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周记模板集合九篇
- 相关推荐
时间乘着年轮循序往前,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相信大家在这一周里收获不少吧,是时候认真地做好周记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周记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周记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数学周记 篇1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下面就举两个我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
一、省钱
暑假时我们全家三口都办了“太原旅游一卡通”,有了这张卡,我们先去了趟晋祠。晋祠门票70元/人,我们有卡不用买票。回来的路上妈妈问我:“我们省了多少钱?”我想了想,说:“一张卡50元,一张门票70元,一个人就省了70-50=20元,那三个人一共省了20×3=60元。真的是很划算呢!”
二、攒时间
我不喜欢睡午觉,但是妈妈说睡不着也得躺着,可是有一天她又跟我商量占用我中午20分钟,5分钟口算+5分钟听写汉字+10分钟背英语单词。然后妈妈让我算一下,如果一年中我能坚持300天将是多少时间?简单嘛,20×300=6000分钟,6000÷60=100小时。算出来的结果吓了我一跳,感觉一天20分钟不长,日积月累却有这么长时间呀!
虽然这个计划我没有做到天天坚持,但我还是慢慢学着利用零星时间做事,因为我明白了积少成多的道理。
20xx年9月30日星期五晴
生活中物体的重量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因为刚学了“千克和克”,所以我专门看了每件商品的重量。
我们先去买吃的,一袋奶粉400克,一袋太谷饼260克,一袋脆枣118克,一盒健达巧克力100克,一袋榨菜60克,最轻的是绿箭薄荷糖23克??买了不少东西,重量全是多少克,都是比较轻的。我说:“怎么没有重千克的东西呢?”妈妈说:“当然有了。”然后带我到卖粮食的地方,我马上看到一大袋面粉10千克,这个太重了,得爸爸来才能买。
买柠檬的时侯,我发现价签上写着500克和12.80元,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500克就是人们常说的1斤,所以1斤柠檬12元8角。
现在我不但知道1千克=1000克,还知道了500克=1斤,所以1千克=2斤。
20xx年10月16日星期日晴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数学课新学的内容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刘老师教给我们两种方法:第一种是先用其中一个两位数加另一个两位数的整十数,得数再加个位数;第二种是先把两个加数的整十数相加,再把两个加数的个位数相加,然后把两次的得数相加。我给妈妈复述了这两个方法,然后妈妈又让我举个例子,我就说:“比如23+49,用第一种方法就是23+40=63,然后63+9=72;用第二个方法就是20+40=60,3+9=12,然后60+12=72。”妈妈夸我这个例子举得好,又教了我一个方法:23+50=73,然后73-1=72。我觉得这个方法也挺好的,不过需要至少其中一个加数接近整十才好用。
我自己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还是觉得第一个方法好用,所以我先用好这个方法,只要口算速度又快又准确就行了。
算算医药费
今天一早,爸爸把我手臂上裹的纱布拆开,谢天谢地!手臂上的烫伤恢复得挺好,我不用再去医院了。整整两周,让我来算算这次烫伤花的医药费吧。用了一管生长因子,55元;换了5次药,每次处置费是40元,一共是5×40=200元;挂号费,有4次挂得是急诊号,急诊挂号费是4元5角,4次就是18元,1次是普通挂号费5角,所以挂号费一共用了18元5角。这样算下来,医药费大约就是200+55+18=273元。如果再算上打车费,差不多300元了。
用大人的话总结一下:花钱事小,安全事大。一定要时刻注意安全呀!
20xx年10月28日星期五晴
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今天我做黄冈练习册上一道培优题,刚开始不知怎么算,后来在妈妈的提示下,用两步计算的方法算出了这道题。
这道题是:4个小动物去爬山,准备了88袋食物。已知每个小动物每天吃2袋食物,请你帮算一算,它们的食物够吃几天?我去问妈妈怎么做,可妈妈却说:“不要看到‘培优’两个字就觉得题难,再好好读读题想一想。”可我怎么也没思路,妈妈看我发愁的样子,就问我:“4个小动物1天吃几袋食物?”我回答:“4×2=8袋。”“那么下一步怎么算知道了吗?”是的,算了第一步我就明白该怎么做这道题了。于是我一边在本上写,心里还默默地说:“先算4个小动物一天吃几袋食物:4×2=8袋,然后再算88袋食物够4个小动物吃几天:88÷8=11天。”
看来做题思路一定要清晰,而不是把数字乱拼凑。
20xx年11月12日
测量物体的周长
我们刚学了测量物体的周长,在上课时,我们测量了叶子的周长,先用一根绳子沿叶子边绕一周,然后再用尺子量封闭叶子一周的绳子长度,就得到了叶子的.周长。今天,我拿一卷皮尺去量了一些物体的周长。我家门前的大树看起来不是很粗,可是我用长150厘米的皮尺竟然绕不了一圈,剩下的一段做记号又量是25厘米,那么这棵树的周长就是150+25=175厘米。
我小时侯的相片装在一个正方形的相框里,我用尺子量了一个边,长25厘米,因为正方形四个边一样长,所以这个相框的周长就是25×4=100厘米。
我家的书桌是长方形的,我量了它的宽是70厘米,长是140厘米,因为长方形相对的两边一样长,所以就是两个宽70×2=140厘米,两个长140×2=280厘米,书桌的周长就是140+280=420厘米。
我量了三种不同形状物体的周长,用了三种测量方法,这就是活学活用吧!
20xx年11月25日星期五阴
三位数乘一位数
这周,我们开始学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
先学了整百数乘一位数,这个最简单,就是用三位数中百位上的数乘一位数,得到的积末尾加两个“0”。比如:800×2,先算8×2=16,末尾加两个“0”是1600,就是这个算式的积。
然后学了三位数乘一位数(这三位数都不是“0”),就是从个位开始,依次把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乘这个一位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比如:196×2,先算6×2=12,向十位进1,个位留2;然后9×2=18,加上进的1得19,十位留9,向百位进1;然后1×2=2,加上进的1得3,所以最后的积是392。
三位数还会出现只有个位是“0”或十位是“0”的数,这样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等我们学了以后再总结。
20xx年12月2日星期五晴
两步连乘应用题
我做完数学作业拿给妈妈签字,妈妈看了一下,指着练习八第9题问我:“这个15哪儿来的?”
9题是这样的:图上画着几箱苹果摆成一个长方体,从地面向上摞了3层,从图的正面看每层并排摆了5箱,侧面看有4排。问一共有多少箱苹果?
我列的算式是:15×4=60箱。我指着图说:“一横排有5箱,有3层,所以3×5=15箱。”妈妈笑着说:“好,看来这个15不是你1个1个数出来的,是算出来的。你们刚学了两步连乘,15也不是题上给出的条件,你是不是该改一下算式?”于是,我把算式改成:3×5=15箱,15×4=60箱。妈妈又问:“还能用什么方法?再看看图。”我从侧面看有4排,那么3层就有3×4=12箱苹果,竖排有5排,就是12×5=60箱。我把这个方法也写到本上,妈妈这才给我签了字。可是签完字,妈妈看着书又说:“其实还有一种方法。你想如果一层一层往上摞,这3层每层有几箱?”我一边看图一边想:一层横排5箱,竖排4箱,那1层就是5×4=20箱,3层就有20×3=60箱。
虽然第3种方法我没写到作业本上,不过跟妈妈讨论这道题让我感觉思路扩宽了。
20xx年12月9日星期五晴
统计与可能性
数学书上第93页第一题是:做一个小正方体,四个面上写“1”,一个面上写“2”,一个面上写“3”。把小正方体抛30次,用涂方格的方法记录“1”“2”和“3”朝上的次数。
第一次做这道题时,我没看清题的要求,直接拿着上数学课时用的“1”“2”“3”各标了两面的小正方体统计。最后统计出来的结果是:“1”5次,“2”14次,“3”11次。妈妈看了我的统计结果,开玩笑地说:“机会均等,可得第一还是不容易呀!”可是,又马上说:“不对呀。你看错题了吧!”我拿过书仔细一看,真是我弄错了。于是我把小正方体上标的数字改了,妈妈帮我抛,我重新统计。这次的结果是:“1”23次,“2”2次,“3”6次。虽然一开始就知道一定会是“1”多,但还是吃惊不小。虽然妈妈抛小正方体时还念念有词地说:“天灵灵,地灵灵。”,逗得我哈哈大笑,但还是没有改变这个意料中的结果。
通过学习统计,我明白了:可能性是有根据的预测,但是跟实际还是有差距的。
20xx年12月17日星期五
生活中的分数
我正在看一本数学漫画书《哆啦A梦学数学》,里面有很多数学故事,非常有意思。其实我们刚学的分数不只是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生活中处处有分数。
一天有24小时,上午下午各占一半时间,也就是各占1/2,或者上午、下午各12小时,就是各占一天的12/24。早晨,我吃了一个肉松面包,一袋面包有3个,也就是我吃了这袋面包的1/3。我吃完早饭,去上学。
今天是星期五,一天一共有6节课,上午的体育课没上,改成了语文课,所以今天上了3节语文课,语文课就占全天课程的3/6。另外数学、美术、信息课各一节,就各占1/6。现在就今天的课我提三个问题:
1、语文课和数学课共占全天课程的几分之几?3/6+1/6=4/6
2、数学课比语文课少几分之几?3/6-1/6=2/6
3、美术课和信息课共占全天课程的几分之几?1/6+1/6=2/6
20xx年3月27日
估算
今天午饭后,我和爸爸站在阳台上看花园的风景。突然,爸爸问我:“你能不能估算出海冰花园北区大约有多少住户呢?”这一问可把我难住了,我总不能挨家挨户敲门去问吧!
我想了一会儿,脑海里终于有了思路,我们海滨花园北区这边有4栋高楼,每栋有30层,每层有4户人家。列式就是:30×4=120(层),120×4=480(户),假设每户住有3人,480×3=1440(人),1440≈1500.我高兴地说:“我做出来了,约有1500人。”爸爸问:“你这个得数是怎么来的?”我连忙把我的解题思路说得一清二楚,爸爸听了,哈哈大笑起来!
买文具
今天,妈妈给我15元去买文具。
我来道一间小文具店里。我先了一下店品和价格:本子1元3本,笔记本1元1本,一根笔芯。我想买本子、笔记本和笔芯。然后,我算了一下:15元分成3份每份是几?我算到:15元÷3=5元。接着,我算了一下:3种商品平均用5元可以买多少?我算到:本子:5÷1=5,3×5=15(本)。抄老师说话的本子:5÷1=5(本)。笔芯:5÷0.5=10(枝)。可是,我买了这几样东西,然后,高高兴兴地回了自己的小家。
我十分开心!
玩“二十四”游戏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二十四点”游戏。
首先,我全部扑克牌没有数字的那一面做为我们所看到的面。然后,我叫妈妈抽4张牌。于是,妈妈抽了四张——5,6,2和8。接着,我叫爸爸:“你可以用+、-、×、÷和()把它们得数为24了”我知道了答案,所以笑笑跳跳的。可爸爸说:“不知道!”最后我诉他、“是5×6+2-8=24。”
今天,和爸爸妈妈“24点”游戏真开心。
数学周记 篇2
我第一次参加奥数比赛,我非常喜欢奥数,觉得奥数十分有趣,做奥数题,像走迷宫一样,有迷惑,有开心,很想探究到底是什么。前几天,我们第一次举行了奥数比赛。
一天,数学老师高兴地说,谁想参加奥数比赛?报名者一人交一百元,我心想,还是不去了吧?
还能省一百元钱,但我又一想,还是拼一拼吧?万一拼过了,还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同时也已可以证明一下自己。
我们班报名的没几个,我,张毅豪,翟金哲等,中午,我回到了家,把这件是告诉了妈妈急切地说,吃完饭,咱俩一起复习数学。
考试已经不远了,我在家里疯狂复习数学,做习题,有的复习到是在瞌睡了,才去睡觉。
在一个星期五的'早上,数学老师给我们参加奥数比赛的人都发了一个参赛证,还说,明天的早上九点到十一点,比赛,在六年级三班。
星期六的早上,我匆匆忙忙的来到了学校,老师把六年级的门都打开了,我的座位时21号。玩了一会儿,比赛开始了,我拿到卷子一看,吃惊的想,好难啊,我把卷子里的题认真的写完了,有专心致志的坚持查了一遍,交给了老师,。
过了几天,奥数的荣誉榜出来啦,李义卓先看见了,高兴的跑来告诉我,老曹。你获奖?了?我有点不相信,不会吧?跑过去一看,真的?我,曹桢源,三等奖,激动的心要崩出来啦?别提有多高兴啦。
谢谢我的数学老师,辛苦了,还有我的努力呀,我一定好好学好奥数,为班争光。
数学周记 篇3
前天,我们全班数学考试,考试的内容是:统计与可能性。
考卷发下来了,做考卷之前。我祈祷道:“老天保佑!老天保佑!让我认真做题,考一百分!!!”祈祷完后,我赶紧认真地做了起来。
“计算四百二十六除于……,草稿纸!”做应用题时,我可是认真再认真,题目里一个字,一个图表,我都不放过,忙得不可开交,不会口算的要用草稿纸,要写答案、要写单位、……
“叮咛咛”,“叮咛咛”,“叮咛咛”……
下课铃响了,收卷了,我终于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什么?考卷分下来了?”——第二天下课时,我正与其他同学玩得不可开交,有人喊了一句。我连忙退出游戏,冲向教室。紧张!紧张!再紧张!我的心砰砰直跳,不由的想:“会考几分呢?如果是八十几就惨了!”但是转而又想:“我这次很认真,应该不会吧!”于是我就自己在心里不断提醒自己:放松!放松!再放松!
冲到座位旁,我以最快的速度打开考卷,一看,“太棒了!我考了一百分!我的梦想实现了!一百分!”我欣喜若狂——因为我终于又迎来了久违的一百分!
回家后,我告诉了爸爸,爸爸大大的'表扬并奖励了我。我真高兴!
我爸爸说:认真是非常可贵的品质!我想了想也是。
这是我第三次的一百分。
数学周记 篇4
我的数学老师,头发黑黑的,个子高高的,走起路来快如风,像有急事似的.,很有速度。
上课时,她总要等全班同学到齐才讲课,如果等到时间快到了才开课,而边老师呢,走路慢吞吞的却总是一到教室,就开课。武老师讲课时,如有同学不会,听不懂她也不骂,而边老师会骂我们,她怕我们误了上课。如果你学习好,武老师就会说:“哎呀,你学习怎么这么好呢?”如果对学习不好的同学她会说:“你怎么考下那么点点分呢?”她还批评过我,因为我跟武慧玲坐,没打下100分,而打下99分,她问我为什么打不下100分,我没说话。
武老师平时不爱笑,只对武慧玲和邢丽青才笑。
数学周记 篇5
可写的内容多了,学生撰写数学周记的兴趣提高了,他们把自己一周的数学学习情况以周记的形式反映出来,认识到了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解题策略、思维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的长处与不足,及时调整和改善学习过程,激励自己学好数学,逐步形成反思性学习方式。请看下面几则周记:
这星期,我学会了圆的面积计算。在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一课中,老师让我们用学具卡片自己把圆剪拼成已学过的平面图形,我把它拼成了近似的长方形,通过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r),宽是圆的半径(r),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圆的面积=r。我的同学还把圆拼成近似的三角形、梯形,同样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老师说这种方法叫转化,在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通俗的讲就是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我想起了以前在学习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也是用的这种方法,看来,转化真的是一种好方法。
第二篇:教学反思周记这学期我担任初二年级二个班的英语教学.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初二年级的分化现象往往十分突出,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英语成绩,同时也阻碍了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防止两极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较好的成绩,是我的教学目标.
由于教材的不断改革,我不敢怠慢,认真学习,研究教法,虚心向别人学习.不断总结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一个学期过去了,以下是我在这个学期的教学体会.
一、树立信心,明确目标,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信心是动力,目标是方向。我们知道初三英语生词多,课文长而且难,听、说、读、写要求高。学生在学习中将会碰到许多困难,因此,信心十足,目标明确是成功地进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教师要上好课。如:备好课,吃透教材,抓住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其次,教师要提高授课的效率,注重授课的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爱好,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英语学习切不可盲目,周密有效的计划。同时老师要给学生明确各阶段的学习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证目标的实施,要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应留意思想教育与知识教学互相渗透,寓思想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如:向学生讲述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的外语人才、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更需要更多的人会讲英语等,让学生熟悉到学英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努力学好英语。
二、夯实基础,查漏补缺
英语基础对于英语学习至关重要,对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更应加强这一要求。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做到这一点呢?
1.找出不足,查补缺漏
查缺补漏主要体现在语音、词汇、日常交际用语上。语音和词汇的补漏工作应穿插在教学单词的时候进行。在教新词的过程中及时讲解有关的语言知识和单词辩音,及时归纳所学过的单词;在复习时要善于触类旁通,形成语音类、单词串,力争使没有把握的语音、词汇逐一巩固。日常交际用语的补漏要融汇于四会的语言运用中。要努力使基础知识转化为技能,要不断提高英语的日常交际能力,力争做到听得懂、说得脱、读得畅、写得神。
2.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我们知道,初三英语学习主要是以深化基础知识为主。我想,在学习中要分阶段学习,在第一阶段要以大纲为标准,以课本为依据,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每一册、每一单元、每一课都要细致地学习,力求基础,全面。所谓基础,是指学习要抓住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解题方法。所谓全面,一是指学习要全面覆盖所学知识,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防止片面追求高分现象,绝不能冷落差生。
三、模拟练习,综合提高
查缺补漏后,学生的基础知识已比较全面、系统、完整。但是对于重点内容还要以专题的形式进行练习,以便于进一步突出重点。同时要强化易错点,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要选取高质量的模拟练习题进行练习,然后进行讲评。那么,如何讲评呢?好的讲评应该在讲评之前认真地分析,找出学生的错点,并在课堂上讲评时抓住这些错点,帮助学生弄清出错的原因,使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同时,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而是应该抓住试题中的典型题目,讲清原理,归纳方法,总结规律,并对典型题目进行引申、推广。要做好这一点,需要留意以下两方面:
1.课本为主,资料为辅
那种迷信资料而放弃课本的做法是本末倒置的,同时,那种排斥资料中所提供的先进信息的做法是固步自封的。无庸质疑,课本是基础,而好的资料则是加深课本、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任何资料都不能代替课本,但资料可以突出课本的重要内容,可以提供课本中所不具有的先进理念和与时俱进的信息。因此,无论是开始复习的夯实基础阶段,还是构建知识网络、归纳基本方法及技巧阶段,都要在立足于课本的基础上进行。但同时,也要精选有典型性和针对性的资料,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
2.讲练结合,练重于讲
基础知识的总结、知识网络的构建、基本方法和技巧的归纳都离不开讲,但更离不开练。不练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就不牢固,更不能深化,因此,练比讲更重要。要精讲,也就是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要多练,就是让学生做足量练习,但杜绝那种不加选择的重复练习,要有针对性。
总之,初三阶段学习的方法很多,但正确把握以上三点是学好英语行之有效的方法。只有让学生们树立必胜的信心,夯实基础并有针对性的练习,一定会提高学习效果,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数学周记 篇6
20x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上午,我按照爸爸让我写的“假期计划”,开始了复习数学、练习数学、加强数学的“启动仪式”!
刚开始,我觉得有点难,不过越做越觉得简单,觉得数学是那么有趣!例如:
有一个五位数,最低位数字是8,最高位数字是3,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数字的.2倍,前三位数字的和与后三位数字的和都是19,这个五位数是多少?
解答:
先算出这个五位数的最高位和最低位,再算十位8÷2=4,然后算8+4=12 19-12=7,最后算3+7=10 19-10=9,这个五位数是39748!
以前不喜欢数学、觉得枯燥的我,现在觉得数学原来是那么简单,那么有趣了!你一定会爱上数学!
数学周记 篇7
又是一周过去了,离毕业考试越来越逼近,仔细想一想,短短一周,我究竟学会了什么,做到了认真仔细了吗?我不禁反省起来:
(1)课上表现——我生性好动,课上更别提,不是摸这就是摸那,课上表现很不好,造成我不认真的习惯!以后我会多加注意。
(2)作业表现——自我感觉良好,虽然上课不认真,但是做题,只要仔细,一般不会做错,以后我也会更加认真、仔细,在题海中找到乐趣!
(3)学习内容——通过一周的学习,我学会了不少知识,如: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正比例(两种相关连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4)下周目标——这一周的不足之处,我会在下一周改正,争取做的更好,在数学中寻找无穷的快乐,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至理名言,会在我心中谨记,成为我学习的动力,促使我更上一层楼!
数学周记 篇8
10月13日 星期四 天晴
今天,老师让我们自己举例用计算器验证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
我举了这样几个例子,比如:例1:16÷2=8例2:6÷2=3例3:1200÷200=6160÷20=860÷20=3120÷20=61600÷200=8600÷200=312÷2=6…………1.2÷0.2=6……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写出来了。
从上面几个例子中,我知道了,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数学周记 篇9
最近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角、平行四边形等等。其中最有趣的是妈妈还教我了一种速算方法,是用来计算15×15、25×25等尾数是5的两位数的`平方的,我一下子就学会了,我能特别快的把算式的结果说出来。
速算的方法是:比如15×15就用1×2=2,把2写在前面的百位上,后面写上25,所以15×15=225;25×25就用2×3=6,把6写在前面的百位上,后面写上25,也就是25×25=625;依此类推:35×35=1225,45×45=20xx,55×55=3025,65×65=4225,75×75=5625,85×85=7225,95×95=9025。我学会了以后就去跟爸爸比赛,每次都是我赢,因为爸爸虽然是数学老师,可还不知道这个奇妙方法呢!
后来,爸爸给我讲了这个规律的证明,可是我似乎还没有听懂,但我觉得数学真的是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