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17 10:01:31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通用]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通用]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篇1

  一、导入

  初中时我们学过“九州生气恃风雷”一诗,诗作想象奇异,奔放豪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热切盼望新兴社会力量出现,一扫死气沉沉的政治局面,这首诗的作者就是近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龚自珍。今天,我们来学习龚自珍的一篇小品文《病梅馆记》

  二、作家作品

  略

  三、解题

  从题目字面上看,本文写作对象是“梅”,落笔重点在“病”字上,引起读者深思。作者采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梅议政,含意隽象。

  四、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正音

  欹(qī)蟠(pán)诏(zhào)

  鬻(yù)诟(gòu)遏(è)暇(xiá)

  2.学生对照原文书下注释,疏通文意。

  第1段:剖析产生病梅原因。

  第2段:表明自己病梅的.行动和决心。

  第3段:抒写自己辟馆病梅的苦心。

  3.学生齐读课文,深入体会。

  4.找出文中所用比喻,进行分析。

  梅花:人才。

  斫其正:对正直人才进行摧残。

  删其密:大批人才遭到压抑。

  夭其稚枝:新生力量被扼杀。

  锄其直:忠负之士受扼杀,迫害。

  五、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二、三。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理解水带给缺水的人们带来的“苦”与“乐”。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用词的精当。

  3、领会文本以乐衬苦的表达方式。

  4、保护水资源、保护人类赖依生存的环境。

  第二课时

  一、直接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6课水(板书:水)

  2、我们已经读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老师想看看同学们有没有读懂课文。老师请你们填一填这段话。

  出示:因为我们那儿缺水,所以,水,成了村子里的东西。村里人说的最多的话是:;因为缺水,所以,雨天我们在雨地里。

  二、提供资源生成问题(生疑)

  1、村里人说得最多的话是“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那么,妈妈又是怎么说的,请看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母亲锁上了水窖,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真的饿坏了。”这是我至今为止唯一听到的将“渴”说成是“饿”的话。

  2、读了这一节,我们有什么要问的吗?(板书:饿渴)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饿”坏了。

  3、我们首先看看这两个字的意思:出示

  “饿”腹(肚子)体(身体)肤(皮肤)处于饥饿状态;

  “渴”口干想喝水

  4、谁能说一说母亲为什么这样说。

  5、谁还想读

  6、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什么妈妈说,“饿”坏了,而不说“渴”坏了。那么,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饿”坏了。

  三、学习释疑弄清疑难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读课文时,你又读出了哪些问题?在书的边上打上问号。

  四、点难拨疑练习解难

  好,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饿”坏了。又有那些新的问题?(学生汇报)

  (一)第三自然段:

  特别是在夏天,在骄阳下忙了一天之后,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

  1、“风干”是什么意思?

  靠风吹干,将其中水分去掉,见过“风干”的东西吗?

  出示树叶图:他们有什么区别?

  (第一张:水分充足而饱满;第二张:干燥而发脆)

  2、人被“风干”的感觉是什么样的感觉?

  3、读

  特别是在夏天,在骄阳下忙了一天之后,男女老少都有一种将要被风干的感觉。储藏在水窖里的水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4、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水)

  是啊!因为缺水,动物没有了家园,庄稼难以成活;因为缺水人们备受干渴的煎熬。如果有了水……谁来说说如果有了水会怎样?

  有了水小动物可以,有了水禾苗可以,有了水我们就可以。因此,水是带给我们、的希望之泉。

  5、可是打开水窖的钥匙就在母亲腰带上,所以课文说

  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窑,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而挂在她腰带上的那把钥匙,则象征着权威、幸福和痛快。我们都盼望着水窖打开的那一刻的到来。

  课文还有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饿”坏了?

  (二)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出示:

  我们四兄弟,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一样,从小到大,排在了母亲的跟前。

  ①读

  ②你见过狗尾巴草吗?晒干的狗尾巴草是什么样子?

  出示图片:青翠欲滴干瘪无力

  ③母亲把我们比喻成晒干的狗尾巴草,是说我们——

  ④读

  2、母亲终于要打开水窖,给我们这些干得嗓门冒烟,全身冒火的狗尾巴草浇水了,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可以叫,可以做动作)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注意水窖打开了,凉丝丝的水气升腾了,向我们扑了过来,你感受到了吗?什么感受?

  水声水圈空白图

  母亲轻轻一笑,从腰带上取下钥匙,打开了水窖。一缕水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们都倒抽了一口凉气。

  (感觉到凉气就已经进入了心脾,全身凉丝丝的)“倒抽了一口凉气”

  (2)凉气进入心脾了,我们慢慢地闭上眼睛,享受母亲给我们洗澡。母亲给我们洗澡了,水窖中清凉的水从头顶缓缓地滑了下来,到嘴边了,到颈部了,到胸部了,到膝盖了,到脚板了;麦杆扇的凉风徐徐地吹来了,舒服是吗?可以发出声音。(啊、啊的叫,真舒服,舒服极了,快乐)

  水声水圈空白图

  我们刚才感受到了什么?(毛孔、细胞、肌肤,都在享受水的滋润,身体与水的亲密接触。)

  (3)读

  母亲一手从水窖中打起一勺水,从我们的并没有头顶缓缓地倾注下来,一手拿着一把麦秆扇往我们身上扇风。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

  (4)谁还想读

  (5)同学们如果我们这样改一下,看看可不可以?

  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流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流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流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

  (6)谁再来读

  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了我们的脸,像一条小溪流,顺着脖子缓缓地滑过了我们的胸和背,然后又滑过了我们的大腿和膝盖……在水的滑动中,我听得到每个毛孔张开嘴巴的吸吮声,我感觉得到血管里血的流动在加快。

  3、母爱随着清凉的水流遍我们全身,母爱随着徐徐的风温暖了我们心田,是那样的舒服,那样的愉快。母亲怕我们用水无度……所以

  ①读,

  水,它不多不少,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润湿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

  ②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想说的

  (母亲的细腻,母亲的“吝惜”;我感受到他们是多么地珍惜水,一点都不愿意浪费水,哪怕是一滴水。)

  ③读这句话

  总结:同学们,缺水给人们带来很多痛苦,仅仅是一股水的'气息,一勺四分之一的水,就让他们欢乐无比,可爱的孩子们,可怜的孩子们,你们真的太苦了!同学们,此时,读着他们的雨中嬉戏的情形,读着他们享受着地窖水的凉爽的那一刻,我们内心感到怎样?

  来写,这就是“以乐衬苦”的写法。

  其实,在西部,就是现在还有很多人正遭受着缺水的折磨。让我们看一个真实的情景。

  五、反思教学加深感悟

  1、放西部片子

  2、身体的“饿”还能忍受,最可怕的是精神上的“饥饿”,是心灵的“饥饿”,放西部片子,定格在期盼的画面?

  同学们,看,涛涛看着眼前茫茫的沙漠,她在期盼;她看到我们这里的自来水龙头“哗哗”流淌,他她在叹息;看到人们乱砍乱伐,良田变成沙漠,她在呐喊。

  她在期盼什么?她在叹息什么?她又在呐喊什么?

  她在期盼:

  她在叹息:

  她在呐喊:

  请同学们选择一句话说一说。

  (是啊,自然同样需要人类的尊重,保护环境,尊重自然,这样人类和自然才能和谐共生)

  3、现在我们再读课题:水我想我们的头脑中会出现更多的画面,我们的情感会很复杂。我们来读一读

  当你在沙漠中行走,在干渴难奈的情况下看到了水?读:水(渴望)

  由于人类的破坏,洪水泛滥,水咆哮着冲向我们的家园时?读:水(惊恐)

  当我们安详地享受着水带给人类恩惠,我们带着感恩的心情时?读:水(感谢)

  水是珍贵的,是我们生命不可获缺的资源。(板书:珍贵)

  水——生命之源

  六、引导实践

  同学们为了课文中的孩子,为了短片中的孩子,为了所有严重缺水地区的人们,我们现在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将来又可以做些什么?我们永远会做些什么?这是作者留给我们的更深层的思考。

  作业:

  1、原文题目《饿水》,请同学们找一下马朝虎先生的原文读一读。

  2、调查一下我们学校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写一封节约用水倡议书。

  板书:

  水

  饿渴

  珍贵

语文教案 篇3

  设计理念:

  一、培育语文素养:创生自由的心灵^对`话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本课教学设计让学生直面文本,充分读书,积极交流,允许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积极鼓励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感言于心,以心化言。

  二、弘扬创新精神:走向生命的自由天堂

  语文教学要具有生命活力,就要选取最本质最精华的内容,融进自己的教学

  思想,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设计以“中彩”切入,引发学生的思辨,整个教学注意抓住重点词句去体悟人物内心变化和矛盾心理。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闷闷不乐”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懂得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道理,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体会。

  3、体会叙事条理清楚,首尾照应的表达方式,能复述课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理解诚实与守信的珍贵。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

  教学时间:1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跟彩票有关的话题。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第5课,齐读课题。“中”是一个多音字,还可以读

  第几声?“中彩那天”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呢?请打开课本,放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确生字的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课生字新词较多,都认得吗?我请一组的同学来接力读,如果他读得

  正确,咱们就跟着他一起读两遍,如果他读得有问题,咱们就帮助他纠正。你们认为哪些字是需要提醒同学格外注意的?

  1、刚才朗读了一遍课文,你们从文章中都了解到些什么内容?

  2、小结过度:咱们对文章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这还不够,还要深入到文

  字中去品读、体会,去感受文本带给我们的心灵触动。

  三、读文悟道、品评故事

  (一)以“彩”切入,激发矛盾。

  1、通过初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课题中的那个“彩”就是指的?(出示汽车图片)

  2、这是一辆什么样的汽车啊?(预计:崭新、昂贵、漂亮、让人羡慕、父亲梦寐以求的)

  3、这样一辆汽车,现在就属于你了,喜欢吗?那你认为父亲会喜欢这辆车吗?

  (1)知道什么叫梦寐以求吗?(训练读)

  (2)引读:是啊,白天干活时,父亲想的是————

  晚上睡觉时,父亲想的是————

  坐在餐桌边,父亲想的是————

  看着人家开车,父亲想的是————

  这就叫梦寐以求,谁来读读这句话?(训练朗读)

  (3)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可现实的条件允许他梦想成真吗?(扣:拮据)

  越是生活贫困,那份渴望越是强烈,所以他梦寐以求的是————(生接读)

  (二)探究心灵,想象写话

  1、终于有一天,幸运之神降临了,父亲中彩了。拿起书,自己读一读文章的3——5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中彩后我和父亲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心情会截然不同呢?

  2、拓展想象,练习写话,深入体会父亲的内心世界。(出示:

  大街上人声鼎沸,只有神情严肃的父亲缓缓地开着车,他的内心矛盾极了:_______。)

  (三)抓住矛盾,引发思辨

  1、是啊,父亲遇到了一个道德难题,小小年纪的我明白他的心吗?我想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文章的6、7、8三个自然段,你们给推荐一下!

  2、出示:

  (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练习朗读)

  3、母亲帮我解开了心中的疑惑,一个淡淡的K让我们明白了父亲神情严肃的原因,原来这车本应属于库伯。同学们,现在的你就是这位家境贫寒,梦寐求车,并用自己一人的收入来维持一家六口人生活的父亲,你在毅然决定擦掉“K”字时,心里都想了些什么呢?(回扣: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4、那为什么你们最终又决定将车还给库伯呢?

  (出示)虽然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但是他更求的是。

  5、当情感的天平失去平衡的时候,父亲选择了做个道德高尚的人。正如母亲所说: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希望我们记住这句话,并一起共勉。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认识反义词。

  2.积累词句,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练习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4.通过“展示台对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展示作品。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学习“我的发现”。

  1.读读小伙伴的话。

  2.自读词语。

  3.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词义相反或相对。)

  师:这种词义相反或相对的词语我们称它们为一组反义词。

  4.分男、女生对说反义词。

  5.合作识记生宇,交流识字方法。

  二、学习“日积月累”。

  1.“我会选”。

  (l)读一读四个词,明确:要选的是近义词。

  (2)独立选一选。

  (3)评一评。

  2“读读说说”。

  (l)齐读句子。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说。

  (4)独立填写。

  3.“我会读”。

  (1)自由读。把诗歌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合作读。互相帮助读正确,读流利。

  (3)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4)比赛读。

  三、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我们一起组成一个旅游团,出去游览一下。

  二、“导游”招聘。

  读愿意当导游给大家介绍你知道的名胜古迹?

  三、准备交流。

  1.启发。

  你准备怎样介绍?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介绍?

  3.介绍64A注意:

  (l)有条理,刘顺序,把话说连贯。

  (2)口齿清楚,普通话标准,态度大方。·

  四、旅游。

  “导游”给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名胜古迹,游客随时间“导游”提问题,

  导游要难心解答。

  五、评比最佳“导游”。

  互相提名评,说说好在哪里。

  第三课时

  一、“识字加油站”。

  1.有很多同学爱在课外读书看报,在课外认识了很多字,现在请他们把自己认识的字读给大家听。

  学生拿课外书报用实物投影显示,当场读,读后大家拍掌鼓励。

  2.有些同学把自己认识的字写出来了,也请他在实物展示台上给大家读一读。

  3.交流识字的方法。

  4.你以后还准备怎样识字?

  二、“图片展示台”。

  1.将学生收集的图片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学生下位观赏。

  2.请同学们讲讲自己的图片内容,说说为什么收集这张图片。

  3.对有意义的图片给予表扬。

  三、课外兴趣“露一手”。

  1.请同学们上台表演在课外学会的歌曲、舞蹈等。

  2.对表演好的给予表扬。

  3.请同学谈谈自己的收获。

  单元后记:

  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是我们赖以生存和成长的摇篮。革命战争年代,祖国的优秀儿女们为了拯救母亲,浴血奋战,勇于献身。新中国一成立,多少流亡海外的专家学者、爱国人士历尽艰难,投入祖国的怀抱。如今我们的国家一天天强大起来,我们可以自豪的说“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本组教材围绕“热爱祖国”这一专题,从识字、课文到语文园地,都突出了歌颂祖国的悠久历史、大好河山、灿烂文化和民族精神,

  培植学生爱祖国、爱首都、爱中华民族的情感这一主旨。其中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三字经,有展现隆重、热烈的国庆场面的《欢庆》,有反映我国在新世纪之初的重大国际竞争中显示实力的《我们成功了》,也有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看雪》。学生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由此对我们的祖国,对我们的首都,对我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有较深的印象,爱国情感会得到提升。

  教学时我多让学生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蕴涵的思想感情,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搜集有关资料,加深了对祖国的了解。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掌握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巩固提高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技巧和能力。

  教学重点: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能力的提高

  教学时数:1—2课时

  教学方法:归纳法、讲练结合法(以练为主)

  教学过程 :

  一、新课导入: 强调现代文阅读的重要性(占总分20%)

  二、讲授新课

  (一)现代文阅读试题考查内容与形式

  中学考试中的.现代文阅读篇目一般选自课外,记叙类文章是初一阶段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命题侧重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积累运用、感知理解、揣摩体味等方面。

  (二) 现代文阅读试题答题方法

  1、基本要领: 整体把握,顺藤摘瓜

  2、步骤:(读文章共两遍)

  第一遍:先整体粗略阅读全文,大致感知文章大意即可;[宜快]

  第二遍:再结合试题(顺藤)找到相关的段、句,深入理解文章,

  找出或归纳出答案(摘瓜)。[宜慢,并回读检查]

  (三)掌握常见题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①“积累运用”部分一般考查字词的注音、解释,成语和名言警句的背记运用,此类题目要求平时要多积累字词和点滴知识,对于确实未见过的陌生词语可结合语境(上下文)揣摩分析。

  ②问指示代词“这、那”所指内容:多从代词前面文字中找答案。

  ③问语句、语段的作用: (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从结构上,常起A承上启下过渡、B总领下文或C总结上文的作用;

  二从内容上,常有A开篇点题,B设伏笔、C作铺垫、D深化中心、E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

  ④问文章、段落的结构形式:

  注意总分式(A总分、B分总、C总分总);层进式;并列式。

  ⑤问文章线索:注意那些在文中多次出现的字眼。

  ⑥问文段大意:找中心句,注意段首句、段尾句。

  (如无中心句)归纳段意: 本段(概括或具体)写了“谁——干什么”。

  (或“什么——怎么样”)

  ⑦问语句含义:要从文章主旨中心去分析,表述要准确、通顺。

  ⑧问文章写作特色:可从文章选材、结构布局、语言、立意等角度考虑。

  ⑨问阅读后的体会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

  (二)课堂练习:学生训练后,教师评点明确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十一个生字,会写几、用,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十一个生字,正确书写几、用。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结合生活实际导入

  小朋友们,前天刚刚下了一场大雪,房子上、树上全白了,在这样一个雪白的世界里,你最想干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也迫不及待地跑到了雪地上玩耍,他们成了学地里的小画家(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强调的读轻声。)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关注儿童的经验世界,尊重学生主体,使学生在课堂开始就有浓厚的兴趣,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读文

  1、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

  2、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多读几遍。

  3、学生分组读文,互相帮助,读准字音。

  (设计意图:读文中识字。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掌握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三、识字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

  (1)学生自由读字。

  (2)指名读字。

  (3)指名朗读。

  (4)齐读生字。

  2、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

  师:同学们,这些生字宝宝摘掉拼音帽子,你们还能认识它吗?我相信,大家肯定有许多记住这些字的好办法。那么,就请你把自己的好办法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吧!看谁记的字最多!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识字、记字,再互相考一考。)

  3、检查学生合作交流的识字情况

  (1)谁愿意把你记字的好办法说给大家听?(应注重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2)指名读字卡。

  (3)开火车读词卡。

  (4)男女生赛读字卡。

  (5)猜字游戏。(一人指字,大家做口型或动作,一人猜字。)

  (6)找字游戏。(一人读字,大家举起相应的字卡。)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字音,记住字形。教学过程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体现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促进。注意了识字与生活的联系。这样不仅使学生记住了字形而且也了解了字义,增长了知识。)

  四、读文

  1、教师读课文,学生跟读。

  2、指名读课文,大家评价。

  3、同桌互听互读。

  4、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使学生流利地朗读课文,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五、写字

  出示要写的字几、用

  1、指导笔顺,学生书空。

  2、学生观察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用。

  4、学生描红,练写几、用

  5、展示较好的字。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08-19

语文教案08-25

小学语文教案01-02

语文教案[热]08-19

(精华)语文教案08-10

【优】语文教案08-18

语文教案【实用】04-27

【热】语文教案09-01

语文拓展课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