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周记高中模板六篇
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动,一个星期已经结束了,我们或多或少都学到了一些新东西,请好好地记录下在周记里。快来参考周记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周记高中6篇,欢迎大家分享。
周记高中 篇1
每个渐入或已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或多或少都会有这么一场插曲。她足以迷乱一双迷茫的眼,也足以将一颗敏感潮湿的心填充。
青春期,这是一个至今仍陌生的词语,无论教科书,电视,网络如何频繁地提及她,我都依然惘然。
夜感寒冷,风铃伴耳。“妈,你是不是太不可理喻了?我怎么看会书你也要管?”我炸呼呼地把门摔上,把刚才还看得津津有味的书一把丢在床上。慢慢地挪到床角,双手环抱住膝盖,将头低下。像受伤的小兽一样哭了起来。
我做的是不是太过分了?
心疼地把书捡起,小心翼翼地揉着摔坏的书角。出去了保不好又是一顿骂。蹑手蹑脚地打开门,悄悄走了出去。妈妈的房间竟是关的,可是睡下了?侧耳倾听,并没有想象中的.呼吸声。
反而听见她的话语“女儿又发脾气了,我也知道她这个时期的小孩脾气是会差一些……好好好,我会去谅解她……”有些辛酸地低下头,从来不知晓妈妈会如此努力地去谅解我,心里是百感交加。
又回到房间,打开柜子取出了相片,一页页翻过我的成长史,一下下扫过照片中的笑颜。眼角霎地就溢出了些许泪珠。把相册枕于脑后,这里的每一张照片都是父母亲拍的。想着妈妈刚才给爸爸打的电话,又不知不觉地走到了妈妈的房间。有些犹豫,但还是敲了敲门,把刚刚写的便条塞进去。
“妈,对不起,不该发脾气的。”
青春就是将大自然的美好和灵气全都凝聚在那所面向大海的房子里。青春中的插曲也亦是酸涩与甜美。
愿风裁取每一粒尘土,愿青春烙印在记忆的旅途,愿一切烦闹都终结于温暖。愿所有插曲都成为人生最美好的回忆。
周记高中 篇2
寒假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炒“盐水花生”。
那天是星期六,工作了一周的母亲一定很辛苦,好不容易有个双休日,应该让她好好歇歇。于是,我对母亲说:“今天的菜我来做,就炒‘盐水花生’吧!”母亲说:“你就试试吧!”
我把一勺盐放入一小半碗水里,用筷子搅拌均匀,让盐融化在水里。我把调好了的盐水放到一边。又把一碟花生米放入锅里,然后把锅放到液化气灶上,打开电子开关,顿时从小孔里窜出蓝莹莹的火,那火苗在锅底周围不停地跳跃。我炒了一会儿,哎呀,不好了,有几粒花生冒烟了,眼看就要糊了。情急之中我想起了母亲每次炒花生时,都点小火,我怎么点这么大的火呀!我马上把火调小了。我又炒了几下,想:是不是该放盐了?我尝了一粒花生,感觉还不行。过了一会儿,我又尝了一粒,又觉得还不到时候。就这样,我一边炒,一边尝,尝得我都分不清是生的还是熟的了。唉,还是搬救兵吧。于是,我把母亲叫来,母亲笑着说:“你太心急了炒‘盐水花生’要有耐心,要等到花生变成红黄色,发出香味时再放盐水。”于是,我又开始炒起来,慢慢地发现花生渐渐变成了红黄色,我又尝了一粒,哇!真香啊。我把盐水倒进锅里。“滋啦”一声,锅被一层白雾笼罩着。我又开始翻炒起来。过了一会儿,红色的.花生穿上了一件银白色的外套。我想:花生一定好了。我把花生盛到盘子里。
这时,母亲过来了,母亲尝了一粒我炒的花生,说:“第一次就炒这么好,不错,不错。”我也尝了一粒,那花生又脆,又香,又有些咸味,好吃极了。第一次炒“盐水花生”我成功了!
周记高中 篇3
离别的天气又糜烂了江南的温柔,举起一杯尽空的酒杯,十五的夜晚,皓月已当空。不想错过这么个精彩的时刻,仍然想要躬身体会李老的“对影三人”的情怀。置身学校却无法与君共醉,这个不平静的夜晚,我却感动了从没有过的坦然与平静,没有酒的夜晚,我独自站在楼道上,耳朵里塞着耳机,歌曲沉溺了悲痛的回忆,风抚过脸上,突然觉得心一下子变的轻揉,自古的空情,如今在那风起的夜晚,顺着流水载花东去了。内心又觉得苍凉了许多。凌乱的脚步,已没有太多的闲情去管理眼前事务,散漫的叫喊了几声,便坐在楼阶上,这么也起不来,风依旧吹拂着发丝,我却麻木了。
10点的钟声终于响起,一天的工作又已结束,学校生活今天过后,便要短暂离别,不知是兴奋还是什么,我始终有种淡淡的忧愁,说不清的感觉。月光照在阳台上,匆忙行走的路人,马达的发动声,一切都在暗示着分别。喧嚷的寝室我并不想去打扰,在这离别的日子里,谁又会一直沉默的等待。总想一醉便不理世间庸俗。手机拿在手上,却忘了该与谁聊天。翻便了收件箱里的短信,如今只有回忆。渐响的脚步,我迅速藏起了那接受遥远问候的.工具。然后又向着喧哗的寝室门口走去……背后什么也没有,我却感动黑影慢慢想我吞来,我惊慌了,迅速转身跑到了灯火通明的地方,躲到了伙伴的背后。忽然觉得什么也没有了,只有那空虚的灵魂,游转在无奈与悲痛的中间。
听完宿管老师的一场激情演讲,我那着回到寝室的钥匙,终于要面对了,明日我尽量子脑中构思着,希望不要那么深沉,至少总要留点什么美好的色彩,在这荒废的时光中。关上那扇铁门,隔开了共鸣的白光。冷水冲在了身上,头脑清醒了许多,我却什么想不敢奢求了,安心的祈祷了一段时间,爬上了床上,室友已经熟睡已久。闭上眼睛我沉睡了。忘怀一切,悲伤带进了窗前,沉淀在的昏死的记忆里。
梦乡中忽然看到明日的阳光赫然升起了,我提起身边的包袱,又沉重的上路了。雨依旧在身后侵凌,前进却又不见了,包括你那丁香般的气息……
周记高中 篇4
一年的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终于结束了,回顾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五味俱全,下面我就这一年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做点简单的小结。
首先,由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特点来反思平时的课堂教学,尤其是高三复习的教学过程,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基础,还是基础。高考题目出的大都是基础知识,同学只要平时稍加注意,就不会失分。
二、平时讲课要注重积累,注重语言积淀,不必过多地关注专业知识。高考题目不是光靠这些专业知识就能完全解决的,比如说,病句题,同学知道病句类型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等,但是一个句子摆在你面前,你却看不出来它是不是病句,找不出错之所在,那么你所知道的这些专业知识等于是摆设,没有任何实际作用。而如果你语言积淀比较丰厚,对语言的感悟和把握比较敏锐,一读,就知道,这个句子有毛病,那就可以了,这可以就此判定这个句子就是个病句,没有必要非知道它属于哪一种错误类型不可,这叫多此一举。
三、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阅历,为作文准备素材。作文实际是生活经历、情感、观点的展示,一个人,要想写好作文,除了基本的写作功底、写作技巧外,更重要的是素材的积累。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个人腹内空空,想让他道出来点东西,可真是难为他呀。相反,如果同学头脑中积累有许多素材,在写作的过程中,就可以信手拈来,左右逢源,写出的文章就事实充分、材料翔实,就会得高分。不会像挤牙膏一样,半天也写不出几句话来。
四、学过的知识要不断地回头复习。只有不断地复习,才能“温故而知新”。高考试题中许多题目在课文都能找到原形,甚至有些题目就是书上的原句,但是有些同学早已忘得无影无踪,把不应该失的分给丢了,这就未免可惜了。为了避免这些分数的丢失,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及时回头复习。
五、适当的有针对性地训练。高考毕竟是一次考试,和平时的考试其实没什么两样,只不过重要性不同罢了。为了让同学们及早地适应这种考试,就必须平时有针对性加以训练,但这种量不宜过多,过犹不及。在训练的过程中,要重点训练以下几项内容:
1、书写的规范性;
2、审题的准确性;
3、答题的程序性;
4、时间利用的计划性。
六、加负永远是失败之举。高三,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而言,都是非常时期。在高三,人们觉得进行大剂量、高难度的训练名正言顺又在情理之中,以考促学,一举多得:可以检查水平,可以看出问题,可以推进复习,可以……真是一箭多雕,何乐不为?教师的意图很好,出发点不错,似乎就无可非议,无庸置疑了,但这种步入误区的做法,这种给师生加负的举措,既无科学性,又无操作价值,因此不可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所以也是永远得不偿失的失败之举。
我以为教师的教学应该而且必须遵循学生心理需要的原则才是成功的。成功的高三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获得成绩,主动学习;要达到这一目的,方法有两个:一是降低考试难度,降低考试频率;二是加强管理,积极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由此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七、让高三学生拥有成就感。高三学生学习语文缺乏成就感,与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师对学生的导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欲望、条件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现在,已经到了思考以下问题并作出抉择的时候了:
①为什么语文知识和考点都比较少,但学生还学不出色,教师还教得不满意?
②师生最需要的结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追求结果的路上常常迷失在手段的迷雾中?
③高考语文题总体难度不高,而我们的学生为什么总是做得不尽如人意?
我们需要的结果是学生获取优良的成绩,但偏多偏难偏怪的训练正是学生获取优良成绩道路上的拦路虎。学生语文成绩较差,从表面的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将简单扼要而又似乎令人信服:学生“双基”确实太差;其实,追根究底,语文学习不能令人满意,是语文教学模式的落伍和误导的必然恶果:偏多的训练,取缔的是学生必要的学习复习、消化吸收、补充整固;偏难的训练,消耗的是师生的热情和信念,给人以教师劳而无功,学生学无所成的错觉。长此以往,削弱的是向前的动力,增长的是失败的情绪,弱化的是学生自学的能力,降低的是教学的质量,浪费的是宝贵的时间。
正确之举是尽快降低语文训练的难度,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学习的成效,而难度恰当的训练同样能让人发现问题。在这样的语文测试与训练中。我们才有条件大胆地承认,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主流,问题是枝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兴趣,稳固他们的信心,也大大地有助于存在的问题的发现、思索、解决,有助于富有针对性地展开新的复习。
正确之举在于尽快降低考查或训练的频率,使师生均有反思过去、修正现实、规划未来的时间地带,使教师拥有指导学生的机会,使学生拥有知识储备的条件。把时间交给学生去使用,而不是握在教师手上进行无价值的、不厌其烦的考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养”,谈何“用”?没有储备,怎能应战?这不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吗?
八、管理至上,指导为重。树立管理至上,指导为重的基本策略;放弃盲目蛮干式的加时间、加题量、加不必要的压力;尝试从管理追求效益,从指导收获成就,从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消化去追求学生语文水平提高和语文能力发展的效果。
语文教学的三大禁忌却正是高三教师采用最多并乐此不疲的基本模式:
①大量讲述;
②大量训练;
③对学生大量的.不断地否定;这种模式的特点相当突出,其内容组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显而易见。这种做法的弊端不仅体现为主宾倒置,取消学生主体参与,教师过于居高临下,而且这种做法也正符合孙子所谓之“攻城”的战术特征:
①“投入”多,“产出”少,得不偿失;
②旷日持久,“久则钝兵挫锐”,成效在高密度和高强度的讲述训练中被抵消;须知,讲述和训练是两柄“双刃剑”;
③在无效训练及其带来的失败的心理压力下,学生就会逐渐丧失提高语文学业水平的信念,士气日益低落,陷入简单应付的状态。因此,孙子特别指出“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我以为,高三语文教师要做的工作有两件:
①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
②对学生自主学习进行指导、管理。
要真正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应精于讲述,即对知识不是进行面面俱到的简单“回锅”,而是富有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含有前瞻意义的“指导”;是给学生解决问题,给学生留出时间,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要改善和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忍痛割爱,考得少,考得精,考得有质量有成效;不迷信也不迷恋考试,而是从有效考试中审视教与学的成败,得失,改观与不足——让讲述转化为指导,让考试有利于质量的提高。语文教师要明确且要践行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的理念,要创设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的情境,就必须还学生以时间和空间,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先决条件。只有给学生以时间,让他们有条件解决存在的问题,进行知识的铺垫,为有效训练作出有针对性的准备。给学生学习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自主选择,学习可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才有思考的空间,有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如果是这样,学生将不再是被动的接收器,不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霸主”,学生的“暴君”。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的难度适中而又合乎“大纲”“考纲”要求的考查训练,因还学生以时空而降低了频率,避免了“地毯式轰炸”的漫无目的,也因学生有了学习主动权而能提升教与学的实绩,学生才能从有效学习中收获无限的快乐,而对考查与训练中暴露出的问题才会萌动解决的欲望——于是高三语文教学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要提高高三语文教学质量,就要降低考查训练的难度,精心设计考查训练题,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成绩,实现提高。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则应在管理和指导上大做文章,大显身手,教师的作用并不主要体现在知识讲述和组织考查上。高三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在于:
①学生情绪的控制与诱导;
②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的点拨;
③帮助学生构筑能力体系;
④帮助学生制定语文学习的短、中、长期目标;
⑤对学生当前语文学习状况进行评估并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教师职责的根本是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有效的学习和复习,把学生由“学习”变为“求知”,以此实现语文成绩的显现。在这样的任务定位的条件下,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出击者,教师则是学生的导游员和服务员。
高考是一次检阅,高考是一位老师;它检阅着我们老师教学的思路和教学的成果,它引导着我们走向更正确的教学之路。它让我看到许多教学的不足和缺憾,同时以肯定了我的一些做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于未来的教学,我心中似乎越发清楚。
周记高中 篇5
咦,那清河中学的操场上怎么这么热闹?哦!原来,杭师附正在举行第四届春季田径运动会。伴随着嘹亮的音乐,第四届春季运动会拉开序幕。一个个班级向主席台走来,这就是入场式。走到主席台前时,有的班级放飞气球,有的班级表演武术……一个个班级的同学们都很有精神。
走完入场式,大家做两遍广播体操,听裁判宣讲规则和要求,同学们就展开激烈的比赛。看,那是四年级女子100米跑步,枪声一打响,比赛的队员们就冲出去,奋勇向前冲。啦啦队的老师、同学们都在呐喊助威:“加油,加油!”向操场南边看去,正在举行的是投垒球比赛,一位大哥哥手持垒球,眼睛看着远处的目标。再用力一投,投出他那理想的成绩……最让人激动的就是接力赛,每位参赛的同学,都紧紧地握住接力棒,生怕一不心掉在地上。
不参赛的`同学,都在一旁叫着喊着,都希望自己的班级能赢。这些加油声和参赛同学你追我赶的情形,融为一体,体现同学们非常团结。今天,虽然不时下起蒙蒙细雨,但是同学们努力拼搏,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希望大家把这种精神投入到学习中去,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拼搏好好学习,不断取得好成绩。
周记高中 篇6
其实世界上不缺少幸福,缺的是善于发现幸福的眼睛。
幸福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父母在你生病时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幸福;爷爷奶奶的.谆谆教导是幸福;朋友在你生处逆境时帮你是幸福;老师在你迷茫时拉你一把是幸福;陌生人在你问路时热情的为你指引方向也是幸福……
可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不幸福,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不是自己不幸福,而是不满足于现有的幸福,想去拥有更多的所谓的幸福。何必呢?知足者常乐,追求太多负担也会越多。
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两个商人在生意上一落千丈、走投无路之时准备回老家,在路上无意间发现了两瓶装满金沙粒的瓶子,都赶忙伸手去抓,两人都抓了满满一把,谁料瓶口太小,无法拿出拳头来,若要拿出拳头来,必须先放弃一部分。商人甲死活不放弃,商人乙放弃了一部分,并利用这一部分重振旗鼓、东山再起,从此生意万分兴隆。至于商人乙,或许他还没放弃,或许他耗在了那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知足者,常乐矣,幸福矣。
知足才能常乐,人一旦有了贪欲,就永远不会满足。不满足就会感到欠缺,就会感到不幸福。其实,任何目标的达到,都不会带来满足,成功必然引出新的目标。除非你当真懂得常乐,不然你永远不会满足自己所拥有的。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如果能多看一下不如自己的人,和他们比一下,而不是一昧的和比自己强的人比较,那么一切不平之心也许就会安宁。既知如此,我们何不抱一种“比下有余”的心态却应对一切?
幸福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只要用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这样你就会觉得非常幸福。
所以,要不要幸福就取决于你了。
【周记高中】相关文章:
高中周记06-24
高中的周记(经典)09-18
高中的周记12-28
高中周记07-25
高中的周记08-20
高中的周记【精】12-13
高中的周记【推荐】08-21
高中周记范文10-31
高中周记大全08-06
周记高中模板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