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班教案范文锦集八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班教案 篇1
游戏目标:
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游戏准备:
幼儿已有各种动物的经验、简单的动作协调意识。
游戏玩法指导:
(一)、导入部分:
1、教师扮演各种小动物的样子,让幼儿根据动物的特点说说老师模仿的是哪种小动物。
教师扮演小鸟飞的样子让幼儿猜。
教师:"咱们用手指点点鸟,鸟飞了,嘟啦啦。不见了!"幼儿会自觉的跟着老师的动作去模仿。
(二)、展开部分:
1、教师用手指律动的形式引出儿歌。
教师:"小朋友,姜老师要给小朋友表演一个手指'魔术',让小朋友看看刘老师的`手指能变成什么?"教师边做律动边说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让幼儿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手上。
2、引起幼儿兴趣之后,开始进入教授阶段。
教师:"点点虫,虫虫飞;点点鸡,鸡会啼;点点鸟,鸟飞了,嘟啦啦。教师边说边演示。"
(三)、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一下,看看那个幼儿做的又好,说的又好听啊。"幼;"好。"做完之后领着幼儿入厕、洗手。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小树叶找妈妈的活动体验小树叶想回到大树身边的情感,了解树叶和树之间的亲密关系。
2、通过激发幼儿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探索树叶的兴趣和态度。
3、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比较知道不同的树长着不同的树叶。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园树林;采集各种颜色、形状、大小的树叶每人一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树叶,老师今天带你们到树林里找大树妈妈,好不好?
二、幼儿到树林里探索树和树叶。
1、师:小树叶,快去找你们的妈妈去吧。你们要看好自己长得是什么样的,不要找错呀。
2、你有没有找到妈妈呀?你的妈妈在哪里?她长得什么样?
3、你是怎么找到的?看看你手上的树叶和妈妈身上的树叶一样不一样。说说是什么样的。
4、小树叶,你们都找到妈妈了,真开心啊。快和妈妈搂搂、亲亲,说说话吧。你要对她说什么?
三、总结。
师:今天我们都帮小树叶找到了妈妈。大树妈妈长得真高真大,她有许多树叶孩子。小树叶喜欢和妈妈在一起,我们把小树叶送回到妈妈身边,和她们再见吧。以后我们再来看望你们!
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及用途。
2、通过观察和触摸活动,能探索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
3、对周围生活及探索活动感兴趣。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能说出周围物体的名称,认识玻璃和木头。
物质准备:木制玩具及玻璃制品(金鱼缸、小木偶、玻璃球、玻璃杯)木头块和一盆水、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感知木头和玻璃的不同特性。
1、师:大家看,老师的桌子上有哪些东西?(幼儿说出物体的名称)
2、大家摸摸、捏捏,仔细看一看,还可以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发现)
3、你们知道这些东西是用什么做的吗?(如:金鱼缸是玻璃做的,小木偶的.木头做的等)
4、木头和玻璃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比较木头和玻璃的不同之处)
小结:玻璃是透明的,木头是不透明的,玻璃摸上去是滑溜溜的,木头摸上去的粗糙的、硬硬的。
二、操作实验。
1、师:如果将玻璃和木头放入水中,大家猜一猜,会怎么样?
2、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操作实验,将玻璃和木块放入水中观察。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鼓励幼儿相互介绍过程和结果)
三、寻找教室里的玻璃制品和木制品。
师:在我们活动室里有玻璃或木头制成的东西吗?我们大家一起找一找吧。(幼儿找一找)
四、了解木头和玻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师:你们还见过哪些东西是木头或者玻璃制成的?
2、启发幼儿想象各种木制品和玻璃制品。
如:木头做的东西有桌子、椅子、梳子、床等;玻璃做的东西有玻璃杯、镜子、玻璃窗、玻璃瓶等。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通过游戏,让幼儿比较大小、巩固“1”和“许多”
2、 体验与同伴交往,合作游戏的快乐。
3、 认识水果,进一步感知秋季的特征。
活动准备:
1、果树大小三棵及果宝宝挂饰(苹果、桔子、梨)、音乐磁带、录音机
2、把果宝宝挂饰挂在果树上
活动重点:通过游戏,认识水果,并比较大小,进一步巩固“1”和“许多”
活动难点:幼儿进一步感知秋季的特征且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过程:
1、 听音乐进活动室
小朋友,美丽的秋天里有好多的果宝宝成熟了,我们去参观一下果宝宝的家好吗?到了,我们休息一下(入座)
2、 参观“果园”知道水果的名称、外形特征
这里就是果宝宝的家了,一个美丽的大果园,这里住着许多的果宝宝,下面请小朋友参观一下,你认识哪些果宝宝,它叫什么名字?
启发幼儿讲述果园的果宝宝
有红红的苹果、黄黄的梨、圆圆的桔子
3、 比较果宝宝的大小
小朋友,仔细看看这些果宝宝有什么不同吗?
老师:拿一个大一个小的苹果,让幼儿观察
还有哪些果宝宝也是大的,哪些是小的?
启发幼儿说出:大的`叫什么?(果妈妈)小的叫(果宝宝)
4、 游戏:你想做什么水果,是想做妈妈,还是做宝宝,妈妈要选大的水果,宝宝要选小的水果。先请个别幼儿上来选(5-6名)
5、 请幼儿自由上来摘,拿到大的就戴大的,小的就戴小的,大的是果妈妈,小的是果宝宝。
6、 游戏:《果宝宝找妈妈》老师先示范再请几组幼儿听音乐找。
7、 集体一起游戏二次
8、 送果宝宝回家
我们把一个一个的果妈妈和一个一个的果宝宝送到老师这里
我这里有多少果子啊?(许多)
9、现在我们离开果园(听音乐)结束活动。
小班教案 篇5
教案目的:
1、发展幼儿精细动作的协调性,尝试学习串串烧的一些技能如:撕、烤、翻、喷涂等。
2、幼儿在玩沙子的时候注意安全。
3、体验玩沙子的乐趣。
4、初步了解烧烤的方法。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案准备:
1、沙堆、烧烤图片。
2、桶。
教案过程:
1、教师给幼儿出示图片从而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说:孩子们,听说新疆烧烤美食节开幕了有好多好吃的东西?你们看,这是什么?(羊肉串)它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答。一串串的烧烤东西,那我们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子叫串串烧。串串烧的品种可多了,羊肉串只是其中的'一种美食,要想了解的更多烧烤,大家一起跟着我一起到串串烧之都新疆去转转!
2、设置场景。
1)幼儿开车带着幼儿出发。汽车要出发了,加速上高速——减速钻隧道——小心开弯路了。我们的快乐之行终于到达目的地新疆。
2)新疆的美食节好热闹,摊位上摆满了各种各样好吃的 烧烤,看!小贩还在吆喝着什么?(串串烧,串串香)去看看都有些什么好吃的?好了,孩子们围着老师坐好了。
3)幼儿自由讨论自己看到的烧烤。
4)幼儿跟着老师学做烧烤。
3、教师介绍制作烧烤的步骤。
1)教师介绍新疆最有名的是烤全羊,它的肉质鲜美。
2)我们先来撕开片片保鲜膜,提醒幼儿别把肉撕破。
3)沙地就是我们的烤炉,边烤边翻,烤多会焦,烤少了会生。
4)烤好了还要喷上各种口味的调料品,有青苹果味、草莓味,味道会更佳
4、幼儿用沙子制作烧烤。
1)教师鼓励幼儿将一片片的双面胶撕开,保持环境卫生将废纸扔在固定处。
2)接着将沙子装到盘子了,幼儿拍一拍、抖一抖。
3)把颜料均匀的喷到烧烤上。
小班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平时幼儿对于小动物们都有了一些了解,知道小动物的外形特征和各自的本领,随着动物主题的开展和深入,幼儿对于动物身上的花纹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有的颜色相同,有的形状相类似。因此,往往在动物与皮毛配对上出现错误,产生混淆。于是预设本活动,利用一些常见的、有相同点的动物皮毛,在观察动物皮毛的基础上,帮助幼儿对动物外表皮毛的认识。
在这个活动中,有意识的巧妙选择了几个动物,能够按颜色、花纹进行分类,让幼儿在比较的过程中了解相应的知识。另外运用局部的照片和整体的动物进行连线,给与孩子另一个视觉冲击。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说说玩玩中,尝试用对应的方法来分辨部分动物皮毛的明显特征。
2、喜欢并乐意亲近小动物。
活动准备:
操作材料包
活动过程:
一、拍照片——看看说说动物,引导幼儿观察皮毛明显特征。
1、动物园开了照相馆,动物们都来拍照啦,看看是谁来了?
2、(出示图片)看看说说他们的皮毛是怎么样的?
提示:从颜色、花纹形状来辨别动物。
穿了什么颜色的衣服?花纹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像什么?
小结:小动物都有自己各自不同花式的皮毛。
二、找照片——用对应的方法来分辨部分动物皮毛不同
1、按颜色区分(动物照片贴在黑板上)
l 小动物们来拿照片啦,可是粗心的摄影师只拍到了局部,请你分一分。
l 哪些小动物有着黄棕色皮毛?
l 有些动物有着黑白皮毛?
2、按花纹形状区分
l 小动物的皮毛除了颜色的不一样,还有花纹也是不一样的。
l 我们来看看哪些小动物有块状花纹?
l 我们来看看哪些小动物有点状花纹?
l 我们来看看哪些小动物有条状花纹?
3、找朋友
看一看摄影师拍的照片,猜一猜会是什么动物呢?
三、幼儿操作
观察操作材料上的图片,将局部照片和动物整体照片连起来。
小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认识自己的标识和毛巾。
2 知道洗手后用自己的小毛巾擦手。
3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 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5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1 在毛巾架贴好顔色鲜艳的`小动物标记。
2 小毛巾每人一块。
活动过程:
1 洗过手后教师请每个幼儿把毛巾拿在手中。
2 请幼儿告诉大家我的毛巾小标记名字。
3 擦完小手后请幼儿将毛巾挂回原处。
活动反思:
只要认真的去观察、贴近幼儿的生活,就会发现孩子的一个小小举动,就是我抓住教育的良好契机。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去动脑筋,应该给孩子们创造亲自体验的机会,把教育转化为幼儿的需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孩子成功的基础,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体验孩子习惯的养成过程。
小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画封闭圆,尝试用圆形的组合来表现花朵的外形特征。
2、体验与妈妈之间的亲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三八”妇女节
2、物质准备:PPT课件、画纸、炫彩棒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PPT课件 关键提问:你知道“三八”妇女节吗?是谁的节日?
小结:“三八”妇女节是妈妈,阿姨,奶奶,外婆的节日。
2、关键提问:猜猜小兔会送什么礼物给妈妈?
小结:原来小兔乖乖送给妈妈一束花来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二、自制花束
1、出示花朵 关键提问:看看这些花有什么不同?(颜色、形状不同)
小结:这些花五颜六色的,形状也不一样,高高低低的真漂亮。
2、教师示范: 用炫彩棒在画纸上画圈圈花、卷卷花、花瓣花,再添上茎和叶,最后将画纸下端卷起来固定,绑上丝带。
3、过渡语:这么漂亮的鲜花,小朋友们也来画画五颜六色的花朵送给妈妈吧!
幼儿操作、教师关注:
1、幼儿使用炫彩棒的方法
2、幼儿能否画出封闭的圆
三、分享交流
1、关键提问:说说你最喜欢谁的花?为什么?(颜色形状) 把花送给妈妈的时候,还可以说些好听的.祝福?
2、小结:漂亮的花送给最爱的妈妈,加上祝福的话,妈妈一定会很高兴的。
活动评价:
进步之处:
1、提问和小结较清楚。
2、活动环节设计流畅。
3、师幼互动较有效。
不足之处:
1、仔细观察不够:欣赏“花”时,教师可以用多种语言鼓励幼儿说说花的样子。
2、评价可以更具体:评价作品时出了可以让幼儿自己说说,还可以由重点地让幼儿围绕一个作品讨论,做到更好的提升。
活动反思:
值得肯定之处:
能够根据节日来调整学习活动的内容,很应景。既能够让幼儿了解到三八妇女节是什么节日,同时也增加了幼儿对于妈妈的爱。用小兔的故事作为导入,能很好的吸引到幼儿。在绘画的过程中,计入儿歌,能够帮助幼儿更好的记忆绘画的步骤,同时在绘画的过程中强调常规的培养。
需要改进之处:
在幼儿绘画的过程中,教师的关注不够详细和面面俱到。在教师教授的时候,可以适当的再强调边念儿歌边画画,提醒幼儿在绘画的时候也可以一边念一边画。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有些幼儿从画纸的中间部分开始画,应该在示范制作的时候提醒幼儿小花是开在画纸的上端的,细节仍需加强把握。
【小班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教案08-13
小班综合教案03-26
雪花小班教案04-30
小班教案【优秀】01-13
小班体育教案12-31
牙齿教案小班06-01
【精】小班教案12-31
小班教案【实用】12-11
小班《下雨了》教案12-11
小班《篮球》教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