄脏了。没关系!小姑娘笑嘻嘻地拿着刚选好的年画又走进了另一家商店。这位大伯也笑哈哈地走了。哈哈哈那边又传来了一阵阵笑声

  火药味

  砰,啪一阵炮竹响起,为过年打下了基调。阵阵烟雾开始弥漫开来,把我们重重包围,烟雾好似要吞噬了我们一般耳畔的爆竹声夹杂着火药味,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儿

  餐味夜,悄悄的到来。迫不及待的我们便开始热热闹闹地享受丰盛的年夜饭,每一碗菜都是别样的精致细腻,香喷喷的香气在我鼻孔里不断地挠痒,夹上一块,温馨的暖流灌输全身。说笑声中,我真想窒息于这片空气之中。啊!好香的餐味!

  爱这份浓厚的年味,温馨,美满,快乐

年味叙事作文8

  最喜欢过年味道。快到新年时,那热热闹闹景象无处不在。大街上,更是人满为患。最拥挤,就是各家大大小小超市了,全是采购年货人,商店里各类物品都供不应求,超市老板往往会趁此机会大捞一笔,但采购人还是络绎不绝。

  每到过年,奶奶最喜欢往超市跑,有事没事就跑去转转,就喜欢那热闹气氛。奶奶手提一只竹篮子,在超市转悠,另一只手则拿着一张广告纸“年货大减价”,在精打细算一阵子后,便跟着人流,一会儿就装了一篮子东西提回家。我总忍不住,东翻翻,西找找,一袋子零食不免让我有些失望。第二天,拿回来都是些鱼啊,肉啊。第三天,就都是包装精美礼品,什么红酒啊,广柑啊,盐水鸭之类。第四天,我眼前一亮,都是一些非常喜庆小玩意,红底金字福字帖,可爱玩具小金牛和小红牛,大红色灯笼,塑料爆竹,春联,金牛剪纸,中国结等等一堆好东西。这下我可乐坏了,马上忙活起来:窗子上贴上金牛剪纸,马上就觉得家里又多了份喜庆;大门上贴上倒福字和春联,我脸上也是喜洋洋;书桌上摆上一对小牛,书架上挂着一串爆竹;连晾衣架也被我挂上了中国结和红灯笼。家里,马上有了“年味儿”,我嘴里也轻轻哼着那支小曲儿《你最牛》。

  和家人逛街时,可以看到,无论是大小商场,还是新店开张,都挂上了灯笼,贴上福字贴,一片热闹红色。往往那灯笼上都写着几个金字:恭喜发财,生意兴隆。大街上,来来往往行人也让我感受到了即将过年了。瞧,那边一位年轻阿姨身穿大红底,金色花纹旗袍,戴着中国结式样耳环,手提一个小巧玲珑红包,无不为这即将来临新年增了份光彩。这被染红大街,更是年味儿十足。

  饭店这段日子生意也格外兴隆,请客吃饭大出血已经是家常便饭,饭店天天爆满,老板乐得合不拢嘴。大过年,年夜饭尤为重要,儿女在外工作一年,难得回趟家,吃团圆饭自然不能含糊,找一家好饭店,办得热热闹闹,那是在所难免。要订好饭店,还得抓紧时间,晚了,就只能在家里吃了,有些人甚至几个月前就订好位置了。在爆满饭店里,那花样百出菜名,如“五福临门”、“牛气冲天”等,更是让我感受到了深深“年味儿”。

  “年味儿”是过年不可缺少调味剂,让过年热热闹闹,开开心心。

年味叙事作文9

  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而这些童年趣事儿,就像是画册里五彩斑斓的画,每一张都是美好的回忆。我每次翻看,都忍不住笑出声来,瞧,又是一幅有趣的画。

  “今天是我生日耶,有蛋糕吃喽!啦啦啦啦……”我兴奋地不得了,竟唱起歌来,虽然都找不着调调。我缠着爸爸带我一起去买蛋糕。

  哇!蛋糕店里的蛋糕真是琳琅满目啊!我都恨不得扑上前去把所有蛋糕都吃个精光。我犹豫不决,让我在这么多那么漂亮的蛋糕中选一个,简直是难上加难。过了许久,我才定下来。这是一个蓝色的蛋糕,上面还有一只小绵羊,旁边还有许多巧克力扇子,害得我都不敢去切它了。

  终于到了我迫不及待想要做的环节了:许愿、吹蜡烛。我每年许的愿都大不相同,但有一个愿望始终是一成不变的。就是希望家庭和和睦睦,幸福美好。我慢慢弯下身子,深吸了好大一口气,把气一下子吹了出去,蜡烛上的`火苗就熄灭了。

  就在这幸福的时刻,我们就要吃蛋糕了。我兴奋地看着妈妈用刀把蛋糕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放在盘子上,端给我。我拿起叉子一下子插了进去,然后啊呜一口把蛋糕的奶油吃了下去。这奶油可甜了呢!但我就得吃了怪可惜的,然后灵光一闪,我把它拿来画画吧!起初我只是在纸上画。但是纸上画不开。淘气的我就在人的脸上画。先拿自己当试验品,在额头上点一个点点,我就化身成为了印度人,我有用白奶油当做粉底,然后抹上腮红,涂上口红,接着在眼皮上擦上眼影。我看着我这副“美貌”,点了点头,然后走出洗手间。“啊!”我刚一走出来,只听见妈妈的尖叫声,看到我这位“如花似玉”的女儿后,妈妈差一点儿要晕过去了。妈妈气冲冲地跑过来,把我拉回洗手间里去处理了。

  童年的傻事我不会再做了,而童年也一去不复返了,但我却在童年的相册中,整天了一幅五彩的画。

年味叙事作文10

  年的味道是什么?我想,年味就在我们身边,一定是藏起来了,不叫人发觉。

  年味藏在大扫除中,在纷纷扬扬地下着小雪的腊月二十四,我们家迎来了大扫除。首先,擦窗户是必不可少的啦!你看那窗子上一层因雨而成的灰印,随着我们挥动着擦玻璃器一点点被擦掉,露出原本光滑无瑕的镜面,我和妈妈一边擦一边说笑,欢乐的气氛洋溢着屋子。然后就是打扫厨房了,厨房天天被油烟缭绕着,虽然不算得上很脏,但油垢污渍也是随处可见,我和妈妈马上进入了工作状态。随着时光的流逝,房子里的一切都焕然一新,家具擦得崭新得像刚搬进来一样,地板也拖得干干净净,没有一丝灰尘,可以隐隐看见自己的倒影。家里有了年的味道。

  年味藏在装饰中,在白雪皑皑的腊月二十八,我家一起去超市采购新年装饰。我们来到新年装饰品区,一排排货物架上那一堆堆金光灿灿的饰品,直晃得人眼光缭乱。经我们的几番研究讨论后,我们终于选到了几样不错的装饰:一幅“一帆风顺”的水墨对联,素净雅致,上面也不失一些喜庆的`花纹;两张剪纸似的“福”字,一张上面印着竹影,清高,淡雅,一张上面有鱼,喻示着年年有“余”;还有一个大大的中国结“福”字,金色的纹路绕着“福”字;另有一束鲜花。回了家,我们分工合作,爸爸贴对联和挂中国结,妈妈贴剪纸“福”,我负责插花。不一会儿,家里就变得喜气洋洋,恰到好处的喜庆大红,美丽的鲜花让人心情愉悦。家里的年味,更浓了。

  年味藏在团圆饭中,在冰雪未融除夕夜,我们一边吃团圆饭,一边看着春晚。团圆饭上,一满桌的食物,琳琅满目,令我目不暇接。我迫不及待地品尝这些美味。唔,这烤鸭不错,不光卖相好,而且沾上了酱汁,更加美味多汁呀!这蒸鱼好吃!白嫩的鱼肉沾上汤汁,真是鲜嫩可口!还有这个!那个!……我不知不觉就“扫荡”了桌上的美味,与长辈们有说有笑着。电视里的春晚也是让我看得津津有味,美丽多姿的舞蹈,喜气洋洋的歌曲,笑料百出的小品……这一切都让我感到了年味的温暖。家里的年味,浓稠得像蜂蜜一般。

  年味,好似一坛上好的老酒,一年复一年,年越长,味越浓。

年味叙事作文1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题记

  噼里啪啦嘣!狗年在一阵阵烟花爆竹中缓缓走来,年味在人们的各种活动中悄然而生。

  年味——团圆

  每至除夕,大街小巷中空无一人,家家户户中灯火通明,家家户户都在吃着香喷喷的团圆饭。这不正是那浓浓的年味吗?亲人们欢聚一堂,彼此诉说着在去年的经历的事,向对方送上新年祝福。不一会儿大家便做起了各自的事情。大人们坐在一起聊天,看着电视那幽默的小品,小孩们便欢欣鼓舞地跑到楼下不时放会儿鞭炮,不时捉会儿迷藏。那洋溢在孩子们红红的脸蛋上的笑脸和家人们欢度一堂的活跃气氛,不正是年味的体现么?待到12点,只见窗外一片璀璨的烟花夺人眼目,为除夕抹上了欢快的色彩,长辈们也向晚辈们送上了新年的红包祝福…这便是年味的“喜”。

  年味——祭祖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春节祭祖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它体现了中国孝顺的'传统美德。我与家人在初二一起去看望了离世的外婆,却只见在那条平日里人烟稀少的崎岖的山路上,到处皆是来扫坟、拜祖的人们。看到此景,我心中触动极大。祭祖的人们手握的烛香与人们浓浓的怀念祖人之情,不也正是年味的体现么!我与家人到了外婆的坟前,先是上烛香,后将纸钱小心翼翼的散开,最后每个人都在外婆的坟前跪拜,与外婆谈着家中的事儿,等到烛香燃尽,我们也就载着千愁万绪回家了…这便是年味的“愁”。

  年味——拜佛

  佛教距今已有2500多年,起源于古印度,是今中国人最多所信奉的宗教。我与家人在大年初五清早赶到了南岳衡山。南岳大庙内的人也是多的让我喘不过气来,在里面最让我崇敬的神佛便是“文曲星”。因为其能够帮助我们学习成绩步步高升,事业有成。进入佛庙,里面的人们都是那样的虔诚的拜佛,我心中为之一震,这对佛教的信仰,不也正是年味的体现吗?我们拿着手中的香,虔诚地在佛教面前跪拜。向神佛祈求着又一年的的愿望,希望神佛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便是年味的“迷”。

  新年已经来到,我们唯有不忘初心,负重前行,才能达到那梦想的彼岸!20xx再见,20xx你好!

年味叙事作文12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转眼,20xx年的最后的一天—大年三十向我们走来!

  上午9点,我和妈妈、舅舅一家来到步步高超市。超市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人们有的正在挑选物品,有的正在排队称重,还有的在品尝商家推销的零食。虽然人挤人,但大家脸上都带着微笑。我和弟弟妹妹跟在大人后面,东瞧瞧,西望望,兴奋极了!11点,大人们拨开一层层人群,满载而归。

  中午,我和爸爸妈妈陪爷爷奶奶吃饭。下午,来到舅舅家。一推门,天津的小姨一家,长沙的`大姨一家都迎上来。大家热情地打着招呼。一年未见的弟弟妹妹见到我,兴奋地喊着:“姐姐!姐姐!”厨房里,婆婆切菜,舅舅炒菜,舅妈包饺子,公公忙着收拾碗筷,房间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年味。

  晚上6点,大家都围坐在餐桌旁。晶莹的红薯粉,家乡的土鸡、土鸭,热气腾腾的黄沙鱼,美味的扇贝,胖乎乎的饺子……我们这些小孩子目不转睛地盯着餐桌上的美食,口水早已“飞流直下三千尺”了。终于开吃了,我们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夹起食物往嘴里放。大人们则边吃边聊,大家脸上都散发着幸福的光芒。

  一个小时后,最激动人心的活动开始了!你们猜猜,是什么?对了,就是抢红包!首先,由大姨夫发红包,大家都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3、2、1!”大姨夫立即点下了发送键。舅舅哈哈大笑:“我的红包最大!”婆婆垂头丧气:“我只抢到8分钱。”小姨说:“妈妈,你准备好,我发红包了。”红包雨一直下个不停,8岁的妹妹也加入了抢红包大战,手气还不错呢!

  红包大战终于落下了帷幕,小姨拿出手机照全家福。我们一家15人围坐在沙发上,乐乐弟弟一声大喊:“3,2,1,拍照!”美好的瞬间被记录了下来。大家被乐乐弟弟逗得哈哈大笑,欢声笑语回荡在客厅……

年味叙事作文13

  春节期间,人们一般要走亲戚,回老家,于是,我就跟爸爸妈妈回了老家河南,先去爸爸老家三王庄,再去妈妈老家洛阳。23号我们和其他几个人加行李,满满当当地驾车去了。

  经过一整天颠簸,来到了河南新乡三王庄。到家时已是深夜9点多了,一进卧室就看见了我奶奶——我爸爸妈妈。她穿着棉袄,正在暖炉旁暖手,一见我来了就很激动地笑了笑,操着满是河南味方言示意我也暖暖手,一路上天很冷,我就坐下来了,她便问我长问我短,我都一一回答了,有些听不懂我便找驰哥帮忙。晚上,昌昌来了,他比我大一点,一见我便热情地带我出去放炮,老家炮不想城里那样好,小店炮很单一,大一点店也没有什么好看花炮,都是响炮,可我玩津津有味,因为这里人十分好客,虽然生活节奏慢,但却很令很多人羡慕。第二天,我上午十一点起床去走亲戚,大半人我那时是没有什么印象了,但每到一家都是笑脸,很温暖。有一次竟被强迫吃了两次晚饭,使我一连一整天吃不下东西。26号还是27号,我去了洛阳。

  到了洛阳,我见了婆婆——我妈妈妈妈。她很慈祥,一见我们先是抱了抱弟弟小雨,可小雨竟然不认得了昔日如此关爱她婆婆,好在我们到来令婆婆很高兴,晚上,二姨回来了,包括她未婚夫,一家人其乐融融。第二天,我去了宝宝家,宝宝是我表弟,我们小时候很喜欢在一起玩,他们家很招待我,我很感谢。除夕,我又回到了婆婆家,晚上看春节联欢晚会、放炮,年都是这样过。第二天走亲戚,虽没有三王庄一样里那么近,可一天下来也忙得够呛,一堆作业都没有做。倒是烩菜挺好吃,那是由一些各种不同菜和肉还有粉丝拌在一起煮,一做出来十里飘香,还有饺子,可让我好好品尝了一顿。

  一回家,我就疯了似赶没做完作业。唉,春节就这么过了。

年味叙事作文14

  我们从长沙出发,行程七百多公里,历时九个多小时,赶去南方与奶奶一起过年。一路上的仆仆风尘,却掩盖不住我们眼底闪烁的喜悦。――那一直萦绕在记忆中的年味,又回来了。

  年味总是藏在一桌丰盛的团圆饭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热腾腾的饭菜散发着诱人的与春节有关的香气。爸爸说,这些在他小时候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菜肴,一下子就勾起了他浓浓的对儿时过年的回忆。孩子们草草的扒拉了几口饭,忙不迭的走家串户去展示新衣裳,许久未见的大人们则坐在一起,大声诉说着一年来的'所见所闻。窗外的灯光透过大红窗花照进来,给屋里的一切都染上了一层红晕,让年味更浓了。新春序曲中,一切都喜气洋洋,一切都生动而鲜活。

  年味也在明亮的花灯中。公园里遍布大红的迎春花灯,天色刚进黄昏,花灯就早早地亮了起来。灯市花如昼,一盏盏花灯流光溢彩,与地面上成片的郁金香交相辉映,美丽极了。徜徉在灯的海洋中,每个人的脸上都被红彤彤的灯光染上了一层亮色,与发自内心的微笑一起,洋溢着过年的喜悦。

  年味儿还被包在饺子里。奶奶亲自下厨,和面切菜拌馅,然后大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饺子下锅,白胖的饺子在开水中翻滚,好像一尾尾白色的小鱼在玩耍。蒸汽中,伴随着孩子们进进出出的脚步,一股浓浓的饺子香,钻进了我的鼻子。“出门饺子进门面”。我知道,吃完这顿饺子,我们又将踏上归程。在当下的中国,与团聚一样,分离,也属于年味的一部分。

  年味在炸响的鞭炮中,在绚烂的烟花中,在大红的对联上,在迎春花的枝头上,在穿梭不息的车流中……。年味在喜气而热闹的气氛中,无处不在。我们在浓浓的年味中,阖家团聚,辞旧迎新。

  年味不仅是一种味道,它更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与对过去欢乐时光的回忆。一年又一年。

年味叙事作文15

  我家乡在华亭,在我们家乡进入腊月门,传统节日一个连着一个,年味一天浓过一天,传统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也就更更加丰富多彩起来了。

  腊月初八这是华亭过年前奏,这天要吃腊八粥,还要在腊八粥中放用肉馅包成“雀头”饺子。腊八粥用大米、谷米、玉米、红豆、黄豆等混煮而成,表示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之意;“雀头”饺子用大肉作馅包成圆形雀头状,表示能消灭危害庄家麻雀(据传说腊八这天见不到危害庄家麻雀)。

  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升天奏事日子,传统小年,又名辞灶。华亭人对过小年非常重视,这天早饭要吃搅团,有盼望团圆之意。街面上有售卖用麦芽糖汁做成灶糖,又甜又粘,相传送灶时给灶王爷吃了甜得粘住了嘴,就不会向玉皇大帝告人间状了。送灶时间大约在傍晚,家家都要摆祭品,放鞭炮,意味着过年开始了。

  腊月日子长了翅膀,一飞而过。转眼已到除夕之夜,家家贴对联,挂红灯,张灯结彩;户户围着餐桌、抱着电视守岁,放开肚量喝酒吃肉,毫无顾忌纵情欢乐,一年中所有辛劳、烦愁在这晚烟消云散,所有丰收、喜悦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

  正月初一是新年第一天,家乡人都有“迎喜神”传统,吃过“拉魂面”之后,村里人个个穿戴一新,喜笑颜开,牵着或赶着身上披挂了彩纸折叠纸扇牛羊骡马,浩浩荡荡向预先估算好喜神方位进发。这是为了驱除凶煞和病魔,乞求喜神保佑一方平安吉祥,没病没灾。

  元宵节那天,大街小巷马社火、高芯子、车社火排成了长队、绵延不断,鞭炮、锣鼓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又一次将过年推向高潮。晚上,家家户户点燃用玉米、荞面捏灯盏,小孩挑着纸糊灯笼尽情玩耍,灯光、月光、星光融为一体,相映成辉。

  正月二十三日已是过年最后一个节日,这天华亭农村有“燎疳”习俗。妇女们使出浑身解数提早用鸡蛋壳、五色纸糊好“疳娃娃”,男人们则割足枯蒿茅草为“燎疳”做准备。二十三日白天,小孩挑着“疳娃娃”玩耍,看谁“小媳妇”、“小相公”好看;晚上,每家门前都堆起柴草,上面插上“疳娃娃”,当第一堆疳草点燃,听到有人大喝“燎疳喽——”,家家户户便都点燃疳草,霎时间熊熊焰火映红了村子,照亮了天空。人们争抢着从火焰上一跃而过,以求燎去病灾,燎红日子。

【年味叙事作文】相关文章:

年味叙事作文09-29

年味叙事作文7篇11-28

年味叙事作文6篇10-17

年味叙事作文15篇09-20

年味叙事作文(精选15篇)11-17

年味叙事作文(汇编15篇)11-07

年味叙事作文(集合15篇)08-09

年味叙事作文集锦15篇12-05

年味叙事作文集合15篇12-31

年味小学作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