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教案《编花篮》

时间:2024-05-11 16:40:13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五年级音乐教案《编花篮》

  •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音乐教案《编花篮》,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音乐教案《编花篮》

五年级音乐教案《编花篮》1

  教学年级:

  五年级

  教学内容:

  人音版第十册第八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歌曲的学习,感受河南民歌的(怎样的)特色,有进一步了解河南地区独特音乐风格的欲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模仿、合作、对比、表演、感受河南民歌的风格,并能积极地学唱。

  3、知识与技能:在充分的聆听过程中分析乐谱,并能唱出河南民歌的韵味;在学唱过程中掌握甩腔、装饰音和滑音的唱法。(怎样的音色——比较准确地,怎样的情绪)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充分地挖掘旋律特点、歌词特点,把握好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难点:

  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们对民族音乐的喜爱。(错误。难点应该具体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编花篮》伴奏进教室

  2、师生问好师:上课!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

  二、导入新课

  1、引出河南

  师:相见是缘,很高兴能给我们501班的同学上课。希望我们一起轻松快乐的度过这宝贵的四十分钟好吗?那就拿出你们最好的状态吧!干老师觉得你们很中!唉?有些同学皱着眉头,知道我在用哪里的方言在向你们问好吗?我用的是河南方言(用河南话),意思是说你们很棒!师:今天啊!老师就要带你们走进河南。

  2、介绍河南的三大特色

  师:同学都知道河南位于黄河的中下游地区,那里可是咱中国的文明发源地之一,所以河南的方言就特别讲究“字正腔圆”。而且哪里人们的性格也十分的豪爽、热情!那么想了解河南就必须了解河南的三大特产。(为下面学习歌曲做铺垫)【PPT:三大特产】1)了解河南豫剧

  师:第一大特产河南豫剧,你们听过河南豫剧吗?生:或有或无

  师:如果你没听过可是太可惜了,它可是我国的名戏之一啊!那么既然今天来了就给大家唱上一段!

  师:有些同学咬字练得很到位,希望唱时也能保持3)小声唱旋律

  师:那么下面小声地唱唱看【师伴奏、学生小声唱】师:还不错4)学唱倚音

  师:同学们知道这几个音乐记号叫什么吗?生:如果小声回答

  师:你的答案很准确啊,不大声说出来多亏啊!它就叫做前倚音师:那么前倚音应该怎么唱呢?唱得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生:迅速,快一些(如果回答不出用声音和手势提示)

  师:很好,应该迅速一些、快一些!编编(师唱)跟老师来试试看生唱:编编(如果还不够快再引导一次:再快一点试试)师:很棒

  5)学唱下滑音和了解押韵的特点

  师:同学们看这里有几个乐句?

  生:三个

  师:那么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有什么特点呢?仔细听听看你能发现吗?【师范唱】

  生:往下唱等等

  师:那么你们知道什么音乐记号要求我们往下滑着唱得呢?生:下滑音

  师:还有什么特点吗?篮、山、丹?你发现了什么?

  生:an师:这叫什么?

  生:押韵

  师:还有押韵的特点,那么跟老师来读一读,牙关打开的篮(带下滑音的读)、

  山(带下滑音的读)、丹(带下滑音的读)。

  生跟读

  师:下面我们的要求要提高了,要把迅速的倚音和押韵的下滑音的感觉唱出

  来了,准备:姿势、咬字

  4)表演四五乐句

  师: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要想唱的动听就一定要融入你的情感,下面我就请女同学和男同学我们来PK一下,看看谁更有表现力。请女生来唱第四乐句,干老师唱歌都喜欢做些动作,因为这样可以带动我的情绪,你们也跟老师做做看,朵朵花儿开得艳(师唱)心里美滋滋、乐呵呵的准备【师跟女同学一起唱】(唱得不好再试试)

  师:男生是很豪爽的、自豪的(师唱朵朵花儿开得艳)准备【师跟男同学一起唱】

  师:学音乐最重要一点就是要放的开,别在把手放在腿上了,拿出来豪爽点准备【师跟男同学一起唱】

  师:加上你们的动作加上你们的表情准备【男女生合作】?(放不开再引导)师:同学可真棒

  6、师生合作演唱全曲,学生回顾前五个乐句的唱法

  师:下面老师也来想和你们一起合作,来完成整首歌曲好吗?前三个乐句全班来唱、第四乐句女生表演、第五个乐句男生表演,第六、七乐句就包在我身上,注意倚音、下滑音、甩腔和情感的投入哦!希望我们合作愉快!跟着伴奏可以吗?

  生:可以

  师:我们试试看,仔细听前奏的速度不要跟不上哦!

  师:一样吗?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往上了

  师:而且它的速度怎么样?生:很快

  师:那哈咿呀咳(师唱)你来试试看生唱衬词

  2)体会衬词所蕴含的情感

  师:唉?这个那哈咿呀咳在中文中叫做语气词,那么它在音乐中叫做什么呢?生:?

  师:叫做衬词,希望你能记住,中文中的`语气词在音乐中叫做衬词,衬衫的衬,词语的词。记住了吗?生:记住了!

  师:那么衬词有实际意义吗?如果不给你歌曲就给你这几个字你知道它想表达什么吗?生:不知道

  师:虽然衬词没有实际的意思,但是它却蕴含着某种情感,再听这两句请你体会一下这句衬词到底想表达什么样的情呢?【师范唱第

  六、七乐句】

  师:你发现了吗?(如果没发现引导如下:师:这两个乐句在赞美谁啊?生:银牡丹

  师:赞美银牡丹的什么呢?生:美丽

  师:就因为银牡丹如此的美丽所以就那哈咿呀咳(师唱)。下面同学们也来用声音来赞美一下美丽的银牡丹那哈咿呀咳(师唱)起(学生唱)3)学唱上滑音师:刚才我们是根据河南方言学曲调,那么下面我想考考同学们:根据干老师的演唱你能不能判断出银牡丹的丹字是唱几声的呢?【师再唱】

  生:二声

  师:唉?什么音乐记号要求我们往上滑着唱得呢?生:上滑音

  师:那么你能把这两句中的甩腔、衬词和上滑音唱好吗?试试看:准备姿势、咬字生跟琴唱

  4)唱出不同的力度

  师: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需要同学们自己去研究,干老师这里有两种力度:一种是先强后弱;一种是先弱后强。分别应该填入红色和紫色的方框中。下面同学们可以自己唱唱看想想应该如何选择?有答案了举手生:

  师:那么老师按他说的唱唱看,同学们听听这样唱中不中?【师唱】(中就OK不中继续)

  师:现在把你们自己选的力度加进去,第一次干老师会给你们提示准备【生跟着老师的指挥唱】(一定要让学生们能弱的下来)

  师:短短的三十几分钟我们就把一首河南民歌给学会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我们所学过的一些方法。

  8、回顾所学完整演唱1)回顾

  师:快速的倚音唱法;上滑音、下滑音的演唱;甩腔的唱法;不同情感的表现,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咬字”2)完整聆听

  师:下面完整的听一下这首歌曲,用默唱的方面好好的回忆一下我们所学的这些技巧。

  3)让老师看到你们自信满满的状态好吗?听前奏准备【生听伴奏唱】师:干老师非常开心,同学们学得很不错。下面干老师给你们欣赏一个不同版本的《编花篮》听听这首编花篮融入了什么元素?

  四、拓展

  1、欣赏凤凰传奇所唱的《编花篮》设问:融入了什么元素?生:流行

  师:其实现在有很多的流行歌曲的素材都取材与民歌

  2、点播流行民歌

  师:干老师还带了五首,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点播一首生【播放】

  总结:流行就像流星璀璨但很短暂,而民歌长存天际、永放光芒。让我们主动走进民族音乐,共同品味民族音乐的魅力。好吗?下课!同学们再见!

五年级音乐教案《编花篮》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初步了解我国独特的编织文化;掌握编织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掌握交织穿编的基本原理,能够选择合适的材料编织花篮;情感与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对编织这一传统工艺门类的兴趣,形成传承民族传统工艺的愿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交织穿插的基本编织编织方法,设计编花篮。

  【教学难点】

  编角及编腰的技法

  【教学过程】

  一、欣赏作品直接导入,引出主题经纬编织

  教师出示多种不同材料编织的作品,学生观察。问:你发现他们制作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都运用编织的方法)

  师:这些篮子都是运用经纬编织的方法编织的,这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尝试的内容,也让我们一起用经纬编织来编织属于我们自己的花篮。

  二、认识经纬编织

  1、教师展示用彩带编的花篮,让学生观察讨论,何为经纬编织?教师:运用交叉穿编的.方法,我们把他叫经纬编织,是编织工艺品时最基本的一种技法,以经纬为基础,互相穿插掩映,按一定规律连续挑上、压下构成图案、花纹。

  2、编织的种类

  拓展学生思路,展示各种不同材料制作的编织。草编、藤编、竹编、塑编等,让学生观察教师手中的花篮,试问:我们是用什么材料来完成。

  三、探索塑编花篮的技法

  1、编花篮

  师生共同讨论花篮的编织过程。(采用示范与直观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

  让学生观察花篮,说说我们该如何进行编织?教师:起底——编角——编腰——收口

  ①起底:经条12根,横竖6根利用交织穿插的方法,编织成方形。注意方形居中,紧密牢固。

  学生尝试3人为一组,快速编织(5分钟),教师适当的指导。②编角教师出示视频,学生观

  看编角视频,尝试编织。我们从其中一边开始,6条彩塑包装带平均分开。

  从左向右数,第4条单独拎起,向左边,依次与第3条、第2条、第1条交错经纬编织。接着第5条单独拎起,同样向左边,与

  3、2、1条经纬编织。注意要与刚才的第4条上下错开。

  再接着第6条拎起,同样向左边,与3、2、1条经纬编织。左边3条与右边3条全部交错编织好后,左右两手轻轻向外侧拉伸,使编出的角紧实。

  旁边合作同学快速用回形针在上端交叉处固定。③编腰教师出示视频,学生看,尝试编织。相邻两条互相交错经纬编织。编到一定高度,用回形针暂时固定。④收口教师出示花篮收口方法,学生尝试选择自己喜欢的收口形式进行收口。

  锯齿式、平滑式(教师简单示范)

  三、作品展示及拓展

  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谈谈编织的体会及收获。

  2、教师出示视频(旧报纸编织花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选择塑料彩纸用经纬编织的方法编织花篮,其实只要你善于留心你的生活,我们可以用生活当中的废旧丢弃物品如报纸,纸等编织美丽的物品。

五年级音乐教案《编花篮》3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模仿、聆听、演唱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掌握好倚音及下滑音(甩腔)。

  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教学难点:

  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掌握好倚音及下滑音(甩腔)。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教师为同学们演唱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烘托课堂氛围后,启发学生思考是哪个地方的地方戏曲,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引出河南,顺势引出新课河南民歌《编花篮》。

  2.课堂新授

  活动一:体验歌曲

  (1)教师用多媒体完整播放歌曲,并提前提问:“歌曲中的人们在做什么?”(编花篮后去采花)

  (2)教师弹唱歌曲,引导学生击拍,设问:“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觉?”(欢快的)(板书:欢快的)(要求4)

  活动二:学唱歌曲

  (1)提示学生用“啦”进行音阶式发声练习,并提示保持正确的演唱姿势。

  (2)教师弹琴,学生跟琴用“la”模唱旋律,找出重难点(倚音),告诉学生倚音就像小尾巴,遇见它要快速把他藏起来。之后解决下滑音:并用对比法进行解决,对比聆听有下滑音和无下滑音的区别,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下滑音的演唱效果像坐滑滑梯、也像抛物线),加深学生对下滑音感受。之后,教师补充甩腔的知识点。(板书:倚音:快速、轻巧;下滑音)(要求4)

  (3)教师弹琴,学生尝试演唱歌词,引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强调最后一句的处理。

  (4)教师引导学生依据《编花篮》总结河南民歌的特点。之后教师总结。

  3.音乐活动

  教师引导女生根据歌曲的情绪做动作创编,男生组用奥尔夫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并引导学生点评,教师总结,给予积极评价。并选取优秀的创编进行模仿,引导学生共同学习。(教师表演唱)(要求3)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表演,充分感受歌曲的欢快的感觉,感受合作的快乐。

  4.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收获,教师情感升华。并对学生的总结给予肯定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

五年级音乐教案《编花篮》4

  课题

  《编花篮》

  课时

  1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缺勤学生

  学习

  目标

  1、能用活泼的情绪准确演唱《编花篮》

  2、学习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唱出河南歌曲的韵味。

  3、对比《茉莉花》,进一步感受河南独特的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

  学习重点

  难点

  用活泼的情绪学唱《编花篮》。

  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的旋律,唱出河南歌曲的韵味。

  教学具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说方言

  2、方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特征,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今天,老师带来一首歌曲,歌曲中也用了一个地方的方言,我们一起来听听,是哪个地方的方言呢?播放河南豫剧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河南)

  3、学说河南方言,并将方言准确加入歌曲一起演唱。

  4、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河南人,中》,他巧妙的方言融入其中,很有河南的地方特色。

  二、学唱《编花篮》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河南风味的歌曲《编花篮》,从歌曲中走进河南,进一步了解河南独特的音乐文化和风土人情。

  2、(播放范唱)这首《编花篮》唱了什么?

  3、再听老师范唱,找一找《编花篮》中是那一句最具河南地方特色(那哈依呀咳)

  4、学唱最后一句。

  (1)了解衬词

  (2)听老师范唱。体会衬词的作用。

  (3)学唱甩腔,体会韵味。这句旋律是河南地方戏————河南梆子中的.甩腔。演唱时要注意首音加重,凸显豫剧的风格特点。(加上手势,男女亮相手势不同,女生花男生芮)

  5、情境学唱前两句。

  (1)每年的四月中旬,河南的天气特别晴朗,姑娘们约好去编花篮摘牡丹,姑娘们对看大山唱起了歌,大山传来了姑娘的回声。(师生合作,情境模唱)(眉毛眼睛太高,回声和原声强弱对比,注意倚音)

  (2)模唱歌谱,体会歌曲的旋律与方言的关系。这首歌曲有很多的倚音,很有河南特色。

  (3)回声游戏。进一步熟悉歌曲。

  6、学习中间部分。

  (1)用不同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轮唱等)学唱歌曲的中间部分,感受音量与音色的变化。

  (2)河南盛产牡丹,洛阳的牡丹甲天下,我们一起欣赏一段短片,来了解一下。

  (3)牡丹在我们中国人眼里,代表富贵吉祥,被誉为国画。要变现牡丹的美丽、丰富、历史悠久的牡丹花,你觉的那一种演唱形式最好呢?(学生讨论)(轮唱表现多美)

  (4)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引子+齐唱第一部分+轮唱+齐唱)

  三、对比欣赏《茉莉花》和《编花篮》,感受不同的风格特点,了解不同的音乐文化。

  1、从旋律上对比(旋律:平静柔和、8度 大、热闹)

  2、从歌词上对比。(江苏姑娘想摘不敢摘,湖南三朵两朵一摘)

  3、通过对比,感受歌曲浓郁的地方特色,用歌声变现河南姑娘的直爽,唱出河南歌曲的韵味。

  板书设计

  编花篮 茉莉花

  豪放、干脆、开放 羞涩、内敛、胆小

五年级音乐教案《编花篮》5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学生欣赏。师:这首歌曲有意思吗?有什么感觉?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具有豫剧特点的河南民歌《编花篮》

  二、学习歌曲《编花篮》

  1、初听歌曲,初步感受河南民歌的地方特色。

  教师:歌曲中是哪一句最具地方特色的乐句?(前两小节和最后两小节)

  2、你觉得哪个节奏比较有特点?

  3、学习十六分音符节奏

  3、再次聆听范唱,跟唱前两小节和最后两小节

  4、教师声情并茂地范唱歌曲。

  (思考:)

  1、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2、歌曲的拍号是什么?

  5、生边打节拍边朗读歌词。

  6、进一步学唱歌曲旋律。

  (1)学唱歌谱

  (2)再次聆听,默唱歌词。

  (3)学习演唱歌词。

  (提示: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演唱不准确的乐句。)

  (4)教唱难点乐句,强调附点、倚音和下滑音。

  (5)正确、完整地演唱歌曲。

  (提示:引导学生准确表现出前倚音、下滑音、难点乐句以及甩腔的演唱方法和技巧。)

  (6)观赏课件牡丹花的`图片,激发学生的演唱热情。

  (7)完整地、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拓展部分

  (一)教师:这首歌曲旋律轻快、活泼,被人们广泛传唱。

  1、对比欣赏周杰伦演唱的《编花篮》

  (从演唱的速度、伴奏乐器、演唱形式上来分析。)

  2、健身游戏之编花篮

  (进一步感受河南民歌带给我们愉快的心情)

  3、欣赏孔莹演唱的豫剧《花木兰》选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说说河南民歌的特点):

  (1)热情奔放、淳朴优美,也流入出河南人率真质朴的性格特点。(2)豫剧的甩腔凸显了河南民歌的地域特色

  4、欣赏歌舞表演《编花篮》并鼓励学生上台为歌曲伴舞。

  四、小结。

  教师: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够主动地去了解更多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国家的民歌,了解更多的民族文化。

  五、生在《编花蓝》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五年级音乐教案《编花篮》】相关文章:

《花篮》教案09-06

中班语言手指编故事教案06-09

编加法应用题大班教案12-26

音乐教案:绿叶01-28

中班音乐教案06-16

中班音乐教案07-08

小班音乐教案11-19

大班音乐教案05-30

奥尔夫音乐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