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叙事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叙事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叙事作文1
今年端午节,爷爷带着一家人回老家摘艾。
我们来到家乡,清晨阳光照在后山迎风的小坡上,闪耀出金黄荡漾的波浪。蝉在枝干上进行着契合气氛的独奏,山林间微风习习,吹着枝叶沙沙作响,同清晨的阳光萦绕在我的耳畔。落叶在微风中如少女般翩翩起舞,轻盈地落在涓涓的河流中,落叶随着这潺潺的流水声,一同化作大自然的养料注入故乡的土地,灌输在我们眼前的艾草之下。
这片艾草是土生土长的,我抚摸着它如笔杆般直挺的.茎部,这也展现出了它那顽强的生命力与勃勃生机,清甘的香气也说明着它强壮的根部无时无刻不在吸收着天地之精华,茁壮地成长着。
爷爷蹲了下来,用三根指头握住艾草接近土壤的部位,以轻而快的节奏晃动着艾草,不一会儿便将艾草连根拔起。这时,我想着这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便打算折断艾草的茎部。但爷爷把住我的手,轻轻地摇晃着艾草,一边向上发力。我的手感受着艾草的根部与土壤藕断丝连,艾草如依偎着母亲的怀抱一般恋恋不舍,但最后还是被我连根拔起。我觉得爷爷不让我折断艾草的茎部,也许是因为这样会将艾草的根留在地里,会影响其他艾草的正常生长。而留下一小部分的艾草在地里,让其继续生长恢复,是为了待来年端午时节,还可以再来摘艾草。
摘完了艾草,便是插艾了。相比之下,这的确比摘艾要容易些,只需将艾草的根部用清水冲洗干净后,用一块红布包住艾草的底部,并用红绳捆实。若门旁有两个挂钩,便可以将艾草倒挂在上面,寓意着避蚊驱邪,确保平安。
这便是插艾草了。其实我觉得它是三个习俗中最“隐姓埋名”的,可它也是古代人民为了纪念屈原而诞下的结晶,如今插艾也成了祈福家人幸福安康,平安快乐的象征。我想,这也是爷爷带我们回老家摘艾插艾的原因吧!
端午节叙事作文2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又到了每年一度的五月五端午节了,正如这诗所写,在端午节必定少不了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这些民俗活动。
快到端午的前几天,已有许多亲朋好友送来粽子,一袋一袋的,都快把冰箱塞满了。若还有别人来送,我一定会笑着说:“天天送粽子,都快把我吃成个粽子喽!”奶奶也亲手包了几个粽子送给我,还一边祝愿我:“学习进步,好事接粽(踵)而来!”我乐呵呵也收下了奶奶的祝愿,希望真能像奶奶所说的那样!
提到端午节,大家自然而然会想到赛龙舟这个传统项目。离我家最近的南塘桥的河岸里,也将举行划龙舟比赛。到了正式比赛的那天,在家中的我,隔着大老远就听见了划龙舟时敲锣打鼓的响声了。
接着,我和妈妈就被这响声吸引去观看比赛了,我俩是步行过去的,只听见那声音越来越响,朝着我们慢慢逼近。到了那儿,才发现桥两边的人已经成群结队地拥挤在一起,汇成了人的海洋。只见一个小孩子正爬在他爸爸的肩膀上,兴奋地指着河面说:“爸爸,快看快看,赛龙舟呀!”我在密密麻麻的人群中穿梭,好不容易挤到一个空隙中去观看。
龙舟上的一个个队员穿着各自队的队服,有红的、白的、紫的、蓝色的各种颜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亮眼鲜艳,更为南塘河的美景添色不少。划手们个个都身强力壮,龙其是那手臂显得特别有力。瞧!有两支队伍划船的'速度一直不相上下,浙浙地由慢变快,站在船中间的鼓手,在不停地用力地敲着鼓,鼓舞着整支队伍的士气。划手们听着鼓声,双手紧紧地握着桨,身子向前一倾,手再使劲地朝后一拨,于是身后拨开了一道道水花。水花又飞溅到他们的身上,看上去气势磅礴、壮观极了。每一支队的每个人动作都那么有规律,那么地整齐如一。他们异口同声地喊着“嘿哟……嘿哟……嘿哟……”声音气壮山河,响彻整个南塘河的两岸。旗手们也不时地挥舞着彩旗,增强气势,随着两支队伍的你追我赶着中,也离我们愈来愈远……原来我们都全神贯注在这气势上,早已不在意哪方输赢了。
美味的粽子、激烈的赛龙舟,让我们感受到端午节热闹非凡的景象。
端午节叙事作文3
小时候对端午节的理解,仅仅停留于香喷喷的粽子。而本地的人们,似乎也不大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尤其是我母亲,既不懂得端午节的内涵,也不记起在门口插上菖蒲、艾枝避邪,倒从未忘记用一双巧手为一家人包上几个肉粽和凉粽。在母亲的潜意识里,她是要用一份心意,撑起一片家人团圆其乐融融的天空。我们稚嫩的心,年年都为粽子的.清香和家人团聚的温馨而陶醉。
渐渐长大,我才知道,端午节其实是为了纪念二千多年前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屈原出生于湖北秭归,他自小就树立了济世救民的远大理想。当他目睹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后,决心救人民于危难之中。然而君主昏聩,佞臣当道,他实在回天乏力。面对现实,他只能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抱恨投江,以身殉志,也许这就是千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命运的缩影吧。但他爱国忧民的胸怀情操,却随着端午的习俗千古传承。他坚毅不屈的精神品格,照耀着湘楚大地的巍峨群山,照耀着楚江的惊涛骇浪,也照耀着中华大地,成为后世典范。
如今,粽子的清香分明已沁入心脾,我对自己说,好好享受那一份祥和惬意吧!我在想,假若屈原大夫能够穿越两千年的时空,来到处处繁荣安定的神州大地,他定然不会怀才不遇,定然不会屡遭排挤屡遭陷害,他也断不会以如此壮烈的方式饮恨楚江吧!
假若他能来到天等,眼见天等政通人和,处处和谐,他一定会倍感欣慰,他也一定忍不住为天等的发展出谋划策的。不,如果屈大夫目睹天等人才济济,能人雅士共同努力让经济社会发展保持健康稳定,他也下决心不再从政,那么我们不妨尊重他的意愿。假如愿意,他可以在风景秀丽的龙角小天池边筑屋而栖,于端午朗日,面对一池碧波,尽抒诗兴。也或者,他来到巍巍四城岭中结棚而居,于端午佳节,手提一壶美酒,穿过幽静的八角林,来到山脚下我的家中做客,用天等辣椒酱蘸着品尝母亲亲手精做的肉粽,不时与我举杯畅饮,那是多么温馨的场景呀!
然而,很快的,我发现了自己的可笑:斯人已逝,忠魂渺渺,屈大夫是永远也回不了繁华的今世了!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避免屈原悲剧再次上演,同时好好过端午佳节,静静怀念屈大夫,细细品味生活的每一份美好!
端午节叙事作文4
端午节这天,老天爷可真不够意思,竟然下起了蒙蒙细雨,但这并没有影响天成作文学堂的同学们到西公园寻找夏天。
我们在西公园门口集合好了,陆老师和张老师就带着我们向植物园进发。呀!这里的绿色植物可真多,下过雨后,空气非常清新,地上还有一些小水洼,映着一角小小的蓝天,这让我想起了“僧舍清凉竹树清,初经一雨洗诸尘”这句诗。
来到植物园,大家都哇哇哇的大喊,哦,原来是雨后小蜗牛出来了,正好奇地打量着我们呢!我发现,这些小蜗牛有的抱成一团,有的自己一个出来,还有的排着整齐的.队伍出来,难道他们也是蜗牛学校举行活动,出来找夏天的吗?
同学们纷纷捉起蜗牛来,周小龙捉的最大,我对他说:“你还是把小蜗牛放了吧让它们自由自在生活。”周小龙却告诉我,他想把蜗牛带回家养,一定不会伤害它们的。听了这话,我觉得他的想法也对。
这时,我看见有些小蜗牛在路中央,我害怕它们被踩着,便把它们一个个放到了草丛里。当我放完最后一只蜗牛时,一抬头,看见了一大片美丽的花儿,这些花儿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绽开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好像一碰它就会开放似的。
这些花儿颜色也很多,嫩黄色,大红色,淡粉色,姿态动人,争奇斗艳,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一朵嫩黄色的月季花,一阵清风吹过,它好像在说:“你看我多么美丽,大家都在看蜗牛,只有你注意到我了。”
接着我们来到了十二生肖雕像前,张老师给大家介绍了十二生肖的来历,让大家去找找自己的属相。
然后我们来到鱼米水乡百合厅西厅,陆老师给大家介绍西公园的来历。同学们还进行了端午诗文朗诵比赛。作家王莉老师给大家讲述了她的写作之路。她说的三个关键词,感恩、热爱、坚持,使我深受启发。王莉老师还给大家在书上签名,给我写下了“天道酬勤”这四个大字。接着大家在一起合照,聚餐,度过了一个难忘、快乐、充实的端午节。
对了,我还捉了一只蜗牛呢!我把它带回家放在花盆里,可第二天它却不见了,希望明年端午节它还能出来和我见面。
端午节叙事作文5
看着桌上几个用粽叶包成的粽子,我便知道:端午节到了。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艾节、屈原日,是中国传统节之一。主要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挂艾草。
俗话说:“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在古代五月初五的端午代表一种凶兆,这一天疟疾、妖怪、瘟魔等等邪气都会来临,所以人们在门上悬挂艾草来驱赶他们。为了让人们更加远离他们,还要喝雄黄酒,在额头上画个“王”字,这样邪气都不敢来找你了!但我要温馨提示:雄黄虽好,可不要贪杯哦!多喝雄黄,会使雄黄的成分产生砒霜,有毒哦!赶紧告诉身边的人,不过一般人我才不告诉他呢!
“五月初五是端阳日,白蛇许仙不到头。”关于端午的传说还真不少:有人说是纪念屈原,有人说是纪念曹娥,还有人说是恶日驱避。不过确实,早在屈原之前,端午就早已存在,都是为了纪念英雄。比如曹娥,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为了救父曹娥于五月5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亲的`尸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50年后的同一天,屈原不愿看祖国被侵略,抱石泪投汨罗江而死。所以,端午也被称为诗人日与英雄日。
“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末斗水悠悠。”到了端午肯定要看赛龙舟呀,那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屈原的尸体,如今发展成赛龙舟。“莫问腕头缠白索,且将粽子吃沙糖。”小朋友们在端午节最爱吃粽子,相传屈原死后,有位渔夫拿出饭团、鸡蛋等“扑通”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先在这里打个结,再……”瞧!我正在做蛋网呢!你知道为什么端午节要吃咸鸭蛋吗?在古代医疗技术不发达,人们一直在和瘟魔作斗争。许多人心神不好,最后斗不过,死了。人们见咸鸭蛋圆圆的,像一颗心神蛋,所以在端午邪气最盛时吃它,提高心神。为了不让心神受外界影响,人们编织蛋网保护它。还别说,古代人真迷信!
话说端午……
端午节叙事作文6
星期一下午老师在微信群里说星期三举行包粽子比赛,要12个家长去学校里教同学们包粽子。到了星期二老师说带一包纸巾或湿巾和一把剪刀来学校。
今天,我怀着愉快的心情早早地来到学校里,到了学校,老师说提写第一和二单元的英语单词,每个单元里抽10个单词提写。提写完单词以后,老师把前三排的桌子排成3组,后四排的桌子排成3组,一共分成了6个组。
老师打开课件让我们认识一下端午节的来历,从老师的讲解中我明白了,端午节是由南方一个名叫屈原的大官,他想让南方变的`越来越强大。但是皇上听从小人的话,不听取屈原的意见,所以楚国变的越来越弱小,最后屈原被皇帝赶出南方,回到家乡,发现人们生不如死,然后投江而死。人们往河里扔粽子,不要鱼虾吃屈原的尸体,划龙舟去打捞屈原的尸体,结果一无所获。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并有吃粽子,划龙舟等习俗。
一会儿食堂的阿姨把糯米,粽叶,蜜枣端进了教室里,我们怀揣着愉快的心情开始包粽子,首先家长们给我们示范了一下,我认真仔细的观看着,一会儿我就记住了,我开始自己动手试着包一个,开始觉得很简单,可是自己亲自去做的时候却没那么容易,我心里有点小着急,想着一定要成功完美的包一个漂亮的粽子。可是事与愿违我包了很久很久也没有成功。大概过了四十分钟左右,班主任拿着一个大盆子一边走一边说:“收粽子喽,收粽子喽!”我们数了数有十几个粽子,本以为我们组包的最多,可还是掉队了。把粽子收走了我们静静的等待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大约过了很久老师去食堂里拿来了粽子发给我们,我心里乐开了花,迫不及待的想要尝一下。
我把粽子装进了书包没舍得吃,想着回家给妹妹一个让妹妹也尝尝,放学回来后我决定把它吃掉,两个粽子妹妹不吃,让我三两下就消灭掉了,今天真的太有意思了,这是我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个端午节了,能和同学们一起付出,一起收获,谢谢老师为我们安排这个有创意的活动,老师辛苦了,我好开心!
端午节叙事作文7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定的。
在这一天,人们吃粽子,赛龙舟,在门前挂艾草,家家其乐融融。早上,我被一股粽叶的清香所吸引,走进餐厅,看到桌上放着几个粽子和几个鸡蛋。灰绿色的粽叶将香甜的糯米裹住,仍无法掩盖糯米的气息,我急忙将粽叶打开,咬一口粽子,口里芳香四溢,我突然想到,曾经的端午节,我玩过撞鸡蛋的游戏,便让爸爸和我一起撞鸡蛋,我挑了一个看似坚硬的鸡蛋,信心满满的向爸爸手中的`蛋撞去,可没想到这个蛋外表坚硬,其实十分脆弱,只撞一下就成了爸爸的手下败将。看着爸爸那得意的表情,我又从盘里拿出一个鸡蛋,向爸爸手里的那个蛋挑战,果然,这一次,我赢了。
然后同粽子一起进入我的腹中。下午,我们来到发奶奶家,奶奶家门前挂着草和葫芦,奶奶正在包粽子,她把粽叶,洗干净,折成漏斗状,往里面放入糯米和大枣,再用棉线将粽子系上,然后下锅煮粽子,不一会儿,粽子的香味就飘出来了,吃完饭后,我戴上奶奶买的五彩绳,这个用五种不同颜色的线编织成的的手链,说是能够避邪消灾听爸爸说,他小时候家里穷,到过节的时候,奶奶才会把会鸡蛋拿出来煮熟,而他们姐弟都舍不得吃,就一直放在手里把玩,如果馋了就剥下点鸡蛋壳,看着蛋壳解馋,等到晚上,才小心翼翼剥开蛋壳,一口一口的吃掉,听着爸爸讲的儿时往事,我不禁在想,现在的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外国节日涌入了我国,我们开始越来越去关注洋节,而淡忘了我国的传统节日,这是不对的,传统节日代表着一种文化,我们不应该舍弃它,而是要保护它,珍惜它。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端午节是一个美好的节日,它已不只是一种传统节日,而是我们的一种态度,一种对对待文化的态度。
端午节叙事作文8
端午节大家并不陌生,在民间有“五月五是端午,划龙舟,吃粽子……”的童谣。而在诗人眼中更有“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端午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节日,其中习俗活动更是丰富多彩……
端午节的由来有很多,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然要数屈原投江。相传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眼看自己国家衰败,而国君又无药可救,便投江自尽。当地渔人赶忙前来打捞屈原尸体,并投放粽子让鱼虾不要吃屈原尸体。转眼汨罗江奔腾了两千多年,而人们便把屈原投江这一天变成了端午节。
在端午节那天,家家门口挂艾菖,人人戴香包,大江大河都被赛龙舟弄得热热闹闹。当然,在这节日里,美食也不能少,粽子、绿豆糕、面扇子、茶叶蛋……
广为流传的要数包粽子了。端午节当天一清早,我们一家人便围到了桌前,奶奶把头天腌好的米肉摆出,闻上一闻,便让人垂涎三尺,更何况包好煮熟后大口大口地吃呢!我学者奶奶的样子拿两片粽叶,也把它圈成锥形,然后便多多益善地往里面放米和肉。刚把多余的那半片粽叶盖上,准备用细绳捆好,可是,那米像淘气的娃娃一样,撒了一桌子。我仔细研究了好久,可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奶奶看见我这个样子,差点笑了,原来右下角开了一个那么大的洞,我却浑然不知。奶奶告诉我不用放这么多料,不然,包得紧才怪呢。我把它们减掉些许后,终于包出了一个好看的粽子,它在我手上像是一个绿色的娃娃,可爱极了。我又连续包了几个,一个比一个包得好。
最后,大家都包完了,奶奶把我们包好的粽子放入大锅里蒸好,转眼就热气腾腾,整个厨房里似仙境一般。终于粽子蒸好了,一股香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我迫不及待地拨开粽叶,里面的米早已被肉汁染得褐黄褐黄的,更是鲜美。我咬上一口,满嘴芬芳,一股香气只上舌尖。米中有肉的`鲜,而肉和米中更有粽叶的清香,这等美味,令我无法形容,真让人陶醉在这美味的端午粽子中。
是啊!在端午节中,我既收获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又学会了许许多多知识。端午节,不愧是一个历史源远流长的节日。
端午节叙事作文9
每当五月端午来临时,阵阵粽香总让我想起那一幕感动的情景……
两年前的端午节那天,夕阳已经完全下山了,我和妈妈还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大街两旁飘来一阵阵粽子的香气,我的肚子早已经饿得咕咕叫了,我是多么想吃到喷香的粽子啊!我甚至幻想此时天上能突然下起粽子雨,那样我就可以饱餐一顿了。于是我向妈妈央求:“妈妈,我要吃粽子!我要吃粽子!”听到我的央求,妈妈立刻说:“好的,可是现在我身上并没有钱。这样吧,我们先把书包放到家里,拿了钱再去买粽子吧。”听了妈妈的话,我不吭声了。尽管嘴里不叫喊了,但是想吃粽子的心情依然十分强烈,有增无减。可是,身边没有带钱,又能怎样呢?我只能等着……
一到家门口,我们居然发现门外多放了一双鞋子,瞧那鞋子沾满了泥巴,会是谁的呢?妈妈掏出钥匙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奶奶来到我家里了!最让我喜出望外的是我的鼻子闻到一股清新浓郁的粽香,还没来得及和奶奶打招呼,我已经迫不及待地跑到厨房,从一大堆散发着热气的粽子中拿起一个,解开箬叶,就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好像一个干渴的人突然发现一大眼清泉一般……。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样子,奶奶笑呵呵地说:“吃慢点!小心噎着!我就知道你们工作忙,来不及包粽子,所以一大早就起来包好粽子,烧熟了给你们送过来。”
我一边吃着粽子,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吃!真好吃!真香!”
我一口气连吃了三个粽子,还觉得意犹未尽。吃着这及时而来的粽子,在看看奶奶那满头的.白发,布满皱纹的脸,我突然觉得自己很感动。奶奶已经年过古稀,不仅为我们包好粽子,还专程送过来,真不容易啊!吃着粽子,我仿佛看见奶奶一手拿着箬叶,一手捏着粽子正小心地包着……
端午节的粽子真香!我永远忘不了那天的粽子,因为它不仅味美,还包含着浓浓的亲情!
端午节叙事作文10
今天是端午节,一大早爸爸就把我从甜蜜的睡梦中唤醒:“欣昱,快起床,和爸爸一起去南山采艾叶。”我闻声起来揉揉惺忪的眼睛,急急忙忙穿好了衣服,就和爸爸一起走出了家门。我们沿着羊肠小路向南山进发。离的很远,就望见了山脚下已经有很多人在采艾叶了。我们加快了脚步,很快就融入了采艾叶的人群之中。我一边采艾叶一边问爸爸:“为什么端午节要采艾叶呢?”爸爸说:“端午节前后是各种疾病复发的时期,在我国古代,因为缺医少药,人们一旦患了病,只能在病痛中死去。后来人们发现,艾叶不仅能驱除蚊虫,而且能治病,所以,人们就在大地返青的端午节之际上山采艾叶。”我接着又问:“采回来艾叶怎么办呢?”爸爸说:“回家后,把艾叶放在窗台上,或者插在屋檐下,通过艾叶散发出来味道就可以驱除蚊虫。”
早上清新的空气使我们精神焕发,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在回家的路上。
打开房门,我就闻到了粽子的浓浓的香味。顾不了那么多,立刻冲进了卫生间,洗了把脸,就迫不及待地坐在了餐桌边,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粽子。这时爸爸走过来问我:“欣昱,你知道人们为什么在端午节吃粽子吗?”我嘴里边嚼着粽子边喃喃地回答道:“不知道!”爸爸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因为自己无法挽救国家被敌人侵犯的命运,就在阴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愤然投入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人们非常敬重和爱戴屈原,生怕他的尸体被鱼儿吃掉,就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从此以后,人们每逢五月初五都会以包粽子、吃粽子等方式来纪念屈原。”听了爸爸的讲述,我更觉得香甜可口的粽子里散发出不一样的味道。因为它使我明白了好多道理:人必须要有正义感,热爱自己的`国家。在国家遭遇困难与危险的时候,我们要勇敢面对,并且积极献计献策。
难忘的端午节,它不仅使我增长了医疗知识、历史知识,而且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作为国家小主人的自豪感、幸福感和责任感。我一定要学习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现在努力学习,长大后立志报效国家!
端午节叙事作文11
“哇,今天是端午啊!太好了!”我起床看了一下日历,盼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吃完早饭,老爸走来对我说:“嘿,今天去逛家乐福,好不好?”“好啊。let’sgo!”
到了超市,到处洋溢着端午节的味道。咦,那是什么?一个货架上飘出了一股艾草的幽香。我走近一瞧:哦,原来是香包!只见一个个小巧玲珑的香包上都绣着十二生肖。我属龙,便拿起一个绣着龙的。香包上的龙威风凛凛,有力的`爪下拿着一颗火球。旁边还有几朵祥云悠然飘过。
香包的背面,是用繁体字绣的“吉祥安康”。“要不,”老爸笑着说,“买一个?”天大的机会啊,我能不买吗?买东西一向犹豫的我果断的拿起了一个。回到家,只见门上已悬挂了艾草,一株株艾草增添了不少节味儿。
此时,正接近正午,我悄悄打开门,粽子那三角绿衣的身影便呈现在眼前。我探出了头:耶,四周除了老爸,其他人都在做事。我赶紧拿起一个粽子,“且慢!”谁?啊,是老妈!
“现在即将举行吃粽子比赛,不管您是闲事客、忙碌客、过路客还是必胜客,都请就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都赶紧来到桌旁坐好。大家拿好粽子,解开绳子,把粽叶剥开。只见老爸拿着粽子,一直傻傻盯着它,恨不得“囫囵吞粽”;旁边的老妈吸了一口气,闻起粽子淡淡的香味;奶奶由于右手不方便,正思考怎样吃才快;爷爷呢,却哼着小曲儿,十分放松;大家更想知道我吧——我差点“口水直流三千尺”,当时那个“囧”啊......
开始吃了,我们狼吞虎咽。
老爸把嘴张得特别大,一大口就吃掉了四分之一;老妈好文雅哦,一点一点慢慢品尝;奶奶“吧嗒吧嗒”吃得津津有;爷爷眯着眼睛,咀嚼着;我呢,撒了白糖——那味,真是太太太好吃了:黏黏的糯米配上白糖,甜而不腻。
不一会儿,比赛结束,老爸,冠军,我,亚军,奶奶,季军。到了下午,我们去了湖边赏了赛龙舟:一条条龙舟,可谓是各种各样,船上的选手们,齐心协力的划着船......
这真是快乐的端午啊!
端午节叙事作文12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佳节来临,此时此刻,也许你正陶醉在旅游休闲的惬意之中,亲身参与到赛龙舟,包粽子等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也许你正与你的家人或朋友一道品尝着美味可口的粽子,相聚言欢,其乐融融。然而,我们既要好好休这个”假”更要好好过这个节。过一个回味无穷的端午节,不光要吃粽子,更要体味端午节所蕴涵的丰富历史和悠久文化,感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孜孜以求的精神力量。
爱国主义精神是端午节的永恒价值所在。说到端午节的.起源,人们自然会想起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据说他受到坏人的诬陷,为了证明自己是清白的,他投汨罗江而死,主张爱国主义。后来的人们赛龙舟是为了捞救他,投粽子是为了让鱼虾吃饱,不去吃屈原的遗体。屈原的这种对祖国和人民忠贞不渝的高尚情怀,赢得了后人的深切尊重和真挚怀念。
我家过端午很简单,祭拜祖先,还有吃粽子,包粽子,往年都是我妈妈那一辈的人在包粽子,我们小孩子的不会的今年,妈妈却主张教我们包粽子,早晨,妈妈到街上去把粽叶买回来,我和爸爸把糯米准备好。等妈妈回来,妈妈开始教我了:我先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两张粽叶,把粽叶向中折出一个圆角,左手捏紧,最后,再用事先撕好的粽叶条向粽子的两头各绕两匝紧。一个好看的粽子便包好了。于是,我又别出心裁地给它做上记号”吟”。我虽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包好几个粽子,怎么看也没有妈妈包得美观结实,但是妈妈却说我的是最好的,我又奇怪又开心。我想下个端午节我还要包粽子,做到不是被妈妈安慰似的表扬,而是实实在在的夸奖。
这次的端午节真是一个回味无穷的端午节,我既好好过了端午节,又好好的体味了端午节所蕴涵的丰富历史和悠久文化,难道这不是一个十分回味无穷的端午节吗?
端午节叙事作文13
一个绰影,踽行着,束光地冷笑,自问。嗖风,吹扯起衣襟。憎心地翕磨唇口,摆举一手,捶拍着脯胸,一手握抓住利剑,仰头渺眺。猛住地抽拔开剑筒,指令苍穹,烁烙着碧光的眼睛,勾盯住,闪杀着紫黑的眸色。跌撞踏尘,吼笑着,憾心的呐叫,叹问穹空!
沦灭,无数莹白的尸骨与枯紫的血脂。
混浊,楚邦,任曾秦人的侵踏。
焚化,一方雀跃的毒火,片连,亮点着。
屈公,酌味倦国邦的萧落,仇恨――长浩的秦军,戳碎寂淡的夜空。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匆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鸾皇为余先戒兮,雷师告余以未具;
吾令凤鸟飞腾夕,继之以日夜;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纷总总其离合兮,斑陆离其上下;
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时暧暧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
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汨江,寂岑古昔呐喊,淌着雨泪,几泛水漪,独情。屈公的自沉,朽腐,苦醉的楚辞。纵落,扶把灵魂跌沉,一腔离骚别绪,涂共着肢身,泛浸汨水的涤洗。去,一曾烙情。章卷的竹筒,消改不昔夕的历史,栖落眷故的泪水。
回怀汨水,荡漾开辛酸的'楚词,渔舟,扶捞不起,赤骨血肉。戳淡冗郁的灵魂。忠魂的腥气,残留在鱼唇嘴口。尖齿的利牙,嚼噬着,哀丽的诗章。
拂檫干,青竹叶上,干涩的露汁。诀淌的水朵,填湿,点花的糯米。
抑不住――潜溢的唾津,咬食着古韵的米团。抹消,数数线道。竹丝,冗心地缠执,捆束,楚章的伤痕。
悼祭,今彼。
惟有集摘,片叶,包扎昔尘的伤口。
端午节叙事作文14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瞬间又到。想想出来十多年了,还是比较怀念在老家的端午节,甜蜜而又温馨。在老家过端午节最好的记忆,就是看到笑弯了腰的麦秆——-麦子熟了,端午节也就来了。
端午节在老家里是最繁忙的节日了。翻滚的金色麦浪,来来往往的人们,戴着一顶顶黄色的草帽,迎着炎炎烈日穿梭于田埂之间,他们边劳动边欣赏着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深一脚浅一脚的紧紧跟随收割机后面,有的在田间地头等着满仓而归的收割机,满脸的灰尘和汗水也掩盖不住农人欢欣鼓舞的赤铜色脸。远观气势磅礴,似千军万马,成为老家乡村一道亮丽、灿烂的风景线。
端午节当天,天刚蒙蒙亮大人就要到沟头河边,用镰刀去采割带有露水的七种不同的枝条,比如艾草、柳条、榆树条等等,放在家里晾干,说如果有摔伤可以烧水疗伤。每家每户在自己家的房门顶插满艾草,端午节前几天大人就给自己的孩子准备五彩线,端午节当天天不亮前就要给睡梦中的孩子系在脖子、手脖、脚脖上,这一切就是为了庇护一家老小的平安——避邪。
现在居住在城市,超市琳琅满目的粽子,有水晶粽、桂圆粽、咸肉粽、火腿粽等等,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最怀念的还是老家的粽子。东邻西舍的,你家包好送给我,我家做好送给你,花样繁多,虽说就是来来往往的几个粽子,却更能浸透出浓浓的乡情与亲情。我觉得最好吃的.应该是用新下来的小麦,用大的石臼捣去皮,在锅里加点碱,放上几片芦苇叶煮出来的麦子粥,入口品尝,更能用舌头“捕捉”到粽子的味道,那种香味常在唇齿间萦绕。
回忆起老家的端午节,心里别有一番滋味。乡村的空气里,飘散着粽的香甜,让人充满了希望,忘却烦恼,这是城市无法感受到的。
记得小时候听老师讲,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投江的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它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有关端午节的传说多种多样,赋予端午的释义也越来越多,无论什么样的传说,都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作为端午节的代表——粽子,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亘古弥香的美食之一。又是一年端午节,我们将绵延千古的爱国情怀。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
端午节叙事作文15
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这些传统佳节中,我觉得最有趣的节日要数端午节了。
每年端午节,爸爸都会包上一些美味的粽子。我爸爸包的粽子和南方常见的粽子很不相同,它们可都是用新鲜的芦苇叶做的。把芦苇叶煮沸杀菌后,包粽子的“大戏”就要开幕了。先挑两三张宽大的.新鲜的芦苇叶,把它们折成一个圆锥形,然后往里面放上一些圆糯米,接着放入两个去了核的金丝蜜枣,再放一些圆糯米,直到快溢出来为止,最后把上面的芦苇叶卷下来,并把自制的钢针穿过粽身,被钢针带着的芦苇叶尖也一同穿过粽身,一个无需一根棉线的长尾粽就这样做好了。这种风味独特的芦苇叶粽我每次都能吃上好几个。
端午节又快到了,今年可和往常不一样,因为我准备也加入包粽子的队伍。原本以为每年都看着爸爸怎么包粽子,自己肯定一上手就能包成,结果,圆糯米总是不“听”使唤,老往缝里“跑”出来。呼!终于不“跑”了。我赶紧把上面的芦苇叶卷下来。芦苇叶尖也终于抽出来了。为了显得稍微漂亮些,我还特意把芦苇叶尖留得长长的。大功告成!一个“小马哥粽子”终于完成了。后来,我慢慢学会了包粽子,整整一个上午,我们包了40多个粽子。
下锅了!煮了整整一个小时。一锅香喷喷的芦苇叶长尾粽终于出炉了!我迫不及待地找出我包的长长的、丑丑的粽子。咬了一口,哇!真好吃!可能是自己做的缘故吧。
我们一家三口一边吃着粽子,一边聊起了端午节的来历。妈妈告诉我:中国古代有位诗人名叫屈原,他见自己的国家眼看就要战败了,就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了汨罗江,以身殉国。人们知道了这件事,就连忙用粽子包起糯米投入江中,不让鱼、虾、蟹咬食屈原的身体,于是,五月初五吃粽子的文化传承了下来。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吃“五黄”、赛龙舟、挂香囊等传统习俗。
今年端午节好开心,因为我不仅品尝到了自己做的美食,还收获了知识,比去年、前年光吃着爸爸包的粽子更有意义。
【端午节叙事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的叙事作文11-25
端午节叙事作文12-20
端午节叙事作文10-04
端午节叙事作文09-12
端午节的叙事作文12-12
叙事作文:端午节12-21
端午节的叙事作文05-14
端午节叙事作文初中07-28
关于端午节叙事作文10-25