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率教案

时间:2024-04-28 17:37:28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乘法分配率教案

  •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乘法分配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乘法分配率教案

乘法分配率教案1

  教学目的:

  1 .使同学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概括出这个定律。

  2.培养同学观察、笼统概括以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3.鼓励同学大胆尝试,并渗透通过现象看实质和变中不变的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归纳出定律

  教学难点:抓住等号左右两边算式的特征和联系,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学具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引入

  1、 口算

  A B

  (2+8)×5 2×5+8×5

  (2+10)×3 2×3+10×3

  (9+11)×6 9×6+11×6

  (12+18)×5 12×5+12×5

  (出现第四组口算题时,后一道先不出示,让同学猜一猜可能是怎样的口算题。同学猜后再公布答案。)

  教师提出疑问:你们真厉害,一下子就猜对了。这里面有什么秘密吗?

  2、我们观察这两组口算题的结果怎样?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等号左右的算式一样吗?

  3、教师设疑:为什么上面算式不同而结果相等呢?结果相等的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刚才你们有是根据什么秘密猜出了最后一道口算的?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这个问题。

  二、指导探索: ×

  1、(小黑板出示长方形图)书P55的第3题:

  学校要在这块长方形草地周围植树,你能算出这块草地的周长吗?

  (1) 同学动手,独立计算周长。

  (2)汇报解答思路:(选代表回答)交流时要讲清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教师板书算式:(64+26)×2 64×2+26×2

  (3)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怎样?可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引导同学读一读这个算式。65×5+45×5=(65+45)×5

  2、统计本班的男女生人数,写在小黑板上。

  现在要求每人栽3棵树,那我们班一共能栽多少棵树?

  (1)同学动手,独立计算棵树。

  (2)汇报解答思路:(选代表回答)交流时要讲清每一步计算的意义。

  教师板书算式:

  (3)观察两个算式计算结果怎样?可用什么符号连接?并引导同学读一读这个算式。

  三 尝试讨论:

  1、从上课到现在,我们一共写了6组算式,他们结果相同,可是算式不一样,我们来找找看,这些算式有什么一起的特点?

  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等号的左边都是一些怎样的算式?(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即时小结“两个加数的和乘一个数”并板书)

  仔细观察等号的右边,这些算式又有什么一起的特点?它和左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教师根据同学的回答和时小结“两个加数分别乘第三个数,再把积相加”并板书)

  2、验证发现:

  (1)是不是所有像这样写的两个算式就有这样的规律呢?你能照样子写出几个这样的算式并验证一下吗?

  在写之前,先想一想,你写了2个算式准备如何验证?(引导同学用计算的方法验证)

  (2)同学尝试写算式。验证 然后汇报交流。

  (3)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板书同学的算式,并问同学是如何验证的?

  (4)观察这些算式,等号左边有什么一起点?右边呢?等号左右两边有什么联系?

  (5)小结:等号左边的算式都是“两个加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积,等号右边的算式都是这“两个加数分别与一个数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两个加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不同的乘数;等号左边算式中的一个乘数,就是等号右边算式中两个相同的乘数.

  3、总结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

  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个规律吗?

  同学自编公式,集体汇报介绍自身写的公式。

  四、反馈调节:

  1、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释 刚才你怎么猜出第四道口算题的?

  2、现在我们把书翻到P55第1题,这些等式不完整,你能把它们补充完整吗?

  先请同学读题目要求

  (42+35)×2=42× +35×

  27×12+43×12=(27+ )×

  15×26+15×14= ( )

  72×(30+6)=

  同学自身考虑,填写,校对时请同学说一说是怎样考虑的,填写的依据是什么?

  2、书P55的第二题:在作业纸上出现。

  先请同学读题目要求,再独立完成,校对时说说自身是怎么判断的?

  (64+36)×8 64×8+36×8

  (28+32)×7 28×7+32

  15×39+45×39 (15+45)×39

  40×50+50×90 40×(50+90)

  74×(20+1) 74×20+74

  25×(17+3) 25×17+25×3

  再请同学在四组得数相等的算式中各选做一题,比比谁算得快。

  同学选题计算。

  交流都是选得什么题目?为什么选它们?(因为计算简便)

  运用乘法分配律还可以使计算简便,该怎样简算,这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3、解决实际问题:

  (1)变新授时的长方形题目为求这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多少米?

  让同学独立解答。汇报交流。(得到两种解法,板书)

  (2) 变植树题为求女生比男生少种多少棵树?

  让同学独立解答。汇报交流。(得到两种解法,板书)

  (3) 现在你对乘法分配律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五、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乘法分配律吗?

乘法分配率教案2

  教学内容:乘法分配率、结合率练习课。教材47页、48页。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巩固对乘法结合率、乘法分配率的理解,能较熟悉地应用定律进行运算。

  提高计算、思维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

  重点难点:

  继续加深对乘法结合率、分配率的理解,进而能熟练地应用定律进行简算。

  学生对乘法分配率与乘法结合率的应用,对乘法分配率的反向应用。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复习。

  口算。

  68+22 235×100 12×1 4×90×25

  100+26 8×9×125 11×4+15×2 35×8×125

  用乘法分配率进行计算

  (100+2)×45

  订正时要说明为什么要把括号里的数分开来乘。

  什么叫乘法分配率?

  基本练习

  请同学们任意填一个两位数,老师都会很快说出乘积。

  学生要尝试解答88×102

  可以讨论:如何把这个算式改写成“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形式?(100+2)×88,为什么这样改写,简便在何处?

  102×(80+8),不要简单地否定,要把两种方法做比较,对比一下,看哪种方法简便,再肯定。

  教师小结: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率可以使运算简便。

  88×102 练习: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88×(100+2) 102×69=( )×69+( )×69

  =88×100+2×100 75×103=75×( )+75×( )

  =8800+176 笔算:102×83

  =8976

  订正时要说明用了什么规律,怎样简便的,简便在什么地方。

  85×82+82×15 5×289×2 (125×25)+4

  75×299+75 99×23 125×88

  (125+17)×8 124×25-25×4

  学生要说出简算的步骤及应用的定律。

  作业设计:

  47页、48页的习题。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6×9+4×9=90 40×25+4×25=1100

  教学挂图 (6+4)×9=90 (40+4)×25=1100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乘法分配率教案3

  教学内容:

  乘法分配率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率;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抽象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大胆联想、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星期天,王老师去了趟书店,发现有很多好书。如:

  A《智慧背囊》 B《百科知识》 C《哈利﹒波特》

  每套60元每套108元每套42元

  1、请你任意选择你喜欢的2种书,分别买2套,一共要付多少钱?

  2、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

  3、汇报交流,并板书如下:

  (60+ 108)× 2 336元60× 2 + 108 × 2

  (60 + 42)× 2 204元60 × 2 + 42 × 2

  (108 + 42)× 2 300元108 × 2 + 42 × 2

  二、探究新知

  1、每题中2种方法的结果相等,两个算式间可以画上什么符号?

  2、观察每组算式,前后比较,它们有什么联系?

  观察3组算式,上下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3、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左、右两个式子间的.关系吗?

  4、是否所有像这种有联系的算式,都符合这种规律呢?你可以想什么方法来证明?(学生举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成等式)

  5、从以上这么多的例子中,你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1)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归纳规律

  (2)叙述规律

  (3)用字母表示

  6、揭题:乘法分配率

  7、练习:

  (1)课本89页练一练1、2,填写在书上。

  (2)根据乘法分配率填写算式。

  15 × 26 + 15 × 14 =________

  (37 + 18)× 23 =________

  42 ×(30 + 6)=________

  (□ + △)× ☆ =________

  □ × 〇 + △ × □ =________

  三、拓展知识

  如果我买以上的三种书,分别买2套,一共要付多少钱?

  1、书店还有每套58元的《四大名著》。这4种书,我分别买3套,一共要付多少钱?

  (1)以上2题用不同的方法列式。

  (2)看了以上2组算式,结合刚才学到的乘法分配率,你有什么想法?

  (3)说明:乘法分配率同样适用于3个数的和与1个数相乘。

  3、2套《百科知识》比2套《哈利﹒波特》贵多少元?

  3套《四大名著》比3套《智慧背囊》便宜多少元?

  (1)以上2题用不同的方法列式。

  (2)看了这2组算式,结合刚才学到的乘法分配率,你又有什么想法?

  (3)说明:乘法分配率同样适用于2个数的差与1个数相乘。

  4、联想:乘法分配率还适用于哪些情况?

  四、综合练习

  根据乘法分配率填空。

  53 × 49 + 53 × 1 = 〇(〇)

  53 × 49 + 53 = ×(+)

  26 × 15 + 43 × 15 + 31 × 15 = 〇(〇 〇)

  64 ×(12 + 55 + 38)= 〇 〇 〇 〇 〇

  47 × 11 –47 = ×(–)

  a ×(b – c)= 〇 〇 〇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乘法分配率教案4

  教学内容:乘法分配率、结合率练习课。教材47页、4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巩固对乘法结合率、乘法分配率的理解,能较熟悉地应用定律进行运算。

  2、提高计算、思维能力及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

  重点难点:

  1、继续加深对乘法结合率、分配率的理解,进而能熟练地应用定律进行简算。

  2、学生对乘法分配率与乘法结合率的应用,对乘法分配率的反向应用。

  教具准备: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68+22235×10012×14×90×25

  100+268×9×12511×4+15×235×8×125

  2、用乘法分配率进行计算

  (100+2)×45

  订正时要说明为什么要把括号里的数分开来乘。

  什么叫乘法分配率?

  (二)基本练习

  1、请同学们任意填一个两位数,老师都会很快说出乘积。

  2、学生要尝试解答88×102

  可以讨论:如何把这个算式改写成“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的'形式?(100+2)×88,为什么这样改写,简便在何处?

  102×(80+8),不要简单地否定,要把两种方法做比较,对比一下,看哪种方法简便,再肯定。

  教师小结: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再应用乘法分配率可以使运算简便。

  88×102练习: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88×(100+2)102×69=()×69+()×69

  =88×100+2×10075×103=75×()+75×()

  =8800+176笔算:102×83

  =8976

  订正时要说明用了什么规律,怎样简便的,简便在什么地方。

  85×82+82×155×289×2(125×25)+4

  75×299+7599×23125×88

  (125+17)×8124×25-25×4

  学生要说出简算的步骤及应用的定律。

  作业设计:

  47页、48页的习题。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6×9+4×9=9040×25+4×25=1100

  教学挂图(6+4)×9=90(40+4)×25=1100

  乘法分配律:(a+b)×c=a×c+b×c

【乘法分配率教案】相关文章:

分数乘法教案02-14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01-27

8的乘法口诀教案08-07

分数乘法教案范文集锦5篇04-10

分数乘法教案范文集合八篇05-30

大班教案科学教案11-10

大班教案橡皮泥教案07-11

《雨中》教案02-17

《散步》教案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