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模板汇编9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探索城市里水处理的方法。
2、深入了解我们的生活。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第3册第32页。
【活动过程】
一、水到哪里去了。
1、生活中我们什么时候需要用水?用完的水还能再用吗?用完以后你看见它到哪里去了?
2、我们已经做过一个小实验,知道雨水能够顺着边沟流走。你知道它们流到哪里去了?它还能再用吗?
二、窨井的作用。
1、教师演示实验:将一块硬纸板做成有边沟的马路,在“边沟”下方剪开一个小洞,倾倒水时,能够发现水从洞里流走了。
2、幼儿观察实验,讨论:
小洞有什么作用?你见过马路上的小洞吗?它们叫什么?是什么样子?猜猜谁到了马路下面又会怎样呢?
三、脏水能变成干净的.水。
1、讨论脏水去了哪里:我们生活中用水洗衣服、洗菜、冲厕所,把水变脏了;天上的雨水把地面冲洗干净了,可自己也变脏了;还有化工厂生产用的水就更脏了,又黑又臭。这么多的脏水怎么办呢?到哪里去了呢?
2、教师总结:脏水通过很多的小管子、大管子流到了净化站。经过净化以后,再回到江河里面。
3、画一画,设计一个净化站。(有进水口、出水口、净化水的机器,能够把脏水变成干净的水。)
四、活动延伸:
使用幼儿用书,找找水流经的管道。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2
(一)初步感知活动:
1、小朋友们,你们看,这里有许多树叶和花,请你们来看一看、玩一玩,让幼儿初步感知。
幼儿有的拿着树叶玩耍,有的围着仙人球看,最吸引幼儿的是仙客来和灯笼花这两种特殊的花卉,孩子们围着它们讨论着。
2、在幼儿玩耍过程中,教师个别提问幼儿:你手中的树叶它像谁?
幼儿纷纷拿着手中的树叶,有的说像小船;有的说像弯弯的月亮;有的说像花瓣;有的说像圆形、椭圆形;有的像扇子等等。
(二)扩散思维活动:
1、教师提问:你玩的树叶像什么?这里的花有的像什么?
孩子们想象力丰富,有的说像牙签;有的说像缝衣服用的针;有的说像刺猬身上的小刺;有的说像大头针;有的说像心、扇子、小手等。幼儿扩展思维,展开想象,幼儿争抢着说出自己看到的花,有的说菊花像头发;有的说荷花像彩色的灯坠……。
2、教师发散幼儿想象还见过的树叶或花像什么物品?
幼儿说有的树叶像小船、月亮、箭、胡萝卜、圆形等等。
幼儿说出了有的花像美丽的蝴蝶;有的说像发卡;有的说像衣服上蝴蝶结、鸡冠、喇叭、太阳等。
引导幼儿活跃思维,发现两种物体的相似之处。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幼儿的创新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三) 创新想象和操作活动:
1、出示鸡冠花、梧桐树叶、郁金香、小手、酒杯、公鸡头等的图片。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发现两种物体的相似之处,发挥想象空间,找出两种相似的物体并进行粘贴。
本环节,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中班幼儿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幼儿能将两种相似的物品进行正确的对应粘贴。
(四)创新思维活动:
1、教师:人们很聪明,他们通过观察物体的某个特性或本领,做了相似的发明。出示实物雨伞、小锯、钳子让幼儿观察,让幼儿了解这些东西是根据荷叶、小树叶两边的小齿以及螃蟹的大螯能夹住东西的本领发明出来的,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2、教师引导幼儿开拓思维,想象出还有什么物品是根据物体的某种特性或本领发明的。
本环节要让幼儿知道是根据物体的特性发明的用品或工具。
3、教师:小朋友们想不想也做小小发明家设计发明来方便人们的生活呢?
请幼儿自己讲一讲要设计什么样的发明,是根据什么物体的什么特性发明的。开拓幼儿的想象空间,大胆说出自己的创新想法。
4、让幼儿绘画出想要发明的物品或工具等。本环节只让幼儿用几分钟的时间简单设计出自己的构想。将自己的创新想法展示出来。
本环节让幼儿进一步开创思维,展开创新思维活动。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认识蔬菜的外形特征,了解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
2.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给蔬菜分类(根类、茎叶类、果实类),发展幼儿的分类能力。
3.蔬菜好吃有营养。教育幼儿不要挑食。
重点难点:按不同的食用部分给蔬菜分类(根类、茎叶类、果实类),发展幼儿的分类能力。
活动准备:
1.与内容有关的课件。
2.胡萝卜、黄瓜、白菜、土豆、花菜等实物若干、蔬菜宝宝图片数量与幼儿相等。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1.小朋友最喜欢的小飞飞和一群蔬菜宝宝来做客。
2.幼儿观看各种蔬菜图片或实物,提问:你们认识这些蔬菜宝宝?你喜欢吃哪一种蔬菜?这些蔬菜中,可以吃的部分是什么?
3.出示一幅完整的植物生长图,知道植物的身体是由(根、茎、叶、花、果、实)五部分组成。
二、逐一出示各种蔬菜宝宝,通过猜谜游戏了解蔬菜能吃的部分不一样。
1.红漆桶,地下埋,绿的叶子顶上载,切开红漆桶,清凉可口好小菜。(胡萝卜)说一说胡萝卜的样子?(形状、颜色、可以生吃叶可以做菜)我们应该吃它的哪一部分?(根)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可以吃它的根?
2.猜谜语:瘦长的身体看,翠绿的皮肤,全是是疙瘩,丑了自己美了别人。(黄瓜)那我们应该吃黄瓜的哪一部分?
3.看图中是什么蔬菜?(白菜),老师可以说说白菜的样子。我们该吃它的哪一部分?(叶)还有什么蔬菜我们吃它的叶。(菠菜、青菜)4.这是什么?(土豆也叫洋芋或马铃薯)。5.考考小朋友:小朋友们,平时吃我的哪一部分(看课件)。
三、了解蔬菜的营养价值,教育幼儿不要挑食。
蔬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多吃蔬菜有助于身体健康,能使我们长得更高更快更聪明。因此,平时不能挑食。
四、分类游戏:《找朋友》
教师给每个幼儿提供一个蔬菜宝宝,让幼儿根据蔬菜的特征找朋友。五、品尝交流:《蔬菜沙拉》。
教师出示用番茄、黄瓜、红萝卜的沙拉 ,请幼儿品尝,交流《蔬菜沙拉》的.制作方法。
教后反思:在平时的生活经验当中,有的孩子说了自己平时不喜欢吃的蔬菜,而且还有的孩子连蔬菜的名字都不知道。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很好地掌握了蔬菜的不同食用部分,而且还会对其进行分类,发展了孩子的分类能力。让平时讨厌吃蔬菜的孩子,都知道要多吃蔬菜,营养丰富,不能挑食。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准备
养有盆景的自然角。
代表健康娃娃和生病娃娃的小喷壶各一个,白纸两张。
笑脸气球、哭脸气球各一个,和幼儿人数相等的气球若干。
有关工业污染(工厂的烟囱)、交通污染(汽车、飞机、摩托车尾气)、生活污染大气(吸烟、焚烧垃圾等)的多媒体课件。
重点难点
空气是流动的,是会跑的,被污染的空气有害健康。
感知看不见的细菌在空气中的存在和对健康的影响。
活动目标
让幼儿感知空气能流动的特点。
让幼儿从玩气球的游戏中体验快乐。
知道被污染的空气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激发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流程
猜谜语引出主题→气球亲亲我→生病的气球→大气污染多媒体播放→小实验:打喷嚏→我帮气球来治病→游戏:气球小老鼠
活动过程
1.以猜谜语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导人主题。
师:今天有个小客人要来我班做客,你们猜猜它谁?“彩色橡皮袋,宝宝都喜爱,一吹就长胖,飞到半空去。”
师:可爱的气球宝宝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幼儿分组玩气球。
(评析:以趣味的谜语导入主题,有效地调动了孩子们探索的欲望。猜一猜,玩一玩,让孩子很自然地进入了活动,并主动建构知识经验,为孩子愉快地进入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2.让幼儿感知空气的流动性,帮助幼儿了解被污染的空气会损害人体健康,初步了解大气污染物的几个来源,激发幼儿的环保意识。
(1)气球亲亲我。教师出示吃饱空气的笑脸气球,朝每位幼儿脸上喷一喷。边亲小脸蛋边说:“亲亲小鼻子,鼻子耸一耸;亲亲小耳朵,耳朵躲一躲;亲亲小眼睛,眼睛眯一眯。”
师提问:“气球在用什么亲你们?”师总结:“气球吃的是空气,里面的空气在我松手的时候就会跑出来亲你们的小脸蛋。原来空气是会跑、会流动的。”
(2)师:“还有一位气球宝宝想来亲亲你们的'小脸。看看它是谁?”出示吃了被污染的空气的哭脸气球。师问:“咦?这位气球宝宝好难过,为什么呢?”教师学气球宝宝说话:“我想吃饱了和你们玩儿,可是却吃进了被污染的空气。我觉得嗓子干干的,鼻子痒痒的,呼吸很困难,浑身都难受。医生说我得了空气污染综合症。我不能亲小朋友了,心里真难受!”师问:“这个气球宝宝为什么不能亲我们?”师:“你们见过或者感受过被污染的空气吗?”幼儿回答完后看课件。
教师演示空气污染多媒体课件。
教师小结: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生活中的污染(吸烟、炉灶等)和交通运输工具污染。大气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呼吸道疾病与生理机能障碍,以及眼鼻等粘膜组织受到刺激而患病。
(评析:教师以幼儿为主体,抓住了他们好奇心、求知欲强的特点,设计了“气球亲亲我”、 “生病的气球”的环节,形象、直观,有较强的趣味性。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中尝试气球亲亲小鼻子,亲亲小耳朵,亲亲小眼睛等的感觉,充分调动孩子运用多种感官探究问题,直接得出结论:空气是流动的,是会跑的:污染的空气有害健康,轻松自如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点。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声情并茂,取材贴近幼儿的生活,达到了很好的辅助教学活动的效果。)
3.小实验:打喷嚏。
师:有时大气被污染了,我们可以看到、闻到、感觉到,可有时空气被污染了,我们是感觉不到的。如果不小心吸进了被污染的空气是会生病的,如现在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就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小实验:打喷嚏。通过两个喷壶做的“宝宝”对着白纸模拟打喷嚏,用白纸采集喷出来的气雾,让幼儿猜一猜哪个是健康宝宝,哪个是生病宝宝,直观形象地让幼儿感知看不见的细菌的存在。
教师小结:如果小朋友待在空气不流通的地方,正好空气被污染了,此时非常容易传染上疾病。因此,小朋友尽量不要到人多拥挤的一些公共场所去,如剧院、拥挤的公交车上、集市、商场等地方。在家里也要请爸爸妈妈多开窗通风,这样,就不容易吸人被污染的空气。
(评析:这个环节的创设极大地满足了孩子探索的欲望。孩子在看一看、闻一闻、猜一猜的有趣的实验活动中,直观、形象地感知到了看不见的细菌的存在和被污染的空气对健康的影响,巧妙地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难点。)
4.我帮气球来治病。
师:我们知道了空气是怎样被污染的,那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空气不受污染呢?_ 儿童网
幼儿分组讨论。
师:“怎样保护空气不受污染?”
师:“什么能净化空气?”
幼儿回答完后放课件。
教师小结:小朋友想出的办法都很好。那我们先一起帮气球宝宝治病吧。我们把它送到自然角里去,把脏空气吐出来,让花草把这些受污染的空气净化一下,然后再让它吸点儿新鲜的空气,病就好了。”“我们一起把气球送去吧!”把气球放到自然角中。 “气球宝宝,等你好了我们再来接你!”师:“我心里感到特别高兴,因为我帮助了别人。你们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开心地玩玩气球吧。”从口袋里拿出准备好的气球,玩气球小老鼠的游戏。
(评析:这个环节的设计将本次活动推向了**。在活动中教师支持、鼓励孩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想出了很多保护空气不受污染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强化了孩子的环保意识。)
5.气球小老鼠:在游戏中进一步感知空气的流动性,体验玩气球的快乐。
(1)教师吹起一个气球,突然松开手,气球跑出去。问幼儿:“气球怎么会跑呢?”师:“噢,是空气等不及要出来,就把气球给挤跑了。我的气球变成小老鼠了,把你的气球也变成小老鼠吧!
(2)幼儿将气球吹起来后,突然松开手,气球会像小老鼠一样四处乱跑,幼儿追赶。
(3)幼儿反复玩游戏,进一步感受空气的流动性,体验玩气球的快乐。活动自然结束。
(评析:“气球小老鼠”游戏活动的设计,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了参与尝试、体验游戏快乐的机会,既巩固了教学活动内容,又极大地激发了孩子探索的兴趣,有效地完成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活动延伸
1.在区域角中设置科学探索区,提供气球、塑料胶袋、小喷壶和自制玩教具《吹吹乐》等材料,供幼儿继续感受和探究空气的其他特点。
2.请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关注空气污染问题,提高环保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远离污染源,远离疾病。
(评析:延伸活动为孩子更好地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契机。区角材料的投放,选材来自幼儿的生活,从孩子熟悉的、感兴趣的材料入手,满足了每个孩子探索的需要,为他们在区域活动中自主积累和建构相关经验,提供了一个乐于探索的环境,提升了孩子关注空气问题的兴趣点。)
活动反思
此教学活动以幼儿为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是“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而是在教师的帮助、引导下以主动探究的方式自主去学习。活动过程中以游戏为基本形式,在快乐的游戏中既达到了预设的活动目标,又培养了孩子们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能根据汽车的颜色、大小和功能进行分类,加深对汽车的认识。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玩具汽车,汽车图卡1套。
2.自备不同汽车声音的录音。
活动过程
1.请幼儿收集各种玩具汽车,建立共享区域,让幼儿互相交换汽车玩具玩。
2.引导幼儿从汽车的名称、颜色、功能等方面介绍自己的车。
3.请幼儿根据汽车卡片中汽车的颜色、大小和功能进行分类,说说是按照什么分类的。
4.以“我的车开来了”的游戏形式,让幼儿为汽车玩具进行分类。
(1)启发幼儿根据汽车玩具的颜色、大小和功能等进行分类,将车停在不同的停车场里,如按照车的.功能不同分别将客车、货车以及特殊用车开进不同的停车场里。
(2)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分类方法。引导幼儿说一说是按照什么进行分类的?
(3)请全体幼儿一起检查一下这些车停的是否正确,说说为什么?
5.活动延伸
(1)请幼儿听录音,辨别特殊汽车发出的不同声音,可根据声音的不同开进不同的停车场。
(2)请幼儿将各种玩具汽车放在科学区,引导进一步探索,加深对车的认识。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以自身或客体为中心比较物体的前后方位,体验空间方位的相对性。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空间方位感。
3、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活动准备:音乐录音带,汽车叫声,教学挂图《赛车》,自制红绿灯
环行公路(事先在场地中布置好),红、蓝色汽车头饰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一、声音导入
1、师:孩子们,老师今天早上来得时候听到了一种声音,是什么声音呢?老师把它带来了,你们听!(放汽车录音)大家一起告诉老师是什么声音?
2、幼:开汽车的声音
3、师:对,是开汽车的声音
二、游戏:开汽车
1、师:孩子们,老师今天就带你们去开汽车,好不好?
幼:好
师:孩子们,看看你的小椅子底下是什么?
幼儿带头饰
2、师(游戏规则):孩子们,你们扮演小司机,老师扮演交通警察,小司机们开汽车时一定要在公路两条线的中间开,要与别的汽车保持距离,不能撞到别的汽车,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车祸。老师出示绿灯时,小司机开始开汽车,老师出示红灯时,小司机们一定要将汽车停好,谁闯了红灯,老师就要吊销他的驾照,他就不能再开汽车了。
3、师出示绿灯,幼儿开汽车(放音乐),出示红灯(音乐停),幼儿停止开车。提问:
(1)、XXX的前面是谁?XXX的后面是谁?
(2)、你是怎么知道自己的前面和后面?(在观察中引导幼儿知道自己的胸口面对的方向是前面,后背面对的方向是后面)
(3)仔细地看一下自己的前面是谁?自己的.后面是谁?
4、师出示绿灯,幼儿继续开汽车(放音乐),出示红灯(音乐停),幼儿停止开车。提问:
(1)、XXX的前面是谁?XXX的后面是谁?(让幼儿观察的小朋友和上个环节中的幼儿是一样的,方便幼儿感受空间方位的变化)
(2)、仔细地看一下自己的前面是谁?自己的后面是谁?
(3)他们前面和后面还是以前的小朋友吗?你的前面和后面还是以前的小朋友吗?
5、有规则的开汽车
(1)、师:下面请所有的红汽车开在最前面,所有的蓝汽车开在红汽车的后面。
(2)、师出示绿灯,幼儿开汽车(放音乐),出示红灯(音乐停),幼儿停止开车。
三、观察教学挂图《赛车》
1、师:孩子们,森林里的小动物也会开汽车,还进行了一场汽车比赛。下面咱们悄悄地坐到小椅子上看看小动物们的比赛情况。
2、观察挂图,回答问题
(1)、数一数: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参加比赛?
(2)、说一说:哪种颜色的车开在最前面?是谁开的?
谁在最后面?
小熊的前面和后面分别是谁?
小猫的前面有谁?
四、开车去看比赛
1、师:孩子们,这场比赛到底是谁得了第一呢?让我们开着汽车到森林里去给他们加油助威吧!
2、师带领幼儿开汽车出(放音乐)。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找找、看看、说说了解常见的动物不同的睡眠姿势。
2、进一步萌发幼儿对动物睡眠姿势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动物怎样睡觉
2、幼儿每组一套操作卡片
活动过程
一、操作卡片
1、教师:今天,老师为每组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有趣的.动物卡片,大家去看一看,
找出一个你觉得在睡觉的动物,和好朋友看看、讲讲!
2、幼儿操作卡片,教师引导提问。
(1)你找到哪个动物在睡觉?
(2)你从哪里看出它在睡觉呢?
二、PPT课件(图片讲述)
1、提问:谁讲给大家听听你找到哪个动物在睡觉?为什么你觉得它在睡觉?
(边讲边出示大图片)
2、总结:你们真聪明,知道仙鹤是单脚站着睡觉的。马是四脚站着睡觉的。
猫头鹰是睁只眼闭着眼睡觉的。蝙蝠呢?蛇呢?
(蝙蝠倒挂在树上睡觉;蛇盘着身体睡觉)。
(幼儿若已基本了解可省略)它们和我们人类睡眠姿势不一样。
三、延伸丰富
1、教师:除了我们刚才认识的动物有奇怪的睡觉姿势,你们还知道哪些动物有不一样的睡觉姿势吗?
(幼儿讨论、讲解)
2、快看,谁来了?(放图片、蚕宝宝、鱼)
提问:它们是谁?猜猜它们是怎样睡觉的?
(教师帮助:蚕宝宝抬着头睡觉;鱼儿停在水中睡觉)
大家也学它们做做动作。
四、游戏巩固
1、教师:今天,我们有这么多小动物来一起做个游戏《它们睡着了》。
我叫一个小动物 名字,大家赶快学它们睡觉姿势,看看谁做得快做得好。
2、教师叫动物名字后,换成教师做动作幼儿猜,也可幼儿间互叫互学。
自然界有好多动物有奇妙的睡觉姿势,你们回去看看电视、看看书以后再来讲给大家听!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8
活动目的
1.感受生活中各种常见的漩涡,了解这些漩涡的共同特性。
2.尝试运用手工或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看到的漩涡。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资源准备教师演示包:
(1)漩涡图片
(2)实物:彩色纸、剪刀、橡皮泥、毛线、水彩笔、筷子、勺子、竹签、大小、高度不同的`容器、长短不同的搅拌器皿
(3)记录活动表格幼儿资源包:
(1)实物:彩色纸、剪刀、橡皮泥、毛线、水彩笔、筷子、勺子、竹签、大小、高度不同的容器、长短不同的搅拌器皿
(2)记录活动表格亲子活动包:
(1)容器、搅拌器皿、沙。
自行准备:
(1)课桌。
(2)示频仪、电源插座。
(3)黑板。
2.经验准备教师:需要了解漩涡的形成。
幼儿:幼儿收集各种不同的搅拌器皿以及容器,会填写简单的表格。
3.环境准备在科学区准备各种不同的搅拌器皿以及容器。
科学词汇漩涡:
水流急转所激起的螺旋形。
方法词汇观察:
观察怎样制造漩涡。
操作:用不同的物体制造漩涡。
记录:哪个物体能制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涡。
活动建议
1.导入活动律动导入:让幼儿跳转圈舞,感受漩的动作。
2.引导幼儿讨论幼儿已经认识了漩涡,请幼儿说说在哪儿见过漩涡?你看见的漩涡是什么样的?你觉得漩涡像什么?
3.幼儿作业组织幼儿用各种材料直观的表现出自己看到的漩涡。
1.画密密麻麻的螺旋线,拿剪刀顺着螺旋线剪,剪一个漂亮的漩涡。
2.用毛线摆螺旋线。
3.把橡皮泥搓成长条,把长条摆成螺旋线。
水中做漩涡。先问幼儿会在水中制造漩涡吗?然后请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制造漩涡?
(1)用手搅。
(2)用嘴吹一吹。
(3)用筷子搅水。然后用老师准备的材料,尝试制造出一个又大又漂亮的漩涡,把结果记录在表格内。
4.过程关注。
在幼儿进行制造漩涡时,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操作时不把水弄到衣服和地面。
5.教师小结。
原来用长而细的搅拌器皿在大而深的容器中能制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涡。
6.活动延伸
(1)区域延伸在科学区提供一根葱和有色的水:运用漩涡的知识看看葱在漩涡中会怎样。
(2)家庭亲子活动延伸水中的散沙如何成堆:水中有很多沙子,怎样把它们捞出来?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 篇9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尝试活动,发现肥皂的变化。
2、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乐于和同伴、教师进行交流。通过活动,产生愉快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小组操作用具:
A、筷子、干净的小空瓶、空心管。
B、用过的表面光滑的肥皂、牙签。
C、各种肥皂和塑料小刀。
D、肥皂薄片和动物模具。
E、脸盆、肥皂和水、肥皂水。
三、活动过程
1、讨论过程:我们都来说肥皂
师:小朋友,你有没有看到过肥皂?你看到过的肥皂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幼儿自由发言)
师:呀!你们真棒,知道肥皂这么多颜色和形状。那你们有没有用小鼻子闻过肥皂呀?它有什么气味?(幼儿回答后)
师:你们说得真好。有的肥皂还有点药味呢,叫药皂。
师(小结):肥皂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各种各样的形状,还有好多气味。
2、探索操作活动 肥皂变变变
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东西和肥皂玩玩变变变的游戏,好吗?
(1)熟悉材料
师:看看你们桌上有些什么材料?
(2)熟悉操作常规要求
师:在玩的时候请你们先看看你原来的肥皂是什么样子的?等你用这些材料玩过之后它变得怎么样了?要小心桌上的材料和工具。特别是塑料小刀和牙签,别弄到小朋友身上,在玩水时,要当心别弄湿衣服。
(3)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并和旁边的小朋友讲讲请小朋友讲讲你刚才是怎么样玩的?肥皂变得怎样了?
教师小结:你们真能干,发现了肥皂这么多的变化,有的变小了,有的变滑了,还有的在材料的帮助下变成其他的样子。
3、游戏活动:吹泡泡
师问:那这些肥皂水有什么用呢?
师:那我就一起来吹泡泡吧。
A、集体学吹泡泡
B、幼儿来到操场上吹泡泡、玩泡泡。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6-02
【精选】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5-26
实用的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10篇05-27
【推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3篇05-22
【推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5-18
有关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九篇04-26
有关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4-25
【推荐】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三篇04-27
【精华】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3篇04-28
【精品】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4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