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案

时间:2024-08-14 11:13:15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幼儿园音乐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音乐教案(精选15篇)

幼儿园音乐教案1

  教学活动目标:

  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尝试,创编蒙古族风格的舞蹈动作,初步学习随音乐节拍表演。

  通过整体欣赏音乐、图片和动作,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

  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活动准备:

  CD光盘图解。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

  老师问:小朋友,你们可见过美丽的大草原么?

  小朋友们发表意见。

  老师小结:在大草原上住着一个少数民族,叫蒙古族。他们喜欢骑马,喜欢挤奶,喜欢喝奶。现在我们来听一首,蒙古族音乐,叫草原赞歌。

  二、基本部分:

  1.倾听音乐,引导幼儿分析乐曲熟悉乐曲

  教师小结:乐曲具有蒙古族草原的风格,粗犷,豪放,朝气蓬勃

  2.幼儿创编舞蹈的.基本动作

  ⑴学习A段:1、骑马动作勒马,扬鞭,马走,重点练习拉缰压腕的动作,然后分步跟做。2、帮助幼儿分析动作,观察图解,易于幼儿理解和掌握动作。3、幼儿随音乐舞蹈。

  ⑵学习B段:挤奶动作

  叉腰:教师强调手位拳在前拇指在后

  抖肩:抖肩是难点指导幼儿双肩要左右交替移动。

  挤奶:幼儿模仿即可学会

  3.幼儿随音乐练习表演。

  三、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在草原上骑马,挤奶,玩得真开心吗?小朋友表现棒极了。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好吗?

幼儿园音乐教案2

  教学目标:

  1、熟悉学生情况,建立课堂常规。

  2、通过学唱《上学歌》,培养学生听音乐与唱歌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指导学生听着音乐做简单的律动。并能自编简单的动作,表现《上学歌》活泼愉快的情绪。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并感受到歌曲愉快的情绪,能通过演唱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教学难点:

  感受乐曲情绪,能自编动作表现出音乐的情绪。

  教学手段:

  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常规培训

  1、老师先讲今后上音乐课的要求。手平放在腿上,两脚平放在地上,不要乱动,背要挺直,有利于正确的发声。书放在乐椅的扶手上,今后带一只笔一块橡皮,不要在带其他东西。要爱护音乐书这个朋友。再请学生自己说一说今后应怎样表现。

  2、发声动作应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全体起立,跟教师练唱小乐段,感受正确发声方法的运用。

  3、进教室的要求:听音乐并根据音乐节奏自编动作边做边走到自己的位置。

  听音乐练习

  将学生带到教室外练习,看谁做的好。

  二、新授

  1、导入:

  “同学们,今天大家都是第一次上学,高兴吗?那谁能说一说你的这一天是怎样过的`,你都经历了那些事。”

  “好,接着,我们来听一首“快乐的一天”,看是不是你做的事情。”

  2、听音乐的第一段“早早起”

  看图,这一段表现了小朋友早晨起来的情景,请生根据音乐表现的内容,边听边用动作表现。

  “早晨起床后应该做什么?”“上学去”“这时你的心情怎样?路上看到什么景色?”

  3、直接听第二段,请生边听边做动作表现。

  “那么在上学途中,有一个小朋友遇到了这样的事情。”

  4、学唱《上学歌》

  ① 教师范唱歌曲,请学生跟琴用“Lu”模唱歌曲。

  ② 读歌词,注意咬字要清楚。

  ③ 跟琴唱歌词,注意情绪,要活泼欢快。

  ④ 歌曲处理:

  “太阳天空照,花儿对我笑,” 连贯舒展

  “小鸟说:早早早” 轻松、亲切、富有弹性

  “我去上学校……爱劳动” 情绪饱满、富有激情、节奏明快。

  “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 坚实有力,表现出决心

  ⑤ 请同学根据歌词给歌曲编舞蹈,

  5、分别听“来学习”、“做游戏”、“放学了”、“静静睡”,并请生边听边根据乐曲情绪、表现的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6、完整复听乐曲,并做动作。演奏到“上学歌”处齐唱,做动作。

幼儿园音乐教案3

  今天,我执教了音乐活动《拍大麦》的第二教时,活动后与吴颖颖老师进行活动后的交流,吴老师给了我很多好的建议,让我收获很多,以下就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目标要细化

  在第二教时中我的目标定位在:初步学习为乐曲设计出打击乐配器方案,能集中注意力看指挥进行演奏,体验合作的乐趣。这个目标不是很具体,结合这个乐曲的特点,XX XX︳XX XO︳这是一个难点,这个节奏比较快后面还有空拍,所以幼儿可能有时不能很好的控制,就可以把这一难点体现在目标中。此外,在演奏方面也要有一些目标,可以把目标2中的能集中注意力演奏改为:尝试有表情的演奏乐器。这样目标细化以后,操作起来更加有针对性。

  二、设计配器方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说说自己配乐的方法。如:红色、黄色、红色部分的节

  奏,分别可以用什么乐器来演奏?为什么这样配乐?幼儿由于看到小椅子下面摆放的乐器,幼儿又是坐成三组,所以幼儿就按照老师摆放的乐器来为乐曲配乐,这里可能无意中给孩子一种暗示。其实,老师可以把三种小乐器分类摆放在后面的桌子上。幼儿说完自己的配器方案后,在按照自己的喜爱,选择乐器为乐曲配乐。这样幼儿可能会自发的去配乐,更加体现幼儿的自主性。

  三、合作演奏中要给幼儿充分倾听的机会。

  在每次上歌唱活动中,我们都会给幼儿多次欣赏音乐的机会,所以幼儿能较

  好的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那么在打击乐活动中,也要给幼儿倾听同伴为乐曲伴奏的机会。在活动中,我把过多的精力都放在引导幼儿看图谱打节奏上,在每一次用乐器伴奏时,提出一些改进的提示。孩子们在演奏的时也只是关注于我的乐器怎么打,图谱上有没有轮到我来伴奏,而没有机会去倾听用乐器伴奏的效果。其实,可以请部分幼儿来演奏,部分幼儿做观众来听,大家再说说演奏的怎么样?哪里需要改进?在相互倾听的过程中,就为幼儿提供了相互学习的机会,从而也感受到自己在伴奏时的效果,这样的倾听为后面的分组完整演奏提供了经验。

  四、在演奏乐器时要体现乐曲的风格

  在实际的教学中,开展歌唱活动时,我会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演唱歌曲,而在演奏乐器配乐时我却忽视了这一点。为什么电视上有些人演奏时大家喜欢看,就是因为他们在演奏时将情感、动作也投入进去,所以很吸引人。《拍大麦》这首乐曲是很欢快的,所以在演奏的时教师也要引导幼儿有表情的来演奏,体现乐曲中农民伯伯拍麦子时的喜悦心情。如:脸部的表情、身上有些轻微的动作。这样幼儿在演奏时就能更好的'将乐曲的情感展现出来。

  五、学习新方法,学会经验迁移。

  在开展活动中,我们也要给幼儿一些经验的积累,为以后类似的活动提供经验迁移的机会。同样在开展打击乐活动中,老师通常都会设计图谱,并用小乐器来配乐。如: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这个乐曲为什么这样配乐,有什么规律?教师提升、总结相关的经验,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幼儿就知道怎样来解决了。教师要教会幼儿一种学习的方法,看图谱的方法、配乐的方法等。

  相信在不断的学习、总结中,自己在教学方面会有更大的进步。

幼儿园音乐教案4

  大班音乐公开课教案《小黄鸭》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音乐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和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在欢快的情景中学唱歌曲《小黄鸭》,并初步尝试用分三组的形式进行歌唱,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音乐公开课《小黄鸭》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在欢快的情景中学唱歌曲《小黄鸭》,并初步尝试用分三组的形式进行歌唱。

  2。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体验和朋友共同游戏的快乐。

  3。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分组标志、多媒体课件等

  活动过程:

  一、水中游来小黄鸭重点:根据提示猜测

  今天我请来的是一位喜欢水的动物朋友,猜猜可能会是谁?(根据画面和提示音猜测)

  二、小小黄鸭呷呷叫重点:倾听旋律,理解歌词

  1。他是我喜欢的小黄鸭。你们喜欢小黄鸭吗?为什么?

  2。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喜欢小黄鸭吗?请你来听一听。(倾听歌曲a段)

  3。请你们来做我的小黄鸭,把这里当成一个大浴缸来玩玩好不好?(感受音乐)

  4。我的小黄鸭连叫声都特别动听,你们知道他是怎样叫的吗?

  5。请你来听一听,找一找,这两种叫声中哪一种是我的小黄鸭的`?他们听上去有什么不一样?(辨析叫声)

  6。我的小黄鸭不仅叫声好听,还有三个本领呢?(倾听歌曲b段)

  7。在"它会游xx,它会唱xx,它会吹许多泡泡xxxxxxx"的地方可不可以加上一些有趣的声音呢?(添加象声词)

  8。这样一来这首歌更加好听了,一齐来唱唱吧!(共同练习)

  9。你们这么一唱,更多小黄鸭都来了,来了几只?

  三、小小黄鸭合唱队重点:用分组的方法进行合作歌唱。

  1。这是一个小小黄鸭合唱组,想要请你们一齐来唱这首歌好不好?

  2。小小黄鸭合唱队今天要去沙滩上演出了,瞧!他们还打扮了一下,他们怎么打扮的呀!帅不帅?

  3。可是观众提要求了,要请小小黄鸭合唱队分成泡泡队、游泳队和嘎嘎队三组来唱这首歌。这可怎么分三组呢?(尝试分组)

  4。谢谢你们帮忙,他们总算分好了!请赶快站到你想去的队伍中。(分组歌唱)

  5。怎么唱呢?"我会游"哪组唱?"我会唱"哪组唱?"我会吹许多泡泡"哪组唱?分组前面一段谁唱?(商量规则)

  6。演出正式开始了!(分组歌唱)

  活动反思:

  这次我选择了一首旋律轻快、朗朗上口,由不同旋律演绎的二段体式歌曲,非常富有感染力,整个歌曲它不由自主地就可以吸引孩子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指南》中的理念,我构建了快乐、平等、丰富的学习环境,以亲和的态度、灵活的组织形式,激发了孩子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适宜的指导策略与孩子形成了有效的师幼、幼幼互动。

幼儿园音乐教案5

  一、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精神。

  2、通过道具、肢体、律动、演奏等,熟悉儿谣节拍和节奏。

  二、活动准备

  音乐碟一张、木条人手一份、木鱼、碰铃、铃鼓、蛙鸣筒

  三、活动过程

  1、节奏问好

  (幼儿进入活动室找个位置坐好)打招呼

  师:我是甘老师幼:我是XXx

  师:坐姿好的声音一定好听,试试

  2、故事引入

  出示挂图,边讲边问:小蚂蚁能搭成舞台吗?经讨论得出道理:团结合作力量大。

  3、理解音乐

  听音乐,小蚂蚁是怎样团结合作的?老师跟随音乐边做搬、抬等动作

  问:小蚂蚁用几种方法搬木材?

  幼儿A做推的动作,请大家学一遍。

  幼儿B做堆的动作,请大家学一遍。边做边念语词,结束前老师问木材堆完成什么?一下搭成一个大舞台。

  4、游戏理解音乐

  好朋友游戏再次感受音乐,鼓励幼儿找朋友抱一抱。

  两位老师分别扮演木材和蚂蚁做游戏

  问:拉、推、堆的`动作怎么做?幼儿纷纷尝试

  问:小蚂蚁在哪里?大木材在哪里?

  游戏一段后,音乐间奏时老师说:真是太累了、洗洗脸、喝喝水,你们想不想交换一下,小蚂蚁、大木材在哪里?

  师:有三角形、圆形的房顶,还有什么形状的房顶?

  5、道具练习

  出示木条,这些是搭舞台的材料,强调合作,不要碰到旁边的小朋友,问:你手里是几块?谁手里多了,赶快送回来,每个人一块木材多了小蚂蚁搬不动。

  (1)搬木材:一边念语词一边做动作,间奏时放松檫汗。

  (2)引导幼儿多说其它的办法:幼儿说了扛、滚、拿、抬、顶,表扬幼儿:给自己拍拍手

  (3)提供乐器让幼儿想象它们像什么?当幼儿说像甘蔗或羊肉串时,老师引导:你们拿去快吃,拿两个吃饱点等。

  (4)任务:说一个字,小乐器就敲一声,老师一边念幼儿一遍敲,第二遍跟着音乐敲,这时老师指挥幼儿念敲

  (5)评价幼儿的乐器伴奏。

幼儿园音乐教案6

  一、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接唱和对唱得方式演唱歌曲。

  2、 尝试按节奏创编谜语歌词,玩猜谜游戏。

  3、 体验有节奏地念象声词的快乐,在一次次的更高要求中感受到挑战性,并勇于战胜困难。

  二、 活动准备:

  1、音乐会背景图一张。

  2、节奏图谱一张,智慧老爷爷图片。

  3、各种小动物若干。

  三、 活动过程:

  (一)、幼儿初步猜谜学念歌词、节奏。

  1、引出课题,集中注意力。

  出示音乐会图片,森林里要开一场隆重的音乐会,可是那么多小动物选谁参加呢?大家决定请智慧老爷爷来选小动物,智慧老人已经把选中的小动物编成了有趣的谜语,如果小朋友猜对了,就能请出这些小动物了。第一个出场的会是谁呢?

  2、教师边念歌词边出示图片,幼儿自由想出答案。

  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你们猜猜这是什么动物?(知道知道这就是小花猫,答案可以是各种动物)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集体一一唱出他们自己想出的答案。(小花猫、小花狗、小松鼠、小公鸡、小花鸭、小胖猪等)。

  智慧老人最喜欢听完整、有节奏的话,你们能不能和他的节奏一样,把谜底完整地告诉他呢?(幼儿尝试念),讲得真好,智慧爷爷已经把它记下来了,出示节奏谱,你们能不能有节奏地拍着手来念一遍给智慧老爷爷听呢?师幼合作边拍手边念歌词一遍,熟悉节奏。

  3、教师念歌词,幼儿拍出歌词的节奏。

  一个谜语怎么会有那么多谜底呢?别着急,智慧老人他还没讲完呢?后面还有两句呢。例:脑袋圆圆的.,眼睛红红的,耳朵长长的,毛儿白白的,挫挫挫 挫挫挫,挫挫挫 挫挫挫,知道知道这就是小白兔。(只要把某种小动物的主要特征讲出来就能猜对)。

  (二)、幼儿多种形式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一遍。

  小朋友真能干,你们都猜对了,智慧爷爷可高兴了,一高兴他就唱起来了,你们听,智慧爷爷是怎么唱的?前面和后面有什么不一样?哪儿是唱的?哪儿是念的?(前面是念的,后面是唱的。)

  2、教师与幼儿一起用歌唱猜谜一则。

  原来,谜语也可以唱,那我们也唱着回答智慧老人,好吗?脑袋圆圆的,眼睛红红的,耳朵长长的,毛儿白白的,挫挫挫 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知道知道这就是小白兔。(刚刚智慧老人的谜面都是从小动物的外形上来编的,下面再来猜猜第二个小动物又是谁呢?)。

  脑袋圆圆的,耳朵尖尖的,胡子两边翘,喜欢抓老鼠,……..小花猫 (这则除了外形, 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以编进喜欢做什么?)

  教师两次谜语,幼儿进行猜谜并歌唱。

  3、幼儿尝试直接猜谜,与教师对唱。

  下面这个小动物又是谁呢?教师用同样的句式再出两个有关个别动物特征的谜面。(脑袋圆圆的,耳朵大大的,叫声汪汪汪,看家本领大),并完整地歌唱问句部分,幼儿讨论后得出一致的答案,师生完整地唱出答案。(这则除了外形,喜欢看家,还编进了什么?叫声)

  教师两次谜语,幼儿进行猜谜并歌唱。

  4、幼儿尝试直接接唱答案。

  教师直接唱出前四句有关动物特征的句子,幼儿直接接唱出答案。

  例:老师:脑袋圆圆的,眼睛亮亮的,鼻子长长的,身体胖胖的;幼儿: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挫,知道知道这就是大白象。

  幼儿直接“从锉锉锉”接唱猜谜两次。

  (三)、幼儿尝试自己进行创编歌唱活动。

  1、出示一个小动物,让个别幼儿尝试按节奏创编前四句有关动物特征的歌词,组成一个完整的谜语,其余幼儿一起完整直接接唱歌曲的后半部分。

  2、 幼儿独立完成谜语,大家一起猜、接唱。

  (四)、结束

  今天,大家都很能干,不仅猜出来,而且用好听的声音把小动物请出来,让小动物们可以快快乐乐地参加音乐会,他们高兴极了,想请我们小朋友一起跳个快乐的舞来庆祝一下,你们愿意吗?(愿意)!

  (听音乐集体跳套圈舞。)

幼儿园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

  1、 在玩土豆的游戏情境中,尝试冥想,感知休息的节奏。

  2、 能够用语言和动作有节奏地表达,体验节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1、 复习儿歌《土豆》

  1、 问:你们都喜欢蔬菜吗?你喜欢什么蔬菜?

  2、 强调Erhua

  3、通过图片读儿童歌曲《土豆》。(介绍PPT)

  2、 音乐游戏“土豆”

  第一步:说唱“土豆”(有节奏的说唱儿童歌曲)先听音乐,然后试着用音乐说唱,最后是有节奏的说唱儿童歌曲的精神。

  总结:精神说唱是伟大的!

  第二步:唱土豆(边唱边打手势)

  1、 演示手势PPT,讲解手势的含义。

  2、 让孩子边读儿歌边做手势。

  3、经过几次的音乐练习,我们正式突破了障碍。

  第三关:吃丝(初步尝试冥想,感知休息的节奏)

  1、 问:这张照片和前一张有什么不同?

  2、 试着用冥想的方法来表达第四层次吃丝:吃电影(巩固冥想的方式,感知休息的节奏)。试着用冥想的方法来表达电影是在第五层被吃掉的':丝绸片被吃掉(表达丝绸和电影被冥想吃掉),伴随着音乐一起表演,大胆的运用语言和动作表。现在。

  第六关:吃土豆(小组完成儿歌),依次完成小组表演,吃蚕丝片。

  扩展活动

  (独立试玩音乐角落的“土豆”游戏)展示“土豆”节奏图集,激发幼儿在音乐角落尝试新的节奏玩法。

幼儿园音乐教案8

  教学提示:

  通过小朋友的参与,让他们尽可能多地在制造音乐的过程中欣赏音乐。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使用听觉,而是要同时调动多种感官来丰富、强化所听到的音乐内容.激发小朋友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课堂游戏:忍者龟

  活动目标:

  尝试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并大胆演唱。

  活动准备:

  勾线笔、画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回忆歌曲,导入创编。今天我们把《忍者龟》改编成新歌《好朋友》,把你和好朋友一起做的开心的事情编唱到新歌里。

  2.编歌词。

  小朋友根据旋律画出自己创编的'歌词。

  教师巡视并指导:了解绘画内容,帮小朋友按节奏规范、整理歌词。

  3.集体演唱。看图完整的演唱小朋友创编的歌词。

  4.小朋友找朋友共同表演歌曲内容。

  音乐小知识:

  音乐名言

  音乐是心灵的进发。它不像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倩。一一弗德雷里克?柏辽兹

幼儿园音乐教案9

  活动目标:

  1、通过猜谜语的游戏,学唱歌曲《虞山对歌》。

  2、根据图谱学唱歌词,感受对唱的特点。

  3、体验对歌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重难点:

  根据图谱学唱歌词,感受对唱的特点。

  活动准备:

  图谱、《对歌》歌谱,教师创编童谣《虞山对歌》

  活动过程:

  一、创设猜谜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T:沈老师是来自虞山脚下兴福幼儿园的,今天沈老师带来了一些谜语,谜底都是我们虞山上的特产,你们想不想猜一猜?

  二、学唱歌曲《虞山对歌》

  T:看老师带来了几个谜语?(4个)先听我来说一说吧!

  T:什么结果像刺猬?

  什么结果像钩子?

  什么结果酸又甜?

  什么结果圆又紫?

  你想猜第几个?(回答时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请你把这个谜语说一说!板栗结果像刺猬。

  金钩钩结果像钩子。(你会这样念吗?)杨梅结果酸又甜。

  葡萄结果圆又紫。

  你们真厉害!虞山上的谜语你们都能猜出来!老师把这几个谜语编成了一首儿歌,请你听一听,(师念歌词一遍)你们想试一试吗?请您们用响亮的声音,有节奏地念一念吧!(幼儿念歌词一遍)

  T:像这种有问有答的谜语儿歌,还能唱出来,你们想听吗?听的时候要仔细,找找老师唱的和刚才我们说的有哪些地方不一样?(教师随钢琴演唱)

  T:你发现了吗?(反复)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师幼一起唱一遍)

  T:你们唱得真好!刚才后两句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请你听听前两句(教师随钢琴唱前两句)多了什么?(嘿!“我们平时在什么情况下要用到嘿”喊人的时候,所以这个声音要稍微长一点,我们加上手的动作来试试看,还多了什么?像刺猬、像钩子)那你觉得还有哪里也要加上它们(教师手拿图片,让幼儿摆放)那我们一起来加上动作把这两句来唱一唱(演唱第二段前两句)那现在老师来唱前两句,你们来唱小尾巴的部分。(师幼配唱清唱)

  T:你们真棒!这次老师要加快速度完整地把这首歌曲唱一唱,想唱的小朋友也可以轻轻跟着老师唱!(教师完整轻唱一遍)现在轮到你们了!幼儿唱!(随钢琴)

  T:你们表现得真好!像这种有问有答的歌曲还能这样唱,听(播放录制好的`音乐)他们是怎么唱的?一个人唱问的部分,另外一个人唱回答的部分,他们的这种唱歌方法叫对歌。你们想来试试吗?

  T:现在老师唱问的部分,小朋友唱答的部分,好吗?(师幼分角色唱)你在刚才唱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T:现在老师请男孩子唱问的部分,女孩子唱答的部分,看看是男孩问得好还是女孩答得好(男女对唱)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声音来唱对歌?(响亮!)想唱问的部分,站在黑板的左边,想唱答的部分,站在右边。(左右对唱一遍)

  三、对歌游戏

  T:这是什么?(花球)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抛花球的游戏,游戏分成两队,男孩队,女孩队,女孩把花球抛给了谁,那排男孩就站起来和她对唱。谁想试一试?(女幼和一排幼儿对唱)要用响亮的声音唱!

  T:刚才我们用对歌的方法来唱了唱虞山上的特产,那你能为这首歌取个名字吗?(《虞山对歌》)

  四、幼儿创编

  T:你还知道虞山上有哪些特产吗?还有白云桃子、虞山石榴、宝岩枇杷,你能选一样,也把它编进我们的虞山对歌里?谁想来试一试?什么结果像**,你能把它唱出来吗?那我们一起把谜底来说一说吧!你们能把谜底唱出来吗?

  结束:你们真厉害!那我们把这个新编的谜语也放进虞山对歌里,再来唱一唱吧!(清唱结束)

  小百科:对歌,又名斗歌、对口白、唱口白、文播台,是乐清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其腔调唯配以乐清方言(西乡)才珠联璧合。每逢元宵佳节,人们都要聘请艺人去演唱“对歌”。相传为光绪年间闻福臻所创。

幼儿园音乐教案10

  【设计思路】

  “胡说歌”是一首美国儿童歌曲,这首歌曲调轻松活泼,孩子乐于接受,歌词诙谐幽默、通俗易懂,让人一听就觉得很好笑,很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模式。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幼儿的思维是规范的,如袜子穿在脚上,手套带在手上…在这节活动中,我们让幼儿颠三倒四的唱歌,违反常理的胡编,能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同时感受歌曲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滑稽可笑;

  2、学习创编违反常规生活现象的趣味歌词,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磁带、衣帽、 围巾 、手套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感受歌曲的滑稽可笑。

  2、引导幼儿听出歌曲有几句,共同完成图谱,比较歌词的不同,并学唱歌曲。

  3、完整演唱歌曲。

  二、创编衬词和动作(帮助幼儿掌握弱起的节奏),并练习歌曲。

  1、鼓励幼儿在一、二、五句后面加上不同的动作。

  2、创编好玩的声音做衬词。

  3、引导幼儿唱出歌曲有趣、可笑的感觉。

  三、创编歌词

  1、请孩子选一个喜欢的物品(衣帽、鞋、手套等)体验怎样穿戴更好玩?并学模特进行表演。

  2、根据刚才体验尝试创编歌词。

  四、幼儿合作表演歌曲

  1、请幼儿自由选择伙伴,商量好动作,随音乐表演。

  2、集体创编动作表演。

  【活动延伸】

  请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创编出更多好玩的歌词与好朋友分享。

  【反思与自评】

  胡说歌是幼儿园大班的一首歌曲,只有五句歌词,看似简单,但由于每句歌词都有细微的差别,又是弱起拍开头,短时间让幼儿学好、唱好并不容易。

  在学唱歌曲环节,我首先引导孩子们听听歌曲有几个乐句,每句画一条线,再比较每句开头歌词的不同,鼓励幼儿想出合适的标志,使幼儿很快的掌握了歌词,基本可以完整演唱歌曲。在这一环节中,老师没有事先画好歌曲的图谱,一句一句教给孩子,而是在和孩子们的学习和探索中,共同完成,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激发了幼儿学习的自主性。

  在练习歌曲时,同时让孩子们创编好玩的衬词,使幼儿很快的掌握了弱起的节奏特点,同时把练习环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一个环节的.设计达到了两个目标,孩子们很感兴趣。

  在即兴创编演唱的过程中,教师先让幼儿体验好玩的穿戴,又让孩子模特表演,最后再进行趣味创编,使幼儿体验到了创造表演和成功的乐趣,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活动中教师通过丰富的表情、体态、语言、歌唱等组织形式,使幼儿自觉的控制了自己的行为,时刻保持唤醒状态,在每一环节中都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确实体验到活动带来的快乐 ,较好的完成了活动目标。

  在活动中,要关注每位幼儿,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引导技巧,鼓励所有的幼儿都能大胆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是我以后的努力方向。

幼儿园音乐教案11

  活动目标:

  乐意参加音乐活动,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感知最后乐句。

  喜欢玩游戏,躲藏时能注意不与同伴碰撞。

  活动准备:

  在这一周的饭前活动中,欣赏《抓蝴蝶》歌曲。

  音乐磁带。

  将幼儿的椅子排成半圆形,每个座位间多空一些距离,便于幼儿游戏时躲藏。

  蝴蝶头饰一个,小竹竿和纱巾做成的`捕蝶器一个。

  活动过程:教师头戴蝴蝶头饰扮做蝴蝶,边飞边说:“今天天气真好,我想到花园里去玩。你们想和我一起到花园里去玩吗?”鼓励幼儿模仿蝴蝶飞。

  另一位教师拿着捕蝶器出来时,扮蝴蝶的教师提醒幼儿赶快躲到椅子后面去。

  听音乐,做游戏。

  ——教师讲解游戏规则:边唱边做游戏,唱完最后一句才能躲到椅子后面去。

  ——躲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撞倒别人。

  ——边唱边做游戏。

  ——为增加幼儿对游戏的兴趣,请个别幼儿学做捕蝶人。

  活动结束:小朋友一起探讨。

幼儿园音乐教案12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欣赏,使幼儿初步知道《茉莉花》是一首苏南地区的民歌,使用了萨克斯演奏。

  2、根据图谱感受乐曲ABA结构,并能感受 A段音乐的起止,能按音乐的节奏用动作来表现。

  3、鼓励幼儿乐意与同伴合作,分角色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图谱、录音机及磁带、萨克斯

  活动过程:

  一:随《新疆舞》的音乐跳入场。

  师:刚才我们跳了什么舞?(《新疆舞》),你觉得新疆舞的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说出新疆舞的音乐很欢快,很高兴)

  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爸爸老师,我们掌声欢迎,爸爸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呀?你们知道吗?(不知道),那请爸爸老师告诉我们吧。(这是萨克斯)你们还有什么问题问爸爸老师呢?(请几个小朋友上来问问题)

  二:欣赏乐曲,感受乐曲ABA结构。

  (1)师:今天,爸爸老师还给我们用萨克斯带来了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2)师:你觉得这段音乐听起来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说出很流畅、很舒服、很优美)师:这段音乐就是由萨克斯吹奏的一首苏南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苏南地区的民歌听起来比较慢,给人的感觉就向你们说的很舒服、很优美。好,我们再来欣赏一次,拿起你手中的小画笔,我们一起来画音乐吧。(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3)师:你们画的真不错,闭上你们的小眼睛,看,谁飞来了?(蝴蝶飞来了)它飞到我的花园里。(出示图谱)(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师:你们发现我的花园图谱什么地方是一样的呢?(引导幼儿说出第一段和第三段是一样的)你觉得这段音乐说了些什么呢?除了蝴蝶在飞,你还想到了别的`什么呢?(让幼儿自由地说,再请几个小朋友上来表演。)

  (4)幼儿随音乐自由地表演。(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三:欣赏A段音乐,感受A段音乐的起止。

  (1)组织幼儿听A段音乐,感受A段音乐的起止。

  师:蝴蝶来到花园里,飞一飞,歇一歇,飞一飞,又歇一歇,让我们来看一看它歇了几次呢? (A段音乐1次、停止)

  (2)启发幼儿用开花的动作表示A段音乐的起止。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当蝴蝶飞到花上歇一会的时候,我们手中的花就开一次。(A段音乐1次、停止)

  (3)启发幼儿用各种动作来表示A段音乐的起止。

  师:我们除了可以用开花的动作来表现这八个乐句外,你们想想看,还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呢?(幼儿自由回答,并给予幼儿肯定。)现在,老师请小朋友边听音乐,边把你想的各种动作跳出来。(A段音乐1次、暂停)

  四:欣赏B段音乐,结合图谱表现B段音乐。

  师:花园里除了有蝴蝶飞,还有什么想和花做好朋友的呢?(还有小蜜蜂、有云彩、有蜗牛)谁来做花?(春天来了,花儿开了,小动物们和花儿一起唱歌跳舞啦。)(B段音乐一次)

  五:欣赏最后一段音乐,幼儿随音乐表现。

  师:天黑了,小动物们该回家了,它们飞一飞,歇一歇,飞一飞又歇一歇,高高兴兴回家了。(A段音乐一次)

  7、完整欣赏音乐。

  师:今天,我们欣赏了用萨克斯演奏的一首苏南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让我们听着《茉莉花》的音乐一起去春游吧,来,坐上我们的小船,准备出发罗! (音乐一次、CD加萨克斯)

幼儿园音乐教案13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课的灵感来自于孩子在平时的一个小动作,再结合我们平时教学中的节奏练习,为了使节奏练习不枯燥,单一,所以我选择了孩子很感兴趣的这样一种形式。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练习哼唱。探索合适的节奏为乐曲伴唱。

  2。初步学习看指挥演唱,在合作伴唱中体验表演的快乐。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视频、幼儿看过超级玛丽的游戏视频、会简单的节奏如:X 0 X 0 X X 0 0 X————。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导入师:请小朋友先听一段音乐,听听是什么音乐。

  师:你们知道这首曲子是怎么演奏出来的吗?

  揭晓答案:看视频,一人分饰六角用嘴巴演唱乐曲师:看出来了吗?乐曲是用什么演奏出来的?

  师:这种演唱方法叫做无乐器伴唱。

  二、初步学习伴哼唱师:这个叔叔用嘴巴发出声音模仿了乐曲,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

  师:你们的嘴巴可以发出什么声音?

  选取幼儿发出的一个合适的音整首哼唱。如:嘟、露等。

  三、用合适的节奏和声音练习乐曲师:我们的嘴巴还能发出什么声音?

  选取一个声音练习,但发现问题。引导幼儿变换出其它节奏。

  师:刚才的声音我们还用刚才得方法唱出来还合适么?怎么办?

  在练习节奏的基础上引导幼儿看老师的.指挥演唱。

  师:你们刚才是怎么唱准节奏的?

  换另一个节奏和声音再次进行练习。

  四、合作伴唱是:现在我们来试试把两种声音合到一起去试试,我们唱过类似的歌曲吗?

  分组进行练习表演唱。

  合作表演唱时提醒幼儿继续注意看手势。

  五、结束:

  师:今天,我们的小朋友通过听音乐、看指挥和小伙伴们一起练习了伴唱。下次我们再来换其他的声音和节奏来为这首曲子再来伴唱。

幼儿园音乐教案14

  活动目标:

  ⒈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风格,并看图谱创编身体动作。

  ⒉尝试用三种乐器为乐曲伴奏,体验演奏的乐趣。

  活动准备:铃鼓、圆舞板、小铃,图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⒈提问:你见过奔跑的马吗?马奔跑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请小朋友学学看,全体幼儿学马跑并模仿马蹄声:哒哒哒哒哒哒哒。

  ⒉用什么方法可以使马儿跑得更快?嘴巴发出什么声音?

  全体幼儿模仿动作并学说:驾驾驾等。

  二、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活泼欢快的风格。

  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骑马的音乐,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听一听,待会告诉大家你好像听到了什么?(幼儿第一次完整欣赏音乐)

  提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预设:马跑的声音;骑马人挥马鞭)

  ⒉那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仔细听一听什么地方的音乐像马跑的声音?什么地方是骑马人发出的声音?(第二次完整欣赏音乐)

  ⒊出示图谱,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

  这是这首音乐的节奏图谱,看这张图谱上有什么?(马蹄)哦,那它表示什么意思呢?(马蹦跑,用象声词“哒”表示)那这个是什么?(鞭子)那它表示什么意思呢?(骑马的叔叔在挥鞭子,用象声词“驾”表示)

  ⒋那现在我们看着图谱再来听一遍音乐,边听音乐边看着图谱用“哒哒哒”和“得儿驾”声音来表示马跑和骑马人挥鞭子。

  ⒌幼儿第四次欣赏音乐,并用身体动作和声音来表示骑马。

  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听听音乐,一边看好图谱,一边来做骑马和挥鞭子的动作好吗?当你听到骑马的音乐时我们嘴巴里就发出“哒”的声音,当听到挥鞭子的'音乐时我们嘴巴里就发出“驾”的声音。

  三、尝试用三种乐器为乐曲配器并演奏。

  ⒈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些小乐器,他们也想来和我们小朋友表演呢,我们来看看这些乐器你们都认识吗?

  ⒉选择乐器。能了解自然音响的特点,并能与打击乐器的音色相比较,进行配器演奏。

  小朋友看,我们这里还有圆舞板和小铃等乐器,你觉得骑马的音乐可以用什么乐器来演奏?(圆舞板、小铃)挥鞭子的音乐可以用什么乐器来演奏?(铃鼓)

  ⒊现在我们配好了乐器,请你们看着图谱一起听着音乐来演奏一遍。

  ⒋交换乐器演奏。

  ⒌幼儿看着老师指挥演奏。

幼儿园音乐教案15

  活动目标:

  1、感受稳定的音乐节拍和速度,为歌曲中象声词拍节奏;

  2、培养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通过幼儿参与歌表演发展幼儿初步的表演能力;

  3、鼓励幼儿根据歌曲内容自编动作表演,发展幼儿初步的创编能力。

  活动准备:

  铃鼓、花,教师熟悉歌表演动作。

  活动重点:

  节奏正确,动作协调地积极参加歌表演。

  活动难点:

  能根据歌曲自己创编动作并大胆表演。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出示双手,提问:这是什么?(双手)小朋友的双手在哪里?请举起来,一起说:这是什么?(我的小手)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二、学唱歌曲:“我的小手”

  1、教师示范演唱歌曲“我的小手”,并结合动作表演,幼儿欣赏。

  2、教师提:歌曲唱了些什么?并带领幼儿用手拍歌曲节奏,感受音乐的`节拍和速度,根据歌曲节奏拍手学念歌词两遍。

  3、学唱歌曲:教师采用逐句教唱、跟唱的方式,让幼儿学会演唱歌曲,注意吐字清楚,可根据歌曲内容创编一些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歌词。

  三、听音乐,让幼儿听音乐中的象声词拍节奏。

  1、教师提出歌曲中的象声词“拍拍、踏踏”,让幼儿自己拍节奏。

  2、教师带领幼儿用铃鼓为象声词拍节奏。

  ×× | ×× |

  拍拍 踏踏

  3、听音乐拍出全曲节拍×× | ×× |,巩固熟悉歌曲节奏。

  四、教师示范歌表演,幼儿为老师打节奏、欣赏。

  1、教师示范歌表演,幼儿为教师打节奏、欣赏。

  (1)-(2)小节小手拍一拍。(3)-(4)小节小脚跺一跺。(5)-(8)小节两只小手同时或轮流做从下向上爬动作(从小腿到膝盖,到身体腹部,到肩、脸、头顶上)。(9)-(12)小节同(5)-(8)小节。

  2、幼儿边演唱歌曲边学习歌表演基本动作。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歌表演,采取集体、小组、个别的方式进行,教师指导、帮助,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大胆表现自己,教师可拍铃鼓帮助幼儿巩固节奏。

  4、在幼儿熟悉歌表演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幼儿自编动作进行表演,鼓励幼儿大胆创编新动作,教师鼓励帮助个别胆小、能力较弱的幼儿。

  延伸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做音乐游戏“击鼓传花”,让幼儿的自我表现欲望得到进一步延伸,给幼儿表现的空间,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游戏,用自己创编或学会的歌表演在教师及同伴面前大胆地表现自己。

【幼儿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音乐教案01-07

【推荐】幼儿园音乐教案08-28

【热门】幼儿园音乐教案11-19

幼儿园音乐教案【热】11-09

幼儿园音乐教案【荐】11-06

幼儿园音乐教案【热门】09-12

【荐】幼儿园音乐教案07-16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案01-15

幼儿园郊游音乐教案07-24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