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典礼的演讲稿

时间:2024-11-18 09:33:21 演讲稿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有关毕业典礼的演讲稿3篇

  演讲稿是在一定的场合,面对一定的听众,演讲人围绕着主题讲话的文稿。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演讲稿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演讲稿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毕业典礼的演讲稿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毕业典礼的演讲稿3篇

毕业典礼的演讲稿 篇1

  我当时没有觉察,但后来发现,被苹果公司解雇可能是我这辈子发生的最好的事情。一个成功者的包袱没有了,有的只是一个初出茅庐者的轻松感觉,我对各种事情也不再那么胸有成竹。这让我轻装上阵,进入了我生命中最有创造力的阶段之一。

  今天,我很荣幸能来到贵校这所世界顶尖大学,参加你们的毕业典礼。我没有念完大学。老实说,今天是我一生中最接近大学毕业的日子。今天我想告诉你们我生活中的三个故事,仅此而已。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只是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串连起生活的点滴

  我在里德大学读了六个月之后就退学了,但之后我又像在校生一样读了十八个月左右才彻底退学。那么,我为什么要退学呢?

  这要从我出生前讲起。我母亲生我的时候还是一个年轻、未婚的在校研究生,所以她决定让别人收养我。她十分希望收养者是大学毕业生,并办妥了一切,我出生后就会由一位律师和他的妻子收养。意外的是,我出生后,那对夫妻突然变卦,说他们其实想要一个女孩。于是,当时还在等待名单上的我的养父母在半夜接到了一个电话,问他们说:“我们这儿有一个未婚出生的男婴,你们想要他吗?”他们回答:“当然要。”但是,随后我的生母发现,我的养母从来没有上过大学,我的养父甚至连高中都没读完。她拒绝签订收养合同。几个月以后,我的养父母承诺一定会让我上大学,她才让步。

  十七年之后,我真的上了大学。但是,我很幼稚地选择了一所学费几乎和你们斯坦福一样贵的学校。我父母是工薪阶层,他们倾尽积蓄,支付了我的学费。过了六个月,我却看不到这笔钱的价值。我不知道我想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大学会怎样帮我找到答案,而我却在浪费着我父母一辈子的积蓄。所以我决定退学,并坚信这是个正确的决定。我当时非常害怕,但是现在回头看,那是我一生中最棒的决定之一。一退学,我就可以不去读那些我不感兴趣的必修课,并开始上那些看起来很有意思的课程。

  但是,这并没有多浪漫。我没有宿舍,只能睡在朋友房间的地板上。我收集别人喝完的可乐瓶子,来换5美分买吃的。每周日晚上,我都会步行七英里,穿越城市到Hare Krishna神庙,去免费饱餐一顿。我喜欢那里的饭菜。后来我发现,先前追随好奇和直觉而经历的种种遭遇其实是无价之宝。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

  当时,里德大学的书法课也许是全国最好的。校园里的每一张海报,抽屉上的每一张标签,全都是漂亮的手写字。因为我退学了,不用去上常规课程,所以我决定去上书法课,学学怎样写。我学会了serif 和san serif字体,学会了怎样调整字母组合的间距,学会了怎样做出最棒的印刷排字式样。那种美丽、典雅和精雕细琢,是科学无法体现的,它令我着迷。

  当时,在我的生命中,这些东西连一线实际应用的希望都没有。但是十年后,当我们设计第一台Macintosh电脑的时候,就完全不同了。我们把当时我学的那些东西全都融入进了Mac的设计中。那是第一台使用漂亮字体的电脑。如果我当时没有去上那门课,Mac就绝不会有这些丰富多彩、赏心悦目的字体。Windows只是纯粹地抄袭Mac,所以,我们可以说,除了Mac,没有一台个人电脑会有这些字体。如果我当时没有退学,我就不可能去上这门书法课,那么个人电脑可能也就不会有如今这么美妙的字体了。当然,我在大学的时候,还不可能先知先觉地把这些点滴串连起来。但是,十年后回顾这一切的时候,却豁然开朗,无比清晰。

  再说一遍,你在向前看的时候,不可能将这些点滴串连起来,只有在往回看的时候可以。所以你必须坚信,这些点滴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以某种形式串连起来。你必须执着于某些东西——你的勇气、命运、生命、因果,等等。这个想法屡试不爽,而且还是我生命中一切改变的源泉。

  我的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爱和失去

  我很幸运,因为我很早就找到了自己爱做的事。我二十岁时和Woz在我父母的车库里面创立了苹果公司。我们努力工作,十年之后,苹果公司已经从车库里两个人的小打小闹发展成了拥有四千多名员工、价值二十亿美元的大公司。当时,我们最好的产品——Macintosh——才推出仅仅一年,我也刚刚年满三十。然后,我被解雇了。你怎么可能被你自己亲手创立的公司解雇呢?嗯,在苹果公司不断壮大的过程中,我们雇用了一个我觉得很有才能的人和我一起管理公司。第一年,一切顺利。但后来我们对未来的设想产生了分歧,最终我们吵了起来,当时董事会站在了他那边。所以,三十岁时,我出局了,在众目睽睽之下出局。我生命的支柱崩塌了,这次打击是毁灭性的。

  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我真是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我觉得,我令上一代的企业家们失望了,我把他们传给我的接力棒弄掉了。我与David Pack和Bob Noyce见了面,为自己把事情弄糟向他们道歉。我的失败众所周知,我甚至想过逃离硅谷。但是,我渐渐想通了一些事情——我依然喜爱我做的事情,在苹果公司的滑铁卢丝毫没有改变这一点。我被解雇了,但我仍然喜爱我做的事情。所以,我决定东山再起。

  我当时没有觉察,但后来发现,被苹果公司解雇可能是我这辈子发生的最好的事情。一个成功者的包袱没有了,有的只是一个初出茅庐者的轻松感觉,我对各种事情也不再那么胸有成竹。这让我轻装上阵,进入了我生命中最有创造力的阶段之一。

  在之后的五年里,我创立了一家名叫NeXT的公司和一家叫Pixar的公司,并和一个非凡的女子坠入爱河,她后来成为了我的妻子。Pixar 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用电脑制作的动画电影《玩具总动员》。Pixar现在是全世界最成功的动画工作室。在一系列因缘际会之后,苹果公司收购了NeXT,我又回到了苹果公司。我们在NeXT开发的技术成了今天苹果公司复兴的关键。我还和Laurence建立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我确信,如果我不被苹果公司解雇,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这是苦口良药,但我觉得病人需要它。有些时候,生活会用砖头砸你的脑袋,但不要丧失信念。我坚信,让我前行的惟一动力,就是我在做自己喜爱的事情。你要找到你爱做的事情。工作如此,爱情也是如此。你的工作将会占据你生活中的'很大一块。你只有相信自己在做着伟大的工作,才能真正心满意足。而做伟大的工作的前提,是你喜爱自己所做的事情。如果你现在还没有找到,那么继续找,不要停。只要是内心向往的东西,你就会找到。这和任何美好的爱情一样,随着岁月的流逝只会渐入佳境。所以继续找,直到你找到,不要停。

  我的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死亡

  我十七岁时读到过一句话,大意是:“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后一天去过,那么有一天你会走上人生的正轨。”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之后33年的每天早晨,我都会对着镜子问自己:“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会不会想要做今天本要做的事情?”只要连续很多天得到的答案都是“不”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需要做些改变了。

  牢记我即将死去是帮助我做出生命里重大决定的最重要手段。因为几乎所有的事情——所有外界的期待,所有的荣耀,所有对难堪和失败的恐惧——所有这些在死亡面前都不堪一击,剩下的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牢记你即将死去是我知道的最好的方法,可以使你避开觉得有所损失的思维陷阱。当你已经赤条条、无牵无挂的时候,就没有理由不去追随自己的心声。

  大约一年前,我被诊断出患有癌症。我在早晨七点半做了一个扫描,清楚地显示在我的胰腺有一个肿瘤。我当时甚至不知道胰腺是什么东西。医生告诉我,可以肯定那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癌症,我还可以活三到六个月。我的我回家,安顿好我的一切,那是医生对临终病人的暗示。那意味着要把在未来十年对你小孩说的话在短短几个月里说完。那意味着把每一件事都安排妥当,让你的家人会尽可能轻松地生活。那意味着说再见。

  我拿着那份诊断书过了一整天,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活切片检查,医生将一个内窥镜从我的喉咙伸进去,通过我的胃,然后进入我的肠子,把一根针插进我的胰腺,在肿瘤上取了几个细胞。我当时被麻醉了,但我的妻子在那里。后来她告诉我,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细胞时欣喜若狂,因为这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可以手术治愈的胰腺癌。我做了手术,现在我痊愈了。

  那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时刻,我希望这也是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我最接近死亡的一次。以前,死亡对于我只是一个有用的、但是仅限于知识层面的概念。从死亡线上活过来后,我现在可以更加确定地告诉你们:

  没有人想死。即使是想上天堂的人,也不会以死亡为手段。但死亡又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死亡就应该这样。因为死亡很可能是生命最好的一个创造。死亡是改变生命的因子,推陈出新。现在,你们是新的,但是不久之后,你们将会逐渐变旧,然后被清除。很抱歉,这样说太戏剧性,却是事实。

  你们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不要把它浪费在重复他人的生活上。不要被教条束缚——那是生活在他人思维的产物之下。不要让他人喧嚣的观点淹没你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你要有勇气去追随你的心声和直觉。在某种程度上,它们知道你想要变成什么样子,其他的事都是次要的。

  我年轻时,有一本精彩的书,名叫《全球目录》,它是我们那代人的圣经之一。它由一个叫Stewart Brand的人创办,创办地点是离这里不远的门罗公园。他如诗一般的魔力让这本书异彩纷呈。那是六十年代后期,还没有个人电脑和桌面出版,所以这本书全部是用打字机、剪刀还有偏光镜制作的。它有点像书本形式的Google,在真正的Google诞生的三十五年前:它是理想主义的,充满了灵巧的方法和非凡的想法。

  Stewart和他的团队出版了几期《全球目录》,后来当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时,他们出版了最后一期。那是在七十年代的中期,当时我和你们现在一样大。在最后一期的封底上是一条清晨乡间道路的照片,就是那种如果你喜欢探险,自己搭便车会去的路。照片下方有这样一段话:求知若渴,大智若愚。这是他们停刊的告别语。求知若渴,大智若愚。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座右铭。现在,在你们即将毕业,开始新的旅程的时候,我与你们共勉。

  求知若渴,大智若愚。

  谢谢大家!

毕业典礼的演讲稿 篇2

亲爱的师弟师妹们、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能够参加你们的毕业典礼,我已经深感荣幸;而让我站在这里发言,则受宠若惊。心里激动却又紧张:我何德何能,可以在你们完成学业即将远行之际,代表学长送去我们的祝福与希冀?

  我平时从来没有主动回忆过自己的毕业,倒不是因为毕业前两天丢了伴随我四年的一辆自行车心里很搓火;主要是一回忆就会不由自主的感到恐惧,惊叹时间流逝速度之快,而自己不知不觉已经太老。我从化学学院毕业过两次,一次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xx年,我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五年后,xx年,研究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我在北大读书一共九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化学楼里面度过的。每次回到化学楼,都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心里踏实。心里踏实的时候,想的东西就比较容易触动心灵的深处。但是,就算触动了心灵的深处,我的这个发言很未必能让人记住,起码我不记得我的毕业典礼上那些发言的人都说了些什么。更糟的是,我已经想不起来是谁发言了。

  在这里,我想以一个师兄的角度,通过自己的经历,谈谈毕业后的生活与工作。我想谈三个方面。

  第一,兴趣与工作。

  胡适先生在1932年北大毕业典礼上演讲时说过:“人生的道路上满是陷阱堕落的方式很多,总括起来,约有这两大类:第一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求知识的欲望。第二是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的理想的人生的追求。”

  他还说:“要防御这两方面的堕落,有三种防身的药方是值得一试的。”

  第一种:总得时时寻一两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种:总得多发展一点非职业的兴趣。

  第三种:你总得有一点信心。

  本科毕业十六年来,我对胡适先生当时的这三个药方佩服地五体投地。

  第一个药方,由于我的职业,倒是很好地解决了。我总是有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二个药方,非职业的兴趣。我的本科阶段,学习不算最用功的,花费了很多时间搞各种各样的事情。我有一个爱好,一直伴随我的生活,就是照相,所有的钱,都花到了和照相有关的地方。以至于我博士毕业前来回纠结了很长时间,我是当一个科学家呢,还是做一个摄影师呢,还是做一个摄影师呢,还是做一个摄影师呢……可以看得出来,我当时特别想把摄影当成我的职业。后来,我在加拿大碰到了一个退休的化学教授,我和他聊起了我这个纠结,他告诉我说,把摄影当成一个爱好,可以很快乐,时时体会这一兴趣的美妙;但是,如果真的把摄影当成职业,也许就没有机会享受摄影的乐趣了。我想想,也是,如果当一个自由摄影师,估计有了上顿没下顿,养活老婆孩子都困难;如果开一个婚纱影楼,天天拍那种照片,估计看见相机就会恶心;如果做一个新闻摄影师,估计发现自己大部分作品被压着无法发表早晚要精神分裂。所以,我决定,还是回归学术界,业余时候拍拍照,挺好。有的.时候,这些非职业的兴趣也可以很严肃,比如我在北大教了三年本科生的选修课《摄影的科学与技术》,是我上过的课里面我自己觉得教学过程最快乐的。也是我的课里面旁听学生最多,事实上其他课没有旁听的学生,只有这个课,旁听的学生和正式选课的差不多一样多。

  实际上,除了摄影和学术生涯的纠结外,我早些时候还有过在历史与化学之间的抉择。本科保送北大,我最想上的是考古系,挖墓、探险,多么让人神往的经历……我第二想去的是历史系。第三,才是化学系,因为化学竞赛的原因。但是最后我还是怂了,乖乖地在三个志愿上都写上化学,就成了你们的师兄。回头看,这是真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了。我本科毕业上研究生的时候其实还犹豫了一次,我想报考化学史的研究生,就跑去问徐光宪先生。徐先生是可以带化学史的研究生的。他听我瞎扯了一通后,对我说了一句话:“小黄,趁年轻多做点业务吧,化学史你退休了研究还来得及。”我想了想,还是把考古和历史当成我的兴趣,或许也可以当成我值得一辈子研究的问题好一些,就继续读化学研究生。实际上,我现在所研究的课题中还有和考古直接相关的,真是命运的安排,也挺好。

  第三个药方,信心。我毕业离开化学学院后,进入了一个非常不同的领域——光学。之所以进入一个我并非科班出身的专业,主要还是想拓展自己的视野和能力。我大概花了8、9个月的时间,才渐渐地能和我那些同我背景相差很远的同事开始正常的对话。但是,一旦跨越了这个障碍,在往前走,就很快了。后来,我有换了专业,进入生物工程领域。在后来,我回到北大,开始独立工作,又换了领域,现在正在学习生命科学。只要有信心,没有学不会、做不来的。我和我的学生们说,我希望你们以后都尝试一些在我的课题组里面没有涉猎的东西,不要谨守在我的课题组研究的范围内,这样连我都不容易超越,怎么超越外面那么多的竞争对手?超越了我,才证明我是一个好老师。你们和我都毕业于这个学院,我有信心战胜我面前的一个个困难,我相信你们也会有同样的信心,战胜自己面起的困难!

  第二,做什么,不做什么。

  我们的校友、师兄、美国科学院院士谢晓亮教授,现在是我的领导。他跟我说过好几次,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知道做什么,但是更重要的是知道不做什么。听上去有一点儿奇怪,但是我通过自己的经历,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价值连城的建议。我们的精力、时间都不是无限的,那么,做什么、不做什么呢?很多事情,大家都说应该做的,也许并没有做的必要;很多事情,大家觉得不值得做的,也许可以做一做。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个人色彩的判断,但是如果时时知道做这样的判断,也许也可以走的快一些、好一些。

  我自己有过很多错误的判断。比如我曾经很追求过多发表文章,把自己装扮成为一个高产的科学家,可是若干年过去,回头一看,都什么呀,垃圾,大部分都是垃圾。由于做这些事情,做得还很投入,导致没有时间和精力做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现在看来就是最大的浪费了。什么样的事情值得做,如何取舍?我想借用一个前辈的话。我的第一个博士后导师Yariv教授是个大牌教授,很有名,不仅仅学问好,还成功创办了企业,有一个公司曾经以30亿美元的价格卖掉,是一个成功的将知识转化为社会价值的例子。他的有名,还在于写了几本教科书,是光电子学领域和激光领域经典的教材。其中一本书,前言里面讲到,他年轻时候当兵时,他的长官在上战场前的教导:“If it is beautiful, wear it around your neck。 If it serves a useful purpose, carry it on your back。 If it is neither, get rid of it。”做任何事情,也不过如此。

  化学学院的大牌教授施章杰也有同样的深刻认识。他跟我说,要做的东西“要么上书架,要么上货架”。我时时刻刻都在反问自己,现在在做的东西是真的有用的吗?还是在污染环境、浪费时间、误人子弟?

毕业典礼的演讲稿 篇3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岁月匆匆。弹指间,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涯就到尽头了。在这个艳阳高照,天气炎热的夏日里,在这个即将离开母校的日子里,我们最后一次聚在这里分享心情。此时此刻,我们的心情都百感交集,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母校里一切事物的留恋之情。回头望,六年的小学生活依然历历在目,母校里的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株草,每一砖一瓦,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都是那样地熟悉,那样地亲切。

  六年了,转眼就到了分别之际,这才发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藏了属于我们的回忆:大家一起早读,书声声声入耳;大家一起大扫除,清理每一个角落;大家一起军训流下滴滴汗水;在六年的光阴里,我收获了友谊、知识、快乐,付出了努力、汗水。

  记得在每次运动会上,我都要跑400米,五年级时也不例外。那天运动会,我站在起跑线上,突然觉得平时看着不大的操场变得没有了终点,不知道400米的尽头在那里。哨声响起,我抱着一种不管结果如何的心态冲了出去。跑着跑着,我的呼吸慢慢的急促了起来,只感到风吹过身边,好像是在存心加大我的'阻力。第二圈了,我的腿已经开始酸痛了,“弃权”二字立刻冒了上来,好想停下来啊,但转念想想,如果放弃了,那不是辜负老师同学对我的希望了吗?于是又硬着头皮向前面跑。总算熬到了第二圈。第三圈开始了,我觉得自己几乎已经没有意识了,似乎腿已经不是我的了,只是频率不便的不停地进行着交替。我突然感到十分无助,眼前变得越来越模糊,几乎什么都没有了,我只感觉到我后面有人在跑,而我的任务就是不让她超过我,我感到终点是那样地遥不可及,就这样不停的跑着,总算到了最后那么半圈,可是我的双臂双腿好像是被灌了铅一样,已经感觉不到什么了。只感觉到耳边传来同学的加油声:“冲刺!冲刺!练灏明加油!练灏明加油!”。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是同学们在为我鼓劲呢!我是该冲刺了,不知道哪里来的力量,也许是耳边传来的激烈的加油声,也许是终点的诱惑,我鼓起劲,全力冲向了终点。天啊!我到了,我跑完了,心里总算暂时舒服一些了,但是全身还是酸痛得不行。“第九名,班级姓名。”裁判老师对我说。哇!我这才发现:我得了第九!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同学们的加油没有白费!如果没有同学们的鼓励,我虽然能跑到终点,但也许根本不能得到第九吧!

  回望这几年来学习中的每个镜头,都有老师的辛勤教导,老师们在课堂上为我们讲解,让我们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看到了这个世界上的真假善恶,看到了这个世界上的美好河川,更看到了无数优秀的书画。老师,是您用您辛勤的汗水、无私的奉献、无数夜的伏案耕耘,换来了我们一个清醒的头脑、一双洞察的眼睛和一颗热忱的心灵,把爱融进了我们的血脉、我们的生命。我不知如何表达我们对您的尊敬和爱戴。我们即将离开,请允许我深情地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我们要离开了,毕业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带着母校老师对我们的希望继续努力,取得好成绩,成为一个您以为傲的学生!

【毕业典礼的演讲稿】相关文章:

初中毕业典礼演讲稿|初中毕业典礼演讲稿优秀09-09

毕业典礼日记09-01

毕业典礼演讲稿08-27

【热门】毕业典礼演讲稿10-06

毕业典礼演讲稿【热】10-21

最新毕业典礼演讲稿03-11

学校毕业典礼演讲稿10-14

毕业典礼演讲稿【精】06-22

毕业典礼演讲稿【荐】06-23

毕业典礼演讲稿【热门】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