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的作文

时间:2025-06-15 07:41:20 写景作文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精华]实用的写景的作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写景的作文10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华]实用的写景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 篇1

  风吹散了云,种下了阳光。——题记

  外婆家门前有一条小河,缓缓流向远方。

  春天,冰雪融化,这河水就像一位活泼的少女,唱着,跳着,踏着河滩上的那些石头,欢乐之余还替河边的柳树做着桑拿。河两边,长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黄的.、红的、蓝的、紫的,应有尽有。

  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散发着炎热的气息。于是,我和伙伴们便成群结队来到小河边。有的在水里打水仗,有的在捉小鱼。而我则坐在岸上,用脚拍打着水面,宁静的河水泛起了微波,反射着太阳的光芒,就像铺满了碎银。

  秋天,柳叶枯黄,风轻轻一吹,便掉落河中,如摇篮,一荡一荡的,慢慢流向远方。夜晚,那弯弯的月牙倒映在清澈透明的小河上,是那样的美丽,又是那样的温柔。

  冬天,小河结成了冰。这条冰封的小河,冰层晶莹透明,可是,一踩上去,就像布满碎花纹的玻璃。

  这就是小河,四季各有四季的美。人也是这样。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写景的作文 篇2

  写景抒情,是中学生写作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情景相生、情文并茂的优秀作文;但是,就总的情况来看,这类文体写作训练的状况不能令人满意。原因何在呢?改善这种状况的途径在哪里呢?

  做任何事都要明确目的,写作训练也是如此。优秀的写景抒情文章,一般说来,总是用美的语言,描绘美的图画,表现美的感情。写好写景抒情文章,需要具备美好的情操,较强的审美能力。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写景抒情的写作训练,应当以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较强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

  写景抒情文的写作,包括立意、谋篇、结构、语言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让读者在阅读中看到一幅美的图画。要能够用语言描绘出一幅美的图画,首先要在脑子里形成一幅美的图画,这就要借助于观察。(当然也可以借助于想象,但归根到底,想象还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

  观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科学的观察,一种是审美的观察(观照)。前者的目的,主要是在把握事物表面特征的基础上探求事物的本质,因而在观察中往往伴随著名理的思考,同时须尽可能地排斥主观感情的干扰;而审美的观察,则是为了“发现”适合于表达主观感情的事物的美的形式,因而在观察中往往渗透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同时会暂时中断抽象的名理思考。写景抒情文章,要求我们能够准确地把握景物的特征,主要是其形状、色彩、运动状态、空间位置方面的特征,因此需要我们借助于科学的观察,这样才能使景物描写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才能改变学生作文中内容空泛、套话连篇等毛病。但是在为描写景物所进行的观察训练中,我们决不能停留在科学观察之中。因为科学的观察往往带有较强的分析性、解释性,这在科学研究中是必要的。但在景物描写中,则可能使景物描写失之琐碎,缺乏统一的鲜明的意象。

  按照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观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不仅具有不同的形态、色彩、运动状态和空间位置关系,而且具有各不相同的“力的模式”(这个“力的模式”是以上各种因素作用产生的“综合效应”)。“象上升和下降,统治和服从,软弱和坚强,和谐和混乱,前进和退让等基调,实际上是一切存在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比如崇山峻岭、危岩劲松、闪电雷鸣、大漠长风这些具有“阳刚之美”的景物和清风明月、幽林曲涧、弱柳柔丝、杏花春雨这些具有“阴柔之美”的景物,实际上就具有截然不同的“力的模式”,因而具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性。在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中,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自然景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力的模式”,不同的表现性,培养他们对形式的敏锐的感受能力,是培养审美观察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能形成审美的构成意识和构成能力,也就是在感性形式上统一为一个有联系、有意义的整体的意识和能力。这样,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景观,他们才会发现由那些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的景物构成的具有鲜明总体特征的完整、统一的画面。人们的视知觉具有要求简化的倾向,当知觉对象符合这一要求时,才可能产生美感。因此在审美观察的基础上描绘出来的画面,才是既真实,又美好的画面。

  以上说的是在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训练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力。审美观察,是一个“物我交流”的双向过程,人们又称之为“审美观照”,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渗透着情感的活动。首先,情感在审美观照中发挥着动力功能。学生如果缺乏观察、审美的兴趣,就不可能开展任何审美活动。事实上,热爱大自然是学生的天性,这是我们组织学生观照自然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介绍与某处景物有关的往事、历史传说、故事,引发他们特定的情绪记忆,以积极的情感状态投入审美观照。其次情感在审美观照中发挥着定向和创造功能。当我们带着特定的情感进入观照时,这种情感对外界景物就会产生一种选择作用,甚至变形作用:那些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的景物才得以进入知觉范围;一些不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的景物,由于知觉的完形作用,在经过变形作用后(变得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也得以进入知觉范围。而且,由于情感的激发、启动,以往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景物的意象,也可能加入其中,从而使得由这些意象组成的知觉形成具有鲜明的总体特征,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成为主观感情的象征物。这样的画面,便是由情感定向、一创造如来的富有生机的完美的画面。比如同一处荒园,用科学的眼光看,它确实是杂草丛生,断瓦残垣,不堪人目;但是如果它和学生们的童年趣事联系在一起,他们就可能有意无意地不提那些不堪入目的景象,而大写特写蟋蟀在弹琴,小鸟在歌唱,甚至把某处公园中的一些景物的形象移花接木地加到了他们心爱的荒园上,那破败的老屋会显得古色古香,那杂草丛中会散发出泥土的芬芳。这样写从科学的眼光看是不真实的,但是在他们的眼睛里,记忆中却是真实的;它所表现的孩子们的那股热爱童年生活的感情却是真实的。

  当然,激发起学生的特定的情感进入审美观照,这情感首先就应当是积极的健康的。诚然,积极美好的情感决不是单纯在写作中能够培养起来的,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但是指导学生写好写景抒情文章,把它作为发现美、创造美的一个过程,也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除了上面所说的在进入观照之前,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而外,学生的心灵、情感在观照过程中也能够得到净化和升华。当我们引导学生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在观照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时,当我们沉浸在自己所创造的美妙境界之中,浮想联翩、流连忘返时,“我们不再生活在事物的直接的实在之中,而是生活在纯粹的感性形式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所有的感情在其本质和特征上都经历了某种质变过程。情感本身解除了它们的物质重负。”培养这种脱俗的情感,超越精神,达到人生的审美化,如上文所说,是审美教育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

  以上说的是,在对自然景物的审美观照中,可以发现、创造出一幅富有生机的完美图画,这图画,用美的语言描述出来,就可以构成较为理想的写景抒情文章。这个过程,同时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过程。如何运用语言准确地描绘形象,表达感情,这里面也包含着美育,这里就不多说了。下面简单地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和艺术鉴赏中汲取有益的营养的问题。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有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对于这些艺术精品单纯作理性分

  析,讲清它们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哪些词语用得恰到好处,显然是不够的;一味地让学生诵读,或者笼而统之地称赞它们是如何美妙,学生也听得有限。我们觉得比较好的方法,是先要求学生体味作者所描绘的境界,给我们怎样一个总体印象。优秀的写景文章或片断,用笔可能有繁简之分,但是都能给人以鲜明的总体印象。比如老舍先生《在烈日和暴雨下》中对烈日和暴雨景象的描写和鲁迅先生《故乡》中关于月下西瓜的景物描写,前者有如繁笔画,后者有如简笔画,但是给我们留下的印象都是鲜明、深刻的。在把握总体印象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多角度描写以突出这一印象的,这样似乎更符合观察、感受的顺序,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正确途径。然后,我们可以通过表情朗读,最好借助于电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描绘的境界,从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展开创造性想象,补充画面中所没有描绘的部分。比如在《小石潭记》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想象出作者描绘的清冷幽静的境界,并且体会到这样的境界,恰当地表现了作者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郁郁不平的心情。那么试想我们有朝一日前往小石潭,寻访古人遗踪,当会是怎样的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观赏今日小石潭,又该是怎样一番景象?这样便把阅读和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绘画、摄影等艺术都极讲究构图之美,讲究通过经营构造更好地表现作者的

  主观感情。比如同样是为树人堂拍照,站在它的脚上,采用仰视角度,让它处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之下,让它沐浴在灿烂的霞光之中,它将显得更加宏伟壮丽;而站在远处,采用平视角度,那就取决于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最好还得“亲临现场”,和学生一同“下水观察”。中国古代绘画,很讲究所谓“以实带虚”、“以虚补实”,以收到以少胜多,深化意境的作用。南宋画家马远,人称“马一角”,他的绘画总喜欢在画幅上留下大片空白。但是在观赏者眼里,这一片空白却不是一无所有,它可能是云雾环绕的远山,也可能是烟波浩淼的湖水。高明的剪纸艺人几剪刀便可完成一幅神奇的人物剪影,但是让我们看到的,却不是一个简单的轮廊,而是一个神态毕现的人。所以能够如此,就是因为作者以有限的笔墨,描绘出了对象的主要特征。“关于事物特征的记忆表象,是与整个事物的记忆表象相结合,并且作为这一结合的突出部分保留在头脑之中的。因此当人们有机会被唤起这特征的记忆时,也就必然联想起整个事物的表象”。所以作者所描绘的有限的“实景”,才可能引起观赏者丰富的联想,补充作品中留下的空白和没有表现出的部分。而这样的作品,更易于引发观赏者的审美创造欲望,因而也更具有美感。课文中的写景抒情散文,也不乏这方面的例子。比如《小石潭记》中作者无一字写水,但是我们在阅读、想象中却能够感受到那游鱼、细石,无一不是处在清澈见底的潭水之中。当然,阅读教学和艺术鉴赏的艺术精品,出自名家之手,不是学生们一朝一夕的功夫便能模仿到的,但是在阅读欣赏中可以培养起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激发出审美创造的欲望,这已经不是仅仅有利于写作的事了。总而言之,美的事物要美的心灵去发现、创造,而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又将创造美的心灵。我们认真地指导学生写好写景抒情文章,便是在实践着这一真理。

写景的作文 篇3

  在五年级的时候,我回了一趟老家——贵州,我去了黄果树大瀑布、龙宫、天河潭、黔灵山公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黄果树大瀑布了。

  我们到了安顺,先来到了第一个瀑布——陡坡塘瀑布,这是黄果树瀑布群中较小的瀑布,那是一段下游,我们往上走水往下游,到了那个瀑布,这水哗哗的流,溅出好多水雾,让我感到非常凉爽,心情变得轻松,没有烦恼,去黄果树大瀑布的时候,我对妈妈天真地说:“这个瀑布居然水雾那么大!”妈妈说:“傻孩子,这瀑布的水雾一点也不大,哪有黄果树瀑布的大啊!”说着就来到了黄果树大瀑布,到了黄果树景区的最大瀑布——黄果树大瀑布,到了离黄果树大瀑布大约还有四五百米的地方,就有买雨衣的人,我心想:“哪里有水雾啊!卖雨衣有什么用啊?”可是到了大约三四百米的地方,我改变了这种想法,水雾迎面向我一阵阵扑来,爸爸给我买了件雨衣,到了大约二三百米的时候,我隐隐约约看到了一条淡淡的.彩虹,可听到了哗哗哗的水声,这水声震耳欲聋,听不到其它声音,水很清,清澈见底;雾很凉,清清柔柔。

  黄果树大瀑布里头有个水帘洞,在黄果树大瀑布的居中位置,黄果树大瀑布非常高,听导游说黄果树大瀑布高约77米,宽约101米。

  所以要走很长一段路到黄果树大瀑布的水帘洞,到了水帘洞,里头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比较陡,里头有几个窟窿,可以从里面直接看到黄果树大瀑布,外面的人可以看见在黄果树大瀑布水帘洞里的人,而里头的人却看不见外面的人。我从里头穿过了黄果树大瀑布,不禁感叹到:“黄果树大瀑布真美,实在叫人流连忘返。

  黄果树大瀑布给我印象非常深,让我流连忘返。

写景的作文 篇4

  下雪了,下雪了!整个世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看,树上、花上叶子上到处都是白白的雪,就像冬姑娘吹来的泡沫一样美丽。

  看,咱家院子里的橄榄树都穿上冬姑娘送给它的连衣裙。看,地面上都有雪,虽然,看上去不滑,但不过你一脚踩上去一定会滑一跤,因为下面还有一层又厚又结实的冰。看,房顶上也有冰雪,就像一栋白房顶一样美。如果有太阳的话,白房顶就变成金光闪闪的房顶。看。这边还有人在打雪仗,堆雪人呢!他们玩得多么开心啊!哇!湖面上也结冰了,远远看去多么像一面镜子啊!

  看,有些人在路上走着,他们形态各异,有的在小心翼翼的走着,有的`走在冰上连跌了好几跤,有的既没有小心翼翼走也没摔跤,像是穿了防滑鞋一样不怕滑。还有的怕滑,不敢出门在家吹着暖暖空调呢!

写景的作文 篇5

  风,带着夏日的篷动与黄昏的惬意,拂过这空旷的草地;我,带着满满的好奇之心,步入这迷人的水镇。

  走入这一扇古朴的石门,一条长长的木栈道便出现在眼眼前,两旁的水彬,笔直的向上生长着,树梢上的蝉虫不停地叫着,这烦人的聒躁在这详和的林中却也成了一篇安静的乐章。

  这一长长的栈道,不知何处才为尽头,伴着夏虫的演唱,嗅着这树木的清香,听着栈木的吱呀声,缓缓的向前。

  忽地,一阵亮光从树隙中透出,日落的余霞映着依水而建的剧院,让这由冰冷钢铁筑成的现代建筑,似乎也有了几丝温暖的生气,与这水,这树,这自然,融在了一起。

  再向前走去,一阵喧闹传入耳中,一只脚还留在木栈道上,而另一只脚已踏上那久远的清石板,那被风吹了万遍,被雨水冲洗几千次,被无数路人踩过,已经被岁月磨得清滑而透亮的石板。正是这一块块蕴着百余年的石板,筑成了这老街,正是这百余年岁月的冲刷,造就了这古镇。( )

  随着这石板,我由那自然的宁静,融入了这黄昏的喧闹中,有孩童的打闹,有船工的号声,有店家的吆喝,有行人的私语,有鸟归巢的鸣叫,有蝈蝈的歌唱;空气中,散发着米糕的.食味,叶子的香气,河水的味道。在那些许斑驳的白墙中忙碌的妇女,在这青石板上挑着空担子急往家里赶的生意人,在木楼顶倚着木栏远眺的游人,一起交织成了一幅充满着人文与岁月的十字绣,耐人寻味,百看不厌。

  一路漫步,天色渐暗,落日的余霞最后望了一眼这水镇,恋恋不舍的隐去,随着最后一抹余晖的逝去,忽地,这镇就暗了,片刻间,所有的声音,似乎化为了泡沫,消散在夜空中,一切归为了宁静,那最自然,最原始的时刻。

  “哟~~~”随着船工的一起长喝,声音似乎像听到命令似的,齐齐响起,灯亮了。那一盏盏灯光,仿若一轮轮圆月,照耀在这水面上,在风的拂动下,和水混为一体,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月光,在这黑穹之下显得格外明亮,光愈发明亮,而声音也愈发宁静。这条街上的食客已酒足饭饱,游人也渐渐散去,在路上嬉戏的孩子也被叫回,赤膊纳凉的人们也陆续回家,小镇回荡的,仅仅剩下那恬静的虫鸣与醉人的喃喃细语。乌镇夜之美,早已无法用言语形容。而我已醉在其中,静静地看着这水面,一处亮光在不觉中缓缓地从天际流出,流到水面,闯入我的视线中,想要去抚摸,却无法触及。夜渐深,乌镇如渴睡人,渐渐闭上了惺松的眼,在月光下睡去。

写景的作文 篇6

  拙政园是我们国家私家园林之中的经典的园林,在今年冬天的时候有幸参观了拙政园,一睹江南的园林的冬景。

  进入园区内,便可以看到一块巨大的石头立在树木中间,由于下过雪的缘故,石头上面覆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白雪,和它的名字更加呼应了,这就是“缀云峰”,此时的石头像是天上的一朵云坠落在了地面上。石头的'两边是太湖石,像是一个巨大的“王”字,遮住了身后园林的美景,可以看出园林的主人似乎想要独守着园林的美景。随着下到进入园林内部。大概是由于冬天的缘故吧,此时的园林显得有些单调,只有着冬天的银装素裹。而往日里面的池塘之中的美丽的河面的风光也被白雪所覆盖了。不过在这冬天之中,却多了几分诗意。看着精致的庭院以及建筑物,更加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

  这次的游玩给我带来十分深刻的影响,我希望自己以后也可以设计出这么美丽的园林。

写景的作文 篇7

  西山的美,无法用言语来表达。——题记

  第一站,明月湾。

  试问最幽处,号为明月湾。

  明月湾,以湖光山色风景优美、历史遗存丰富多彩而著称。

  以前,从未听说过明月湾,更不曾到过那里,去了才发现,居然,是天堂。

  朴实无华的金色树叶在微风中,旋转、飘落,然后凋零,古色古香的窗边长满了落寞的情态,是否预示着一个朝代的由盛到衰。

  相传,在这南濒太湖,北倚青山的地方,还曾留有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的足迹。突然,觉得吴王真幸福,月色朦胧之夜,在这风景如画的地方有美女相伴,不用管朝中大事,不理会后宫琐事……

  明月湾,真的无法用任何华丽的词藻来形容,如果说,西山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博物馆,那么明月湾便是里面最璀璨的明珠。或许,用珍珠来形容她太过俗气,但明月湾的清新脱俗是无法掩盖的。

  原来,我在这里,我在天堂。

  第二站,快乐烧烤。

  离开了明月湾的清新,我们去了另一个截然不同的.地方,那里有点燃的烤炉,有解了冻的生肉,下一步就要看我们的了。

  烧烤?没错,这就是我们要做的,虽然吃过不少此,却缺乏“实战经验”。我们该怎么做?要烤多长时间?怎样算烤好了?一连串的问题涌现出来。看来,这顿午饭,要下苦功夫了。

  我先撕开了一包羊肉串,拿了五、六串出来,放在烤炉上,一眨眼功夫,肉都黏在烤炉上了,那个如漆似胶啊,扯都扯不下来。好不容易扯下来了,一般都是焦的,而另一半呢,却还没熟。接下来,烤牛肉,那就更不容易了,一位老师还以为我们在烤熏鱼呢,直“夸”道:“厉害厉害,能把牛肉烤成熏鱼,真厉害!”

  末了,吃着半生不熟的烤肉安慰自己道:“没关系,第一次嘛,练练就好了,毕竟还能吃,也不算太差。”

  最后一站,大战橘园。

  拜别小桥流水人家,离开烟熏火燎,我们到了橘园。

  橘园,多好啊,又好吃的橘子,清新的空气,还能体会到别样的农家风情,真是不妄此行呐。

  橘子,我来啦!

  进了橘园,一眼便望见沉甸甸的果实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那便是橘子——我最爱吃的橘子。泛着金光,即使是在那样阴冷的天气,也觉得温暖。

  我们爬树、采橘子,采不下,就吃橘子,弄得灰头土脸,鞋底的泥土也不知垫了多少层。肚子,很饱了,却还止不住地将橘子往嘴里送。

  离开西山,记忆中又多了道风景。

  离开了西山,记忆中又多了道永不褪色的风景,回忆起来,只有快乐依旧。努力记住西山的所有点点滴滴,虽然人的记忆是最—不住的东西。

  再见,西山。

  再见,明月湾。

  再见,橘园。

  我会努力,努力记住你们……

  再见……

写景的作文 篇8

  不知不觉,秋天来了,她带着颜料和画笔来了。

  她走过田野,挥动画笔,点了点。顿时,田野变了样,稻田就像金黄的海洋,风一吹,像掀起了金色的波浪;高粱红了脸,就像喝醉了酒的大汉;棉花白了,从远处看,就像铺了一层雪被子。田野里五谷丰登,农民伯伯看了,高兴地合不拢嘴呢!

  她走过果园,拿起画笔涂了涂,果子都成熟了。苹果红彤彤的,活像一个个小灯笼;五颜六色的葡萄挂在叶子底下,有红的、白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采果子的姑娘看见了,说:“今年的水果水灵灵的`,长得可真好呀!”

  她走过花园,用画笔画了画,花园里的花都盛开了。桂花黄黄的,十分的香,特别时在雨后,仿佛在千里之外就能闻到阵阵芳香;最引人注目的是菊花了!菊花淡黄的、紫红的、雪花的,美丽的菊花向人们展示她那优美的舞姿,游客们纷纷喝彩。

  秋天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也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更是一个快活的季节!

写景的作文 篇9

  我爱春天大地万物生机盎然的景象,我爱夏日不畏炎热的保卫士,我爱秋收时节那一浪浪金黄色的稻谷,我爱冬天温和的阳光。我爱家乡的四季,特别爱家乡四季田园风光的美。

  道路两旁一排排不知名字的树直通我的家乡,它们是家乡的保卫士,默默地守卫着家乡这一块净土。一阵细雨给这些树换上了新装,然后这些树抽出嫩芽,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春天的到来,告知人 们春天到了,春种农忙的时节到了。勤劳的农民便忙着松土、播种、插秧等等。忙这忙那的.,轰隆隆的机器声响遍田野。蒙蒙细雨滋润着家乡的每一片土地,河岸上的小草在春雨的滋润下抽出嫩芽,微 微发出淡青色,一阵春风迎面扑来,散发出清新的气息;还有家门前的柳条儿在微风中飘荡,呈现出一幅美丽和谐的画面。

  烈日高照,烘烤着干涸的大地,夏天到了。家乡的太阳挺猛烈的,但有那一排排守卫士在遮挡着炽热的太阳,有东南西北风在驱散着热量,让人感觉挺凉爽的。那树不怕太阳,它们默默地为人们 撑起一片荫凉,纯朴的人们在树下谈天说地,在家门前悠闲地纳凉,一阵轻风迎面吹来,是多么的凉爽啊!一浪浪禾苗在微风中飘荡,它们依然是那么的绿,并茁壮成长着;它们在阳光的沐浴下,长出 一穗穗青青的稻谷,等待丰收时节的到来。

  树上枯黄的叶子纷纷飘落下来,撒在地上,秋天到了。禾苗弯下了腰,好像在向人们低头问好,一浪浪稻谷涨红了脸垂掉下来,等待着人们去收割。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人们又开始忙碌了。收 割机又在田间轰隆隆地作响,辛苦栽培了那么久的稻谷终于盼到了丰收的时节了,此时此刻·,人们脸上充满了笑容,流露出喜悦之情。家乡的秋天是那么凉爽,那么温和,那么恬静。

  转眼间,冬天到了。家乡的冬天是比较寒冷的,尤其是刮风、下雨的时候,不过它决不会像北方冬天那样的寒冷。早晨,推开窗户,一束温柔的阳光透过窗户射进来时,你会感受到阳光带来的温 暖。远远望去,空荡荡的田野上只留下稻草根,它们在冬眠,等待着来年春天的到来。用脚轻轻地踩在阡陌上,发出温柔的吱吱声。

  这就是家乡的四季,家乡的四季各不相同,每一个季节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它不像昆明那样,四季如春。

写景的作文 篇10

  早晨,我去看了我的土豆,它又长高了一点,现在它比前两天长得更高了。我心里像灌了蜜似的,十分开心。妈妈走了过来,说:“春天快来了,它正在长大,好迎接春天的'到来。”“虽然现在它每天只有一点点的变化,但我还是会耐心地等它慢慢长大。”我回答妈妈。说完我拿起水壶给土豆浇了一点水,又说:“来,喝水了,好让你快快长大!”明天它会不会有变化呢?那我就明天再看看吧!

【写景的作文】相关文章:

初中写景作文-初中写景作文04-05

关于窗外写景的作文_写景作文01-10

描写景物的写景作文12-29

描写景色的写景作文09-04

写景的作文12-19

写景的作文[精选]10-21

写景的作文【精选】10-19

写景的作文[精选]11-23

写景的作文07-28

写景的作文(精选)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