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周记(通用16篇)
不经意间,眨眼间,一个星期已经过去,想必大家都有了很深的感触吧,需要进行好好的总结并且记录在周记里了。周记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节周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清明节周记 篇1
清明节要到了,家家户户都准备过清明节的东西,有鞭炮和香烛、有祭拜的贡品和吃的干粮。
清明节早上,我们一大家人把这些东西搬上汽车,爸爸把车开到山脚下,停车之后,大家分别拿好东西,向山上的祖坟出发。山路弯弯曲曲,很难行走,我跟在爸爸后面,只能手脚并用,慢慢爬行。
我们越走越累,但就是都在赶山路,不好停下休息。因为今天就是清明节,就是我们晚辈怀念已故的祖先,时间不能推迟。大家好不容易到达了祖坟前,休息了一会儿,就开始忙碌起来了。
爸爸拿着镰刀把坟墓上面的杂草都割掉,伯伯拿着锤子把坟墓前不平整的石头给打碎了,扔到一边去。叔叔拿着铲子要了一块新土放在坟墓的上面,此时各个同心协力,做好祖坟清理工作。我也不休息,帮助妈妈捡干草。
等到这些事情做完了,妈妈就把一堆干草给点燃了,再点燃蜡烛和香足,把鸡肉、猪肉、鸡蛋放在坟墓前面的空地上。大人们就按照从大到小的辈分依次站在祖坟前,双手举香足,开始鞠三个躬,嘴里默默的祷告,再一一插香。
大人们插完香,轮到我们小孩拜祭了。我也要学着大人那样去做,妈妈站在我身边,悄悄地告诉我:“请老祖宗保佑你身体健康,学习进步,长大成才!”原来就是我们祭拜祖宗时,就就是将美好的心愿告诉祖先,让他们在九泉之下,可以安心,为我们高兴。最后我们开始放起了鞭炮。我们小孩就在旁边观看鞭炮。“噼哩啪啦”的.鞭炮声宣告祭拜祖先活动结束了。
就这样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就过了,然而我的心中却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清明节周记 篇2
清明是我国传统节日,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这样描写清明节的。我跟奶奶还有姑姑爸爸跟妈妈,我们一起去拜祭我的爷爷,爸爸拿了好多的纸钱给爷爷烧,我问爸爸为什莫烧纸钱,爸爸说让爷爷在那边过得好一点,想起爷爷我就哭了起来爷爷那么的疼我爱我,现在我见不到爷爷了我很难过。我从爸爸手里把纸钱抢过来跑到爷爷的坟前,给爷爷烧了起来,嘴里还说着:“爷爷你在那边过好,胜胜好好的不用担心我们。”爸爸妈妈把墓地附近的杂草都除去了,我也在帮忙。然后他们拿出准备好的贡品摆在墓地前,墓地四周都是柳树,爸爸说这些柳树会为祖先们遮阴挡雨。在我们拜祭是还时不时有一家人来到旁边,跪下。纸钱在烧着,只见得有一个人在磕头,嘴里念叨着:“爸,给您送些钱,在那边多买些好吃的。在这边吃了一辈子苦,现在可以享享福了……”风儿在吹着,那些人带着忧伤,在风中离去。
临走前,我向老爷的墓地深深鞠了个躬。
清明节周记 篇3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用祭品来祭奠自己过世的亲人和朋友。
我也和我的好朋友张掖约好了,清明节一起去陵园为无名烈士扫墓。
清明节这天,我早早地就起床了,和张掖汇合后,拿出了各自的零花钱,来到山下的商店买了些祭品。我们放眼望去,山上的陵园里有许许多多的人正在扫墓:有些人在摆放贡品;有些人在焚烧祭品;还有一些人在燃放鞭炮……我和张掖正准备上山,可这时一阵微风吹来,我却没有闻到春天芬芳般的气息,而是有点呛人的.味道。这时,我仰头一看山上青烟萦绕,原来是它在作怪搞得鬼。
我便对张掖说:“我们去把祭品退掉,换几棵松树种在烈士墓旁吧?这样即环保又方便。”张掖说:“的确,我也有这种想法,如果焚烧祭品和燃放鞭炮,不但污染环境还容易引发火灾。”我们换完松树,走在山上,处处都是乌烟瘴气,把我们呛得直咳嗽。
来到无名烈士的墓前,我和张掖先把这位烈士的墓培了培土、把墓碑擦了擦尘、又在烈士的墓旁种上了松树……
扫完墓,在回家的路上我想:现在的电脑不是万能的吗?说不定还有网上陵园呢!回到家后,我打开电脑,在电脑里搜了一下“网上陵园”。果不其然,还真搜到了。只要花点小钱和时间注册一下,就可以为自己过世的亲人和朋友,办一个网上坟墓。也可以像现实一样祭奠自己过世的亲人。这里的祭品不但应有尽有,而且还不用花钱呢!在这里祭奠不但环保,还节省时间。我想:日后大家能够到“网上陵园”去祭奠,即环保,又安全,还方便。
随着时代的变迁,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来“网上陵园”。
清明节周记 篇4
清明节周记 篇5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杜牧写得诗大家一定都会背吧?清明节,应该去坟前向各位前辈去祭拜,这都是我们晚辈得礼节嘛。星期六下午就出发向。
妈妈、爸爸、弟弟、我和我得堂妹一家子,一起买好祭拜得食物准备上山去。很快,到山下。这座山说它陡峭,也不是很是很陡,说他平坦可是一眼望去这一座山看起来斜面很斜。虽然说每年来这里一次,但是感觉上并不是很陌生。
我们在路途中,看到很多得坟墓,仔细一看,有一些得墓碑上面有一个五角心,上面得颜色已经淡化。后来我问奶奶才清楚,原来这代表曾经为国家捐躯过得。我真有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为时间有限,没有许多得时间在这里耗,所以这个梦想只好作为泡影。
到,终于到。我们摆好祭拜得仪式,开始烧黄纸等扫墓必备得。我拜好之后就开始在附近逗留,这附近有好多得茶叶,嫩嫩得,绿绿得,虽然说旁边有许多得坟墓不景气,可是,加上这春天得鸟叫声很茶叶得清香,好象旁边是隐身得。我只顾自己差一点被他们落下。
到最后得一站得时候,大家额头上都冒出汗珠,我们来得目标也渐渐好象不是在扫墓,而是在采茶叶(希望在天堂得前辈们不要生气。),我们采满满得一戴子茶叶,看这茶叶,我似乎可以看到这茶叶被我们处理过得味道。
这次去扫墓,我真是受益非深浅。
清明节周记 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从何时起,清明节已经离我们与我们越来越近了。清明节又俗称踏青节,在清明节那一天,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到墓地去悼念已逝的亲人。也能够出外踏青游玩。并举办一系列体育活动。
我的家乡就是潜江,在清明节那天,街道上没有多少人,在某些地方能够看见,门前有摆放白色以及其他颜色的花圈以表示对死者的纪念,在一些大树下也能够看见已经燃放了的香。
清明这一天,我早早的起了床,跟着爸爸妈妈来到了墓园。我怀着一颗对姥爷无比思念的心,走到了存放姥爷骨灰盒的柜子前,慢慢打开柜子,一张黑白照片印入眼帘。照片上的姥爷安详的笑着,仿佛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他似乎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的心猛然一紧。沉默了一会儿。我轻声的对着姥爷的相片说:“姥爷,请您保佑我们全家健康平安,保佑我考上名牌大学。”说完我跪了下去,对姥爷的相片磕了三个响头。爸爸妈妈给姥爷请过安之后,就和我来到了烧纸钱的地方。我拿起一大把纸钱默默地往火堆里丢去,漫天都就是飞舞的纸絮,落在我的头上,衣服上,前方滚滚而来的热浪也让人受不了,可我还就是坚持把纸钱烧完,好让姥爷在地下不用担心钱的`问题。
烧完纸钱,爸爸妈妈便拿出鞭炮开始燃放,随着“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和妈妈走出了墓园迷途中还看到几个人在自己的亲人的坟前上坟。
这就就是我家乡的清明节,它用扫墓,烧钱等一些活动表达了对亲人对祖先的一种深深的怀念。
清明节周记 篇7
今年又逢清明节。
今天是清明节,我、弟弟、我的爸爸和妈妈还有奶奶准备一起去登山扫尘。
走了一段路,终于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的合墓前,我们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肃然起敬,直立在他们的合墓前面。我的爸爸递给我一根已经燃烧起来的香,香在不时的向外冒着烟,那香味是那么的'浓重,让我一闻到这样子的香味,马上显示出一副沮丧,而又难过的样子。
我们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着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爷爷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们对他们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转身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花篮,恭恭敬敬地放在了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的合墓前。花篮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花篮上还有几根白色的带子死死的捆在了花和花篮上。
在几片绿叶的衬托下,更加显得庄重,而又肃穆了。
我们拜完了之后,就开始给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爷爷烧在阴间的钞票,我的爸爸知道他们很会玩麻将,就多烧了一些给他们,有一亿的,有两亿的,有一百万的大钞票,还跟他们说:“人人都有不要抢。”我一听还好玩,他们有这么多钱一年也花不完,还用抢什么呢?
太公、太婆和小爷爷你们“走”的那么的早,我都没有好好的孝敬孝敬你们老人家,你们就离开了我的身边,在那,陪伴你们的只有孤独和寂寞,不……不……不……还有那“无情”的春、夏、秋、冬和绿树繁茂的山林。要是你们还在我一定会好好孝敬你们的。
在走的时候,我又再次向他们拜了一拜,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心里想:以后,我每年都来!
清明节周记 篇8
清明节周记 篇9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次清明时节,又是纷纷细雨,又是面对冰冷墓碑而黯然洒泪的时刻,一代代人都在问自己:我从哪来,要到哪去?尽管我们每个人从孩童时代起就这样问父母,直到长大后还是无法清楚地回答自己。因为避讳,也因为禁忌还因为难以表述的窘迫心境,所以,佛教禅守就有了:从你来的地方来,到你去的地方去。其实,回答这个问题如同提出这个问题一样,不需要什么思考,当我们在清明细雨中缅怀逝去的亲人或先祖,每个人都明白自己仍然如同他们一样,从虚无间由父母带自己到了这个人世,又从这个世界回到了一抔黄土中。而在这个世界走了一遭后,给这个永世永存的时空留下的最珍贵的东西,除了一段为时不会太长的名声,让亲友跟后辈有所怀想,再就是这一坟墓让同样不会延续太久时间的后人们来祭奠。
伫立在清明细雨中,深思于安放亲人的坟墓前,让纯洁得只剩下亲情与生命意识的哀思伴随着清泪,淡淡地跟着雨珠轻轻流淌。也许,它能清洗沉积太久的红尘世俗的纷杂无奈,给自己一份清新跟明白,给远去的亲人或先祖一份醒悟清明的告慰,相信自己能活出清清爽爽的生活,拥有自己的清清白白的人生,那么,在面对亲人在天之灵的忏悔中,我们民族的清明节就真正成为了人生的清醒站了!
清明细雨在飘洒,人生思绪在轻扬,对冥冥之中的'祖先或亲人的景仰与怀念,重温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天问,也许我们能再次从心灵深处感受一种人生的超越,体会一份血缘亲情的真纯,在祖先血脉依存的凝聚力与感染力中,梦寻一段娇花照水,杨柳临风的美好境界……
清明节周记 篇10
在清明节里,发生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说:上坟、包艾饺、玩一些游戏……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吧!
上坟
要上坟,(有很多人一起去,有我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姐姐、弟弟、妹妹……)
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还一边大声叫着:“耶!太好!”
去上坟我的姐姐和弟弟也一样高兴,可是这一次不是划船去的,而是开汽车去的。这时,我的心情又不是怎么开心,因为乘船别有一帆滋味,可以在船上聊聊天,说说话,吃吃瓜子……可坐在车上,连一点味道都没有,我坐车还经常会头晕,后来,上车,我觉得坐车也挺不错,可以听很多优美的歌曲,还可以吃一些好吃的.东西……想着想着就到一座大山,我们去祭奠太太爷爷,我们把一些美味家肴摆放在太太爷爷的坟墓前,然后,拱起手,拜九下。拜好后,就来放礼炮,震耳欲聋。
拜好太太爷爷,又去另一座山,祭奠(和前面一样祭奠)太爷爷和太奶奶,祭奠好,就到山上去摘艾草,摘好艾草,我们就开开心心地回家。
包艾饺
我们一回家,就开始做起艾饺来,我们把艾草先整理好,然后,把艾草装进一个箩筐中,再去洗干净,把艾草烧熟,捞出放进糯米粉中,把糯米和艾草混合在一起,然后,开始包起艾饺来,在艾饺里面包满甜甜的芝麻。我可和别人做的不一样,我做个“女人像”那个女人的“肚子”中,装满芝麻。烧好后,咬一口,汁水从中间喷出来,我大声叫道:“哇!真好吃呀!”
清明节周记 篇1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两句名留千古的诗句,道出了人们对逝者的哀悼和思念。我们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走进了潮白烈士陵园的。
顺义潮白烈士陵园位于顺义城东,顺平路以北,潮白河畔,陵园环境清幽、庄严肃穆。
3月30日下午,在阳光灿烂下,我们坐着大巴车来到了烈士陵园,坐在车里我想了很多……新中国的诞生,牺牲了多少英雄好汉儿郎,董存瑞,刘胡兰、王成……。
到了烈士陵园,我们排队来到烈士墓碑前,我的心一直在跳,好庄严呀!
在墓碑前默哀三分钟,广场上一片宁静,每个人都心情沉重,向死去的英灵致敬,而后我看到前面两边的挽联,想到:几十春秋,大略驾雄才,毁誉一生,霸业惊四海,说不尽金戈铁马,烽火狼烟,道不明物是人非,沧海苍天。
长长的水泥石阶,擎着百米高的坟茔,延伸在翠色中,它犁开一方碧野,也令我的心一时豁然。高高的墓碑前之流的满目苍翠,一切被埋葬在这里的都是英雄。想着他们曾抛头颅洒热血,维新中国的'诞生前仆后继,死而后己的英雄气概,我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
扫墓归来,我们坐着车回到学校,心情好沉重,说不出的滋味。新中国多么来之不易呀,他是烈士的鲜血换来的,我们一定不辜负他们的期望,肩负起振兴中华的大业。
清明节周记 篇12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节,爸爸妈妈带我回河南老家去扫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阳光灿烂,高速公路两旁,有嫩绿的麦田、腊黄的菜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河南的清明节可隆重了,我们家的祖坟分布在风景秀丽的清源上,清明时节满山遍野都是上山扫墓的人,山上一片热闹。大人们准备了许多糕饼点心、水果饮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担挑,小孩们有的拿锄头、有的拿铲子随后跟,一家人一起上山扫墓。扫墓活动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处祖坟,我们就分头忙开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丛生的坟头整理得干净了许多,接还要把五颜六色的墓钱插在坟头的新土中,并用毛笔蘸上红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这一来,日久未修的祖坟顿时面目一新了。
大人们取出供品摆在坟前,点燃香烛,还烧了许多纸钱,这些供品是给祖先吃的,纸钱是给祖先用的',表示我们后辈的孝心。最后大家要按从大到小的辈份轮流磕头祭拜,有的口中还念念有词呢,瞧,表哥念:“祖先保佑,让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还有更有趣的事呢,爷爷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过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笔就描,慌得爸爸一声惊叫:“别动!”,原来这行字是留给奶奶逝世后才能写上的,我差点闯了祸,赶紧在爷爷坟前磕了四个响头,大人们乐得呵呵大笑……
扫完了墓,我们都累坏了,下山的脚步一瘸一瘸的,但这一天过得真有意义,清明节让我对我们的祖先增添了几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表哥表姐的亲情。
清明节周记 篇13
清明到了,家家户户又要祭祀、踏青了。诗人黄庭坚写得好:“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高共一丘。”白居易也说过:“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记得有一年清明,我和爸爸、大姑、二姑一起去扫墓。我们先把许多祭祀的饭菜用碗和盘子装起来,然后摆放在我爷爷的坟墓前,接着把许多“金元宝”等祭祀的纸钱放在烧纸的地方,点上火,然后一个人磕上4个头。
接着,大家找来了几棵松树,把它们栽到爷爷的坟墓边,因为我爷爷生前喜欢种松树。记得小时候在苍梧绿园游园时就听奶奶说过:“你爷爷还在这里种过一棵松树呢!”最后,我们给栽好的'松树浇了水,就伤心地离开了那里。
我们家乡还有一个风俗,那就是清明折柳戴柳。可我们居住的小区里柳树非常少,“这可怎么办呢?”爸爸问大姑,大姑说:“大家一起找柳树。”于是,我骑上自行车,到处找柳树,一边骑车一边想:上哪儿能找到柳树呢?就算找到一条柳树枝也好啊!出了小区,找着找着,我突然看见有一个园林工人正在给柳树剪枝。
我想:也许可以朝这个工人要一条柳树枝吧!我走过去问:“叔叔,你能给我一根柳树枝吗?那个工人开始还很疑惑,突然,他恍然大悟,说道:“对哦,今天是清明。”说着,他笑着给我一条柳树枝。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敲了门,发现爸爸和大姑正在找我呢。现在我回来了,还把柳树枝插在门前。
清明,一个多么值得纪念的日子啊!
清明节周记 篇14
今天是清明节,有一句古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虽然没有下雨,但是天也阴沉沉的。我们一家和姑姑一家去马莲台踏青,呼吸一下大自然的新鲜空气。
我们在中午之前到达了马莲台,马莲台的游客很多,车辆川流不息。把车停在龙泉山庄后,我们继续上山上走去,姑姑从袋子里拿出了几个小铲子,对我们说: “走,咱们去挖野菜吧。”我们都答应了,然后向山坡走去。到达了山坡,姑姑教我怎样挖野菜,还告诉我怎样辨别野菜,说着挖了几根野菜给我看了看,还指着根上的小蒜头,说:“这是野蒜。”然后递给我一把小铲子,叫我挖几根试试。我非常兴奋,接过小铲子就按照姑姑的指示挖了几根带小蒜头的野菜放进袋子里,姑姑夸我真能干。我很高兴,一连又挖了几个野菜。这时母亲告诉我,那边还有苦菜哩。我拿着小铲子过去,母亲说,苦菜不用挖根。我心想:原来苦菜比野菜好挖呀。然后我按照母亲的指点挖了几个苦菜放进袋子里。就这样,我流连在山坡上、田野里,忙的不亦乐乎。
母亲告诉我,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经历了生活困难时期。那个时候挖野菜是为了果腹,而我们挖野菜是为了享受大自然的乐趣。今天我挖了一些野菜,收获了一兜子的`喜悦和一脸的汗水。以后我一定经常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清明节周记 篇15
今天是4月5号,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早上,我5、6点就被拉起来,胡乱套上衣服,还没有来的及吃早饭,就被塞进车里,向老家出发。
今天的天气好的有一些反常,不但没有下雨,还出了太阳。扫墓要去的地方多着呢!什么老奶奶老姥姥老爷爷——有的地方非常远,但是不管多远,我们每一个点都去了。
一路上我问这问那,叔叔们都说我太小,什么都不跟我说,不过我自己倒是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欲断魂”三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这些墓里面,跟我血缘最近的就是爷爷了。爷爷在我还没有出生就死了,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但是我很想知道他的样子。奶奶那里倒是有爷爷的照片,但我怕引起奶奶的伤心,从来不敢给她要。看到别的孩子跟他们的爷爷高声谈笑,我心里有羡慕,又伤心。
来到爷爷墓前,伯伯叔叔们开始拔杂草,清垃圾。没一会儿,坟墓就焕然一新。爸爸妈妈麻利的从袋子里取出带印章的黄纸、冥币,在坟墓前烧成灰,给在阴间的爷爷送去钱财;然后摆上圆鼓鼓的鸡蛋,香喷喷的猪肉,红彤彤的苹果——我们把香点燃,双手举香排成三排向爷爷祭拜,随后,我们又燃起了鞭炮。
清明节是缅怀去世亲人的节日,每年我们都会回家扫墓。是啊,没有先人哪有后。
清明节周记 篇16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在这个节日里,我百感交集,思绪万千。“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每当一听到这首诗,我的心里油然升起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今天,天公不作美,天上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全家来到外婆坟前来扫墓,此时,我不禁会回忆起于外婆共同度过的那些快乐时光,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
清明节还要吃艾饺,因为艾是多年生草本,可供药用,有杀虫和防止植物病害的功效。小小的一只艾饺需准备的材料还挺多的,首先,取洗净的艾叶稍煮一下,捞出煮熟的.艾叶放入清水中冷却几分钟,再用刀我爱夜切成碎末,加入糯米粉,和成一团。以猪油、白糖、芝麻、松仁、核桃肉、百果为馅。准备好了材料,妈妈就开始做艾饺了,只见妈妈先把艾糕做成僧帽状,然后,把艾饺馅放入里面,再在边缘用棉签涂抹一圈水,然后在边缘用手捏一圈像裙蕾一样的花边,一只艾饺就做好了,看着这只艾饺,我垂涎欲滴,口水不停地往喉咙里咽,肚子里的馋虫已经在打转了,我迫不及待的把艾饺放进了蒸炉,几分钟后,艾饺熟了,那黑芝麻的香味弥漫了整个房子,我吃了一口,满口留香。
这个清明节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因为,我知道了怎么样包艾饺,还知道了为什么清明节要吃艾饺。
【清明节周记】相关文章:
清明节周记11-23
清明节的周记12-10
清明节周记01-25
关于清明节的周记11-17
清明节扫墓周记11-25
【荐】清明节周记07-06
清明节的小学周记12-10
清明节周记精选15篇12-26
清明节周记(15篇)11-24
清明节的周记(15篇)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