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必备7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作文 篇1
我们的毕业考试还有半天就结束了,上午考语文,下午数学,明天上午是综合和英语。早上我到校后,大约是七点半左右吧,樊老师让我们七点半的,好好背书,唉!背了一学期,到了考试也没用上几个,就考了一个《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里的“?”和“!”的含义,和《跨越百年的美丽》里的居里夫人的科学精神那一类的,还有诗句连线,额的娘啊!背了一学期,好厚一叠卷子,就考这几个!亏死了!数学传了几个纸条,监考老师根本不管,不过我最不拿手计算没跟他们对,即使对了也不一定会改啊!数学我算是没指望了,老天保佑,保佑保佑我的语文吧!要不然我就惨了!
早上去了以后,樊老师让我们把自己写的"端午时节”那篇作文背一背,差学生借一下好学生的',我没带作文本,因为都是自己写的,再怎么说也有些映像,我听后一愣,还以为自己没写呢,最后才想起来,根本就没写过!樊说:“坏了坏了,咋没写呢,我明明记得写了的呀!咋会没写呢!?”全班一阵大笑,我也跟着笑,只不过是苦笑罢了,这是他让我们把《跨越百年的美丽》里一些东西背一背,樊说他做梦都梦到这个题考试要考,他上学期也这么说过,不过不是同一篇课文而已,结果真的考了,这学期他告诉我们要背这要背那,他说他的我敢保证这些考试一定会考!“樊老师啊,你这回保证的可不准啊!”其实我想过,他可能是以考试要考为理由让我们好好背,也许是怕我们不好好背吧?万一考试要呢?毕竟啊!教了30多年的老师不可能连这一点都不知道啊!
唉!放两天假都在想樊老师,想上他的语文课,这以后不知道得多少年,不能说是多少年,以后他再也不能教我了,我真希望奇迹能够出现,他去教我们上面的初中,那多好啊!至少可以经常见到他。我真想回到上学期,那样,我再也不会拿语文课消磨时间了,我认为他好是从上学期期中考试过后开始的,我真后悔自己还骂过他,因为他接我的时候我语文只有七十几分嘛,所以映像自然不好,但是期中靠91.5后,他说我有潜能,因为我的语文基础还不错,不能说好,但也不是一般,七十几分是因为我不喜欢那个语文老师造成的{谁让那个老师那么势力的,爱钱!},我的语文在原先还是不错的,除了一个88.5以外,剩下的全是九十几。樊是我遇见的最负责任。也是最好的老师,现在不变,以后也不会变。我现在觉得自己很像《舞蹈课》里的盛拍拍,她喜欢自己的芭蕾男老师,可最后她的老师调走了!
我真的不想离开,我真想一直停留在六年级,可是樊也说过:“你们的路还很长啊!”
小学作文 篇2
这是件真实的事情。……在工人文化宫的电游厅里,从嘈杂的“电游声”,拥挤的“人海”中,隐约可见一位少年在一个小角落里玩的正欢。他身着一条“紧身”的休闲裤。裤袋里睡着一位“暴满”(大多“数”是硬币)的钱包,可能就是如此,她(钱包)一身“红通了”(红钱包)。这时,一位莫名男子走进他的旁边,神不知鬼不觉地靠近他,然后对他下了“毒手”——将他的黑手伸向“暴满”的钱包。原来他是个扒手!他的手越来越靠近钱包了,碰到了,他蹑手蹑脚地将钱包往外“扒”,可是周围的人似乎没看见,只是屏息凝视地望着电游机;他们似乎又看见了,只是不敢吭声。那位扒手先生一看,“嘿,真走运,没一个人发现!”就是这一霎那,他大意了,“扒”的动作大了!只见钱包的主人——那位玩地正欢的`小同志,对他丢句:“干啥呢?”不知这是在“质问”他,还是“满腹闷骚”的疑问。
那位“实习”扒手装作一脸“茫然”,一骨碌跑啦!……当险些遭“贼”的那位小同志走出“大厅”时,那位“实习”扒手接踵而至,“小子,不错嘛!有‘痣’不在年高,把钱包打开!”扒手抓住“小年轻”的衣服,讽刺道。“我没钱!”“没钱也把钱包打开!”扒手附耳大叫道。可能是第一次“干”,“经验不足”,手一小小的放松,被小青年抓住辫子,溜!“该出脚时就出脚”,尘土一扬,“小年轻”已到了大门口,只见“实习”扒手在身后不住“诅咒”、不住跺脚,“小年轻”也不敢怠慢,边喘气边对他做鬼脸,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只势,直奔车站,逃呀!……“实不想满”,在下就是那位“贼”口余生的“小年轻”,“事隔多年”,一直耿耿于怀,直到现在,那电游厅还是我的“禁地”,我只能隔“伤”相望,“心动,行不能动”!郁闷!
小学作文 篇3
天阴沉沉的,快要下雨。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也快要下雨。
那是一次春游,我们都来到了一座独木桥旁。独木桥由一块很长的木板连接两岸,河水在桥下滚滚流淌。它很窄,看上去很结实,但没有扶杆,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地走上了独木桥。
快轮到我了,我迅速上了桥。可是,刚走一步,桥就“咔咔”响了起来。我再三犹豫,还是选择“回去”。之后,我发现,所有的人都能安全渡桥了。
当我再一次犹豫时,突然听到背后有一阵阵掌声传来,看样子,是在夸奖能够渡过桥的同学。啊!我真想被鼓励呀!我立刻踏上了木桥,慢吞吞地很不容易走了三步。这时,桥又发出了“咔咔”的声音,好像随时都要倒。我额头的'汗滴答答地落在了独木桥上,心想:这太不牢了吧!底下就是河了,会不会掉下去?是往前走还是退回去?我就像油锅上的蚂蚁一样,焦急极了!还是往前走吧!不行不行,算了吧,回去吧,这样最安全。我再一次放弃了机会,返回到了“起点”。
和往常春游一样,我们坐上大巴,准备返校。可我却躺在了车位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啊!我怎么会这样!我怎么放弃了这次考验人生的机会!我为什么会放开自己的勇气!
这几天,我一直为这事而久久不能平静。这件事像一块石头压在了我的心脏上。我仿佛听到了同学们发出的嘲笑声。我真后悔!
天阴沉沉的,快要下雨。此时此刻我的心情,也快要下雨。
我怎么就放弃了这一机会啊!
小学作文 篇4
因为他们,我们登上了神秘的五楼;因为他们,我们有了天真的笑声;因为他们,我们有了勇气……
——题记
在平淡无奇的早上,我们班的四位同学打破了一个不成文的校规——去了五楼。然而,老师知道了这件事后并没有责备他们的意思,而是让他们成为我们班也是东城校区最勤劳的劳动者,去打扫我们从来也没有到扫过的.五楼,让我们班的同学去参观一下,这个我们从未去过的五楼。
以前,我对五楼充满着神秘感,好几次想攀登到五楼,但又因怕在老师那里破坏好学生的形象,所以迈上五楼的第一层台阶时我一次次的将脚步收回。心里虽然踏实很多但是那种神秘感在我的心底里增加着。听到老师要带领我们去参观一下五楼时心中又多了一丝迫切。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下午第二节课。我急切地跑到了五楼的台阶,一层,两层……到了五楼,我不由赞叹起来:哇!真是“一览众山小”啊!在我来到这个学校时,虽然我没有去过五楼但是我心里却认为1——4层楼的结构都一样那五楼的结构岂不是也一样。但远远没有跟我想得一样。到了五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小生命——两颗长得茂盛的草。它们在这不知生长了几年,我也从来没有看到过有人给它们施肥、浇水,这是多么顽强的小生命啊!五楼不像其他楼层是通着的,而是中间有了一道门,门上有了一把锁好似一位将军在守护他们的家园不让外敌入侵,从这道门望去还有一道门好像是通往另一个世界,不知那个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看来已经很久没有人上过五楼了。
墙面已经有些泛黄,有许多的黄色小虫像在赛跑一样快速爬到了墙壁的顶端。在五楼的阳台上,楼房跟我差不多高,操场上的人们就像我脚下的一粒沙子,在平地上走时大树有我身高的那么高。可是今天奇迹发生了大树成了我脚下一个不起眼的“人物”。五楼给了我很多很多的惊喜。是它满足了我的好奇心;是它给了我惊喜;是它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一趟五楼之旅赋予了我太多太多。
这次五楼之旅让我懂得了不要一味的循规蹈矩,我要懂得去满足我的好奇心,不过不要过分的满足。
小学作文 篇5
为了提高习作教学的课堂有效性,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我校开展了习作课观摩研讨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校的四位教师同台献计,展示了习作教学的风采。本人有幸观摩了这几节课,倾听了专家们的精彩点评,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习作的本质特点就是通过语言文字再现生活,反映生活。它是作者内心世界的流露,是对生活的思考,而不是矫揉造作。而有的教师过分强调习作的意境,过分强调华丽的词句,这个要求对学生来说太高了。正因为教师这种过高的要求,学生感到习作太难了,未写而先怵,对习作产生了恐惧心理。这四位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认清了习作的本质特点,使学生懂得了习作原来并不神秘,而只是把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个所见、所闻、所想通过一定的方法记下来的过程。通过这四节课的观摩,我认为习作课应该这样教:
一、看看、说说、写写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习作之本,习作是生活的产物。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几位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良好观察习惯。
如:王圣娟老师在教学《做做、说说》时,提前布置孩子们和家长逛菜市场的活动。孩子们到菜市场走一走,看一看。他们看到了碧绿的白菜,红通通的西红柿,金黄的蒜黄……徐银柱老师在教学《我爱吃的水果》时,让孩子们把爱吃的水果带到课堂上来,引导他们进行仔细观察。孩子们兴趣十足,他们看到了弯弯的香蕉,像月牙,像小船,像镰刀……红通通的苹果像小妹妹的脸蛋……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孩子们把看到的内容说一说,再写下来。孩子们目中有物,言中有物,写起来自然水到渠成。
二、读读、说说、写写
我们刚才说了生活就是习作,习作就是生活。看得出生活是学习习作的第一法宝,因为那是直接的。读书也是学习习作的一个法宝,书也是学生的生活,是间接的。我们所学的每一篇课文,是一个鲜活的例子,这个例子读好了,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习作。因为有了生活,有了素材,你还得有方法才行。现在的教材分版块、分主题编写,更是强调了“从读学写,读写结合”。
徐银柱老师在教学《我爱吃的水果》时,便恰当地运用了本学期教材中的《石榴》一文。“它的外皮先是青绿色,逐渐变得青中带黄,黄中带红,最后变成一半儿红,一半儿黄。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裂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这时,你摘下一个石榴,剥开外皮,只见玛瑙般的子儿一颗颗紧偎在一起,红白相间,晶莹透亮。取几粒放入口中嚼嚼,酸溜溜、甜津津的,顿时感到清爽无比。”课文是孩子们学过的,内容是学生熟悉的,这是多好的例子呀。孩子们读懂了课文,老师适当地引导,孩子们很轻松地学会了描写水果形、色、香、味的方法。老师再让孩子们说说自己爱吃的水果的形状、颜色、香味、味道。他们可以仿照课文的句式、结构,也可以有自己的创造。孩子们会说了,写当然不成问题。
小学作文 篇6
我家门口有一家蛋糕店,每次我回家路过这家蛋糕店时,我就会被店里飘出来的新烤的蛋挞的味道给迷住,一股奶香和蛋香混合的香味,真是让人垂涎欲滴,挪不动脚。
蛋挞的外壳是金黄色的,像一个小巧的、穿了黄色外套的摇篮,用片状黄油做的酥皮,皮的层次很分明。精致圆润、酥脆的蛋挞皮里裹着嫩黄色的鸡蛋羹,它们嫩嫩滑滑的,就像妈妈早上给我蒸的鸡蛋羹,仿佛一不小心就会被捏破似的。鸡蛋羹上面点缀了一些焦糖。为了保护蛋挞,挞皮外面还裹了一个银色的被子呢。它色泽金黄,芳香四溢,而且口感也是香酥脆,我狠狠的咬了一口蛋挞,浓香四溢,又酥又脆,入口香甜软糯,甜而不腻,吃完口齿留香,回味无穷。如此美味,它可以让人忘记一切烦恼和忧虑,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呀!
蛋挞自己的`“身体”凹凸不平的就像一个小山丘。我一下子就闻到了蛋挞和牛奶的清香,简直和蜂蜜一样甜。我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蛋挞,生怕它掉下去,我慢慢地把蛋挞送到我嘴巴边,最后一口咬进去,就像刚出炉的牛角面包,口感松软香酥,内馅丰厚,奶味蛋香也很浓郁,虽然味道一层又一层,却甜而不腻。香甜软糯的,松软可口,恨不得把盒子都要吞下去了,蛋挞在我的嘴里蹦蹦跳跳的,真像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兔子。
蛋挞还有它许多的故事呢,中世纪的欧洲,穷人们为了填饱肚子,直接用剩饭剩菜拼接起来,回炉烤一烤,并起名叫“派”,味道还不够好,关键是,派的样子超级难看。后来,厨师们把“派”为基础,做了许多样子和馅料上的改变,于是,美轮美奂的“挞”就这样诞生了。快到19世纪中晚期时,葡氏蛋挞,终于被英国人AndrewStow创造出来!这就是蛋挞的由来。
对于我,这种喜欢吃甜食的人来说,蛋挞可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蛋挞可真是人间美食啊。
小学作文 篇7
春天是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季节,在众多美丽的花儿中,我唯独钟爱桃花。
清早,我和妈妈去郊外赏桃花。我们来到桃园,眼前便呈现一大片粉红色,桃树上布满星星点点的粉红色。有的桃花还是一个花骨朵;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已经完全开放了,中间的花蕊清晰可见,引来了蜜蜂和蝴蝶。
我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住了,自己仿佛变成了一只蜜蜂,在桃花丛中快乐地飞来飞去,左闻闻、右看看,穿梭在桃花中幸福地采花蜜。蝴蝶飞过来采花粉,我便和蝴蝶追逐嬉戏,直到妈妈叫我,我才回过神来。
真希望这一刻能永远听留住,拥抱大自然的感觉真的很美妙!
春天到了,田野里的桃树开始结出一个个淡粉色的小花苞。
当我靠近桃树林时,一阵阵清香扑面而来,钻入我的口鼻,使我陶醉。远看,桃树结出的小花苞,像一个个很小的粉气球,挂在“手”上。在阳光的照耀下,桃花苞会慢慢鼓起,那“小气球”就会慢慢变大了。
过了几天,一个个粉红色的小花苞被春风吹得鼓鼓的,好像一个个小喇叭,共同奏出春天的歌谱。走进桃树林,想起比以前更浓了。如果你运气好,会在茂密得花中,发现一朵开放的桃花那你可真了不起啊!仔细看,桃花的花瓣一共有五片,摸上去非常柔软光滑。用不了多久,桃树林会开出许多的花瓣覆盖,走在上面,有一种神圣感。
桃花迷人的香气,让我陶醉,我喜欢桃花!
【小学作文】相关文章:
小学的小学作文01-17
小学作文(经典)11-07
小学的作文【经典】11-23
(经典)小学作文01-26
[经典]小学的作文12-14
小学作文07-21
(经典)小学的作文04-18
小学的作文(精选)09-08
[精选]小学的作文02-09
小学的作文(精选)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