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4-03-25 13:20:14 教案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语文教案精选【9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精选【9篇】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用略读和精读相结合的方法,了解全书的内容,熟悉精彩片断;

  2、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3、品读原著,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学习汤姆索亚的优秀品质,并启发学生由此对社会和人生有新的领悟;

  4、通过学习,提高利用络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

  1、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多向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

  2、探讨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汤姆索亚的优秀品质,感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学习难点:信息技术与语文学习的整合。

  学习过程:

  一、引读。

  1、二十一世纪初,一部电影《哈利波特》风靡了整个世界,昼夜之间哈利波特成了青少年心目中的偶像与英雄。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塑造出了一个家喻户晓的青少年偶像英雄,那就是:汤姆索亚。

  2、引出了我们的主人公汤姆索亚,那就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课程:图书推荐与阅读《记》。对于马克吐温,我们的同学通过络资料已经了解了不少情况,我也找到了一些,还有图片,算是一点补充吧。我把这些资料做成了一个帖子发在了我们的教学论坛资源库中,让我们一一看。

  3、我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搜集了一些资料,我们的同学可也没闲着,不少人给我的信箱中发来了他们所写的这小说的故事梗概,我挑选了一,让他发在我们的资源库中,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原创梗概。

  二、。

  1、读书而有所感。看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作为同龄人,汤姆在你心中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请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制成电子文档,再以帖子的形式发送到我们的教研教学版里,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好帖我将会给他加精。

  其实在老师的心中,也有一个我自己的汤姆,我也把我的感受写了出来,放在我的电脑中的共享e盘里,请大家通过上邻居访问我的电脑,也来看看老师心中的汤姆。

  2、我们的心中都有了汤姆这个形象,那作者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目的是什么呢?也请同学们把自己的观点以帖子的形式发送到我们的教学教研版。

  三、精读《当海盗去》。

  1、谈完了对汤姆的印象,我们的同学其实对书中的情节更感兴趣,因为情节是小说的生命线。在书中最能引起我们遐想的是哪一个情节呢?(《当海盗去》)

  那谁能立刻把这个片断的梗概写出来我们大家看看呢?还是以论坛帖的形式。

  2、在这个片断中,汤姆有一个最大的心愿,她会是什么呢?你读出来了吗?能否在上找一幅图片把这个抽象的心愿直观地表达出来呢?(帖子)

  海盗。汤姆此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去当“海盗”。

  3、提到海盗,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就是骷髅旗和铁钩船长。我也找到一个有关海盗的电影片断;《加勒比海盗》。我们来看看汤姆的海盗是不是就是这种?

  播放电影片断。

  4、很显然,汤姆的海盗不是这种杀人放火的强盗。那他想当海盗的本意又是什么呢?请将你的观点上传。

  5.如果生活中你遇到了汤姆的际遇,你将采取怎么样的行动呢?

  四、拓展。

  1、在这本书里还有许多栩栩如生的形象,你还喜欢哪一个?结合小说内容,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论坛帖上传。

  2、汤姆索亚这个人物形象,对于21世纪现代青少年的健康心理的成长有哪些影响?

  3、上搜索络中有关《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资料。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读懂三首古诗,感悟每首诗中描绘的独特景色,体会表现手法。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意思,并由此想象画面。

  3. 会认读本课中“螺”“谙”等生字,会写“亭”“庭”“潭”“螺”“谙”5个生字,理解“闲”“厌”“和”“谙”等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4.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5. 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重难点:

  1. 感悟诗中描写的景色,想象美好画面。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预习:

  1. 自学生字,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试讲诗意,画出有疑问的地方。

  3. 搜集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课时:2—3节

  第一节

  教学目标:掌握生字词,读熟三首诗,理解大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假期里,很多同学都出去旅游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丽风光一定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你能用简要的话语介绍你所看到的名山大川吗?

  今天,我们还要从三首古诗中感受一下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山山水水是什么样的。

  二、读课题,指名读三首古诗。(检查通过预习对课文熟悉的情况)

  三、指名认读生字,提示应注意的地方。

  亭庭——指导读准后鼻音

  谙——暗:区别音、形、意

  四、分组学习

  1. 读熟三首诗

  2. 借助注释在组内试讲每首诗大意。

  3. 交流预习中的疑问,组内解疑。

  五、班内交流汇报小组学习情况。

  六、作业:

  1. 抄写生字。

  2. 读、背三首诗。

  第二、三节

  教学目标:通过想象,进一步感受每首诗所表现的美好意境及表达方法,背诵、默写。

  教学过程:

  一、吟诵、理解〈独坐敬亭山〉

  1. 议:诗中除了敬亭山还提到哪些事物,分别是什么样的?

  鸟:多、高飞无影

  云:少(孤)慢慢飘走(闲)

  ——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画面

  2. 在诗人笔下,万物似乎都与人相通,是有感情的,请你从诗中找出这样的词句。

  闲、相看两不厌——体会诗中拟人的表现手法。

  3. 教师简介写作背景,让学生粗略了解诗中寄寓的情感。

  此诗是李白在政治上受挫,心情郁闷时所作,因此通过众鸟高飞、孤云闲浮、人与山“相看两不厌”来表达自己抱负不得施展,有志难酬的无奈。读起来使人产生一种失落、孤独之感。

  4. 指导背诵《独坐敬亭山》

  二、吟诵、理解〈望洞庭〉

  1. 试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所写的洞庭湖景色,看谁描述得最美。

  此环节注意提示学生在描述中突出

  (1)湖光和月光的交融和谐;湖面的光亮平静。

  (2)白银盘和青螺分别所指。

  ——从诗中不但看出洞庭的山美水美,还看出那天夜里的月色很美。

  2. 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诗人是站在湖边往远处看的`?

  3. 诗人通过恰当的比喻把洞庭秀色写得惟妙惟肖,请找出诗中的比喻。

  二句,把光亮平静的湖面比作未经打磨的镜子。

  四句,把月光下的湖面比作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

  4. 指导背诵《望洞庭》

  三、吟读、理解《忆江南》

  1. 释题:忆,在此当回忆讲。“忆江南”为词牌。

  2. 根据学生可能产生的疑问补充注释。

  旧:过去胜:超过

  3. 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

  (太阳升起的时候,天空布满火红的朝霞,江边的花朵被映照得比燃烧着的火焰还要红;那一江春水像蓝草一样青绿,像晶莹的翡翠。

  ——比较、比喻)

  4. 请联系前面几句诗的意思,把最后的反问句写完整。

  江南的景色,让我怎能?

  5. 指导背诵《忆江南》

  四、交流搜集的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1. 白居易所作《忆江南》另两首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2. 其它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参考篇目:《鹿砦》《望庐山瀑布》《滁州西涧》《山行》《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

  五、作业:

  1.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2.选画一首古诗所表现的画面。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书写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专题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的介绍去认识一种动物。请看录像,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板书课题 鲸)

  3、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这个谜。

  二、自由朗读,自主学习

  1、按要求自读、自学:

  读课文,要求正确、通顺;生字会读、会认、会写;理解字义、词义,不会的;想一想课文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

  2、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有待探讨?

  (教师巡视点拨,各小组归纳整合不懂的问题。)

  3、全班交流自学所得:

  ⑴ 生字的读音及书写:

  肺的右半部不要写成市。

  ⑵ 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

  (垂直 捕获 宽敞 倾斜 适应 比较 胎生哺乳动物 鳍 吞进)

  ⑶ 朗读课文:

  师生探讨某些句段的读法。

  ⑷ 整体感知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

  (可以用词语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⑸ 各小组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教师小结,完成作业

  自主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鲸》这一课,并在课外搜集了有关鲸的资料。同学们,今天老师先讲一个小故事,你们猜猜其中的谜,好吗?

  师:海中之王鲨鱼的生日快到了,它邀请海洋中各种各样的鱼来参加它的生日宴会,可是鲸却没有收到请贴,它跑去质问鲨鱼夫人:为什么不请我参加海中之王的'生日宴会呢?鲨鱼夫人不慌不忙的告诉了它,鲸一听。确实有道理,就回家了。孩子们,鲨鱼夫人会说什么呢?

  生:你不属于鱼类,当然不给你发请贴啦!

  生:你太庞大了,如果你来了,我们坐哪儿呢?

  生:

  师:鲸到底是怎样一种动物呢?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吧!

  (师板书课题:鲸)

  师:对于鲸,课文给我们作了详细的介绍,请同学们打开课本40页,自由朗读课文,看看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鲸的哪些特点?

  二、自学、小组交流、全班探讨,突破重难点

  1、自学,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看大屏幕思考问题:

  课文从哪几方面讲鲸的特点的?

  师:谁来告诉大家课文介绍了鲸的哪些特点?

  生说。

  师板书:

  形体

  进化过程

  种类

  生活习性

  师:请你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把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和同学交流,交流后推选一名同学在全班中交流,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张表格,请你们认真填写,会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生汇报。

  生:我们研究的是鲸的体形,他的体形特点是大,

  师: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它的体型大的,请为大家读一读。

  生读。

  师:我来评价一下,你读的很流利,但你读的鲸好像没达到这个重量,怎样才能读出来呢,谁再来读一遍?

  生读,生评价。

  师:我们一起来读好吗?男生读十六万公斤,我读四万公斤,女生读后面的,我们都争取读到十八万公斤,有没有信心?

  师:在介绍鲸形体这一方面中,作者用怎样的方法来说明鲸的形体很大呢?有什么好处?

  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生接着汇报。

  (师做出评价,指导学生明确说明方法。并指导朗读。)

  师:鲸是怎样由陆地生活逐渐适应了在海洋生活的?

  师:从鲸的进化过程可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鲸的进化过程与人类由猿进化而来一样需要了很长时间,找出描写时间的词。)

  师:请你联系上下文,从哪还可以看出鲸是哺乳动物?

  (用肺呼吸、胎生、用母乳喂养。)

  师:你能给大家读一读吗?

  师:你们选的是种类,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齿鲸:有锋利的牙齿;须鲸:没有牙齿 。)

  师:文章中介绍了鲸的哪些生活习性?

  (食物、呼吸、睡觉、生长。)

  师:请你们给大家介绍吧。

  (呼吸出的水柱形状可以描述,可以画图;鲸睡觉的方式也可以用图画表示。)

  师:作者用哪些方法来说明鲸的生活习性?

  (列数字、打比方)

  2、师小结:

  同学们的介绍都令老师耳目一新,没想到你们小小的脑袋里竟然装了这么多的创意,真是棒极了,把掌声送给自己。老师在课下也搜集了不少关于鲸的资料和图片,我们来一起看一下。看完了这么美的图片,老师想采访一下你们,如果你是一头鲸,你最希望自己是什么鲸?听完你们很有特色的介绍,老师是更加喜欢鲸了,可现在地球上鲸的数量是越来越少,请阅读课后的资料袋,然后看老师搜集的这两张图片,想一想,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师:老师相信,你们都是绿色小使者,在你们的保护和呼吁下,地球上的环境会更好,各种生物也会得到更好的生长。

  三、布置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形体 大 做比较 列数字

  进化 哺乳动物 陆地 浅海 海洋

  鲸 种类 须鲸 齿鲸

  食物 列数字

  习性 呼吸

  睡觉

  生长 列数字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挂两支笔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随课文读准生字、词,理解意思。

  2、从题目出发,通过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抓住重点段(陆小亮不挂笔的经过),紧扣突破点(费劲、第11段),通过读、写等形式体会课文所要体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抓住重点段(3-11),紧扣突破点(11),通过读、写等形式体会课文所要体现的思想感情。

  特别是抓住第11自然段,通过写日记的形式,写出亮亮的感受,加以巩固重点段,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是难点,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挂两支笔的孩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言揭题:

  1、这节课我们一齐来学习《挂两支笔的孩子》(师板书课题)

  2、指名读,齐读,然后请大家翻开课文。

  3、学法探究,引导从题目入手。

  反馈预习情况。

  同学们,课题也读了,课文也回去预习了,那我们从什么地方入手才会学得更容易一些呢?

  很多时候我们的方法是从题目开始。

  看课题:

  (1) 哪儿是重点词?提醒注意。

  (2) 根据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或者想提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题。

  为了使这些问题解决起来更全面一些,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好吧?

  三、一读课文。

  要求: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觉得比较生疏的句子多读几遍,尽量做到流利。

  三、二读课文。

  1、要求:默读,能说出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找到重点段(2-11),并且提出不懂的问题。

  2、读后检查:

  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师随回答板书:挂—不挂—又挂)

  根据板书,提出重点的部分应该是什么地方?

  四、朗读反馈:

  指名读重点段。在学生的读中,引导划出重点词,指导生字“琢”的书写,理解不懂词句的意思。(尽量做到不自己说,引导学生在读中自悟。)

  读好后,质疑。

  五、紧扣突破点,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1、引导读第11自然段,理解词句的意思。

  “恨不得地下裂开一道缝,好钻进去”说明了小亮当时怎样的心情?

  2、是呀,遇到这样的事,小亮受到了这种“打击”,怎么不会感受很深呢?那天晚上,陆小亮感慨万千,写下了一篇日记,如果你是小亮会怎么写呢?以小亮的笔调写日记。

  提醒注意:从那以后,他不好意思再挂笔了。

  七、反馈小结。

  提醒:所处的角色、还挂笔吗?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的:

  1、 联系生活与上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认识有春天特点的“春雷、春雨、春燕、春风”等物,了解春天自然界的物质发生的变化。

  2、 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学习8个词,会写8个生字,会写6个字。

  4、 在学习中,培养生与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与思维的拓展。

  二、重点难点:

  1、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背诵课文。

  2、 能回到生活中认识春天事物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四、教学方法:采取情境法和演绎法授课。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知。

  1、 熟读生字。

  2、 听写生字。

  二、谈话导入。

  1、哈哈,今天的天气真不错呀!你们觉得怎样?春风、春雨、春雷、春燕、,很好,今天我们有认识了一些新朋友,他们和春姑娘是一家人,我们跟着春姑娘结交了不少朋友,他就是其中的一个,你们认识吗?“柳树”你们瞧,美丽的小柳树睡了一个冬天,在春姑娘的召唤下醒了。出示“醒”,全班齐读,说说你是怎么记住他的呢?(提问)

  2、 出示课题:《柳树醒了》,带拼音,全班齐读。

  三、学习课文。

  1、同学们,春姑娘带来哪些朋友呢,柳树醒了,是谁叫醒了他?小柳树睡醒以后长得怎样呢?你们自己读读诗歌,在其中找答案,告诉大家。(提问)

  2、你们有这么好地发现,老师也想知道究竟春姑娘带给我们什么朋友,我也想来读读看,你们告诉我那里读得好,那里读得还不够,请你们帮助我好吗?(师范读)

  3、 生评价。

  四、感读儿歌。

  1、 你们轻声读儿歌,对照生字表画出生字,读拼音自学。

  2、 你们知道这首儿歌有几个小结啊?(提问)

  3、 我想请5位同学读儿歌,一人读一节。(指名)

  4、 我们读只要注意刚才几位同学读的音节,你们自己大声地读,要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五、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1、 出示图画:你们知道小柳树睡了整整一个冬天,他什么时候醒了?谁能读出小柳树睡醒的样子呢?(提问:生表演读)

  2、 小柳树睡醒了,他的好朋友春雨、春雨、春燕和他在一起做什么呢?(提问)

  3、 语言训练:

  春雷跟柳树:——,柳树——,柳树对春雷说:“_____”.

  春雨帮助柳树——,柳树变得——,柳树对春雨说:“——” 。

  春风帮助柳树——,柳树变得——,柳树对春风说:“ -----”。

  春燕和小柳树——,柳树————,柳絮边飞边说:“____”.

  4、朗读课文:春天里的景物这么可爱,让我们走进春天,美美的`品读一下春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全班齐读,小组赛读,男女赛读)

  5、 在春天里,你们知道还有什么和柳树一样也行了呢?看谁说得多。(提问)

  六、指导背诵。

  1、 过渡:柳树醒了,这是一片多么美的儿歌啊!岳老师已经深深地把他记下来了,你们会被吗?

  2、 谁已经会背诵,向大家大展拳脚。能说说你是怎么背的,把好的方法与大家共同交流。(指名)

  3、 课件指导背诵。

  4、 师生背诵。

  5、 齐读背诵。

  七、小结:春天是美好的,只要我们懂得珍惜每一天,好好学习,每个季节都会为我们展现,为我们歌唱。

  八、作业布置。

  1、 熟读生字。

  2、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巩固。

  1、 开火车读生字。

  2、 背诵儿歌。

  二、识字。

  1、 说说看学了课文那些字已经认识了,不会认得字怎么记呢?可以在小组里先交流一下你的好办法?相机认识“言字旁”。

  2、 小组交流。

  3、 全班反馈。

  三、学习生字。

  1、用熟字来记忆。

  2、猜字游戏:(提问)

  (1) 身子脏了怎么办——洗“澡”。

  (2) 大雨落在田地上——“雷”。

  (3) 车太少了气——“软”。

  4、 我会读:

  a:出示课后生字,学生试读。

  B:同桌互读。

  C:会读得同学站起来读。

  D:去掉拼音,打乱的读。

  五、 指导书写。

  1、 重点指导“说话”二字的言字旁和“春”字的撇捺。

  A:言字旁的一点不能太低,横要写得斜,竖稍向左歪。

  B:“春”字的撇起点在竖中线上,然后往左斜,那得起笔不要靠近撇,要给下面的日子留出空来。

  2、 学生线描在临。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规范书写。

  2.认识“橱、盼”这2个生字。

  3.观察画面,看清图意,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规范书写。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指导学生学会难字:湾 商 堆 仗 银

  2.熟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大家还记得“识字3”里有关讲台湾岛的三字经吗?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一听?

  2.课件出示:《识字三》中: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集体齐读两遍。

  3. 教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指一指台湾省的位置。

  4.谈话:是啊,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本来就和我们是一家人。可是由于各种原因,直到今天,虽然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但他永远是祖国妈妈的孩子。今天,我们学的《看雪》这篇课文,就与台湾人民有关。

  5.板书课题《看雪》,全班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听录音范读课文或教师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边读书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划出有生字的词语,对照拼音,多读一读。

  3.四人小组自查:

  1)注意读准翘舌音“省、橱、指、仗”和前鼻音“毯、银”。

  2)说一说新词意思,相互补充。

  4.检查自学小组交流学习生字词情况。课件出示“我会读”:

  台湾省 商店 橱窗 指了指 接着

  讲故事 铺着 雪毯 银装 打雪仗

  1)学生自由读。强调读准翘舌音、前后鼻音。

  2)指名读,并说说词义。

  3)全班齐读。

  5.借助游戏,巩固识字。

  过渡:大家读词语可真认真,老师想考考大家,怎么样?

  1)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2)比一比,再组词。比较:讲——进 铺——扑 毯——淡 银——很 店——站

  3)看老师做动作读出生字:指、接、铺

  4)“小猫钓鱼”:把写有生字的鱼形卡贴在黑板上,请两位学生到讲台,一个戴小白猫头饰,一个戴小黑帽头饰,老师读字,两个学生比赛找字,谁找到的多谁就胜利。

  5)“找朋友”: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分散给学生,拼音与生字一样的成朋友。如,拿拼音的同学说:“我是‘chú’,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生字的同学说:“我是‘橱’,你的朋友在这里。”

  6)谜语认记。

  毯:一堆毛,两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俭节约少花钱。

  店:站而不立,庆而不大,街边一间房,买卖东西忙。

  三、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课件出示田字格中的本课生字: 讲、打、指、接、惊、故、候、奇

  2.自己把生字读一读,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每个字的偏旁、笔画、重点笔画的位置,你认为应该注意的地方。

  3.强调容易写错的字。(重点提醒学生“商”的“冂”里面是“八”下面一个“口”,而不是“古”;“洁”的右上方是“士”而不是“土”;“毯”是半包围结构,左边的“毛”的最后一笔要向;故:右边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文”;候:不要忘了中间的一小竖。)

  4.师生交流,交流过程中边板书,边指导学生练写。

  有三个提手旁的字(打、指、接),可以借助以前学习的提手旁的书写知识指导写字。注意提示:

  “接”字右下的“女”,横画要长些;

  “故”字右边是反文儿,不是折文儿;

  “候”字,不要漏写中间的“竖”;

  “奇”要写得上小下大等。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看雪景,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看看谁是读书能手!

  2.全班齐读课文,纠正读不好的地方。

  3.同学们,你们读书一天比一天有进步,老师这里有关于北国雪景风光音乐片,想看看吗?请你专心看,感受北国的美丽风景,等一下说说自己的感受,行吗?

  4.看完了,你有什么感受?请你谈一谈。

  (台湾小朋友只见过橱窗里用棉花作的雪,没有亲眼看到过雪,老师给他们讲了自己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看雪的愿望。)

  5. 你们现在能带着自己的快乐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吗?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各三遍。

  2.搜集台湾的有关资料或图片,与同学交流。

  六、板书设计

  12 看雪

  会写字: 讲打 指 接 惊 故 候 奇

  会认字: 省店 橱 指 接 讲 铺 毯 银 仗

  12、看雪(第二课时)

  东凤镇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

  教学目标: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培养爱美情趣,进行爱国教育。让学生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们对雪、对北京的向往之情,有盼望台湾回归、实现祖国统一的愿望。

  4、继续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

  2、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使学生知道台湾省是中国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2课——看雪,把课题齐读一次。这节课,我们来个比赛,男同学跟女同学比,看看一节课下来谁先抢到红旗,好吗?

  2、出示词语,复习词语。

  课件中的词语:台湾省 商店 橱窗 指着 接着 讲起 惊奇 时候 故乡 铺着 雪毯 银装 打雪仗

  看!比赛准备开始了。屏幕上的词语宝宝还记得吗?(记得)首先请男同学来读一读;(男同学读词语)女同学敢挑战吗?(女同学读词语)一起再一次大声朗读!同学们的记忆力真好!可是,不知道接下来的学习,也能表现得这么好呢?

  二、整体感知课文。

  1、下面老师读课文,你们就边听边思考:课文中哪些地方不太明白的,等老师读完课文后提出来,能做到吗?

  2、同学们,你们有不懂的问题吗?学生提问。容易的问题现由学生帮助回答,全班学生都不能回答的问题就由老师帮助解决。当学生问道,台湾为什么很少见到雪的呢?老师就出示课件(地图),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北京和台湾的位置。因为地理环境和气候的不同,我国北方的城市,包括我们祖国的的首都北京都能看到非常漂亮的雪景,南方城市因为气候温暖,一般都见不到雪,台湾的小朋友和我们中山的小朋友一样见不到下雪。

  三、学习第二段。

  1、过渡:你们想知道(课件出示)过春节的时候,台湾孩子们在哪里看到怎样的雪?他们想去哪里看怎样的雪?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2、汇报学习情况:

  a、学生回答第一个问题。他说的答案对吗?你们是在哪里找到答案的?(课文第二段)

  b、出示第二段(文字配图):过春节的时候,孩子们在商店的橱窗里看到了美丽的雪景。那是用洁白的棉花做成的。

  齐读第二段。小朋友们读得真响亮,又有感情,老师表扬你们。

  板书:台湾孩子们 橱窗 棉花雪

  c、他们想去哪里看怎样的雪?

  四、学习孩子们与老师的对话。

  1、过渡:他们跟老师说了些什么话?(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自由读3—11段,把孩子们说的话用“——”画下来,然后同桌之间读读这些话。

  2、学生汇报情况

  3、课件出示四个问句:

  “您看见过真的雪吗?”

  “您是在哪儿见过的?”

  “北京离这儿很远吧?”

  “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提问: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四句话,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问句)怎样读好呢?(读出疑问语气)

  抽读——指导读、范读——齐读

  4、情境演读:我们把这些句子放回课文中去,现在你们就是台湾的小朋友,我就是台湾的老师,谁先来问问老师呀?学生:“您看见过真的雪吗?”老师:微笑着点点头。

  学生:“您是在哪儿见过的?”老师:“小时候,在我的故乡。”指着地图。

  学生:“北京离这儿很远吧?”老师:“不算太远,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随机出示这段话配飘雪的图:冬天,天上飘着雪花,地上铺着雪毯,树上披着银装,到处一片洁白。)

  5、提问:想亲自感受一下雪的美景吗?自己读读这段话,看谁读得最美?(抽读——齐读——男、女比赛读)边读边结合图帮助解释:雪毯、银装等(指着雪景图引导学生说:“同学们,看,天空中的雪花怎样拉?雪花飘落在地上,地上好像……树上一根一根的树枝又像……到处一片洁白,多美呀!)

  6、经过你们一读,台湾孩子们仿佛来到了白雪世界,如果你们也来到这儿,你最想干什么?(打雪仗、堆雪人、玩雪橇……)

  7、你们说得这么兴奋,老师也想玩一玩。提问:能不能把你的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

  8、出示句子:小伙伴们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兴了!男、女赛读。

  9、提问:橱窗里的雪景与这里的雪景有什么不同呢?(都很美,一是静态的,不能玩;一是动态的,能玩的、好玩,因此更美丽,对孩子们有很大的吸引力)

  板书:北京小朋友 北京 飘雪花 好玩 不能玩

  10、看着课文,把第九段连起来读一读。

  11、多美的雪景啊!台湾孩子们,读到这里,你最想对老师说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再提问:看看文中的孩子是怎么问老师的?

  出示句子:什么时候/能带我们/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1)这句话很长,有信心读好吗?(指一名学生读)

  (2)我们读这么长的句子时要注意什么呢?(自己先练读再指导读好停顿)

  (3)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理解:争着问。(小朋友,你们现在就是台湾的小朋友,你们试着来问问老师吧!刚才,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这就是争着问。)

  12、现在,你们把自己当成台湾小朋友在问老师,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13、孩子们真会读书呀,从这一句话里,你读懂了孩子们的心声。

  14、当老师给孩子们讲童年在故乡北京玩雪时的情景,激起了孩子们想去北京看雪的愿望。老师是怎样对他们说的呢?

  老师:“那里的小朋友正盼着你们去和他们一起玩儿呢!”(随机出示句子)

  12、谁能像老师一样深情地说说这句话?看看后面是什么标点符号,应该怎样读呢?(指导读好感叹句)(抽读——齐读、评价)共5页,当前第4页12345

  五、体会情感

  1、台湾孩子们和北京小朋友们盼着什么?(台湾孩子们盼着跟北京小朋友们玩;北京小朋友们也盼着跟台湾孩子们玩)

  2,从这句话中,你知道老师心里在想什么吗?此时,你心里又在想什么呢?

  3、总结:我们的祖国就像一个大家庭,我们的广东、台湾、北京这些省份就像是兄弟姐妹,因为种种原因,台湾这个兄弟暂时还没有回到祖国的大家庭中,什么时候能回到大家庭中高高兴兴地一起玩耍呢?我们盼望着。板书:盼统一

  六、课后作业

  1、回家查找一些有关台湾的资料,如台湾的风景图片、台湾人们的风俗、台湾与祖国的关系等等。

  2、写一封信,邀请台湾的孩子们到我们家乡中山来玩。

语文教案 篇7

  一、制定的依据:

  1、教学背景分析:

  语文是中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基础学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语文学科的特性和语文教学的认识更为深入,"大语文"的观念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认同,而二期课改对语文教学的阐述也说明,语文教学以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为主要任。而语文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素质不仅反映人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而且从本质上看,还反映了人的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新基"理论中对塑造未来新人的描述(21世纪的基础教育应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指个体独特性与社会规范性的有机统一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须的自我教育其内容包括德、智、体、情、意、行等多方面,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中,更可以看出语文教育在此方面的大有可为。

  2、教材分析:

  我们采用语文出版社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语文国标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七个单元,除了包括“精读”,“速读”,“视听”,“课外阅读指导”等,还新增加了口语交际与写作。

  根据对课改精神的学习和对语文教学方向的把握,我们初步拟定了本学期语文教学的培养目标。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这是初中三年的最终目标,本学期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打下基础.,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具体地说,就是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写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例如待人接物的仪态,为人处事的心理,读书看报看电视的习惯等。

  3、所教班级学生现状及对策:

  根据我校学生实际特点,以及语文学科特点和目前本学科发展方向的把握,结合我校的办学方针,我们的语文教学最初以"激发兴趣,指导方法,培养习惯,搭建舞台。"为口号和行动原则,加强了日常教学和学科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如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下面根据九年级上期期终考试成绩进行具体分析如下:从以上数据看出,三班的语文水平与一班没有较明显的差距。三班同学在学习兴趣、习、,态度、语文基础等方面都与一班存在一定的差距,虽然和一班比较,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具体教学中还是感到和一班的差异。因此,本学期在保持三班总体较好的势头之下,还要大力抓本班的弱差生的辅导,力求有所进步。

  我们在继续以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的同时,还应加强对二期课改的学习与研究,在

  把握好教学的大方向的前提下,对教与学作出相应的调整,本学期拟采用以下措施:

  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7)、实行分层目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外实行培优辅差,力争整体提高。

  8)、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

  9)、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10)、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11)、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

  12)、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13)、组织3-4次辩论,培养思维及口头表达和语文知识的运用。

  14)、.组织采访和调查至少一次。

  15)、要求写一篇小论文。

  16)、做好开头的扭转工作,扭转以往不良的学习习惯。

  17)、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8)、开展网络辅助教学.对家庭有条件的同学鼓励和指导他们利用语

  二、本计划应达到的目标:

  以下是上学期期末试考的分析:

  1、通过分析我发现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想尽一切办法稳定优良率,提高合格率,班中有以下学生是有潜力可挖,应该能及格的:孙雯等。

  2、按照年级组分层教学,集中抓A层的要求,本学期我努力工作,力争将60%A层(约30人)同学的成绩保持80分以上,并能让尖子生有更多的进步。基本保证了优良率稳定在25%以上。

  3、根据学校的要求,本学期我班参加区的统考或联考以及升学统考要力争进入老区的前列。

  三、具体实施:

  1、在阅读教学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注重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参与活动,做到人人参与,参与全过程,让学生们在课下多读书看报,将自己喜欢的文章,精彩的段落摘抄积累,并定期在班上举办摘抄本展览,并从中推选出优秀的文章和摘抄,积累本在班上朗读,展示。

  2、在各课时,把学生活动做为重点内容来安排落实,使学生最大限度处于动态之中,动脑想,动手写,动口说,动眼看,动耳听。

  3、还注重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讲评中来.让较好的学生对作文进行自我评价,然后广泛地征求所有同学的意见,相互评价,最后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使学生们正确地认识自己作文中的优点和问题.课后进行必要的修改,建立了民主的教学风气,进,一步融洽了师生关系。

  4、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努力从培养兴趣着手,用图片,实物,多媒体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1)课前预习习惯。2)课后复习习惯。3)课文背诵习惯。

  4)作业习惯。5)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习惯。6)上课作笔记习惯。

  6、对古诗文无法过关的学生采用"一帮一","人盯人"办法,并与家长取得联系。

  7、深钻教材,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讲清每一个知识点;认真筛选作业;及时反馈每一次考试。

  8、注重进行学法指导,本学期准备给学生举办两次专题讲座:1)如何写随笔2)修辞总汇。

  四、保障措施和可行性:

  1、两年的相处,我与学生间的感情很深,大多数学生都有学习的积极性,他们都喜欢上语文课,加大A层学生的阅读量,写作量;

  2、我比较注重收集相关教学及考试信息,我的信息来源:1)网络;2)看相关教学资料和杂志;3)我的同事和朋友;4)学生有一本配套资料:《点中典》;为平时的作业,读后感为周记的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发展。

  3、抓好作业练习,我认为要屏弃繁琐,机械的作业练习.要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多实践,多运用,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可以结合课文学习,让学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并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观察所得,以此学生的写作能力。

  4、在留作业方面我也要做尝试,如书后练习中有基本题和选做题,原来由于对学生"一刀切",总是一股脑地留给学生,后来发现,较好的学生可以做,而较差的学生做不了,就去找别人的或参考资料上的答案去抄.这样,既花了时间,浪费了精力,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于是我便从差生的实际出发,不要求他们做难题,而只做应知,应会的基础题.在做一些练习篇同时,分A,B卷,有些B卷题目较难,就让班上十几个较好的学生做,一般学生做A卷,这样一来,使差生的知识得到了复习巩固,好的学生也能在复习巩固的基础上有所进取和提高,各得其所,各受其益。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认识2个生字,读读记记“姿态、迷人、至少、邻居、成熟、完整、尤其、提前、香飘十里“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思乡之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读自悟和与同学交流,体会作者思恋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3、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念,进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教材重点与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验摇花乐。

  难点:体会母亲对故乡桂花的怀念。

  教学准备

  1、 学生预习课文。

  2、 根据学生家庭实际,让学生听听长辈讲的关于小时候家乡生活的故事,丰富他们的感情体验,进一步体会人们的思乡情怀。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童年是幸福的,难忘的。回忆美好的童年生活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文章。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琦君,走进她的美丽的童年,欣赏美丽的桂花雨吧!

  板书课题 7*桂花雨

  二、明确学习要求与方法

  1指名读“阅读提示“

  2指名说

  三、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 指名说。

  四、再读课文

  1、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看看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画出有关的词句。

  2、 有感情地将你找出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3、 重点品味摇花的乐趣。

  为什么说“摇桂花”对“我”不说是件大事?理解 “总是”

  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自读,边想像当时的情景。

  指名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

  指名说说想象的.情景。

  再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老师相机指导)

  齐读。

  五、品读体会

  1、 反复读读“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和同桌讨论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

  2、 指名说。

  3、 联系整段课文,由“可是”体会到什么?

  4、 浏览全文,找找理由说说,你认为家乡桂花香还是杭州桂花香?

  5、 品读,体会家乡桂花的香。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1) 哪个字突出地说明桂花的香气呢?

  (2) 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

  6、 杭州的桂花香,找出相关的句子。

  7、 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小山的因为多,更显得香气浓郁些。而母亲为什么还要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8、 指名说

  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 ,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了她全部的生活。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的什么可以替代它吗?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9、 而母亲的这种情感,这份情怀,无疑也感染了作者。体会“于是,我又想起了我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10、 小结。(板书 香 思 乡 浓)

  六、学生总结。(感情朗读)

  七、布置作业

  1、 把喜欢的句子,段落背诵,抄写下来。

  2、 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借助课文的具体语言文字,了解海洋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齐读课题)。茫茫宇宙中的地球裹着一件水兰色的纱衣,那是广袤无垠的海洋在奔腾不息。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敬畏海洋,但今天(出示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

  2、你们明白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练习用“由于”造句。

  你们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开发、利用海洋?怎样开发、利用海洋?)

  好,就让我们从这两个问题入手来理解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吧。

  二、学文

  1、把书打开,自由读5-8自然段,找出问题的答案,画出句子,圈出关键词,再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学生自学)

  2、交流:

  (1)交流为什么

  (生读能源危机出示“目前……能源危机”可以具体地谈谈自己的理解吗?

  知道了这些信息,我们心里沉甸甸的,感到(恐慌、担忧)有感情地读这一段。(生读文)

  (生读食物匮乏,出示“由于……威胁。”)说说你圈出的词语:

  “急剧”是什么意思?世界人口增长怎样急剧呢(20xx年60亿,平均每年增长7800万人,20xx年人口是90亿)人口如此急剧增长,会有什么负面影响?

  “恶化”学生举例说说生态环境的恶化。

  人越来越多,可耕种面积越来越少,于是人类开始面临(食物匮乏的威胁)谁来有感情地读一读。

  除此之外,人类还面临着那些生存危机?

  (出示图片)是啊,近30年来,人类消耗了地球上三分之一的可利用资源。与此同时,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30年内增长了一倍,并继续增长。陆地资源紧缺,人类事物匮乏,我们深深得为自己的未来感到(担忧),齐读这两段话,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生读文)

  ⑵交流怎么办

  人类真的到了山重水复、无路可走的地步了吗?有没有什么解救之道呢?(海洋……聚宝盆……丰富……)于是,人类把目光转向海洋,是怎么开发、利用的呢?

  (生读“如今……大显神威。”出示)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感受?(自豪,高兴)从哪里体会到的?(交流关键词)谁愿意自豪地读一读的?(生读文)

  (有感情)真好,想不想去看看海洋采矿者的风采(录像)

  (没感情)老师给大家看一段录象,相信看了后你会读得更好。(录像)

  继续交流怎么开发、利用海洋。海洋可开发利用的远远不止这些,想一想,我们还可以怎样开发和利用呢?(学生各抒己见)

  3、现在,你们明白为什么说海洋是21实际的希望了吧,谁来说说。

  4、是啊,曾经海洋孕育了生命,如今,又将解救人类于危难之中;可是,现代人类又是怎样对待这个兰色希望的呢?

  这张照片展现的'是漂浮在海面的石油!由于油船泄漏、油井发生井喷,大量石油随波逐流,生灵遭涂炭,海鸟的尸体不时被抛向海滩。

  这是赤潮爆发是的海水。

  随着海洋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鱼、虾、蟹等大量死亡,数万公里的海洋成为死海。

  除此之外,人类的乱捕乱杀,在全球近乎

  的水域内捕鱼,已造成海洋中很多物种的消失。

  同学们,心情沉重吗?想说些什么呢?

  是啊,正如我们书上所说,人类要开发和利用海洋,首先必须(生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只有这样(生读“海洋才会乐于做出奉献”)

  同学们,海洋存亡,匹夫有责。痛定思痛后只有一句话(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万语千言只为大家谨记(齐读:海洋-----21世纪的希望)。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仿5、6自然段把自己开发、利用海洋的设想写下来。

  3、继续了解海洋的知识。

  四、板书

  海洋——世纪的希望

  生存危机

  开发、利用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08-19

小学语文尊严教案06-20

语文教案[集合]11-26

语文教案(优秀)12-17

语文拓展课教案11-23

实用的语文教案08-27

小学语文教案01-26

背影语文教案11-18

小学语文教案01-02

(精)小学语文教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