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教育心得体会
- 相关推荐
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心得体会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音乐教育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音乐教育心得体会1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深该的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自己教育教学方法有了重新的认识。
我要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让学生从音乐中得到美的熏陶和美的享受,而这种美的享受来自于宽松音乐的氛围,可以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让学生随时随刻都感受到“我能行!”学生带着这种感受可以从中获得收益,并付诸于一些实际行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欣赏教学
音乐欣赏是以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感知及联想等辅助手段使学生对作品形成一种全身心的审美体验。教师应紧紧抓住旋律、节奏、音色、拍子等要素塑造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歌(乐)曲的意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海洋里。
例如:欣赏《瑶族舞曲》,我分段的给学生播放乐曲,让学生体验音乐要素塑造的音乐形象,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首先在简短的引子后,进入了第一主题,情绪优美抒情,描绘了姑娘们婀娜多姿的舞态,第二主题是由第一主题派生出来的,速度加快,节奏便秘,音乐情绪起了变化,更加热烈欢快,甚至有些粗犷,表现了小伙子们奔放的舞姿。中部出现了三拍子的优美旋律,表现了青年们真挚的爱情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第三部分再现第一、二主题,人们又纷纷加入群舞的行列,欢跳、旋转、歌唱,气氛越来越热烈,感情越来越奔放,乐曲在强烈的全奏中推向高潮。通过这首乐曲的欣赏,使同学们更加热爱家乡,热爱少数民族的音乐了。
2、引导学生自编动作
低年级音乐教学中,主要是以“动”为主。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好动、好奇心强且情绪极不稳定,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运用体态律动,让学生自己编动作、自己跳,达到自学、自乐的目的。
3、启发学生编歌词
新歌的歌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是以教师的“教读”为主,但有些歌曲,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来编歌词。例如:在教五年级歌曲,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地改编歌词,很多学生把他们喜欢的.人或事都填在歌词中。并且唱的朗朗上口,活学活用。
例如,在合唱歌曲教学中,我打破以往教师给学生分声部的习惯,而是让学生采取主动学习的态度,告诉他们“你喜欢哪个声部就唱哪个声部”,学生学习兴趣非常高。接着老师再次鼓励学生:“你能不能试着把较难的声部也唱会?看谁两个声部都会唱?”这样激励的话语、大大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向自己挑战的信心,从而,让他们感受到“我能行。”
在这个教学过程当中我的教学经验得到了积累,同时学生们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我相信,只要我不断地努力,我的音乐课堂,一定能充满跳动的音符。
中国音乐教育心得体会2
通过这次网络研修培训,我受益匪浅,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次培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网上培训,专家讲座引领,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等。以下是我参加培训学习的几点体会:
一、音乐是一门崇高的教育事业。
音乐是一种崇高而深刻的艺术,它具有强烈的感人魅力,作为一线的教师必须的安心坚守岗位,这是道德的底线。只有安心教育事业,才能思变发展,这是生命的意义。怎样对待自己、怎样对待学生、给学生什么教育、给学生什么影响这都是教师的责任。因此,在今后的实践期间,我永远铬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他让我更安心地从事教育事业。
二、音乐能使个体得到升华。
教学过程是师生生命存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关注生命价值,引导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内在品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应是对话的、和谐的关系。教学要真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释放学生的内心能量,发掘学生的生命潜能,倡导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教学过程应是一个不断生成及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的过程。教师要用一颗灵动的心,要用一双锐利的眼,去把握与发现学生的生命律动,唤醒学生内在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幸福不仅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它同时也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在当今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幸福是人的追求也是人的需要。然而人的幸福的获得需要教育来实现。幸福在教育方面不仅包括学生的幸福也包括老师的幸福。教学过程中要有幸福接受教育之后的人更要有幸福。
三、作为音乐教师努力的方向。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努力发挥自己的专业素质,把爱与知识播送给每一位孩子,让他们健康、个性地成长。引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去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给他们旋律人生,享受人生旋律。印象最深的课程是专家为我们传授了许多音乐,教学方法,受益极大。特别是洁净的教学方式,让全班同学进全面参与、体验、实验。把这些知识变化性地运用到我们的音乐课堂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应。引导学生去感受、欣赏、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象美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建构起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我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繁难的技巧技能性训练,而是从学生出发,多为他们营造一些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以激发起他们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从而使美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四、认识自己的不足,终身学习。
学习不仅仅只学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总之,培训带给我们的将是不断探究,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自我的永远的研修平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时刻不忘音乐教师的使命,用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的标准来鞭策自己,努力前行。
中国音乐教育心得体会3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在中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在掌握一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使其具有理解音乐的基本能力,从而使精神受到陶冶,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具体来说,中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应当是让学生具有较为准确的感觉和感受音乐的能力。
按理说,凡具有听觉的生物就应该具有感觉音乐的能力,但这种感觉未必准确,因为音乐并非指声音而言,它不仅包括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还包括声音所表达气氛、情感、形象,平常所说的“对牛弹琴”即指对音乐所表现的气氛、感情、形象的不理解,让学生对各种音乐符号的学习、记忆,以及视唱、听写练习等等,都是为了让学生对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具有较为准确的感觉,这是音乐的基本常识,是理解音乐的基础。
对音乐所表现的气氛、情感、形象的感觉属于理解音乐的范畴,是感受音乐,因为只有理解音乐才有可能使精神受到陶冶,故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应视为重点任务去完成,这方面的任务主要体现在欣赏教学中,在全国统编的中学音乐教材中,在欣赏教学中基本上是让学生按照教材的规定,在教师引导下去听、去想。对于理解能力还不太强的学生来讲,这样做当然是必要的。但由于人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受环境和心情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同一段音乐不同心情的学生来说,完全有可能引发出不同的心里反应,特别在不公开作品标题和不进行引导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当允许学生对相同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只要学生听后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是有道理的,而且的`确引发出了符合本人心情的联想与想象,教师就应当给予承认,因为音乐的作用就在于引发听者的心理反应,而这种反应并非仅仅局限于该段音乐的标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听者的心情不同,引发出的心理反应有别是可能的,但对音乐所表现的感情的理解是不应该有分歧的(因为正常人产生感情的心理基因是相同的),如果有个别学生对感情的理解与大家出现了分歧,必定是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因而导致产生了特殊的心理障碍,切莫轻易否定,要仔细地诱导并研究,说不定会有新发现。
因为凡是声音都能导致人们产生心理反应,人们对音乐的感觉和感受往往同时产生,故而对音乐感觉和感受能力的培养也不能割裂进行。上述浅见错对与否,希望能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教。
【中国音乐教育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音乐教育实习总结07-02
音乐教育实习总结05-10
音乐教育教学计划12-22
音乐教育专业实习报告06-17
中国梦心得体会11-11
音乐教育工作报告11-05
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心得体会09-28
中国式现代化心得体会06-04
音乐教育专业自荐信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