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的孩子》读后感

时间:2023-10-18 12:42:1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马兰的孩子》读后感

  • 相关推荐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马兰的孩子》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马兰的孩子》读后感

《马兰的孩子》读后感1

  高尔基曾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更要多读书,多积累。就在前不久我刚读完了一本书-《马兰的孩子》,书的作者是孟奇和杨飞先生,读完之后让我很震撼,感触很深。

  全书主要讲述了一群看似平凡无奇的人,他们将理想和热情聚集在一起,干下了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像无数氢原子发生巨变,释放出比太阳还耀眼的'光芒。

  一天,他们要到罗布泊基地去,突然一阵狂风突袭,近千人的队伍瞬间猝不及防被席卷在风沙里,人们像土豆一样躲在沙子里翻滚着。他们的耳朵里、眼睛里、嘴里、连肚脐眼里都是沙子,虽然沙暴冲散了初时人们的激情,但是风暴过后,人们化零为整,又浩浩荡荡的行驶在了茫茫的戈壁滩上。他们不怕危险,勇往直前,最终经过重重困难来到了马兰基地,基地里更是缺衣少食,环境恶劣,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在陈博士的带领下,科学家们最终研究出了我国第一课原子弹,并成功的在罗布泊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

  七千米的骄傲!中国成功了!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掌握了原子弹尖端技术,拥有了自己的“争气弹”。

  马兰是一朵花;马兰是一个人名;有的时候马兰也可能是一个地名,但是更多的时候马兰象征着一种精神:一种奋斗的精神,一种奉献的精神,一种创新的精神,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作为新时代好少年的我们,要努力学习马兰精神,争取长大后也能为祖国贡献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马兰的孩子》读后感2

  《马兰的孩子》讲述的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原子弹的研究实验,一群孩子随着父母从全国各地入驻马兰基地,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学习、生活、玩耍,见证了父辈们不怕困难、无私奉献、创造历史性成就的艰辛历程。他们也逐渐成为真正的马兰人,成为奋斗、奉献、创新、向上的马兰精神的继承者。

  这本书第五章《追云的`孩子们》中,父亲严砺告诉儿子严新文,马兰基地如同一个战场,现在就在打仗,会有负伤,也会有牺牲;这场仗很残酷,面对的敌人是残酷的环境,是技术难关,也是他们自己,这里所有的人都是战士,包括孩子们。

  第七章《三十七块弹片》中,由于孩子们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辅导员徐文全团长用自己身体内的三十七块弹片告诉孩子们守纪律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合格学生,完成作业就是完成战斗任务。我很赞同徐团长的观点,遵守纪律、按时完成作业是对一名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八章《为国铸盾》中,科技人员隐姓埋名来到戈壁大漠,为国铸盾,他们的选择让我深深地敬佩。是什么让科技人员不怕条件艰苦?是用毕生所学报效祖国、让中国人不再受人鄙夷和轻视的初心,是为了实现长久和平的初心。

  这本书还有许多地方让我感动。我们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是很多人用生命换来的,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砥砺前行,继承和弘扬马兰精神。

【《马兰的孩子》读后感】相关文章:

水孩子读后感07-07

《水孩子》读后感04-28

《接纳孩子》读后感10-12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08-18

给家乡孩子的信读后感12-06

孩子的日记02-03

水孩子读后感15篇09-23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09-06

《水孩子》读后感(15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