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的作文(锦集7篇)
- 叙事的作文 推荐度:
- 叙事作文 推荐度:
- 叙事作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叙事的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叙事的作文 篇1
今年一放寒假,我就特别想回奶奶家,盼着在农村热热闹闹过大年,走亲戚。
腊月二十八那天,我们回到了胶东老家。一进大门,就看见三间大瓦房早已被哥哥擦得窗明几亮,院子里靠墙放的大缸塞满了姑姑用了两天的时间蒸出来的面食,有枣馒头、水饼、面鱼,还有小蛇叼钱形状的小馒头(据说是大年三十那天晚上压窗台用的,有吉祥的兆头),当然还少不了那最最有名的胶东大饽饽,那个头儿真叫大,我几顿才能吃下一个。除了大小不等、形状各样的馒头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包子:地瓜包、排骨包、黏米包、豆包……当天晚饭我就吃到了我最爱吃的地瓜包,这种包子在济南是吃不到的,据说要先把地瓜切成丁,放点花生油和糖,再放些肥肉丁,包起来上笼蒸就可以了,所以地瓜包吃起来又香又甜,又软又糯,每年我都吃不够。
第二天一早,大人们就忙个不停,妈妈切菜、剁肉馅,爸爸和叔叔搬梯子、挂灯笼,爷爷打浆糊准备贴春联,我也赶紧把从济南买来的年画和窗花摆在炕上准备张贴。对了,顺便说一句,这胶东的大炕可真是好东西,炕边生上一个小火炉,另一边和厨房的锅灶相连,这样家里也暖和,炕上也暖和。听奶奶说夏天把大米装进袋子里,放在炕头,米就不会生虫,而且过去家里人冬天都在炕上吃饭,这火炕的功能可多呢!我把挑选好的年画和窗花按事先打算好的位置贴了起来,瞧,东家窗上一对“福临门”,西家窗上则是年年有“鱼”。窗花
一贴,家里家外顿时感觉变了样,到处透着一股喜庆劲儿。
一转眼就到了下午。我正在帮妈妈包大年三十晚上和初一早晨吃的饺子,就听见鞭炮声此起彼伏,响个不停。爸爸要我放下手里的活儿,说要带着我跟爷爷去给老爷爷、老奶奶上坟。我们一走近墓地,就听见“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爷爷、二爷爷、爸爸、叔叔和我在老爷爷和老奶奶的坟前鞠躬、烧纸,又放了几挂鞭才回去。当我们一家人围坐在桌边吃水饺时,天已经黑了,我喜欢看的春节联欢晚会也马上要开始了。看着屏幕上的歌舞、小品、魔术,听着窗外或清晰或隐约的`鞭炮声,看着爸爸、妈妈不断地收发拜年短信,想着这两天来的忙活劲儿,我确定真是过年了!
当我还在热乎乎的被窝里睡得正香时,爷爷就在门外叫我们一家起来去拜年。哇塞,才早上四点多钟,不过窗外已是“爆竹声声迎新春”了。在夜幕中,村里拜年的人成群结队,走东家、串西家,大家见面都说“过年好”。我们主要到村里那些本姓家串门拜年,这一圈走下来,天都亮了,我兜里也塞满了不同面值的压岁钱。
往家走的路上,爸爸边走边说:“也许明年我们就不能这样串门儿了,周边几个村儿要合并,平房要拆除,听说今年年底就要盖起九座楼,到时每家都要搬进楼房里居住,想串门儿可就不容易了。”我听了好纳闷,为什么要大家都住楼?到那时,奶奶家的大锅、大炕、大饽饽岂不是都没有了?我喜欢像现在这样过大年,不喜欢农村也变成城市模样儿。
叙事的作文 篇2
拉钩哦,这是我们三人的约定……
——题记
时间的沙漏,一点一点地吞噬着。恍惚间,小学那段青蔻懵懂的时光,在不经意间已悄然流逝。
指尖轻轻触碰着角落里有些泛黄的纸张,昔日些往事便一点一滴地荡漾开来。那一道道褪色的笔记,那个不寻常的雨天,又依稀重现在眼前,淡若烟罗,袅袅地回旋……
那是盛夏,剩下的.盛夏。
体育课。最后的一节体育课。尽管雨丝还还飘渺着,但我们还是如愿以偿,和两个死党手拉着手,漫步在校园的小路上。
雨渐渐大了,豌豆般的雨点滴落在浅蓝色的校服上,如同绣上了几朵深蓝色的校花。我们手牵着手,在赏荷花的平台避着雨。塘中的荷景,不知怎么在烟雨朦胧下更加凄凉。放眼望去,一大片的,不再是初夏绿油油的叶片,枯枯的,似乎心也枯枯的。荷花也不知何时已凋落,轻漾的水面也仅有几只水蜘蛛浮动。
“婉,我们的友谊会不会像荷花那样,盛开过,也凋零过?”洋深深地望着我。我笑了:“怎么会呢?我们三人,是怎么拆也拆不散的!你说是吧,韦?”韦立即附和:“嗯,那当然!我们之间分不开也拆不散!”随刻,我们便笑了,笑得清脆,也笑得爽朗,仿佛一切魂牵梦萦的种种失落消失,笼罩着我们的,是深刻而亘古不变的友情。笑过之后,心却开始泛出点点酸涩。天黑压压的,乌云阴沉沉的,雨也下得如此凄凉。其实我们都知道,考完试后,彼此都各分东西了,但还要装出那么随意,平淡无奇。
“我们拉钩,初中之后一定要保持联系喔!”“嗯!”“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韦,洋,那是我们的约定哦,不许变……
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风还在吹打着,酸涩的塘水泛滥着,若隐若现地流淌着。“曲终人散”,时间比谁都清楚,不分开只是奢望而已。
那个雨天,那个约定……
叙事的作文 篇3
当我站在初三的终点线前,我有良多感慨。回首初三这一特殊的时期,我感到初三就像一首歌——一首难懂、难唱、难学的歌。
初三了,没有了绿茵场上的摸爬滚打,没有了“车”“马”“炮”前的苦思冥想;告别了双休日的休闲时间,告别了节假日的欢乐时光。本想再一次拥抱起蒙上灰尘的足球,走进黑与白的世界;本想再一次夹上棋盘与对方杀个天昏地暗……可是,初三了!父母的一句句叮咛,亲友的一份份嘱托,老师的一声声告诫,都化成了一道无形的厚墙,将我们隔离在世界之外,伴随着我们的只有书山题海,我们只有握着勤奋的桨,以刻苦为舟,才能在这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这世界本来就充满了矛盾——纵然我们失去了很多,可我们也得到了很多。生活并不富裕的'父母,此时大买“脑白金”、“生命—号”为孩子补充营养,这是父母对我们无私的关爱;老师每晚放学总是不忘重复“回家好好复习”一类的话,这是对我们亲切的关怀。有了这,即使我们失去了很多,我们也会说——值。
初三了,友情似乎显得特别,谁都不愿将一、二年级的矛盾带到初三,因为彼此都知道在一起的日子不多了。早晨在树下翻开英语课本,一张纸条悄然滑落下来:“初三了,我们和好吧!”一句短小的话语,融化了几年的冰山,这便是初三友谊的真情表露。
我们初三,可我们还是一群十五六岁的少年,也不妨在忙中偷得一些闲暇。辩论会上,我们唇枪舌剑,妙语连珠;演讲台上,我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体育场上,我们腾挪跳跃,生龙活虎。……
初三的往事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面临毕业之际,它们一个个像跳角鱼一样在我的脑海里蹦来蹦去,令我激动,使我难忘。但我知道,希望还在前方——梦还很远,路还很长。我定会沿着初三的足迹奋勇前行,决不犹豫彷徨。
叙事的作文 篇4
母亲有一只百宝匣子,是姥姥送她的,我记不清里面放些什么,只是模糊地记得母亲总是偷偷的打开,所以那一只是个谜,我也一直想弄清楚。
记得那天,我委托妹妹向母亲打听百宝匣子的事,而我就呆在一旁偷听她们。妹妹走过去,一头调皮,呆的样子,发话了:“妈,就是……那个床头的`盒子里有什么呢?”母亲不做声。妹妹继续问,母亲还是不动。妹妹问第三次时,母亲离开了从那个老地方拿出了她的匣子,由于上了锁,母亲很费力的掏出钥匙,轻轻地打开了它。我在一旁仔细的观望着,母亲像警察似的把我揪了出来,“不就早就想知道吗?”我走近前,看清楚了——一条黄丝巾,这条丝巾还是那么崭新,母亲还将它细心的叠放好,我正要伸手去摸时,母亲的手插了过来,示意我不要碰。
妹妹在一旁乐个不停,母亲问她,她说:“一条黄丝巾?”母亲先是一笑,后来将手慢慢地,慢慢地放在丝巾上,那粗糙的手顺着丝巾柔和地放在了妹的肩,母亲把它系在了妹的脖子上,妹妹又乐了,跑到镜子前,高呼:“我是仙女。”母亲抱起妹妹,坐到了椅子上。“现在妈妈将它送给你。”妹妹点了点头。接着又是一番感人的话:“在我年轻的时候,姥姥把它送给了我,那是妈妈最高兴的时候,虽然每天放羊,但系着丝巾好似你们的姥姥在我身边。直到现在,还那么……”母亲说不下去了。
妹妹挣脱了母亲的手,跑到屋外拉着她的小车,在院子里跑起来,那条黄丝巾在妹的脖子上迎风飘起,凉风习习,只有笑声回荡……
那匣子的秘密终于揭开了,爱,无声无息,尽在每处细节。
叙事的作文 篇5
春风微抚,阳光透过缝隙洒在我的脸上,我与绿叶一起贪婪地享受着这早春时节,上天带给我们的恩赐。与风同舞,我们时而高呼时而轻语,在“飒飒”作响的音律中,充满了我们的欢声笑语。尽兴到了极致,竟有些忘乎所以了。渐渐地,身边伙伴的身影越来越模糊,直到一个孩童天真的声音,才将我拉回了现实,“妈妈,你看这飘着的柳絮就像下雪一样。”
我生于一年中的五月,也终于一年中的五月。世间万物,总遵循“规律”二字,就好比我永远不可能看到寒冬腊月的鹅毛大雪一样,上天赐给我的总是短暂的一刻,我能记住的.也不过就是那短暂的一刻。
那是一个天色昏暗的下午,沉闷的空气压得我喘不过气来。随着大部队的一路北上,我看到了一个人山人海的广场。站在高空俯视,我大概看出了他们大多是年轻的学生和工人。双手举着木板挥动着,同时还大声呼喊着口号,他们一个个脸上充满了正气。尽管就在自己不远处的士兵已经鸣枪示警并喝令禁止,可在那一张张兴奋激动的脸上,我却看不出他们有半点迟疑和退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向广场慢慢靠近。木板上的大字迫使我在空中停了下来。“内惩国贼,外争主权”八个大字显得那么坚定不移,每一次的挥动仿佛在下定决心完成一次光荣的使命一般。口号声震耳欲聋,连枪声、鸣笛声、喝令声都被掩盖了。那是他们的咆哮,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咆哮,我能感受到他们怒吼声中满满的不平和气愤。到底是怎样的屈辱才让这些年轻的学生举起手中的木板用如此勇敢的行为来反抗呢?我为之感到不解,也由心底发出一丝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脑海中依然浮现出刚才的一幕,这使我想到不甘平凡的自己。从冬眠的结束到绿叶发芽的那一刻,我就知道了我的使命,不过是带着一粒粒杨柳树的种子,漂泊到其他地方,生根、发芽最后养成一棵参天大树。可我从未有过厌倦和退缩,依然心怀期待,等待着再次轮回的降临。遇过了大风大雨的阻挡,有时可能会被一棵大树挡住去路,可我依然不顾一切向前方冲去。因为我知道不畏艰难险阻的柳絮才能飞得更远,去争取到自己的一片乐土,成为那片土地的主人。
五月的中旬,春风更暖了。在春风的微抚下,我怀揣着希望向远方飞去。
叙事的作文 篇6
回到老宅,轻轻推开的木门,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时光仿佛倒流进入了上个世纪。红砖黛瓦在岁月中渐渐被侵蚀,门上的朱漆也已脱落,本质的木板暴露在空气中。在这里,所有的事物都有自己的故事。
我穿过大厅,到了后院,很久没有人来了。青石板上堆积厚厚的尘埃,浅绿色的藤蔓蜷曲,蔓延至一块石碑上,我走近,拨开藤蔓,石碑上工工整整的用正楷刻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轻触刻字处的凹陷,从那里我感受到石碑异样的冰凉。父亲走到石碑面前,道:“这是我们家的家训。”我转头,一脸疑惑。父亲向我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国共三年内战后,曾祖父去了台湾,家里的支柱轰然倒塌,仅留下祖父和他的几个弟弟妹妹。家境江河日下,迁到了农村。祖父年轻的肩膀过早担负了全家的的重量。
白天在田里干农活,夏日的骄阳将大地烤得炙热,熏风阵阵,火热沉闷的空气在翻涌,周身每一个毛孔都在散发热气,很想停下来歇歇,但是季节不允许,为了把握住时间,必须每一刻不能停,双脚踩在厚实的土上,裂开一道又一道伤口,狰狞的裂痕里填塞着棕黑色的泥土,粗糙的手劳作,同样深深的痕迹。汗水滴落,在土地里,生长出新的嫩苗,是生命的希望。
夜晚,一天的辛劳后,点亮的'煤油灯,翻开褶皱的书籍。昏暗的灯光下,阅读泛黄的纸张。即使浑身酸痛,到了连书都难以拿稳的的地步,依然强撑疲倦的眼,克制睡意,挺直腰杆读书。明月洒下清辉,笼罩那个在破旧小屋里读书的少年,见证那时的凄清。
终于一天,曾祖父来信了。祖父颤巍巍捧着信,眼泪纵横。打开,又见熟悉的笔体
信的最后写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人生本该如此,在经历了苦难后,方能闻到梅花的馨香,那蚀骨清魂的馨香。
祖父将这两句话刻在石碑上,作为家训。以后,家里的境况一天天转好。
凝视家训,抚摸石碑上面历史的风尘,仿佛与那时的时光邂逅,半个世纪前的日子好像就在眼前,祖父从逆境走向成功,书写了生命的灿烂,是不朽的精神激励着后代前进。
家训,已深深融入家族的血液里,它不会随着时光的流逝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将随着生命的延续延续下去。
石碑中的不朽,生命里的顽强。
叙事的作文 篇7
一个明媚的早晨,妈妈带着我和琪琪姐姐来到大姨家玩儿。一进院门儿,就看见石榴树上硕果累累,玛瑙似的大石榴戴着个王冠挂满了树枝,而大姨正站在房门前等着我们来帮她收石榴呢!
我们先搬来一架梯子,然后让琪琪姐姐爬上梯子去摘石榴。琪琪姐姐个儿高,她瞅准一个石榴,伸长手,踮起脚,握住一个石榴,一扭,一拽,石榴就落在了她的手里。一个、两个……眼看着石榴就要被摘完了,我连忙对上面忙得不亦乐乎的琪琪姐姐大喊大叫:“喂,你都快把石榴摘完了!给我留点呀!”说罢,便催促琪琪姐姐快点下来。琪琪姐姐的脚刚落地,我就以最快的速度爬上梯子,踩在树杈上,一点儿也不畏惧。我瞄准一个大石榴,准备从它开始下手。我伸出手,握住石榴,扭了几圈,又扯了几下,石榴没有掉,我又扯了几下,石榴还是没有掉。我心想:我就不信我摘不掉你!我鼓起劲,使劲一拽,结果用力过猛,石榴“啪”的一声,掉到地上去了,摔的石榴上满是泥。第二次,我还是扯不下来,一用力,倒把一根树枝给扯断了。第三次,我吸取前两次的.经验,控制了力度,终于把石榴好好的摘下来了。我和琪琪姐姐一直忙到中午,在火辣辣太阳狠毒地催促下才回屋享受甜蜜去了。
吃着甜甜的石榴,我觉得劳动真有趣!
【叙事的作文】相关文章:
夏天-叙事作文 叙事范文01-16
叙事的作文【精选】07-24
【经典】叙事的作文07-25
叙事作文[精选]12-13
叙事的作文02-01
叙事的作文02-04
叙事的作文02-06
叙事的作文02-09
叙事的作文02-10
叙事的作文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