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昆虫日记

时间:2024-03-25 13:38:00 日记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观察昆虫日记(优秀15篇)

  一天即将完结,一定会有值得记录的想法吧,请好好地记录下在日记里。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察昆虫日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察昆虫日记(优秀15篇)

观察昆虫日记1

  今天我观察的是一种昆虫,它就是螳螂。相传,螳螂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春秋战国时代,齐庄公出巡游猎,路上遇到一只螳螂,昂首奋臂,阻拦齐庄公的车轮。齐庄公好奇地问驾车的人:“这是什么东西呀?”驾车的人说:“一只不自量力的螳螂。”从此,“螳臂挡车,不自量力”这句成语一直流传至今。这个敢于挡车的螳螂,确实有着一对粗壮、厉害的螳臂,昆虫在他面前都无法逃遁。

  通过观察,我发现螳螂有一对锐利的前爪,收缩在胸前;长颈上,顶着一个扁三角形的小脑袋。小小的嘴巴上,长着一对不显眼的紫黑色小东西。

  这天,谭老师送给我们一只大螳螂,我们也分不清它是公的母的,就开始着急的`观察起来,开始,螳螂趴在树叶上一动不动,我们给它捉来了一只死了的苍蝇,过了一分钟,它并没有对死苍蝇感兴趣,仍然纹丝不动,我们又用纸捉来了一只活着的臭大脚(臭虫),这回,它动身了。起初,它先看了看,然后用前爪勾住臭大脚放到嘴边,开始慢慢地咀嚼着,螳螂咀嚼的速度很慢。过了一分钟,它把臭大脚的半个身子给吃掉了,每次吃,都得细嚼慢咽,恐怕,它是怕噎着吧。快吃完的时候,突然,从下面拉出了一小块的屎,黑黑的,小小的。

  螳螂是益虫,它两三个月能吃七百多只蚊子,请大家保护它,不能捉弄它。

观察昆虫日记2

  以前,我家有一个后院,院子里种着许多花花草草。一年四季,这里都热闹非凡,尤其是夏季,小院里会多出许多不速之客———小虫子。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蹲下来仔细地观察它们。

  有一次,我在院子里玩耍,突然看见一种特别奇怪的小甲壳虫。它身上背着一个深红色的外壳,壳上有几个黑点点。眼睛周围有白色的圈,眼睛下面还有几个小触角。我不知道这是什么虫子,于是就到书里寻找答案。原来,这个小虫的名字叫瓢虫,它们中有的专吃害虫,有的.则以植物为食。“难怪院里有了它们后害虫少了,但也有的花草叶成了锯齿状。”我自言自语道。“这么小的虫子,有什么避敌高招呢?”我特别好奇。接下来的几天,我总是在后院逗留。这一天,我又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一只瓢虫“死”在一片叶子上,它的旁边还有几只比它大得多的虫子围着它打转。这是怎么回事呢?我去问妈妈,妈妈说“这个我也不知道,你自己去找找答案吧。”我又到书上认真地查找。哦!原来瓢虫遇到天敌或者受到外界的刺激时,会有一种奇怪的表现———神经休克,也就是装死。此时,瓢虫就像完全失去知觉的死虫子,一动也不动。过一会儿,当神经系统恢复正常后,瓢虫又清醒了过来,而这时敌人也早已离开了。“嗨,小家伙原来在装死呀!真是个聪明的小家伙!”我高兴得叫起来。

  从那以后,我不再伤害院子里的任何一只小虫子,因为,我觉得它们的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

  我喜欢上了院子里的这些小精灵!

观察昆虫日记3

  我见过很多昆虫,有:蚊子、苍蝇、蜜蜂、蜘蛛、蚂蚁、蜈蚣、甲虫、蟑螂……

  蚊子与苍蝇也许是大家见得最多的昆虫了。这两种昆虫都是害虫:蚊子吸人们的血,吸完后还留个痒痒的包;苍蝇传播疾病。

  蜜蜂我在暑假去湖南的张家界游玩的时候见得最多了。刚开始我好怕,连忙躲到老妈身后。后来我发现(],只要不攻击蜜蜂,它是绝不会无缘无故蛰人的,就不怕了。而且蜜蜂蛰人以后会把内脏带出来,接着就死去了。蜜蜂很勤劳,经常“嗡嗡嗡”地飞来飞去传播花粉与酿出甜丝丝的蜂蜜。对了,蜜蜂跳的舞蹈与蜜源也有关系:外出侦查蜜源归来的侦查蜂如果跳的是圆圈舞就说明蜜源很近,跳“8”字舞就代表蜜源很远了。

  蚂蚁可能是群居的昆虫。我经常看到很多蚂蚁在爬,但我从没见过蚂蚁搬东西。蚂蚁好像是膜翅目的`。我们班有一次上科学课的时候看到一只蚂蚁,它竟然长了翅膀!张逸龙说它是变异蚂蚁!

  蟑螂很多人家里都有,但是我们班唯独我家没有蟑螂,不知为什么,是不是因为家里有个无敌战士(就是我)蟑螂就不敢来了?哈哈哈!

  我们不能杀死昆虫。有一次,中午来到学校,我们班门口有一只纺织娘!被人踩死了!我们全班都说是张靖宇踩的(我与张远芳除外),唐老师就说不能踩昆虫。我也觉得不能踩昆虫!

观察昆虫日记4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从很小的时候起,那些飞舞在空中的美丽精灵——蝴蝶,就深深地吸引着我的注意力,小时候,我总觉得它们是那样的奇妙,舞动着娇小的身躯,在空中上下翩飞,看着它们,思绪就会同它们一起飞翔,仿佛灵魂也出来壳,一同纷飞在蔚蓝的天空,甚至忘了自己该要往哪里走,忘了回家的路。

  长大后,对蝴蝶的痴迷也丝毫没有减弱。我喜欢它,不仅是因为它拥有美丽的翅膀,同样也因为它从茧中破壳而出的`勇气。我敬畏它的这种勇气,它需要经过无数次反复的训练,才能造就一双强劲的翅膀,才会飞向它渴慕已久的天空,那过程是痛苦的,但它并不害怕,它坚信拼搏之后定会有美丽的鲜花在等待着它,那是没有任何一种生物所能够比拟的美丽。

  画家可以从蝴蝶美丽的姿态获得艺术的启发;诗人可以从蝴蝶优雅的神态找到创作的灵感;哲学家可以从蝴蝶活跃的情趣悟出生活的哲理;科学家可以从蝴蝶奇特的习性的到研究的题材。蝴蝶在无形中帮助人类完成了太多事情,可是为什么直到现在也没有人来歌颂它的功劳呢?所有人都只记得勤劳的蜜蜂,却没有人记得勇敢的蝴蝶。蝴蝶就在这奇妙的大千世界中,平淡地过完它短暂的一生,难道,这就是蝴蝶的宿命?

  如果蝴蝶有思想,它会不会觉得悲哀呢?使没有一个人能记得蝴蝶的功劳,我依旧会在我洁白的稿纸上为它寻找一片自由翱翔的天空。

  蝴蝶来了,给世界带来了繁花似锦的春光,带来了瓜果累累的秋色,它们展开美丽的翅膀,天使般自由地飞翔……

观察昆虫日记5

  玉米象,一种鞘翅目的昆虫,体型小,有着像大象鼻子一样的口器,因此显得很奇特,因为它的外形很奇特,激发了我的兴趣。

  玉米象成虫外形特点:体长大概2.9~4.2毫米。体暗褐色,鞘翅常有4个橙红色椭圆形斑,喙长,除端部外,密被细刻点。触角位于喙基部之前,柄节长,索节6节,触角棒节间缝不明显。前胸背板前端缩窄,后端约等于鞘翅之宽,背面刻点圆形,沿中线刻点多于20个。鞘翅行间窄于行纹刻点。前胸和鞘翅刻点上均有一短鳞毛。后翅发达,能飞。雄虫阳茎背面有两纵沟,雌虫“Y”字形骨片两臂较尖。

  我当然不会满足外形的观看,我取来种源进行人工饲养,观察了它的四个时期,卵,幼虫,蛹,成虫。

  卵的特点,椭圆形,长约0.65—0.70mm,宽约0.28—0.29mm,乳白色、半透明。下端稍圆大,上端逐渐狭小,上端着生帽状圆形小隆起;谷象的卵与其相

  幼虫的`特点,体长2.5—3.0mm,乳白色,体多横皱,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全体肥大粗短,略呈半球形.无足.头小,淡褐色,略呈楔形。谷象幼虫与其相似。

  蛹的特点,体长3.5—4.0mm,椭圆形,乳白色至褐色.头部圆形,喙状部伸达中足基节。前胸背板上有小突起8对,其上各生1根褐色刚毛.腹部10节,腹末有肉刺1对谷象幼虫与其相似。

  这就是我通过一个月的时间自己的观察,每一个生育期间隔7天左右,结合书中的对照,写出来的我的第一篇昆虫日记,同时也是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

观察昆虫日记6

  一个大清早,阳光明媚的阳光照射在草丛里。

  我起床后伸了伸懒腰,便向那盆我精心照料的萝卜秧走去。要说这盆萝卜秧可是花费我整整三个星期的时间来照料他,时不时要施肥浇水,可累死我了。现在我才明白农民伯伯种菜有多么辛苦,所以现在吃饭也不像以前那样挑食了。

  言归正传,当我仔细的端详这盆我心爱的萝卜秧时,却发现有许多叶子上无缘无故的.出现了许多小洞。我认定一定是有凶手破坏了我的萝卜秧。不一会儿,一条小青虫出现在我的眼前,他还自顾自的吃,看样子怡然自得,对自己即将到来的末日全然不知。

  当我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时,可真是把我吓了一跳。这些小青虫有一个班的数量,我还没吃我种的萝卜呢,你们倒开饭了。一家老小,全部出动,你上我下,来来往往,就像开菜市一样热闹。有的吃饱睡足后,还随地大小便。

  我越看越气,拿了根牙签挑他们起来。他们倒十分配合,以为这是植物的茎,顺着牙签便爬了过来。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鱼血奋战,终于将虫子全部挑了出来。我仔细一数,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大大小小竟有五十几只,真能组成一个班了。

  我看了看我那奄奄一息的萝卜秧。决定对这伙强盗实行死刑,由邻居家的大公鸡执行。这次经历也给了我一个教训,我想下一次我就能吃到我亲手种的萝卜了!

观察昆虫日记7

  这几天我家出现了许多不明飞行物,它们聚集在日光灯下,嗡嗡地叫着,虽然它们很小很小,但是挤得密密麻麻地,看上去非常恶心。我不知道它们是什么,于是便请教父母,结果无功而返。带着这个疑问,我们投入了杀虫行动中,在电蚊拍挥舞中,地上布满了小虫子地尸体。 经仔细观察,发现小虫子有长长地翅膀,身体灰褐色。在日光灯周围快乐地飞舞着。 这时我想到了电脑可以帮我解决这个问题,我连忙上网查找稻飞虱地资料:翅目飞虱科地通称。全世界近20xx种。中国约200种。

  全部植食性,很多种生活于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地重要害虫,如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等。有一些种还传布植物病毒病,如稻黑条矮缩并小麦丛矮并玉米粗缩病等。飞虱体型小,长多在5毫米以下。

  大多以卵或若虫越冬。1年发生3-4代以至10代以上。越冬卵产在寄主组织里。若虫则蛰伏于冬季寄主或杂草中,天气转暖便孵化或活动取食。已知有些种(如褐飞虱、白背飞虱等)只能在南方越冬,每年至植物生长季节,由南方向北方飞迁,侵入农田为害。成虫和若虫都刺吸植物液汁。取食禾本科植物地种类多在植株茎杆上刺吸,影响植物地生长,严重时可使叶片发黄,甚至整株干枯和倒伏。成虫和若虫都善走能跳。成虫还可以飞迁,大多有趋光性。

  稻飞虱俗称蠓虫,在田间常与稻叶蝉混合发生,是我国水稻地主要害虫。稻飞虱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之分。褐飞虱地长翅型,体褐色,有光泽;短翅型体褐色,雌虫腹部特别肥大。 原来是飞虱,还是一种害虫,不行,我一定要帮助农民伯伯消灭他,但愿它们不要破坏农田。

观察昆虫日记8

  在我眼中,自然界中最美的昆虫应该算是蜻蜓了。

  蜻蜓的身体最美了,颜色不一,有红的、绿的、黄的……,闪闪发光,其中,我最喜欢绿色、带透明的蜻蜓,它的眼睛水汪汪的',又圆又大,带有无数个复眼,飞行时能看到四面八方的东西,所以就不容易撞到。蜻蜓的触角又细又长,与蜗牛相比,蜗牛的触角的又粗又短。蜻蜓的触角还很灵敏,能防危险、探路,还能寻食呢!

  蜻蜓的身体短,一节一节的,像蜈蚣一样,末尾有一条线很柔软。有时,它累了,就停在荷叶上休息,所以才有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优美诗句。

  绿透明的蜻蜓特别敏锐,它老是喜欢在荷叶上把那柔软的尾巴翘到嘴巴上玩,只要水面上有昆虫,它就像火箭一样飞去,把昆虫吃到嘴里面去了。《昆虫百科全书》上的第十三篇上有说到:蜻蜓一天至少吃几千只虫子,雄性蜻蜓和公蜻蜓繁衍后,雌蜻蜓就用尾巴点水产卵,一次能产下几千颗卵呢!

  科学家说:“蜻蜓的定位飞行确实很神奇,不但是蜻蜓,鸟蜂也可以做得到。在仿生学中,蜻蜓目前最大的贡献就是就解决了飞机高空飞行时机翼的震颤。具体方法就是在机翼前端悬挂重物,是增厚区,起同样的作用。经过科学家们发现不久后,人们又发现在洗衣机里放上盆水,摇晃就不会那么厉害了。”

  蜻蜓是益虫,对农田有帮助,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它。

观察昆虫日记9

  蜗牛总是背着漂亮精巧的“小楼房”,在潮湿的地方爬行寻食。说起它的小楼房,作用还真不小呢!遇到危险时,它就将身体缩进“小楼”里;危险过去,身体又伸出“小楼”外。每当高温干旱季节,它便躲进自由舒适的“小楼”里避暑——夏眠。每当晚秋季节,它又开始搬家,常爬到石缝或钻到地下隐居起来,躲进小楼御寒——冬眠。

  蜗牛爬得慢是有名的,我想大该是它背着这么重的壳的缘故吧!它爬行时,会分泌出一条条白色的粘液。蜗牛的粘液用处可大!在粗糙的树杆上或凹凸不平的地面爬行时,可变得滑一些;在直立或陡而滑的.地方,又可以起到胶水一样的作用,能牢牢把自己粘住。冬夏长眠时,躲进小楼,分泌粘液,封住壳口,以抵御三九寒气和烈日炎炎的酷暑,至第二年春天。

  蜗牛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长有两对触角,一对短,一对长。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长着一对小眼睛。这对眼睛如同“探测器”,试探着周围的情况,一有危险就报告“总部”,随即缩进壳内。只要你轻轻碰一下,就会作出反映。蜗牛的腹部肌肉发达,它爬行时就是靠腹足作运动的,一伸一缩,真有趣!

  蜗牛喜欢吃一些瓜果和嫩叶,它爬得太慢又想吃到,总得废一些周折。会不会在觅食途中因此而成为其它动物的美餐呢,我真为它担心。

观察昆虫日记10

  今天一早我和妈妈就来到了位于丰和路的上海昆虫馆。

  走进大厅,就听到溪水潺潺的声音,仿佛进入了大自然。走过一条木桥,一条大蟒蛇映入眼帘,它背上有着黄褐色的斑纹,它时不时吐出又红又细的舌头。小桥下面是一条潺潺的小河,小河里游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小鲤鱼和凶残贪婪的鳄鱼。特别引人注目的还要算是三只乳白色的恐龙蛙,它奇怪的颜色和外形真让人惊奇!

  接着我们来到了蝴蝶展区,那里有会伪装术的枯叶蝶,五颜六色的大凤蝶,黑黄色的小粉蝶和美丽的小斑蝶。

  然后我们去了“动物之家”。我向饲料员叔叔买了2包干草去喂山羊。乖乖,山羊可能几天几夜没吃东西了,我手上的'食物很快就被它们一扫而光。

  最有趣的就数捉鱼了。我跳进小溪里,把衣衫挽了挽,弯下腰,两眼在水里搜寻着。这时,一条鱼游了过来,被我发现了,双手猛地捉过去。眼前,鱼捉住了。可是,它机灵地很,“哧溜”一声从手中溜走了。吃一堑,长一智。这次,我先用桶挡住鱼的去路,再把鱼食撒在网里,当有鱼在吃食时,把桶猛地提起来,这样桶里就有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哈哈!这条鱼乖乖地做了我的“俘虏”。我满心欢喜,把捉到的鱼放进鱼缸里,再按原来的方法,又捉了八条鱼。

  在昆虫馆,我认识了不少的昆虫,也了解了许多关于昆虫的小知识,同时还体验到了动物与人类的和谐。

观察昆虫日记11

  10月22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我在书桌上写着作业,“叮”的一声,一枚绿豆大小的圆球落在我的桌上,我非常好奇。

  我放下我的笔,正准备掂量那枚“小绿豆”,谁知它突然变成椭圆形,几只灰白色的小足在半空中飞舞——这分明是只小爬虫呀!

  别人看见有一只小爬虫,可能都会吓得大叫或把它扔走,而我却不怕它,还拿出尺子去量它的长度,并仔细观察:它长5毫米,宽约为4毫米,呈灰色,名为西瓜虫,喜欢在潮湿的地方生存。呀,不好,我的尺子没拿稳,结果碰到了小爬虫,它立刻缩成一团。

  过了很久,小爬虫确定了旁边空无一人,才开始把身体缓缓展开,继续让小足飞舞。过了好久我才明白,它想让自己的身体翻转过来,能在桌子上爬动。可不知什么原因,它只能平躺或侧向一边,无法将整个身体翻转过来,可它毫不气馁,继续努力地实现自己的愿望。

  我揉了揉眼睛,如此脆弱的生命能拥有这么强大的毅力是我始料不及的。不过我还是打开窗户,看看天空,对这只小爬虫能够爬起来不再抱有什么希望了。

  当我出去遛了一圈再回到书桌时,那只小爬虫竟然爬了起来,我又一次将它翻过去,看它如何“东山再起”。只见它的`甲壳在缓缓移动,挪向我的那把尺子,一下子吸了上去,我把尺子倒过来,可它竟然还在上面爬着。这不用想就能知道,这只小爬虫为了生存艰难地努力着。

  我被这小小的生灵震撼了,是啊,所有的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哪怕它只是一只微不足道的小爬虫。想到这,我轻轻把它拿起,打开窗户,一扬手,让它重获自由。

观察昆虫日记12

  大家知道“西瓜派”是什么吗?嘿嘿,保准你猜不着。让我来告诉你吧,在它的脊背上有一个奇特的纹身图案,那是一张“人脸”!我想这是用来吓唬敌人的吧,它的`尊姓大名就叫“人面蝽”。

  它的身子也和“跳跳豆先生”一样呈倒三角形,不过,它的脚可比“跳跳豆”多——有八条。对了,至于“西瓜派”这个名字的来历么……那是因为它背上的脸谱大部分是朱红色的,而“眼睛”、“鼻子”和“嘴巴”却是黑的,就像一个切开了的西瓜,所以我叫它“西瓜派”。

  “西瓜派”可不是“跳跳族”的成员,它会飞,而且是个不错的飞行员。它也不喜欢爬,还挺爱装死,瞧,它又来这招了,哈哈!可这却骗不过我的火眼金睛,哼,看谁更有耐心。

  它吃饭的样子也挺怪,不像其它几位客人一样用吸管,而是用脚抱起树叶,像猴子一样用力把食物塞进嘴里,那副馋相还挺可爱。不过“西瓜派”的眼睛更怪呢,我根本找不到它在哪里,可是,只要它的触角一受损,它就像瞎子一样乱跌乱撞,我想,也许触角就是它的眼睛吧?

  “西瓜派”还是位杂技高手呢,有一次,我把它放在一根细线上,想:它非摔下来不可。可没想到,它在上面稳稳当当,就像表演走钢丝,虽不怎么快,却始终没掉下来,大家都忍不住给它鼓掌呢。

  哎,看我这记性,这小人面蝽是从哪儿来的,还没告诉大家呢。它是我从一个小水塘里救上来的,嘿嘿,它还得叫我救命恩人呢。因为连爸爸也不知道它是害虫还是益虫,所以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如果是个害虫,还真便宜了它。

观察昆虫日记13

  好像现在的小孩子,都普遍有昆虫日记这样有趣的东西。我小的时候,是没怎么写过,不过长大之后,反倒有了些许这样的想法。

  我对昆虫的兴趣,要感谢那本有趣的书,就是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也许孩子们的日记,仅仅是观察青虫变成蝴蝶的.过程,而《昆虫记》的内容,就要多得多了。

  在这本书的影响下,我也变得喜欢昆虫了。从前觉得有些讨人厌的虫子,如今倒也有些可爱了。我对于自己没有写过昆虫日记这件事情,感到可惜。可是想做的事情,就不怕晚。

  我开始寻找合适的昆虫。结果,在楼下奶奶种的桑树上,我看到桑蚕的影子。我敢打赌,如果我对昆虫一无所知,我一定不会爱上桑蚕。奶奶倒是一点不怕,说桑蚕可是一个好家伙。于是我问她我可不可以经常来看看桑蚕,奶奶也同意了。

  我开始每天去看蚕宝宝,出于各种原因,我不敢触碰它,只是看它,看它吃过的桑叶。看它在叶子上找着合适的地方休息,慢慢的觅食,甚至,是见证一些蚕宝宝的死亡。

  从那之后,蚕宝宝就像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想,它不仅仅是一种可以吐丝的的昆虫,更有它的一生。

  我也许没有法布尔那样多么热爱,但是我对于昆虫,也有了自己的理解。我感谢没有昆虫日记的童年,让我遇见了《昆虫记》,我感谢《昆虫记》,让我有了写蚕宝宝的昆虫日记。

  像法布尔说的那样——普通并不等于无足轻重,只要我们给予重视,就会从中发现有趣的知识。让我们去发现生活普通却又如此美好的事物,勇于去探索,去发现,去寻找吧,你会有所收获的!

观察昆虫日记14

  10月3日 阴

  蜗牛在没伸出壳时,口朝底部。

  蜗牛主要吃绿色植物的叶子,它先用触角碰一碰食物,觉得周围安全了,就吧嘴完全张大。

  蜗牛有四个触角,上面一对比较长,是用来探路的;下面的一对就是用来感应食物味道和探路的。我还发现蜗牛群喜欢叠在一起行动。大的在下面,小的在上面,至于为什么要这样我也不知道。

  10月4日 晴

  蜗牛的壳是有不同颜色的,大的蜗牛的壳是棕色和条纹组成的;相反,较小的蜗牛的壳的颜色比较浅,不过条纹的颜色和大蜗牛的相同。

  蜗牛长得越大,它的壳就会越大,壳上的螺纹圈就越多。而且,一旦遇到敌人攻击,壳就成了蜗牛最有力的“保护伞”了!

  10月5日 晴

  蜗牛喜欢到潮湿的地方活动。下雨后,蜗牛就会出来透气,因为雨后的地面很潮湿,适合蜗牛活动。

  我还观察到,蜗牛的大便是棕绿色的,为什么有绿色呢?因为蜗牛主要吃的.菜叶是绿色的呀!

  如果蜗牛吃东西,一天就会大便1~2次左右。

  10月6日 晴

  我观察到蜗牛一般是合起来行动的,它一边走,一边留下自己的气味,以防万一。如果自己找不到同伴了,那同伴也可以由气味找到自己。

  蜗牛有一种透明的液体,边走会边流出来,可能是一种记号吧!假如自己迷路了,看到或闻到自己的透明液体,便知道自己走过这条路!

  10月7日 晴

  今天,我观察了蜗牛的走路。我想,蜗牛没有脚,怎么会走路呢?

  原来,蜗牛就是靠身体的蠕动来走路的,不过走得很慢。

  蜗牛的壳也是它走路的工具哦!因为壳可以让蜗牛的身体保持平衡。

观察昆虫日记15

  蚂蚁是我们熟悉的昆虫之一,它给人的印象是喜欢甜食。为了确定蚂蚁的.饮食饮食习惯,我觉得亲自做一做实验。

  我准备了一些食物,有白糖、食盐、米饭、苹果碎屑和死蚊子,就和爸爸一起到楼下小区做实验了。

  我找到一个蚂蚁较多的地方,把食物放下来。我把食物一一摆好,但许多蚂蚁都“逃跑”了,我一脸诧异,难道它们都不喜欢这些食物?

  过了好一会儿,蚂蚁大军来了,原来它们是去搬救兵了。

  它们径直往白糖的方向爬去,其他的食物只有零星的几只蚂蚁,我仔细数了一下,食盐那儿只有五只蚂蚁,米饭那儿只有三只蚂蚁,碎苹果屑那儿只有四只,死蚊子那儿只有一只,只有白糖那儿密密麻麻,阵容相当惊人。

  它们驮着白糖,朝来时的方向爬去,排队还要整齐,原来蚂蚁也很有组织性、纪律性,而且还不会迷路,据说蚂蚁在“行军”的途中,会分泌一种生物信息素,这种生物信息素可以将整条“行军”路线确定下来。我用手指在蚂蚁的“行军”路线上划出一条浅沟,发现遇到被抹去的那段,就变得没方向感了。它们徘徊了一会儿,朝另一个方向绕过去了,可能是蚂蚁记住沿途的天然气味,找到回家的路吧!

  从实验表明,蚂蚁最喜欢的食物是白糖——甜食。今天,我不仅觉得好玩,同时也增长了知识,真是两全其美!

【观察昆虫日记】相关文章:

观察昆虫的日记06-03

观察昆虫日记11-10

昆虫观察日记(精选14篇)05-27

昆虫观察日记(通用14篇)05-27

昆虫的日记02-22

描写昆虫的日记12-02

关于昆虫日记03-22

观察日记07-24

观察的日记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