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的作文

时间:2024-06-08 10:08:11 叙事作文 我要投稿
立即下载

叙事的作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叙事的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叙事的作文

叙事的作文 篇1

  “当-当-当-----当-当-当---,时间到了该起床---”多么熟悉的声音,多么准时的呼唤,多么讨厌的旋律,爸爸用亲切地语气再配上有节奏的敲门声音,成了我最难忘的晨曲。

  之所以熟悉,是因为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有了如此的节奏和声音,都是那当当当的敲门声,再加上“时间到了”的催起声。这是为我新的一天开启的大门,让我每一天快乐的成长。

  之所以准时,是因为每天都会在六点二十准时的响起这晨曲,准时的让我不用有任何怀疑,因为我每天起床后都抬头看看在床头的表,是那样的准时。

  之所以讨厌,是因为我还没睡够觉,正在做美梦,眼都睁不开,真想多睡会,真想让那讨厌的旋律晚来点,再晚点。爸爸,你不知道我睡得正香呢?

  之所以说是旋律,是因为这晨曲是那样富有节奏,从来没有发生过急促和混乱。当-当-当,声声响起,很有节奏,也不大,一旦我没有应声,随后还是这样的三声,最后的一声格外的长,然后就是“时间到了该起床”的叫声,声音也是很柔和和缓慢。一旦我听到了敲门声,就知道随后必然是该起床的催叫声,俏皮的我有时候故意不应答,有时候我故意提前应答,替爸爸说后面的话,还是很有趣的。

  之所以最难忘,是因为有了这晨曲,就不用担心睡过头,就不用担心吃不上早餐,就不用担心迟到了。

  突然有一天,我想到了这样的`事情。当父母奏响晨曲的时候,我在酣睡,他们已经做好了饭,至少提前半个小时起床了;当父母奏响晨曲的时候,他们也是不忍心催醒我,多么希望我多睡一会;当父母奏响晨曲的时候,他们多么的希望我抓住“一天之计在于晨”的大好时光。

  后来爸爸将晨曲编成了一首琅琅上口的打油诗:“当当当

  啊当当当,时间到了该起床;迷糊二分懒洋洋,顺其自然精神爽。”这首晨曲来的难哪,爸爸压抑着情绪,向往着美好,才创作出这么优美的晨曲。他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都从来没有在晨曲中掺杂,我佩服他,爸爸不仅养育了我,还启发着我、安慰着我、激励着我。

  晨曲多多,有很多伟大的名曲,施特劳斯的名曲更是脍炙人口。但是我觉得爸爸奏响的最简单的音符和最简洁的歌词,是我记忆最深的最动听的晨曲。因为它不仅让我听的悦耳,还令我享受到美好的生活和新的一天!

叙事的作文 篇2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有看书,有跳绳,有轮滑,有骑自行车,有做软陶……可我最喜欢游泳。

  每当我到游泳馆时,我都会迫不及待地换上泳裤、泳帽,急着下水。

  刚入水进,水总是冷得要命,全身上下的鸡皮疙瘩就一个个地站了起来,不过我很快就适应了。马上,我就如鱼得水,一个猛扎就钻到了水里,这时我像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这里窜窜,那里钻钻。有时突然呛到水,只好急急地钻出水面,呼一口新鲜空气。

  两个暑假,我学会了蛙泳和仰泳,不过,蛙泳时,我换气很困难,而仰泳不仅很舒服,而且不用担心呛水。我浮在水面时,就像一片小树叶,一动不动,当我游起来时,就会有巨大的.水花。

  我要继续学游泳,我一定学会所有游泳的方法。

叙事的作文 篇3

  光阴荏苒,转眼已越过新春,将至元宵佳节了。按照习俗,必定是窗前的凤凰湖里支起架子来,燃放烟花,绚烂多姿,众人倚栏观望,惊叹声迭起,手机、摄像机,无论大小设备,纷纷闪亮登场。好不热闹!

  可是就在这人潮涌动的时刻,我总是对那年的元宵节,久久不能忘怀。

  在我上职高的第三学期,家里因为要缴纳姊妹三个的学费而犯愁。正月初一的早上,还算明媚的阳光,洒在农院里。可是平时不多抽烟的父亲,垂着脑袋,看不清眼眸里的样子,一下子蹲在院子里,紧锁眉头,任凭那轻薄的烟雾,绕过头顶,散到四周。一缕复一缕,一圈接一圈的。母亲已经做好饭了,端到父亲跟前,他却顺嘴说了声,“放那吧!”便没了下文,只是依旧是那副蹲在原地,继续愁眉不展,思忖。

  当时我已经十四岁多了,又是个女孩子,大概能看出来,父亲因何事而焦虑了。便试探着说自己不上学了。可是父亲把烟从嘴里取了出来,淡淡的说了句,“吃饭去。”我便不敢吱声了,因为平时父亲的脾气有些不好,我也不敢多说一句话,只能离开了。

  大年初一,本应是一家人在家里吃饺子的。当地有个风俗,初一饺子,初二面。但是今天的饺子,吃的是气氛也不够浓厚。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一不高兴,其余的人都不敢吭声了。只顾吃着碗里的饺子,可是咽起来,异常的不情愿,喉咙就像有什么东西堵着一样,说不出来的那种滋味。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但是却能感觉到周围的空气已经快要凝固了一般。

  “妈,我吃不完了。”我把筷子放在碗上,仰头看着母亲说道。

  母亲应允我放下碗去。我重新回到院子里接水,准备洗碗,余光看了一下父亲身旁板凳上的那碗饺子,早已经成了更为“臃肿”的了,貌似一刹那间裹上了羊皮袄,显得白胖白胖的。

  大约过了半个钟头,闻听父亲喊着两个弟弟的名字。两兄弟闻声,迅速来到父亲面前。

  “吃饱了吗?”

  “嗯!”两个弟弟几乎是异口同声。可是那神情就等待着父亲在下一秒的说话。他们的眼睛告诉我,在猜测父亲将要说出的下文。

  就在弟弟们还在猜测的间隙,脑子还没转过弯的时候,父亲安排他们去拿镰刀,砍刀,麻绳之类的东西。我听罢,心中猜测,莫非是要带弟弟们去砍柴火卖,那能卖多钱,又那么重。

  是啊,山里人就有他的生存方式,也照应了一句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还没有封山育林,所以就不存在当今的忧虑。

  我还没明白怎么一回事的时候,便听到父亲给两个弟弟解释,“你们兄弟两个跟着我上山割竹子去。”

  一语刚完,小弟弟比较受宠,就笑嘻嘻的问道,“割竹子干什么啊?爸爸!”

  爸爸的眼睛有些光亮,然后有些轻松的告诉他们,“割竹子,回来编灯笼卖。”

  一旁的我,提着水桶,正往灶房里走,听见父亲的解释后,暗暗的佩服他。怪不得村子里的人说我父亲脑袋的形状长的很像个葫芦,点子多。这个时候,我觉得我父亲的脑袋简直就是个宝葫芦,这里面的秘密,恐怕谁都不知道,也许唯独只有他自己知道。

  有时候,我真的很羡慕父亲的脑袋,父亲的智慧,父亲的随机应变。

  说实在的,当时的大弟弟也就将近十二岁,自小就有些腿软,走路不很刚强,但是他毕竟是男孩子。既然父亲一句令下,他只有服从。父子三人加上我母亲,就出发了。要历经两个多小时,爬到南岐山的竹林,然后再砍竹子,捋叶子,捆上,再拖回来。但不说这镰刀长不长眼睛,就说这时间,来回仅走山路,就得将近五个钟头。饿了啃馍,渴了喝水。加上又是正月,这风啸天冷,已经是在挑战体力、耐力了。还要拖着一捆竹子,拖到家。

  我在家里做饭,等他们回来,到了晚上将近八点了,还不见踪影,这饭已经温在竹子做的篦子上了,放在单沿锅里。我不免有些担心,焦急的站在路上,翘首南望。

  在我无奈的时候,忽然听到火车路上,有个久违了的声音响起,“小心点!”

  这是母亲的声音,对,就是母亲的。凭着一种本能,已经辨听出来是母亲的声音。

  我便奔跑着,向铁路那边跑去。“妈,你们回来了?”

  母亲听见了我的声音,便回应,“嗯!快回去热饭。”

  母亲知道我一个女孩子,拖不动一捆竹子的,就让我赶紧回家热饭,我转身冲了回来,赶快打好洗脸水,接着便给灶眼里塞上秸秆,再放上一点硬柴。火着起来了,我的心也愈加的暖和了,因为劳累一天的父母亲,还有两个弟弟,终于有热饭吃了,也算是我对他们的一点安慰。

  他们放下竹子,是四捆。已经是精疲力尽了,把巴不得赶快吃饭,然后睡个好觉。洗完脸,便坐在一张小方桌旁,吃起饭来。只听我大弟弟说,“我饿死了,饿死我了。”

  我接过来,把我碗里的一个馒头,放在了他的碗里,“多吃点。”当时嘴笨,就知道他是i我弟弟,我这个当姐姐的,必须爱护他,再一个,他今天出了那么大的力气,肯定饿惨了,理应多吃点。

  弟弟看来确实饿了,来者不拒,就狼吞虎咽起来。一旁的小弟弟倒是讲话了,“看我哥,走在路上,拖一捆竹子,还不如我,东倒西歪的,把人吓的,恐怕他跌倒了,跟前不是深沟,就是悬崖。是不是吓饿了啊?”

  这小弟弟本来话就多,嘴不饶人。这下当哥哥的在他面前却献丑了。所以,小弟弟的心里有些傲气。殊不知,父亲知道大弟弟腿软,本来给捆的竹子就比小弟弟的少一点。父母嘴里没说,都心知肚明。

  次日,是正月初二,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也就是说是我那姑姑回娘家的时候,可是恰巧姑姑那年身体不适,也就没有回来。刚好,父亲便在院子里破竹子,弄竹篾,弟弟们就帮着捆竹篾,再进行浸泡。使其变得更有韧性。

  我和母亲负责做饭,做家务,做好后勤保障,弟弟们还得抽空去放牛,放羊。当时家里的牲畜也比较多,我是女孩子,害怕,所以,从来不让我去放牧。

  基本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在正月初十之前,父亲就在家里,负责编出各种各样的灯笼造型,有龙、荷花、兔子、桃子等等。妈妈把土炕烧热,坐在上面,不冷,这手指也就灵活许多。只见竹篾在父亲的怀里跳跃,时左时右,时正时反,好可爱。父亲还要用细线或者细铁丝将横竖斜交或者垂直相交的竹篾子从四个不同的方向缠绕,使其固定。于是便有了三角形,不规则四边形、多边形的一个个的小框框。

  我和母亲除了做饭,便就是用白纸按照父亲编的造型,将纸再剪成若干个和灯笼上的每个形状一样的小纸片,一个一个的糊上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纸你能绷展,绷平,不让灯笼的基本形状走样。

  到了给灯笼打扮的时候,便有父母亲自来做。父亲指导母亲怎么去给荷花灯笼搓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香瓣来,再如何错开顶空隙,粘了上去。别说,这一张张皱纹纸,拿在父母的手里,折上几下,卷上几下,再搓上几下,便成就了一片粉瓣。看到他们错落有致的盛开在灯笼的白底子上,宛如一朵盛开的夏荷,不由得暗自佩服起父亲来,可谓是能工巧匠了。

  我的手艺只配做个桃子、兔子的装饰工作,什么给桃子剪叶子,或者给桃子穿上外衣:就是用毛笔蘸上颜色,然后一手举着已经用白纸按照格子糊好的灯笼底胚,一手拿着有粉色颜料的毛笔,放在嘴巴前,随着那远处的灯笼一吹。嘿!这颜色点点就果真扑了上去,犹如一只猴子鲜嫩的桃子。白纸,红颜色弟弟,绿纸剪的桃叶,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啊?

  至于兔子嘛,按照风俗习惯,都喜欢吃草的兔子。我便按照父亲的指导,给兔子剪出弯月般的眉毛,然后再拿毛笔画上眼睛。给嘴巴上还衔上一把青草,尾部还要粘上短而上翘的尾巴。兔子的身子上,便任由我随意的想象了,兔子喜欢吃红萝卜,那就给添上一对十字斜交的红萝卜;喜欢吃青草,那就再画上一丛;喜欢看雪映红梅,那就涂鸦一支干枝梅花。按照通常颜色,进行搭配。那会人的思维,还不会跳出实物的范畴,不会有什么创新的,个性的想法。

  就这样,我们吃饭没了规律,抽空做饭,吃饭,从来没有一家人围在小方桌旁吃饭的时候了,都成了游击战。

  一连将近十天,终于在一个桃子灯笼一元五角,一盏莲花灯笼三元的基础上,卖了将近一百五十元,加上家里的攒的一点学费,终于凑够了我们姊妹三人的`学费——二百二十元,使得我们没有一个人辍学。

  父亲把责任不光是挑在肩膀上,还放在心上。本身就是宁可干活,不受话的人,更不可能去张口或者伸手跟街坊邻居借钱,再说了,当时大家伙手里都紧张,跟前也都有上学的孩子,哪里还有余钱给我们家借。

  虽说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了,可是在我的记忆里,却深深的镌刻于心。每到元宵佳节的时候,在人潮褪尽,万家灯火暖春风的夜晚,在今晚灯盏无眠的夜晚。我的脑海里,依旧闪过那年的元宵节:父亲让我卖灯笼,他做完手里的活。便去邻居家看人家如何做元宵馅,如何的滚元宵。回来模仿着做,满足三个孩子的胃口。

  当年的生活水平,父亲的聪明智慧,让我们沉浸在幸福里,而不去羡慕别介的孩子能上学,能吃到元宵。而今,我每次给儿子煮元宵的时候,就赞叹父亲心灵手巧,看什么学什么会什么,要不,三个孩子够父母亲受的。相比之下,我就笨了许多。

  有时候,看到孩子不珍惜眼前的时候,或者在看完窗外凤凰湖上燃放的焰火之后,我便要对和我当初年龄撤不了几岁的孩子讲上一段二十几年前的元宵节的故事,意在勉励儿子多加珍惜现在的不易生活,奋发努力,不负现在的美好生活。

  儿子都会很懂事的告诉我,他一定会努力的。所以那年的元宵节,让我终生难忘,也希望儿子能够传述下去这种自我挑战的精神,不向困难认输的精神,树立只要努力,生活便会美好的信心。

叙事的作文 篇4

  妮妮是一只聪明、可爱、活泼、机灵的小白兔。她的毛雪白雪白的,耳朵长长的,那又大又红的眼睛总是机灵地眨动着,透露出智慧的光芒。

  她有一顶心爱的草帽,是她过三岁生日的时候,妈妈送给她的生日礼物。草帽的帽檐儿宽宽的,像是起伏的波浪,帽顶圆圆的,像一个小山坡,而且在帽子的两边还有两个白色的丝带。这样,妮妮戴着时,一系就会更加牢固了。有意思的'是,草帽上还有两上小洞,妮妮的大耳朵正好可以从小洞中伸出来,看起来真是有意思。

  一天,阳光明媚,妮妮去山上的森林里摘苹果。到了中午,太阳火辣椒的,妮妮就把草帽当成太阳帽戴在头上遮阳。过了一会儿,她觉得肚子有点儿饿,就一手拿着萝卜吃,一手挎着篮子蹦蹦跳跳的往回走。

  走着走着,天空下起了雨,妮妮连忙把草帽两边的丝带系紧,继续往回走。一会儿雨停了,天也越来越暗。忽然,一只饿狼从草丛中蹿了出来,紧紧追着妮妮不放,饿狼凶巴巴地说道:“小白兔,我已经等很久,快让我吃了你吧!”妮妮不理睬饿狼,只管拼命的往前跑。跑着跑着,妮妮见前面无路可逃了,就赶紧把草帽的丝带解开,把草帽去掉,两手紧紧抓住白丝带,把草帽当成降落伞,往山下跳去。没想到,妮妮安全的落地了。这里满地都是蘑菇,蘑菇有大的,有小的,这儿一堆,那儿一堆。妮妮连忙捡了许多在蘑菇放在篮子里。可是,还有许多小蘑菇也很美丽,妮妮也想带回家,但是篮子已经装的满满的了。妮妮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她把草帽的两条丝带一系,挎在胳膊上,又捡了许多小蘑菇。

  妮妮带着心爱的蘑菇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妈妈见到后,高兴地直夸妮妮是个聪明、伶俐的好孩子。

叙事的作文 篇5

  放学后,天下起了大雨,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被家长接走了,教室里只剩我和小灵两个人。小灵见我闷闷不乐,便说:“曼曼,你没带雨伞吗?走,我送你回去。”我听了高兴得不得了连声说:“谢谢——”

  一路上,雨越下越大,小雨伞的下面我俩紧紧地靠在一起。雨点把我的衣角打湿了,小灵怕我的'手也被雨淋湿,便悄悄地把雨伞移向我这边,我只顾着想快点回家,根本没发觉。不知不觉到了我的家门口,我见雨太大,便拉住了小灵的手,让她等大雨过后再走。说话的同时,我发现小灵的手变得很冷很湿。我才发觉,小灵身上的衣服有一半被淋湿了。看到小灵这样子,我心疼地说:“小灵,你没事吧?”小灵若无其事地说:“别担心!我没事的。再见!”说完,她转身打起雨伞就走了,我大声喊道:“小灵,路上你小心点!”

  望着小灵远去的身影,霎时间有一股暖流缓缓地流进了我的心里。

【叙事的作文】相关文章:

夏天-叙事作文 叙事范文01-16

叙事作文:等08-07

叙事的作文11-02

叙事作文 11-20

叙事的作文11-17

(精选)叙事的作文08-31

叙事作文[经典]09-23

叙事的作文(经典)09-24

(经典)叙事作文09-18

[经典]叙事的作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