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类作文

时间:2024-10-30 12:39:40 叙事作文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关于叙事类作文四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叙事类作文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叙事类作文四篇

叙事类作文 篇1

  独自在外漂泊,每年秋天都会想起少年时的放羊旧事。当浩荡的金风将广袤的原野染成一派收获的色调时,放羊娃们知道,又一个交织着欣喜与感伤的秋,已经翩然而至了。

  在宛东平原上行走,放羊娃是一道别样的风景。他们挥着长长的鞭子,呼哨着嘹亮的哨子,在旷野上逐草而牧。荒草坡,灌木林,河溪边,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放羊娃的身影。秋天是放羊娃们最喜欢的季节。连片的禾稼已被收刈,不必担心羊群啃食作物,大平原露出了坦荡的胸怀,成了羊群觅食撒欢的乐园。繁茂的.秋草结出了丰腴的草实,再加上田野里散落的豆荚、芝麻蒴,遗弃的花生秧、玉米秆、红薯藤等,都为羊群提供了丰富的美食。秋天是羊群抓膘的黄金季节,也是放羊娃们最忙活的时候,散学归来,放下书包,揣个冷馒头,赶上羊群就下地了。

  一群羊多则二三十只,少则三五只,驾驭羊群,关键在于管理头羊。头羊通常是年长体壮的大羊,有经验的放羊娃能够与头羊建立良好的沟通。佩戴红花铜铃是不可或缺的标志性待遇,鞭声、口哨声是重要的联络信号。记得我那时放羊,只是将羊群往草野或灌木林中一赶,任其自由觅食,走的时候,第一声口哨响起,头羊率先鸣叫回应,接着鸣声此起彼伏;第二声口哨吹过,能听到羊群鸣叫着奔跑的啼声;第三声吹罢,羊群已然到了眼前。点过数目,自豪地扯一声鞭子,拢着羊群回家。

  看着羊群一天天地肥壮,放羊娃的心情却有些失落,不愿看到的一幕还是无可避免地发生了。大人们知道放羊娃的脾气,通常都在放羊娃上学的时候卖羊。放学了,放羊娃兴冲冲地奔回家,跑到羊圈一看,脸憋得通红,接着就嚎嚎地哭开了,残存的小羊们哀鸣四起,放羊娃哭得更伤心了,却又不得不拢着小羊放牧。放羊娃知道,羊群维系着一家人的副业收入,更关系着自己的学费。少年时代的放羊岁月,使我们过早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涩与辛酸。

  放羊娃与羊为伍,以羊为友,放牧着自己的羊群,也放牧着懵懂青涩的梦想。与很多放羊娃一样,终于有一天,我也离开了自己的羊群,离开了生长于斯的平原,去了远方求学,到了更远的地方生活。外面的世界远比大平原广阔,却少了坦荡与厚道;外面的景致远比放牧精彩,却少了真诚与温情。几经拼搏,几番挫折后发现,我终究还是一个放羊娃,只不过是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放牧着执着的梦想。

  秋风起的时候,我喜欢到郊野散步,没了钢筋水泥的包围,视野变得很开阔,思绪在长云厚壤间翻飞。或许,保持自己的本色,做一个有底线、有梦想、有价值的精神牧者,也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吧?这样想着,不由得释怀了很多。

叙事类作文 篇2

  惩罚,并不是全是坏的,有时,它会改变你。

  ——题记

  当接到那张语文试卷时,白纸黑字红分数,让我惊吓的无法呼吸,我竟然在古诗上扣了这么多分,说实话,着整个寒假我就基本没有学,三分之二玩,剩下的三分之一还是有二分之一在看课外书,寒假我就相当于白过了。可是后悔也没用了,只能接受现实。

  当然,后面的考试简直就是一塌糊涂,这就是我上初中以来最烂的一次,开学前三天我就是浑浑噩噩的度过的,星期三的早读,让我一生也忘不了。

  早读是上语文,彭老师要检查古诗五首,彭老师一边检查,我一边背,彭老师突然叫道:“来子康,背诵《武陵春》。”我的大脑被这突如其来的命令弄短路了,这让我本身就让我这没背熟的连一个字都记不起来,“我没背过。”我心里一横,站了起来。彭老师看着我,说:“你有几首没背过!”“只有两首《密州出猎》《武陵春》”“把剩下的三首背一遍”结果我们班上的`人都知道,彭老师送了我一份惩罚“大礼包”古诗抄十遍,外加骂了我一顿,说道:“如果你是我儿子,我今天就不会让你走出这间教室!”

  说实话,我当时真的很恨,但是就在我抄古诗的时候,我发现,我每一首古诗只有抄上三遍,我就可以一字不错的默写下来,我还惊奇的发现,我会拼命的抽时间来抄古诗,如果我把这些时间都有在自主上,我的成绩不提高才怪呢!我从前以为我没有时间来自主,来学习,我现在才知道,我不是没有时间,而是我把时间都浪费掉了,或者根本就没有利用。我原以为自己在课下就学不进去,太吵了,但是我为了抄古诗竟然没有受到一丝干扰。不是我不能,而是我从心底就没有真正的想学过。

  星期五,我把抄的古诗交了上去,我并没有在嘴上说感谢彭老师,不过在心里我却十分真诚的说:“谢谢你的惩罚!”

叙事类作文 篇3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相信这句话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耳熟能详了。花儿从枝头上掉落,但是它滋养了土壤;小鸟从北方飞到南方,但它留下了歌声;年轻人从家外出打拼,但是他们会把钱寄回给家中的父母。世间的万物都有感恩之心,而且他们也付诸于行动。然而,正处在青春期叛逆的我们经常为了一点小事就和父母大吵特吵,还常常做出一些让他们伤心的事情。

  某一次我考试成绩不理想,爸爸知道后开玩笑似的说了一句:“怎么考得这么差,是不是没有好好学啊?”听到这句话,这些日子积压在我心中的委屈都化成眼泪夺眶而出,并且说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话:“为什么别人考试成绩不好,别人的父母会给他鼓励,而我成绩不好,你们就不会鼓励我。我已经很努力了,为什么我的努力还是比不上那些老师口中说的头脑好,智商高,在学生眼里对学习不上心,上课做小动作甚至睡觉的男生来得好。”说完这番话还夺门而出,头也不回地走了。跑出家门的那一刻,我后悔了,“我该去哪?”但是出于好胜的心理,我没有丝毫想要回去的意思。半路上,我遇到了很多人,但这些人都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我。我就疯狂地向前跑,跑累了,于是坐在马路边休息。这时,从某个路口出来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她见我坐在地上,就问我:“小朋友,你怎么了?”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她听完之后,先是沉思,接着就是语重心长地跟我说:“小姑娘,不要抱怨你的智商没有别人高,这毕竟是天生的,你能做的,就是通过自己后天的努力,把自己的学习成绩发挥到极致。而且你对你的.父母那样做也是不对的,你知不知道,这样会伤了他们的心的。你回去之后应该好好地跟你父母道歉。有一句话相信你已经听过很多遍了‘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可见,那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是多么重要,愿你记住这一句话,要相信并且坚信:努力了就会有收获。”我沉默了许久,等我回过神来的时候,那位老奶奶已经走了。她在我最彷徨的时候给我指点迷津,相信这样的恩情我一生难忘。如果有机会再见到她的话,我一定要跟她说一声谢谢。因为她的这些话,让我终身受益。

  我们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对于那些帮助过你的人,你要懂得回报。因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叙事类作文 篇4

  高考考纲中明确指出,高考作文要降低审题难度,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但放开是有限的放开,对于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审题时,若不能整体把握而断章取义,就可能偏离材料甚至跑题。

  纵观全国各省市进三年高考作文,20xx年17道作文中,9道是材料作文;20xx年16道中材料作文16道。20x年x18道作文题中有17道为材料作文。由此趋势可见,材料作文已经成为高考作文的首选作文命题类型。而在材料类型中叙事类材料出现率则最高。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多年教学中的一点可操作性强,效果明显的叙事类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一、 叙事类材料作文材料类型

  根据材料中的涉及的人物、对象、事件等关键要素,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类,单一人物、对象对单一事件;第二类多个人物、对象对单一事件;第三类,多则材料,多个人物、多个对象对多个事件。

  二、 立意方法详解

  (一)、第一类,单一人物、对象对单一事件。这类材料一般里面只有一个人(或一类人),一个对象(事或物),只讲述一个故事。故事有起因、经过和结局。这类故事或来源于现实生活,时政新闻,或来源于寓言故事。出题者的目的就是让考生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从这个故事中得出比较深刻的认识。具体方法有四步:第一步,概括事件;第二步,抓关键句;第三步,由过溯因;第四步,探究深意。以20xx年高考江苏卷作文材料为例来示范审题过程。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认真阅读材料后,

  第一步,概括事件:探险人员在山洞中点燃蜡烛,发现大量大蝴蝶,虽然屛住呼吸,放慢脚步,但数日后再去则发现蝴蝶已退到山洞深处。

  第二步:抓关键句: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第三步,由过溯因。大蝴蝶为何会退到山洞的深处?虽然探险者出于对蝴蝶的爱护而离开但蝴蝶还是对人类不信任。

  第四步,探究深意。从以上三步,故事,关键,因果都已经渐渐清晰,是要反映人与环境的问题,人与自然的问题。所以可以立意为:对自然应有人文大爱,关爱自然哪怕是微小的蝴蝶,给他们生存空间;保护小生灵,保护生态资源;倡导正确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如果不从这么四步出发,有些同学可能就会抓住“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来立意为人类懂得关爱动物。或者抓住“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立意为细节影响大局,细节决定成败等。这些立意都是没有抓住整个事件的关键核心。

  20xx年全国大纲卷,20xx年北京卷,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准确立意。

  (二)、第二类多个人物、对象对单一事件;在一则材料中出现多类人物,他们的观点、行为等不同。主体事件只有一个。具体做法为:第一步:找出有效对象。第二步,概括有效对象的行为。第三步,分析其行为所体现的内涵并分对象立意。

  例:(20xx年全国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第一步,本材料涉及哪些对象?哪些是主要的?通读材料发现有乌鸦、牧羊人、小孩、老鹰、小羊;分析后发现老鹰和小羊不是主要对象。

  第二步,这些主要对象都有哪些行为(抓关键句)?①乌鸦:模仿老鹰抓小羊,结果被牧羊人抓住。②牧羊人:对乌鸦行为进行评价:它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③孩子:说乌鸦也很可爱。

  第三步,分析行为的内涵并分对象立意。①乌鸦;要自知之明,正确认识自己;②牧羊人:不能盲目机械模仿、照搬;③孩子:敢于尝试,拼命追求理想的.精神。这类材料分析,只有通过分对象立意,才能准确把握,并确定出自己最佳立意角度。20xx年辽宁卷20xx年广东卷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三)、多则材料多个故事对同一主题:材料中出现多则材料,粗略一看发现,材料之间没有什么联系,内容很庞杂。需要采用的方法是第一步,概括每则材料故事梗概,提别一提的是,很多考生总认为这个步骤是多余的,其实概括主要故事的过程就是把握核心人物和事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自然的把那些无关东西去掉,让立意能切中而不偏颇。第二步,寻找异同,认真对比两则材料,看看有什么异同点。第三步,由果溯因。

  (20xx年重庆卷)材料一:香港大学的校工袁苏妹没有上过大学,不知道什么是院士,也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扫地,深深地感动了学生,学生说“她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20xx年9月,香港大学授予她“荣誉院士”,称她“以自己的生命影响大学堂仔的生命”,是“香港大学之宝”。

  材料二:巫溪县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13年残体支撑,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照亮了小村里一代代渴求的眼睛。他在33年间延展自己的爱心,沉淀为精神的沃土,让希望在春天发芽。他因“师魂灿烂”而被评为20xx年“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

  第一步;概括故事梗概,第一则:校工袁苏妹44年如一日,用心用情为学生做饭,被誉为“荣誉院士”,第二则:乡村教师赵世术,20年独守讲台,被评为“感动重庆”人物之一。

  第二步:寻找异同,认真对比材料发现两则材料:1、人物都在学校,都对自己的工作数十年的坚守。2、都用有爱心的在做事,为自己的工作倾注了情感。3、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平凡的事情,最后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第三步;由果溯因,袁苏妹为什么会被评为“荣誉院士”?赵世术为什么会被评为“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一?经过分析后会发现两人的成功都与他们的共同品质有关。于是就可以立意为,1、为事业倾注感情,对事业情有独钟;2、平凡的事情认真做好也会成就伟大,(平凡与伟大)。20xx年湖南卷作文也可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陆游在回答侄儿请教作诗问题时候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同样想在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方面要能有大的突破,除了掌握精妙的方法之外,也应功夫在“文”外:要多看新闻了解社会时态,多读书,多思考问题。关注现实,涵养自,与时代同呼吸,跟民族共命运,让自己的文思接地气。

【叙事类作文】相关文章:

叙事类作文01-05

【精选】叙事类作文4篇03-17

精选叙事类作文三篇03-24

精选叙事类作文3篇03-14

精选叙事类作文4篇04-10

叙事类作文15篇03-08

精选叙事类作文6篇03-23

精选叙事类作文8篇03-24

【精选】叙事类作文三篇03-14

【精品】叙事类作文4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