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天地教案
- 相关推荐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天地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语文天地教案1
第一课时
一、摘录笔记
1、全班齐读文中摘录笔记的内容。
2、师:大家在读完后发现,它们都是好词、好句,而且是文中的重点词句。那么,你们还能找到更多类似的句子吗?
3、学生合作找到重点句子。
4、全班交流。
5、师:你能说说他们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6、指名回答。
《中华民族的最强音》大量比喻手法
《月光曲》形象的情景描写
《林中乐队》拟人手法
7、举例说明。
A、血肉:比喻为抗击入侵者而拼搏的人们。
B、长城:比喻在入侵者面前建立起坚实的堡垒保卫我们的祖国。
C、魔爪: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8、找一找课文中类似的句子。
二、读古诗
1、师:这个单元我们都围绕着“音乐”来说,其实在很早以前人们就会用象声词来表示声音。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篇佳作。
2、全班齐读古诗。
3、自学并交流古诗的含义。
4、学生交流预习资料。
5、学生质疑诗意。
6、全班交流讲解。
嘈嘈:声音沉重悠长。
小弦:指最细的弦。
切切:弦声幽细琐碎。
第二课时(自读课文)
一、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
2、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合作学习
1、四人小组接力朗读课文,思考:诗人分别把吉他比喻成什么?
2、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
把吉他比喻成:丑小鸭、竹篱笆、少年的梦想和童话、星星、朝霞、友人的悄悄话、驼铃、灯塔、我需要的声声回答。
三、体会思想
1、讨论:诗人的比喻是否合适?
2、指名回答。
3、师:这些比喻的作用是什么?
(充分反映了吉他在西班牙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4、师:谁能发现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
(每一段歌词的结尾都是一句:你是我的吉他。)
5、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6、四人小组交流。
7、个人汇报。
(重复出现,反复强调,抒发了诗人热爱音乐的思想感情。)
四、课外拓展
1、师:诗人这么喜爱他的`吉他,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吉他吗?
2、指名回答。
第三、四课时(习作)
一、导入习作主题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所围绕的主题是什么?(音乐)
今天,我们习作的题目是——假如世界没有了音乐。
二、完成习作
1、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体会。
2、全班谈论,指名说自己想写的内容。
3、教师点评。
4、学生思考习作思路。
5、引导习作主题。
A、注意音乐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B、音乐在生活中的作用。
C、合理、大胆地想象,没有音乐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D、拓宽视角,引向人、动植物、大自然等等。
6、学生开始习作。
7、修改习作。
8、抄清习作。
语文天地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天、地”等6个生字。
2.初步学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读准“人、你、我”的字音。
跟读内容:
识字1天地人天、地、人、你、我、他
天晴天、阴天、雨天
地草地、菜地、雪地
人男人、女人、老人
读双横线字:天、地、人、你、我、他
欣赏儿歌:人有两个宝
一教学目标
能正确认读“天”等6个生字新词。
能通过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课文。
在学习、游戏过程中,学会与小伙伴一起合作学习、友好相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认读“天”等6个生字新词,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通过图画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互动活动一:同学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这个游戏吗?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我说什么,你们就做我说的相反的动作,明白吗?
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教师板书“天”和“地”)引言: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人。(板书“人”)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进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播放童谣视频。(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
学生尝试朗读这个句子。回忆我们刚才看过的童谣,“你”指谁?“我”指谁?“他”指“谁”?
互动活动。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表达。
教师板书“你我他”,学生认读。
设计意图:童谣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体验中体会“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际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个人称代词的不同含义。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6个会认字,学生充分认读。
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人”是翘舌音;“天”是前鼻音。
自主识字: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认读生字天:
联想识字。独体字,“大”字多一横就是“天”,“夫”字不出头也是“天”。
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天”字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头,引申为头顶以上的天空。
组词识字:天上、每天、天真。
认读生字地:
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 ”。
“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土”,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地”。
组词识字。大地、地面、土地。
认读生字他:
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亻”。
“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亻”,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他”。
组词识字。他们、他人、他乡。
形近字比较识字。“地”和“他”的右边都是“也”,字的左边不同,“他”与人有关,所以是“亻”,“地”与土有关,所以是“ ”。
认读生字人:
数笔画识字。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
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人”字像一个人的侧视形象,头、臂、身、腿、足齐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
猜字谜识字。“天下一绝”或者“春节放假三天”。
组词识字。大人、人民、人们。
认读生字我:
联想识字。独体字,“找”字头上多一“撇”。
组词识字。我们、我的、我家。
认读生字你:
部件组合法识字。左右结构,“亻”加“尔”。
组词识字。你的、你们、你家。
设计意图:低年级识字教学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利用玩生字卡片识字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时间充裕,全体参与,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四)游戏巩固,课堂总结
课件出示识字大转盘(转盘上面标有本课生字)。学生转转盘,转到哪个字,就用那个字扩词并说一句话。
小结:我是老师,你是我的学生,他也是我的学生。我们共同生活在天和地之间,一起做热爱学习、勤奋努力的人。
设计意图:在游戏中巩固6个生字,并借助游戏进一步应用生字,组词、造句是对识记生字情况的进一步检验,更是深入理解字义,运用生字的重要环节。
(五)布置作业
用6个字各组两个词语,并各说一句话。
亲子阅读半小时。
(六)板书设计:
1天地人
天地人
你我他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重点体现“三务实”,即思想务实、设计务实、过程务实。真正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识字,在快乐活动中识字。
多种方法识记,提高识字效率。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以6个生字的识记为重点,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思考识记生字的方法。在汇报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多元化;在教师点拨的过程中,识字的方法变得有效化。
《语文课程标准》在低年级的教学目标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种喜欢和愿望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育中去激发和培养。比如在教学生字时,用生字卡片,让孩子们三到四个人为一小组进行合作,想办法记字。播放《你、我、他》视频童谣,创设情境识字。将情境带入课堂,将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
语文天地教案3
1、自读短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勾画出冼星海刻苦求学的词句。并在旁边写出体会。
3、交流体会。
4、教师点拨。(他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
5、拓展练习。
6、他是如何创作《风》的?
7、你想对他说什么?
二、学习《登上地球之巅》
1、地球之巅指的是哪里?你对它有了解吗?
2、读课文找出文中是怎样介绍它的.?
3、读读能突出它特点的句子,读出你的理解。
4、登山队员是*什么力量登上地球之巅的?
三、金钥匙
幻灯出示:习作可以当时修改,也可以过一段时间再拿出来修改,可能会发现不少新问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冼星海和他的《风》
自强、自立、自理、字律
登上《地球之巅》
不谓艰难、团结协作、顽强拼搏
语文天地教案4
目标预设
1、 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 学习带两点水和雨字头的生字,我解部首的意思。
3、 加偏旁组新字,辨析形近字。
4、 通过扩词、造句、编故事,丰富词汇,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5、 阅读短文《雾》,想像雾把自己藏起来是什么意思。
6、 总结认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认字。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书写大比拼 1、 出示生字:雾露雹冰冻凌江河泛 2、 读一读,看看这些字各有什么结构特点? 3、 这些偏旁和生字有什么联系? 4、 你能将它们写漂亮吗? 5、 咱们来比试比试。
二、变字小魔术 1、 你能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的字吗? 2、 学生尝试变字。 (在变字小魔术中,孩子既复习了生字,又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三、比一比组组词 1、 下面的字娃娃长得很像,你能将它们分清楚吗? 2、 咱们多给它们找几个朋友吧。 (帮助孩子分清字形,不写错别字,归类复习效果良好。)
四、我来说一说 1、 出示句子: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2、 你能依照例子说说吗? 3、 学生练习造句。
五、想一想再分类 1、 读读下面的词语:雹、霜、雾、露、雪、河、海、冰、江、冻 2、 这些词语中,许多词都是好朋友,请你给它们分分组。 3、 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可按部首分,可按水的.形态分,可按这些事物在哪里分。)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这个星期,水娃娃和风娃娃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水娃娃还要请我们去它家做客呢!
二、编故事: 1、 老师讲述《小溪流的歌》 2、 引导学生思考:小溪流的家在哪儿? 3、 小溪流为什么不停地奔走? 4、 出示彩图:提示问题,学生根据提示编故事 5、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山泉娃娃从哪儿来?山泉娃娃在干什么?
三、天气播报站 1、 每天天气都在变化,你怎么知道冷暖情况的? 2、 老师播报天气预报。 3、 天气预报讲些什么内容?(风力、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 4、 想一想,听准听懂天气预报有什么好处? 5、 老师模拟第二天的天气预报,你觉得明天天气如何?
四、自读短文 1、 雾孩子也来和咱们交朋友了,我们一块儿认识它吧。 2、 有不认识的生字吗?想办法解决。 3、 读完短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4、 生活中,你见过雾孩子吗?它和你捉什么迷藏?
五、拓展学习:欣赏短文《雪娃娃》
语文天地教案5
[教材分析]:本次“语文天地”中安排了“畅所欲言”和“初显身手”“金钥匙”“单元”四项内容。
“畅所欲言”包括了搜集交流龙的成语、故事以及欣赏龙字的各种写法练习;
“初显身手”包括了搜集有龙的形象的工艺品、了解家乡带龙字特产和地名、学唱歌曲练习;
“金钥匙”提示组织活动的要求以及开场白的要求
“单元”要求学生学会自我和他人。
[教学要求]:通过这次“语文天地”的学习,丰富学生的关于“龙”词语、故事,了解各种龙字的写法;搜集、关于“龙”工艺品、特产、地名等信息,学唱歌曲等。通过学生的学习进一步丰富知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畅所欲言
[教学内容]:1、了解有关“龙”的成语和故事
2、欣赏各种“龙”字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交流有关“龙”的成语和故事:
1.教师启发谈话,讲一个有关于“龙”成语或者故事,启发学生的思维
2.学生之间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于“龙”成语和故事
3.全班交流关于“龙”成语、故事,学生归纳在阅读记录本上
关于“龙”的成语有:
关于“龙”的故事有:
二、欣赏各种“龙”字的写法:
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龙”写法的图片或者书法作品
2.教师课件展示“龙”的各种写法,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龙的知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三、作业:
1.抄写关于“龙”成语
2.给家长讲讲有关“龙”寓言故事
3.搜集有龙的形象地工艺品,了解带“龙”字的特产和地名
第二课时初显身手
[教学内容]:1、搜集有龙的形象地工艺品
2、了解带“龙”字的特产和地名
3、学唱《龙的传人》
[教学过程]:
1.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带有龙的形象的工艺品
2.教师课件展示有龙的形象的.工艺品,通过了解有龙的形象地工艺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带“龙”字的特产和地名,知道龙的形象已经深入人们的心灵深处,渗透到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
4.教师播放歌曲《龙的传人》
5.学生学习唱歌曲《龙的传人》
6.作业:(1)办一份关于“龙”的手抄报
(2)和家长一齐唱《龙的传人》
(3)完成单元中的“自我”和“他人”
语文天地教案6
学习目标
1、 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 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 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 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准备
1、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 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 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 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 再次指名交流。
a、 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 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教学目标
1.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练习修改习作。
3.能一边读课文一边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体会怎样才能把句子写形象。
4.积累对联,想想上联和下联两联字相同,意思却不同的趣味语文,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及优美的诗句。
5.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学习收集资料。
教学准备
1.词语卡片。
2.学生用各种不同方式表现自己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时间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教师:有人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峭壁深渊、怪石云海当然神奇,风雨雷电、花鸟虫鱼等平常的事物也有令人称奇的地方。让我们交流一下我们各自了解的自然景观吧。大家都了解了什么了呢?这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在小组交流
1.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要求:讲清楚景观的奇特之处,还可以说说这样的奇观是这样形成的。要言之有序
2.推举代表,准备在班组汇报。
三、全班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提醒:与其他组一样的不重复说。
四、总结、引导讨论
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总结所掌握的情况。
五、延伸拓展
希望小朋友们把今天我们交流的情况讲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
习作
一、明确习作要求,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1.教师:这一段时间,这个单元的课文让我们的视线始终停留在美丽的大自然上,通过调查,我们不仅了解了自然景观的环境状况,你一定想把它记下来是吧,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在上节课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的一处自然景观写一篇习作。
2.根据习作提示,自主选择习作内容。
二、自拟题目,自主习作
提醒:把材料想完全,把想法说清楚或把事情的过程想仔细再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三课时
修改习作
一、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二、指名读习作,大家共同修改。
1.选择不同内容习作,指名读,师生评议。
评议要点:
(1)语言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
(2)是否把意思表达清楚。
2.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三、展示台
1.学生自读展示台中学习伙伴的话,了解展示内容。
2.展示自己想展示的内容。
(1)在小组内展示
(2)在全班展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课本里的两句话,让学生想一想发现了?
2.说说自己的发现:
第二句话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
3.说说你还积累了哪些这类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1)自己读一读。
(2)指名读,
(3)小组比赛,说说发现了什么?
2.读读背背
(1)自己练习读诗句。
(2)指名读
(3)想一想: 五组诗句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诗句都是写景的,并且每组中都有联系)
(4)男女生比赛读
(5)背诵诗句。引导背诵: 抓住诗写的对了特点
(6)抄写诗句。
第五课时
一、趣味语文
二、词语盘点
1.读读写写
2.读读记记
3.听写词语
三、完成同步单元练习
语文天地教案7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和交流自己的日积月累,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2、朗读词语,学习两句古诗,体会诗句描绘的意境。
3、走到户外,感受阳光,为写作文打基础。
4、开卷有益学习《太阳城》,了解转换器、热交换器、蓄能器的特点,以及太阳能的作用,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介绍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兴趣。<朗读太阳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转换器、热交换器、蓄能器的特点。
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朗读摘录笔记、词语、古诗,积累语言。走到户外,感受阳光,作自己喜欢的事情。
教学目标:
一、摘录笔记:
1、学生齐读词语,交流“清净、一刹那”的意思,并用这两个词语练习说话。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摘录笔记,评出“摘录大王”在全班交流。
二、读一读:
1、用各种形式朗读词语,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
2、交流词语意思。
3、选词说话。
4、学习古诗:反复朗读体会诗意,通过想象体会意境。
三、初显身手:
1、朗读题目,明确要求。
2、作好准备:a、确定时间,选择阳光充足的时间。
b、确定地点:学校操场。
c、准备好实验用品:镜子、喷雾器、肥皂水等。
3、活动过程:a、学生先独自或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感受阳光。
b、集体演示交流,分享成功。
c、谈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朗读《太阳城》一文,了解转换器、热交换器、蓄能器的安装位置以及功能,了解太阳能的作用,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想像介绍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读自悟:
1、学生自己朗读文章,读准字音。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想一想:自己明白了什么?并交流。
3、指生朗读课文,思考:本课的“能”指什么?(能量)文章围绕“太阳城”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指生交流。
二、师生交流:
1、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应该怎样分段?
2、交流:1、(1)直接点明太阳城的特点:完全采用太阳能作为资源。
2、(2~3)简要介绍太阳城接受、转换、储存太阳能的设想。
3、(4~6)具体介绍太阳能的作用。
4、(7)表达对太阳城的无限向往。
3、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出自己得体会。
4、指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语文天地教案8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组成词语。
负 需 限 棉 付 须 线 绵 先读一读,根据自己的理解组成词语,联系词语说说每组字有什么不同。
对于比较难分辨的需和须,可以集体,理解它们的不同,牢记各自组成的词语。
二、抄一抄。
辜负 杰出 奉献 争先恐后 单调 书籍 浸湿 郁郁葱葱 姹紫嫣红 风平浪静 绵绵细雨 集体读,指名读,说说自己还有哪个词语不理解意思。
三、读一读。
信 函 札 书 简 信札 书简 尺素 雁书 先自己读一读,指名读,在小组内交流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对于学生接触比较少的词语如:尺素、雁书,教师可以进行必要的讲解。
四、读一读,比一比。
1.三个战士谁也不舍得立刻拆开信,实在憋不住了,就从口袋里慢慢掏出慢慢撕开慢慢地读。
从这天起,他们每天把信掏出来读一遍,直到一字不差地把信的内容都背下来。
2.他们没有立刻拆信,过了好几天,才把信掏出来仔细地读。
从这天起,他们经常读信,最后把信的内容都背下来了。
自己读,想想第一段比第二段好在什么地方?把自己认为好的词语多读几遍。
在班里交流。
作业设计: 在作业本上写比一比,组成词语,抄一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语文天地读一读,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 烽火连三月, 城春草木深。
家书抵万金。
感时花溅泪, 白头搔更短, 恨别鸟惊心。
浑欲不胜簪。
1.自读古诗,在小组内讨论,说说自己都明白了什么。
2.教师重点讲解学生普遍不理解的地方,最后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把故事表达的意思从整体上让学生理解。
3.背诵古诗。
(自己背,小组检查,集体背诵。
二、课外阅读。
1.布置课前预习,要求:运用各种方法,包括,问别人等,读通课文,把生字的读音注在课文中。
理解课文的大致意思。
把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或文章的意思标注在课文上。
2.在小组内检查课前预习情况,交流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初步解决一些问题。
3.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普遍遇到的问题,按照词语、句子、文章的含义等分别解决。
你喜欢读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了解书信邮递的过程。
2.学习写信的正确格式。
教学过程:
一、语文实践活动:了解书信邮递的过程。
1.布置调查。
读懂p116的《调查信的旅程》,理解两个问题:信怎么到了邮局,信怎么从一个地方的邮局到了另一个地方的邮局?谈谈自己准备怎样调查。
(可以问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可以亲自到邮局采访邮局工作人员。
2.组成调查小组,课下调查信的旅程。
3.集体交流调查情况: ①汇报调查方法。
(是怎样合作完成的) ②汇报调查结果。
(其中信怎么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答案有多种,比如通过火车、轮船或飞机等。
二、学习写信的格式。
(语文天地中的金钥匙和畅所欲言) 1.观察用过的信封,你发现了什么?(信封的格式) 2.结合金钥匙,教师讲解信封的正确格式: 邮政编码的位置在左上角,收信人的地址在上面,中间是收信人的名字。
右下角是写信人的地址和邮政编码。
3.信的正文也有格式要求:先在左上角写你对收信人的称呼,要顶格,然后另起一行空两个格写内容。
最后还有致辞以及写信人的名字日期等。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笔下生花:写一封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我们了解了很多有关信的知识,同学们想不想亲手写一封信呢? 1、我们书中有几位同学就想写几封信,我们先来看看他们有什么想法。
读115页中几个同学的话:
①我要给社区领导写封信,建议在小区里增设果皮箱。
②我要给守卫在森林的战士写信。
③昨天踢球时,我不小心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写封道歉信。
④我想给外星人写封信。
2.他们的想法怎么样,你有自己的想法吗?说说看。
二、自己按照正确格式写一封信。
1.复习书信的正确格式:开头怎样,结尾怎样?
2.信封怎样写?(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分别写在什么地方?) 3.自己按照正确格式写一封信。
语文天地教案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摘录笔记的写法。
2、练习阅读复述短文。
教学过程:
一、从这一学期开始,我们将要重点学习摘录笔记,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学习第一课时,我们是怎样摘录笔记的。
学生交流回忆,并展示自己的读书笔记,小组内推荐一名写得好的同学参加班内的展评。教师找出写得符合要求的同学进行讲评。
二、自读短文《爸爸的老师》
1.引疑:爸爸的老师是谁?短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生读课文解疑。
3.引疑:“我”和爸爸一起去看他的老师,心情有些什么变化呢?想象当时的情景。
4.生再读课文,边读边圈点。
5.全班汇报交流。
6.指名生读短文,评议朗读情况。
7.试着将短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综合学习活动:自制贺卡,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敬意。
1.借用教师节到来的契机,让学生自制贺卡,并给老师写几句话。
2.制定活动计划。
与学生讨论如何根据自己的设想制定制作计划,大致如下:
(1)9月6日--9月7日 找材料 (选择材料时要注意环保、简单,不能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
(2)9月8日--9月9日 制作贺卡 (画面要简洁,把精力用在创意上,让老师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3)9月10日 赠送 (同学们可以讨论赠送活动的形式。)
提醒学生制定制作计划时要注意突出创意。
3.动手实践,同学间相互交流,相互提出建议。
4.办展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的朗读品味,培养学生尊师、爱师、亲师的感情。
2、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体会师生间真正情意,并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自读短文《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
1、导语: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老师,他们为我们前进的.道路点亮明灯,为我们的健康成长呕心沥血。请大家自渎短文《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老师》。
2.自读短文,边读边圈点。
3.全班交流:影响作者一生的老师是谁?你认为它是怎样的人?为什么?
4.引导学生理解布鲁克斯先生与“我”的简朴交往渗透着他的良苦用心,从而给“我”以巨大影响。
5.将田老师与布鲁克斯先生相比较,他们在对待学生方面有什么共同点?说说你对他们的看法。
6.读、背格言警句:
过渡:“能发人深省者,莫过于格言。”格言警句是个民族优秀文化的结晶,使人们生活经验的深刻总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几条格言警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3〉、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此句鼓励学生学习时不唯师是从,要积极思考。
二、口语表达:说说我们的老师
1.过渡:古今中外,有许多老师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你的记忆中,一定也有让你印象深刻的老师,向同学介绍一下他(她)吧!
(出示)提示:
A:可以说本校的老师,也可说学校外的老师。
B:不仅可以说现在的老师,还可以说以前的老师。
C:如果自己的亲人又当老师的,也可以说一说。
(出示)要求:
1〉在表达时语言要流畅并富有感染力,表情要大方。
2〉简单的介绍这位老师的外貌特征,要抓住他(她)与众不同之处。
3〉简单介绍他(她)在什么时候?给你上过什么课?
4〉详细介绍你与他(她)之间发生的至今令你难忘的故事,或者是介绍他(她)的感人事迹。
2.结合金钥匙内容进行此次说话训练,学习作重点发言人,要做好准备,想好先说什么,怎样说。
3.小组内进行说话训练,同学互相评议。
三、总结
评选本次活动的最佳表现者。
要求:语言流利清楚,内容真实可信,富有真情实感。
第三课时
将口语表达的内容记录下来,形成习作,题目自拟。
语文天地教案10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语文天地安排了写字、形近字的比较、疑问代词的正确使用、“把”字句的学习、阅读、词语分类等练习。
“描一描,写一写”,学习“找”的笔顺,描红、临写“找”这个字。
“比一比,再组词”启发学生想办法区别字形。
“选词填空”
“照样子,说一说”通过例句,
阅读练习提供的是<做太阳钟>。这篇小短文写了丁丁做太阳钟这件事,赞扬了是一个爱动脑又爱动手的孩子。同时告诉小朋友应该怎样做太阳钟。太阳钟做法较简单较适宜孩子动手实践操作。
词语分类就是把动物与植物分开,内容简单。
图片搜集培养的.是学生的检索能力,检索能力是重要的学习能力。
“金钥匙”让学生明白搜集图片不但有趣,还能增长许多课外知识呢!
教学建议:
1、“语文天地”地练习内容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穿插于课文的学习之中进行。
2、写字练习可以安排在<乌鸦喝水>的写字环节中完成。
3、比较形近字应启发学生想办法区别字形。例:口渴了,缺水,所以“渴”是三点水旁;喝水必须用口,所以是口旁。
4、 “怎么”、“什么”的正确使用如果从语法规则上让学生去区别很难,应先让学生自已做,做完后,反复读,培养语感,然后再用这两个词语口头造句,强化这两个词语。
5、“把”字句的学习可以先把例句搞清楚,再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最后全班交流,挑出好句子反复读,加强语感。
6、阅读短文可以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提醒学生注意尽可能地读汉字,不认识的字再看注音。最大限度地把文章读通顺。
为了激发学生自己亲手做一做的愿望,教师可问,丁丁靠什么做成了太阳钟?――爱动脑又爱动手。学生有了做的愿望,教师可提以下三个问题,辅导学生自己做太阳钟。
师:丁丁用什么材料做太阳钟?
师:丁丁怎么“做”太阳钟?
师:丁丁怎么看太阳钟知道时间?
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可放在家庭中完成,提醒学生要自己大胆实践,不可让父母包办代替。
做完太阳钟后,应予以适当的评价,这个活动注重孩子的参与,不可以做得如何好为标准。
7、给词语分类
先读词语,给词语分类,再填在括弧。注意与认字相结合,复习学过的字,还可以认一认词中表示颜色的字。
8、收集图片资料
先看收集的图片,学习金钥匙的内容,再发动有条件的学生自己收集,收集时,要爱护公共财物,不要随便撕书。让学生在自己找的图片正面写上如“万里长城”等字样。及时对收集的图片予以展示。展示后,要教学生学会保存图片。
语文天地教案11
第一课时
《我的“长生果”》
读了课文,你大体了解了什么?
以读书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继续的,找出有关词语。
课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理解重点句子。
二、指导学生如何读书
(一)、学生讨论如何安排好自己的读书活动
1、既要注重博览,又要有所侧重。
2、要安排好读书时间。比较厚的书,要用化整为零的办法读。
3、晚上读书效果比较好,就把每天读书的.时间安排在晚上。
(二)指导学生如何了解书的大致内容
1、看目录可以了解书的基本内容。
2、看内容提要也可以帮助我们迅速了解书的内容。
3、看序言或后记可以了解这本书的目的和价值。
(三)怎样选书
1、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自己需要的书。
2、注意是不是好书,是不是精品。
3、看看作者是不是名家,是不是有知名的,权威的出版社出版的。
第二课时
三、讨论各种读书方法
1、朱熹的读书方法: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2、学生交流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四、制定读书守则
读书时动笔:写、做批注......
学会使用目录。
边读边想象书中描绘的情景。
先要读懂,再评论。
五、单元
1、学生自我
2、学生他人
语文天地教案12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拼读鼻韵母的生字,使学生准确发音,并积累词语。
2、观察区分折文儿和反文儿,拓展识字。
3、通过自检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语文,感受语文。
〖教学过程〗
一、整合趣练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是谁呢?(出示卡通动画小星星,告诉同学它将带领大家一起去闯关,若能顺利通过就可以参观美丽、神奇的星空了。)
(一)我能行。(课件出示:先读一读,再组成词语。相信你最棒!)
mín míng fēn fēng lán làng gēn gùn qín qún shén shēng
民、名、分、风、蓝、浪、跟、棍、琴、群、神、声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师:真不错!同学们不但读得清晰、准确,还能组这么多词语,相信这些音节你也一定会抄写得正确、美观,是吗?
3、抄写音节。(教师巡视,随时指导及纠正书写姿势,以促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我的发现。(动画星星:聪明的小朋友,下面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各、条、做、放)
生:—我发现“各”和“条”是“折文儿”,而“做”和“放”是“反文儿”。
—折文儿是三笔写成,而反文儿是四笔写成的。
—老师,我能一句话记住它们“三笔折文儿,四笔反文儿。”
—我知道“冬”和“务”都是折文儿。
—老师,“清澈”的“澈”也是“反文儿”!
[评析:通过学生的发现,既认识了“折文儿”“反文儿”两偏旁,又结合以前所学生字进行回顾,达到新旧知识的综合,巩固了识记效果。]
二、观赏《美丽的星空》
动画星星:小朋友们真棒!下面让我们一起游览美丽、神奇的夜空吧!
1、观赏录像《美丽的星空》。
2、交流感受。
师:参观了奇妙无穷的夜空你有何感受?想说些什么吗?
[观赏星空录像既对以上学生的表现作出了肯定,又与单元内容相结合,渗透了观察、表达、审美意识。]
三、学生自检
师:小朋友,喜欢我们的语文课吗?喜欢语文课上的什么活动吗?快快拿起手中的笔,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文中的叶子涂上漂亮的颜色吧!
1、学生自检。
2、我的智慧囊。
师:你有不喜欢的项目吗?如果有,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评析:通过学生的自检,进一步引导认识语文,感受语文;并渗透同学间的互助意识。]
四、拓展延伸“我与父母有个约定”、家长跟踪卡
附:家长跟踪卡(略)
[本单元的.设计,本着把单元作为一个整体的原则,将语文天地中的各项活动有机地融入到课文的教学中,符合课标整体推进的原则。并在教学生字和课文的过程中,注意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设计了形式新颖、灵活多样的各种语文活动,在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且特别注意了学生对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能力的培养。]
语文天地教案13
教学目的:
1.畅所欲言,谈体会。
2.初显身手,学创作,在对比临写中体会书法作品的无穷魅力。
3.对对子比赛,积累语言,增强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重难点、关键:
1、体会古人在遗词造句方面的匠心独运。
2、在想象吟泳中体会文字的无穷韵味。
教具准备:
书法作品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畅所欲言
1.生读读想想,自己曾经在什么情况下有过哪种体会?
(1)生读一读,简单交流词语的意思。
(2)想一想,自己曾经在什么情况下有过哪种体会?
(3)引导生交流自己当时的感受: 在什么情况下?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想到了什么?
2.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积累,在生活中多观察感悟。
二、初显身手
1.生欣赏书上的书法作品,作一些简单的`评议。
2.师归纳介绍欣赏钢笔书法的方法,指导学生从字的形态、意境和气势去观察、感悟和体味。
3.举行钢笔书法临写比赛。组织生评议作品,表扬优等生,鼓励进步生。
三、作业设计总结自己在这次书法赛中的表现,认真选择字帖,完成一幅钢笔书法作品。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师介绍与对联有关的趣事。
2.揭题:对对子。
二、生练习,找规律
1.师出示:(1)杨柳岸:__村。(杏花)(2)明月松间照,___石上__。(清泉流)
2.生作答,并诵读对联,在感受文字的节奏韵律的同时,找寻对对子的方法。
3.生练习,快速答题: 鸟归沙有迹,_____。(帆过水无痕) 山间明月,______。(海上日出) 白马秋风塞上,______。(杏花春雨江南)。 黄菊倚风村酒熟,_______。(紫门临水稻花香)
三、举行对对子擂台赛
1.生交流诵读自己收集到的对子。
2.师出示简单对子,由生试对: 冬去山明水秀,撸撸撸撸撸?。(春来鸟语花香) 爆竹传笑语,_______。(腊梅吐幽香) 春回大地,______。(福满人间) 天增岁月人增寿,________。(春满人间福满门)
四、总结鼓励学生多积累多运用。
五、作业设计收集古诗词中的对子。
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 两个黄鹂鸣翠柳,_______。 山穷水复疑无路,_______。 欲穷千里目,_______。
语文天地教案14
教材分析
这一单元的语文天地安排了形近字组词、抄一抄、填写词语、积累词语、读句子、背诵古诗、课外阅读、等练习。
日积月累:
“比一比,组成词语”是对四组形近字进行比较以后再进行组词的练习。
“抄一抄”是对本单元学过的词语进行巩固性练习。
“填一填,说一说这是什么声音”是为了让学生积累象声词。
“找一找描写声音的词语,填一填”是让学生通过找近义词和反义词,了解并使用这些词语。这一练习可以结合课文学习来进行。
“读一读,注意带点的词语”是让学生通过理解带点字的意思体会句子的意思。
“背诵古诗”,这是一首与声音有关的古诗。
开卷有益:
《世界上最响的声音》写的是王子想在自己生日那天听世界上最响的声音,结果没有听到,但是听到了从来没有听到过的大自然优美的声音,从而教育人们要懂得尊重自然,避免噪音。
畅所欲言:
为学生了一个口语交际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谈自己对噪音的切身感受,体会噪音的坏处,引导学生探讨消除噪音的措施。
笔下生花:
让学生通过选题,巩固本单元学过的知识,并进行拓展延伸。
金钥匙:
主要是让学生练习脱离田字格写字,使其养成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教学建议
1、“比一比,组成词语”,先正确区别三组形近字,再进行组词,扩词。前两组形近字可从偏旁区别,“继”和“断”是学生易混淆的一组,应经常练习扩词。
2、“抄一抄”,抄写要随课文的学习相应进行,要指导学生从文中再找一些词语抄下来。例如:熟悉、丰富等,同时可组织学生开展积词竞赛,看谁积累的词语多,进行评比。
3、“填一填,说一说这是什么声音”是为了积累象声词,体会象声词的作用,并能正确运用。填写时要注意联想,想象这是什么声音。
4、“找一找描写声音的词语,填一填”写近义词、反义词,先了解区别,并学会运用。学生所选的词语如果字面形式不工整,也能允许。
5、“读一读,注意带点的词语”,应在学习《你一定会听见的》时完成,要注意带点的词语的.意思和读法,体会这些带点词语表现的状态。在进行训练时,不要单独出现,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去体会。
6、“背诵古诗”,两首古诗均描述了声音,有美妙的丝管音乐,有自然界的鸟鸣声。学生大致了解诗意即可,整体感知诗的意境,进一步让学生感受自然中声音的美妙。
7、开卷有益:谈谈自己的感受,在交流中懂得尊重自然,避免噪音。在阅读中,教师避免分析讲解,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领会文章所表达的主题。
8、畅所欲言:可组织学生预先收集有关噪音危害的资料,在讨论时交流;也可谈谈自己的切身感受;最后一起探讨消除噪音的措施。
9、笔下生花: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其选一项做,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10、金钥匙:丁丁和冬冬的谈话反映了三年级学生刚脱离田字格写字的困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体会,并在今后书写时注意。要注意指导学生,培养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语文天地教案15
探究目标:
1、识字教学中,了解自己的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热爱学习,积极参加有益的课余活动。
2、认识14个生字,学会“工”等8个字。
3、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的必要性。
探究重难点:
1、识字写字。
2、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参加有意义的活动。
探究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你们有自己的房间吗?里面都有些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
3.师导入:有个小朋友叫单单,她想叫我们去参观她的小天地,你们想去吗?
二、揭题,认识“的”。
1.学生读课题。
2.解释“的”的意思。
3.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用多种方法认读。
三、指导看图,结合识字。
1.师:单单告诉我,她很勇敢,自己一个人睡觉,我们去看看她的房间里有些什么呢?(出示挂图)
2.学生自由发言,出示生字卡片。
3.各种形式读。(小组读,齐读,开火车读等)
4.去掉拼音认读并组词。
5.教师指挂图上的物品,学生说词语。
四、结合生活识字。
1.小朋友,课余时间,周末时间,你们都做些什么呢?
2.单单的课余生活可有意义了,我们看她都干了些什么呢?(看挂图,说词语)
讲故事、写字、画画、做手工、看书读报
3.学生自由读。跟老师读。
4.找出要写的字,圈出来。
5.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生字。
6.反馈。比赛认读。
五:游戏激趣,巩固认识。
小鸭子回家(学生分组游戏):字宝宝们给小鸭回家的路设了障碍,会认一个字就解出一个障碍,前进一段路。哪组最快认完字,那一组就胜利了。
第二课时
探究目标:
1、继续巩固识字,认清字行。
2、学习写“工”等8个字。
3、总结延伸,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有意义的课余活动,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探究准备:
各种活动图片,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巩固复习
1、“摘苹果”的游戏复习生字并组词。(黑板上画两棵苹果树,每个苹果里贴一个字)
(1)指名上来摘苹果,要会读会组词:
(2)还要教全班小朋友读记。两点做到的小朋友才能把苹果摘下放进“筐”里。
2.以“贴邮票”的方式,进行认字组词练习。
3.出示本课的生词卡,再次认读。
二、总结延伸
1.想一想,单单告诉我们她经常参加哪些有意义的课外活动呢?(指名反馈)
2.出示图,问:这些小朋友正在参加什么活动?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作用呢?
3.说说,还有哪些活动,对我们有帮助呢?(学生自己发挥)
4.教师总结,激励学生多参加有意义的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锻炼身体,增长才干。
三、指导写书
1.出示要写的生字卡,要求生认读并组词。
2.引导学生观察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强调部分字的笔画,书写并示范,特别是“笔”“读”“画”等。
4.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5.选出美观及不足的字,让生评选。
6.学生再练习。(教师注意提醒坐姿,握姿)
四、拓展训练
今天回家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做两件有益的活动。
【语文天地教案】相关文章:
《天地人》教案09-22
语文教案08-19
语文教案(经典)09-19
[经典]语文教案10-15
语文教案08-25
我的小天地初二作文12-28
小学语文教案01-26
语文教案(优秀)12-17
实用的语文教案08-27
语文教案(优)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